海洋地理考点解读
探秘海洋知识点归纳总结
探秘海洋知识点归纳总结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对地球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知识涵盖了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等多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这些不同的角度来探秘海洋的奥秘,对海洋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海洋地理海洋地理是研究海洋形成、变迁、分布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学科。
海洋地理涉及到海洋的地理位置、海洋环流、海洋地形、海底地貌、海洋资源等内容。
海洋地理的知识点如下:1.海洋分布地球表面约70%的面积为海洋,海洋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区域,并受陆地和海陆相交界线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海洋可以分为大洋和边缘海、内海、河口海等不同类型的水域。
2.海洋环流海洋环流是海洋中水体的流动状况,是海洋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海洋环流受地球自转和地球的形状、水温、盐度、风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海洋环流对海洋的热量分布、生物运动和物质循环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3.海洋地形海洋地形是指海洋底部的地形特征,包括海底山脉、海沟、海岭、海底平原等。
海洋地形的形成和分布受板块构造、地质活动、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海洋地形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4.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水资源等。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体,包括海洋浮游生物、海底生物、海洋植物、海洋动物等。
海洋生物研究的内容包括海洋生物的分类、分布、生态习性、生殖繁衍、食物链等方面。
海洋生物的知识点如下:1.海洋生物分类海洋生物可以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大型动植物等多个类型。
根据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海洋生物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植物、底栖动物等多个类群。
2.海洋生物分布海洋生物分布在不同的海域和水深区域,并受水温、盐度、光照、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海洋地理》第1讲 海洋概述 海岸与海底地形配套课件 中图版选修2
(2)影响该海岸形成(xíngchéng)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流水
(3)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第十七页,共30页。
【解析】(1)选C,(2)选D,(3)选B。第(1)题,根据题干及 卫星影像可判断该区域位于黄河入海口,属于淤泥质海岸。第(2)题, 淤泥质海岸主要是由流水携带(xiédài)的泥沙物质沉积形成。第(3)题, 由题图可知,该河流入海口处,因泥沙淤积导致航道淤塞,不宜建设港 口;而在河流入海口处,因泥沙淤积,地势相对低平,一般会形成湿地, 湿地是一种环境资源,建立湿地保护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海 滨浴场的建设要符合一定要求:坡缓、沙细、浪平、水清,交通便利, 没有排污口,易设置防鲨网等,而河口附近,因泥沙淤积,水流不稳, 易产生水下漩涡,具有不稳定的安全因素,不宜设置海滨浴场;河流入 海口附近,因地势低平,土层结构不稳定,加之海洋潮汐现象,易形成 盐碱土壤,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答案试做】(1)A、B分别位于洋中脊和海沟附近,为板块 交接处,地壳比较活跃。 (2)④、③、②、①。 (3)B处地层年龄最大,根据海底扩张说可知此处为洋壳消失 的地方,为海沟;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此处为大陆(dàlù)板 块和大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而 向大陆(dàlù)板块下俯冲,并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海沟。 (4)按照海底扩张说理论,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 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的洋壳不断生长,随地幔物质 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高考海洋地理知识点
高考海洋地理知识点海洋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海洋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海洋环境。
在高考中,海洋地理是一个重点考察内容,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考海洋地理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洋的基本特征。
海洋是指地球表面的大片水域,分布在地球上占据71%的面积,其中有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这些海洋分布广泛,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体系统。
其次,海洋地理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其中包括海洋的地形地貌、海洋的气候环境、海洋生物、海洋资源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都是高考海洋地理中需要掌握的内容。
海洋的地形地貌是海洋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洋地形地貌包括海底的地形和海岸线的地貌特征。
海底的地形可以分为海洋盆地和海岭两种主要类型。
海洋盆地是指海洋底部的大部分区域,通常为平坦的地形。
而海岭则是指海洋底部的山脊,延伸数千公里。
海岸线地貌主要有海岸平原、海岸陡峭和海岸沉积等不同类型。
海洋的气候环境是指海洋区域的气候特征。
海洋的气候与陆地的气候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包括海洋性气候和海洋沿海气候。
海洋性气候指的是海洋沿海地区的气候,受到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温和湿润。
而海洋沿海气候则是指位于海洋附近,但受陆地和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气候类型。
海洋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浮游生物、海洋底栖生物和海洋中的哺乳动物等。
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海洋生物,例如海藻、珊瑚、鱼类、海豚等。
最后,海洋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物资源以及渔业资源等。
这些资源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考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海洋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
综上所述,海洋地理是高考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掌握一定的海洋地理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高考至关重要。
考生们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复习,掌握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清单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覆盖了超过70%的地球表面。
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海洋学研究海洋的形成、演化、气候、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海洋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海洋学的基础知识,以下是对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的清单。
一、海洋的面积和分布1.海洋的面积: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占地球总面积的大部分。
2.大洋的划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洋、北冰洋。
二、海洋的特征和形成1.咸水:海洋水是咸水,含有较高的盐度。
2.海水的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等溶解物质。
3.海洋的形成:海洋由地壳板块运动形成,与地球的火山活动和构造活动有关。
三、海洋的运动和循环1.洋流:由风力、重力等因素驱动的水流,分为暖洋流和寒洋流。
2.海水循环:包括水的蒸发、降水和冰雪的融化等过程。
3.海浪和海潮:海浪是风力作用下海面的波动;海潮是受月球和太阳引力影响的海面升降。
四、海洋的气候和气象1.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对降水分布、气温调节和季风形成等有重要影响。
2.海洋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的气候类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等。
五、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1.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鱼类等丰富的资源。
2.海洋污染:如海洋油污染、塑料垃圾等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破坏。
3.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洋膨胀,海平面逐渐上升。
六、海洋生态系统1.海洋生物:包括海洋浮游生物、海洋底栖动植物等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2.珊瑚礁:热带海洋中特有的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3.海洋保护区: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通过以上对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的清单,同学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海洋学的相关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海洋学的学习,提高对此考点的把握,为高考地理顺利通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题14 海洋地理(精品讲义)-备战2023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解析版)
专题14海洋地理一、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1.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利用海洋资源分布图,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
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关注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交流我国新时期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考点1. 海水的性质1、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2、海水的盐度:(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3、海水的密度:(1)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等。
(2)分布规律①水平方向: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
②垂向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低纬度海区垂向变化较大,高纬度海区垂向变化很小。
考点2. 海水运动1.波浪(1)动力: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
(2)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
(3)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4)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①有利影响: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②不利影响: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2、潮汐(1)概念: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对人类的影响①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
高一地理海洋地貌知识点
高一地理海洋地貌知识点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水体,占据了约71%的面积。
海洋地貌是指海洋底部的地貌特征,包括海床的形态、构造、地貌单元以及地质景观等。
了解海洋地貌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以及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海洋地貌知识点。
1. 大洋地壳的构成大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由于海底地壳在火山活动中持续形成,因此年轻而薄。
在大洋地壳上也存在着海底扩张中心,即海脊系统。
大洋中的海脊是地壳生成的地方,其特点是拥有高热流和富含矿物质的热液喷口。
2. 大洋地壳的结构大洋地壳主要由海底扩张中心以及大洋盆地和大陆坡构成。
其中,海底扩张中心被称为大洋中脊,是地壳和上层岩石融化的地方。
大洋盆地是指海底的大片平坦区域,它覆盖着大量的淤积物。
大陆坡是大洋底部距离大陆边缘的区域,地形较为陡峭。
3. 海洋沉积物海洋沉积物主要包括有机物、碎屑和化学沉积物。
有机物主要来自海洋中的植物和动物遗体,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形成了腐殖质。
碎屑沉积物是由大陆物质通过河流输入海洋形成的,包括沉积岩、砂质岩、粉质岩等。
化学沉积物则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在海洋中沉积形成的,如石膏、盐类等。
4. 海底地貌特征海底地貌特征包括海山、海沟、海岭和海台。
海山是海底隆起的山脉,其中的一些海山高出海平面,形成了海山岛。
海沟是指海底较深的狭长地带,是地壳板块碰撞形成的结果。
海岭是地壳展开和扩张的结果,沿海洋中脊延伸。
海台是距离大陆边缘较远的大片坡面。
5. 海洋侵蚀和沉积作用海洋具有强大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海洋侵蚀主要通过波浪、洋流和海水的化学作用来进行。
海洋沉积作用则主要是指海底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包括沉积物的运动、堆积和成岩。
6. 海洋地貌与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对海洋地貌的影响不可忽视。
海洋石油开发和深海矿产资源开采会破坏海底地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也对海洋地貌产生了负面影响。
总结:通过学习海洋地貌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演化的过程和机制。
2023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清单
2023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清单一、海洋地理概述海洋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海洋的形成、地理特征、水文气象、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二、海洋的形成与演化1. 大洋形成理论:推论大洋板块构造理论、海底扩张理论、构造模式理论等。
2. 海洋的地理特征:大洋中脊、洋壳、海盆、海峡、海岛、海山、海沟等。
三、海洋的水文气象1. 潮汐现象:潮汐的形成原因、周期、潮汐现象对海洋和沿岸地区的影响。
2. 海流:海洋中的洋流、暖流、冷流等。
3. 海洋气候:不同海洋气候类型、形成机制、影响因素。
四、海洋生物资源1. 海洋生物多样性:不同海域生物群落的特点、生物种类以及分布规律。
2. 海洋渔业资源:不同渔区的资源分布、渔业开发与保护。
3. 海洋沉积物:浅海、深海沉积物的成因、特征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
五、海洋环境保护1. 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生态系统对污染的敏感性、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
2. 海洋保护区: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划定海洋特殊保护区的意义与目的。
六、海洋资源开发利用1. 海底资源:深海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
2. 海水资源:淡化海水、利用海洋能等。
3. 海洋旅游与休闲: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岛旅游的特点与发展。
七、全球海洋问题与挑战1. 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威胁。
2. 海洋资源竞争:不同国家之间海洋资源的争夺与合作。
3. 海洋灾害与风险:海洋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在高考中,掌握海洋学基础知识对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熟练掌握以上清单中的知识,可以为应试者在地理科目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有力支持。
努力学习,加油!。
高考地理海洋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海洋地理知识点地理是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门科目,其中海洋地理作为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的常考点。
掌握海洋地理知识对于高考生来说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探讨海洋地理的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海洋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盐水体系的总称,包括大洋、海湾、海峡、海沟、海底高原等。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广阔的地理区域。
海洋地理研究的是海洋的形态、构造、流动、气候、生物等方面的问题。
了解海洋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构造和气候变化。
二、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它们之间通过海峡相连。
在地理位置上,大洋被陆地环绕,与陆地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海流:海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性质的海流,包括暖流和寒流。
暖流使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而寒流则对沿海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
3.海盆:海洋中的地形包括海盆、海岸、海底山脊等。
海盆是海洋中最深的部分,也是海底扩张的产物,其中的海水通常更深更密集。
三、生态环境海洋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海洋生物、海底地形和海洋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
1.海洋生物: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分布有各种鱼类、海带、海藻、珊瑚和海洋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维持着海洋生态的平衡。
2.海洋污染: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废水排放、油污、塑料垃圾等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了负面影响。
3.海洋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
国际社会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禁止捕捞、建立海洋保护区等,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四、资源利用1.渔业资源:海洋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库,各种鱼类和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渔业是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2.能源开发: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海洋风能等。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洋地理》知识点考点提纲(实用!)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洋地理》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节 海岸与海底地形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1、海岸线:(1)概念: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
(2)海岸线变化:冰期:海平面下降,导致海岸线向海洋退缩。
间冰期: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河流含沙量大:河口三角洲面积迅速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库,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少,海岸线被侵蚀后退。
(向陆地退缩)2、海岸带: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带型区域。
我国习惯上海岸带的划分:把从海岸线算起,向陆域延伸10千米,向海域延伸10-15米等深线的区域。
3、海岸类型:海岸带海岸线高潮水位 低潮水位狭义海岸带潮上带潮间带 水下岸坡海岸线 广义海岸带建港+观光旅游海滨浴场晒盐+海水养殖保护海岸4、影响因素:河流;风;风暴潮;海水(潮汐、洋流、波浪),地壳运动与海平面升降。
5、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1)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
(物质条件))(2)泥沙沉积。
①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
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②入海口的海底坡度平缓;③入海口的潮差小,潮流的搬运能力弱。
(3)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
一、海底的地形。
1、海底地形的类型。
(1)大陆架:从低潮线起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深度小于200米;坡度缓;光照、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丰富。
(2)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的部分;200m-4000m;坡陡,水深。
(3)岛弧: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地带,分布于大陆坡的前缘,弧形分布。
(4)海沟:岛弧的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水深超过6000米;剖面呈“V”形;(5)洋盆:海沟与洋中脊之间;4000m-6000m ;深度大,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平坦。
(6)洋中脊:大洋中心;中轴为裂谷;生长边界;形成海岭。
2、海底地形的成因。
(1)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的形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在大洋板块的前沿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新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海洋
新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一片领域,占据着地球总面积的71%。
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神秘的海底世界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兴趣。
而在新高考中,地理科目中也包含了与海洋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总结新高考地理科目中与海洋相关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海洋的基本概念。
海洋是指地球上咸水覆盖的区域,主要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洋和北冰洋组成。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
同时,海洋对地球的气候、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海洋的地理特征。
海洋地理特征主要包括海洋的分布、地形和海洋环流。
海洋的分布与陆地的分布形成鲜明的对比,海洋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东、南、西三面。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11034米;而最大的海山则是太平洋大洋山脉。
此外,海洋中的环流系统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赤道洋流、北大西洋洋流和南大西洋洋流等。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海洋的资源和利用。
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藏、盐和渔业资源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被广泛用于能源生产,渔业资源则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
此外,海洋还被利用于海洋旅游、海洋运输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
除了资源利用,海洋还面临一些重要的环境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海洋污染。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海洋中的废弃物、化学物质和油污等不断增加,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气候变化也对海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酸化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些海洋保护和管理措施。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等。
同时,加强海洋观测和海洋科学研究也是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手段。
此外,国际合作和公众的意识提升对于海洋保护同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全面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地理特征、资源和利用、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海洋并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
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一、海洋的概念- 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 海洋包括大洋、海湾、海峡、海峡及大量的海洋岛屿。
- 海洋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二、海洋地理1. 海洋分布:-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极洲洋是世界五大洋。
- 海洋的分布以及其中海岸线的形状,对气候、生态和地质过程有重要影响。
- 江浙和福建东部,是东亚季风气候的发源地,季风带来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和季风气候。
2. 海底地貌:- 海底多为大洋岭、海沟、海山、海台等地质形态。
- 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表面海洋地形的形成及演变。
3. 海洋气候:- 海洋对气候有巨大影响,海洋循环、海洋风和海洋气团均对气候起重要作用。
- 在世界气候体系中,海洋气候是重要组成部分。
三、海洋生物1.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类、哺乳动物等。
-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大气、地表水和陆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 塑料污染和过度捕捞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2.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包括海水、海盐、石油、天然气、有机物和矿产资源等。
- 海洋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渔业对人类经济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四、海洋环境1.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包括油污、塑料污染、工业废物、农业污染、船舶排放等。
- 污染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2. 海洋保护:- 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工作。
- 制定和实施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综上所述,地理海洋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深入了解海洋的地理、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共同保护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
海洋地理知识点汇总
信风
东北信风(北半球)
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南半球)
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
盛行西南风(北半球)
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盛行西北风(南半球)
西风漂流(寒流)
极地东风
极地东北风(北半球)
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季风(北印度洋)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海峡和运河
表层海水流向(低到高)
底层海水流向(高到低)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高原
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阿尔卑斯山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屿与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
台湾山脉
类型
成因
特点
利用
典型
基岩海岸
海水和波浪侵蚀而成。
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线曲折
成因
作用
波浪
风能形成的风浪;地震波形成的海啸;引潮力形成的潮波
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影响渔业、航运、海岸建筑、石油开采
潮汐
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地球的自转
提供能源、旅游资源、带来灾害
洋流
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
详见洋流的影响
流向
水温
暖流
从低纬流向高纬
比到达海区温度高
寒流
从高纬流向地纬
比到达海区温度低
盛行风
风海流名称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海啸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二十 海洋地理
专题二十海洋地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海洋与海岸带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考查形式:均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海洋与海岸带以及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
考查频率及分值:江苏卷每年必考,考查频率高。
分值为10分。
考查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备考中要注意复习重点。
“海洋和海岸带”注意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形成原因。
“海洋开发”结合海洋资源开发实例,注意开发特点、现状及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侧重理性分析、探究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防灾减灾的对策措施。
另外多关注时事热点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海洋与海岸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南海局部地区图和中国新建的南海灯塔雄姿图。
(1)我国南海岛屿的海岸类型以和为主。
(2)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类型名称是:A ,B 。
(3)我国南海建灯塔,属于开发海洋的资源。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的南海海洋资源有等。
答案(1)基岩海岸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2)大陆架大陆坡(3)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任意两种)知识2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海洋资源丰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沙群岛的众多岛屿多为岛,一般出现在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这类岛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是。
(2)据图分析,南沙群岛容易被他国占领的原因是。
(3)渔政船巡察南海、南海岛礁建设等活动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
中考地理复习时事热点-热点六--海洋问题
8. 我国海洋科考船从青岛出发, 沿下图的虚线到达南沙群岛,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沿途依次经过____海、黄____海、台湾东海峡、____海。
南
(2)跨越的温度带依次是______带、暖__温___带、____亚带热。(按中国的温热度带划分来答) (3)在经过台湾海峡时, 考察队员看到台湾岛西岸有很多盐场。请你分析台湾岛西岸
角度4.考查我国 运用资料叙述我国气候
的温度带
的主要特征
角度5.考查台湾 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 岛的地形、气候 经济发展特色
习题链接 6、7 8 8
热点精练
1. 下列各组国家, 位于南海周围的是()
C
A. 韩国、朝鲜、中国
B. 缅甸、越南、菲律宾
C. 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
D. 马来西亚、文莱、澳大利亚
8 命题角度
考点链接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角度1.考查我
国的疆域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三级行政区划
角度2.考查海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 陆和大洲大
布,海陆分布特点 洋的分布
习题链接
1、2
3、4、 5、6、7
命题角度
考点链接
角度3.特殊性
B
A. 面积最小, 水深最浅的大洋
B. 大部分位于热带, 形状呈三角形
C. 世界第二大洋, 形状呈S形
D. 世界第一大洋
【解析】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甲处为印度洋, 大部分位于热带, 形状呈三角 形, B项正确。北冰洋在北极附近, 面积最小, 水深最浅的大洋, A项不正确;大西洋 在非洲西面, 是世界第二大洋, 形状呈S形, C项不正确;太平洋在亚洲东面, 是世界 第一大洋, D项不正确。
1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一
获量最大, 冬多鱼汛。
(2)寒暖流交汇处 原因:水流相遇扰动,深层海底营养盐上升到海面,从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
如北海、北海道、纽芬兰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也是。(当然也与①②入海河流有关)
(3)上升流处
第4页共7页
原因:基本同(2)。例如秘鲁渔场。舟山也有。 3.洋流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趋利避害
________→极地环流
北半球________时针
分 布
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________时针
规 分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海区
律 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在南、北半球________海区
冬季:海水________方向流动 北印度洋海区
夏季:海水________方向流动
方法:洋流分布模式——
8 0
8
对洋流模式图及各大洋洋流分布特征,可联想为“ ”。中间视为赤道;上面“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
0
环流及洋流流向;下面的“0”,按笔诀: 洋流三性①风主力,密度②补偿③水续④地⑤;海陆轮廓⑥与地形⑦,还有地转偏向力。 其中①指常年(时间性),沿一定方向(空间性),作大规模运动(规模性)。 ②因温度、盐度不同而产生海水密度差异,如表层大西洋海水流向地中海,深层地中海海水流向大西洋。 ③某海域因海水流走而致使周围表层海水来补充其“损失”。
类型
成因
影响
风浪 风力作用 波浪
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风暴
船只航行、渔船作业等 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等
潮汐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与地球自转相结合 影响航海、工程建设等
中高纬度 逆时针
海岸动力作用 的重要因素
第1页共7页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其中海洋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海洋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上约占百分之七十的海洋和海洋环境。
下面将介绍地理学中海洋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1. 海洋的定义和分类海洋指的是地球表面上连接或者包围大陆的广阔水域,由于地球表面约七成都是海洋,所以海洋在地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其形成方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海洋可以分为大洋和边缘海。
大洋是指面积巨大的无缝隙海洋,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边缘海是指位于大洋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域,如地中海、北海等。
2. 海洋的地貌特征海洋地貌是研究海洋底部地形和水面地形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海底山脊、海沟、海岸线等。
其中,海底山脊是海洋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构造现象。
海沟是指海底最深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约1.15万米。
海岸线则是指海洋与陆地相交界面的线条,它的形状各异,有的是平缓的沙滩海岸,有的是多岛多湾的湾海岸。
3.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环境之一,其中包括了各类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
海洋动物包括鱼类、海豚、海龟、海鸟等,它们适应了海洋的环境,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
海洋植物主要指海藻和浮游植物,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物能源。
4. 海洋的运动和循环海洋中的运动包括海水的波浪、潮汐和洋流。
波浪是海水表面的周期性波动,它的形成主要受到风力、地震和潮汐等因素影响。
潮汐是海洋中涨落的现象,它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洋流是海洋中水的流动,它不仅对海洋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
5.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海洋矿产、海水、海洋生物等,它们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九年级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地理学科的范畴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了对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环境的研究。
而本文主要聚焦于九年级地理学科中与海洋有关的知识点。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它不仅对地球气候、生态和资源具有重要影响,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
下面将就九年级地理学科海洋方面的知识进行总结。
一、海洋的定义与分类海洋是指地球上水体的统称,它包括了海洋盆地、大洋、海岸线及沿岸水域。
海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分类,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地理位置和盆地大小来划分,主要包括大洋、副大洋和边缘海等。
二、海洋的形成和演变海洋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了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和海水循环等。
海洋的形成一般经历了地壳裂谷形成、洋脊喷发、海底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等多个阶段。
此外,海洋的演变过程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和地质因素的共同作用。
三、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对地球的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吸热和释热、蒸发和降水以及海洋环流等方面。
海洋的温暖和寒冷气流会影响到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海洋还通过蒸发和降水过程调节地球的水循环。
此外,海洋还通过海洋环流的运动,将暖水和寒水进行交换,从而调节了地球的温度分布。
四、海洋的生态环境海洋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在海洋中展开着繁衍生息的活动。
海洋生态环境包括了海洋生物、海底地形和海洋环境等。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包括了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海洋哺乳动物等,它们组成了海洋食物链的重要部分。
海底地形丰富多样,包括了大陆架、大洋深渊和海山海沟等地理特征。
海洋环境条件的不同,也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五、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资源主要包括了海洋能源、海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等。
通过开发海洋能源,如风能和潮汐能,可以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海水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了海水淡化、海洋养殖和海水利用等方面。
初一海洋地图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海洋地图知识点归纳总结海洋地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海洋的形态、水深、洋流、海水性质等丰富的信息。
初一学生在学习海洋地图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一海洋地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海洋的分类根据海洋的位置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世界洋、大洋、边缘海、内海、沿海海域等几种类型。
其中,世界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洋;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等;边缘海是大洋与陆地间的过渡区域,比如中国东海、南海等;内海是陆地上的湖泊,如我国的青海湖、洞庭湖等;沿海海域则是陆地与海洋交界的地区。
二、海洋地形海洋地形包括海底山脉、海山、海沟、海岛等。
海底山脉是指海洋中的山脉,如太平洋中的洋中脊;海山是比较高的海底隆起,如夏威夷群岛;海沟是深海中的坑谷,如马里亚纳海沟;海岛是海洋中的陆地,如巴厘岛、夏威夷群岛等。
三、海洋水深海洋的水深有深海和浅海之分。
深海是指水深超过200米的区域,浅海则是水深较浅的海域,一般在200米以内。
深海又可以分为大陆坡、大陆架、大洋盆地、海沟等。
大陆坡是指由陆地向大洋过渡的倾斜地带;大陆架是大洋盆地与大陆之间的平坦区域;大洋盆地是海底的平坦区域;海沟则是深海中的坑谷。
四、海洋洋流海洋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由海风、海水密度、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形成。
根据运动方向和位置,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也可以按照流向将其分为西向洋流和东向洋流。
熟悉一些主要的海洋洋流对于学生理解海洋循环等概念非常有帮助。
五、海水性质海水是海洋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含有多种化学物质。
学生需要了解海水的盐度、温度、密度等特性。
海水的盐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中所溶解的盐分的质量,一般为3.5%左右;海水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海水的密度受盐度和温度的影响,盐度和温度越高,密度越大。
六、海洋资源海洋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其中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高考考点解读海洋地理1海底的主要地貌类型大陆架: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水深200米以内,坡度平缓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大洋底过渡的巨大斜坡,坡度较陡,表面崎岖不平,水深大于200米。
大陆隆: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巨大扇形地,上部窄,坡度稍陡,下部展宽,坡度较缓,水深1500—5000米。
大洋盆地:又称海盆,是指大陆坡以下、海洋底部巨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凹地,水深多在3000--6000米之间海沟:指发育在大洋盆地边缘、两坡较陡的狭长形深海洼地,是海洋中最深的部分,多与岛弧相伴生,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
大样中脊:又称海岭、中脊、海丘。
主要指遍布各大洋的海底山系2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3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海底扩张学说观点:炽热的熔岩不断地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涌升熔岩冷却后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把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两侧推,所以距大洋中脊越远,年龄越老,并关于大洋中脊呈对称分布。
洋底从形成起到海沟处俯冲消亡,整个过程不超过2亿年,海底扩张的速度每年几厘米(2)板块构造学说观点主要观点:①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成许多单元,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个板块又被分成许多小板块。
②这些板块处于不停运动中,一般来讲,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为地壳活动带,火山,地震多分布在这一地带。
③板块交界处可分为生长(张裂)边界和消亡(挤压)边界,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比如三大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④全球岩石圈分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3)板块构造学说应用①范围: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无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亚洲及其北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以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被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
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既包括南极洲以及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
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印度洋板块,名不副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②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0度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东经60度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东经120度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西经120度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东经60度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度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六个。
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
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于南极洲板块五个,没有亚欧板块。
北纬60度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4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消耗的能量。
世界海洋每年热量的收支基本平衡分布规律: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相平行,全年最高水温出现在北纬70左右表层海水温度日变化:午后14--15时水温最高,日出前后最低表层海水温度年变化:北半球而言,8月水温最高,2月水温最低同一纬度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低5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并随水深的增加降低的幅度变小,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通常保持在2--5度的低温状态某些海沟会出现随深度增加水温增加的逆温现象,主要是地热造成的。
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
6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结冰和溶冰、洋流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①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水盐度低(如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60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海水盐度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②大量淡水汇入,海水盐度低,比如长江口夏季盐度低与夏季降水多、长江流量大有关;北半球中纬度海区盐度低于南半球主要原因是北半球中纬度陆地面积大,有大量的地表淡水汇入,稀释作用③红海盐度最高原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海域较封闭;几乎无陆地径流的汇入。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位于温带地区,降水量大;有大量陆地径流汇入,稀释海水盐度;海域较封闭。
7海-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量平衡的影响海-气的相互作用(1)海洋对大气作用①海洋是大气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海洋是地球气温的调节器②海洋是地球上水分的总源地③海洋与大气之间二氧化碳的交换,对全球温室效应有重要的影响(2)大气对海洋作用①大气以风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的动能②大气状况影响海水的温度,比如阴天云层可减弱海面太阳辐射,影响海面增温③大气降水强弱影响海水盐度分布④大气气压变化影响海水中气体的溶解量发生变化,并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8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指南美洲秘鲁沿海在圣诞节前后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大约每隔2—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1.5年。
对气候影响:热带太平洋东岸降水增多,持续暴雨引发洪涝,淹没城镇和乡村;而太平洋西岸(比如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则降水减少,久旱无雨,粮食减产,并因干旱引发火灾。
(2)拉尼娜现象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一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异常现象,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强盛时,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拉尼娜现象就发生了。
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水温偏低,海面气压偏高,在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水温比常年偏高,海面气压偏低,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多,降水偏多。
比如1999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导致印度尼西亚雨量剧增,而美国南部则干旱严重。
9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引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1)波浪成因:波浪通常指海洋中由风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海面波动现象。
作用:巨大的海浪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建筑,海上石油平台、港口以及海堤的建设中要考虑海浪的影响。
引起海岸的侵蚀和堆积。
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
遇有巨大的风浪袭击时,应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2)潮汐:成因:在天体(日月)引力的作用下,海水的周期性涨落叫潮汐。
一天有两次涨落,白天出现的海面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面涨落称汐一个月有两次大潮,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朔望两天),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潮差最大;而农历初七、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前后(上弦、下弦)是两次小潮。
作用:潮汐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海港与海岸工程建设、海上航运与军事活动、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海水制盐以及近海环境污染的治理等,都需要掌握潮汐。
钱塘江大潮原因:喇叭口状河口,日月地三点一线引潮力达到最大,夏季东南风风助潮势,夏秋钱塘江的流量比较大,江水与海水的顶托作用较强。
(3)洋流:①洋流的主要成因:大气运动(近地面的风带)、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及密度差异等。
洋流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风海流主要是受盛行风(主要是信风和西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
密度流是由于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洋流从密度低的流向密度高的海域。
补偿流是由相邻海区海水的盈亏形成的,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秘鲁渔场形成与上升流有关。
请在图中找出哪些属于风海流、哪些属于密度流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及盛行上升流海区会形成大渔场航运:顺洋流快,逆洋流慢海洋环境: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10海岸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基岩海岸:海岸较陡峭,岸线曲折,多天然深水港,多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山东、辽宁等地。
砂质海岸:坡缓水清,适宜开辟海滨浴场等。
如海南岛的亚龙湾、广西北海的银滩。
淤泥海岸:由粘土和粉沙组成,坡度平缓,适宜发展滩涂农业、水产养殖、生态旅游等,多分在江苏、山东、河北等。
生物海岸:分为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具有多种生态功能。
如红树林海岸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护海岸受海浪的侵蚀和防灾减灾。
11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在海岸带和浅海,开发的方式主要有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沿海港口和城市建设、海洋旅游及海洋空间利用等。
12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也是温室效应增强的表现。
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土地,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沿海低地将成为重灾区海平面上升使台风、暴雨、风暴潮的频率提高,海岸侵蚀加剧。
海水入侵,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咸化,以及土壤盐碱化13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措施。
(1)植树种草。
(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加固和提高海岸防护堤坝的设计标准。
(4)有计划的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适应全球气候变暖。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
14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