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材料-水化1

合集下载

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原理

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原理

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基本组成成分是水泥、骨料、细骨料和水。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水化物,其水化反应是混凝土得以坚固的基础。

因此,深入了解水泥的水化反应原理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泥的组成及分类水泥是一种矿物粉料,主要由熟料和石膏组成。

熟料是指经过高温煅烧后的混合材料,包括石灰石、粘土、矾土、铁矿石等主要原料。

石膏是指石膏石经过磨制后的矿物粉料,作为水泥主要原料的补充剂,有调节水泥凝固时间和改善水泥性能的作用。

根据水泥的用途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将水泥分为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高铝水泥、白水泥等多种类型。

三、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的水化反应是指水泥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水化物和释放热量。

水泥的水化反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水化反应和晚期水化反应。

1. 早期水化反应早期水化反应指水泥在与水接触的瞬间开始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化产物。

早期水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水分解过程水分解是指水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后,发生裂解反应,产生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水分解是水化反应的起始过程,也是后续反应的基础。

(2)胶凝体形成过程胶凝体是指水泥颗粒与水中形成的胶体物质,包括硅酸钙凝胶、无定形硅酸钙和钙铝矾土胶体等。

胶凝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主要与水泥的成分、水泥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水泥与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

(3)水化热释放过程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早期水化反应中,由于反应速率较快,所以产生的热量也较大,有可能导致温度升高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龟裂和变形等问题。

2. 晚期水化反应晚期水化反应指水泥在早期水化反应后,通过长时间的反应和硬化过程,逐渐形成硬化水泥石。

晚期水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氢氧化钙晶体形成过程水泥中的氢氧化钙(Ca(OH)2)是一种重要的水化产物,其会与水中的CO2反应形成碳酸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原理

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原理

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水泥、骨料、砂、水等。

在混凝土中,水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原理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通过水化反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产物。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铝酸盐,其中,硅酸盐主要是三钙硅酸盐(C3S)和二钙硅酸盐(C2S),铝酸盐主要是三钙铝酸盐(C3A)和四钙铝酸盐(C4AF)。

1. 水泥的晶体结构水泥晶体结构是由钙离子(Ca2+)和氧离子(O2-)组成的,其中,钙离子是以八面体的形式与氧离子配位形成的。

水泥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水化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水泥的水化反应机理水泥水化反应的机理主要是由钙硅石矿反应和钙铝石矿反应组成的。

钙硅石矿反应是指C3S和C2S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钙羟石(Ca(OH)2)和熟石灰(CaO)。

钙铝石矿反应是指C3A和C4AF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C-A-H)、钙羟石和熟石灰。

其中,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是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它们的生成与混凝土中的强度和耐久性密切相关。

3. 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磨细度、水泥与水的配合比、水的质量等。

其中,水泥的成分是影响水化反应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成分的水泥在水化反应中生成的水化产物不同,因此对混凝土的性能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主要是指水泥与水在混凝土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产物。

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水化反应和后期水化反应。

1. 早期水化反应混凝土浇筑后,水泥与水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产物。

在早期水化反应阶段,水化产物主要是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其中,水化硅酸钙的生成速度比水化铝酸钙快。

在早期水化反应中,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矿渣和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共3篇

矿渣和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共3篇

矿渣和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共3篇矿渣和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1水泥基材料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矿渣和粉煤灰水泥基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水泥基材料。

矿渣和粉煤灰是工业副产品,将其掺入水泥基材料中,不仅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还能够有效地利用工业副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矿渣和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

1. 矿渣水化机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反应主要是硅酸盐水化反应。

矿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和铝氧化物等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参与硅酸盐水化反应。

矿渣水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CaO和MgO水化阶段:矿渣中含有大量的CaO和MgO等物质,当石灰石与热力煤渣反应时,产生的高温可以将石灰中的CaO和MgO分解出来,在水中溶解形成Ca(OH)2和Mg(OH)2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碱性,可以中和其它酸性物质,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 活性硅酸盐水化阶段:当矿渣中的SiO2在水中溶解时,可以与Ca(OH)2等碱性物质反应形成C-S-H凝胶,C-S-H凝胶是水泥基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之一,可以起到胶凝和增强作用。

(3) 铝酸盐水化阶段:矿渣中含有大量的铝酸盐,当铝酸盐在水中溶解时,可以与Ca(OH)2等碱性物质反应,形成膨胀胶体,并将矿渣中的Ca(OH)2消耗殆尽,从而减缓水化反应速率,增加水化产物的稳定性。

2. 粉煤灰水化机理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与矿渣水泥基材料有些不同。

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O3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参与水化反应,并与水中的Ca(OH)2等碱性物质反应形成C-S-H凝胶和C-A-H凝胶等水化产物,从而起到增强作用。

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CaO和MgO水化阶段: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CaO和MgO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与水中的Ca(OH)2等碱性物质反应,形成Ca(OH)2和Mg(OH)2等化合物,从而起到碱性作用。

第二篇第二章第五节-水泥水化要点

第二篇第二章第五节-水泥水化要点
C3A 3C S H32 2C4 AH13 3(C3A C S H12 ) 2CH 20H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 (4)当石膏掺量极少,在所有的钙矾石都已经转化成单硫型水化硫 铝酸钙后,就可能还有未水化的C3A剩余,C3A水化所成的C4AH13与 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反应生成固溶体。
• II诱导期: • 反应极其缓慢,又 称静止期。一般持 续 1~4h,是硅酸 盐水泥浆体能在几 小时内保持塑性的 原因。 • 初凝时间基本上相 当于诱导期的结束。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 III 加速期: • 反应重新加快,出 现第二个放热峰, 到达峰顶时本阶段 即告结束(4~8h)。 • 此时终凝已过,开 始硬化。
3CaO Al 2O3 CaSO4 12H 2O 3CaO Al 2O3 13H 2O 2[3CaO Al 2O3 (CaSO4、Ca(OH) 2 ) 12H 2O]
C3A C S H12 C4 AH13 2C3 A (C S 、CH) H12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 (2)有石膏存在时,C4AH13与石膏反应生成钙矾 石
4Ca Al 2O3 13H 2O 3(CaSO 4 2H 2O) 14H 2O 3CaO Al 2O3 3CaSO4 32H 2O Ca(OH)
C4 AH13 3C S H 2 14H C3A 3C S H32 CH
C-S-H(Ⅱ) (1.5~2.0)CaO· SiO2· (1~4)H2O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的原理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的原理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的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水泥、骨料、沙子和水。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成分,其水化反应是混凝土硬化的关键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的原理。

二、水泥的组成和生产过程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熟料和矿物掺合料。

熟料主要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石等原材料在高温下煅烧而成,矿物掺合料包括煤矸石、膨胀珍珠岩、矿渣等。

水泥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破碎、混合、烧成和磨粉等步骤。

三、水泥水化反应的过程水泥水化反应是指水泥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物的过程。

水泥水化反应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水化反应和后期水化反应。

1. 早期水化反应早期水化反应是指水泥与水接触后,发生的较快的反应过程。

在早期水化反应中,水泥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与水中的氢氧离子(OH-)反应,产生硬化物质——水化硅酸钙(C-S-H)、水化铝酸钙(C-A-H)和水化铝酸铁(C-F-H)。

这些水化产物填充了水泥颗粒之间的孔隙,使混凝土变得坚固。

2. 后期水化反应后期水化反应是指早期水化反应后,水泥中的未反应物质和水中的氢氧离子发生反应的过程。

在后期水化反应中,水泥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逐渐转化为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

这些水化产物进一步填充了混凝土中的孔隙,使混凝土变得更加坚固。

四、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影响因素。

1. 水泥的种类和成分不同种类和成分的水泥水化反应速度和产物的性质不同。

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较快,而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较慢。

2. 水泥的烧成温度水泥的烧成温度对其水化反应速度和产物的性质也有影响。

烧成温度越高,水泥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的晶体结构越完整,其水化反应速度越快,产物的性质也更加坚固。

3. 水泥的细度水泥的细度越高,其表面积越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水化反应速度也就越快。

4. 水泥的配合比合理的水泥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水化程度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水泥水化程度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水泥水化程度研究方法及其进展一、本文概述水泥水化程度作为衡量水泥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研究对于优化混凝土结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水泥水化程度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包括传统的研究手段和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以及这些方法在水泥水化机理、水化过程控制和水化产物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文章将概述水泥水化的基本过程,分析影响水泥水化的主要因素,介绍各类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评述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水泥水化程度的研究现状有全面的了解,为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水泥水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水泥水化是水泥混凝土性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过程,其涉及水泥与水反应,产生硬化体并逐渐增强混凝土强度。

水泥水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阶段,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取决于水泥类型、环境条件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

水泥水化过程可以简单划分为几个阶段:溶解阶段,水泥颗粒与水接触后开始溶解,释放出钙离子、硅酸根离子等;水化阶段,这些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如氢氧化钙、硅酸钙等;凝结硬化阶段,随着水化产物的不断生成,它们填充在混凝土内部孔隙中,使混凝土逐渐硬化并增强强度。

影响水泥水化过程的因素众多。

首先是水泥的种类和性质,不同类型的水泥其水化速率、水化产物的类型和数量都有所不同。

例如,硅酸盐水泥的水化速率较快,而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速率较慢。

其次是环境温度和湿度,温度越高,水泥水化速率越快;湿度则影响水泥的溶解和水化反应的进行。

混凝土配合比、掺合料种类和掺量、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等因素也会对水泥水化过程产生影响。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测试技术的发展,对水泥水化过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通过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如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等,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水泥水化过程中各阶段的化学和物理变化,为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水泥水化硬化过程

水泥水化硬化过程

水泥水化硬化过程是指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使水泥浆体逐渐凝结和硬化的过程。

水泥水化硬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水化初期:水泥与水接触后,水化反应开始迅速进行。

水化反应主要是水泥中的硅酸盐矿物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钙凝胶和水化硅酸盐胶体。

在这个阶段,水泥浆体开始逐渐凝结,但仍然呈液态。

2. 凝结阶段: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凝结,变得更加粘稠。

硅酸钙凝胶和水化硅酸盐胶体逐渐形成,并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使水泥浆体变得坚固。

在这个阶段,水泥浆体的强度开始增加。

3. 硬化阶段:水泥浆体逐渐变得坚硬,形成水泥石。

水化反应继续进行,水化产物的数量和密度增加,水泥石的强度不断提高。

在这个阶段,水泥石的强度会逐渐达到设计要求。

水泥水化硬化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泥的成分、水泥与水的比例、温度、湿度等。

不同的水泥和水泥浆体配比可以产生不同的水化硬化过程和水泥石性能。

水泥的水化与凝结硬化原理

水泥的水化与凝结硬化原理

水泥的水化与凝结硬化原理概述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工程中。

水泥的水化与凝结硬化是指在水泥与水发生反应后形成的固体胶结材料逐渐变得坚固和硬化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的组成、水化反应和凝结硬化原理。

水泥的组成水泥主要由以下几种主要成分组成: 1. 硅酸盐(C3S):占总重量的40%~50%,是水泥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2. 硫铝酸盐(C3A):占总重量的10%~15%,对于水化反应起到催化作用。

3. 铁铝酸盐(C4AF):占总重量的5%~10%,对于提高水泥抗蚀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4. 石膏(CaSO4·2H2O):占总重量的2%~5%,主要用于调节水泥凝结时间和控制硫铝酸盐含量。

水泥的水化反应当水与水泥接触时,水泥中的主要成分开始发生水化反应。

水化反应是指水与水泥中的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和胶凝体。

水化反应的过程1.溶解:水中的离子(如氢氧根离子OH-)与水泥中的离子(如钙离子Ca2+)发生溶解作用,形成溶液。

2.沉淀:溶液中的离子逐渐与水泥中的硅酸盐、硫铝酸盐等成分结合,形成固体颗粒。

3.胶凝:固体颗粒逐渐形成胶凝体,即新生成的石灰石胶凝体(C-S-H)。

水化反应的主要产物1.硅酸钙凝胶(C-S-H):是水泥石中最主要的产物,占总重量的50%~60%。

它具有胶状结构和高强度特性,在硬化过程中起到胶结材料的作用。

2.砂岩石灰石(CH):是水泥石中次要产物之一,占总重量的15%~20%。

它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溶解性。

3.钙矾土(AFt):是水泥石中次要产物之一,占总重量的10%~15%。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溶解性。

凝结硬化原理水泥在水化反应后逐渐凝结硬化,形成坚固的胶结材料。

凝结硬化过程可以分为初凝和终凝两个阶段。

初凝阶段初凝阶段是指水泥浆体开始变得粘稠,并且无法再进行流动。

这个过程通常在30分钟到2小时内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温度、水泥类型和掺合材料等因素。

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的研究发展状况评述

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的研究发展状况评述
维普资讯

南 建 材
20年3 02 期
水 泥基材 料水化 产物 的研究 发展状况 评述
张立华 许祥俊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30 0 407)

要 详细介绍 了 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的研究现状, 分析 了 水化产物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 讨的称为外 部产物。将离 子减薄技术联 合 T M 对 S 化浆体进行 测定, E 硬 获得 了有关凝胶微观 结构 的精 确信 息: 包裹在未水 化水泥颗粒周 围的 内部 产物是一种匀质 的凝胶 状, 与之相连的外部产 物则呈现 出典型 的纤维和 薄 片 状, 而且 外部 产物 是 多 孔 的, 因此 它的 密度 比 内部 产
能做 出评价, 并对组 成、 结构进行测定解析, 从宏观 和微 观 不 同层次 上 探 索 材 料 的组 成 、 构 与性 能 之 结
间 的关 系 , 且 已经 取得 了丰 硕的 成果 , 文将 对 这 并 本
而且纤维状的外部产物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逐渐变 成棒 状和 树 枝状 3。 对 于凝胶形 态的研 究报道较多, 只是在不同的 条件下形态略有差异。但是对于水化产物的形 态还 有以下方面需要研究 : ) 1 水的含量对 凝胶形态有很 大影响, 在高性 能混凝土 中, 水灰 比低、 碱度低、 成分 复 杂 , 如何 影 响其 形 态 ; ) 态差 异对 凝胶 性 能 的 将 2形 影响 :) 3矿物掺合料复合掺加时, 宏观上表现为性 能 上的超叠加原理, 但是其微观作用机理还不很明了。 12 C—S—H 凝 胶的 化学 组 成 . 对 C—S —H凝胶化学组成研 究最 多的是 C S / 比。C—S —H的 C S随水化龄期 在一定范 围内变 / 化, 纯波特兰水泥的 C S为 1 2 ., / . —2 3 平均值 为 1 . 7; 5 掺加矿渣的混合体系 C S比在 0 7 . ; / . —2 4 掺加 硅灰的混合体系[ 中, 6 C—S ] —H凝胶按 C S可分为 /

水泥基材料

水泥基材料

水泥基材料
水泥基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

它由水泥、砂、石块等原料经过混合、预制、加工而成,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久性。

首先,水泥是水泥基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由石灰石、黏土等进行研磨、煅烧而成的粉状物质。

水泥具有很强的粘结性,在施工中起着粘合和固化的作用。

同时,水泥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水化硬化,使水泥与其他原料形成了坚固的结合。

其次,砂是水泥基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细砂和粗砂组成。

细砂用于制作砂浆,粗砂则用于制作混凝土。

砂的主要作用是填充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孔隙,增加材料的密实性和硬度。

因此,砂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水泥基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此外,石块也是水泥基材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作为粗骨料加入到水泥中,用于制作混凝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石块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一般选择硬度较高、粒度均匀的石块,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最后,添加剂是水泥基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添加剂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包括增强剂、缓凝剂、掺合料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可塑性、延展性、耐久性等。

例如,引入掺合料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提高材料的抗裂性和耐候性;而缓凝剂则可以延缓水泥的凝结
时间,方便施工操作。

总之,水泥基材料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久性。

它由水泥、砂、石块和添加剂等组成,经过混合、预制、加工而成。

合理选择和使用水泥基材料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水泥的水化过程详解

水泥的水化过程详解

水泥的水化过程详解一、初始反应期。

1. 水泥与水接触。

- 当水泥与水混合时,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成分立即开始与水发生反应。

水泥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有硅酸三钙(C₃S)、硅酸二钙(C₂S)、铝酸三钙(C₃A)和铁铝酸四钙(C₄AF)。

- 首先是铝酸三钙(C₃A)的反应。

C₃A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C₃AH₆),这个反应在水泥与水混合后的几分钟内就开始进行。

反应方程式为:C₃ A + 6H→C₃AH₆。

由于这个反应速度非常快,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也是水泥早期水化热的主要来源之一。

2. 诱导期。

- 在C₃A快速反应之后,水泥的水化进入诱导期。

此时,硅酸三钙(C₃S)开始缓慢水化。

在诱导期内,C₃S表面形成一层水化产物膜,这层膜会阻碍水与C₃S的进一步接触,使得反应速度减慢。

- 诱导期的持续时间与水泥的组成、温度、水灰比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在常温下,诱导期可持续1 - 2小时。

二、加速反应期。

1. 硅酸三钙的水化加速。

- 随着时间的推移,硅酸三钙(C₃S)表面的水化产物膜开始破裂。

这可能是由于膜内渗透压的增加或者是膜内晶体生长产生的应力所致。

- 一旦膜破裂,C₃S与水的反应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C₃S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₂)和水化硅酸钙(C - S - H凝胶)。

反应方程式为:2C₃S+6H→C₃S₂H ₃ + 3Ca(OH)₂。

- 在这个阶段,由于C₃S的大量水化,水泥浆体开始逐渐变稠,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是水泥水化过程中第二个放热高峰。

2. 硅酸二钙的水化开始。

- 硅酸二钙(C₂S)在这个阶段也开始水化。

C₂S的水化反应与C₃S类似,但反应速度较慢。

C₂S与水反应也生成氢氧化钙(Ca(OH)₂)和水化硅酸钙(C - S - H凝胶),反应方程式为:2C₂S+4H→C₃S₂H₃+Ca(OH)₂。

三、减速反应期。

1. 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

- 随着水化的进行,水泥颗粒周围的水化产物不断积累,使得水与未水化水泥颗粒的接触变得困难。

混凝土之本--水泥的水化反应

混凝土之本--水泥的水化反应

混凝土之本--水泥的水化反应混凝土之本--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水化过程,分为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

初期强度取决于3CaO.SIO2后期强度为2CaO.SIO2,含量在75--82%。

对于一般建筑、小体积工程来说,可以不考虑水泥的水化热,甚至可以加快水泥的水化硬化。

但是对于大体积工程来说,比如大坝,桥梁等,水化热来不及释放越积越多会造成膨胀开裂等毁灭性后果,所以有专用的大坝水泥、低水化热水泥,有的还要使用其他冷却方法。

水泥的水化反应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氧化钙CaO,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铁Fe2O3,三氧化二铝Al2O3。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硅酸三钙(3CaO·SiO2,简式C3S),硅酸二钙(2CaO·SiO2,简式C2S),铝酸三钙(3CaO·Al2O3,简式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式C4AF)。

水泥的凝结和硬化:1)、3CaO·SiO2+H2O→CaO·SiO2·YH2O(凝胶)+Ca(OH)2;2)、2CaO·SiO2+H2O→CaO·SiO2·YH2O(凝胶)+Ca(OH)2;3)、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水化铝酸钙,不稳定);3CaO·Al2O3+3CaSO4·2H2O+26H2O→3CaO·Al2O3·3CaSO4·32H2O(钙矾石,三硫型水化铝酸钙);3CaO·Al2O3·3CaSO4·32H2O+2〔3CaO·Al2O3〕+4 H2O→3〔3CaO·Al2O3·CaSO4·12H2O〕(单硫型水化铝酸钙);4)、4CaO·Al2O3·Fe2O3+7H2O→3CaO·Al2O3·6H2O+CaO·Fe2O3·H2 O。

工程施工与水泥水化

工程施工与水泥水化

工程施工与水泥水化一、引言水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施工中,水泥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从而使混凝土凝固硬化,成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

本文将从工程施工的角度出发,探讨水泥的水化过程及其在施工中的影响。

二、水泥的水化过程水泥的水化过程是指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化产物的过程。

在水泥中,主要是硅酸钙(CaSiO3)和硅酸铝(CaAl2)等化合物,当它们与水发生反应时,会形成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水化硅酸铝(C-A-H)胶体,使水泥凝固硬化,成为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

水泥的水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凝固期:水泥与水混合后,水化物开始生成,水泥浆逐渐变稠并逐渐失去流动性。

此时,水泥浆已能够支撑起一定的自重,并开始有初步的硬化。

这个阶段一般持续1-3小时。

2. 凝结期:水泥浆进一步硬化,逐渐失去变形性。

水化物逐渐生成,使水泥浆逐渐变得坚固。

这个阶段一般持续3-10小时。

3. 强度发展期:水泥浆的强度开始迅速增长,水化产物逐渐凝固,混凝土逐渐达到设计强度。

这个阶段一般持续1-28天。

4. 后期强度稳定期:水泥浆的强度变化比较平稳,在此期内混凝土的强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这个阶段一般持续28天以后。

三、水泥水化与施工的影响1. 水泥水化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泥水化是混凝土形成和强度发展的主要过程,水化产物的生成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水泥水化的过程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施工中,合理控制水泥水化过程,可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而如果水泥水化不充分或是水化产物生成不完全,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2. 水泥水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泥的水化过程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如密实性、耐久性、抗裂性等。

由于水化产物是混凝土中的胶凝物质,它的生成程度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水泥基材料-水化1

水泥基材料-水化1

C2S的水化



首先生成C:S=2:1的水化产物; 然后转变为钙硅比较低的水化产物 ( C/S =1.1~1.2 ); 最后生成C/S=1.65~1.8的稳定化合物。 反应的通式:
C2S +(1.5+n)H=C1.5+mSH1+m+n+(0.5m)CH



C2S水化生成的Ca(OH)2 量远少于C3S水 化生成的Ca(OH)2 量。 Ca(OH)2晶体在硬化浆体中叠层生长,是 受力薄弱点; Ca(OH)2 易受淡水或酸性溶 液腐蚀,对耐久性不利。 Ca(OH)2是无益的,但是必须的水化产物。
Munich (Wittmann-Setzer)模型


为解释凝胶的力学性质而建立。 在相对湿度2~42%范围内,长度变化是 由于表面自由能的变化。 在相对湿度较高时,长度变化归因于水的 拆散压力使由范德华力结合的表面分开。 此时拆散压力决定了力学行为。
Jennings模型

C-S-H凝胶有两种基本单元:

溶解-结晶理论
局部化学反应理论 水化初期前一种占主导;在水化后期,当 扩散作用难于进行时,后一种机理发挥作 用。


CaO-SiO2系统中的化合物
CaO-SiO2系统中存在四个化合物: 1、CaO· SiO2,硅灰石 2、2CaO· 3SiO2,硅钙石 3、2CaO· SiO2,正硅酸钙(硅酸二 钙) 4、3CaO· SiO2,硅酸三钙
雪硅钙石和羟基硅钙石 都是层状结构,含有 [SiO4]4-单链,只是OH基团和Ca-O面在组合上 有所不同。 [SiO4]4-链的单元结构都 是三元重复排列。四面 体分上下两列,上列的 四面体不与Ca-O相接, 称为桥四面体。

水泥水化过程的5个阶段

水泥水化过程的5个阶段

介绍水泥水化
水泥水化是水泥制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水泥
水化是水泥凝结激发、开始膨胀变形为坚固物质的过程。

它通过控制
环境条件,调节水泥颗粒释放能量,最终达到水泥凝结的目的。

水泥水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可溶性矿物质溶解阶段。

当水泥中的物质与水接触时,可溶性
矿物质(如膨润土、石膏等)会被水溶解,并融入水中。

第二,阶段性水泥反应。

水泥颗粒中的水溶性物质和接触水中的离子
一起发生反应,形成硅酸钙和氢氧化钙,膨胀和松散,结晶体积增大,水泥凝结度增强。

第三,磷酸钙析出阶段。

水泥及其反应后的结晶物中磷酸钙析出。


酸钙析出的量,和水泥反应的速度有关。

第四,氯化物介质过滤阶段。

水中的氯化物溶液,可以用以过滤氯离子,减少其进入水泥正在硬化过程中的影响。

第五,硬化初期控制阶段。

水泥可以由水溶质溶解,导致硬度下降,
水泥表面失去光泽,表明水泥正在硬化。

在这一阶段,通过调节硬化
环境参数(如湿度、温度),可以控制水泥硬化速度、使水泥及时获
得理想效果。

从上述水泥水化的5个阶段可以看出,水泥的水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工程,在室内温度、湿度以及溶解物种类等环境条件的控制下,
通过水泥成分反应形成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使水泥硬化达到理想效果,构筑出牢固可靠的建筑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密度(LD)C-S-H:1450kg/m3,可由N2 BET 测量其比表面积。在水化开始后4 ~15小 时内形成。 高密度( HD)C-S-H:1750kg/m3,不可由 N2 BET 测量其比表面积。在水化后期形成。
LD C-S-H
HD C-S-H
未水化水泥 毛细孔
HD-CSH LD-CSH
Munich (Wittmann-Setzer)模型


为解释凝胶的力学性质而建立。 在相对湿度2~42%范围内,长度变化是 由于表面自由能的变化。 在相对湿度较高时,长度变化归因于水的 拆散压力使由范德华力结合的表面分开。 此时拆散压力决定了力学行为。
Jennings模型

C-S-H凝胶有两种基本单元:


CSH(I)和CSH(II)又称作外部水化产 物。 CSH(III)和CSH(IV)则称作内部水化 产物。
Hadley粒子
一种水化后期生成的水化产物。无水矿物颗粒在 其本身周围形成一薄层水化产物,而后这个颗粒 在薄层内部部分部分或全部溶解,形成中空粒子。
Stark提出的新C-S-H凝胶粒子模型
Daimon对Fel的水成为结构的一部分, 对系统的硬度有贡献。 Powers模型中的凝胶孔在此是层间空间 的一部分。总孔隙率只能用不引起层间 渗透的流体来测量,如甲醇、液氮、氦。 凝胶的比表面积在1~150m2/g范围内 变动。


范德华力、硅氧键(-Si-O-Si)、氢键、 钙-硅氧键(-Si-O-Ca-O-Si)的综合作 用使材料获得强度。 湿涨原因为:

高分辨的固体核磁共振谱仪,特别是带魔 角自旋的核磁共振仪可方便地测定水化硅 酸钙中[SiO4]4-四面体的聚合状态。确定 了在C-S-H凝胶中不存在长链硅酸盐阴离 子的结构,以及链端和链中的[SiO4]4-比 例(p137)。
各种C-S-H的Q1/Q2的比值

因为CSH凝胶与托勃莫来石结构上的差异, 曾多年广泛使用的名词——托勃莫来石凝 胶,现已不再使用。
雪硅钙石和羟基硅钙石 都是层状结构,含有 [SiO4]4-单链,只是OH基团和Ca-O面在组合上 有所不同。 [SiO4]4-链的单元结构都 是三元重复排列。四面 体分上下两列,上列的 四面体不与Ca-O相接, 称为桥四面体。
X表示四 面体丢 失
桥四面体常会丢失,使无限长链形成2、5、8、……3n-1个

第一、二两种矿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稳定 矿物,不具有胶凝性;第三、四两种是人工合成 的水硬性矿物。
C3S的水化



首先生成C:S=3:1的水化产物; 然后转变为钙硅比较低的水化产物 ( C/S<1.5 ); 最后生成C/S=1.4~1.6的稳定化合物。 反应的通式:
C3S +(2.5+n)H=C1.5+mSH1+m+n+(1.5m)CH
低碱水泥水化10min后的显微 形貌 仅有少量六方片状钙矾石晶核 生成,分布不均匀
高碱水泥水化10min后的显微 形貌 少量六方片状钙矾石晶核和片 状钾石膏生成,分布不均匀
诱导期

反应速率很低,放热量少。 诱导期建立的机理:
1、水化膜屏蔽层机理 2、晶格缺陷机理 3、延迟成核的双电层理论

诱导期结束是由于新相成核或溶液过饱和 度增加
加速期



当水化产物薄膜破裂,露出新鲜表面时, 水化反应再次加速,放热量增加。 水化产物大量生成,水化速率明显增加。 凝结发生在加速期。
衰减期


反应程度增加, 反应物层增厚。 反应进入由扩 散控制的阶段, 反应速率下降。
硅酸盐水泥水化模型
1、表面与水分子的物理作用而引起固体表面 能下降。 2、水分子层间的渗透以及当水分子占据箔叶 间原来比较坚硬的外廓而引起的有限的分离。 3、毛细孔凝结的弯月面作用。 4、时效作用,使箔叶进一步聚缩,形成更多 的层,畸形微晶体长大。



层间渗透发生在相对湿度0 ~100%范围内, 而时效主要发生在相对湿度大于20%时。 徐变是时效的一种表现。由于形成更多的层, 箔叶缩聚,使材料向较低总表面能方向运动。 这个过程使凝胶表面积减少,体积收缩。 高湿度环境中凝胶强度降低,是因为此时硅氧 键的结合强度下降。
CSH(II)凝胶粒子



网络状或蜂窝状 粒子。 与I型粒子几乎同 时生成。 在水泥浆体中较 多见。
CSH(III)凝胶粒子


小而不规则的等大 或扁平粒子,常不 大于0.3微米。 在水化后期出现。
CSH(IV)凝胶粒子




无特征外型的紧密 集合的等大粒子。 颗粒尺寸或孔间隙 约为0.1微米。 在原无水矿物颗粒 的边缘内。 水化后期出现。
Feldman-Sereda模型

结晶不良的层状硅酸盐变体。 水的作用:
1、与自由表面相作用形成氢键。 2、物理地吸附在粒子表面。 3、在低湿度时进入材料的扁缩了的层状结构中。 4、在高湿度时因毛细孔凝结而填充在大孔中。
C
A
A
C B Feldman-Sereda模型的C-S-H凝胶结构
A:晶间结合形式;B:C-S-H箔叶;C:导致不规则 层的缺陷;O:物理吸附水;X:层间水化水
3CaO· SiO2 +水 →Ca(OH)2+xCaO· ySiO2· aq



xCaO· ySiO2· aq是溶解度很小的化合物, 将很快析出。 当溶液中Ca(OH)2达到饱和后,Ca(OH)2 也析出结晶。 Ca(OH)2 的饱和浓度为1.08 g/l。此时 溶液的pH值大于13。
两种水化机理
相对湿度50%时水泥浆体收缩,毛细孔和LD被压缩,而HD 和未水化水泥不变形;再次受潮时,毛细孔恢复到原始体 积,而LD不再恢复。
C-S-H的纳米或介观结构


C-S-H 在纳米 尺度上是有序 的,形成介观 结构。即短程 有序和局部组 成有序。 在纳米晶体内 部结构和组成 是有序的,在 纳米晶体之间 存在明显起伏。
C-S-H的介观结构
C-S-H凝胶粒子的形貌

S. Diamond根据SEM观察结果,将C-SH凝胶粒子分为四种:
CSH(I) CSH(II) CSH(III) CSH(IV)
CSH(I)凝胶粒子


长约0.5~2微米 的纤维状、或卷片 状粒子。 水化初期在无水矿 物表面生成,并向 外生长。
纤维状的CSH(I)
[SiO4]4-四面体聚合体的短链化合物。
雪硅钙石和羟基硅钙石的XRD谱上存在0.27-0.31nm 和0.18nm的强特征峰;在C-S-H的XRD谱上存在位 置近似的弱衍射峰。
C-S-H凝胶聚合度的测定

三甲基硅烷化反应结合气相色谱分析测定 硅酸盐矿物中[SiO4]4-聚合体的结合状态 。 确定了C-S-H中[SiO4]4-形成二聚体、三 聚体、五聚体、八聚体和多聚体的复合体 系。随水化时间的延续, [SiO4]4-四面体 的聚合度增大,从得出的各聚合体的数量、 它们的变化规律,初步与水泥石的性能相 联系(p135)
C-S-H凝胶的结构

C-S-H凝胶具有片状的微观结构,有多个模型来 描述C-S-H凝胶的结构: ) Powers-Brunauer模型 ) Feldman-Sereda模型 ) Munich(Wittmann-Setzer)模型 ) Jennings模型 )纳米结构和介观结构
Powers-Brunauer模型

溶解-结晶理论
局部化学反应理论 水化初期前一种占主导;在水化后期,当 扩散作用难于进行时,后一种机理发挥作 用。


CaO-SiO2系统中的化合物
CaO-SiO2系统中存在四个化合物: 1、CaO· SiO2,硅灰石 2、2CaO· 3SiO2,硅钙石 3、2CaO· SiO2,正硅酸钙(硅酸二 钙) 4、3CaO· SiO2,硅酸三钙
C-S-H凝胶的组成

C-S-H凝胶的组成变化很大,按照其平均 组成,可分为: 1)C-S-H(I):C/S=0.8 ~1.5,结晶很 差的箔叶状碎片,具有类似于天然矿物托 勃莫来石(雪硅钙石 tobermorite )的结 构。 2)C-S-H(II) :C/S=1.5 ~2.0,纤维 结构,具有类似于天然矿物羟基硅钙石 (jennite )的结构。
C2S的水化



首先生成C:S=2:1的水化产物; 然后转变为钙硅比较低的水化产物 ( C/S =1.1~1.2 ); 最后生成C/S=1.65~1.8的稳定化合物。 反应的通式:
C2S +(1.5+n)H=C1.5+mSH1+m+n+(0.5m)CH



C2S水化生成的Ca(OH)2 量远少于C3S水 化生成的Ca(OH)2 量。 Ca(OH)2晶体在硬化浆体中叠层生长,是 受力薄弱点; Ca(OH)2 易受淡水或酸性溶 液腐蚀,对耐久性不利。 Ca(OH)2是无益的,但是必须的水化产物。
起始期 诱导期 加速期
水化特征
释放出离子
水化速率
很快,化学控制
连续溶解,早期 慢,成核、扩散 CSH 形成 控制 水化产物开始生 快,化学控制 长 水化产物继续生 中等,化学和扩 长,微结构发展 散控制 微结构逐渐密实 极慢。扩散控制
中期
衰减期
后期 持续反应期
起始期


在放热曲线上出现一个大的放热峰,是由 于无水矿物颗粒与水接触时的浸润热,以 及水化开始时的高反应速率所致。 当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化产物薄膜后,水 化速率迅速下降,形成诱导期。


层状的托勃莫来石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 面,~180m2/g;极小孔隙率为28%,为 凝胶粒子间的孔隙。孔隙口径小于4埃,所 以凝胶孔只能容水分子进入。任何没有被 凝胶填充的空间称为毛细孔。 凝胶内部粒子间的距离约为18埃,胶粒直 径约100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