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6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优秀教学案例
5.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本案例将遗传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通过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遗传学原理,增强应用能力。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析现象,共同完成遗传图解等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从同伴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促进自我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对生命现象充满好奇心的态度,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通过学习遗传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遗传现象,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树立平等、包容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勇于质疑、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不断探索、创新进取的信心。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八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中,《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它既是遗传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认识生命现象的关键环节。本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采用生活实例、互动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基因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以及这种传递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此外,本案例还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究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原理,还能增强对生命奥秘的敬畏之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遗传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遗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情感教育:结合遗传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遗传与变异,培养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讨论、练习等,及时给予反馈。
4.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因遗传的基本原理,培养其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利用遗传图解、实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基因的概念,知道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理解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遗传图解分析遗传现象。
3.掌握性别决定基因的遗传规律,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能够解释性别遗传中的常见问题。
-男性有XY染色体,女性有XX染色体。
-男性决定孩子的性别。
c.小明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B型血,请计算小明可能的血型及其概率。
3.进行家庭调查:
a.调查家庭成员的某一性状(如眼睛颜色、卷舌能力等),绘制家族遗传图。
b.分析调查结果,探讨遗传规律在家族中的体现。
4.撰写小论文:
a.请同学们选择一个遗传话题,如遗传与疾病、基因与优生等,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1. 知识与技能⑴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⑵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⑶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 过程与方法⑴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

⑵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

⑵通过本节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⑴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⑵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 难点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展示母子照片(引起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图中小孩的脸型和眼睛与他的妈妈很像吧,是什么让他们像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课题)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l 出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探究兴趣)同学们会想:什么是染色体、DNA和生殖细胞呢?请看下面的幻灯片就清楚了。

出示染色体和DNA片段的图片。

一.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l 幻灯片展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分析观察和综合能力)l 简略概括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l 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

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什么?l 讨论交流①细胞中有细胞核,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

②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组成。

③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④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l 提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二. 染色体及人类的染色体看幻灯片,思考下面的问题:(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① 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② 染色体一般呈现什么形状?③ 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交流: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予以点拨:① 人类有23对染色体.② 染色体一般呈现X形状。

八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_0118文档

八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_0118文档

2020
八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_0118文档
EDUCATION WORD
八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_0118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2)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明确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科学史的介绍,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过程:照片:回忆蔡依林母女的照片思考:(1)有人错把蔡母当蔡依林,为什么?(2)父母在生殖过程中是把形状直接遗传给子女了吗?(3)父母在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子女的是什么?(4)基因是通过什么途径,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提出问题:基因在哪里?出示多莉羊的诞生过程的实验图片回忆:(1)多莉有几个母亲?(2)多莉跟哪个母亲的形状相似?(3)A样提供的是什么?(4)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5)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图片: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注意:染色后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什么结构最明显?为什么?将细胞核放大,示染色体引导:通过刚才的观察思考与学习,你能试着归纳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吗?继续引导:介绍摩尔根发现基因与染色体关系过程:从1910年起,摩尔根(美)致力于研究果蝇的遗传问题,并由此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根据上学期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看书第29页,染色体是由什么构成的?(DNA和蛋白质)你在这张图上找到基因了吗?那么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视频]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生物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图、文、式、例)如何贴合课标的:上节解决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问题,本节讨论亲代的基因如何传给子代是顺理成章的。为回答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材,教材使用一幅大量精子奔向卵细胞的图片,并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的提问,使得学生应能认识到亲代的基因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的,让学生理解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传递的桥梁。教材安排了基因、DNA和染色体学习的文字内容,理顺了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还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的事实。对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教材以亲子代间染色体的数量是稳定的为突破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知道在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无论是形成生殖细胞过程还是完成受精作用过程都必须保持稳定的染色体数目。随后,教材介绍了科学家的相关研究结果,同时,还安排了学生填图练习,以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突破难点。
C、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明显少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3、下列哪种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
A、珠被细胞B、表皮细胞C、卵细胞D、受精卵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基因是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的
二、基因、DNA和染色体
1.DNA: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学生总结染色体、基因的关系并分析其来源的特点。
4.基因
在亲子代
间的传递
规律
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行为应该和染色体同步,随着染色体的传递,基因也就传给子代了。
学生尝试描述基因的传递规律。
基因的行为变化与染色体同步: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形成生殖细胞时基因减半、成单,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基因中各有一个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受精卵中基因恢复为原数、成对,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的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共含18篇),欢迎阅读!篇1: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主要讨论了亲代的基因如何传递给子代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

从教材安排的位置上看,本节内容既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学情分析:1、学生有细胞核、染色体、DNA等知识做基础,但终因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思维认知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可通过回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基因的确切位置。

2、学生对人类生殖非常感兴趣,也知道精子、卵细胞的存在,但对于基因和精子、卵细胞的关系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视频资料,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学会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体验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亲代的基因怎样传递给子代。

五、课前准备:学生:长条带2条,短纸带若干,乒乓球,双面胶带。

教师:(1)视频: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2)挂图: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3)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表演小品《认亲》提出问题,引入主题。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2.学生对遗传规律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困难,需要通过遗传图解、模拟实验等方式加强训练。
3.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究基因传递过程中,需要运用观察、分析、推理、总结等科学方法,教师应关注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生命、遗传和基因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设计综合性评价,如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4.教学拓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遗传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基因传递规律的理解和遗传图解的绘制方法。
2.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遗传现象,通过遗传图解进行分析,讨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和提问,共同探讨遗传问题。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遗传学问题。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动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基因传递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遗传规律。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策略:
-针对重点内容,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入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结合难点,通过实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遗传概率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一、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画图笔。

五、教学器材:(1)准备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做成ppt文件。

(2)受精过程录像。

(3)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教师:我们刚刚学过遗传的知识,现在来看一副照片(一个三口之家的照片),这个小男孩是这对夫妇所生的吗?学生:看着像教师:那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学生:眼睛、鼻子、脸型都像。

教师:我们知道,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

那这位妈妈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具体性状传给孩子了吗?传下去的是什么?学生:不是。

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师:围绕这样一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如基因在什么地方?是怎样传的?基因通过什么传递?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有没有变异?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教师:时间所限,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基因通过什么传递?2、基因是怎样传的?3、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基因是通过什么传递的,是不是得先找一找亲子代之间有什么联系?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以人为例,我们先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桥梁。

教师:放受精过程的录像。

学生: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

教师: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学生:生殖细胞。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构建染色体和DNA关系模型,使用概念图等方式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发展构建生物模型、表述概念层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遗传学知识的兴趣;认识到生命是父母赋予的,养成孝敬父母的好品行。

教学重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基因如何经生殖细胞随染色体在亲子间进行传递。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展示一家三口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孩子有些性状像父亲或母亲,实际上是亲代通过什么过程把什么传给了子代?引出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二、新授环节活动一: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教师呈现挂图提问学生两个问题:细胞核有哪些组成?染色体,DNA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学生结合挂图发现细胞核由多条染色体组成的,一条染色体含有一条DNA分子,一条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也就是说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学生总结出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活动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教师激疑: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也像体细胞那样具有23对染色体吗?如果是的话,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数目会怎样?请学生小组内交流并结合教材上资料分析基因是如何传递的?结合讨论内容在纸上完成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

师生过程总结出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

教师请同学们联系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思考这对于遗传有什么意义?感受染色体数目不变控制人体性状的基因数目对于维持种族正常繁衍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如果一只公羊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那么它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A.AA或aaB.aaC.A或aD.Aa四、全课小结教师提问,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通过图像展示染色体,基因,DNA之间的关系。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八下生物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八下生物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八下生物教案)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示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1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

2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情感目标1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珍爱。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的投影片或图片;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示意图等。

●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复习旧,导入新]教师:上节我们通过对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的学习与分析,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控制的。

接下来大家看幻灯片,一起复习上节的主要内容。

幻灯片:1请描述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

2联系转基因超级鼠分析并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参考答案:1当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的输卵管内取出没有融合的受精卵。

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

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

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经过小鼠妊娠后,分娩出的两只小鼠经过发育,其中一只小鼠比它同龄的其他小鼠大一倍,这就是转基因超级鼠。

2在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中,仅是在受精卵未融合的精子核或卵细胞核中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可见,超级鼠体量增大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

所以说基因控制性状。

[讲授新]教师:在了解学习了基因控制性状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来学习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6-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6-人教版

一、温故知新观察图片结合上述内容尝试回答问题1-41、我们的各种性状都是由什么控制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父母是把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性状直接传给了孩子吗?不是,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课题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学科生物班级教学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重、难点重点: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难点: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教学过程3、回忆学过的昆虫、青蛙、鸟和人的生殖,基因通过什么过程传递给子代?基因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子代的4、在基因传递的过程中,是什么作为“桥梁”来进行传递呢?精子和卵细胞展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图片提问5、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桥梁”的呢?由问题5引入二、基因、DNA、和染色体6、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间有什么关系呢?7、精子和卵细胞都属于细胞,基因应该存在于细胞之中,那么存在于细胞的什么位置呢?8、染色体由什么组成?观察下列图片思考回答上述问题三、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存在规律观察下列图片思考回答问题9-129、染色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10、人体有多少对染色体?11、在人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的,还是单个存在的?小结基因的存在规律:(1)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的,基因也是成对的,且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2)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性状的DNA片段。

(3)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4)不同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数各不相同,同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数是恒定的。

12、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出现异常会有哪些影响呢?展示四、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13、展示传递规律五、课堂小结想一想14、子代拥有父母传下来的基因,就一定会表现出和父母相似的性状吗?猜想回答为下节课做铺垫。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教学设计
7.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8.课后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可布置一些遗传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5.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某一遗传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6.采取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高要求,让他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着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组亲子间的照片,如父母与孩子、祖父母与孙子女等,引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如外貌、性格等。
2.提出问题:为什么亲子间会有这么多相似之处?这背后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学生思考: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遗传现象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基因传递规律的猜想。
c.介绍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举例说明遗传规律。
d.演示遗传图解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遗传图解表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某一遗传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学过程:
a.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有些疾病会在家族中遗传?如何预测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生?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规律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目标与方法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尝试说明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学习用科学理论去解释日常现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课前准备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投影片教学程序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小桥”的呢?新课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基因和染色体帮助学生回忆有关染色体的旧知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由蛋白质和DNA分子组成。

学生回答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2.观察书本29页的两幅图并思考30页的3个讨论题。

3.全班交流。

4.教师补充说明相关问题:A.图上是一个细胞核的染色体(染色体可通过特殊染色清楚地辨别出来)B.一个DNA上有许许多多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C.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仔细观察发现,成对的染色体不但形态大小相似,在相对位置上所染成的颜色也相似,表明内部的成分相似,但染色体所染的颜色不是基因的位置。

)D.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观察图,经小组讨论完成讨论题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引导学生回顾旧知1.回顾人的生殖过程,得出结论:基因通过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后代。

学生回顾旧知得出结论提问过渡父母应该把多少基因传递给子代呢?引导学生阅读2.阅读教材结论: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6)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6)
结论: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先减半后配对恢复
过渡: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又是怎样的呢?
探究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通过成对的染色体上有成对的基因而推断:形成生殖细胞时,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再通过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结合形成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相等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具有秦亲代性状的小宝宝。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生物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
难点名称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出发,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遗传学的研究中,了解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数量变化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具有抽象性,从而对这方面了解甚少的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
反驳:21三体综合征(第21对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从而有异于正常人)
过渡:事实并非如此,以人来说,虽然代代相传,但是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只有23对染色体,基因的数目也不变,只是为什么呢?
研究过程:比耐登的马蛔虫实验和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
C.12条、24条 D.12条、12条
小结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成对的染色体上具有成对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呈先减半后配对恢复,从而保证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量上稳定。而基因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形成生殖细胞时,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小结:Biblioteka 片结合文字进行总结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通过两道选择题记进行巩固
1.父母的基因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 )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资料分析能力、合作讨论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体会父母与自已的亲情纽带。

二、教学重、难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而这一过程中,携带着基因的就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它们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那么,基因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是怎样存在的?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知道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先弄清楚基因在体细胞中是如何存在和发挥作用的。

二、基因和染色体:回顾七年级上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明确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

1、观察与思考(学生活动):(1)观察经过整理后绘制的人体(女)细胞内的染色体。

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想一想,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表明它们在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

(2)、观察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问:(结合P31练习题1)请你根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等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纸上画,并请2位同学上黑板画图。

(3)(老师展示)如果用一条长绳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中打上多个结,每个结间的区段表示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表示基因。

方法:螺旋缩短变粗。

2、结论:(本课小结)(1)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3)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上能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就是基因。

(4)体细胞中,由于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设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设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设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学问是座宝库,而勤奋就是开启宝库大门的钥匙。

下面是为您推举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设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改变。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区分相对性状。

情感目标:关注科学家发觉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难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相关图片、投影、小黑板、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照片〔一个三口之家的照片〕,这个小男孩是这对夫妇所生的吗?我们知道,亲子代之间的相像性叫做遗传。

那这位妈妈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具体性状传给孩子了吗?传下去的是什么?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下面看本节的学习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改变。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自主学习〔自学教材P28-31内容,思索以下问题,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圈画记忆和思索。

〕自学提纲〔1〕基因在哪里?〔2〕基因通过什么传递?〔3〕基因是怎样传递的?〔4〕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三〕合作探究1、学生观看分析P29观看与思索内容,小组分析、商量,完成观看与思索中的问题〔1〕、〔2〕、〔3〕2、展示沟通3、精讲点拨〔四〕课堂小结1、学生归纳本节学问要点,画出学问结构图。

2学习这些学问你运用了哪些方法?这些学问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3、学习了这些学问,你预备有何制造?〔五〕达标训练1、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________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肯定的。

2、除生殖细胞外,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基因也是_____存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故而知新,顺理成章
对新知识进一步理解
由此激发学生
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基因与染色体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发现过程
①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的研究。
②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与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证实染色体是减半传递的。
课题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序号
设计人
王玉军
使用者
王玉军秦海霞王世勇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学生认识到父母的基因是分别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子代的。
仔阅读教材的有关部分,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添图
讨论
1. 23对。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2.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3.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重点
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难点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法
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具
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图片资料。
课时
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我们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请描述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2、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略
2、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仅是在受精卵未融合的精子核或卵细胞核中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从中回忆起细胞核内染色体含有蛋白质和DNA,以及DNA是遗传物质等知识。
学生观察人体染色体图以及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理解:1.图中显示的是一个细胞核的染色体。染色体可通过特殊染色清楚的辨别出来。2.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成对的染色体不但形态大小相似,在相对位置上所染成的颜色也相似,表明内部的成分相似,但染色体所涂的颜色不是基因的位置)。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3.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




我们来学习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
利用多媒体复习染色体和基因
二.新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既然DNA是遗传物质,基因应该在染色体的何种成分上,但最终教师应明确地说明基因在DNA上。引导学生理解染色体和DNA、基因的关系
关于基因的传递,回顾人的生殖过程,提出:父母该把多少基因传给子代呢?
提出“为什么一对夫妻所生的几个孩子,长相会有差别?”
基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起初科学家们认为蛋白质最有可能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而DNA只有4种不同的碱基。直到1944年艾弗里(O.Avery,1877—1955)等证实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人们才确认基因的物质基础是DNA,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复制,基因也随着复制。细胞分裂时,复制了的染色体和其上的基因传给后代,这就是生物繁衍的分子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