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解剖及病变的MR改变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PPT课件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述
MRI是目前显示蝶鞍和鞍旁区正常结构 及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由于MRI 对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该区域 内许多结构,如垂体、垂体柄、海绵窦 及颈内动脉等。多方位扫描,特别是冠 状位薄层扫描对发现该区域的细微病变 具有独特优势。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蛛网膜憩室 通过扩大的漏斗孔从鞍上池突入到垂体窝内。 本病常于偶然行CT和MRI检查时发现,最多见 于女性。继发性指因鞍内病变术后和放疗后, 过大的蝶鞍被鞍上的蛛网膜疝入充填。MR检 查可见垂体腺高度很小,呈扁平状紧贴鞍底, 漏斗居中,可轻度向后移位,但仍插入垂体前 后叶之间。绝大多数空泡蝶鞍患者在临床上没 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少数也可以表现有泌乳 素增高。
经节处,该神经节紧邻海绵窦后部,表现为鞍旁及 桥小脑角占位,形态呈哑铃状,分布具有沿三叉神 经走行的特点。通常容易诊断。
2、痛性眼肌麻痹 为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病理上可见海绵 窦内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并累及海绵窦内血管及 神经。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常以球后眶区持续跳痛 为首发症状,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很快出现后眼 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相应症状包 括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病情常有反复, 血沉快,其他全身症状少。激素治疗效果奇特。
鉴别:肿瘤可伸入鞍内引起蝶鞍扩大,这时应 与垂体瘤鉴别,矢状或冠状位MR检查多能与 垂体腺分开。
感谢观看Biblioteka 鉴别:垂体瘤向鞍上发展,与颅咽管瘤鉴别,后者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位于鞍上,囊实性肿块,蝶鞍 不扩大。 向下发展,破坏颅底骨质的与颅底骨源性 肿瘤(主要脊索瘤)鉴别,后者常有钙化T1加权常 呈很高信号,且不均质,而向颅底发展的垂体瘤呈稍 高信号。
儿童鞍区病变MR诊断
• 动态增强:突出强化的时间 差异,进一步提高对比
Series 1 Non- Series 2 Series 2 Series 2 Series 2
Contrast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Phase 4 Sub- Contrast Contrast Contrast Contrast Mask
号;T2WI表现为中等或明显高信号,钙化多表现为低信 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及囊壁强化。
颅咽管瘤 ,CT示囊壁 钙化,T1WI高信号
颅颅咽咽管管瘤瘤,,不不同同信信号号
• 生殖细胞瘤
• 发病年龄10-20岁,15岁时最高峰龄; • 最好发于松果体区(好发于男性),其次是下丘脑(女性
多见)、基底节区,常可沿脑脊液及室管膜播散; • 信号与脑灰质相近且明显强化,肿瘤可深入鞍内引起蝶鞍
扩大,冠状位及矢状位多能与垂体腺分开; • 尿崩症、视力下降。 • 松果体区同时合并有肿瘤存在时,首先考虑生殖细胞瘤。
男/11岁,多饮多尿
• 错构瘤
• 下丘脑(灰结节)错构瘤属先天性、非肿瘤性灰质异位; • 性早熟、痴笑性癫痫; • 漏斗与乳头体之间的实性结节,T1WI与脑灰质呈等信号
,T2WI稍高于脑灰质,无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 • 可合并其他颅内畸形,如胼胝体发育不全,大脑半球发育
•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其次为视交叉受累的症状,如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内分泌症状既可以是垂体功能亢 进也可以表现为垂体功能低下,约50%患者可有发热。
• 鞍区病灶为囊样,T1WI低/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 后呈现环形强化。可伴脑膜增厚、强化。
SagT1WI显示垂体明显增大,接近等信号。SagT1WI增强 扫描显示垂体明显增大,呈明显环形强化。
29例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垂体腺瘤 占颅脑肿瘤 的 1 % ~ 5 0 1 %… , 颅内肿瘤中仅低 在 于胶质细胞瘤 和脑 膜瘤 , 鞍 区 占位性 病 变 中所 占 比例 更 在 高, 本组垂体腺瘤 1 8例 , 6 % 。垂 体腺瘤根据直径可分 为垂 占 2 体 微腺瘤 、 大腺 瘤和巨大腺 瘤 , 体微 腺瘤 早期 临床症 状不 明 垂 显, 内分泌检查 不典 型 , 影像学发现具有 重要的诊断价值 。MR I 在 <1c m以下的肿瘤方 面较 C T敏 感 , 区周 围骨质 较多 , T 鞍 C
晰, 1 另 例平扫及增强 未见异常 。MR 表 现为 圆形或椭 圆形囊 I
良好 、 骨伪影 、 无 不需注射造影剂及 三维成像等优 点 , 断鞍 是诊
区肿瘤的理想方法 。我 们收集 2 9例经手术与病理结 果证 实的 鞍区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 , 分析 其 C T和 MR 表 现 , 1 结合 临床 资
2 1 诊断情况 :9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 , . 2 分别为垂体 腺瘤 1 , 8例 颅咽管瘤 5例 , 脑膜瘤 2例 , 移瘤 1 , 囊虫病 转 例 脑
2例 , 索瘤 1例。2例脑囊 虫患 者血清 和脑脊液 做脑囊 虫抗 脊
体试验结果亦示 阳性 。c T显示异常 2 1例 , 正常 8例 , 增强扫描
料探讨其在鞍区 占位性病变定性与鉴别诊 断的作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状, 囊壁薄 , 内 隐约可见 点状 头节 , 囊 壁及 头节 在 T WI . 为等信 号 ,: 为低信号 , T WI 增强后大部分囊壁及头节未见强化 。 脊索瘤 和转 移瘤 C T平扫示 密度均 匀 的实质 性肿块 影 , 边
笪 宏 胡 明杰 左 中九
( 河南省 固始 县人 民医院放 射科 , 固始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和鉴别诊断
胶样物
出血
Rathke囊肿
•在MRI上,Rathke’s囊肿的信号多种多样。一般认为典 型的Rathke’s囊肿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 号,没有强化。 •但实际上信号多变,取决于囊肿的成份,与囊液中蛋 白浓度的高低有关: ➢高蛋白浓度表现为短T1驰豫时间。 ➢当蛋白浓度低时,Rathke’s囊肿在MRI上呈现T1WI低 信号、T2WI高信号。 ➢随着蛋白浓度的增高,可出现T1WI、T2WI均为高信 号,直至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肿瘤、外科手术、外伤、血运障碍)
垂体病变
1,下丘脑-垂体后叶病变 2,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或低下 3,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起源:垂体前叶、上皮细胞 性质:绝大部分为良性
侵袭性垂体腺瘤:侵及硬膜、颅骨、蝶窦 垂体腺癌:细胞浸润脑组织、远处转移
大小分类:微腺瘤(小于或等于1 cm )
大腺瘤(大于1 cm )
②T1WI绝大部分为均匀的低信号,少数由于瘤 体内含液态胆固醇或出血而呈高信号影。T2WI呈 明显的、均匀一致的高信号影,高于脑脊液信号。
③肿瘤包膜于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影。
④增强检查无强化效应。
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
皮样囊肿 Dermoid Cyst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解剖
垂体的解剖和功能
基本情 况
大小:0.5x1x1 cm 重 0. 5 g
分部:腺 垂 体 神经垂体
远侧部—垂体前叶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部 —垂体后叶
漏斗部
基本情况
组成:各种内分泌细胞(形态、 功能不同)
功能:分泌激素
垂体血供
鞍区解剖间隙及临床应用
鞍区解剖间隙及临床应用鞍区解剖间隙及临床应用一、引言在医学领域中,鞍区是指位于颅底和颅腔之间的一个重要解剖间隙。
鞍区包含了许多重要结构,如垂体、视交叉、蝶窦等。
对鞍区的深入了解对于正确诊断与治疗许多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鞍区的解剖结构及其临床应用。
二、鞍区解剖结构1.垂体腺垂体腺是鞍区的核心结构,其分泌的激素调节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详细介绍垂体腺的形态及其功能。
2.视交叉视交叉是视觉传导的重要通路之一,在鞍区中起着关键作用。
解释视交叉的结构及其与视觉功能的关系。
3.蝶窦蝶窦是一对大型静脉窦,位于鞍区的后方。
详细描述蝶窦的解剖位置、形态与功能。
4.鞍桥鞍桥是连接鞍区与颅底的结构,同时还包含着多个血管和神经。
详细阐述鞍桥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5.其他鞍区结构介绍其他一些重要的鞍区结构,如岩嵴、垂体柄等。
三、鞍区的临床应用1.鞍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详细并解释与鞍区相关的疾病,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讨论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2.鞍区手术介绍鞍区手术的常用技术和注意事项,如经蝶窦手术、经鼻内窥镜手术等。
3.鞍区影像学检查阐述鞍区影像学检查的常用方法,如MRI、CT等,以及其在鞍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四、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鞍区解剖图、MRI示意图等,供读者参考。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在此列出本文涉及的与法律相关的名词,如医疗纠纷、医疗保险等。
2.注释:对于涉及到的法律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内容。
鞍区解剖结构以及常见病变
1.2.2.2 下丘脑纤维联系示意图。传入下丘脑的纤维主要来源于边缘叶,丘脑, 底丘脑,基底节,脑干网状结构,视网膜,也有可能来源于新皮质。传入纤维 主要终止于外侧核团。在下丘脑核团中,主要的传出纤维由室周和内侧核团发 出,而从哺乳动物下丘脑发出的纤维主要抵达前后垂体,丘脑,边缘叶,网状 结构,脑干,底丘脑,基底节,上丘,黑质,小脑和新皮质。
P.C.A:大脑后大脑后动脉
P.Co.A:后交通动脉 Pit.Stalk:垂体柄
Thal.Perf.A:丘脑穿动脉
V.Of Galen:Galen静脉
鞍区重要结构底面观
鞍区以及周边重要结构矢状位观察
1.2 鞍区重要结构以及功能
1.2.1 垂体:
1.2.1.1 垂体解剖: 垂体是人体内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成人 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 克,妇女妊娠期可稍大垂体可以分为垂体 前叶、垂体后叶和垂体柄,垂体前叶又称 为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各种腺 体,影响腺体的分泌。垂体后叶后又称为 神经垂体,储存催产素和加压素,影响人 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垂体柄是连接下丘脑 和神经垂体的重要结构,下丘脑的核团发 出纤维通过垂体柄至神经垂体储藏。
d.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少见,导致甲亢。 e. 卵泡刺激素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 报告临床有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 子 数目减少等。 f. 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 有个别报告病人皮肤黑色沉着,不伴皮质 醇增多。
2). 激素水平低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导致各种垂体激素水平下降,最常见 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导致的性功能减退、 性腺萎缩;生长激素水平降低导致身材矮 小;甲状腺激素降低导致畏寒,粘液性水 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导致阿狄森病; 促黑素水平低下导致乳晕、腋窝以及会阴 部色素缺失。
鞍区及脑桥小脑三角区显微解剖图解
功能上的联系
鞍区的垂体腺分泌多种激素,对全身多个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与脑桥小脑三角区的神经功能相互影响 。
脑桥小脑三角区是小脑与脑干之间的过渡区域,参与多种神经活动,如平衡、协调和运动控制等,与鞍 区的内分泌功能相互协调。
鞍区和脑桥小脑三角区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
临床应用上的联系
鞍区的结构组成
蝶鞍
鞍区的中心部分,呈马鞍形,由颅骨中的蝶 骨构成。
垂体窝
蝶鞍内的一个凹陷,容纳脑下垂体。
鞍膈
蝶鞍上方的一层薄膜,将鞍区与大脑的第三 脑室分隔开。
视神经管
连接眼球和大脑的通道,穿过鞍区。
鞍区的功能和作用
垂体分泌功能
脑下垂体位于垂体窝内,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 ,能够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 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生长发育和代谢调 节具有重要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01
02
03
在鞍区肿瘤手术中,需要特别注 意保护视神经、视交叉和垂体等 重要结构,以免影响患者的视觉 和内分泌功能。
在脑桥小脑三角区手术中,需要 谨慎处理与之毗邻的鞍区结构, 以避免损伤重要神经和血管,影 响患者的运动、感觉和平衡等功 能。
鞍区和脑桥小脑三角区在临床上 的联系表现在手术操作中的相互 影响和保护,要求医生具备高超 的显微解剖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 验。
促进医学教育和研究
解剖图解是医学研究能力。
PART 02
鞍区解剖图解
REPORTING
鞍区的定义和位置
定义
鞍区是指颅底的蝶鞍及其周围区 域,是颅骨的一个凹陷部分。
位置
鞍区位于颅底中部,大致呈圆形 或扁平状,其位置与大脑的第三 脑室和间脑相毗邻。
鞍区解剖及病变的改变ppt课件
垂体腺瘤出血,可见液平(左图),而 Rathke囊肿信号均匀(右图)。
鞍上Rathke囊肿
囊肿内的蛋白
(proteinaceous concretions)
• 颅咽管瘤 1、好发于儿童期 (儿童型),40-59 岁(成人型),常 见症状为视力异常、 尿崩等。 2、特征性表现为鞍 内或鞍上不均匀强 化病灶:含实性、 钙化、囊变区。 3、T1 高信号主要 与囊内蛋白含量高 有关。 4、显示正常或受压 的垂体结构,有助 于本病与垂体瘤的 鉴别。
动
脉
瘤
其他鞍区肿瘤,如下图的副节瘤,也可发生 出血,产生T1高信号
• Rathke囊肿 1、Rathke cleft囊肿起源于Rathke囊,为鞍区良 性囊性占位,通常无症状。 2、囊腔衬以上皮细胞,囊液含蛋白质、胆固醇、 粘多糖、坏死组织、含铁血黄素。 3、T1多变(低、等、高信号均可出现)、但均 匀无分层,信号与蛋白含量相关;T2信号常较低。 4、通常无强化或周围线状强化 5、常位于前后叶之间,偶累及鞍上。 6、对于小的囊肿,轴位图像观察很关键,可显示 囊肿的特征性位置及肾形外观。 7、囊内结节样物为蛋白团块,呈T2更低信号, T1更高信号,这种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脑 膜 瘤
鼻 咽 血 管 纤 维 瘤
脑膜瘤
垂体瘤术后
鞍
棘
• 磁敏感伪影 1、原因:垂体与蝶窦 之间隔一薄的骨皮质, 蝶窦气体与皮质骨之 间组织性质的突然改 变,导致局部磁场的 扭曲,这种磁敏感效 应导致垂体底部T1信 号的细微变化。 2、该伪影梯度回波序 列更明显,3T超高场 磁共振伪影更易出现。 3、如附图箭头所示, 在蝶窦分隔处,该伪 影有中断现象。
早期垂体卒中,除引起蝶窦炎性反应外,还 可造成邻近脑膜的强化。
蝶鞍区断层解剖与影像对照
蝶鞍区病理影像
垂体大腺瘤
蝶鞍区病理影像
垂体瘤卒中
蝶鞍区病理影像
垂体腺瘤
蝶鞍扩大 鞍上池 被肿块占据
蝶鞍区病理影像
蝶鞍区病理影像
空蝶鞍
蝶鞍区病理影像
扩大的空蝶鞍
蝶鞍区病理影像
空蝶鞍
空蝶鞍综合征
定义:蛛网膜下隙伸展至蝶鞍内,并使垂 体 缩小、压扁,蝶鞍窝扩大,可引起一 定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月经 不调、泌乳,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上下径(mm) 2.74±0.96 1.10±0.74
10 (2)
1.30±0.40 1.48±0.29
100 (20) 30 (6)
2.26±1.02 2.01±0.80 15.67±4.54 3.35±1.93
(七)鞍周血管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1.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一)冠状断层
1.经前床突断层
额叶
视
神
前床突
经
筛窦
鼻中隔
下
鼻
上颌窦
甲
蝶鞍区断层解剖 视 神 经
经前床突的冠状切面
2.经垂体的冠状断层
后交通动脉 视交叉
颈 内 动 脉
海 绵 窦
垂体柄 垂体 蝶窦
鼻咽腔
蝶鞍区断层解剖
视 交 叉
蝶鞍区断层解剖
垂体柄 垂体
蝶窦
视交叉 颈内动脉
经垂体的MRI冠状扫描图
隔孔:圆形60%; 椭圆形40% 圆形直径7.0±1.9 mm; 椭圆形左右径9.5±1.8 mm,前后经7.2±1.4 mm
(二)鞍隔 diaphragm sellae
Ⅰ型(鞍隔完整) 41.9%
最新 鞍区解剖结构以及常见病变
Thal.Perf.A:丘脑穿动脉
V.Of Galen:Galen静脉
鞍区重要结构底面观
鞍区以功能
1.2.1 垂体:
1.2.1.1 垂体解剖: 垂体是人体内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成人 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 克,妇女妊娠期可稍大垂体可以分为垂体 前叶、垂体后叶和垂体柄,垂体前叶又称 为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各种腺 体,影响腺体的分泌。垂体后叶后又称为 神经垂体,储存催产素和加压素,影响人 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垂体柄是连接下丘脑 和神经垂体的重要结构,下丘脑的核团发 出纤维通过垂体柄至神经垂体储藏。
2.1.1 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1 激素水平改变。 2.1.1.2 头痛。 2.1.1.3 周边结构受压症状。
2.1.1.1.激素水平改变:
1). 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
a. 泌乳素腺瘤:导致女性停经,泌乳,不 孕以及男性性功能下降。 b. 生长激素腺瘤:导致巨人症,肢端肥大 症。 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柯兴病。临床 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 多血质、 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毳毛增 多等。重者闭经、性欲减退、全身乏力, 甚至卧床不起。有的病 人并有高血压、糖 尿病等。
1.2.3 视交叉
1.2.3.1 解剖
1.2.3.2 视觉的传导: 双颞侧的光线可以在 双侧鼻侧的视网膜细 胞上产生神经冲动, 沿着视神经下传,至 视交叉交叉后,和对 侧的颞侧视神经纤维 共同组成视束,至外 侧膝状体交换神经元 后,到达视皮质形成 视觉。
2. 常见的鞍区病变
2.1 垂体瘤
垂体瘤是最常见的鞍区肿瘤,也是最常 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约17%。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1.先天性或后天发育性:
(3)胶样囊肿:主要部分在Monro氏孔区, CT显示为高密度影,不强化,可低或等密度 周边轻度强化影;MR显示T1高信号影,T2 高或等信号影; (4)三室内室管膜囊肿:CSF信号,不强化 可见梗阻性脑积水; (5)扩大的三脑室:导水管梗阻造成三室前 疝。
可见视束受累为胶质瘤特点。CT显示 等密度影或稍低密度影,可见钙化,等 密度强化明显。MR显示T1等信号影, T2高信号影,可见强化。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5)皮样囊肿:典型病例位于中线部位,
其内含有脂肪或钙化,为外中胚层起源, CT显示鞍上不强化低密度及等密度影。 MR显示T1高信号影,T2低信号影, 当液态脂肪从囊肿中破裂出后可见蛛网 膜下腔或脑室内高信号。
谢谢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1)垂体瘤:发病率高,儿童罕见,边
界清、分叶状、侵及鞍内及鞍上,CT 显示等密度影,可见伴有囊变坏死,钙 化罕见;MR显示T1低信号影,T2略 高信号影,可见出血、坏死或蛋白类液 体。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2)颅咽管瘤:起源于Rathke’s隐窝的鳞
状上皮细胞残留,良性,生长缓慢。鞍上、 鞍内混合型占70%,鞍上型占20%,鞍内 型占10%。常见于儿童或青年,中年为第二 高峰期,表现为囊性、实性密度及信号表现 多样,实性部分可见强化。CT显示囊性、周 边可见钙化,可见边缘强化。MR显示T2高 信号,T1轻度或高信号,与胆固醇或亚铁血 红蛋白含量有关。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旁肿瘤: 2.脑膜瘤:表现与其他部位相同。 3.脊索瘤:起源残存脊索,35%-40%于颅底,
鞍区解剖间隙及临床应用
鞍区解剖间隙及临床应用
鞍区解剖间隙及临床应用
介绍:
鞍区解剖间隙指的是人体头颅底部的解剖结构区域,包括鞍窝、视交叉、蝶骨平面、侧纵隔裂等。
鞍区解剖间隙的了解对于诊断和
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鞍区解剖间隙以及其
临床应用。
一、鞍窝解剖
1.1 解剖结构:主要包括垂体、垂体柄、颈动脉搏动、垂体动脉、垂体前后叶等。
1.2 解剖特点:鞍窝是颅底最低点,颅底与腔隙交界处,垂体
位于其中,颈动脉搏动可作为定位准则。
二、视交叉解剖
2.1 解剖结构:视交叉是视神经交叉与垂体柄的交界处,由视
神经、垂体柄和脑室前壁组成。
2.2 解剖特点:视交叉起到视觉信息传输的重要作用,与垂体
柄之间的关系对于诊断垂体瘤有重要价值。
三、蝶骨平面解剖
3.1 解剖结构:蝶骨平面是颅底重要解剖地标,包括蝶鞍、中间蝶鞍、前蝶鞍和后蝶鞍等。
3.2 解剖特点:蝶骨平面常用于颅底手术定位,其中蝶鞍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重要通道。
四、侧纵隔裂解剖
4.1 解剖结构:侧纵隔裂是大脑半球和鞍区之间的裂隙,包括垂直盲窝、前部纵行裂和旋转裂等。
4.2 解剖特点:侧纵隔裂的位置上方临床意义重大,常见的病变有颅内占位病变、血肿等。
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图、CT影像和手术操作示意图,详见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1、鞍区解剖间隙:指人体头颅底部解剖结构区域,包括鞍窝、视交叉、蝶骨平面、侧纵隔裂等。
2、垂体:位于鞍窝中,是产生和释放多种激素的内分泌腺体。
3、视交叉:视神经交叉与垂体柄的交界处,是视觉信息传输的重要通道。
鞍区解剖
鞍区解剖
CMF
a
1
鞍区解剖:颅中窝的蝶鞍及其邻近的结构。 主要有蝶鞍、垂体、视神经和视交叉、下丘 脑、海绵窦、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等重要 结构,而解剖范围仅约3CM 。a10Fra bibliotek a11
颈内动脉的颅内部分中虹吸段位于鞍结节前 床突附近,向后上移行为床突上段位于前后 床突之间,然后分出眼动脉、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前后交通动脉、前脉络膜动脉、 垂体上下动脉等分支供应相应的组织结构。
a
12
a
13
谢谢
a
14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鞍区解剖
蝶鞍位于蝶骨体的前部,前界为鞍结节,后 界为鞍背,鞍结节和鞍背之间为凹下的垂体 窝,其内容纳垂体。前面有视神经管行走视 神经去眼眶内,视神经颅内段在鞍隔部位相 交为视交叉。外上有颈内动脉的虹吸段和床 突上段。外侧有海绵窦。上方有下丘脑。
a
9
海绵窦位于颅中窝蝶鞍的两侧,由胚胎发育 期间硬脑膜内层折叠而成,内有颈内动脉海 绵窦段、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
鞍区解剖学结构
鞍区解剖学结构鞍区解剖学结构是指人体中的鞍区所包含的解剖学结构。
鞍区位于脑底部,凸起的垂体鞍下面,是人体内部的一个重要区域。
本文将从鞍区解剖学结构的组成、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鞍区解剖学结构主要包括垂体、视交叉、颈内动脉、脑下垂体神经、颈内静脉丛等。
首先要介绍的是垂体,它是鞍区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垂体位于脑下垂体神经的一端,通过脑下垂体神经与下丘脑相连,是体内的“指挥中心”。
垂体分为前叶和后叶,两者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视交叉是鞍区解剖学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视交叉是视神经纤维在鞍区交叉的部分,它起到将视神经传递的光信号转化为大脑可识别的视觉信息的作用。
视交叉的损伤会导致视觉障碍,如视野缺损等。
颈内动脉是供应鞍区血液的主要动脉之一,它通过颈动脉进入颅腔,在鞍区分为前、中、后三支。
这些动脉向周围的组织供应氧气和养分,维持鞍区的正常功能。
脑下垂体神经是连接下丘脑与垂体的神经纤维。
下丘脑通过脑下垂体神经释放激素,控制垂体的分泌功能。
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调控系统,通过下丘脑的神经信号调控垂体的激素分泌,从而维持身体内各种功能的平衡。
颈内静脉丛是鞍区的一个重要血管系统,它将脑供血的静脉血回流至心脏。
颈内静脉丛通过收集头部和颈部的静脉血液,将其引流到颈内静脉,然后进一步汇入上腔静脉。
除了上述鞍区解剖学结构的组成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结构,如颅底骨、脑膜、海绵窦等。
这些结构与鞍区解剖学结构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鞍区的复杂解剖结构。
鞍区解剖学结构的功能主要包括激素分泌、视觉传导、血液供应等。
垂体分泌的激素调节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影响着身体的生长、代谢、性发育等方面。
视交叉负责将视神经传递的信息转化为可识别的视觉信息,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
颈内动脉的血液供应保证了鞍区各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然而,鞍区也容易发生一些疾病。
最常见的是垂体腺瘤,它是垂体组织中的肿瘤,会导致垂体功能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区的正常解剖(左图:正中矢状面解剖示意图;右图: MR正中矢状面T1WI)(A :腺垂体, B : 神经垂体, C :垂 体柄, D : 视交叉, E : 灰结节, F :三脑室前部, G :乳头 体, H : 脚间池, I : 桥前池, J :斜坡, K : 蝶窦)。
鞍区的正常解剖(左图:冠状面解剖示意图;右图:MR冠状 面T1WI):(A :腺垂体, B : 神经垂体, C :垂体柄, D : 视交叉, E : 三脑室, F :颈内动脉分叉, G :动眼神经, H: 滑车神经, I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J :外展神经, K :眼神经, L:上颌神经, M : 颞叶, N : 海绵窦, O : 蝶窦)
早期垂体卒中,除引起蝶窦炎性反应外,还 可造成邻近脑膜的强化。
垂体大腺瘤 慢性出血, 可见液体碎片面,该 征象一般不 见于Rathke 囊肿及颅咽 管瘤,具有 鉴别诊断的 价值。
• 动脉瘤 1、动脉瘤血栓形成,血栓内的正铁血红蛋 白呈T1高信号。 2、Willis环是颅内动脉瘤最好发的部位。 3、同心圆形异常信号为动脉瘤的特征性表 现。 4、动脉瘤的信号表现复杂,MRA或DSA检 查很有必要。
• 鞍区病灶T1高信号的定义: 1、腺垂体正常,如病灶信号高于正常腺垂 体的信号,则定为高信号。 2、腺垂体异常,如病灶的信号高于桥脑或 颞叶白质信号,则定为高信号。
• 鞍区T1高信号疾病的分类: 一、生理性 1、垂体后叶 2、垂体前叶 3、黄骨髓 二、伪影 1、磁敏感性伪影 2、血液流动相关伪影 三、病理性 • 1、出血:垂体卒中、垂体瘤卒中、其他肿瘤内的出 血、动脉瘤血栓形成 2、高蛋白含量:Rathke囊肿、垂体脓肿、颅咽管瘤、 鼻窦粘液囊肿、胶样囊肿 3、脂肪:脂肪瘤、皮样囊肿、脂肪瘤样脑膜瘤、畸 胎瘤 4、钙化:颅咽管瘤、脊索瘤、软骨瘤、软骨肉瘤 5、顺磁性物质:锰沉积、黑色素瘤 6、医源性:金属植入物、明胶海绵、脂肪、残存垂 体前叶过度分泌(注意某些病变T1WI高信号的组织 学基础复杂,可能由出血、高蛋白含量或钙化等多种 因素所致)
素沉着)外,其他表现类似于粘液囊肿。
• 胶样囊肿
1、通常位于三脑室前部,较大者可累及鞍 上区。 2、内容物:蛋白质、胆固醇为主。 3、T1多为高信号(主要与蛋白含量高有 关),如T1低、T2高者可迅速增大,危险 性高
• 表皮样囊肿 1、表皮样囊肿的包膜外层为结缔组织,内 层为鳞状上皮。 2、肿瘤内容物有细胞碎屑、蛋白、脂肪酸、 胆固醇结晶等。 3、T1WI高信号为肿瘤内高浓度蛋白所致。
生理性垂体后叶T1WI 高信号:1、原因:下 丘脑分泌的后叶加压素 缩短T1所致。2、年轻 人几乎均可见,随年龄 增长其显示率逐年下降。 3、正常情况下其位置 紧靠鞍背前方。(图示 T1WI高信号的垂体后 方为线状低信号鞍背皮 质骨,鞍背内同时可见 高信号的黄骨髓组织)
异位的垂体后叶T1高 信号:通常情况下, 垂体后叶有特定的位 置(腺垂体与鞍背之 间),垂体后叶消失 常见于中枢性尿崩症, 也可因生殖细胞瘤、 转移瘤等破坏而消失。 少数情况下,如垂体 柄阻断综合征,垂体 后叶可发生异位,出 现于下丘-垂体后叶轴 的任何部位。
异位的垂体后叶 T1高信号: 垂体后叶也可受 肿瘤的推移而发 生位置变化(附 图可见垂体腺瘤 与高信号垂体后
叶之间的关系)
垂体前叶激素 分泌过多 1、原因:激素 分泌过多,造 成蛋白质含量 增高,T1缩短。 2、好发人群: 婴幼儿、妊娠、 哺乳期
• 黄骨髓 1、原因:黄骨髓内含有较多的脂肪组织。 2、黄骨髓分布与鼻窦气化发育、正常的骨髓 黄骨髓化有关,正常黄骨髓多位于鞍背及蝶骨 体后部;蝶骨体前部通常无黄骨髓分布。 3、异常黄骨髓分布:常见于生长缓慢的肿瘤 刺激,以脑膜瘤、鼻窦囊肿、鼻咽血管纤维瘤 常见,垂体瘤罕见。异常黄骨髓分布也可见于 垂体瘤经口鼻蝶术后、放疗后。 4、黄骨髓也可分布于鞍棘(sellar sp Nhomakorabeane)内
脑 膜 瘤
鼻 咽 血 管 纤 维 瘤
脑膜瘤
垂体瘤术后
鞍
棘
• 磁敏感伪影 1、原因:垂体与蝶窦 之间隔一薄的骨皮质, 蝶窦气体与皮质骨之 间组织性质的突然改 变,导致局部磁场的 扭曲,这种磁敏感效 应导致垂体底部T1信 号的细微变化。 2、该伪影梯度回波序 列更明显,3T超高场 磁共振伪影更易出现。 3、如附图箭头所示, 在蝶窦分隔处,该伪 影有中断现象。
流动相关伪影: 1、流动伪影与流体的相位变化有关,该高信号伪影出现于相位编码方向上。 2、改变相位编码方向,伪影位置随之改变。 3、注射造影剂后,上述流动伪影更明显。 (上图长箭所示动脉的流动伪影呈高信号)
• 垂体卒中
1、出血的T1高信号与正铁血红蛋白有关。 2、垂体卒中为正常或含肿瘤垂体的急性出血或缺 血,临床症状多急骤。 3、无基础病变的垂体出血罕见,常见于围产期、 休克,可导致Simond-Sheehan综合征; 4、垂体瘤出血常见(占垂体瘤的20%),但其中 仅25% 出现临床症状。 5、出血后蝶窦可出现反应性表现,早期的出血 T1信号增高不明显,稍后出现特征性出血表现, 即T1高、T2不均匀性低信号;慢性期可出现液液平面;伴有蝶鞍扩大者多合并垂体瘤。
垂体腺瘤出血,可见液平(左图),而 Rathke囊肿信号均匀(右图)。
鞍上Rathke囊肿
囊肿内的蛋白
(proteinaceous concretions)
• 颅咽管瘤 1、好发于儿童期 (儿童型),40-59 岁(成人型),常 见症状为视力异常、 尿崩等。 2、特征性表现为鞍 内或鞍上不均匀强 化病灶:含实性、 钙化、囊变区。 3、T1 高信号主要 与囊内蛋白含量高 有关。 4、显示正常或受压 的垂体结构,有助 于本病与垂体瘤的 鉴别。
动
脉
瘤
其他鞍区肿瘤,如下图的副节瘤,也可发生 出血,产生T1高信号
• Rathke囊肿 1、Rathke cleft囊肿起源于Rathke囊,为鞍区良 性囊性占位,通常无症状。 2、囊腔衬以上皮细胞,囊液含蛋白质、胆固醇、 粘多糖、坏死组织、含铁血黄素。 3、T1多变(低、等、高信号均可出现)、但均 匀无分层,信号与蛋白含量相关;T2信号常较低。 4、通常无强化或周围线状强化 5、常位于前后叶之间,偶累及鞍上。 6、对于小的囊肿,轴位图像观察很关键,可显示 囊肿的特征性位置及肾形外观。 7、囊内结节样物为蛋白团块,呈T2更低信号, T1更高信号,这种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颅咽管瘤(右图)有时可见假液-液面征(囊性-实 性),不同于垂体瘤出血(左图)的液液面(按重
力方向排列)。
蝶窦粘液囊肿 1、发病机制: 蝶窦口慢性阻 塞—窦腔内含 蛋白分泌物聚 积、脱水—蛋 白含量高—T1 高信号 。 2、粘液囊肿边 界清楚,信号
均匀。
胆固醇肉芽肿 1、因为粘膜的慢性炎症导致微血管出血,血细胞降解 产生胆固醇结晶——异物反应。 2、胆固醇肉芽肿 的表现除周边可见薄的低信号环(骨皮质或含铁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