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_表现手法
艺术的手法,表现手法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常用的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熟悉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又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连用了蜀帝化鸟,庄周化蝶,鲛人珠泪,蓝田烟玉四个典故,以隐喻手法从不同侧面写一生不幸。
理想追求如同幻影,人生旅途遗恨重重,像杜鹃一样总在悲鸣,像明珠一样时时流泪。
四个典故,构成了一个绵邈微婉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抒民了诗人的郁愤。
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3、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4、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区别
一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区别(一)、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1、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2、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具体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止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欲扬先抑二语文中经常出现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方法,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点分别都是什么?
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点分别都是什么?艺术手法 ,也称“表现手法”。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古诗词四十种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
古诗词四十种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分为抒情方式(7)、表现手法(10)、修辞(9)和结构(4)四大类,具体内容如下。
一、抒情方式(7种)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 2.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高三备课资料)一、表现手法:用典、衬托、联想、想象、抑扬、比兴、象征、照应、对比、白描等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
些诗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三国赤壁之战,如果没有火烧赤壁没有成功,放火船的时候连风也不帮忙的话,那么在大乔小乔的命运就是被曹操俘获,安置在铜雀台里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2、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1)正衬是指从正面映衬,就是利用与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陪衬体)作陪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表达方式 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共有四种1、记叙说明: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句:“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赏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说明: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赏析: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说明: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例句:“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方法1、比喻说明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说明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说明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也称艺术特色。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等)③选材剪材;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不同文体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体: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古诗词: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具体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诗歌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定槁)
真题热身 (2012· 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题。
耳边杜鹃啼
罗 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 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 ,像贺铸词 《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
鹃啼血。
目录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 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 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 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 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
目录
3.修辞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 体。 2.比拟: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 说理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 5.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6.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 7.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8.对偶:有音乐感;表意凝练。
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目录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
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 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 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 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 衬托,以描述的环境、气氛等烘托主体人 事物,凸显中心,表达强烈感情。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鉴赏需要关注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1.象征手法:通过使用具象或抽象的符号、形象、意象等来代
表或暗示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用春天来象征希望和新生。
2.比喻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比较来突显它
们的共同之处或特点。
例如,将心比作苍穹,形容心情广阔。
3.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和行为,以增强
表达的形象感。
例如,用“秋风”“呼啸”来描述风的声音。
4.排比手法:通过使用并列结构的句子,以强调同等重要的事
物或概念。
例如,"冰冷的风,寒冷的雨,无情的黑夜"。
5.对仗手法:通过对诗句中的词语、句子进行音、韵、意义上
的对应,以增强韵律和美感。
例如,“山隅隐隐”中的“隐隐”与“山隅”产生对仗。
6.修辞手法:包括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倒装等,以增强表达力和形象感。
7.节奏感和韵律感:诗歌通常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
过对诗句的音调、音节、重复等进行处理,使得整篇诗歌具有一种鲜明的韵律感。
8.意象和意境的营造:通过运用具体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
诗歌中的意象更加鲜活,以及透过意象的串联和延展,使得整篇诗歌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这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常常与主题、情感、氛围等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一首优秀诗歌的魅力。
同时也需要根据诗歌的风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鉴赏。
常见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表达技巧)(一)抒情手法:(1)直抒胸臆eg: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借景抒情eg: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托物言志eg: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寓理于物eg: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借史咏怀eg: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描写方法:(1)衬托正衬eg: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以声衬静eg: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以动衬静eg: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以乐景衬哀情eg: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想象和联想eg: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白描——无修辞、不讲求对仗工整、不求押韵eg: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三)修辞手法:(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形象生动eg: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3)对比eg: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4)夸张——使感情表达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eg: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借代eg: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指代富豪之家。
常见的借代:战争——烽火、狼烟、干戈书信——鸿雁、尺素、青鸟、锦书、尺牍马、马车——平聪、玉鞭、玉勒、征辔太阳——曦和、东曦、金乌、金盆月亮——蟾宫、玉兔、素娥、婵娟、银盆、玉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6)双关(包括谐音双关、语意双关)eg: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同思;泪既指熔化的蜡液,又指相思之泪。
(7)用典——引用古代诗句、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收到言简意赅、语意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
(8)倒装eg: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正常语序: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9)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eg;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
(10)互文——避免词语单调重复eg: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03
象征手法
定义
象征手法是一种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 象来暗示或代表某种抽象的概念、情 感或意念的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运用象征符号来表达深层的 意义,这些象征符号可以是具体的物 体、动作、场景或抽象的概念。
特点
隐喻性
象征手法通常不直接陈述意义,而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暗示更深层次 的意义,让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理解。
03
直接叙述的表达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修辞和转述的 修饰,容易显得单调乏味。
应用场景
在新闻报道、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 中,直接叙述被广泛应用。
在一些需要客观、准确描述人物、事 件、环境的场合,如法庭证词、调查 报告等,也常常采用直接叙述的表达 方式。
02
间接叙述
定义
间接叙述是指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述事件和人物,不直接呈现事件和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反应 。
05
对比手法
定义
对比手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概念或情感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似或不同之处的表现手法。
它通常用于突出事物的特点、强调主题或引发读者的思考。
特点
对比手法可以通过对比相似的事物来强调它 们之间的不同点,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事 物来强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它可以通过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来 实现,以达到更生动、鲜明地表达作者意图
间接叙述的语言通常采用客观、冷静的语气,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色彩过重的表达。
特点
客观性
间接叙述以第三人称视角展开, 能够更客观地描述事件和人物, 避免了主观臆人物视角,更全面地展现事件和 人物形象。
叙事性强
间接叙述能够通过情节的展开和 细节的描绘,增强故事的叙事性 和吸引力。
暗示性
象征手法通过暗示来表达意义,而不是直接陈述,这样可以给读者 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作者苍凉悲愤之情?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作者苍凉悲愤之情? 参考答案: 心在天山” 当年”句相应; 身老沧州” 参考答案:“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 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 “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苍凉悲 愤的心情。 愤的心情。
衬托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 两种 正衬是同类性质的事物的正向衬托 如黑衬黑、 是同类性质的事物的正向衬托, 正衬是同类性质的事物的正向衬托,如黑衬黑、白 衬白、美衬美、丑衬丑以高衬高,以喜衬喜, 衬白、美衬美、丑衬丑以高衬高,以喜衬喜,以悲 衬悲李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李白“ 衬悲李白“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 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反向映衬,如以动衬静,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反向映衬,如以动衬静, 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反向映衬 以乐景写哀情等。如王建《雨过山村》 以乐景写哀情等。如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 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 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 着中庭栀子花。 着中庭栀子花。”这首诗是表现倍忙时节的农家气 氛的,冒雨浴蚕,已见其忙,作者偏又从侧面落笔, 氛的,冒雨浴蚕,已见其忙,作者偏又从侧面落笔, 用拟人化的手法,着一闲字来表现春深农忙少女少 用拟人化的手法, 妇们无暇去采栀子花,捕捉这一新鲜生动的意象, 妇们无暇去采栀子花,捕捉这一新鲜生动的意象, 反衬农忙, 反衬农忙,传达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虚实相生
虚实是古人论文章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 虚实是古人论文章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 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 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 托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 托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 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 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 未知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 未知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文艺作品 在写到较复杂的事情时, 在写到较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相生 的办法,可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 的办法,可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 鲜明。诗歌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化 鲜明。诗歌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化 无形为有形,使所状之物如在眼前, 无形为有形,使所状之物如在眼前,更加生 动可感,也可拓展诗歌的意境, 动可感,也可拓展诗歌的意境,使读者置身 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增加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象征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概念、思想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概念、 是借助某一具体形象 抽象概念 或感情的手法。 或感情的手法。 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 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 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 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 惯用手法, 象征人的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 德节操。 象征高洁 清秀、淡雅、 高洁、 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 象征高洁 傲霜斗雪的坚强, 高洁、 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 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 孤芳、清高; 名贵、 “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 富丽等等。 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下面就让我们从以梅花 象征载体的诗歌中来体会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 载体的诗歌中来体会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 为象征载体的诗歌中来体会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 用
白描
移居(其二)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 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案】 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 【答案】: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 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 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对
比
对比:是把对立或相似的事物前后相叙,加以比照, 对比:是把对立或相似的事物前后相叙,加以比照,使 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以 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共同表 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横眉冷对千夫指,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朱门酒肉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 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臧克家《有的人》)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梁启超《 。(梁启超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梁启超《少 年中国说》 年中国说》)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 析: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 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 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 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 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 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白描
白描是用最简洁的语言, 白描是用最简洁的语言,不加烘托和渲 是用最简洁的语言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出有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 家。”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
白发谁家翁媪。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⑤溪东,中儿正织⑥鸡笼。最喜小儿无赖⑦ 大儿锄豆⑤溪东,中儿正织⑥鸡笼。最喜小儿无赖⑦,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村居①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① 辛弃疾
•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咏梅》 驿外断桥边, 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 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 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 以梅自喻,表现了铮铮傲骨。 托物言志) 如故。”以梅自喻,表现了铮铮傲骨。(托物言志) 以孤高寂寞的梅花表现自己的操守和傲骨, 以孤高寂寞的梅花表现自己的操守和傲骨,
虚实相生
诗歌中的虚表现为: 诗歌中的虚表现为: 想象之境。 月夜》 想象之境。 《月夜》 神奇怪诞的世界和虚幻的梦 境 。 如 《梦 游天姥吟留别》中对神仙洞府的描写, 游天姥吟留别》中对神仙洞府的描写,苏轼 江城子·乙卯二十夜记梦 对梦境的记述。 乙卯二十夜记梦》 《江城子 乙卯二十夜记梦》对梦境的记述。 历史的景和情。 谈笑间, 历史的景和情。如《赤壁怀古》”谈笑间,樯 赤壁怀古》 谈笑间 橹灰飞烟灭。 橹灰飞烟灭。” 虚拟的未来之景。如柳永《雨霖铃》 虚拟的未来之景。如柳永《雨霖铃》:“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烘托”(侧面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 烘托” 侧面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烘托 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如: 2001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 2001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 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 烘托。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烘托。“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 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 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 比散丝。 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 比散丝。”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四句 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 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 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 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 ”“少年 罗敷惊人的美貌。 罗敷惊人的美貌。 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 《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白”,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渲染
渲染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 渲染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 指通过对环境 心理着重形容以突出形象、 心理着重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 果的一种表现手法。 果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如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 棋子落灯花。 家家雨”“处处蛙” ”“处处蛙 棋子落灯花。”以“家家雨”“处处蛙” 渲染一种气氛, 渲染一种气氛,透漏出诗人等待中的焦急 与无聊。 与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