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2019年文档

合集下载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大学生人文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

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涵盖着人文知识、艺术修养、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高校教育的使命所在,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着不少问题,研究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面狭窄。

很多大学生只注重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甚少,造成了知识的片面化和狭隘化。

2.缺乏文化自信。

一些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国家文化和传统文化了解不足,面对外部文化时,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道德观念淡化。

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一些大学生在道德上出现了偏差和淡化,缺乏对于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的把握。

4.社会实践能力弱。

很多大学生将时间都用于学习本科知识,对于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不够,导致人文素养的欠缺。

综合上述种种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文素养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亟需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行提升。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方法1.开设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课程高校应该开设一批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宗教等多领域的人文素养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化、世界文明史、西方哲学等,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这些课程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传授和呈现丰富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加强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现实社会中去,多感受社会的温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提升人文素养。

3.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应该树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念,多读一些人文、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不断锤炼自己的情操和人文素养。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王慧琦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1期摘要本文就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本文指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和师资力量建设,加强教育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师资力量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300-0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虽然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但从总体而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还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

①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促使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培育人文精神、掌握人文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理解为,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健全的人格。

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基础教育,起到教育人的作用,所以人文也是化人的过程。

因此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形成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基础,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潜在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

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发展来看,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说:“没有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落至科技带来的文化黑暗与社会灭亡的深渊”。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问题分析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切入点,是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科技的重视,使大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出现失衡,造成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

高校应从开展人文教育,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问题1 前言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教育,是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技能型逐步过渡到综合型人才。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然而我国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性缺位”表现突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人文”一词早在《易经》中就出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这里,“人文”与“天文”遥相呼应,“人文”大约指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

而“天文”大约指的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

在西方“人文”是相对神学、神文而言的,针对中世纪的宗教等级制度、文化专制而说的。

关于人文素养没有一致的定义。

有的认为人文素养是关于人之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它是由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潜能。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及综合能力。

还有的认为人文素养是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

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认为人文素养可以细化为五个方面:爱心,责任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高雅的意境。

即概括为“三心二意”。

当然这个“三心二意”是褒义的[1-3]。

2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率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浅谈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浅谈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浅谈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浅谈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质上是把文化软实力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文化是软实力资源中尤为重要的一类,而人文素养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主体,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促进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关于“人文素养”的定义在文献中有不少阐述,有侧重于人文知识的(如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有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品味、价值取向等个人品质的,其核心是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侧重于人的行为方式的,表现为人的谈吐与做事的态度与方式。

综合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内化为人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思想品味、价值取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个人品质,外化为人的行为方式,其核心是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对国家来说,人文素养是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的积淀,犹太人能够建国是因为秉承了他们永不放弃的爱国热情。

对个人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在人生道路上健康顺利行走的基石,是现代人在残酷竞争中保持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有力保证。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增强个人魅力与自信,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繁重的学习、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残酷的就业压力。

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1.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忽视传统文化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是人文知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人文和历史不甚了解,许多汉字和成语一知半解,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著名的古诗词及作者不清楚,缺乏人文底蕴,认识比较肤浅。

与之相对的是,电脑上网人人都会,网络“火星文”盛行。

由于用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大学生现在对一些汉字只认识不会写,或者是根本就不认识。

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遍地开花,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孔子学院的建立,孔子学院是向世界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对人才定义中的应有之意。

解决当下高校人文素质薄弱的问题应着眼于在理念层面加深认识,在实践层面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现实路径,在评价机制上淡化功利,注重内涵予以保障。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培养途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认识和把握。

人文素质教育也应是新形势下对人才定义的应有之意。

高等教育绝不是仅仅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而是必须要承担社会职能全面的人,即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并存,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具。

落实到实践层面,高校旨在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也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人才。

1、人文素质教育概述得益于历史文化传统,西方的人文素质教育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重视教育特别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想就已经在亚里士多德的《论政治》当中鲜明地提了出来。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国外教育发达国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

例如美国作为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最多的国家,人文精神已经根植于其教育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学术上,倡导自由中立;在办学上,讲求兼容并包;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培育和个体对生命高度的尊重。

国内人文素质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历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上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指导体系,在实践层面尚未凝结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人文素质教育比较薄弱,亟待解决。

归结到现实层面:即重理轻文。

正如学者们形成的共识:“人文危机首先表现在人文学术活动‘不景气’,人文学术的内在生命力正在枯竭。

工具理性泛滥无归,消费主义甚嚣尘上,人文学术也渐渐失去了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终极价值的作用,而不得不应付要它自身实用化的压力”。

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和原因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养和修养。

它关乎个体的人格塑造,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然而,当今社会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这些表现有时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一个明显的表现是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往往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这种缺失的原因主要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影响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的约束。

人文素质缺失还表现在对文化传统的忽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尊重。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教育体制的问题,很多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不重视,导致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

公共道德意识的缺失也是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之一。

在公共场合,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现象。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个体的自私自利,不愿意为公共利益付出努力,同时也和教育的不完善有关。

人文素质缺失还表现在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人们对于不同的观点、习俗、信仰等缺乏理解和容忍,甚至出现歧视和偏见。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个人的偏见和狭隘的观念,以及缺乏多元文化的教育。

人文素质缺失还表现在缺乏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上。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依赖手机和社交媒体来进行交流,而忽视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注重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真实的社交和沟通。

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

道德观念的淡化、对文化传统的忽视、公共道德意识的缺失、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的不足,以及缺乏社交和沟通能力等都是导致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我们应该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教育和社会共同努力,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使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提升策略(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提升策略(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提升策略(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提升策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仅仅追求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需要拥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人文素养。

然而,实际情况却存在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这给他们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提升策略。

一、原因分析1.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现阶段,教育制度往往注重学科之间的划分,从而使得学生在面对各种课程和综合性问题时缺少整体性的思考能力。

过多的专业化课程学习使得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习和兴趣得不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导致他们对人文社会类知识的兴趣减少,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

2. 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创业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往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学科的学习上,忽略了人文社会类课程的学习。

同时,社会对于人文知识和能力所那些抱有偏见,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认可。

这种环境影响下,一些学生缺乏对人文素养的意识和重视。

3. 个人因素的局限每个人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等都不同,导致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学习和掌握也存在差异。

有些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在人文素养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

二、建议策略1.建立全面的教育体系应该加强对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引导和重视,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同时,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学制计划,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2. 提高社会对人文素养的认可度社会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能力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同时要正面评价人文素养和人文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人文素养。

3. 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与项目针对个人的特点和兴趣,学校应推出各种学习项目和计划,以便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文素养,使其逐步发展出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在于教育体系不完善,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因素的限制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改进措施。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分析与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分析与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分析与对策人文素质是指人的一种理性觉识。

它包括对人生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

曾经一度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被人们普遍认同为是少数派的“精神贵族”、“知识精英”。

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已经悄然开始了嬗变。

社会上对大学生有了“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有理论、缺行动”等的不良评价,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重视和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1.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危机目前,我国很多的学者、教授认识到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危机。

总结起来,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1.1.1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忽视人文知识学习。

随着竞争机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专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把考证、考研作为唯一的目标,缺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尤其是对人文知识的学习被很多学生忽视。

有关大学生学习取向的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在专业课之外,最想学习的是计算机、网络知识、实用技能等实用知识。

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不受重视,21.16%的文科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前途,在大学生的课余学习中,文科学生不钟情于“文”,而大多数理科生对于人文知识更是“敬而远之”,甚至是极力避免。

1.1.2信仰危机与价值观的迷失。

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导人们去发现人生的真谛,形成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新的学说、观念大量涌入。

人们的价值取向伴随各自的条件、信念与选择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多向化、多维化、多层化、立体化的情状,传统价值观破灭和新信仰缺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迷失。

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原因浅析

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原因浅析


中国历 史传 统文化 被 忽视
历史古文化的美 , 追求真善美的真谛 , 目的就是 其 为 了传 播传 统 文化 之美 。
二 、 统人 文教 育发展 缓慢 传
胡锦 涛总 书记 提 出 的树 立社 会 主义 荣誉 观教 育 , 是要 求 世 人 要 重 新 树 立 个人 责任 与美 德 也正
代; 而对于理工科和非中文专业 的其他学科 的课
作者 简介:吉海 霞(96 , , 1' 一)女 河南济源人 , 7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指导 中心助教。

要: 长期 以来 , 国 的高等教 育普遍 倾 向于重 业务 学 习而轻人 文 素质教 育 , 不 可避 免 导 我 这
致学生人文素养贫乏。2 世纪, l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 育体制改革快速发展, 教 对人才培养 规 格提 出了更 高的时代要 求 , 别是对 大 学生 思 想政 治素质 的教 育 受关 注 , 特 而人 文素质 作 为 思想政 治素质教 育 的基础要 素 则更成 为 重 中之 重 。我们 必 须正确认 识历 史现状 , 教 育理 念 、 从 培 养 目标等 方 面对其 实行体 系化 改革 , 重视人 文 素 质教 育。 本 文将从 历 史文化 和 人 文教 育教 学和社会发展等层 面浅析新 时期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原因。 关键词 : 大学 生 ; 文素 养 ; 乏原 因 人 缺
的过 程 , 高全 民的人 文素 质 , 提 在这 个 过程 的进 程 中 , 代汉语 言 文 化 具 有 不 可 替代 的 重要 作 用 与 古 功能 , 是 因为 当代大学 生普 遍 缺乏 有 关修 身 、 这 治
收稿 日期 : 0 8 0 —1 20 — 3 3
当前 , 些 高 校 中文 专 业 在 制 订 人 才 培 养 计 某 划 时 , 延用 以往 的培 养 目标 内容 , 仍 明显 落 后 于 时

谈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对策

谈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对策

谈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对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逐渐全球化,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又要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以努力把人培养成为“现代人”。

世纪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就要求担负着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通过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竞争力,这是克服腐朽、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法宝。

对此要务,优秀的人文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

因此,通过加强大学优秀人文文化的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这对于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前 沿视 角
FrontierPerspective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 影 响因素分析
刘宁宁 段旭 明 王 倩 樊王妮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人丈素养是人 的一种 内在涵养,对人的思维意识 与行 为具有指导作用,是体现一个个体 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
生活价值观 基本 观念 如何看待大学生透支消费 如何看待大学逃课现 象 基 本行为 光盘行动落实情况 是否主动收餐具 是 否主动施 舍乞讨者
心 理 素 质 基本常识 弗洛伊德是哪个领域的学者 基本行为 如何调节不愉快事情 如何调节 负面症状
in college students.
★洛阳理 工学 院青年科研基金项 目。项 目编号 :2016Qz05
Key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construction factors;development m ode
0前 言
有效回收率 92%。通过 问卷数据分析,掌握甘肃农业大学 2016
笔者认为人文素养即人们 的内在人文精神修养、精神品质 与基本涵养 同时也包括内在 品质精神所外化 出的行为,可 以说 人文素养体现一个人 的内在 思维与外在 行为 。人文素养涵盖 较 多因素,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科学性、价值性、社会性特 征,涉 及 多个方面 。在此,将人文素养划分为九个一级维度 ,即道德
展 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阶段 ,对大学生这个庞大 的受教育群体进行人文素养 的衡量与分析 ,有助 于了解人文素 养发展现状 ,并找 出人文素养的培育方式 。
1人 文 素 养 维 度构 建
基 本 观 念 对传统文化持有态度 基 本 行 为 一 学期读几本人文杜科类书籍 科 学素质 基 本 观 念 学 习科学技术 史的意义 是否喜欢科学技术史 是否主动 了解科 学知识 基本常识 勾股定理 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 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 行的人 ຫໍສະໝຸດ 中图分 类号 :G642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改善路径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改善路径
由于受家庭和社会影响认为孩子只要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能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自己的成功推崇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人文素养的教育影响了孩子们健全人格的养成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弱者和受困者缺少恻隐之心二是自我意识较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三是认为同学之间的关系只有竞争形成同学之间不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宽容
的勇气 和能力 。 ( 四) 缺少应有的同情心和宽容心。 由于受家庭和社会影 响, 认为孩子只要 能在 考试 中获得高分 , 能在 大学毕业后找到 好工 作 。 就是孩子的胜利 ,自己的成 功,推 崇 “ 唯分数论” 、“ 唯结果论 ” ,忽视了对孩
文情怀 ,只有广泛 阅读 ,勤于思考 , 才能在 纷 繁的社会生活 中保持清醒头脑 , 具有独立 自由的精神和高 尚的审美情趣 , 真正实现属
识较强 , 独立生活能力却较弱 。一是 , 有的 在与人交往 中 。 缺少谦 虚、随和、理解 和包 容 ,非常 自 我 ,从不考虑他人感受 ,导致社 会交往与沟通能力偏低 , 融人集做人做事 和 治国理政的道理深入思考 , 汲取传统文化积 累的知识精华 ,滋养我们 的心灵 , 提高我们 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 ( 三) 读哲学 。培养正确 的世界观。 大学时期 , 应是富于人生理想、激情和
择 那些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 ,有关人 的 生命 、 心灵及存在的意义 , 价值 和尊严 , 人 的 自由与解放 , 人 的发展与幸福的传统文化
二 、当代 大学 生在人 文素质 方面 存在 的不足 ( 一) 文史知识较为欠缺。 通 过近年来 对学 生们到 图书 馆借 阅读 物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一是 , 部分学生对 人文知识 的需求不足 , 人文知识类书籍借阅 量呈下降趋势 。 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 、考证 之类的学 习, 在他们当中不懂 电脑等现代科 技的 “ 现代文盲”越来越少 , 而缺乏人文素 质, 不 了解 中国历史文化 的 “ 传统文 盲”却 越来越 多。 二是 , 部分学生阅读 随意性太强 , 阅读内容追求时 尚, 跟着感觉走 , 只关注 当 下舆 论或媒体 炒作 的时尚娱乐 作品 ,对论 语、 唐诗宋词 、四大名著 、家 、春、秋 等文 学经典作品走马观花 , 浅尝辄止 , 不愿 意静 下心 来对传 统经典文 学作 品深 读细 品 。三 是 ,即使像 中文教育等专业 的学生 ,也只是 借阅一些如林语堂 、 鲁迅 、矛盾等专业 老师 要求必 读的近代 文学作品。四是 ,更令人担 忧 的是 ,部分学生对诸如成功学、厚 黑学 、 赚到第一桶金、 基金经理等功利文学 比较感 兴趣 , 而一些有利提升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 的读物却从不问津。 ( 二) 好高骛远 ,不能脚踏实地。 现在 的大学生 , 多是独生子女 , 他们在 上辈的精心呵护中长大,衣食无忧 ,自 我意

浅谈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又要承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使人成为“现代人”。

[1]156正如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所讲:“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

”[2]38事实上,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活动无不体现某种社会的文化和人文素养价值。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教育的四大支柱》一书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3]235人的全面发展有赖于人文素养教育,科学技术迅速进步有赖于人文素养教育,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非常紧迫。

人文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个性品质。

它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4]35人文素养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一是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二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5]61大学生“人文素养”主要指大学生通过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总和。

[6]268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7]135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不断进步的现代人。

[4]35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的缺失,表现为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盲目的追求时尚化与自由化等,遇到棘手问题,往往心理承受力差,酿成一幕幕惨剧。

如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连刺八刀致其死亡等事件的曝光,引发全社会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普遍忧虑和广泛关注。

杨叔子教授曾发表《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一文,认为现代大学将出现“五精五荒”——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而“荒于人文”则为其根源。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现今科技和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作为学生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最后阶段,对其的人文素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传统的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改革的需求,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致使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和变革,高等教育顺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向大众模式转变已经是必然趋势。

在此背景下,大学已经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因此社会文化的变迁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面向社会,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征,走向社会并利用社会文化的优势面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其走出校r-]-~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

本文简要分析社会文化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影响,并且指出社会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应用原则。

关键词:社会文化;大学生;人文素养;影响分析“文化”一词自古就有多种含义,现代对于“文化”一词的解析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人”这种主体,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物质、文明等方面财富的总和;而后者则可以从字面意思上解析,即“人”的精神生活。

大学作为知识获取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需求性人才,因此大学教育中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更注重人文素质以及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教育单方面体现的,而是依赖于个体、环境、文化等各因素的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产生,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是影响其人文素质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影响进行探讨。

1.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的基本概念较为广泛,但通常我们将其理解为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以及人文行为三者的总和。

首先,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培育和形成的基础,其包含了自然知识、教育知识、社会知识等诸多内容,主要突出了人对于所生活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以及表达,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前提就是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在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后续的“全面发展”;其次,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培育和形成的核心,精神是人生活、学习以及发展不可获取的元素,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意义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一种无法用实质物质体现的人为中心的高尚思想,其中信念、理想、价值观、人格以及道德等都是人文精神的主要元素;最后,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培育和形成的外显,一个人真正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必须要经过前两个阶段,也就是人文知识的获取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养成,最终则由人文行为实质性的表达出来,是“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总体价值体现,也是一个人精神品格的实质表达方式。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探析论文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探析论文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探析论文【摘要】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个人在社会竞争能力方面的重点提升内容。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日渐增强的竞争压力,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

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大一新生为例,分析出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以及人文素养缺失原因。

并且针对当今大学生中出现的有关于人文素养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达到提升整体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目的建言献策。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虐猫事件”“彭宇事件”等相关新闻时不时成为热点话题,引起人们对“道德观”的讨论。

的确,在我国居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有关精神文化的讨论却不容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

素养,是个人与外界做合理而有效的沟通及互动所需具备的条件,当知识内化到人的生活和行为中,才能称其为素养。

本文所写的“人文素养”指大学生内在的精神修养和内在涵养所外化的个体行为,主要包括道德素养、审美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生活价值观、心理素质、法律素质、情感取向八个方面。

每方面包含基本常识、基本观念与基本行为三个层面。

人文素养即人们的内在人文精神修养、精神品质与基本涵养同时也包括内在品质精神所外化出的行为,可以说人文素养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思维与外在行为。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某某某,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如何,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主要以甘肃农业大学2023级新生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除去预科生以外的4223名2023级大一新生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问题调查。

(一)整体道德素质有待提高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由某某某2-1可知,参与调查的同学们认为当代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水平一般的同学有65.9%,认为好的同学占18.7%,认为较差的同学占10.6%,认为很差的同学占有1.6%,而认为非常好的同学仅仅占比3.2%。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浅析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浅析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浅析[摘要]为了了解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因素并找出能够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针策略,本文引用相关调研报告数据,找出了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个重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找出相应能够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手段和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应对策略1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1.1班级建设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优秀的班集体不仅能够培养集体主义,更能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根据笔者多年在校工作经验,优秀班集体能够帮助大学生为发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奠定宝贵的基础。

学生通过班级活动,能够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合作、承担与奉献。

尤其是对集体的认同感和为人处世的责任感。

这对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1.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校园文化可以看做是班级文化的一个升华,学生在融入校园文化的同时,能够感到多种文化的会聚与交集。

校园文化是多姿多彩的,通过宣传活动,学生的兴趣得以培养;通过社团活动,学生的爱好得到发展;通过组织比赛,学生的特长得以提高。

此外,学校举办的学术讲座能够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拓展视野。

校园文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其组织的多元化。

学生通过加入组织,如学生会等,可以锻炼各自多方面的能力,如组织能力、策划能力、调控能力等。

可见,校园文化亦能够作为学校培养优秀人才文化素质的一个有效载体。

1.3高校体育文明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体育能够通过正确的竞争意识、竞争方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与健全的生活态度。

学生通过比赛,能够增强自信,促进反思,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自我提升。

良好的体育环境不仅能普及学生良好的体育知识,给予学生健康与和谐的体育健康意识,同时通过体育活动,学生之间能够加深理解,形成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团队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做到全面发展。

1.4法律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培养大学生法律精神,不仅仅使大学生更深入了解约束人行为的准则,更能培养健康心理,形成正确的行为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人文素质是社会发展、教育进步派生的一个范畴,是教育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进而塑成人的品格,它包括人内在的文化、伦理道德、礼仪、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和外在的精神面貌。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相互涤荡,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传统文化不断丢失,各种非主流意识也在不断干扰。

因此,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差等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及提升途径进行分析。

一、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个因素(一)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

加上极少数腐败分子败德行为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导致出现以偏概全的偏激思维和言行,并同时表现为人文素质的下降。

另外,随着人们对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多样化,各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其中不乏个别培训机构或大学以逐利为目的,导致教育有向功利主义方向发展的倾向,各类社会成员对教育的认识与要求也从功利的目的出发,总是处处与他们的职业挂钩,忽视了教育促进人的精神、人格的全面发展。

很多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关注点也集中在实用价值上,忽略了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二)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活动等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和提升。

1.在教育理念上,没有真正确立人文素质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价值,完善自己的人格,而是把受教育者塑造成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性能的“工具人”。

过于强调学生对社会的归属和对集体的服从,忽视学生个体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人独特的生活价值,忽视对学生个体权利,人性和生命价值的尊重,甚至有意无意地抑制学生的自由自主及选择能力。

这种否定了学生个人基本权利、尊严与价值的教育,不能给学生个人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自由,这种通过种种方式限制学生自由与发展的教育显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主旨相悖。

2.在教育体制上,采取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筛选淘汰学生,必然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与有关专家早已意识到唯分数评价学生的积弊,并强调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事实上,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一白遮百丑”愈演愈烈。

这种“唯高分”的选拔教育制度显然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唯高分”使很多学生的自尊受到打击,他们在成长中思想和想象受到压制,精神和心灵受到伤害,很难形成健康人格。

应该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并使他们体验到人的尊严。

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如果意识到不平等、不公正的存在,意识到不断遭受的歧视,他们的心灵就会遭受创伤,就可能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便埋下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祸根,这就是“唯高分”评价指标带来的必然后果。

3.在教育活动上,一直追求着统一性与“标准化”,教师缺乏“身教”的人格魅力。

学生按照统一的目标和形象发展,多样化的学生最终被训成平均化、单面化的学生。

教育无视学生个体在发展中作为主体的精神与可能产生的自我创造。

学生沦为要怎样塑造就怎样塑造的“橡皮泥”,自然缺乏个性,窒息个体的人格精神,也就无所谓人文精神了。

市场经济改变了经济环境、改变了生存方式,社会逐利思想对高校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许多教师无心教书育人,更无人格魅力感召和影响学生,过于热衷第二职业的态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素养。

(三)家庭现状容易导致学生以个人为中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

许多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当中,在他们的人生日记里几乎从来没有过挫折的概念。

多数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生活中既没有竞争又没有合作,甚至没有共享,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各种升学压力使他们长期处在家庭成员的服务和包容下,习惯了享受且心安理得。

然而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环境,这些在温棚里成长起来的苗苗,将受到身体、心理上的巨大考验和挑战,许多学生在残酷的竞争和沉重的社会压力下不能很好调适,甚至不堪一击。

(四)长期“填鸭式”教学方式致使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欠缺,创新精神和意识淡薄。

大学学习重自学,轻灌输。

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同学们都反映,老师一节课几十页一笔带过的讲授方式,在中学从来没有过,一下很难适应。

于是上课只忙于抄笔记,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更无暇去思考,抄不下来就干脆去拷贝老师的讲义,老师的笔记决定了一切。

适应了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育,使很多同学依然保留中学的学习习惯。

再加上大学的学习任务并不比中学轻松,学生除了奔忙于各种各样的课堂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或根本没兴趣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者根本没有思考和消化就全盘背下了,即在中学被迫按照老师的思维走惯了的同学已经习惯了把老师的讲解和课本上的理论当做权威,能提出有突破性和创见性问题的学生屈指可数。

可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二、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学生的人文素质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好基础,而且要求学生学好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校人文素质的培养的好坏尤显重要,这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培养出人格健全、有爱心、守公德,负责任的新生代的问题。

所以,学生们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进行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锻炼。

专业知识技能加上良好的人文精神,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校学生。

就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重视学校的作用。

1.硬件和软件的设置。

(1)在硬件设施上,高校应以整合的社会文化出现、延续和发展,从而形成本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

应重视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学校教学楼的建设到教室的规划,从校舍的安排到停车场的设置,还有体育场图书馆的布局,都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爱”的环境,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整体有序、充满文化气息、绿树草坪与各种建筑相互衬托,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校园环境中,自然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起到课堂教育补充和延伸的作用。

(2)软件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联系。

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在内容上有着交叉的部分,所以要特别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科学全面地理解世界,认识生命的意义,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形成独立人格。

同时,加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实效,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渗透人文教育,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削弱现代文明与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适应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的要求,是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人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2.着重美育教育。

审美艺术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发现、挖掘、创造现实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强化人们的艺术素养,提高人们的思想情操,使人在心悦神怡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深化。

审美教育寓教于乐的功能正是当前的人文教育所缺少的,因此,要开设面向全校的跨专业艺术选修课,如美学讲座、文学名著导读、中外名曲欣赏、书法绘画艺术鉴赏、摄影艺术等选修课。

通过丰富的审美情趣,强化其艺术修养,提高其思想情操,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实践,组织学生通过诗歌、朗诵、摄影、绘画、书法作品展览、影视作品评价座谈,使艺术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艺术与人生融合,审美对一般道德规范的超越也就完成人文精神的飞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3.课程的开设,评估检测。

学校的教育是育人,不仅要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而且要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同步发展的人,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在学科设置上必须考虑学生的专业性质,将专业课设置和德育课程的设置结合起来,既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又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通过开设公共教育课程,举办传统教育、科学教育大讲堂等措施,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

同时学校还要注意加强学生德育和思想健康教育的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击打能力,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诊所,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在课程的评估体系上学校可以设置多个评估维度,避免单一的评估结果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多方面考核,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4.弘扬我国优秀人文传统。

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其人文素质的必要条件。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遗留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这对大学生人文品格的完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爱国主义,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人物和他们的事迹都能够成为青年人报效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无数热血志士为国家的自由和强大前赴后继。

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经济、政治、军事上都面临着西方国家带来的危险。

他们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干扰着我国的发展壮大,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建设者,更应追忆古人气节,牢记国耻,激扬士气,为国家的兴旺做出贡献。

党中央所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建立在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的。

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对社会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人类、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无裨益。

(二)教师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催化者。

1.教师必须足够重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科学教育为主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转变。

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培养出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具有责任心的优秀人才,不仅仅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学过程中注重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态度等方面的修养,通过教师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在教学实践中相互渗透,从而使自身有能力来引导学生对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

2.教师必须拥有科学的方法。

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

人文知识是关于同精神世界密切相连的知识,主要是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这是原始性创新思维的源泉。

大学教师应全面地、动态地观察和思考问题,用生命的大智慧观察社会和历史走向,洞察时代风云,透视人生底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