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类报纸趋同化倾向治理谈

合集下载

都市类报纸如何避免同质化

都市类报纸如何避免同质化

都市类报纸如何避免同质化【摘要】如今纸媒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想方设法谋求发展的同时,都市类报纸逐渐陷入了同质化的困境。

本文详细介绍了报纸同质化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进而探究都市类报纸走出同质化困境的策略,引导报纸行业走出同质化的怪圈,减少报纸行业同质化困境带来的不良后果,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报纸;同质化;竞争;策略一、何为报纸同质化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一些处于劣势的报纸出版社为了谋求发展,模仿成功报纸出版社的排版、发行模式以及运作模式来设计,致使各报纸出版社的市场定位、报道内容、运作模式趋于类似化,最终陷入同质化困境,这就是所谓的报纸同质化,它是个商业领域的名词。

我国都市类报纸的同质化是市场发展的产物。

同质化的报纸没有特色、缺乏新意,不利于市场竞争。

在处于同质化困境的竞争环境下,知名品牌的报纸尚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一般品牌将难以生存,只能靠低价格维持生计,最终将因没有市场竞争力而被淘汰。

都市类报纸产生同质化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都市类报纸的消费者大都是自费订阅,与免费的互联网相比处于劣势;2、都市类报纸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这导致它的发展空间会受到一定限制;3、我国报纸行业发展缓慢,读者数量急剧减少,而出版社有所增加,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

这些特征导致都市类报纸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走入同质化的困境。

二、报纸同质化的成因及危害都市类报纸为何会陷入同质化的怪圈?究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1、刊登的内容千篇一律都市类报纸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报道内容没有新意。

都市类报纸包括晨报、晚报、都市报、时报、新报等等,这些报纸虽然名字上都各具特色,但是报道内容却千篇一律,没有自身的特点。

报道内容没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于城市发生的重要事件和热点新闻,各家报纸出版社都是同时跟进,同期报道,内容大同小异。

受我国社会现状的影响,各家报纸的报道主要内容都是关于社会时事新闻和民生信息,而不敢创新式地报道市民更感兴趣的新闻,导致报纸趋于同质化,失去竞争力。

市民类报纸如何走出同质化困境

市民类报纸如何走出同质化困境
维普资讯
市民类报纸如何走出同质化困境
陈力峰 ( 楚天金报 武汉 407 ) 307 郭万盛 (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407 ) 30 2
同质化原是一个商业领域的概念 , 主要是指同一行业中
不 同品牌 的产品在 内容效用 、 观设 计乃 至营销手段上相互 外
1 . 准确定位 , 找准 目 标受众 。 报纸的同质化竞争 , 一个重要原因是报纸定位模糊。目
前, 在各城市存在的晚报、 晨报、 都市报、 商报等, 只是在名称 上宣称 自己的定位与众不同, 在内容上并未凸显 自 身的定位 特 色。在不成熟 的报业市场 中, 报纸缺乏准确 的定位 , 制定策
的发展 , 也就成 为一个 系统 工程 。
记者多写中性新闻, 让极富传播性的中性新闻上头版。 中性新
闻报道的关 键是 做出味道 , 或是不 同寻常 引人 关注 , 或是别有 情趣耐人寻味 , 或是有所警示引人感悟 。 2 对市 场环境 , . 针 革新办报理念 。 办报理念和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 的,它也要 随着媒介环 境的变化 、 口味的变化进行调整 。 受众 特别是解决报纸 同质化
于一致 。
我 国都 市类报 纸 的同质 化现象 产生在 报纸走 向市 场 的 过程 中, 个逐步发展 和递进 的过程 。由于都 市报所具有 是一
的几个特征, 注定了都市报置身于一个愈演愈烈的恶性竞争
和 同质化环境中。首 先 , 它是 区域性 的都市类报纸 , 发展 空间
如果一座城市有两家 或更 多家 报业 集团 ,每一家集团虽 然都在细分市场上做出努力, 但依然难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 这样 的情况下 , 就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空 间。 例如 湖北 日报报业集 团 《 天金 报 》 楚 的一些做法 , 实际上

浅析晚报_都市报的同质化现象_以_辽沈晚报_沈阳晚报_华商晨报_为研究对象

浅析晚报_都市报的同质化现象_以_辽沈晚报_沈阳晚报_华商晨报_为研究对象

商业文化·社会经纬 2008年2月199浅析晚报、都市报的同质化现象——以《辽沈晚报》、《沈阳晚报》、《华商晨报》为研究对象孙 玲(辽宁大学文学院,沈阳,110036)摘 要:当前,沈阳报业市场有《辽沈晚报》、《沈阳晚报》、《华商晨报》、《时代商报》、《沈阳今报》五家晚报、都市报。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加剧,各家报纸呈现出同质化现象。

关键词:同质化 报网互动 媒体联盟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8)02—0199—02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晚报、都市报纸异军突起,时至今日形成了报纸争霸的格局。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加剧,各家报纸的同质化现象日渐突显出来。

“同质化”原意是指同一行业中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内容(效用)、外观(装帧设计)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

报纸上的同质化主要体现在报纸的内容、版面、发行时间等方面。

一、报纸同质化的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1、内容报纸内容雷同是同质化现象中最严重的一部分。

新闻是报纸内容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成为报纸内容同质化的代表。

(1)国际、国内新闻晚报、都市报的国内、国际新闻多来源于新华通讯社,因此新闻的重复率比较高。

各报编辑对稿件常常是原样刊登,便出现新闻标题、图片雷同现象。

报纸刊登新闻的时效性比较差,大多刊登昨日,甚至是几天前发生的事件。

新闻是“易碎品”,谁先到达读者,谁就取得胜利。

今天新闻已经实现了即时传播。

国外记者视新闻的时效性为生命,新闻报道往往精确到秒,中国记者对此值得反思。

(2)社会新闻邵飘萍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社会新闻”一词,原意是指“政治以外”的新闻,但其价值与政治、外交等新闻并重,有时且超越而上之,能“反映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

今天人们一味地追求耸人听闻、奇特的新闻,配上煽情、渲染的表达方式。

社会新闻是晚报、都市报最大看点。

社会新闻具有地域性和贴近性特征,一个有深度、影响力的社会新闻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合肥地区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同质化现状剖析

合肥地区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同质化现状剖析

合肥地区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同质化现状剖析合肥地区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同质化现状剖析同质化原意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

“报业同质化现象表现在两个层次。

其一是内容层次,典型特点是千报一面。

其二是报业运营层次,表现为各报策划手法相似、营销运作雷同,缺少独树一帜的报业盈利模式。

第一层次的表现是最为显著的。

娱乐、财经、IT等热点报道,‘你有我有全都有’。

”①都市类报纸的新闻报道趋同质化,首先降低了受众对新闻内容的选择性;其次,报纸内容趋同化造成了资源浪费。

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报、都市报异军突起,形成了党报、晚报和都市报“三足鼎立”的报业市场。

21世纪以来,晚报和都市报逐渐走向融合,党报和都市报为主体的“二元市场”的局面己经形成。

目前,合肥市场上的都市类报纸有《新安晚报》、《江淮晨报》、《安徽商报》等。

一、合肥三家报纸新闻同质化表现《新安晚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晚报,以“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为办报宗旨,1993年1月1日创刊,是安徽省发行量最大、读者面最广、影响力最强、广告额最多的综合类报纸;《江淮晨报》由合肥晚报社主办,是第一张省级都市早报,办报宗旨是“心贴读者、服务万家”,被誉为“安徽人的信息早餐”;《安徽商报》是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类都市早报,以“新闻快捷、思想敏锐、服务周到、人文关怀”为办报理念”,2022年元旦创刊,是目前安徽省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都市早报。

1、版面风格趋同封面式编排是三家报纸在头版都会采用的方法。

三家报纸采用大标题、大图片等方法来吸引读者。

报纸内页也大都是用主要新闻的大标题压住整个版面,小标题引导阅读路径的编排方式,一版一题为主的编排方式给读者多报一面的感觉。

在报纸广告的编排上,版面位置大都处于页面底部、大小以整版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宽度为主,即使是新闻版块也有放置广告的情况出现,三家报纸都出现了同样的广告编排问题。

浅谈都市类报纸主流化

浅谈都市类报纸主流化

报 纸从强调人情 味、趣 味性发展到煽情和 感官刺激 ,甚至制
位 ,在新 闻报 道中更加强调媒体 的社会 责任,关注于对社会 报 》的诞生 ,出现 了我 国第一份 以“ 都市报” 命名 的报纸 。1 9 9 5 大事件 的报道 。 年 1月 1日, 《 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创刊 ,采取与机关报 完 全 不同的市场化运作 ,到 1 9 9 7年发行数达到 5 0万份 ,在发
亿 元 。随着 《 华西都市报》 的成功 ,我 国迎来 了都市报 的大 发展期 , 全 国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都市类报纸 ,在大 中城市 , 同城一般会存在 几份都市类报纸 ,如 西安市的 《 华 商报 》、
我们通过对都 市类报纸主流化进行分 析可 以发现,其主要在 《 西安晚报》、 《 三秦都市报 》;北京有 《 北京晚报 》、 《 北 京 青年报》 、 《 京华时报》 、 《 新京报 》、 《 华夏 时报 》; 受众定位及 内容选择上 发生了较大变化 。 1 . 受众 定位 。都市类 报纸在主流 化过程 中,首 先将受众 广 州有 《 南方都 市报》、 《 羊城 晚报 》、 《 新快报 》、 《 信 2 - - 4 5岁之间 ,具有高 息时报》 、成都有 《 华西都市报 》、 《 成都商报》 、 《 天府 定位于社会 中的高端群体 ,即年龄在 2 等学历 ,以社会精英阶层及 白领 为主 。我们知道都市报创办 早报》和 《 成都 晚报 》 。一个城市 中多家 都市类报纸发行地 域 重叠 , 读 者及 广告市场极为有限 ,报纸问的竞争异常激烈 , 之初 ,其 定位 于普通市 民,那 么受众 定位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 其 中一些报纸在竞争 中选择差异化 战略 , 注重提高 自身质量 , 改变 ,主要 原因是普通市 民的消 费力 不强,导致都市报不能 调整报纸的定位与 内容选择 ,从而走 向主流 化。 吸 引更 多的广 告。在市场化 的引导下,都市类 报纸背离 了创

试论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之道

试论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之道

试论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之道[摘要]伴随我国报业市场化的进程,传统报纸需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但目前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及整理,提出了相应对策,期望能从品牌管理的角度,促进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竞争[中图分类号]F273[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产业的改革也即将拉开帷幕,在此形势下,我国传统报纸要在竞争和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其对于自身媒介品牌的管理及维护就显得越发重要了。

现今我国报业市场上大致有六种类型的报纸,在此将主要针对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1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发展概况自1993年,我国内地出现了第一份以都市报命名的报纸——《贵州都市报》以来,都市报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有学者认为:“事实上新型晚报也属于都市类报纸,其他以早报、晨报、日报、商报等各种形式命名的报纸也都可纳入都市类报纸。

”就其特征来说,都市类报纸一般是指面向城市人群传播,具有明显市场运行特征,新闻性与服务性并重的综合性市民报纸。

综观国内都市类报纸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其诞生背景基本是一样的:在同级机关报因定位问题无法亲力承担新市场竞争的困境下,各省、市党委机关报纷纷兴办自己的子报,其中的佼佼者如南方报业集团的《南方都市报》。

都市类报纸作为机关报在都市宣传方面的延伸、操作手法和发展思路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受到了约束。

社会新闻、故事化、娱乐化,被认为是都市类报纸发展的“三件法宝”。

但随着我国报业“晚报日报化、日报晚报化”形势的加重及新媒体的产生,媒体竞争、分化加剧,单纯靠提高报纸本身特性来赢得读者的做法已收效甚微。

国内一些有远见的都市类报纸经营者开始意识到品牌对报纸发展的重要意义,《南方都市报》在2005年提出了“品牌决定价值”的办报口号,体现出该报在转型过程中的品牌追求。

我国报纸品牌管理真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研究者认为伴随我国报纸二次市场化的进程,必将经历“自然成长阶段”→“强化竞争阶段”→“战略运用阶段”,品牌的内涵也随之从“报纸产业的代名词”向“一种营销竞争手段”、“一种战略核心资源”改变。

同质化趋势下报纸的应对策略

同质化趋势下报纸的应对策略

同质化趋势下报纸的应对策略作者:洪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洪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报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一些报纸在读者定位、版面设计、报道内容上出现了同质化的趋势,这已成为报业市场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本文对报纸的同质化现象做了一些客观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希望我国的报业市场能够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同质化;报纸;报业竞争;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4-0188-02近几年来,我国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不能否认,报纸的种类和版面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报纸在市场定位、报纸风格、报道内容以及报纸运营模式等方面也出现了趋同和重叠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同质化。

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报纸的同质化趋势并提出应对策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同质化问题在学界和业界基本上被认为是不利于报业发展的一个消极负面的问题,我却认为它至少代表着我国报业的成熟。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党报占据着主要地位。

各级党报采用计划体制思维下的办报理念,报纸的市场观念比较淡薄,很少去注重读者的需求。

而在如今市场思维办报模式下,各家报纸在内容结构上都已经比较完善,基本的内容结构该有的都有,并且也都具备了基本的市场化的报纸运作手法,这是报业竞争的结果。

也就是说各类报纸在外形上基本都长全了,因此同质化趋势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它至少标志着我国报业的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灵活的市场经济模式,它代表着报业竞争至少在内容方面开始走向成熟。

在这个阶段要寻求结构上的差异化是比较难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同质化是具有一些积极特征的,所以对待同质化竞争我们更应该采取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寻找应对策略。

一、报纸同质化趋势的表现如今报纸的同质化趋势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在目标受众的定位和选择方面的相似甚至相同,很多都市类报纸都把对象定位在城市居民范围内,目标对象的单一可能会导致各种报纸盲目地去争抢同一热门读者市场而忽略了其他读者市场。

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理性思考_以_楚天都市报_为例

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理性思考_以_楚天都市报_为例
如果要揆之于报道实例的话, 我们认为, 从 楚 天都市报 对一些国际国内的重要时政的报道中可 以看出, 楚天都市报 的受众定位已由市民群体向 社会中端或高端群体转变, 报道中已初具主流媒体 的气度和胆量。
2010年 1月 20日, 楚天都市报 用头版头图 的形式报道了由该报主办的首届楚天传媒大奖的颁 奖盛况。随后, 又用五版页幅介绍本次评选活动的
文章编号: 1006- 2920( 2010) 02- 0137- 03
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理性思考
以 楚天都市报 为例
刘一夫 ! 孙 ! 海
V o.l 29 N o 2, 2010
! ! 摘要: 面对报纸同质化日 趋严 重的现 实, 国内 许多都 市报 纷纷走 上了 主流 化转 型的 道路。 楚 天都 市报 于 2007年 6月底也作 出战略转型的重大抉择, 以 ∀ 责任媒体、百姓情怀 #为办报宗旨, 增强对时政、经济、民生新闻的报 道力度, 力求在品质品位、影响力 、公信力、引导力等方面更上层楼。通过选 取 楚 天都市报 2010年 1 月份双日头 版以及 2006年 3月份双日头版的新闻为研究对象, 运用量化分析和文本分 析的方式, 可以推 知该报主 流化转型的 成败。
文章借省市领导之口一语中的地指出了武汉作为中部崛起重要阵地的关键作用在总结了武汉市2009年争取弯道超越一实现跨越式发展可喜成就的同时也表达出武汉市政府对武汉城市圈综合改造一事的决心和信心充满地区自豪感其报道视角也正是武汉全局经济的发展
第 29卷 2010 年第 2期
河南教育学院 学报 (哲学 社会科 学版 ) Journal of H en an Inst itu te of E du cation ( Ph ilosophy and Social S cien ces)

都市报同质化趋向及其解放之道

都市报同质化趋向及其解放之道

都市报同质化趋向及其解放之道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的繁荣发展,关于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的分析研究愈加深入,业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同城报纸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上,对策也大多基于此,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媒介之间的竞争也免不了“硝烟弥漫”,加之媒介融合、体制放开、外资注入、集团化办报时代的来临,异地都市报之间也慢慢地步入同质化的“战争”行列,梳理异地都市报的同质化趋向问题并展开科学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本论文是在基于理清同质化新闻报道的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南方都市报》和《华西都市报》为研究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两报关于汶川大地震一周的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判断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趋向,从理论上分析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的背景及深层次原因。

对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我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产生这种现象有着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虽然有合理存在的一面,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应该被受众尤其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忽略。

对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倾向问题进行二元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提出异地都市报破解之道的前提。

笔者认为,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探索应该从传媒体制、新闻实践、建立报纸品牌等方面着手操作。

成都报业:在趋同化中挣扎

成都报业:在趋同化中挣扎

|新华日报成都报业:在趋同化中挣扎报纸成功与否的首要尺度是定位,但如何定位,定位于哪个市场是一个受制于时代的命题。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就意味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干部、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精英社会解体,中国开始了市民社会的历程,市民成为社会的主体。

都市报成功把握住了市民这个主体,而快速成长起来。

报纸趋同的首要前提和必要特征是定位趋同,因为定位决定了市场,市场决定了报纸所供和读者所需必须高度吻合。

定位确立后,报纸就必须遵循既定逻辑和市场方向一致运行。

成都报业模式遍地开花,是市场趋同的必然结果。

从深层次分析,报业竞争不充分是成都报业模式定位趋同的根本诱因。

中国报业仍停滞在原始积累阶段,竞争的初级性决定了报业市场竞争的分散。

尽管中国已组建了30多家报业集团,但报业集团本身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国家通过行政杠杆把新闻产业推上集约化、集团化的快车道。

组建报业集团并没有构建规范有序的竞争关系,更没有实现报业集团的扩张来打造垄断竞争的优势,相反,原始竞争的本性被放大:各自为阵的竞争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既不受制于市场法则,也不受制于行业规范。

原始竞争是一种松散型竞争,它的实质在于快速积累。

报业竞争的原始性和急功近利导致竞争的单一性和重复性。

单一性表现在竞争定位、竞争模式的市场一致。

重复性表现在单一性的无限叠加。

在单一性上的重复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趋同,但市场分散,竞争就不可能集中优化报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华西都市报》市民定位成功后,成都的市场报立刻转型跟近,新创的报纸更是直接挪用,企图通过《华西都市报》这个模式谋求市场捷径。

《华西都市报》作为中国第一份市民生活报,其办报与市场对接的模式也很快向全国扩散。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先后到《华西都市报》来学习取经的报社达400多家,《华商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燕赵都市报》等报纸就是成功嫁接《华西都市报》模式的典范。

《华西都市报》打造的成都报业竞争模式随即在全国中心城市扩散。

都市报转型的矛盾:以模式化报道克服同质化倾向

都市报转型的矛盾:以模式化报道克服同质化倾向

都市报转型的矛盾:以模式化报道克服同质化倾向作者:雷红英黄兵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10期摘要:2007年,《楚天都市报》为克服都市类报纸低俗化、同质化倾向,将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主打品牌,开始主流化转型探索。

自2007年6月至2012年7月该报推出二十多位重大典型人物,其中不乏有“信义兄弟”等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的典型,但由于典型过于密集、报道方式相对模式化,《楚报》该类报道的传播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典型人物报道;传播效果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56-02当大众化报纸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遭遇发展极限以来,主流化转型成为都市报突围的一种重要走向。

2007年,《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报》)为克服都市类报纸同质化倾向,开始主流化转型探索。

该报在主流化转型过程中主推典型人物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构建和谐社会、传播传统道德、弘扬主流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典型过于密集、报道方式相对模式化,《楚报》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

《楚天都市报》自2007年6月开始主流化转型,至2012年7月1日已推出多位典型人物,其中重大典型人物报道如下(报道起止时间为报道首日至主要后续报道完结期间):从上表可以看出,《楚报》典型人物报道比较密集,如2010年,先后推出四位典型,典型人物报道之间间隔最短的只有17天,间隔最长的也只四个月;2011年推出六位典型,报道完“爱心妈妈”后立即报道“棉花奶奶”。

如此密集的报道会让受众产生阅读疲劳,进而对典型人物产生厌烦情绪,传播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从具体写作手法来看,上述典型人物报道的视角、语言、结构都非常相似。

由于普通市民是《楚天都市报》的重要读者,该报典型人物报道全都采用平民视角,用大量的情感化的写作,拉近与普通市民的心理距离。

语言表达方面,仅从标题的制作就可以看出文字的同质化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金华杯’ ‘ 提升子报子刊竞争力” 征文
都 市类报纸是一种面 向城市市 民的
四个方面 :
大众性报纸 ,也是我 国报业市场 中竞争 最激烈的报 纸种类 。都市类报纸趋 同化
首先 ,都市类报纸趋 同化现象浪费 了社会资源 ,加 剧了报业媒体 的恶性竞 争 。重复报 道 、 打价格大战 , 只能加剧报 纸间的恶性竞争 。
来 自哪家媒体 ,自然也无法成为某家报 纸的忠实读者了。
务市 民生活见 长 , 都市新 闻 、 务性 、 服 娱
乐性是 它的强项 。
趋 同化倾 向 的表 现
都市类报纸趋同化倾向治理谈
再次 ,都市类报纸 的趋 同化对受众 造成了伤害。对读 者的伤害体现在三个
一 同晚 报 , 大 方面 : 山西 大 同 0 00 有不少读者订 0 一是经济上的伤害。 一

任 , 中得 到有用信息 , 从 以满足其对新闻 信息的需求。而随着重 复新 闻比例的增 多, 对受众来说 , 到的有用信息越来越 得 少, 其对某报的信任度也随之降低 , 感 情 报纸 主要依靠广告收入 , 营模式单一 。 经
在对全 国 2 8 7 家晚报都市生活类报纸进 上的伤害也就进一步加深 。
都市类 报纸 的趋 同化倾 向近几 年来
愈演愈烈 ,千报一面”的诟病 已经成为 “
困扰业 内人士的重大问题 。都 市类报纸
趋 同化指的是两家或 两家 以上媒体在报 纸外观和内容层 次以及运 营层次等方面
了多份都 市类报纸 ,由于报道 内容都差
不多 , 使其所订的报纸物非所值 , 造成 了 受众订报费 的损失 。 二是 时间上的伤害 。 新 闻多是一次性的消费 ,而因为各报新 闻的重复刊登 ,造成了其二次 、三次 消
类报纸《 东南商报》 现代金 报》 和《 为例 。 20 0 4年 34月 份 , 东南 商报 》 现 代 、 《 和《
金报》用 同一新闻事件做头版头条或次 头条的, 就有 2 5天。都市类 报纸 遇到碰 到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时 ,这种倾 向更
最后 ,趋 同化倾向对处 于同一报业 集 团 内部 的媒体造成 的危害更大。媒体 的竞争 , 不仅仅体现在外部 , 也体现在 内
倾向从都市类报纸诞生不久 ,即上个世
纪九十年代 中后期就开始 出现了。随着 时间的发展 ,趋 同化倾向 已经成为了我 国都市类报纸发展过程中迫切要解决 的
问题 。
其次 ,趋 同化倾 向降低了报纸的可
读性 , 导致最终丧失 了固定读者群 。 都市 类报纸在 内容和外观上越来越严重的趋 同化 , 使读者感觉到“ 千报一面” 读完几 , 份报纸后 , 感觉都差别不 多。时间久了 ,
部。 如同一报业集团内部不同的报纸对同

为明显 。 在 20 如 0 6年 5月《 山西晚报》 以 “ 全民公投 , 山独立 ”为题 ,三晋都市 黑 《
报》 黑山公 投脱 离塞尔维亚 ‘ 以“ 独立 ’ 这
行 的“0 5全 国晚报都 市类报纸竞争 力 20
2 强 ”监测结果显示 ,0强的收入结 构 O 2
的雷 同,具体讲都市类报纸趋 同化倾 向
大致有以下四个方 面表现 :
第一 , 报道 内容趋 同。 这是都市类报
纸趋同化倾 向最 突出的表现 ,在一些时 政、 社会新 闻的选择上 , 各报的编辑和领 导“ 英雄所见略同” 。以宁波地区的都市


__ — _
费 ,造成 了受众时间上的损失。三是情 感上 的伤害 , 这也是最大的伤害。 受众看 报纸 ,大多是因为出于对某家报纸的信
团的内部竞争 ,并且使其外部竞争弱化 ,
从而成为限制报业集团发展的瓶颈。
在编排方式上 ,都市类报纸的头版大都
采用 了封面式编排 ,即主要新 闻用 大黑
趋同化的解决需要综合治理
解决都市类报纸趋同倾向的关键在 于形成都 市类报纸 差异化竞争 机制 , 具 体有 以下措施 : 第一 ,都市类报纸应 向专 门化 方向 发展 。 由于读者的需求 不同 , 都市类 报纸
均 比较单 一 , 绝大多 数报纸 的广告收入
占主 营收入的 比重超 过 7 %, 行收入 0 发
占的 比重 小 。
招儿早想好了”为题对黑 山脱离塞尔维
亚进行报道。
新 闻事件进行模式相同或相似 的重复
报道 ,就会造成媒体内部的报纸定位模
糊、 缺少特色 、 丧失个 陛。 就会加剧报业集
体标题或大 图片导读 ,次重要新 闻用小 黑体标题导读 ;报纸内页的编排方式都 是用 主要新闻 的大标题压住 整个 版面。 第三 , 运营方式趋同。 如今 的都市类
和《 新晚报》 都是在早上 出版 。
趋 同化的危 害性
对于趋同化的危 害性 ,主要 为以下
‘ 市人 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椎 } c 姚
1 3
“ 金华杯 ’ 升子报子刊竞争力” ‘ 提 征文
口 陈 杨
( 巴渝都 市报社 , 重庆 涪陵 480) 00 0
可持续 发展是指 既满足 当代人 的需
第 二 ,报纸 的外 观 和编 排 方式 趋 同 。 在报纸的外形上 , 国的各 都市类 我 报纸开始逐渐接近 , 都是小型报纸 , 都采
用大标题 、 配大图片来 吸引读者 的眼球 。
第四, 出版时间趋 同。 目前我 国的很 多大中城 市都 有数份都市类报纸 ,报纸 的名称也有 日报 、 晚报 、 晨报 、 午报 、 都市 报 、商报等等 。但是这些都市类报纸大 都在早上 出版 ,有些地方的晚报也不例 外 。例如在黑龙江市场上《 黑龙 江晨报》
通常意义上认为我 国的都市类报纸 应 定义为 , 包括 晚报 、 市 报 、 报 、 都 商 早 报、 晨报 、 时报等在 内 , 以反映都 市生活 变动为主要 内容 ,以城市居 民为主要读
者对象的大众化报纸 。都市类报纸 以服
这不但严重影响到新闻的质量 、 闻传 新
播 的效果 ,而且还影响了受众对获取新 闻消息 的来源的识别 ,许多读者 自己都 搞不清 自己获得的新闻内容究竟具体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