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产现场
贯彻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贯彻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
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徐总在本年度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就是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并提出“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强力推行各种安全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种安全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的安全工作总要求,这应该成为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我们务必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群策群力,坚决的、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以促进公司全面健康发展。
一、增强安全意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先生曾经如此感慨岁月的流逝。
由此,我们也要发问:人的生命失去后又会怎样?答案充满着惊惧和悲戚:人生只是一张单程车票,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不再回来。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说,人的生命都是最宝贵的。
事故,抛洒淋漓的鲜血,制造惨淡的人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步入就业队伍,人们对伤亡和职业病危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异常脆弱。
一个人生命的离去和健康的损坏,往往会严重影响数十人的生活,会造成他们心中巨大的、终生难以平复的悲痛。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我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旨在告诫自己,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增强安全意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古人云:“祸患常积于忽微”。
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多起重特大事故的起因都是“操作上一不小心”、“管理上稍不注意”、“监督上有点放松”、“安全意识不是太强”,一个烟头,一次打盹,一回脱岗,一个指头摁错了开关,一次阀门开错,都可能酿成惊天大祸。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1、什么叫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主管部门是企业经济及生产活动的管理机关,按照“管生产同时管理安全”的原则,在组织本部门、本行业的经济和生产工作中,同时也负责安全生产管理。
组织督促所属企业事业单位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
根据本部门、本行业的持点制订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抄技术法规,并向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备案,依法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袭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档案等。
(1)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扩展资料: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一、安全生产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事故负伤率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二、生产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损失。
三、生产管理包括生产安全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运行环境和条件管理。
四、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zd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安全生产管理2、企业安全管理的手段是什么一是要以坚持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
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员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等作斗争,而且还要同自己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二是要坚持安全管理规范化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
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2)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扩展资料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信息,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安全生产 指导思想
安全生产指导思想
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技支撑、法制保障的方针。
1.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重视在生产过程中的人的主观因素和行为引发的安全问题。
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激发员工的主动防范意识。
2. 预防为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防范措施,预先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损失。
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完善事故预警、监测和预测机制,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加大对事故隐患的惩处力度。
3. 综合治理:要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从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等多个方面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安全环保设施建设和维护,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4. 科技支撑:要发挥科技在安全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推广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安全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快速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5. 法制保障:要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
严肃的法制化环境。
总之,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从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技支撑和法制保障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考核试题
中交四公局 2017 年贵州片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考试(B 卷)公司名称所属部门/项目部门及职务姓名得分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在建项目经理部未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就进行施工的,将对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给予各()万元/次经济处罚,给予所属单位技术负责人()万元/次经济处罚。
A.2,2B.2,1C.1,1D.3,22.凡高度在4m 以上的建筑物不使用落地式脚手架的,首层四周必须支固定()m 宽的水平安全网(高层建筑支搭6m 宽双层网),网底距接触面不得小于()m (高层不得小于 5m)A.3,4B.2,3C.3,3D.2,23.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人员要做到“讲、做、说、查、宣”五个方面,其中“讲”指的是()A.领导讲、会会讲、事事讲B.人人讲、会会讲、事事讲C.人人讲、会会讲、时时讲D.安全员讲、会会讲、时时讲4.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Ⅲ级围岩、Ⅳ级围岩、Ⅴ级及以上围岩隧道二衬安全步距表述错误的是()。
A.Ⅲ级围岩不得超过120mB.Ⅳ级围岩不得超过90mC.Ⅴ级围岩不得超过70mD.Ⅲ级围岩不得超过110m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哪种事故属于较大事故()A.事故造成3 人死亡,10 人重伤B.事故造成1000 万元直接经济损失C.事故造成10 人死亡D.事故造成1 人死亡,经济损失1000 万元6.下列不属于建筑起重机械的是()A.塔式起重机B.整体提升脚手架C.物料提升机D. 施工升降机7.现场临时设施、场站等投入使用前,项目经理部必须进行验收。
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设施、设备的验收结果,要将()报公司审批,审批通过后实施。
A.施工方案B.首次作业许可C.验收计划D.验收报告8.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得大于()m,二次侧焊接电缆线应采用防水绝缘橡胶护套铜芯软电缆,长度不应大于()m,且进出线处应设置防护罩。
安全质量月总结报告
安全质量月总结报告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产现场,重点是管理的标准化和作业的标准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2017年安全质量月总结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安全质量月总结报告篇一为了提高xx公司产品质量,增强员工质量意识,加强管理层人员责任心,7月份开展了以抓质量、强质检、创品牌、塑形象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回顾一个月以来的活动开展,各基层单位按照公司指示和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积极参与、逐步推进并不断完善,圆满完成了此次活动的各项具体内容与要求,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达到了理想的目的。
通过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提出合理的建议,拿出整改的方案,采取过硬的措施,扭转了过去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
各生产车间的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开展质量月活动,公司书记史秋影主持召开了各基层单位书记动员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宣传降本保效保安稳工作和如何动员全体职工抓质量、如何运用质检手段抓质量、如何体现抓质量成效的工作安排,同时希望各单位做好宣传和落实。
二、加强质量培训在质量月活动中各单位掀起了学习的高潮,深入学习xx办字2号文件内容,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质量责任书明确了各级主管部门质量职责、质量要求、质量奖罚办法,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对员工的质量培训。
1、洗选设备厂对操作工进行言传身教方式的操作培训,要求工人加强自检,严格控制零件质量,逐步开展员工对图纸识别能力的培训。
2、矿车修造厂组织员工进行了座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表示只有产品质量上去了才能打造品牌,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在生产管理中,车间管理人员及操作者是关键,只有他们认识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产品质量,才能真正的生产出创品牌的产品。
3、劳保厂在质量月活动期间积极开展了加工质量评比活动,促进职工的干劲,进一步深入开展四质创优活动,提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4、综机设备检修厂开展了质量知识问答活动。
安全生产新十六字方针
安全生产新十六字方针1、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12字,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党和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16字,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党和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的十六字管理方针是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这一管理体制还将随着我这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在政府转变职能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要继续强调“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这个原则。
企业要负起搞好安全生产的重任。
企业在经营自主权扩大的同时,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也相应确立,责任也就相应加重了。
企业负责就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应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各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管生产的同时,必须搞好安全工作。
这样才能达到责权利的相互统一。
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大的保障作用。
不能将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对立起来,片面理解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具体说,企业应自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设置安全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必须提供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要求的工作场所、生产设施,加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管理;必须对特种作业进行安全资格考核,持证上岗等。
2.行业管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指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为适应这种要求,政府在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时,也要按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配备精干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行业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对行业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和检查,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行业所属企业以及归口管理的企业安全工作的管理,防止和控制伤亡事故和职业病。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生产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以安全为第一原则,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旨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重点体现“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在任何情况下,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都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还是其他领域,都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努力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安全可持续发展。
“安全第一”需要贯穿于整个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从生产设备的设计、工作环境的改善,到员工的培训与教育,都要以保障人民的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将“安全第一”理念体现到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注重“预防为主”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更加强调“预防为主”。
这意味着要在事故和风险发生之前,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预防为主的实质在于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防范,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
预防为主包括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等方面。
企业要强化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安全防范工作的有效性。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强调“以人为本”在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中,还强调“以人为本”。
这意味着要关注员工的安全需求和权益,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要求企业关注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通过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避免事故的发生。
此外,以人为本还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员工安全激励机制和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员工提供安全稳定的就业环境。
结语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这一方针体现了我国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长远规划,旨在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持续优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持续优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全面提升安全质量风险管控水平自开工以来,西康项目坚持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宗旨,在以安全为基石,努力提升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
目前,项目建设进展如火如荼,各专业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由于项目所承建III标段沟壑密布、桥隧相连,地形地貌尤为复杂,桥、隧占总长比例为82.5%,给施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针对建设点多、线长、时间紧、任务重等实际情况,我项目在抓好工程进度的同时,加强对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并采取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多次获得业主及有关各方的通报嘉奖,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一、制定方案,加强监控1、各部门、各专业增强安全质量意识,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责任制度的落实,签订包保责任状,层层建立施工安全质量责任人制度。
同时,根据各专业施工进展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扎实有效地组织推进各项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2、各专业根据自身工程特点将所有工程按照分项编写施工方案。
如:接触网支柱基础、电缆槽、过轨管等。
各专业要认真落实施工方案,严格把关。
3、加强施工安全质量的检查工作,各专业通过严格自检、抽检程序,凡检查不合格的及时予以纠正,该返工的一律返工。
严禁因麻痹大意或盲目抢工而造成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现象的发生。
对于重点工序、隐蔽工程严格执行全过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完善制度,专项检查,彻底消除重大安全隐患1、消除隐患,注重治理。
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体现,是事故发生的源头。
隐患不除,事故难绝。
安质部门进一步加大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严厉打击施工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确保工程进度合理、质量可靠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及行车安全。
2、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抓好基础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一是强化现场管理。
安全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场,安全基础管理的重点更是现场。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手段有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手段有1、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有哪些内容安监的综合监管比如:化工、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冶金、建造等等。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角色定位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行业管理三者虽然都从事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但并非处同一水平面、同一层次、同一角度,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认识:(一) 从地位看。
综合监管是一种处于较高层次、较为宏观的监管,所处的层次要高于专项监管、行业管理部门,与专项监管、行业管理的关系带有某种性质的指导与被指导、协调与被协调、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就是说,综合监管部门可以对专项监管、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协调、监督与检查。
(二)从性质看。
综合监管是一种综合性、全局性、全面性的监管,它的工作对象更多表现为下一级政府及安全生产专项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也就是说,综合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同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的监督,代表政府对有关部门及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的监督,目的在于保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决策、总体部署与重大举措能正常地推进、有效地落实。
(三) 从职责内容看。
综合监管工作的主要职责在于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与总体部署的落实,重点在于对各负有安全生产专项监管职责的部门进行协调、指导、监督与检查,是对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再监管,而不只是对众多具体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具体的管理和检查,也不是要代替、包办负有安全生产专项监管及行业管理的部门的具体工作或者简单地做一些部门不愿意做的具体工作,更不是要与有关部门“争权夺利”。
(四) 从工作手段看。
综合监管所拥有的手段主要不是行政审批、核准、备案或者行政处罚权等之类带有“硬”约束性质的,而主要是一种劝导、指导、建议等带有“柔性”的手段,即使是在行使监督检查方面的职权时也是更多地体现出劝导和协调的色采。
(五)从工作的切入角度看。
综合监管工作更多地是站在一种较为中立、超脱或者较高的层次、较为全面地介入工作,如综合、深入地分析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的协调,以体现出政府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监管的“所在”。
catl安全生产四原则
catl安全生产四原则安全生产是指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安全风险,在安全生产中需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安全第一”。
首先,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从源头上、全过程上开展安全管理和控制风险,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意味着在生产前期,要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得到充分的落实。
其次,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综合治理是指通过综合的手段和措施,对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这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物质手段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以达到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三,责任到人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责任到人是指在安全生产中,每个相关人员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从企业层面来看,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从员工层面来看,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严守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懈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最后,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将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作为一切生产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做任何决策和行动时,都要优先考虑安全问题,做到不牺牲安全换取其他利益。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四原则,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安全第一,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
只有坚持这四个原则,才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牢记这四个原则,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为保障生产的安全和顺利做出努力。
安全生产的工作原则方针
安全生产的工作原则方针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重视和保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工作原则方针,以指导员工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安全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的工作原则方针。
一、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以人的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安全生产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人的安全必须放在首位。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并且加强监督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同时,企业还要落实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性。
二、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原则,即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工作场所和操作流程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并采取措施防止其再次出现。
同时,要提供员工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让员工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全面管理的原则安全生产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全方位的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划定责任职责,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在突发情况下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安全问题。
四、科学监管的原则科学监管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机制和体系,完善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了解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并根据事故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和改进。
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关键设备和重要工艺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环节要加强预警和预防,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五、技术创新的原则技术创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
企业要持续关注和应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安全生产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企业安全管理的手段是什么
企业安全管理的手段是什么----7dbc108c-7156-11ec-b00e-7cb59b590d7d一是要以坚持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企业是否安全首先体现在生产现场。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不仅要与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作斗争,还要与自己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行为控制,完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员工在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没有违规的条件,并严格监督管理。
因此,要做好现场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维护的标准化工作,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安全。
规范岗位操作,防止“人为”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做到标准工作、放心工作、完美工作。
二是要坚持安全管理规范化人类行为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和约束。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违反规定应给予什么处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并形成文件。
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员工真正了解违规行为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是落实各级干部、管理者和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责任制。
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公司到车间、班组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公司成立由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每季度对公司重点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各厂提出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公司级、厂级、整改项目进行归口及时整改。
各分厂也相应成立安全检查鉴定组织机构,每月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各车间上报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厂级、车间级整改项目,落实责任人进行及时整改。
车间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每周对管辖的装置(区域)进行详细的检查一次,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上报分厂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由上级部门鉴定进行协调处理。
安全生产法规的出发点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法规的出发点1、制定安全生产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什么出发点: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落脚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核心是
安全责任制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基本核心,安全责任制在任何一个企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安全责任制是指企业高层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
它通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管理制度中的最基本核心,即安全责任制,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企业领导应明确安全生产的目标并确保其落实到位。
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目标,既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安全生产目标应当具体、可量化、可操作,并且做到科学合理。
2. 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人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人物,也是安全责任制的核心。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规模和特点,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的岗位、权限和责任范围。
安全生产责任人要对所辖区域或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包括安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安全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等。
3. 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组织是建立安全责任制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权利。
安全管理组织应具备明确的层级结构,上下级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协调机制。
4. 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是安全责任制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安全巡查制度等。
制度的建立要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5.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定期安全培训、临时岗位培训等。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
一、以人为本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首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意味着保护和关心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注重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二、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方针。
这意味着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重点是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和风险。
预防为主要求企业在工艺设备选型、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操作规程制定等方面前瞻性地进行安全预防,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预防为主强调事故的后果防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应对。
三、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针。
这意味着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综合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安全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治理。
综合治理要求企业加强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运用,综合利用科技手段,如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安全评估技术等,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和法律手段,维护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
四、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这意味着安全责任是全体员工共同承担的,每个员工都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安全工作中。
全员参与要求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安全习惯。
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员工安全参与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提出安全管理建议和主动参与安全管理活动。
总之,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
企业在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时要坚持这些原则,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确保生产过程的平稳和安全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有哪些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生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这些方针旨在规范各个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推动企业和机构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一、人民利益至上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首要原则就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
无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为主在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中,预防为主是一个核心原则。
预防事故的发生远比事后救援更为重要和有效。
我们必须在工作场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预先识别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预防措施的落实,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全面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方针要求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管理。
这包括从领导层到员工都应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
企业的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员工应按照企业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自觉遵守安全制度,严格执行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
四、科学技术创新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鼓励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估潜在的风险,提高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持续创新,推动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发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五、法律法规依据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依据的重要依据是法律法规。
政府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企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运营符合安全标准。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六、合作共赢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强调合作共赢的理念。
只有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产现场,重点是管理的标准化和作业的标准化。
因此,公司不断创新现场管理机制规范管理体系,强化重点管理,加强生产作业全过程中对人、机、环境的持续有效监控,保持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的良好状态,做到人人职责清晰、事事标准明确、处处管理规范、时时监控有效。
2004年我公司被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确定为本市创建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试点企业之一,并参加了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的草拟工作,目前我公司已进入自查整改阶段。
在创建过程中,对于我们已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来说,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这两者之间关系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创建工作对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者之间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区别
第一、安全质量标准化采取强制原则,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取自愿原则。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通过实施严格管理,使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的要求,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从业人员对自身安全和文明生产的愿望。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于200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并印发了《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机械制造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机械行业企业要按照此标准要求,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要求的重要体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PDCA循环,即“计划、行动、监察、改进”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
它要求组织在实施管理体系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
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第二、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管理标准,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个标准,它分为基础管理评价、设备设施安全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评价三部分,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达到安全质量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的三大管理体系之一,这种体系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与组织的其它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
第三、安全质量标准化有起点要求,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安全质量标准化适用于各类机械制造企业,采用千分制考核,分为三个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800分的为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600分的为三级。
也就是说,考核分不到规定的分值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安全质量等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用于所有行业,旨在使用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它并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作出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企业是事故低发单位,还是事故高发、频发单位,都可以建立体系。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联系
第一、都是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安全管理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利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科学方法和动态管理,可进一步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
通过持续改进,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和整改,降低职业安全风险,不断改善生产现场作业环境。
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通过“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以及对重要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从源头上加强了对职业风险的管理,采用动态管理方式,降低了事故事件的发生概率,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第二、都是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我国已建成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对于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所列的考评条款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法规、标准以及安全健康的有关规定编制的,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就是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底线,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预测、度量系统的安全性、规范性、科学性的依据,是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条最基本的保障线。
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也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组织通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等活动的实施确保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并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监视检查。
这与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精神完全吻合。
第三、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建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产生使体系的具体化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必不可少、相辅相成的手段和管理标准。
两者各有侧重,既不能偏废,也不能绝对化,要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实现安全质量标准,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
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融合起来,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使公司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