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册总复习考点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题目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其中被广泛称为四大发明的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 造纸术造纸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

据记载,早在东汉时期,中国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最早的纸是用植物纤维制成的,后来发展出使用董草、麻纤维等材料。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材料的制作更加容易,大大推动了科学、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2. 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

据记载,唐朝时期,中国的刀耕火种术和活字印刷术相结合,形成了石版印刷术。

这一技术在宋朝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活字铅字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大规模的复制成为可能,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传播。

3. 火药火药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对军事、科技和工业革命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记载,早在东汉时期,中国的道士张角就发明了火药,并用于驱鬼和炼丹。

火药的发明推动了火器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将火药带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4. 指南针指南针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它使得航海和航空的导航变得更加准确和精确。

早在中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

指南针的出现使得航海和航空变得更加安全和可靠,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海上贸易和探险。

题目二:明清王朝的政治改革明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封建王朝,他们在政治改革方面也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

明朝的政治改革明朝的政治改革主要集中在分封制和科举制上。

分封制是明朝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措施。

明初,朱元璋在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后,采用了分封制来控制地方势力。

分封制根据地区差异和地方势力,将地方细分为多个封地,由诸侯王负责管理。

这种制度有效遏制了地方势力的扩张,保持了王朝的统一和稳定。

科举制也是明朝的一个重要政治改革。

科举制主要通过举办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以实现社会上层阶级的流动和选拔优秀人才。

浙江省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江省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江省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战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B. 战役以赵国的长平之战为标志C. 战役中,赵国将领赵奢和秦将白起展开激战D. 战役结束后,秦国统一了六国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隋唐时期,中国的火药技术传入阿拉伯世界B. 宋代,中国的指南针技术传入欧洲C. 元代,中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D. 清代,中国的天文学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人”?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炎D. 杜牧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开疆拓土D. 魏晋南北朝时期5、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灭掉了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B.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如实行中央集权制。

C. 秦始皇推行了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使得国家更加稳定。

D. 秦始皇在位期间,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土地依然属于贵族。

6、题干: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法典。

B. 该法典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汉谟拉比法典》共282条法律条文,涵盖了民事、刑事、宗教等多个方面。

D. 《汉谟拉比法典》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7、题干:以下哪个朝代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所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8、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北伐战争9、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全书共分为十纪C. 《史记》中的“纪”是按朝代划分的D. 《史记》的编写体例是“纪”、“志”、“传”11、题干:在商朝时期,我国最早使用的文字是什么?A. 金文B. 篆书C. 甲骨文D. 楷书13、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B.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得以大规模印刷C. 火药的发明使得战争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比造纸术的发明早15、以下哪位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史圣”?A. 司马迁B. 班固C. 贾谊D. 王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近年来,我国某城市为推动绿色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加强节能减排等。

高三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答案:D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推恩令B. 削弱诸侯国C. 建立刺史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推动了文化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展示国力B. 寻找海外贸易伙伴C. 传播中华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5. 清朝雍正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制度对农民产生了哪些影响?A. 减轻了农民负担B. 促进了农业生产C.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 以上都是答案:D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光二年,诏曰:‘今诸侯王多骄恣,不遵法度,朕甚忧之。

’于是下令推恩,诸侯王得以分封子弟为侯。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2.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推行郡县制的措施,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个郡设置守、尉、监等官员,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2.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目的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权力,通过分封诸侯王的子弟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被分割,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三、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 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改进,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特别是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和瓷器制造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商品经济逐渐兴起。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A解析: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

秦朝结束了长期的战国时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

因此,正确答案是A、秦朝。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五四运动B、五卅运动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191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彻底的爱国民主运动。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因此,正确答案是A、五四运动。

3、题干: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历史人物分为“圣贤”、“豪杰”和“匹夫”三类,这种分类方法体现了以下哪种史学观念?A. 历史唯物主义B. 历史唯心主义C. 历史辩证法D. 历史实证主义答案:B解析: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人物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其道德品质和人生追求,这种分类方法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反映了历史唯心主义观念。

4、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A. 重视人的价值B. 追求现实幸福C. 提倡民主政治D. 强调宗教信仰答案:D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和重视,提倡追求现实幸福和民主政治,而宗教信仰并非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5、题干:以下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秦国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B. 秦始皇在位期间,将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C. 秦朝建立后,立刻废除了商鞅变法中的土地私有制D. 秦朝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但统一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削弱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秦国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郡县制;C选项错误,秦朝虽然废除了商鞅变法中的某些措施,但并未废除土地私有制;D选项错误,秦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天津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天津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天津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历史学家在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指出:``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 )A.有利于形成集体防腐的机制B.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C.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D.保证了公民思想的自由材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下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制,故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没有体现集体防腐机制,故A错误;雅典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与公民思想自由无关,故D错误。

答案:C2、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全党同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这表明()A. 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 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C.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D.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全党同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题目要求分析这一通知表明了什么。

选项A,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为民服务的意识,并未直接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故A不符合题意。

选项B,虽然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确实有助于党的自身建设,但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来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为民服务意识,而不是直接强调党的执政能力,故B不符合题意。

高三历史复习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复习检测试题

【导语】⼀轮复习中,考⽣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了全⾯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考语⽂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和思维⽅法。

⼆轮复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要在⼀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据考纲,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的增长点,提⾼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为你整理了《⾼三历史复习检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助你学习!【篇⼀】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的模范,⽽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多数公民⼿中,⽽不是在少数⼈⼿中。

——伯利克⾥ 材料⼆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和3.2万外帮⼈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中,假定成⼈居半,是8.4万⼈,其中妇⼥毫⽆权利,所剩全权公民男⼦就只有4.2万⼈了。

其中第三级公民占2.5万⼈,第四级占1.6万⼈,第⼀、⼆等级奴⾪主和⼤所有者公民就不过1000⼈⽽已。

材料三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伯拉图出⽣于雅典,⽽亚⾥⼠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在那⾥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化知识之⼤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阅后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应如何评价材料⼀津津乐道的内容。

(6分) (2)材料三的现象与材料⼀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4分) 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地⼴,兵休⽽国富。

故秦⽆敌于天下,⽴威诸侯。

——《战国策》 材料⼆秦孝公时,有⼈曾当⾯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原则,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

西汉时,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甚⾄有⼈认为,秦⼆世⽽亡的根⼦早在商鞅变法时代就种下了。

——⼈教版改⾰模块课本 材料三商君,其天资刻薄⼈也。

高三历史总复习题

高三历史总复习题

高三历史总复习题导言: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事件。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必修科目,也是高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历史知识,以下是一些高三历史总复习题。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考点:夏商周三代)1. 夏、商、周三代的交替是如何实现的?2. 夏朝的建立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有何特点?4. 周朝的兴衰原因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何?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点:封建社会)1. 中国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是什么?2. 五代十国时期如何影响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3. 秦朝的统一制度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有何影响?4. 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和官僚的关系是怎样的?三、中国古代的经济和社会(考点:生产方式的演变)1. 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2. 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何影响?3. 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变迁有何特点?4. 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意义?四、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考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有哪些突出贡献?2. 唐代的科技和文化繁荣对世界的影响如何?3.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有何作用?4. 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和音乐有何特点?五、中国古代的外交与文化交流(考点:外交政策和文化交往)1. 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文化交流有哪些特点?2. 丝绸之路对中国和国际间经济和文化交流有何影响?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如何演变?4. 明朝的海外航海和外交政策对中国古代的交流有何意义?结语:通过对以上高三历史总复习题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掌握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同时,这些复习题也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高考历史科目时,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题目来进行针对性复习,并结合教材和参考书进行深入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为高考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等。

这里的周服饰的“秩序井然”反映的是A、井田制B、郡县制C、宗法制D、民主政治2.下面是根据《春明梦余录》中记载的公元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八天之内,明太祖的总工作量和平均工作量所绘制统计图。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处理奏章(个)处理行政事务(件)A.明太祖勤于政事,举政果断 B.明太祖对臣下的工作能力感到不满C.明太祖废除丞相,政务繁杂 D.明太祖时内阁办事不力,被迫为之3.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4.“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5、民主革命时期反帝斗争以国内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首先应该进行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维新变法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

高三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 强化了士族阶层的地位C.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D. 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CD3.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倡导文学革命D. 推广白话文答案:ABCD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华北B. 华中C. 华东D. 华南答案:ABC二、填空题6.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之一是________,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商鞅变法7.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________。

答案:泉州8.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它发生在________年。

答案:1919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__社会。

答案:社会主义10.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________。

答案:市场经济三、简答题11. 简述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末期为了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进行的一系列自强改革措施。

主要包括兴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科技、建立新式军队等。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种种原因,洋务运动未能实现其根本目的,即强国富民。

四、论述题12. 论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答案: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和测试题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和测试题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和测试题一、教案内容专题名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2.分析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3.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创新与变革。

教学难点:1.对政治制度演变内在逻辑的理解。

2.分析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基本内容第一阶段:封建制时期(夏商周)讲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特点,如分封制、世袭制等。

分析分封制对地方治理的影响。

第二阶段:中央集权制时期(秦汉至明清)讲解秦汉至明清的政治制度特点,如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

分析中央集权制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三阶段:政治制度创新与变革讲解唐朝的政治制度创新,如科举制的发展、府兵制等。

分析宋朝的政治制度变革,如二税法、募兵制等。

分析明朝的政治制度创新,如一条鞭法、废除丞相制度等。

3.案例分析分析唐朝科举制的实施过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分析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4.小结强调政治制度创新与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测试题一、选择题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A.世袭制B.科举制C.皇帝制度D.地方自治3.唐朝科举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增强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D.降低了士人的地位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

2.分析唐朝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与变革的原因及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材料一:唐朝科举制的实施,选拔了大量有才能的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材料二: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实行内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和废除丞相制度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重难点补充:1.对话引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如何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变和创新的吗?”2.封建制时期教师讲解:“夏商周时期,我们实行的是分封制,诸侯分封而治,这样的制度有什么优缺点呢?”学生思考并回答:“优点可能是地方治理相对独立,缺点可能是容易造成割据势力。

高三历史总复习练习题

高三历史总复习练习题

高三历史总复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航海有重要作用。

B. 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和传播信息更加方便和普及。

C.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传播。

D. 火药的应用使军事战争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2. 下列选项中,哪一位是近代世界著名的启蒙思想家?A. 孔子B. 笛卡尔C. 孟子D. 荀子3. 印度的凡尔赛王宫又称为:A. 埃菲尔铁塔B. 青岛浴场C. 泰姬陵D. 圣索菲亚大教堂4.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A. 中国禁止鸦片的进口和贩卖B. 英国不满中国对外贸易的限制C. 英国入侵中国的军事要地D. 中国对外商的不友好态度5. 下列哪一场战役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A. 平津战役B. 皖南事变C. 武汉会战D. 九一八事变二、简答题1. 解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2. 举例说明近代中国经历的几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3. 解释什么是冷战,并列举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

4. 解释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5. 分析南京大屠杀对二战中的中国及世界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选择其中一场战争,并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全面论述。

注意事项:本文以非正式的问答形式呈现,题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答案与选项之间用英文半角句号分隔。

请在你的回答中对选项以A、B、C、D进行编号,并在最后给出你的选择答案。

答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回答问题,对每个问题给出清晰的解释。

尽量避免使用文言文或太过专业化的语言。

高三上学期末总复习测试历史试卷及详解

高三上学期末总复习测试历史试卷及详解

高三上学期末总复习测试四历史试卷及详解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诸如此辈,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

钱穆先生认为这是“北方士族几成民族意识上之团结一致”的表现。

该材料意在说明()A.北方汉人民族意识觉醒B.北方农耕文化的延续主要得益于士族C.北方士族联合起来抵抗异族D.北方的社会环境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2.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

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

使职差遣制的盛行()A.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C.不利于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D.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3.下图是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图,据此可知,该图()A.科学揭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准确呈现了经济基础的变动C.客观上反映南方市场的扩大D.合理解读了北民南迁的原因4.1394年,明太祖下令“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

命礼部严禁绝之,收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

“明太祖此举源于()A.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威胁B.社会经济出现新的元素C.治国理念发生根本转变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5.下表据《通考·田赋考四·历代田赋之制》整理而成。

据此可推知()A.土地经营方式变化成为可能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政府不注重对小农经济保护D.土地兼并导致人均亩数减少6.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涌现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和浙江学派等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

他们都以考订实证为基本特征,标榜“汉学”,以别于官学、“宋学”。

高三历史高考复习测试卷答案

高三历史高考复习测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分,共计7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D C A D C B A C B B C B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B B B A A A A B B C D C B B二、材料题共34分31、1西汉时期出现“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西传至西域、安息、大秦等地区;唐时更广泛地向边疆地区扩展,同时输入朝鲜、波斯、大食等国家;明朝时随郑和下西洋远销到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写出其中两点即可给2分2主要生产地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1分唐朝丝织业中心有定州、扬州、益州;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成都的丝织业非常发达;北宋丝织技术以四川地区为最高;明朝丝织业中心在苏州、杭州;清朝的南京丝织业水平后来居上;2分原因是:长江流域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桑麻的种植;人口、科技南迁;统治者重视;政治相对稳定等;3分3北方环境恶化;削减桑麻改种谷物;启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人们要注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分32、1相同观点:都主张改变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和缩小东西部差距;都主张利用东部沿海经济优势发展西部内地经济;2分2前者主要着眼于工业布局的平衡和备战的需要;后者主要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经济全局的需要;4分3近代以来,由于东部沿海一带受到列强侵略,加速了那里自然经济瓦解,众多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外商投资和近代科技设备的引进;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集中出现在沿海一带;国民政府建立后,官僚资本企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兴办的重工业也分布在东部;以后西部工业虽有很大的发展,但改革开放后20年间东部经济特区等享有优惠政策,发展迅速,东西部差距加大,形成了布局不合理局面;6分33、1政治:加强中央王权,削弱封建割据势力,促进统一;2分经济:统一税制,削除关卡,促进商业的发展;2分问题:由于各国都实现禁止金银外流、禁止原料出口和促进成品出口的保护关税政策,造成各国的经济利益上的冲突,进而抑制经济发展和形成国家间的矛盾;2分2材料三认为国家无须干预金银货币和各种商品的进出口;主张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政策;2分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希望加强和巩固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要求解除封建束缚,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理论;2分三、问答题共41分34、问题: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出现外戚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局面,朝政混乱;2分②中央集权削弱,出现地方分裂割据局面;2分③阶级矛盾激化;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分最大问题及表现:地方分裂割据,中央集权削弱;导致两朝统治结束;封建统一国家分裂,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3分根源: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②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弊端;4分35、变化:1探索者的阶级属性有了新变化:由地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分子和农民阶级的代表转到民族资产阶级;2探索的内容有了新变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前,地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分子一味提出学习西方技术以富国强兵;农民阶级提出了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初步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资政新篇>>;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在经济上提出振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治上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进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要求;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开始运用西方的政治学说;6分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2分评价:1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些活动在当时是进步的,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也是爱国的;2他们的活动是中国民主革命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的民主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3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行不通,不可能彻底反帝反封建,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4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6分36、相似原因: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两国的沉重打击,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两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都要改变这一世界旧秩序;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6分反思态度不同:德国遭受战争的破坏程度比日本严重,德国人民遭受的痛苦比日本相对深重;纽伦堡审判,美、苏、英、法四国密切合作,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惩罚比较彻底和全面,不反对对战犯判以重罪,还宣判了纳粹党为犯罪组织;东京审判则由美国占主导地位,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保留了天皇制,力图把日本建成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基地;对日本实行特殊的扶植政策,关于严厉惩罚战犯的决议没有得到执行,甚至包庇一些杀害中国人民的日本战犯;一些军国主义分子乃至战犯又重新回到军界、政界、财界等,有的担任要职,这些人形成一股极右势力;同时日本军国主义理论、思想及罪行也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和批判,留下诸多隐患;6 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高三历史综合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高三历史综合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撼了中国。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据此回答1-4题。

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2.禁烟运动中的林则徐代表了谁的利益:()A.清朝政府B.禁烟派C.人民群众D.中华民族3.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当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②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多方面的;体现了灾难和先进的双重性。

据此回答5-7题。

5.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④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6.鸦片战争后的20年,中国主要呈现出:()A.封建主义特征B.半殖民地特征C.半封建特征D.殖民地特征7.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为了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目标。

四川省成都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四川省成都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四川省成都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说明( )A.理论的掌握可以超越现实物质条件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社会变革要先解决社会意识问题D.科学的理论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数字、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与社会变革的相关知识。

选项A,任何理论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一定的现实物质条件作为基础,不能超越现实物质条件,故A项错误。

选项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强调的是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材料中没有体现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故B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C,社会变革涉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两个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但并不能说社会变革要先解决社会意识问题,而是要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存在,故C项错误。

选项D,材料“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强调理论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当科学的理论被群众掌握后,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

2、以下选项中,体现唯物主义思想的是()A.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C. 万物皆备于我D.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数字、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选项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强调“理”在“气”之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即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故A项错误。

选项B,“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表现,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故B项正确。

选项C,“万物皆备于我”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强调个人的主观精神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与唯物主义思想相悖,故C项错误。

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所实施的?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实行分封制D. 建立郡县制2、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

请问,郑和首次出海远航是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进行的?A. 明成祖朱棣B. 明太祖朱元璋C. 明仁宗朱高炽D. 明宣宗朱瞻基3、下列哪一项是关于鸦片战争的重要影响?A、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A、1900年B、1911年C、1919年D、1949年5、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封建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的。

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康有为、梁启超。

6、题干:以下关于土地改革的意义,错误的是:A、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改革导致农村社会秩序混乱,不利于社会稳定。

D、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所实行的政策?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推行科举制度8、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两个朝代,期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

以下哪项发生在明朝?A. 郑和下西洋B.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C. 文天祥抗元D. 闭关锁国政策的确立9、题干: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C.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 《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11、下列哪一项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思想流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E. 阴阳家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指南针促进了全球航海技术的发展。

最新高考总复习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模拟考试优质精品试卷试题后附答案下载

最新高考总复习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模拟考试优质精品试卷试题后附答案下载

最新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后附答案2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25.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

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26.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对夔州路的主客关系颁布的专法规定:“夔州路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并却勒归旧处,他处不得居停。

又敕:施、黔州诸县主户、壮丁、寨将子弟等旁下客户逃移入外界,委县司画时差人计会所属州县追回,令著旧业。

”材料说明此时()A.佃户地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B.农民雇主队伍具有不稳定性C.客户人身依附性仍相当严重D.政府对农民择业的严格限制27.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

”该学者强调()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实力打败中国28.有人认为:“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A.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B.反映了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精华C.体现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D.反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理想29.自1904年以后,地方督抚便以积极的姿态活跃在立宪舞台上,到1910年的国会请愿运动期间,更是大规模地加入,决定性地使清政府决定提前召开国会,将宪政改革的时间表提前了三年。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宋代《管氏地理指蒙》指出: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

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

这种理论到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才有所改变,其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明朝传统科技的进步 B.科举制对科技的促进C.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 D.海禁政策被政府否定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3、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某某等五郡才相当于今某某省,而南方的某某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某某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4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5、顾炎武在《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

”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B.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C.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D.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6、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

”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

”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希望:A. 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B. 参议院行事更加审慎严谨C. 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D. 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7、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8、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1.1905年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与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出现了新的特点,斗争水平进一步提高。

其表现有()
①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②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与封建主义
③建立政党领导斗争④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是两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同点,而非新特点,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选C项。

答案:C
2.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亚洲革命风暴时期相比,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
A.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亚洲地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亚洲国家的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解析:比较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亚洲革命风暴时期亚洲社会的经济状况,突出亚洲的觉醒时期的特点。

A、B、D三项都符合这两个时期,故选C项。

答案:C
3.决定亚洲的觉醒走上与亚洲革命风暴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
A.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B.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力量
C.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D.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解析:亚洲革命风暴基本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亚洲的觉醒属于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这一差别的根本原因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A
4.下列与民族问题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拉美独立运动彻底铲除了封建主义
B.一战中塞尔维亚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C.提拉克的激进主张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
D.民族成分单一是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最大优势
解析:一战中,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故其参战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B项正确。

A项错在“彻底铲除”;激进派提拉克的独立主张不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自治”是其方向),故C项错误;D项最大优势是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和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答案:B
5.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亚洲人民觉醒过来了,他们要求新的生活,要求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

”下列事件与“争取民主”有关的是()
①中国的义和团运动②朝鲜义兵运动③印度1905~1908年反英斗争④中国的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从材料可知,“觉醒”应指要求民主的斗争。

义兵运动是朝鲜爱国官兵在人民的支持下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当时朝鲜资本主义尚未发展;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无民主的要求。

印度的反英斗争和辛亥革命符合题意。

答案:D
6.使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进入“觉醒”阶段的决定因素是()
A.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的疯狂侵略
B.亚洲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C.亚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必然结果
D.民族民主思想在亚洲各国的传播
解析:本题考查从宏观上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列强把亚洲纳入世界殖民体系,客观上改变了亚洲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B
7.列宁指出“第二国际是无产阶级运动的革命组织,这个运动当时是向横的方向发展,因此革命的水平不免降低,机会主义不免暂时加强,而终于使第二国际遭到可耻的破产”。

由此分析第二国际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
B.机会主义的泛滥
C.国际内部形成不同派别
D.合法斗争的方式不当
解析:其中A、C两项是第二国际的客观特点。

D项的表述不正确,合法斗争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并且取得了重要成果。

B项机会主义的泛滥特别是修正主义的泛滥是导致第二国际破产的主要因素。

答案:B
8.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重新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指导
C.各国工人政党或组织的相继建立
D.各国工人罢工的次数不断增加
解析:19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工人的人数猛增,巴黎会社后一度处于低潮的国际工人运动,又逐步走向高潮。

答案:A
9.列宁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①俄国无产阶级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②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③马克思主义小组在俄国的出现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列宁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答案:D
10.第二国际和第一国际的主要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国际性的工人联合组织②都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导下建立的③都是各国工人团体和组织的上级领导机关④都进行了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都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导下建立的国际性工人联合组织。

但第二国际是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的,它与第一国际不同,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因此排除③。

第二国际内部存在着修正主义,但第一国际内部没有,故排除④。

答案:A
11.有人说:“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

”这里“新型”是指()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
C.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D.有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解析: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通过决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的纲领。

这在当时的第二国际各党中是没有先例的。

而这次大会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
党)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因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2.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指()
A.巴黎公社失败的现实
B.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解析:根据题干的关键词“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判断,这里的实践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西方资产阶级已经腐朽,成为维护旧制度的反动力量,在亚洲还有能够代表真正的、战斗的、彻底的民主主义的资产阶级。

这个阶级不是在衰落下去,而在向上发展。


——列宁《中国的革命》1912年材料三在欧美各国,特别是在法国,当他们还在革命的时代,那里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彻底的,在中国资产阶级连这点彻底性都没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请完成: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时期的资产阶级而言?举例说明“非常革命”。

(2)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产阶级的评论是否矛盾?为什么?
(3)为什么列宁又说亚洲的资产阶级“不是在衰落下去,而在向上发展”?
(4)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评价与列宁的观点有何不同?其理论依据何在?
解析:第(1)问是指17、18世纪。

第(2)问不矛盾的原因要从时代背景中去分析。

第(3)问要从亚洲的社会实际去分析,当时亚洲的资产阶级刚刚产生,富有革命活力。

第(4)问其不同点比较明显。

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评价,是基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参考答案:(1)17、18世纪。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2)不矛盾。

西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疯狂扩军备战,以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4)列宁认为亚洲的资产阶级是彻底的民主主义者,当然也包括中国
的资产阶级,毛泽东则认为其缺乏革命性。

依据是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