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题型考点练习题——考点五、诗歌鉴赏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②,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③,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④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⑤,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
兴元,汉中。
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
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
④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
⑤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B. “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 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 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20211110042704)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尽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诗歌,达成下边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川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绚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孤独,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 此诗作于公元762 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 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闪避战乱走开长安,往荆州依赖刘表。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二句描绘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的情况,从正面描绘出路上雾气浓厚,连续时间长。
B.三四句写出暖冬之景。
蚊虫飞舞,野凫少见行人,人离开才忽自觉,缄默顷刻,四散而去。
C.本诗既借景抒怀,又运用典故,寄望了深沉的感情。
D.写山中湿气浓厚,阴云层层,一如诗人心里的沉郁。
写蚊蚋集、凫鸭乱,以动衬静,那种静寂也是诗人心里的孤单的外化。
(2)请剖析最后四句中诗人表达出的感情。
【答案】( 1) A(2)孔父伤时,王粲去国,我这一世,流浪不定,不由感叹不已。
作者借此表达生不逢时的愁闷,飘零异乡的哀思,对国家命运的忧愁。
【分析】【剖析】( 1) A 项,“从正面描绘出”错误。
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衣裳沾雾而自湿,向来到中正午分,雾气才散尽。
“衣裳沾雾而自湿”是侧面描绘,应当是正面与侧面联合写出路上雾气浓厚,连续时间长。
应选A。
(2)最后四句的意思为突然就想到了孔子,想到了“吾道穷矣”的一声浩叹,忧时伤生之意顿生。
突然就想到了王粲,想到了“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的悲伤无奈。
而后就想到了“我”——这一世苦于飘泊,转徙江湖,不由发出一声惋惜。
已进老境的杜甫久病于飘泊,心中的悲苦一如江水漫漶。
但是,无穷江山,孤身一人,这种悲苦又能向谁倾倒呢?所以唯有一声长叹而已!连用两典,把个人不幸与家国情怀连在了一起,写出了飘零异乡的哀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愁。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
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借景抒情(或借助景物描写),开篇描写交织着斜风细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间描写登楼所见的点点秋色,结尾描写大雁远飞、斜阳西沉,都表达了诗人对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愤之情。
②用典,反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诗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表现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力为的心情。
③对比,少年的才华横溢与如今的才气凋尽形成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国之恨;将自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形成对比,表现救国无望的无可奈何。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20211110033737)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尽答案(优选 )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古诗,达成以下小题。
捣衣诗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说明】① 亭皋:水边的平川,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
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境界。
③ 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感情。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想念。
C.颈联寓情于景,情形交融。
斜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喊声衬托思妇的难过。
D.尾联照顾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叹息来年春季,游子应穿上轻浮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
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望关切想念之情。
(2)《梁书》中记录,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答案】( 1) D( 2)①想象(或虚实联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暮秋情形,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节气,表达了对游子的想念之情。
② 用典:“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忠诚地期望湘夫人的到来,颔联化用此典故,委宛而生动地写出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期望游子回来的情形。
③ 对仗(或对偶):内容上,上句写南方的女子想念丈夫,下句写北方边塞的丈夫迟迟不归。
词性上,“亭皋”与“陇首”相对,都是表地址的名词;“木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季的意象;“落”与“飞”则皆为动词,两词使画面拥有动向美。
音韵上,上下两句平仄相反。
④ 寓情于景,情形交融。
采用“木叶下”“秋云飞”等拥有悲秋景彩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
(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诗歌集鉴赏
(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诗歌集鉴赏(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14.A 15.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
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
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
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
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意思是观赏那江水中倒映的柳影和隐在雪中零落的梅花。
词句选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为意象,用动词“垂”“谢”赋予景物动态的美感,写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绽放后的零落之态。
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秀丽的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依依杨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纷纷零落。
词人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既安慰了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豁达的情愫。
2021届高三各地最新试题汇编 · 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了莽原上野火烧尽草木,留下一片灰烬,显得荒凉空旷,唯有吴王楼台高耸如初。
B.颔联写到千年过去,吴王已经不在,只有潮水伴着明月自来自往,历史变幻之感油然而生。
C.鸟儿的影子在江树中忽隐忽现,猿猴哀鸣声彻云霄,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D.诗人傍晚时分行经长洲,怀想昔日繁华停车凭吊,落日余晖中更见苍凉,也更显怀古之意。
16.分析该诗结尾与李白《越中览古》结尾在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6分)
2021届高三各地最新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四)参考答案
1.湖北省襄阳五校2021届高三上期中考试
15.D(3分)(“悲愤无奈”和“心灰意冷”错,本诗表现了诗人遇赦的喜悦心情和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景色优美如画,溪水清碧胜过绿草,从烂漫的山花下面潺潺流淌而过。
B.颔联承上,续写水中沙平能够洗足,溪水清浅无法行船流露出怜爱之情。
C.颈联叙事.朝朝暮暮清洗药材,年复一年溪边钓鱼,重复中不乏单调之意。
D.本诗语言不事雕琢,纯用白描手法,风格清丽俊逸,诗意盎然,耐人寻味。
16.纪昀评此诗“夷犹有致”。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面力避前代诗人山水行旅诗的惯常蹊径,它落笔淡远,寄兴深微。请结合全诗对此特点做简要分析。(6分)
新高考题型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与解析)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各地联考最新试题专题汇编专项训练:古代诗歌鉴赏1.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秋暮书怀谢榛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
西园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注】樽罍:酒杯。
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
1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登高望远,抓住秋天的代表景色,营造了一个萧瑟、旷远的意境,并以“哀”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B.颌联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紧扣题目“秋暮”两字取景,借“夕阳”“鸿雁”等意象,表现了日月更替、夏秋变换的时光流逝。
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埋怨“白发无情”,慨叹“黄花有意”体现了诗歌创作的“无理之妙”,别具情怀,富有诗趣。
D.尾联讲述西园荒芜,曹氏父予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爱才的故事,借用典故,暗寓情怀,委婉含蓄,发人深思。
16.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一)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水自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回忆起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如今却是物换星移,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全诗清新、晓畅,托物寄意,借景言情。
B.颔联中“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
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
C.“槛外长江自流”一句与“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滕王高阁临江渚”,神完气足。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20211110040420)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尽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以下小题。
阴雨①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② 。
【说明】①元和十四年( 819 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
本诗即作于上任途中。
② 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张,又喜卧北窗下。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描绘此时此地情形:清早,山岚雾霭十分浓厚;江山辽阔,此地却特别荒僻遥远。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双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迎面,雾气洋溢、多阴少晴的特点。
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绘沿途所见漂亮而陡峭的风景中包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D.尾联运用典故,表露出诗人欲立刻效法陶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梦想。
(2)颈联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联合诗句简要剖析。
【答案】( 1) D(2)上句说远望京城却被云遮住了眼睛,暗含了期望自己被朝廷赏识、重用而不得的愁闷;下句说思乡时,感觉雨点忧如在一滴滴地滴到内心,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返乡不得的悲伤。
【分析】【剖析】( 1) D 项尾联化用陶渊明置无弦琴的典故,是说自己只好依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调解心中孤单,表达了诗人不甘孤独而又无能为力的心情。
应选D。
( 2)上句“望”,望京城,期望自己被朝廷赏识重用;“云遮眼”,表现了期望被重用而不得的愁闷。
下句“思乡”,直抒胸臆,“雨滴心”,因返乡不得而悲伤。
故答案为:⑴ D;⑵ 上句说远望京城却被云遮住了眼睛,暗含了期望自己被朝廷赏识、重用而不得的愁闷;下句说思乡时,感觉雨点忧如在一滴滴地滴到内心,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返乡不得的悲伤。
【议论】⑴该题考察诗歌鉴赏的能力。
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察要点词语和诗句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剖析、感情剖析、诗歌形象的掌握。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
⑵该题考察诗歌感情的掌握。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20211110041022)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以下小题。
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 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沉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令人愁。
【注】① 本诗写于宋神宗逝世后,当时新法已被所有取销。
② 吹箫:《列仙传》记录,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册龙,夫妻同仙去。
(1)以下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幻已安闲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触自己没有仙人道术能够长留梦幻之中,表达了对梦幻的迷恋。
C.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联合,颇具深意。
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绘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照之中抨击了权门贵族的豪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请联合诗句详细剖析。
【答案】( 1) D( 2 )①新法被废的难过与痛惜之情。
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触。
新法被废,如梦消失,诗人心里非常难过、痛惜。
尾句则直抒愁情。
② 新事物势必取代旧事物的真理感悟。
中间两联经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绘,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
③ 知己难觅的孤寂与愁闷。
“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痛饮共叙却无人陪同的孤傲。
【分析】【剖析】( 1) D 项,“抨击了权门贵族的豪侈生活”错误,这句示意人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荣华荣利的不足慕。
应选D。
(2)本题可依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令人愁”,联合说明内容“当时新法已被所有取销”剖析,变法惨遭取销,心里非常难过、痛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烦闷。
剖析颔联时,要经过剖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绘,来领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则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剖析旧事物必定会被新事物取代的真理性。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20211110042626)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尽答案(优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词,达成下边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好汉,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垂钓翁。
故国且回顾,此意莫急忙。
【说明】① 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因为南宋统治者实行投诚政策,他的才能、志向得不到发挥。
② 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以下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两句,轻描淡写愁态,斜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念,突发奇问。
斜日,实写光景,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何你把全部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很是沉郁。
C.“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诗人的脆弱和对现实的躲避。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联合诗句剖析。
【答案】( 1) D( 2)①光阴蹉跎、青春难驻之悲慨。
第一两句中的“西风”与“斜日”暗含年光流逝之意。
②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
诗人愤然提问:谁是国中好汉?写出了英豪无用武之地的悲忿。
③ 欲归隐田园之心情。
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医生,做个高洁的隐士。
④ 飘泊的愁绪。
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异乡,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叹息。
⑤ 对故国河山的无穷依恋之情。
诗人回顾故国,“此意莫急忙”,仍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劳,光复失地。
【分析】【剖析】(1) D 项,“暗含诗人的脆弱”错误,选项用语太重,从词中来看,“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不过寄寓作者的田园之思。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20211110032748)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尽答案(优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词,达成小题。
水龙吟·过黄河许有壬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
神浪狂飙,奔跑触裂,轰雷沃日。
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
雄伟势、隆今昔。
鼓枻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
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
我欲乘槎①,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② 。
【注】① 槎:竹、木複。
② 传说汉代张赛乘槎寻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词的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笔,从时空角度写黄河气概之大、存在之久,确立全词基调。
B.黄河浪涛激越飞驰,气吞河山,声响如震天之雷,让游赏者心生惊慌,彷徨不前。
C.“歌声、响凝空碧”描绘手法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纤歌凝而白云遏”相像。
D.下片中“鼓枻”“乘槎”为实写,“直穷银汉”为虚写,虚实联合,神韵无量。
(2)古人认为本词风格豪放,请联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剖析。
【答案】( 1) B(2)①从境界角度,用词雄伟,境界宽阔。
“壮”有力量感,“汗漫”“绵邈”等词有宽阔感,“飘飘”有洒脱感,创造出雄浑辽阔的境界。
② 从诗人形象角度,诗人形象豪放狂放,洒脱不羁。
诗人胸襟壮志,旅游祖国壮丽河山,并希望能够咏唱吟颂。
③ 从感情角度,表达了作者壮游天下的壮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
【分析】【剖析】( 1) B 项,“让游赏者心生惊慌,彷徨不前”惹是生非,联合诗歌“神浪狂飙,奔跑触裂,轰雷沃日”不过写出黄河波浪气吞河山。
应选B。
( 2)从取境角度,“壮游”指怀抱壮志而远游,“绵邈”指辽远,这里指山川绵远辽阔,“飘飘”表现人物的洒脱自在,所以说用词雄伟,取境宽阔,境界深远;从创作主体角度,这几句写诗人壮游天下的壮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地吟咏的梦想,显现了一个豪放俊逸,狂放不羁,洒脱自由的诗人形象;从抒发感情的角度,这几句写了诗人壮游天下的壮心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试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试题练习题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舟中读元九诗①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②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司马。
②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诗写舟中夜读元九诗,读至灯残灯灭,眼痛暗坐,足见元诗思想性、艺术性之高,感染力之强。
B.白诗前三句蓄势,尾句才哗然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激浪涡流咆哮奔鸣而下,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强烈效果。
C.元诗中景物描写渲染出了灰暗气氛,奠定了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
D.元诗第三句和白居易的“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有异曲同工之妙。
15.两诗的尾句,诗人借用“风雨”表达了哪些共有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 15.①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②生活中的风雨带给人的悲凄寒凉;③人生风雨中对挚友前途深深的忧虑;④政治上的风雨带给人的悲痛愤懑。
【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手法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足见元诗思想性、艺术性之高,感染力之强”错,白诗字面上是“读君诗”,主题却是“忆斯人”,又由斯人遭际飘零,转见自己沦落的感慨。
诗境一转一深,一深一痛。
基调凄苦。
诗人以“灯”字为彩线穿起一串明珠,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
音节蝉连,委婉曲折,如金蛇盘旋而下,加强了表达的力量。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鉴赏能力。
白诗尾句“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写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既有对自然界风雨带给人的悲苦寒凉,也有人生风雨中对挚友前途的忧虑,更有政治风雨带给人的悲痛愤懑,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试题汇编及答案
【新课标I】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两项是(5分)A.诗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环境,衬托出作者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体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因此吧她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首要根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盼望,但愿她们可以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事实,表达选材工作要依托其她考官来完毕。
15.本诗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精妙之处。
(6分)【新课标II】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日后入吐蕃会盟,酋长问她:“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与否?”李揆怕被扣留,骗她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典故,如下对此进行赏析不对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典故精确贴切,由于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区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虽然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家世第一,很有也许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弟弟紧张,但愿她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体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全国III】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1 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2,十首秦吟近正声3。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4。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2021届高考语文考点掘金【第五季: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第五章:怀古伤今
真题一:【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由于江海中已无巨鱼,比方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奇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答案】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概宏大的景象。
(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概,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分)9.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能,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力量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9.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依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力量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标题和注解答题。
【掘金技巧】在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受,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深思,蕴涵了肤浅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
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留意:1.留意归纳该类诗歌的主旨。
2.要结合注释搞清历史事实。
3.该类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渲染、烘托、对比和以小见大。
专题05 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5: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一、【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
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
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浅近直白,通俗易懂。
②语言诙谐风趣,活动生动。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赏析能力。
D.“听觉”是错误的。
本词词末中“听”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写,只是从视觉上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
作答时抓住本词的重点语句“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见本词并非辛词一贯的沉雄豪迈,而是清新明快的词风。
明确本词的语言特色后,结合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即可。
本词开篇就写到“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就像作者边抚摸着鹭鸶边同它谈话,并且话中称鹭鸶为“汝”“君”,告诉它要去鱼虾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鸿鹄之志。
采用这种对话式的描写,营造出了轻松亲切的氛围。
本词采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语言,如“鱼儿”“堪数”“剩有”“来”等,这些口语的运用,不加雕饰的语言,使语言更清新自然,表达更加的直白,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二、【2021年高考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2021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2021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送XXX副使赴碛西官军(XXX)六月的火山更加炽热,XXX已经没有行人。
我知道你曾经经常去祁连城,怎么能为轮台的月色而忧愁呢?我暂时脱下鞍子,进入酒家,与你共饮,送你万里之行西击XXX。
你的功名只能在马上获得,真是一位英勇的丈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2)诗歌从哪些方面写XXX副使“英雄—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诗歌通过描写XXX副使西征的壮举,强调了他的英勇和丈夫气概。
寒食还XXX别业①(宋之问)洛阳城里的花朵像雪一样纷飞,XXX的花却刚刚开放。
早上在河桥告别XXX,晚上在伊川卧下,XXX品尝桃李之美。
伊川的桃李正值芳菲,寒食节的XXX酒更是令人陶醉。
野老们不知道XXX的力量,却能畅饮畅歌,享受太平的时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诗人在XXX回到XXX别业,山中不但春景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让诗人不禁生出归隐之情。
2.尾联中的“野老”,有人认为是诗人自己,有人认为是山野中的寻常老人。
你怎么看?野老”可以理解为山野中的寻常老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
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XXX)数百年来的王朝气象已经消失,问渔樵也难得到前朝的历史。
金陵的园林已经荒芜,扬州的群山更显得荒寂。
荒芜的埭头只有鸡鸣声唤醒了夜晚的月光,空场上XXX昂首挟春的骄傲。
唯有皇陵还在,常有黄金出售于朝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颈联的“荒”“暗”两字营造了一片昏暗的景象,而“XXX”则生发出一丝光亮,令人顿生喜悦之感。
C.诗人写出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以及与被送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D.诗中的海门和XXX是具体的地名,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景象,增加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2.诗中的哪些意象和描写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深厚情谊?请简要分析。
C.暮雨中航行江上,鸟在空中飞翔,海门不可见,XXX,意境开阔渺远。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考点5 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考点5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花罗隐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①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②功成后,辜负浓华过此身。
[注]①绛罗:大红色丝绢。
②韩令,指韩弘,他不喜牡丹,见必除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天到来,用红色丝绢做的门帘高卷,屋内牡丹开放,美艳无比。
B.颔联运用拟人修辞写花情动人,想象牡丹花如懂得说话,则能倾国倾城。
C.颈联中的“君”“芳尘”皆指牡丹,用其他名花陪衬,突出其超越众卉。
D.尾联运用韩弘的典故,指出即便极其美丽如牡丹花,也未必人人都喜欢。
2.《红楼梦》中宝钗抽得牡丹花签,上题“艳冠群芳”,下镌小字“任是无情也动人”。
有人认为曹雪芹笔下的宝钗“似冷而热”,罗隐诗中的牡丹却“似热而冷”,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题。
别房太尉①墓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②,把剑觅徐君③。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①房太尉即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
至德二载(757),为肃宗所贬。
763年卒于阆州,死后赠太尉。
②谢傅指谢安。
指代当年杜甫曾与房琯对棋,把他比作晋朝谢安。
③《说苑》载: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解剑系其冢树而去。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的不只是诗人对老友的思念,更多的是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之情。
全诗写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深沉含蓄。
B.首联写诗人在他乡复值行役之中,公事在身,行色匆匆,但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向亡友致哀。
“孤坟”表现了房琯晚年的坎坷和身后的凄凉。
C.颔联表达了诗人的哭墓之哀,天低云断,似乎要下雨,仿佛和诗人一样悲伤。
空气里都带着愁惨凝滞之感,诗人倍觉寂寥哀伤。
D.尾联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余韵悠扬不尽,诗句描绘出幽静肃穆的景象,渲染出凄凉孤独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哀伤。
202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一题多练例析汇总(共21页)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题一题多练例析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由于理解诗歌有较大难度,加上题目类型繁多、知识纷杂,令诸多考生在备考中望之兴叹。
为减轻高三学子备考压力,明确诗歌鉴赏考察点和答题规律,现举一例,采用一题多问的方式,将诗歌鉴赏题可能考到的题型及答题步骤一一讲清,以资高三备考的师生借鉴。
一、题目设置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释:(1)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该诗作于天宝末年国家动乱之时。
(2)李端:作者友人。
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
(3)故关:故乡。
(4)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
(5)“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其道路遥远漫长。
(6)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7)风尘:指社会动乱。
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解诗: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
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
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
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赏析:《送李端》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
此诗抒写乱离中的离别之情。
前两联写诗人在故乡衰草遍地的严冬送别友人,友人从高山寒云的小路离去,自己在日暮飞雪时归来;后两联记叙与友人离别之后,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与友人相识太晚,如今一别,深感在这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
故乡衰草,寒云暮雪,阴郁笼罩,这些描写把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衬得凄楚悲切。
全诗情文并茂,哀婉感人。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一个“悲”字贯串全诗。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着笔,时令当在严冬。
郊外衰败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清的景象。
在这样的气氛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
三年高考2021学年2021学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2281语文
专题05 古典诗歌鉴赏2021年 (高|考 )一、【2021年 (高|考 )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 ,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 ,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 ,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 ,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 ,但意志并不消沉 ,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 ,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 ,后半感事抒怀 ,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 (6分 )【答案】14.B15.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 ,温暖的春风拂绿枯柳 ,缀满嫩绿的柳条好似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慨不遇于时 ,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 ,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 ,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和成心拔高等 ,错误选项一般都较明显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 ,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 ,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 ,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 ,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二、【2021年 (高|考 )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节选 )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 ,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 ,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 ,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 ,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 ,并回忆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 ,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 ,气吞山河 ,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 ,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 ,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 "酒〞 ,各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6分 )【答案】14.D15.①第|一个 "酒〞出现在作书之前 ,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 ,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 "酒〞那么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 ,他 "如见万里烟尘清〞 ,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 ,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14.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此处 "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 ,并不指烛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此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延续了2021年命题特点 ,但题目由五选二变作四选一 ,分值降低 ,难度也下降了 .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其中A项鉴赏诗歌的内容 ,B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C项鉴赏诗人的形象 ,D项鉴赏诗句内容 .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 ,逐句翻译诗句 ,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 ,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鉴赏 ,属于诗歌鉴赏常规题型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以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 )作为鉴赏的依据 ,以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作为鉴赏的角度 .一般的鉴赏流程为:物的外形特征 - -物的内在神韵、品格 - -诗人的理想情操 .答题步骤是:①点明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意象;②分析意象的特点 ,探求其象征意义;③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备考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如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思乡类:月亮、鸿雁、杜鹃、斜阳;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渔樵等 .此题考查的意象是 "酒〞 ,考生可结合诗中 "酒〞出现的不同时间 ,结合诗人的行为来分析 .诗歌翻译:胸中自有军|事谋略 ,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 ,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 ,书写前喝酒 ,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 ,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 ,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 ,在烛光的照耀下 ,下笔纵横如飞 .瞬间就完成草书 ,又端杯饮酒 ,就像打了一场胜仗 ,消除国难 ,恢复了太平 ,感觉酣畅淋漓 .三、【2021年 (高|考 )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 ,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 ,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 ,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 ,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 ,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 ,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 ,假设有一天海水枯干 ,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 ,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 ,平白如话 ,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一般认为 ,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 ,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 ?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 (6分 )【答案】14.A15.观点一:同意 .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 ,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 ,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 .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 ,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 ,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此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延续了2021年命题特点 ,但题目由五选二变作四选一 ,分值降低 ,难度也下降了 .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其中A项考查对诗句内容的鉴赏和对诗人写作意图的理解 ,B项鉴赏诗句的内容 ,C项鉴赏诗中精卫的形象 ,D项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 ,逐句翻译诗句 ,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 ,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此题是一道探究题 ,既考查诗歌中的形象、又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然后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考生可答同意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 ,也可答不同意 .如答 "同意〞 ,就要结合诗句鉴赏精卫这一形象 ,分析诗句突出了精卫的哪些特点 ,表达了精卫怎样的愿望 .如答 "不同意〞 ,就要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出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对精卫什么样的态度等 .四、【2021年 (高|考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以下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 )辛弃疾蜀道登天 ,一杯送绣衣 (2 )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 ,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 ,西南更草相如檄(3 )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 ,如椽笔 .儿女泪 ,君休滴 .荆楚路 ,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 ,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 ,铜鞮陌 (4 )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 ,须相忆 .注释: (1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 (1184 ) ,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 ,官名 ,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 (2 )绣衣:官服 . (3 )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 ,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 )铜鞮陌:代指襄阳 .19.以下对本词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词的开头四句 ,先写对方行程 ,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 ,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 ,作者满含深情地赞许友人才华出众 ,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 ,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 ,思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 ,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0.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以下分析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东北看惊诸葛表〞 ,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 ,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 "赤壁矶头千古浪〞 ,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 ,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 "蜀道登天〞 ,化用李白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表达对友人的担忧 ,望其早归 .D. "儿女泪 ,君休滴〞 ,化用||王勃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21.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 "龙吟虎啸之中 ,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答案】19.D20.A21.吼叫龙吟与和缓相对 ,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 ,诗人通过 "诸葛表〞 "相如檄〞等典故 ,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 ,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 ,给人以 "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 "中年多病〞 "儿女泪〞 "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 ,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为此 "和缓〞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点评】诗歌鉴赏采用客观题的形式命题 ,涉猎的知识点范围广了 ,难度也比主观题难度大 .考生在做题时 ,可以先根据逗号 ,判断一个选项有几个知识点需要判断 .再通过诗歌鉴赏知识点进行判断 ,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子作用、表达技巧等 .鉴赏的选择题 ,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 ,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 ,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 ,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注意常见的错误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 ,或成心拔高等 ,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0.试题分析:题干是 "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以下分析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词的内容、判定其表现手法 ,理解词人的思想情感 .A项 ,错在 "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东北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 ,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 ,收复北方失地 .山河破碎 ,投降派的阻挠 ,以致词人惭愧得都怕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 .此句中并没有勉励友人|报国立功的意思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典故是一种文化的不断延续 .在历史的开展进程中 ,(政|治)可以改变 ,思想可以变化 ,唯独文化是延续不断的 .古人常用典故 ,可以恰到好处地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 ,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中|国文化文学中 ,运用典故成了一种表现手法 .所谓用典 ,亦称用事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的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 ,或诗文诗句 ,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用典就是 "据事以类义 ,援古以证今〞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此题要求考生根据名人对该诗词的评价 ,结合诗句具体内容来谈自己的理解 .考生首||先要把握名人的评价的含义 .如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该词的艺术特色 "龙吟虎啸之中 ,却有多少和缓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考生首||先要弄清楚的 .其次 ,考生再结合诗句具体内容来分析词中哪些内容表现了 "龙吟虎啸〞 ,哪些地方表现得很 "和缓〞 .五、【2021年 (高|考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0 -11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 ,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 ,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 ,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 ,醉中高咏有谁听?【注】①刘使君 ,指唐代诗人刘禹锡 ,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 ,均在和州 .10.根据前两联 ,概括刘禹锡 "闲〞的表现 ,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 (5分 )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6分 )【答案】10.表现:把酒当春 ,绕道送客 ,常去赏花 .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 ,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 . 11.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分析近三年的江苏 (高|考 )试题中诗歌鉴赏的第|一题 ,可以发现 ,其实这几年在第|一题的设置上一直很稳定 ,2021年 "联系全诗 ,概括作者‘开颜 ,的原因〞 ,2021年 "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2021年 "根据中间两联 ,概况作者‘愁 ,的原因〞 ,2021年 "根据前两联 ,概括刘禹锡‘闲 ,的表现 ,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都是针对人物形象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需要先圈出题干中的引文 ,如今年的 "闲〞 ,理解其意思 ,即 "闲适〞或 "没事干〞 ,然后圈出诗句中所写的人物的活动 ,概括表现并分析具体的原因 .11.试题分析:题干问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 ,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 ,或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 ,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虑等 ,尾联 "到此诗情应更远〞 ,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 . "醉中高咏有谁听〞 , "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 ,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 ,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 ,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 ,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 ,景物形象衬托或衬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 ,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 ,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六、【2021年 (高|考 )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 ,按要求作答 . (9分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其二 )[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 ,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 ,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 ,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 ,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 ,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 ,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 ,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 ,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 ,但他意识到 "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 ,因此立志躬耕 ,这表达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认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 ,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 ,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 "虽未量岁功 ,即事多所欣〞 ,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 ,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意境清淡悠远 ,语言平白如话 ,富有表现力 .(2 ) "平畴交远风 ,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分 )(3 ) "长吟掩柴门 ,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 (4分 )【答案】(1 )A(2 )平旷的田野上 ,从远处吹来的微风 ,轻轻拂过禾苗 .长势良好的禾苗 ,焕发出勃勃生机 .(3 )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 .A项 , "这表达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认〞错 ,从诗中来看 ,并没有否认孔子的人生选择 .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 .孔子说过的 "忧道不忧贫〞 ,他记在心里 .但他更喜欢这种 "耕种有时息 ,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2021年 (高|考 )天津卷在诗歌阅读上也在向全国卷靠拢 ,第|一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考查的范围比拟广 ,重点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 ,逐句翻译诗句 ,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 ,得出答案 .如A项 ,选项中对诗人的情感态度分析有误 ,选项因为陶渊明 "立志躬耕〞就认定他否认孔子人生选择 - - "忧道不忧贫〞 ,却忽略了第|一句 "先师有遗训〞 ,可见陶渊明把孔子 "忧道不忧贫〞记在心里 ,只是他更喜欢这种 "耕种有时息 ,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此类题目的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方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 . "长吟掩柴门 ,聊为陇亩民〞 ,意思是:就像这样 ,在简陋的木屋里长吟 ,暂且做一个耕田之人吧 .本诗叙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 ,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 ,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 ,最||后以掩门长吟 "聊作陇亩民〞作结 .从而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对于诗歌情感 ,应是诗歌鉴赏的必考题 ,只是有的是明考 ,有的是暗考 .如2021年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1年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 ,字〞 ,2021年 "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2021年 "‘长吟掩柴门 ,聊为陇亩民 ,表达了哪些情感〞 ,2021年、2021年、2021年都是明考 ,只是有的针对全篇 ,有的是针对局部 ,2021年借助炼字来考查情感 .诗歌情感的考查既包含情感的表达方式 ,又包含情感的内容 .一般答题的时候 ,尽量两者都涉及 .对于情感的把握 ,可以从题材入手 ,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 ,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 ,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 ,景物形象衬托或衬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 ,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 ,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 ,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有无暗示 .七、【2021年 (高|考 )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下面2个小题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 ,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 ,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 ,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 ,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 ,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 ,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 ,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 ,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 "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表达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 ,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案】19. (1 )久留 (逗留 ) (2 )依依不舍20.① "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 "淹留野寺出〞至|| "梦里金陵城〞十句 ,层层铺写暮景 ,满篇幽淡惆怅 ,字字都是 "暮情〞 ,有力渲染衬托了离情 .③结尾 "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 , "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1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把握 "淹留〞一词的含义 ,可以联想屈原在?离骚?中 "岁月忽其不淹兮〞的 "淹〞字 ,该句中的 "淹〞为停留、停滞之意 ,代入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 ,意义通畅 .结合诗歌标题 "送||王昌龄〞和 "送君多暮情〞 ,可知此诗为送别诗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把握诗歌的情感 ,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五、诗歌鉴赏
考题1
诗的X联有何含意?请简要概括(分析)。
解法:诗句翻译(忠实于原诗)+情感(表情达意)+思想(深层寄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塞上赠王太尉释宇昭①
嫖姚②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
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注】①释宇昭:北宋时僧人。
②嫖姚: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用“嫖姚”指称王太尉,是借霍去病出击匈奴、屡建奇功来赞美王太尉。
B. 战马在游荡,大雕在盘旋,战后悠闲景象反衬战况激烈,说明胜利来之不易。
C. 月光笼罩营垒,火烧后远草历历分明,月朗草明与马放雕闲有动静互衬之妙。
D. 全诗写景与议论、抒情相结合,从抒情角度看,巧妙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5. 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
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
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
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
④濯缨:洗濯冠缨。
《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
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
人生之艰辛。
B. “伏波故道风烟”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
勉奋发之意。
C. “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
世道衰微。
D. “直以慵疏招物议”,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心中愤激不平。
E. “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
侃、自嘲之意。
15. 诗的颔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①王维
汉主离宫接露台②,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③,悬知独有子云才。
【注】①寓目:目之所见。
②露台,露天台榭,造价高昂。
③《甘泉赋》,扬雄所作,颂中有讽。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总写宫殿的景象,宫室连绵,覆盖半个秦川,夕阳下愈发壮观宏丽。
B. 颔联“尽是”写红旗之多,“翻从”写流水之态,措辞浅白而别有深意。
C. 颈联描绘了田园牧歌式的图景:路人在林荫道散步,打猎的人满载而归。
D. 诗歌紧扣题中的“寓目”来描写景物,远近结合,色彩丰富,诗中有画。
15. 诗的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夜泊水村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①。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东汉窦宪追击匈奴至燕然山,班固撰文勒石记功。
②西晋灭亡后,南渡士大夫在建康新亭宴饮哭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借燕然勒石典故,抒发久被闲置的忧伤,表达对朝廷不重用抗金志士的不满。
B.老将军纵横大漠何其雄壮,士大夫新亭对泣何其软弱,正反对比传达出情感态度。
C.心中虽有万死报国的志向,岁月却让人满头飞霜,内外反差彰显英雄落寞的无奈。
D.这首诗语言典雅、寄意深刻,在慷慨中显示雄浑气象,在沉郁中显示出悲壮之情。
15.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含意。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采用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创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B.颔联写秋风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容颜已衰老,由此生发出时光流逝的感叹。
C.尾联“为君”照应开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诗歌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D.尾联中的“扶病上高台”和杜甫《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相似。
15.诗歌颈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考题2
本诗……(情感)有何内在联系?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法:情感联系(结合诗句含义)+总结概括(结合诗人思想)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浣花溪图①引(节选) 黄庭坚
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
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
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
宗文守家宗武②扶,落日蹇驴驮醉起。
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注】①浣花溪:杜甫晚年隐居于此.附近有杜甫草堂。
②宗文、宗武:杜甫的儿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句直陈杜甫乐观平易,深受人们喜爱,菜农和渔夫都愿意与他为邻。
B. “鱼鸟相亲,桃李无主”生动再现杜甫与自然相亲相近、亲密无间的关系。
C. 宗文守家有成而宗武建功立业,诗人表达了对杜甫教子有方的赞赏之情。
D. 诗人选取若干典型的画面来表现杜甫的精神世界,情感深厚,语言平实。
15. 本诗既写了杜甫之“乐”,又写了杜甫之“愁”,二者有何内在联系?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
考题3
诗歌X联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解法:①词义+阐释(结合诗句、表情达意);②手法+阐释(结合诗句、表情达意)。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重九赏心亭登高范成大①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
②双旌,镇帅的代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
B. 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
C. 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
D. 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
以赏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 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
C. 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 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 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考题4
关于这首诗(词),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如何评价?
解法:①做判断。
②条分缕析(结合原诗,找句中要点,翻译描述诗歌情境)。
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问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题:关于这首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你的看法如何?请谈谈你的理由。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郑防,画的收藏者。
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
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潇湘,指湘江。
问题:有古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夸张了”,你如何认为?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