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文化与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
学校开设的新课程介绍
学校开设的新课程介绍在追求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开设新课程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新课程介绍中,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理科类课程1. 科学实验探究课科学实验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结果,并在小组讨论和呈现结果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2. 数据分析与应用课数据分析与应用课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和模型构建,同时还将学会数据的正确解读和合理应用。
这门课程将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文科类课程1. 创意思维与创造力培养课创意思维与创造力培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将引导学生在各个领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实践。
2. 世界文化交流与国际文化理解课世界文化交流与国际文化理解课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跨文化理解的视野。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学习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为未来的国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艺术类课程1. 创意绘画与设计课创意绘画与设计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观。
通过学习绘画与设计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学生将得以自由表达和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
同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解读能力。
2. 音乐表演与欣赏课音乐表演与欣赏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乐器演奏技巧、声乐表演和音乐理论等内容,学生将提高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并培养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结语学校开设的新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上述介绍的几个课程只是其中的代表。
文理分科
割裂“两种文化”
文理分科致使科学和人文的学子和学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最终酿成二者之间的巨大 鸿沟。 造成“两种文化”,即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割裂。
总之,文理分科虽然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但是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它已经显得有些 过时和不合理。取消文理分科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让他们在各个学科中发掘自己的 潜力和兴趣。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教育改革。
01 基本概述
03 学生选择 05 相关评论
目录
02 历史沿革 04 分科争议 06 各方观点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
【教育部称历来不支持文理分科】
2010年3月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称,从国家制度设计角度讲,文理是不分科的, “教育部历来反对文理分科”。目前,普通高中每个中学设计有12门课程,这些课程涵盖文理两 科。
香港
香港大部份中学于中四开始分科,文法中学主要分为文(文商)、理两科,部分学校则分为文、 理、商三组而各组的科目。工业学校另以工科代替部分理科。
——武大学生杨波 【赞成取消分科】 取消分科并非所有课程都要学 取消分科并不等于所有课程都要学,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侧重文科或者理科的课程, 它的前提是高中能开齐开足各种选修课和实行学分制度。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 避免学生“跛腿”走路 取消分科可避免学生“跛腿”走路。过早分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武汉一中副校长徐立 偏才、特殊专长生可通过自主招生上大学。
高中文理分科课程设置
高中文理分科课程设置一、教育理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现代社会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因此,高中文理分科课程设置也需要适应这一变化,从传统的学科划分中解放出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文科分科课程设置文科分科课程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
首先,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能够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其次,历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大事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实社会。
此外,地理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活动空间,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三、理科分科课程设置理科分科课程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为重点。
首先,数学课程是理科分科的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物理课程和化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实验手段验证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此外,生物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关注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
四、跨学科融合高中文理分科课程设置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学科划分,而应该注重跨学科融合。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世界的各个方面,培养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数学和经济学可以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数理统计能力;物理和艺术可以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跨学科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的实践性高中文理分科课程设置应该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全面发展观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等多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传授,而全面发展观则关注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并强调对道德、情感、审美等非认知领域的培养。
全面发展观的实施需要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育方法的创新,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二、能力导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
能力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简单地记忆和应试。
能力导向的实施需要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评价方法也要从传统的考试评价转变为综合评价,包括课堂表现、项目作品、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三、跨学科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学科划分导致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知识的整体认知。
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跨学科整合的实施需要学科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跨学科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
四、个性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支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等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和学习方案。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差异化教学能力,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并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
五、社会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并培养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的实施需要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提供优质的实践机会。
高中文理科分科历史
高中文理科分科历史
高中文理科分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1958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知识纳入文科类,将物理、化学等归入理科类。
然而,当时的课程结构注重均衡性和基础性,文科类与理科类的课程比例相当。
在“十年动乱期间”,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受到了严重冲击,高中文理分科被废止。
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高中文理分科才逐渐得以恢复。
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进行统一的高考,并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进行考试。
文科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而理科考试科目则包括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文理分科逐渐强化,甚至在高一阶段就开始进行分科。
然而,这种分科制度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艺术类科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理科出现偏颇。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一些地区进行了高考改革实验。
例如,在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了高考改革实验,将原本的文科6门、理科7门改为“四组四门”的考试方式。
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参加有关科目
的四门考试,但不得兼报两组。
然而,由于这种改革方案过于强调学生个性,录取过程太过复杂,因此仅实施了一年。
总的来说,高中文理科分科的历史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均衡性、基础性的课程设置、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废止、恢复高考后的逐渐强化以及后来的改革实验。
这些历史变迁反映了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改进教育制度的宝贵经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呼唤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和由它引发的经济革命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的世纪。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对世纪的三大特征。
也有人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称之为“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
可以预言,在对世纪,人类在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种种恩惠的同时,会进行更加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民族素质的竞争,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一场“知识革命”。
近30年人类知识总量翻了一番;未来的30年知识总量将翻三番。
随着“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为2-5年,网络技术更新周期缩短为8个月。
有的专业的大学生进校时学的知识到毕业时有些已经陈旧。
知识结构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科细化、过分系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体系,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人才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
对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终身教育与创新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另外,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正在改变着人类文化的传递方式,也正在改变着教育。
教育突破现有的时空,实现资源共享。
这必将引起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同时,新世纪人类面临各种困扰自身的问题,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战争、贫困,这些问题都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
从教育上说,这些行为的产生与“维持性学习”形成的“撞击式”思维方式不无关系。
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要由“撞击式”思维方式转变为“预期性”思维方式,相应地要由传统的“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笔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笔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指对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分析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智力、体力、美感、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面对未来挑战时更好地适应和应对。
二、因材施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因材施教。
这意味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因材施教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科整合学科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联系和应用,提高学习的综合能力。
学科整合还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问题导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这一理论认为,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在解决现实问题时能够做出积极有效的贡献。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学和学习。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教师和学生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创新。
六、评价与考试方式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需要对评价与考试方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评价与考试方式的改革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鼓励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七、生涯规划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今教育界热门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课程改革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的意义、理论基础以及实施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等能力的发展。
而课程改革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构建学科本质与学科能力的统一、注重学习者发展和培养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
学科本质与学科能力的统一是指将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掌握学科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科能力,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注重学习者发展和培养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则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以及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精选优质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的结合。
在教学方式上,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评价体系的改革则需要从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转变为综合评价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此外,课程改革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
同时,学校和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构建学科本质与学科能力的统一,注重学习者发展和培养学习能力,以及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和改革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改革呼唤——理性精神
课程改革是一项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的系统工程,有必要让理性精神贯穿始终。
课程改革中坚持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善于反思,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把课程改革看成既是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更是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
当前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如传统与现代、基础与创新、标准与多元等,尤其要坚持理性精神。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乐章”。
在这一乐章中,有很多崭新的观念、全新的做法。
其中,“后现代思潮”倡导的“人文精神”及西方国家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些理念、观念是其中的“亮点”。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崭新思想在闪烁:建构、互动、对话、创生(动态生成)、多元、差异、体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且敢于表达,课堂中教师尊重学生们的各种想法而惧于指出其中的“错误”;课堂中一片表扬之声,你对,他对,全都对,没有挫折,只有成功……无疑,这些局面在改革之初都是“喜人的”,都是对传统课程与教学的“变革”,我们对此不应过早地争论、评价,而应以热情、宽容的态度让实践去检验。
不过,为了保证这一场深刻变革运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有必要让“理性精神”贯穿始终。
一、理性精神的实质及其意义理性精神的实质是一个历史性命题,古希腊、启蒙运动、近代理性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性观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西方的人文理想中始终贯穿着自由的理念,其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而人文精神被看成是建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精神。
自由是被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而只有理性才能保证这种自由。
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即“求知”精神、“理论”的理性、“对象化—主体性”的思想方式等)之中。
可见,“理性”原本就是作为“人文精神”的要素而存在的。
启蒙运动之初,理性研究的目的在于为人生的意义及其认知世界提供一种手段,这是一种“普遍理性”,即它既包含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正义、真理、进步、理想等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概念,又包含对自然科学的赞赏与肯定。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规划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规划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是国之重器,能否有效改善教育质量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是极为重要的,涉及民族未来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近年来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本文将就其思路和规划进行分析。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国民的关键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但是过去的基础教育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这使得基础教育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竞争的能力。
因此,中国政府必须对基础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合理变革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获得道德、智力、体育、艺术、劳动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遵循国民素质提高和新时代发展的方向,中国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并且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制定了如下五个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并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能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
2. 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课程中注重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应对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人才的创造力。
3. 健全道德教育:强调德育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并扩大社会实践功能的影响力。
4. 实现课程多元化:合理设置学科以及课程,发展学生的多元化兴趣,加强各科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与技能综合发展。
5. 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实现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一体化,弥补学科之间的不足、发挥各方面所能贡献的优势,使教育更加有效合理。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中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依照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以及我国自身发展需求而设计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影响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旧的
教学大纲
未对课程理念进行阐述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初步知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学生实验、演示
新的
课程标准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索,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系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明确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总目标分为10个方面,渗透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影响
表
课程性质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旧的
教学大纲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专门的课程理念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以小学为例)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课文,语文实践活动
新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和探究兴趣、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等
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和社会的发展
改进之处
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打破了按学科组织化学内容的传统框架
全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对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改变了过分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
论21世纪高等学校理科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1 .课程 设 置 、教 学计划 多样 化
中国科技大学信息通讯系,大一就分快、中、慢三类班 ,各班又分优、中、慢三级,这样便 于依据学生的学力水准、速度 、深度调整教育。( )必修计划 :大一、大二执行公共必修基础 1 计划、理科必修基础计划和专业必修基础计划 ,大三分流,各 自 确定进人专业方向学习,同方向 要求统一执行专业必修计划。( )选修计划:在课程改革中,普遍增大选修课的 比例 ,许多高 2 校 突破专业 选修 课 的范 围 ,开设跨 学科 、跨 年级 、跨 系别 的选 修课程 ,大一 大二开 设公共 选修 课 程。大三普遍增大专业选修课 的比例 ,有专业提高加深型、兴趣特长型选修课 ,职业应用型选修 课 ,拓 广 型选 修课 。增 加选修 课并 要求 学生 修满所 规定 的学 分方 可毕 业 。学生 能够 自由灵 活地选 修课程 ,提高、适应学生对特定学科的兴趣 ,增大学生 的选择和主体性的发挥 ,使教师能明确理 解教改方向,灵活发挥其所具有的优势及创造性。 ( )特色优势计划 :按各校 的具体情况如师 3 资、专业优势开设不 同的课程。 2 .教材 多样化 选择 、编写 适合 各 院校 的必 修课 教材 、选修 课 教材 ( 最好 用外 文原 版 )1 1 。 [- ] 13
改革 趋势 文献标 识码 A
代化 、综合化 、 多样化 、 实用化 、个别化 等方 面进行 了研 究。
关 键词 高等 学校课 程 中 图分类号 G 4 . 6 20
课 程处 于教 学体 系的 中心 地位 ,直接 制 约 着高 等 教 育 质量 的高低 ,是 高 等 学校 能否 培养 创 新人 才的关键 。 目前 ,高校 “ 科人 才 基地 班 ” 要 培养 出 “ 理 高科 技 型” “ 、 基础 理论 研究 、高
理科教育改革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理科教育改革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摘要理科教育的人文化历程反映了当前理科教育改革中的基本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非常重视对理科的教育,却忽视了人文教育,理科教育人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理科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并不是指简单地用文科的方式进行理科教育。
本文通过研究中西方的不同传统以及我国人文课程与理科课程的发展历程,总结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影响,为当前我国的理科教育改革提出一个适当的途径。
关键词:理科教育;人文化;教育改革;途径1. 绪论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演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
在古代,知识以哲学、文学为主,自然科学包含其中。
自近代以来,人文科学在知识理论上渐渐处于弱势地位,而自然科学在知识理论上越来越占据主导,这使人们对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近代自然科学强烈的方法论意识与话语霸权也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自身认识带来一些弊端,导致了人文经验的失落与科学经验的无根状态[1]。
当今世界,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再次成为了时代的需求。
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是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理科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可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像当时的中国政府那样重视理科。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口号也在那时家喻户晓。
但随着“重理轻文”状况的日益加剧,要求改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但是,这种呼声引起的改变也仅仅表现在相关文件和宣传,流于形式,教学课堂中的状况并未因此有较大改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教学的重点,即使把教学目标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新的目标以后,能力、素质和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仍远未达成[1]。
我们的理科教育的目标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而使科学进入到本民族的文化中。
在新世纪开始之际,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人们的素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
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据了解,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等主科和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
其中,外语科目的课标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
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
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
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三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
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讨论其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重要素质。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通过设计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内容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培养知识的同时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和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兴趣、天赋和特长。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所有的学生都放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也不能全面发展他们的潜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设计灵活多样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通过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他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出独特的能力和特长。
再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个体具备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强调的是个人的竞争和利益追求。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引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关心他人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知识的更新换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教授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中教育如何平衡理科和文科的发展?
高中教育如何平衡理科和文科的发展?高中教育要如何平衡理科和文科的发展?高中教育是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理科和文科是两种最重要的学科体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如何在高中教育中平衡理科和文科的发展,既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又能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理科和文科发展的内在关联理科和文科并非对立,而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
理科思维可以促进文科学习:理科思维注重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科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有效论证。
文科素养可以促进理科发展:文科素养注重人文关怀、思想深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社会意义、伦理价值,更合理地运用理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高中教育平衡理科和文科发展的策略1. 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保持必要的理科和文科基础课程,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供多样化的理科和文科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方向。
设计多学科融合课程,例如“科学与社会”、“人文与科技”等,促进理科和文科的交叉学习和融合发展。
2. 教学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
将理科和文科知识融合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学习,重视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项目成果等,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进步。
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指标,鼓励学生发展自身优势。
4. 师资结构的专业化:支持教师参加跨学科培训,提升其跨学科教学能力。
鼓励理科教师和文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设计融合的课程和教学活动。
5. 家庭教育的积极引导: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展自身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避免强迫学习某一学科。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营造积极向上、鼓励探索精神的学习环境。
理性文化与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
Rational Culture and The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in Basic Education
作者: 倪娟[1];李广洲[2]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江苏南通226000;[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出版物刊名: 教育学报
页码: 54-61页
主题词: 课程改革;理科;文化
摘要:通过追溯中西文化演变,分析传统“理性”文化之别,阐述我国传统文化对理科教育的负面影响;回顾近代理科教育的社会文化演变过程,结合理科“文化”舞台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理科的人文化传统教学造成了以非理性方式记忆“科学”,使理科教育目标背离了科学的本质诉求。
针对传统文化中精确、求真、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理性思维不足的缺陷,提出理科课程改革中建立符合科学理性特点的理科教材观、知识价值观、学生的科学观、教师科学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等的具体办法,给予“理解科学”的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诸多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 第1期教育学报Vo l 12,No 112006年2月Journal Of Educati onal Studies F eb 12006收稿日期:2005-11-27作者简介:倪娟(1972)),女,汉族,江苏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生,现任职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李广洲(1950)),男,汉族,江苏人。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理性文化与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倪 娟1,李广洲2(11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江苏南通226000;2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摘 要:通过追溯中西文化演变,分析传统/理性0文化之别,阐述我国传统文化对理科教育的负面影响;回顾近代理科教育的社会文化演变过程,结合理科/文化0舞台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理科的人文化传统教学造成了以非理性方式记忆/科学0,使理科教育目标背离了科学的本质诉求。
针对传统文化中精确、求真、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理性思维不足的缺陷,提出理科课程改革中建立符合科学理性特点的理科教材观、知识价值观、学生的科学观、教师科学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等的具体办法,给予/理解科学0的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诸多启示。
关键词:课程改革;理科;文化中图分类号:G423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06)01-0054-08/自泰勒(E #B #Ty lor)(1974年)以后,文化的定义便成为: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习惯、能力和行为的总合。
0[1]理科教育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文化也制约着理科教育发展的进程。
理科教育发展背后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的哲学理念的演变过程对理科课程改革有着必然的非线性的渗透和制约,挖掘和分析理性文化背景是解决基础教育理科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诸多矛盾的钥匙。
本文追溯中西文化演变,比较中西理性文化之别,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理性的不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应对策略。
一、追溯与分析:传统理性文化中国人在3到13世纪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但是,欧洲16世纪以后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却未能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国内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但传到西方以后则很快产生爆炸性的结果,造成了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历史变革。
下面从中西文化的演变来分析我国科学水平从辉煌到失落的根本原因。
中国一度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致思趋向,以政治、伦理作为科学技术的轻重取舍标准,严重阻滞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等许多学科由于不能直接服务于现实生活而遭到贬抑,许多科技发明由于有碍于道德教化而被排斥。
人们常用古代圣贤之言和封建礼教指导自己的思维活动,逐渐养成了沿袭传统模式、墨守陈规的思维习惯,缺少精确严密的理性思维,凡事/差不多0就行,太顶真不能被文化环境容忍,被认定为不谙世事,不懂人伦。
而西方现代/理性0,则崇尚推理判断的功能(包涵演绎方法和逻辑一致性)、主体在客观经验中认识客体的能力(包涵归纳推理)及与权威、信仰相对的力求充分证据的独立求知精神等,这些都是理科教育目标中所追求的基本科学素养。
而中国传统理性中/理0虽有/分析0之引伸义,但此/理0指事物固有之/理则0或/宇宙本体0,传统理性指先验的道德理性。
/理性0是外铄引进的观念,这个词未能与传统同根词所构成的意义体系建立相涵关系;由于这个词尚未形成相应的外在行为模式,故现代/理性0观念在中国不是一个活泼有生命的社会观念。
现代科学理性的用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的用法之间缺乏合乎逻辑的演化连续性。
中国古代哲学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元气自然论0,而古希腊哲学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原子论0。
从这两种物质本源说中,便可见到两种传统在第1期理性文化与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55精神品质上相异的初端。
/元气0是连续的,混沌一片的物质。
反之,/原子0则是颗粒性的物质,它作为构成万物的始基,不再是朦胧混沌彼此不分的一片,而是精细分离着的有独立存在性的实体,这样的实体从原则上具有可观察、可证实性,设想这样的实体存在,可导引思维向精细化、确切化的方向发展,并以最终捕捉到它的实存为判据,从而具有了实证的追求,思维沿着这样的方向走下去,就可以培育起科学精神所要求的那些思维品格,进而促进科学的发展。
生活在一个合乎理性的世界中,易于对世界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研究。
在他们所具有的理性世界中,思考与推理才是最主要的能力。
因此西方人主要的、具有本质特点的活动是理性活动,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也是建立在合乎理性观念的基础之上的,至于感情上的体验与直觉的感受,只在能够合情合理地解释的时候,才能得到承认。
中国传统文化中更为鲜明和集中的体现为道德理性精神,如/以人为本0、/人贵于物0、/明智之学0)))中国传统文化之哲学集成,几乎可概括为明智之学,是一种关注人事、阐述做人道理的/伦理学0理性,而较少西方传统中那种/自然哲学0的味道。
它是针对人的经世致用之学,追求的是/仁爱思想0/天人合一0等精神境界。
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蕴含着深沉的智慧,充满了高超的辩证艺术,却与近代精密科学方法相悖。
在其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中,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重要作用的,是它的多元逻辑的思维形式和渗透式思维进程。
对于复杂事物,这种思维方法和目标择取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特色,但却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有时甚至会犯本质上的错误。
可见,西方文化具有悠久的科学理性传统,而我国非科学理性的传统文化已深深地影响了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方法和价值观念,影响到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对我们整个生活世界都产生了制约。
因此,我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精确、求真、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科学理性思维的缺陷应是理科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
二、回顾与反思:近代理科教育西方传统的古典教育受到现代教育的冲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志便是理科教学开始进入学校教育系统。
1860年,德国、瑞士首先开始将理科教学引入当时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古典教育体系,随后英、美等国也相继在其教育体系中提出要求。
西方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理科教育有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
因为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假说)))推理的思维模式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产生。
分析西方文化传统对理科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西方现实主义的文化观念决定了理科教育中科学观察的学习方式,即以观察作为认识自然的重要方式。
十七世纪欧洲关于科学的论争,结果是人们接受了文化力量所虚构的观念,将控制着唯心主义倡导者意识的宗教世界观与现实主义的自然意识结合起来,形成了朴素的实在主义观点。
时至今日,理科教育都试图使学生相信,他们能够从外部世界中看到科学的事实,而不是从他们自己的概念中找到科学事实。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提倡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建构他们自己的概念框架,并把自然作为检验他们自己概念有效性的资源,这要求超越实在主义科学观背后的文化虚构理念。
(2)西方现实主义的文化观念决定了理科教育中科学知识产生的模式。
认为科学知识来自于观察和实验,而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在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理论和观念是渗透在科学家进行观察活动的意识当中的。
在现代的许多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先前的理解、有关世界的经验、反思性的思考等方面都与知识的建构直接联系在一起,理科教学中增加了重要的社会范畴因素。
(3)西方现实主义的文化观念决定了科学语言的功能和性质。
认为科学语言的重要功能是描述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而不是提供文字评论。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科学家们还是会使用一定的隐喻和修辞来表述他们的发现和创造。
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为了克服不适当地使用表达和隐喻的形式,特别强调科学的定义,期望能够通过定义消除科学家个人的说明和情感。
而强调呈现适当的科学定义已经成为学校理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解科学的基本步骤。
由此反思文化与理科教育的深层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渗透在理科教育中的文化概念应该是指一种共享的具有价值意义和历史情景的生活方式。
理科教育应该表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与科学有关的知识、情感、信仰、价值等方面得以合法化的方式,特别是它们与本土语言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科学技术重构我们民族的理性文化的基础,但要明白,先进文化总是处于一种竞争性(政治性)重构的过程中,且往往是一种创造和混乱的状态。
当引进新的理科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时,这种内容的文化形式常被蒙上一层伪装,一种科学主义的伪装。
这使它看起来是一种非文化的活动,或表现为一种超文化的活动,它在某些社会目标方面的作用往往56教育学报2006年会被曲解。
在工业化程度还不是很高的我国,传统的文化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在科学技术引进的同时必然会将某些西方科学主义的伪装一并带入,本土化原有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将面临被破坏和腐蚀的危险。
我们应做的是在理科教育中增加不同文化或者文化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对话和相互交流,更清晰地理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我们自己文化的发展服务。
因此,传统文化是理科教育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文化的作用应当得到足够重视。
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思考方式上的差异,所以文化差异是影响理科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方面。
理科教育应将注意力放在对科学的理解和解释上,而不应仅放在理科学习的逻辑思考上。
学校理科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科学文化;二是传播自己国家的主流文化。
学校理科教育应是这两个目标的动态结合过程。
如果科学文化与学生所生活的文化相一致,那么文化就可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学习。
另一方面,如果科学文化远离学生所生活的文化,文化就可能削弱甚至阻碍学生学习科学。
在理科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科学文化与自己的本土文化之间的边界上不断挣扎和协调,必须不断地在自己的本土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来回移动,他们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区分和协调两种文化的能力。
通常,传统的理科教育既可以使学生适应或者接受科学文化,也可以使学生在不理解科学意义的情况下学习科学。
因为学校理科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以学生能够回答理科教学中的问题为准,而这些问题不必与校外的任何社会或文化背景相关。
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能解决理科的试题,但不能完全理解科学。
因为,学生的文化特性最主要反映在他们的自然观,这决定了他们跨越文化的方式和途径,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自然和谐一致的自然观与西方科学中控制与统治自然的观念是相反的,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学生无法完全地接受自然的科学概念,并阻碍了文化的跨越,他们的信仰、价值观等文化因素都受到影响。
不容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理性的缺乏是影响理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
西方在工业革命后,科学理性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也形成了滋养科学发展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