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9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和集中,城市发展则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通过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城市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一、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 都市经济理论都市经济理论是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研究城市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根据该理论,城市是一种经济聚集的形式,不同产业和企业倾向于在城市中集中,形成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聚集效应。
这种集中带来了产业升级、人才流动和创新的机会。
2. 地区经济理论地区经济理论研究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差异。
地区经济理论强调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经济增长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
首先,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红利,提高了劳动力供给和就业机会。
其次,城市化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转型和增长。
此外,城市化还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规模,增强了经济的竞争力。
2. 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城市化推动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各类产业和服务业逐渐分工细化,人们的聚集和互动增强了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产业链的完善和价值链的延伸。
3. 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提供了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城市化也改善了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城市发展的策略和挑战1. 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利益。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避免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
2. 创新与创业城市发展需要注重创新和创业,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一门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如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在城市化不断加速,城市区域化、城市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学习城市经济学和研究城市经济现象对于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的实质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城市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重要产业和大量人口就会向城市集中,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正是由于城市的这种特性,使得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
现代城市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居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城市经济对其腹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经济本身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而这种作用又必须依靠城市这样一个载体来实现。
城市经济是各部门经济在空间上的集合和重要纽带。
这种集合和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部门经济协调发展的外部条件。
城市经济除了以上3个方面的作用外,它还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1.宏观城市经济学-- 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强调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的其他部分以及城市与邻近地区之间关系和作用为研究内容,主要代表是戈达尔的《城市地区经济学》。
2.英国的巴顿为代表的学派:主张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城市问题。
在巴顿的著作中,主要研究了当前城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城市的土地利用、合理的城市规模、劳动力市场、环境污染、交通运输、住宅、城市财政等。
日本的学者把城市中的问题划分为:城市行政问题、城市财政问题、城市空间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灾害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城市上下水问题等16大类问题。
城市经济学 习题 答案
1.有人说城市住宅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
请根据我国当前城市房地产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答:第一种参考:现状:地方政府过渡干预,投机因素过重,泡沫较浓重,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成因:房地产市场与其他行业相关性大,国家政策支持其发展;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受益,推动其发展;中国老百姓消费观念,保证其发展;市场预期、通货膨胀等,扩大其发展;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现状,决定其发展的方式。
对策: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改变居民房地产商品消费习惯;遏制房地产投机;平衡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部分人把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重点归结到开发商身上,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开发商的行为属于市场行为(甚至包括贿赂政府人员),他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都是市场游戏规则决定的。
如果出现问题,是由于政策以及政府管理能力的原因。
正如刀、枪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使用刀和枪的人。
第二种参考:认定城市住宅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应当由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来决定。
当前我国处于快速经济发展当中,核心目标是实现实现小康水平和共同富裕。
由于城市土地的有限性,城市住房的经济属性应当认为主要是消费品,既是要用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要。
住房虽然具有投资品的特性,例如长期保值,每年有折扣,可以升值交易,但是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应当保护它的消费品属性、限制和打击把住房作为投资品的行为。
2.什么是GDP,有人说GDP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产出潜力的核心指标,你认为如何?结合学过的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1)国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不对。
城市开放系统,仅用GDP指标不能反映城市经济的潜力,城市基础产业的生产产量指标反映城市的经济产出潜力。
3.有人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宜由私人和民营业资本参与进行,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简要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看法。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城市化的原因和过程、城市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内容。
下面将就一些城市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都市化都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过程,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都市化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城市化的推动因素和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因素。
推动城市化的因素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因素有就业机会、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等。
都市化会对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劳动力市场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结构是指城市经济中各个部门的组成和关系。
城市经济结构通常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城市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这些产业在城市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第三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商业、金融、服务业等。
城市经济结构的演变受到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三、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是指城市中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情况。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包括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和匹配的关系。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要受到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匹配程度受到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影响。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会受到市场力量和政府干预的影响,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来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
四、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地区的分布和组成。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通常包括中心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受到交通、土地价格、产业布局和政府规划的影响。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会影响人口流动、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等。
合理的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效益和竞争力。
城市经济学
●城市的定义: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城市经济涵义:城市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经济活动或经济体系。
城市经济学是一种涉及多学科、多层次融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是理论经济学和以理论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应用经济学的统一。
●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1.交换中比较利益(城市形成的第一原动力);2.生产中规模经济(城市形成的基本经济力量)3.聚集经济(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城市经济的特征1、空间上的集聚性与规模性;2、系统上的综合性与网络性;3、运行上的开放性与外部性;4、经济上的高效性与裂变性。
●集聚经济类型1、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A、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带来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带来规模报酬递增;B、企业生产产品类型增加,不必增加专门投入而生产出副产品,从而带来产品成本下降或节约)2、地方化经济(A、工业群集型或中间投入品规模经济;B、购物外在型或零售群;C、劳动力市场节约搜寻成本;D、知识和信息的溢出)3、城市化经济(共享基础实施、城市区域环境、公共性服务)●、城市规模的具体表现城市规模经济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居民个人、企业和城市三个层面分析。
首先,从个人的角度考察,城市规模效益主要表现在居民货币收入和公共设施的便利两个方面。
其次,从厂商的角度考察,相应的城市规模效益的主要内容来自生产效率和市场容量两方面。
再次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的效益表现为城市化经济。
●、城市适度规模1.城市适度规模才可以保持规模经济,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中的集聚,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取多方面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又得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成本)。
城市规模成本表现为城市经济成本,城市经济成本分为私人成本(房租房价和空间移动费用)和公共社会成本(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成本和拥挤及环境污染成本),但城市规模经济成本现实表现为门槛成本和外部性成本。
当聚集利益等于聚集成本时,就会形成一个均衡点,这就是城市的适度规模。
城市经济学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迅猛发展起来。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城市土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财政、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累积,带动了人们对城市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
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
因此,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主要内容有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城市经济学特性城市经济学是以城市综合体的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由研究对象本身固有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所决定,是非常有典型性的边缘性研究科目之一。
从学科的历史发展角度分析,城市经济学为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规划学、人口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
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城市是由各种资源组成的一个有机体,它与其他的经济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城市经济包括人类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等方面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相互联系,总称为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之上的,城市是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以“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充满着物质利益的原则和追求效率的意识,并受到自发秩序、竞争、冲突、分工、合作、专业化、垄断、规模报酬递增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但在这些城市经济运行机制中,经济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自发秩序机制、自愿合作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
城市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认识、把握、驾驭这些城市经济运行机制的科学。
在城市里,不论你走到哪里,只要抬头向前看,都能看见繁华的景象,但那种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让人痛心的事实。
从住宅小区到高档酒楼,在每一条街道上,在每一个角落,你都能看到很多乱摆卖的人。
几块钱的鞋子、衣服、玩具;小孩子们爱吃的糖果、膨化食品、冷饮等;当然也有高档的家具、电器、瓷器等,每天都有不同的品牌打折销售。
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这些是一些无照商贩的场所。
但也有一些做点小买卖的,小到五金,大到电器,这些便宜又正规的店铺里,却是另一番情形。
一些打着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产品到处销售,而一些杂牌厂家却无证生产,没有一点质量保证,却还挂上著名商标来欺骗消费者。
为了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监管力度,提升城市形象,有必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来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另外,有必要成立一支庞大的城市管理队伍。
众所周知,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为经济的良性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城市经济学概念
城市经济学概念
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
它主要关注城市中的市场行为、土地利用、人口流动、城市规模等方面的问题,旨在理解城市经济如何形成和发展,以及城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城市经济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
1. 城市化(Urbanization):城市经济学关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加速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2. 城市功能(Urban Functions):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有不同的经济功能,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城市的功能结构会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地理条件变化。
3. 土地利用(Land Use):城市经济学研究了城市中土地的分配和利用问题,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的决策会受到市场力量、政府政策以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4. 交通与交通拥堵(Transportation and Congestion):城市经济学研究了城市中的交通问题,包括交通流量、道路网络、城市交通拥堵等。
交通拥堵对城市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
域。
5. 城市发展政策(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城市经济学研究了城市发展的政策工具和措施,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策略等。
城市经济学为城市政府和决策者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城市发展政策。
城市经济学原理
城市经济学原理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城市的产出、消费、分配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规律。
它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城市经济现象,并为制定城市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一、城市经济学概述城市经济学是对城市经济现象和城市内外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城市的经济增长、人口迁移、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问题。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通过研究城市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理解城市的运行机制,预测城市发展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城市规模经济原理城市规模经济原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原理之一。
它认为城市中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可以在大规模经济体中实现效益的稳定增长。
城市规模经济原理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大城市相对于小城市拥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效率。
例如,大城市集聚了更多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市场需求,可以通过规模优势实现生产和交易的成本节约,从而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
2. 市场分割原理城市内部的市场分割原理指出,在城市中,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会导致市场分割。
城市内部存在着不同的产业群和商业区,不同的产业和企业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和竞争关系。
市场分割原理强调了城市经济发展中空间分布的重要性,不同空间区域的产业布局和特点对城市的整体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3. 迁移决策原理迁移决策原理是城市经济学中解释人口迁移的重要原理之一。
人口迁移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劳动力配置和人口资源的平衡。
迁移决策原理认为,人们的迁移行为是基于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即迁移到对个体经济利益更有利的地方。
迁移决策原理可以解释城市间的人口流动、人口密集度的变化以及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布。
4. 土地利用原理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土地利用原理指出,城市空间的土地利用是受到经济、社会和地理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城市经济学奥沙利文第九版参考答案
城市经济学奥沙利文第九版参考答案1、下列各项中,应列作管理费用处理的是()。
[单选题] *A.自然灾害造成的流动资产损失B.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C.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D.存货盘盈(正确答案)2、.(年浙江省第四次联考)下列不属于决定单位是否设置会计机构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单选题] *A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B单位规模的大小C投资人的需求(正确答案)D经营管理的要求3、行政人员出差回来报销的差旅费,应该计入()科目。
[单选题] *A.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4、企业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
[单选题] *A.财务费用B.其他业务成本C.销售费用D.营业外支出(正确答案)5、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购入商品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00万元,增值税率13%;支付运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不含税价款为30万元,增值税率9%,则该批商品的入账成本为()。
[单选题] *A.130万元(正确答案)B.7万元C.3万元D.113万元6、以下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单选题]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正确答案)D.销售费用7、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20 000元。
增值税2 600元,在购入材料的过程中另支付包装费500元。
则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单选题] *A.19 500B.20 500C.22 600D.23 100(正确答案)8、.(年浙江省高职考)根据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构成和层次,《会计职称条例》的归属范畴是()[单选题] *A、宪法B会计法规(正确答案)C会计规章D会计法律9、某企业上年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方余额为50 000元,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1 0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无纳税调整项目,本年按照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为()元。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主要分析研究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其任务是把握城市经济的客观实际,并寻求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经济规律性的东西。
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人生有几回合?”对于一个经历沧桑而又碌碌无为的我来说,我更愿意相信自己有多次重生的机会,我是幸运的,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让我碰上了这么多的挫折,生活就像被打磨过的钻石,晶莹剔透,熠熠生辉!每一次跌倒后的爬起都给我带来不同的启示:它告诉我做事要善于变通,不能因循守旧;它告诉我心怀梦想不能轻言放弃;它告诉我人生没有常胜将军,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界的生存规律。
竞争造就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文明时代,也使城市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只有城市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城市才具有活力,城市的居民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没有城市内涵的经济发展只是空中楼阁,缺乏持续动力的经济发展势必后劲不足。
城市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城市的活力与潜力,城市的活力与潜力又决定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是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结构体系,任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需要人才支撑,没有知识经济就难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就不能形成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互动效应,就很难实现传统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就无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存在就是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当前,人们正在努力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衡量各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竞争的关键所在。
因此,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加快工作节奏,加大工作力度,拓宽发展空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城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城市经济规律具有稳定性,但在特定条件下又有相对的可变性。
城市经济学课件第9章
伦理道德、社会心理、人口等一系列政治与社会问 题息息相关,成为影响政治社会、社会安定以及调 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9.1 城市化发展与城市住宅经济
9.1.2城市住宅需求与城市化发展 所谓住宅需求,一般是指在价格及其他影响获取住宅的约 束条件下,有获取能力而且愿意选择的住宅服务数量。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9.1 城市化发展与城市住宅经济
9.1.1城市住宅及其经济社会特征 9.1.2城市住宅需求与城市化发展
9.1.3城市住宅E供v给al与ua城tio市n空o间nly增. 长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住宅市场的供给Ev、a需lua求ti与on价o格n波ly.动都与城市经济 ted w基ith本A面s的po变s动e.紧Sl密ide相s关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城市经济学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谭ht 善20勇04-王20德11起Asp编os著e Pty Ltd.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9章 城市住宅经济及中国 城市住宅经济政策选择
市化C进op程y的rig重h要t 2部00分4。-2一01般1认A为sp,os住e宅P供ty给Lt与d.城市
空间增长的互动主要通过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与地 价、新兴产业分布、交通网等来实现的。
9.2城市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的互动
9.2.1城市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互 Nhomakorabea的机制 9.2.2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住宅市场的影响
城市经济学解读
城市经济学解读城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城市中经济活动的规律以及城市发展的机制。
通过对城市内外经济要素的运作和相互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城市经济学为我们解读了城市的经济现象,揭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城市经济学的背景和意义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工业化时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崛起,并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经济效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布局、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通过对城市经济中各种要素和变量的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城市经济学能够揭示城市内外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变化趋势,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是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表明,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
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带动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增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带动城市规模的增长,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的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制造业逐渐减少,服务业和知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支撑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布局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中心区和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分布规律,经济布局则涉及到不同行业和产业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和集聚现象。
通过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变化,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五、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必然伴随着对环境的影响,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也关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城市经济学重点
城市经济学重点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中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城市的发展、运行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理因素往往是最初的诱因,如靠近水源、交通要道等。
资源的分布也会影响城市的位置,例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发展出工业城市。
经济因素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农产品能够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从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分工的细化使得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城市。
政策因素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的规划、投资和政策导向可以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或者引导城市向特定的方向发展。
二、城市的规模与经济效率城市规模是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经济效率可能越高。
这是因为大城市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能够共享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然而,城市规模过大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
这些问题会增加城市的运营成本,降低生活质量,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找到一个最优的城市规模,既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又能避免过度规模带来的问题。
三、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城市往往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
例如,一些城市以制造业为主,而另一些城市则以服务业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业结构会不断升级。
传统的制造业可能会逐渐向外转移,而高端服务业、创新产业等会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城市的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市场城市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合理利用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土地的用途包括居住、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等。
房地产市场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价的波动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成本,也会对城市的投资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城市经济学基础
城市经济学基础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城市聚集经济活动、城市规模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市场、城市人口流动与发展、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内容。
本文将从城市聚集经济、城市规模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市场、城市人口流动与发展以及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向读者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一、城市聚集经济城市聚集经济是指城市中的企业和居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经济行为。
城市聚集经济的核心是城市的规模和密度,城市越大越密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越明显。
城市聚集经济可以带来各种优势,比如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技术创新。
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是指企业在城市中可以更好地享受到集中化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而城市的外部经济效应是指企业和居民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持续的增长动力。
此外,城市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才和创新资源,从而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二、城市规模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规模经济与产业结构是指城市规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规模增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小城市通常以传统产业为主,而大城市则更多地涌现出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这是因为大城市具有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更好的市场环境,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城市规模的增大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城市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市场城市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市场是城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城市土地是有限的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房地产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的住房需求是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
同时,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通过土地供给、土地政策和房地产政策等手段来引导城市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碍经济 发展
较好
较差
较差
一、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 (一)概念
城市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是国家财 政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 涉及到与中央财政的垂直关系,因此要研究如何使中央财政与 地方财政在财力上得到合理的分配,又涉及到与城市所具有的 各种职能之间的关系,即要研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市政建设、 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活动。 城市公共财政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 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 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 财务的区别所在。
(三)设施的耐久性和时代性
基础设施一般都有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使用寿命。设施是在 使用中不断磨损和消耗的,因此需要持续的更新和维护。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内容及水平 也不断提高。
(四)建设的超前性和运行的整体性
基础设施一般投资大、周期长,需要超前建设。
基础设施不同于一般的分散的或小型的产品生产和服务供 应,它常常是整体的一个庞杂系统。
(五)需求的周期性与供给的连续性
人的活动具有规律性,饮食起居、居家出行,都有大致 相同的时间。这使得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出周期性 的变化。 而实际上,要么设施能力不能充分利用,要么不能满足 高峰时期的需要。 限时使用或高峰加价等手段来“削峰填谷”,尽量达到 供需平衡,减少损失。 (交通管制、生活用电)
第九章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城市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发展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 在中国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之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设施的概念与构成(Infrastructure)
一个涵盖很多内容的术语,是指为城市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的总和,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物质基础。 广义上,一般包括能源系统、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交通 系统、邮电系统、环境系统和防灾系统等六大设施系统。 在西方还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设施和部门。 狭义上,也称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由城市政府经营管理的 基础设施,除城市对外交通(铁路、民航、港口等)、城 市供电和邮电不属于市政府投资和管辖的部门外,城市给 排水、道桥、煤气、供热、公共交通、环卫、园林绿化、 防洪等。
世界银行关于基础设施的分类: 公共设施——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及排污, 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 公共工程——公路、大坝和灌溉及排水用渠道工程。 其他交通部门——城市和城市间的铁路、城市交通、 港口和水路以及机场。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一)服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
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提供服务,它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不 能拒绝任何使用者的需求。 它们的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劳动、联合劳动的结果,由国家投资 或各企事业单位联合投资建设。社会出于公平、社会稳定及社 会伦理的原因,对于一些有可能收费、实行商品化管理的服务 和供应,也必须由政府来无偿供应或低价供应,如自来水、社 区绿地等。 自然垄断性:一个企业是其产品的唯一卖者,而且其产品没有 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它可以通过调整向市场供给的数量来改 变产品的价格。产生垄断的原因: 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所拥有; 政府给予一个企业以排他的方式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
(二)同步型 – 美国
美国1850年铁路密度仅为英国的1/10左右,1850-1870年 英国工业高涨,美、德奋起直追,在50年代美国铁路建设发 展迅速,运输网络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形成。 美国工业化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部 门是平行发展的。19世纪后30年,美国经济水平超过英国, 此时,虽然其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尚未超过英国,但基础设 施总体和技术完善程度已经大大超过英国。
(三)同步论 – 基础设施和其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 比例投资、同时发展
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 一书中,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 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 规模投资,实现平衡增长战略。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困是由于经济落后、收入太低,导 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太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引致投 资不足,从而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即所谓的“纳克斯陷 阱”。 为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规 模投资,均衡发展,使经济增长率迅速达到一定的高度,人 均收入增长突破一定的限度,从而才能彻底冲破低收入造成 的贫困恶性循环。著名经济学家钱纳利、廷伯根以及后期的 罗森斯坦·罗丹都同意这一观点。
(二)滞后论 – 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 基础设施部门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 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不 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 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 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 产业的发展。 认为优先发展论是一种“超能力的发展”。不能刺激引致投 资;而生产部门优先发展,虽是一种“短缺发展”、不平衡 的增长,却能够刺激进一步的投资,产生最有效的投资结果, 也就是能使“引致决策(引致投资)”最大化。 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应集中资本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 快获得效益,增加收入,待直接生产部门发展起来并有了较 大收入后,再利用一部分资本投资于基础设施,带动其增长。
一、西方国家发展基础设施的理论 (一)先行论 –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英国经济学家罗森撕坦· 罗丹(Rosenstein Rodan)于1943 年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东南欧工业化”一文,提出了社 会分摊资本的概念和超前建设基础设施的观点。 在消费品工业建立以前,必须大规模地筹集大量不可分割的 社会分摊资本,建立起基础设施部门。
(三)滞后型 – 前苏联
1950年 – 1978年,钢产量由2733万吨增加到15100万吨, 煤炭由26109万吨上升为72400万吨,原油由378万吨增长 到57132万吨,分别增加4.53倍,1.77倍和14倍;而铁路 营业里程由11.69万公里上升为14.04万公里,仅增长0.2倍, 远远落后于工业产量的增长,铁路密度也几乎没有增长, 邮电等设施比欧美日等国差距甚远。 中国是什么类型的?应加以时间段的划分。
(三)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改革
国际经验,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企业,成功的基础设施提 供者都首先是按照商业化的原则经营的,并至少具有三个 基础特点: 对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有明确、连贯的目的性; 拥有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者都对经营承担 一定程度的责任; 享有财务上的独立性。
要保证基础设施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得,除了引 入市场机制,还要指定合理的评估与监督、管理制度,以合 同、协议和法规的形式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既避免政府的 过度干预,又能保障城市居民基本权益、促进城市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政府和部门混淆 它作为拥有者、法规指定者和经营者的身份,保证基础设施 服务企业的效率。因此,使基础设施部门由福利部门改为商 业化经营企业,采取有利于财务独立的定价方式,缩小价格 与成本之间的差距,减少财政拨款(或提高财政拨款的透明 度),使企业的工作效率与收益联系起来,走市场调节的道 路,是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第一步。
表8-1 三种基础设施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特征
超前型 基础设施
发展在一 个时期内 超过生产 的需求
对经济发 部门投资 国民经济 综合分析 展的影响 效果 情况
促进经济 发展 较差 较好 一般
同步型 基础设施
与生产部 门平行发 展
与经济协 调发展
较好
较好
较好
滞后型 基础Βιβλιοθήκη 施的发展在 一个时期 内落后于 生产的需 要求
经营效益不佳—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基础设施的服务产出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较高。如在电 力行业中,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在输变电网中消耗掉了, 供水系统也是如此。 劳动力配置不当,劳动生产率低下,机构膨胀,在国营 的运输部门如铁路系统中尤为突出。
维修不足:对维修不重视的结果是基础设施的寿命缩短, 产出下降和服务能力丧失,仅为维持现有的服务水平就不得 不持续追加投资,日后还要为重建和改建付出更高的代价。 资金匮乏:由于基础设施服务定价常常需要从政治和社会 角度出发而低于成本,城市财政为此付出的补贴金额庞大, 并且随之而来的是经营企业不重视内部管理和生产效率,缺 少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对政府补贴依赖心理严重。 不适应用户需求:维修不足和效益低下的后果是服务质量 低、可靠性差,用户的正常需求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满足, 而且还伴随着基础设施企业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
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一)超前型 – 英国:交通运输网的形成要比工业 化高潮早20-30年
英国1840-1850年铁路里程由0.0165万公里延伸到0.135万 公里,增加6.89倍;铁路密度增加6.6倍;而煤炭产量由3600 万吨上升为5000万吨,仅增长0.38倍,生铁产量由14200万吨 增加到22900万吨,增加0.61倍。说明英国铁路的长度和密度 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煤炭、生铁的生产。 英国1830年形成全国水陆运输网,1840年主要铁路干线大 部分建成,而其工业高涨的时期是1850-1870年,前者比后者 早20-30年。 英国铁路密度1850年与1978年相近。
(二)效益的内部性与外部性
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些内容,本身是城市中的经济产业,可以 实现商品化生产或提供服务,如城市电信、电力等部门,由于 其规模效应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其成本日益低廉,因而 投资收益率很高。 城市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区域性基础设施在城市范围内的汇聚 和深化。凡区域中有的设施城市几乎都具备,而且,这些网络 设施都向城市汇聚,城市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的节点和枢纽。 外部性:为了自身的目标而努力的人和部门,在努力的过程中 或由于努力的结果而使社会得到意外的收益,或给他人或其他 部门带来麻烦和损害的现象。如上海的铁路客运站迁往新址后, 原北站地区的商业营业量在短时间内下降了40%,而铁路新客 站地区的商业服务业大大受益;大连因缺水每年损失工业产值6 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大多为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 至少一部分是福利品或公共物品,不能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的准 则,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甚至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