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

合集下载

对现当代文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教学实践》

对现当代文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教学实践》

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艺
术化反映,文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能力,以及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至关重要。

由方维保、杨四平
该书既从宏观角度解释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又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角度阐述了文学史建构问题,逻辑清晰,内容翔实。

全书共五章。

第一章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探索了一种复调式的大学人文教学,并让大学教学具有
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的
“十年情结”。

第三章是“中国现
当代文学的本科教学实践”,论
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问
题及对策,探索了高校中国现当
教师比教法重要、中学生的语文
程度总是差吗、“谋生论”还是
“素质论”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讨
论和分析。

第五章是“中国现当
代文学教学与专业班主任、研究
生教育经验”,阐述了新形势下
的高校专业班主任工作,并基于
创新能力培养,对文科研究生有
效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
代文学课程在师范类大学中作为
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等的本科教
学经验,为高等学校的文学授课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从而打
破了传统授课模式的窠臼。

第四,分析讲解了中国现当
代文学本科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
育教学的关系,促使学生在中小
学阶段就完成较为完整的文学意
义建构。

对现当代文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

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
增 强学生 实践综合能力 。有效 地 解 决 学生 “ 高分 低能 ” 问题 , 面 全 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 ) 发兴趣 , 一 激 引导 认 知
作、 共同完成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求必然越 来越高 ,若 没有 一定 的
实用技能 ,没有独立 思考 和创新 能力 ,将来难 以适应 社会高 速发
们 采用行 动导 向教学 法—— 引导
课 程教学法设计 了 《 目设 计指 项 导》 ,即 首先 规划 好 每次 工 作任 务 ,然后让学生 按工作 过程进行 操 作 , 做边 学 , 做边 讨论 , 边 边 以 此提 高学生表达 能力 、沟通 能力
及 动手能力 。由此引导学 生学会
织 教学 过程 的一种 教学 范 式 , 其 核 心意图是对 个体行 为能力 的培 养, 尤其 是通过学 生积极 的参 与 、 实践 ,培养符合 未来市 场所需 的 应用 型人才 。行动导 向式 教学模
作 。适应 时代发展要 求教学 应注
重培养 学生综合 能力 ,这包 括专 业能力 , 也包 括交 际能 力 、 与他人
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 , 教师
拎 清一条文学史 的线索 使学生 了 解 中国现 当代 文学 的整体 面貌 , 把握 基本规律 , 学会 用历史 的 、 辩
常 言 道 “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兴 师” ,只有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 才 能保证学生学 习积极性。为此 , 我
近几年从德 国引进一 种现代教 育
新 模 式—— “ 动 导 向 教 学 模 行 式 ” 这一教 学模式是 在课程 理 ,
论 基 础 指 导 下 , 以工 作 过 程 来 组
现 当代文学作 为高校 中文专 业重 要的专业基 础课 ,其 教学 目 标不仅要 培养学生 的审美 能力与 人文精神 , 更应 以“ 实用 、 够用 ” 为 原则 ,强化其与 职业和生 活的联 系 ,培养 学生可持 续发展 的综合 职业 能力 。 中文教 育应与 中文人 才需求相 挂钩 ,有 什么样需 求就 要有什么样 的教育 。因此 , 中文 在 教育部 门和中文人 才的需求 方之 间建立更 加紧密 的联 系 ,使 学校 的培养 目标符合实 际需要 已经成 为 当务之 急 ,按照社 会发展所 需 的要求培养高级 中文人才。 ( ) 教学 内容 上 , 一 在 深化 教 学 内容 的改革 ,教 师结合现 当代 文学 自身 特点 , 围绕 “ 整体 把 握 、 解读 经典 、 回归 审美” 中心进行 为 项 目设计来 引导学生 学习 ,提 高

关于《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关于《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关于《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点,以能力驱动为手段,通过对教学内容知情达意地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加强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养成,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标签:知情达意;领会运用;思考创新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

”〔1〕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据此,我们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当代文学教学为例,总结出了“知·会·思”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知·会·思”,即是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做到知情达意、领会运用、思考创新。

一、知情达意,为学生构建开放式学习环境知情达意,是对课程教学内容最低层次的把握,即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文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大致梳理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轮廓。

众所周知,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

当代文学是一种动态的文学过程,活跃文坛的作家在不断创作和变化,文坛走向与社会发展以及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因而信息量大,争鸣性强,课程本身具有现实性、前沿性、开放性的特征,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点。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课上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后将认知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学习环境。

1.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讲授是为了传授必要的知识,要注重指导性、启发性、示范性;讨论是交流,是深化(不同观点的碰撞往往深化知识,拓宽思维空间),是培养创造性精神的有效途径。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通过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他们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评估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

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并培养他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局限性、提出与实践、实践效果评估、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十分丰富多彩,包括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作者,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涵盖了各种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文学作品。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也受到了网络文学、影视剧等新媒体形式的影响,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还包括了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当今社会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是多元化、开放的,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契机。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传统的文学教育模式注重对经典作品的传授和背诵,缺乏对现当代文学的深入探讨和分析,使得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当代文学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对现当代文学不够了解,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缺乏兴趣和认识,难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现当代文学的题材和形式多样,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而目前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普遍偏弱。

[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他论文文档]试析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他论文文档]试析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

试析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论文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激发其学习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应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

[论文关键词]行动导向课堂教学学习兴趣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以行动导向为驱动方式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成于“行”,“行”就是行动、实践,“思”就是理论、方法。

为了达到某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引入“工作”,并引导学生完成“工作”,在学生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将实践上升到理论认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以后的实践工作中。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先提出工作任务,并分层次下达给学生。

若工作任务过于简单,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挑战性,提不起学习兴趣;若工作任务太过复杂,又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

所以教师应按照不同学生的情况,分配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行动导向教学一般可以分为四步:一是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好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书、元器件、仪器仪表、学生组内分工的设计、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材料等。

二是下达任务。

教师先下发任务书并以简洁的语言陈述任务内容。

三是完成任务。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在组内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作,这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部分。

四是展示学生作品。

对工作成品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找出规律特点。

二、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法。

这种方法是教学中被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实施的过程可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教师提供零件图及装配示意图,请每个小组根据这些内容完成装配图。

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结果后得出结论,随后教师让其组员对讨论结果进行演讲和论述,演讲时教师进行记录,演讲完毕后,教师鼓励小组成员进行补充说明,然后让其他小组提问本小组成员进行解答,最后教师提问并总结点评,表扬任务完成较好的小组。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融合、创新技术应用、多元教学方法、个性化学习体验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创新技术在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文学教育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现状,理论与实践,跨学科融合,创新技术应用,多元教学方法,个性化学习体验,创新成果,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形式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文本分析和文学史研究,缺乏与当代社会和学生需求的结合。

学生可能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些古老的作品,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教学资源和方法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文学教学带来了挑战,需要更加创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这一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需要进行模式创新,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领域,使之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2 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教学模式创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学模式的创新变得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既要求教师有“研究”地教,又要求学生有“研究”地学,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要在“专题”上下工夫,传授研究的方法,培养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方式上做合理的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这门课程。

关键词:专题教学创新能力课程考核“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

之所以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之后,为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目的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现象、重要作家以及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研潜质。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一门比较难上的课程。

难,就在于这门课程的“研究性”,既要求教师有“研究”地教,又要求学生有“研究”地学,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的误区亦随之而来:或是忽略了课程的研究性质,单纯地上成了文学常识课;或是有意无意地漠视了对学生科研潜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上述教学误区无疑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上好“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这门课程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专题”上下工夫。

专题教学本身是一种选择性的教学,它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打破教材既定的章节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组合。

在专题的选择和设置上,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研究特长等进行合理安排。

因为教师选择的余地大,专题教学反而较一般的课程教学自主性要高。

从目前国内可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教材看,各个专题的设置并没有超出传统文学研究的范围,如“鲁迅研究”“茅盾研究”“样板戏研究”“朦胧诗研究”等等。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进行改革探索。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首先,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

目前教学内容主要关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与分析,这固然重要,但缺乏对多元文学形式与风格的关注。

应该将目光扩展到不同地域与民族的文学作品,包括藏、蒙、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以及来华定居的外国作家的作品等。

同时,还应该关注到女性文学、同性文学等不同群体的声音,以丰富文学教学的多样性。

其次,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更加多样化和具有互动性。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并且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真正感悟和理解。

应该引入更多的互动教学方法,如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学习兴趣。

在资源建设方面,现当代文学课程需要更多的文学作品选编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目前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选编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代表性。

应该引入更多不同风格和题材的文学作品,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应该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推出电子教材、网络课程等新形式,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资源。

总体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应该立足于多元性、互动性和资源丰富性。

学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并且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资源的建设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提供更便捷的学习工具和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现当代文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表达能力和美感判断力。

可以引入写作和演讲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与表达,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综上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作者:郭怀玉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第10期摘要:21世纪我们需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一些现状进行反思和改革,尤其是在教、学、考方面应该重视阅读,因为这是基础;其次是在布置作业和毕业论文写作方面要注重前期的学术基本功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方面的课时又减少了许多,课时大概只有上个世纪1980年代的一半;其次,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商品经济的冲击等等,也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以,我们必须对该课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革,最好是躬身亲行实践,深入细致研究。

一、教、学、考均须重视阅读记得上个世纪1980年代初期北京出版社出过一套书《阅读与欣赏》,包括古典、现代和外国文学部分,应该说这套书影响是很广的,那是因为,“文革”过后,几乎休克的文学从荒芜开始走向繁盛,它的出现自然是适时的。

但是,当下就完全不同了,生活节奏的加速,泡沫文学的大量炮制,还有商品经济的渗透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使现在的大学生心理显得格外浮躁。

“现在的诱惑太多,学生都很忙,作品是越读越少”[1],而且“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并不高,文学热情下降”[2],“花费在阅读作品原文上的工夫却少之又少”[3]。

即使是研究生也“根本不读作品,不读杂志,全都在读理论”[4]。

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鉴于此,我们在上课时就应该特别注重阅读。

首先,教师要坚持阅读,喜欢阅读。

我总认为自己阅读作品太少,现当代文学那么多作品,我真想每一本都读读。

虽然有时读过一遍,但是过后就又记不清楚了;而且重新阅读时会带来新的感受,因此,我非常喜欢再次阅读。

其次,教师要善于阅读,着重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阅读效果,应该是技高一筹。

第三,教师要进入阅读角色,同时懂得欣赏,从作品中分析出美感,甚至陶醉在其中。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摘要】摘要:本文从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建议,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具体阐述。

总结了现状并展望未来,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本文旨在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探讨与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内容的丰富化。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改革探索,改革方向,建议,案例分析,总结展望,未来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文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学形式的不断变迁,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背景介绍部分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从而为后续的分析和探讨奠定基础。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批评研究,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二是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文学院系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可以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推动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能的改革方向和建议,以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我是一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10多年来,我断断续续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专科生讲过几轮“中国现代文学”,其中甘苦,愿意和大家交流。

现当代文学是中文系的基础课,各师范高校上课的情况可能不大一样,但同样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与困扰。

我觉得教学改革必须重视这些问题。

问题之一:课时已经大为减少。

在20世纪50、60年代,现代文学学科刚组建,时兴所谓“厚今薄古”,这门课的地位很高,课时也很多,普遍都有200课时以上,甚至和古代文学史不相上下。

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情况有所改变,“当代文学”突出起来了,大部分高校“现代”与“当代”分为两门课。

现代部分课时减少了,当代部分又单独出来,加起来也还是有200多课时。

那时是真正当成“史”来讲的,很注重文学发展过程的梳理,注重思潮和文学社团流派,不但讲大作家,也讲许多不太为人所知的小作家,可以讲得很细。

如“湖畔诗社”、“两个口号”论争、解放区的秧歌剧运动这样一类现象,以及庐隐、沙汀、刘白羽这样一些“等级”的作家,都是用一到两个课时来讲述的。

问题之二:学生情况的变化。

以前中文系是比较热门的系,一般考上的同学都喜欢文学,中学阶段就已经读过不少作品与专业方面的书,有较好的语文基础,到了大学接触现代文学课(一般都是在一年级就开现代文学课,现在亦如此),就马上接得上去。

现在情况变了。

受应试教育的约束,中学阶段接触作品不多,甚至语文都还没有完全过关,上现代文学又没有相关学科的学习作基础,学起来的确比较困难。

现在的学生视野较开阔,但很实际,为了今后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出现了“考研热”,考这个“级”那个“本”的,精力如此分散,专业意识不像以前那样单一,学中文系课程也不那么专心。

面对学生的这些新情况,现当代文学课是比以前难上了。

要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到现在学生普遍的知识结构与水平,想办法吸引他们,让他们有兴趣,能在这方面多用心。

这似乎是加给课程的“额外”的任务。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尝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尝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尝试作者:兰鲜凤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8期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大学中文系通常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同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合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员秘书等其他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求学生整体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对当下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对当下新出现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批评的能力,具有常规文学作品、文艺评论以及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

这五大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成为合格教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技能,也是学生今后从事诸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员秘书等其他职业重要的素质构成。

由于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社会文化处于转型期,因此,本课程最突出的一大特点是内容更新快。

现代文学的阐释框架不断变化,当代文学作为正在进行时态的文学更是日新月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引进一些新的知识内容,同时注意增加当地当代的文学内容,具有地域特色,另外还要注意通俗易懂,扬长避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在渐渐缩小,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在慢慢减退,文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其吸引力也在悄悄弱化。

这也许是物化时代的一种必然结果。

如今的大学生往往重实用、轻素质;重功利、轻人文,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对塑造人的巨大潜力。

他们对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追求似乎远大于对文学的喜爱。

时至今日,已没有多少人怀着对文学的酷爱而走进文学的课堂,而大都出于拿学分、应付考试、获学位的目的。

同样,作为从教者的文学课教师,也多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对于课堂教学的内涵以及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则较少有人刻意追求,这能算作是合格的文学课教学吗?我们面临着许多困惑。

再从学生方面来说,当前文学课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不读原著,也无暇读原著。

现当代文学课程“学—导互动式”模式的教学设计

现当代文学课程“学—导互动式”模式的教学设计
中图 分 类 号 : 2 9 7 I 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0 2 1 )6— 0 2—0 17 —78 ( 0 0 0 0 6 4
Th e c ig De in o e r ig t a h n n e a t n o e T a h n sg fL a n n - c ig It r c i f“ e o Mo e n Lt r t r ’ d r i a u e ’ e
刁 丽英
( 阴职业 技 术学 院 管理 系 , 苏 江 江

江阴
243 ) 14 3
要 : 职 院校 的现 当代 文 学 课 程 “ 一 导 互 动 式 ” 学模 式 紧 紧 围绕 培 养 具 有 创 新 精 神 和实 践 能 力 的 合 格 的应 用 高 学 教
型、 技能 型人 才的总 目标 , 在教学实践 中, 坚持 以学 生为主体 , 以教师 为主导 , 并有效 开展 开放式 、 互式 的师生双 向 交 互动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 中实现“ 四个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 变 、 生地位 的转变 、 : 学 教学 内容 的转变 、 息技术作 用 信 的转变 。在教学 内容组织上 注重 “ 六个结合” 即理论 和实践相结合 , 外指导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 师讲授与学 生 自 , 课 教
h e c i g c tn s,sx c mb nai n h ul e sr s e h e c mb n to f t e r t r c c t e t a h n on e t i o i to ss o d b te s d:t o i a n o o y wi p a t e,o t i h h i u-
DI AO y n Lii g
பைடு நூலகம்

浅析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

浅析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

浅析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所谓教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教改,广义上指教育改革,包括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狭义上指学校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浅析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析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全文如下:摘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

然而该课程在现行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入手,做到经典性与人文性、审美性相结合,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其次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较大影响。

笔者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中,力求把教书育人的宗旨贯彻其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搭建一个教学的平台。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

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

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

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中的学术定论,而忽略了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而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心得范文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心得范文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心得范文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参与度高、以行动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我参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了其优势和不足,并从中汲取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而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我参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更加乐于动手实践和探索。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我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还使我对学习内容更加感兴趣和理解。

其次,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情境中。

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我参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锻炼对于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让我更加具备了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生通常需要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我参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中,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作解决了许多学习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加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但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实践和操作,对于理论知识的分析和掌握相对不够充分。

“行动导向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行动导向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行动导向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范本《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行动导向教学法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课堂中,老师会设计各种互动、实践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思考和分析。

例如,在学习英语单词时,老师会提供多种情景,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如模拟购物场景,学生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种参与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活动中,亲身感受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学习科学实验时,老师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做记录,从实验结果中总结规律。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在课堂中,老师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激发思维的碰撞和创新。

例如,在学习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时,老师会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一起研究并讨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反思和评估。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估,总结所学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反思和评估,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老师会让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后,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这种反思和评估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扮演传递知识的角色,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摘要】现当代文学教学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当代文学教学迎来了改革和尝试。

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提升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教育者们尝试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科技辅助教学。

这些努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更广泛的文学兴趣和批判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未来,现当代文学教学将继续朝着更多元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总结和展望教学改革的成果,展望教学改革的前景。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现当代文学教学必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教学、教育改革、传统模式、改革必要性、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科技辅助教学、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未来发展方向、教学改革成果、前景展望。

1. 引言1.1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性现当代文学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近现代以来的文学作品,承载着当代社会的精神文化价值。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学习现当代文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和精神风貌。

现当代文学作为当下社会的文化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现当代文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通过品读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与艺术价值,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和文学素养。

现当代文学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学批评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现当代文学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对现当代文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尝试是当务之急。

1.2 教育改革的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育也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

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在现代社会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现当代,文学,课程]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

[现当代,文学,课程]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

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欢迎来到,以下是一篇关于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浏览!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从以教师为主的“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综合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储存”也必将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转换—创造”所代替[1]。

我国近几年从德国引进一种现代教育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其核心意图是对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培养符合未来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转变教师职能,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

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认知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讨论,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

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为中学语文教育服务的思路。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加强作品分析的能力。

其次要关注学术前沿,把握最新学术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最后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如课件、网络、影视等,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通常会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两门课。

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程、性质、成就、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探讨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的文艺运动和文学思潮,研究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不同流派与不同艺术风格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总结其发展规律。

通过教学,一是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鉴赏、分析等能力。

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程因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师要争分夺秒赶进度等原因,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满堂灌”、“填鸭式”的基本教学模式。

此种模式在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新形势下已不能适应师范生教育的需要,亟须改变。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情况,谈谈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对同类高校有所助益。

一、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就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为中学语文教育服务的目的。

为了培养出具有相当文学感悟力与表达能力的新一代中学语文教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状况。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更新现有的教学观念。

首先,要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较少互动,学生主要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忙于记笔记,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容易觉得枯燥,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的尝试
来源:磁铁
内容摘要: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从以教师为主的“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综合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储存”也必将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转换—创造”所代替[1]。

我国近几年从德国引进一种现代教育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其核心意图是对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培养符合未来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转变教师职能,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

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认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讨论,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

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促成合作,增强实践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学会合作。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交际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的社会能力等。

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训练中,将三五名学生分为一组,形成工作小组,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就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

二.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更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其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

中文教育应与中文人才需求相挂钩,有什么样需求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

因此,在中文教育部门和中文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
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按照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培养高级中文人才。

(一)在教学内容上,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自身特点,围绕“整体把握、解读经典、回归审美”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教师拎清一条文学史的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把握基本规律,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美学的眼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利于学生把握教材。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熟悉作家作品,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坚持阅读本专业优秀学术期刊,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学,培养创新能力。

再次,有学者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2]。

因此,在整体把握文学史与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

在重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加重文本分析的分量,又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二)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重视“对话艺术”,将课堂部分时间有效地留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
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改革讲授方式,把课堂部分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同时注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教师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加喜欢文学、喜欢思考、勇于表达。

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感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有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每次课前采用模拟课堂、专题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思辨能力。

师生在对话中愉快地交流,“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

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

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3]。

面对面地探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堂拓展,增强实践锻炼。

学以致用,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爱迪生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国家民族、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还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

因此,它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著名心理学家盖滋说:“学习一项事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

”他所提倡的“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正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现。

增强实践,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可以将部分内容分配给学习小组完成。

小组领受任务后,查阅资料、集体研讨再写出讲授内容,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

教师现场进行评点,及时总结,这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丰富
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高师学生还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拓展、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学术报告(课程论文交流)、角色扮演(将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主动地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学、灵魂净化。

此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采用了结构分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方式仍使学生注重教师教授的内容,习惯于死记硬背,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应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第二课堂的表现相结合评价学生。

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使考核起到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素质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之,“行为导向式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我校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