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第二章总结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特征、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学科。

在八年级的地理学习中,第二章是关于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

本文将对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球体。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体物质,包括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岩石层,厚度约2900公里。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1.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昼夜变化,即一半地球处于日照区,另一半处于黑暗区。

2. 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出现昼长夜短、昼夜等长和昼短夜长的情况。

3. 倾斜度和季节变化地球的轴倾斜度使得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日照面积不同,从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倾斜度较大的地区夏季阳光较强,冬季阳光较弱;而倾斜度较小的地区季节变化较为温和。

4. 地球的地磁场地球拥有一个大规模的地磁场,它是由地核产生的。

地磁场起到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伤害,同时也是指南针指向北方的原因。

三、地壳板块运动地壳被分为几块不规则的板块,它们位于地幔之上,并随着地球的内部运动而移动。

板块之间的运动分为三种: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抬升边界。

1. 构造边界构造边界是两块板块相互接触的地球表面区域。

构造边界主要有三种类型:板块汇聚边界、板块拉开边界和板块滑移边界。

- 板块汇聚边界:两个板块相撞,形成地壳的折叠和山脉。

- 板块拉开边界:两个板块相离,形成地壳的断裂和海底火山。

- 板块滑移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地壳的断层和地震。

2. 转换边界转换边界是两个构造边界交错形成的边界。

转换边界上的岩石形变和断裂较为复杂,容易引发地震。

3. 抬升边界抬升边界是两个板块互相挤压形成的边界。

抬升边界会导致地壳的隆起和山脉的形成。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②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6、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7、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海拔最高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8、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又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此外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夏季最热的地方是x疆的吐鲁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我国从北→南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温度带: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3、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关系: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因而森林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复杂多样。原因: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主要的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6、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冬季风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陆地→海洋 偏北(西北、东北) 寒冷干燥 我国西部、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等)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海面 海洋→陆地 偏南(东南、西南) 温暖湿润 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季风的形成原因: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对比显著。季风气候特点: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产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7、夏季风我国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季节分布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5月份,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称为“梅雨”。7、8月份,雨带随夏季风北移到东北和华北地区。9月份,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也随之迅速南移,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201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8、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灾害 季节 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台风 夏秋 热带气旋强烈活动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预报,建防护林 洪涝 夏 连续性降水 洪水泛滥 加强预报,修水利工程 寒潮 冬 强冷空气入侵 严寒、大风、霜冻 预报及时,及早准备 干旱 全年 降水异常偏少 粮食减产、用水困难 节约用水,修水利工程 2.3 中国的河流 1、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流域区域 分界线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风 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水量大 水位上涨形成汛期 无结冰期 成因 降水量大 气温高 冬季风 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小 水位下降 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 的河流有结冰期 成因 降水量小 1月气温在0℃ 以上是外流河的共性,外流河在干湿状况、降水、有无结冰情况、植被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a干湿状况,说明河流流量大。如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量不大。 b分析降水季节分配情况,说明河流的汛期。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季长,汛期长。例如珠江流域雨带最早到达,最后离开,汛期为4-9月,长达6个月;以北地区降水集中在8-9月,汛期短。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东北的河流因春季集雪融化,形成春汛。 c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 个。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34 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的有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2010 年,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二胎政策:2016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我国人口密度:我国人口密度为143人/ 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人口数(人)/ 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2、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匀,大致以黑河- 腾冲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地区面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

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的特点)3、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地形;东部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海拔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

八上地理第二章复习要点

八上地理第二章复习要点

48、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大部分属于性河流。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和等高山冰雪融水。

49、为什么住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干旱越盼望出太阳(或晴天)?50、中国湖泊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和。

青藏高原多咸水湖,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

湖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

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51、长江游的江河段曲流甚多,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是、。

52、长江的荣誉称号: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之称;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有“”的盛誉。

53、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河段是游。

其中,段和段是长江干流水能资源甚为丰富的河段。

5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和等综合效益。

55、从地形角度看,在长江三峡段修建大坝的优势条件是:56、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P53①②。

57、洞庭湖的变化:,原因是、。

★58、长江概况:59、长江干流的形状是“ + ”,黄河干流的形状是“”形。

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是和。

60、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不是第二大河?黄河长度仅次于长江位居中国第二,径流量小于珠江,不能是第二大河。

★61、黄河概况:62、黄河流域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和。

★6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植树种草、兴建水库、打坝淤地、修水平梯田。

★64、“地上河”的成因:P57。

治理措施:。

★65、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解决办法:①②③④。

★66、治理黄河的措施:P57一方面,另一方面。

★67、治黄的关键是,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游,所以是治黄的根本。

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是。

68、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游,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以、、___________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69、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黄河发生凌汛的时间有两段:季节和季节;发生凌汛的河段有两段:上游至河段,下游至入海口河段。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

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4.中国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最南端:海南省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N)。

5中国陆地国界线漫长,达2.2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14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6中国是世界上紧张的海洋大国。

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顺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7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广东省。

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

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5.山脉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6.各山脉两侧的主要地形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横断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北侧南侧天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祁连山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7.要想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

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是高原山地气候......11.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初二第二章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第二章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第二章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知识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地球的基础,而初中的地理科目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背景知识的掌握能力。

在初二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有着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它使得地球的一天分为白天和黑夜,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而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着太阳的轨道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它影响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二、大陆与海洋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地表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大陆是指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主要由岩石构成,其中包括七大洲和一些岛屿。

海洋则是指水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1%,由海水组成,其中包括五大洋和一些海湾、海峡等。

三、地形特征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非常复杂多样。

我们可以将地球表面分为高原、山地、盆地、平原和河流等。

高原是地势相对较高的平坦地区,山地则是地势崎岖的地区,盆地是由山地或高原围绕形成的低洼地区,平原是地势较为平缓的广阔地区。

而河流则是指地表上的水流,它们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

四、气候地球表面的气候也非常多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可以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

寒带气候位于地球的两极地区,温度低且气候寒冷;温带气候位于两极和赤道之间,气候温和;热带气候则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

五、自然灾害地球上还存在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震动的现象,常常造成严重破坏;火山喷发则是指地下岩浆爆发到地表的现象,会喷出火山岩和火山灰;洪水是指河水超出河道并淹没岸边地区;干旱则指降水量不足的天气现象。

总结:初二第二章的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大陆与海洋、地形特征、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增加我们的地理背景知识。

地理知识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基础,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奥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西北—东南: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 7、写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 • 第一级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级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级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节气候: •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___,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 ___-—___一线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___向___逐渐____,漠河 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____ • 2、夏季,除了_____等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_______,7月,我国平均 气温在____以上。 •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___,夏季最热的地方是_______ • 4、号称“三大火炉”的是____、 ____、 ____ • 5、我国从北到南5个温度带是: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 6、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根据____和 ____的对比关系,我国可划分为____、 ____、 ____、 ____四个干湿区。 •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____岛东北部____;降水最少的地方是____盆地 中的____ • 8、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____。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月 • 9、习惯上,以____—____—____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第四节常见的地质灾害
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多发季节
分布
防灾减灾
我国常见的灾害有:_____、______等 常见地质灾害: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______ 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八上地理第二章归纳总结

八上地理第二章归纳总结

八上地理第二章归纳总结地球上的大气和陆地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地球上的大气和陆地。

本章通过对大气的组成、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的研究,以及对陆地的形成和地貌演变的探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和变化。

一、大气的组成和特点大气是地球的外部包围层,由气体、固体和液体组成。

主要气体有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等。

大气的主要特点有压强、密度、温度和湿度。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二、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大气运动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常见的大气运动有垂直上升运动、水平风和环流等。

这些运动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平均天气条件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地形、世纪变化和全球气候系统等。

三、陆地的形成和地貌演变陆地是地球表面上的大片固体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陆地的形成和地貌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主要形成和地貌演变的因素有内力和外力。

内力包括地壳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等,外力包括风力、水力、重力和冰雪作用等。

四、地球上的气候带和植被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的气候带和植被,主要受纬度、海洋和地形的影响。

常见的气候带有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等。

不同的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气温、降水和季风等特点,从而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五、地球的环境保护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因此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地球的大气和陆地。

例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能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植被和水资源等。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综上所述,八上地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大气和陆地。

通过对大气的组成和特点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大气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而对陆地的形成和地貌演变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环境变化。

最后,地球的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二、地形复杂多样: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五种地形类型。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其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包括东西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以及弧形山脉。

同时,我国有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三、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如需更多内容,建议阅读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或相关教辅资料。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知识点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方法总结1地势和地形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语术描述:xx高xx低或由xx向xx 倾斜;地形是地表的各种形态,如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

2.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1)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山脉名称西侧地形区东侧地形区(3.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在我国中、西部,高原面积广阔,主要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高原。

在高原、山地之间分布着许多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

在我国东部地区还分布着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1)四大高原等。

方法总结2:地形和地形区的区别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基本类型共5种: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比地形更具体,如青藏高原、华北平原、东南丘陵、塔里木盆地。

4.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4)开发山区注意事项:在山区的开发利用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5.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地形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东部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我国绝大部分经济林区、大部分耕地及粮棉油生产基地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丘陵区。

在山地、高原等海拔较高、地面崎岖的地形区,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2)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城镇集中,交通发达。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知识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2)原因:①纬度位置:②冬季风:(3)1月0℃等温线:1月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这条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条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月等温线分布密集。

(4)极值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雷州半岛南部、台湾岛南部等。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成因:(3)极值点:①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洲”。

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而不是海南岛。

②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不是纬度高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

3.温度带:(1)温度带的划分:①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

②主要温度带: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如下图所示:方法总结1:地跨多个温度带的省区地跨三个及以上温度带的省区有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甘肃省是我国唯一跨越了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青藏高原区四个温度带的省级行政区域。

(1)分布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八年级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八年级册地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态和构造、地球上的水资源、气候和天气等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册地理第二章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态和构造地球是由固体岩石地壳、流动性的地幔以及金属铁质核心所组成,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从形状上看,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

地球表面特征丰富多样,有大洋、陆地、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多种不同的地貌形态。

二、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形式,水的分布极不均匀。

在地球的水资源中,只有约3%的是淡水,且大部分淡水被冰雪所占据,人们使用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一小部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三、气候和天气气候和天气是地理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概念。

气候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长时间的大气状态和特征,代表了一个地域的典型天气状况。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和表现,指的是当地的天气状态。

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线进行旋转,每天自西向东旋转一圈。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对太阳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五、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所组成。

陆地形成于34亿年前,在此之前,地球表面是一片岩浆、熔岩的滚烫湖泊。

海洋形成于20亿年前,由于地球物理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形成了当今世界的五大洋和众多海湾和海峡。

六、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的物质结构按密度分为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和内核5层,并按其物理性质分别为固体岩石地壳、流动性的地幔、液态铁质外核和固态铁质内核。

七、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一些具有破坏性的事件,包括飓风、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等。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极大,人们必须研究它们的成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八、地球上的资源地球上的资源丰富多彩,包括矿产、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地球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时刻都在人们的思考之中,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湘教】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中国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

(4)优越性:①跨纬度大,气候多样,自然环境复杂,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①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多良港可以发展海洋事业;陆上邻国众多,陆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2.辽阔的疆域(1)陆地大国:领土四至点最北点: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o N附近)最南点: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o N附近)最东点: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o E附近)最西点: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3o E附近)东西跨经度有62o多,跨5个时区;——产生时差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约为5500多公里。

——产生温差(2)海洋大国:①临四海一洋:临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海岸直接临太平洋。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①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领海宽度是12海里;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大的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

(3)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面积最大的两个岛屿是:台湾岛和海南岛。

3.众多的邻国(1)陆上国界线长2万多千米,共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2)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

4.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省级行政区之最: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

既有临海又有邻国的是:辽宁省(渤海、朝鲜)、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越南)(4)北回归线穿越的省区(自西向东):云南、广西、广东、台湾(5)有两个简称的省区:云或滇、贵或黔、川或蜀、陕或秦、甘或陇、沪或申速记顺口溜: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5.人口和民族(1)人口数量:中国总人口数为14.1亿(2020年),约占世界总人口数1/5,人口基数大。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选择题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下列地形区与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B.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C.云贵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答案:B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读下图,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B.②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内蒙古高原C.③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D.④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天山山脉南侧的①地是我国的塔里木盆地,A对;大兴安岭东侧的②地是我国的最大平原东北平原,B错;横断山脉西侧的③地是我国的青藏高原,C错;秦岭北侧的④地是我国的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D错;故选A。

小提示:3、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下列反映坡向对气候影响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阳坡光热条件较好,阴坡光热条件差,故“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这反映了坡向对气候的影响。

选项A、B反映了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选项D描述的是梅雨天气,故C符合题意。

4、“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一曲《黄土高坡》唱醉了亿万听众。

歌词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了我国的哪种气候特征()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南北温差大D.海洋性特征明显答案:A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选择题1、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是()A.华北平原B.成都平原C.东北平原D.河套平原答案:C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该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故选C。

2、下列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A.B.C.D.答案: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图中BC可以反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其中图B可以反映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提示: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和地势特征。

3、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影响玉门关地区的风是:A.夏季的东南风B.夏季的东北风C.冬季的西北风D.冬季的西南风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季风气候的相关知识。

影响玉门关地区的风是冬季的西北风,夏季风难以过玉门关。

故选C。

4、如图中所示风的名称及风向为()A.夏季风、东北B.夏季风、东南C.冬季风、东北D.冬季风、东南答案:B根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读图,图中所示风为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风向是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提示:5、小明的家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

他的家乡最适宜发展()A.畜牧业B.种植业C.渔业D.林业答案:B解析: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部门.由于发展各农业部门所需的自然条件不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审题可知,小明的家乡的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的耕种;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选B。

小提示: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分析解答即可。

6、(2017咸阳模拟)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半句描述的是天气特征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答案:A由题目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短时间里的天气特征;“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我国天气与气候的有关知识.7、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答案:C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八上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

八上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

八上地理知识点总结第1篇第二章*的自然环境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课本图2、2,图2、3)2、我国由北xxx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

它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第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就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长江流经的省份(自西向东):青海省、***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最终流入东海。

4、长江三峡(自西向东):xxx、巫峡、西陵峡。

5、*的湖泊:青海湖(青海省。

6、*淡水湖泊:鄱阳湖(江西省)。

7、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9、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黄河流经省份共有8个(自西向东):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区、*****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最终流入渤海。

10、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高原。

11、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四川盆地(四川)、柴达木盆地(青海)、准噶尔盆地(新疆)。

12、三大*原:东北*原、华北*原、长江中下游*原。

13、*各大山脉走向课本图P26图。

第三章*的自然资源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

(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

(石油、矿产资源等)3、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地理第二章总结
八上地理第二章总结
八上地理第二章总结
1.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基本要素。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3.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1)世界气温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

无论1月还是7月,全
球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低,夏季比海洋高。

(3)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等温线比较平直。

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

(4)陆地受热升温快,降温也快。

海洋受热升温慢,降温也
慢。

4.气温受:纬度位置、海洋位置、洋流和地形的影响。

5.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扩展阅读: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结合课本P21图2-2和P23图2-9记忆,P27活动3表格)阶梯名称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类型分界线高原为主:青藏高原、柴达一二级分界:昆木盆地仑山祁连山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横断山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第二级阶梯某米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准噶尔二三级分界:大盆地兴安岭太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华北山巫山雪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峰山大丘陵
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
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若河流径流量也很大,则水能会非常丰富,有利发电。

二、山脉纵横交错
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读图完成P27活动1的表格并记忆)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课本P20P21,图2-2,以及集优方案P15)(1)三列东西向的山脉:(2)三列东北西南向的山脉(3)西北东南向的山脉(4)南北向的山脉(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
(山西省)、中岳嵩山(河南省)三、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齐全,山区面积
广大。

(五种地形比例图在地理地图册P13)2、主要地形区特征:(结合
P23图2-9记忆)(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山势雄浑、雪山连绵,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多草原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分布面积最广,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
的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多绿洲和垦区,畜牧业发达受大西洋湿润气
流影响。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称为“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内有肥沃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多沼泽;
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河网稠密,交通发达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两大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气候复杂多样(1)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成因:纬度位置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普遍高温。

成因:纬度位置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30表格和图2-16。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
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内陆递减(东南多西北少)。

成因:受夏季风影响。

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夏秋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
我国的干湿地区的划分:P33图2-192、季风气候显著(1)什么是季风:夏季风偏南风;冬季风偏北风(2)夏季风影响降水和时空分布(3)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P36第二段)(4)冬季风几乎不带来降水(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季风区即季风气候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6)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我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
热力差异大。

(7)大陆性特征强烈: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
高。

二、特殊天气
1、寒潮:概念、侵入路径和影响范围(青藏高原海南省、台湾、云贵高原等不易受影响)危害:农作物受冻等。

(P39图2-24)
2、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主要影响江淮地区。

3、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4、沙尘暴: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干燥的春季多发生。

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旱涝灾害1、洪涝:夏秋季节
2、干旱:影响最大、最常见、范围最广。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1、流域与水系、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区与内流区的概念。

(P42)
2、内外流区的划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外流区(1)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见课堂笔记的表格)4、内流区(1)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P43第三段)5、我国的主要湖泊(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流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二、滚滚长江(重点结合P46图2-32、2-37记忆)1、长江的源流概况(见下面表格)
(1)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2)长度、入海水量、流域面积;(3)上、中、下游的划分;(4)主要支流及湖泊
2、长江的水能开发水能宝库(水能丰富的条件: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1)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至宜宾段三峡段;原因:落差大,降水
丰富。

(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长江三峡
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葛洲坝、二滩、龚嘴、丹江口等3、“黄金水道”长江(1)有利条件:降水丰富,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长约7万千米。

(2)运输价值:水运成本低;流域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与南北向的铁路线相交,联系广泛。

(3)货运量占全国的60%。

4、长江之害在于中下游的洪涝灾害: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下游地区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加固江防大堤。

三、滔滔黄河(重点结合P49图2-39记忆)1、黄河的源概况(见下面表格)(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2)长度、流域面积;(3)上、中、下游的划分(4)主要支流
2、黄河的水能开发(1)水能集中上、中游(2)主要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3、“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及治理(1)成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形支离破碎中游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冲刷作用大,
故黄河中游段水土流失最严重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低下游地区是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

(2)危害:在于下游的决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强上中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项目长江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源头沱沱河卡日曲注入海洋东海渤海长度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5464千米,第二长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75万平方千米上中下游的源头宜昌湖口入海口源头河口旧孟津入海口划分上中下上中下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支流与湖泊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泾河南:乌江、湘江、赣江青、藏、川、滇、渝、鄂、湘、赣、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流经省区皖、苏、沪;鲁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黄
土高原、华北平原流经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水文特征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冰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