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合集下载

汉中天汉楼简介

汉中天汉楼简介

汉中天汉楼简介汉中天汉楼是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被誉为西北地区的摩天大楼。

它建于明朝时期,是一座宏伟壮观的木结构建筑,既是城市的标志,也是文化遗产。

2000字的篇幅可以充分介绍其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价值以及旅游意义等多个方面。

一、历史渊源汉中天汉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是明朝皇室设立的汉中府治所。

汉中作为一处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明朝修建了汉中城。

而天汉楼作为城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充分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

二、建筑特色1. 巨大规模:天汉楼富有雄伟气势,高达五层,总高度超过二百米。

这在明代的建筑中是非常罕见的。

2. 独特结构:天汉楼采用一种称为“斗拱结构”的木质梁柱体系,使得整座楼更加稳固耐用。

斗拱结构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也为楼内悬挂重物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3. 精美雕刻:天汉楼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精美的雕刻,包括龙、凤、山水等图案。

这些雕刻栩栩如生,无不展示了明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

4. 舒适宜人:天汉楼内部设施齐全,楼层之间有舒适的楼梯和宽敞的走廊连接。

楼顶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俯瞰城市的美景。

三、文化价值1. 历史见证:天汉楼见证了明朝至今的历史变迁,是汉中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它见证了数百年来汉中人民的工作和生活。

2. 建筑艺术:天汉楼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的斗拱结构和精美雕刻都是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的典范。

3. 文化传承:天汉楼是汉中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了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

通过保护和传承天汉楼的文化,可以促进汉中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的保持。

四、旅游意义1. 丰富旅游资源:汉中天汉楼作为汉中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可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天汉楼了解历史、欣赏艺术,同时还可以体验汉中的独特风情。

2. 提升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汉中天汉楼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西北第一高楼

西北第一高楼

西北第一高楼西北第一高楼是成都绿地中心,位于成都东村(东三环航天立交外侧)的成都绿地中心,高度是468m ,建成后就是西部第一,世界排名第七,中国第四,西部第一高度。

西北第一高楼——成都绿地中心基本概况:成都绿地中心是绿地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集甲级写字楼、国际会议中心、品牌商业、星级酒店、文化娱乐街区、创意产业园区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综合项目。

成都绿地中心主塔的高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468米,这是目前开工建设中世界第七、中国第四,更是成都乃至西部的第一高度,预计2020年完工。

西北第一高楼——成都绿地中心项目介绍:绿地中心主塔高468米,为世界第七高单体建筑,预计2020年完工。

项目位于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44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达120亿元。

其中,超高层建筑及裙楼等商业用地230亩,[1] 绿地中心的建成将不仅对成都东村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将对成都城市价值的提升和西南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更是对几千年川蜀文化沉淀的一次现代化聚焦,势必将博大精深的天府文明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配套住宅用地219亩,规划建设成为高品质居住社区。

绿地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经验优势,力争把项目打造成为成都市最具标志性和辐射力的大型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发挥积极的作用。

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开发的大型超高层综合体项目”成都绿地中心”,于2012年7月31日上午在项目现场举行盛大的奠基典礼,川沪两地省市领导悉数参加,绿地集团高层及社会各界嘉宾、主流媒体出席典礼,共同见证了成都城市发展史上崭新里程碑时刻的来临。

成都绿地中心是绿地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集甲级写字楼、国际会议中心、品牌商业、星级酒店、文化娱乐街区、创意产业园区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综合项目,成都绿地中心的高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468米,这是目前开工建设中世界第七、中国第四,更是成都乃至西部的第一高度。

中国第一高楼演变史

中国第一高楼演变史

提要:2008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总高度比有天线的台北101低16米,主体高度492米超过台北金融大楼。

1934年,上海国际饭店有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

1968年,广州宾馆,曾一度以楼高冠全国而蜚声四方,亦是广州城的地标性建筑。

1976年,广州白云宾馆,楼高120米,共34层(包括地下室一层),拥有客房718间,为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的摩天大楼,我国建成最早的综合性超高层楼宇,素有“中华第一高楼”的美称。

1990年,香港中银大厦,由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367.4米,至今仍显现代,堪称世界经典之作。

是除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建筑,毫无疑问的中华最高楼。

1991年,广东国际大厦,位于广州市最繁华的环市东路339号,大楼建筑雄伟挺拔,主楼63层高200.18米。

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亚洲第一高楼”,创造了中华历史上的摩天纪录,高69层,总高度383.95米,被誉为深港之窗。

1997年,广州中信广场,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大厦。

1999年,上海金茂大厦,占地2.3公顷,塔楼高420.5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2003年,台北101,世界第一高楼,高508米,101层,创造4项世界记录。

2008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总高度比有天线的台北101低16米,主体高度492米超过台北金融大楼。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作者:杨恒张会玲来源:《兰台世界》2019年第06期摘要;;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大楼(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3号教学楼)在民国时期享有“西北第一高楼”的美誉。

它的奠基标志着西北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从此开篇。

大楼是由名家设计,经过规范、严格的建筑招标程序,采用质量优先、严格监理、规范施工、精选建材、注重细节、量化过程控制的建设理念而建造的世纪精品工程,曾入选《中国优秀建筑设计》,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史的见证。

关键词; 大楼奠基设计招标建设中图分类号 K26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8-09-08Abstract The National Northwest Junior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uilding (the No.3 teaching building in north campus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today) was known as the top high building in the northwes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rnerstone laying ceremony of the building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use in the northwest. Designed by a famous architect, the building went through strict and standard bidding procedures, and became a century quality engineering with the ideas of quality first, strict supervision,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careful selec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fine detail and quantitative process control. The building was once listed in the book of Outstan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China. It was a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and provincial conservation unit of cultural relics in Shaanxi, and the witness of the history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Keyword building; cornerstone laying ceremony; design; bidding; build國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大楼(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3号教学楼)在民国时期享有“西北第一高楼”[1]6[2]151[3]77的美誉,抗战时期,被设为陕西防空哨[3]77。

“中国第一高楼”变迁史

“中国第一高楼”变迁史

THE WECHAT WORLD“中国第一高楼乃变迁史上海国际饭店高度:83.8米时间:4934年上海国际饭店于1934年落成,大楼24层,其中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83.8米,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它是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保持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

上海国际饭店是一家闻名遐迩的老饭店,曾享誉“远东第一高楼”、上海最高建筑五十年之久。

饭店自建的文史馆内陈列着许多弥足珍贵历史资料,徜徉其间,能够领略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的风情。

广州宾馆高度:86.54米时间:4968年广州宾馆坐落于广州市中心的海珠广场是一家集住宿、餐饮、会议、商务、旅游、购物于一体的涉外酒店。

南临珠江,北依越秀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商旅交通极其便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以楼高冠全国而蜚声四方,是广州城的地标性建筑,198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三星级涉外饭店。

宾馆用地面积0.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拥有27层高的主楼,各类客房共351间(套),风格各异的中餐厅2个,多功能宴会中心、大小会议室5个及商务中心、时装精品商场等配套服务设施。

广州白云宾馆高度:420米时间:4976年1972年,为扩大对外贸易,适应交易会的需要,中央决定在广州兴建白云宾馆。

1976年年初,投资2000万元的白云宾馆基本完工。

楼高120米,共34层(包括地下室一层),拥有客房718间,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

1976年6月1日,白云宾馆正式开业。

潮流易逝,风格永存。

白云宾馆是岭南派风格融入现代建筑的_个典范,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在看来,它仍然显得很新潮、很现代化。

深圳国贸大厦高度:460米时间:4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位于嘉宾路与人民南路交汇处。

从1982年10月至1985年12月29日共37个月即竣工。

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创造了建筑史上的新记录。

邓小平说:“她是诞生'神话'的地方,她的'矗立,本身就是神话。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作者:于航来源:《求学·理科版》2014年第06期莽莽周原耕耘地,巍巍高岗出此楼。

踏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北校区,不经意间,就和他扑面而遇……他就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三号教学楼,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没有动听的名字,不像博雅塔那么温文,不像清华园那么灵秀,不像岳麓、东华那么敦厚,仅以数字代称,仿佛一不小心就湮没在其他楼宇里。

殊不知,对于每个西农人来说,他始终长久地占据心间,不愿离去……他是有显赫出身的。

民国元老于右任亲勘校址,爱国将领杨虎城手书奠基,民国委员戴季陶亲题“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1934年,在众人的见证下,他荣耀奠基。

建楼是艰辛的,当时建楼的门窗材料从上海用火车只能运达兴平,是师生们用马车从兴平再运至学校。

一年后,一栋主体三层,塔楼四层,整体七层的建筑拔地而起,在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上雄伟峻拔,卓然超群。

据说当时整个西安城内尚无七层高的建筑,可谓“西北第一高楼”。

乘火车至数十里外仍可见其雄姿,可谓“佳气接终南,百代宏图奠胜基;晴光临渭水,千间广厦育英贤”。

三号教学楼的第六层为钟室,每到整点,庄严的钟声传遍校园,夜深人静时可达数里之遥。

彼时的三号教学楼是那么英姿勃发、踌躇志满。

他也曾血泪浸染。

1940年,日军的轰炸机曾在他的头顶盘旋,流弹、炸药也曾散落在他的肩头,西北角楼在蹂躏中损毁严重,弹痕斑斑。

光阴似水,他衰败得苔痕满地,墙壁斑驳。

然而西农人没有任其老去,几经翻修,他又在人们的期许里重焕光辉,再现新颜,古朴的外表下跳动着崭新的脉搏。

历经八十年的风雨沧桑,三号教学楼俨然在时间长河中修炼成了一个宁静安详的智者,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在教室里孜孜求学的学子们。

清晨,他与校园里啁啾的鸟儿们一同醒来,从气定神闲的教师到急三火四的学子,人们都在往一个方向走去,楼道内木地板的“吱吱”声像是三号教学楼的欣慰回应,又像是他在问候“来了啊,来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是指西安市钟楼。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原为明代建筑,后于明朝末年烧毁,清朝初年重建。

统一后的民国时期,钟楼进行了多次修复和改建,成为西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

钟楼的档案记忆是书写在历史的篇章中的。

这些建筑档案记录着钟楼的建筑样式、修复历程、历史事件等重要信息,为了保留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档案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进行了整理、收集、保管和研究。

钟楼的建筑样式是明清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文化特色。

钟楼高约33米,由砖木结构构成,屋顶呈重檐歇山式。

钟楼的主体为八角形,底层为墩台,上层为叠影式的三层楼阁。

楼阁上部有观景台,可以远眺周围的城市景色。

钟楼修复历程的档案记载了闯王起义、黄河泛滥、土黄窑大火等重要事件对钟楼的影响和修复情况。

在1841年,闯王起义造成严重的破坏,钟楼遭到火焚。

清朝末年,当地政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将钟楼的外墙重新砖砌,内部空间重新布置。

而在1931年,黄河泛滥的洪水,严重侵蚀了钟楼的基础。

当地政府迅速开展了抢修工作,修复了钟楼的基础,并增加了一层汉白玉石台阶,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此后,钟楼逐渐恢复了它的威仪。

档案中还记载了钟楼的正殿曾被一次大火所毁。

1939年,一场大火造成了钟楼主殿的完全烧毁。

幸运的是,当地政府迅速展开了修复工作,将钟楼恢复到了原有的风貌。

钟楼的档案还保存了一些历史事件对钟楼的影响,如土黄窑大火。

土黄窑是西安著名的窑址,窑址位于钟楼附近。

1911年,土黄窑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难以控制,将经营了数百年的窑址烧成了废墟。

火势还蔓延到了钟楼,对钟楼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幸运的是,当地政府当即进行了修复工作。

钟楼的档案记录了这些建筑物在历史进程中的种种变迁,展示了这座历史古迹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通过档案的收集和保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钟楼的历史,传承和发扬这座建筑的文化意义。

这些档案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和了解的重要依据。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民国时期,中国西北地区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西北地区的第一高楼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这座高楼见证了西北地区的变迁,也是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这座高楼位于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建成于民国初期。

当时,这座高楼在当地被誉为“西北第一高楼”,其高度和建筑风格在当时可谓是独一无二。

据档案记载,这座高楼共有20层,高达200米,是当时西北地区最高的建筑,也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高楼的设计和建造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西北地区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也是当时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明证。

这座高楼的建成标志着当地的现代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为西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当时,西北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城市规模扩大,需求日益增长。

这座高楼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和商业空间,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座高楼的建成也成为了当时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的典范,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和游客,成为了当地的一大景点。

这座高楼的建成也并非一帆风顺。

据档案记载,建造过程中曾遇到过重重困难,包括工程技术、材料供应、资金筹措等方面的问题。

在当地政府和各方力量的鼎力支持下,这些问题得以逐一解决,最终使得这座高楼得以顺利建成。

这也充分展现了当时西北地区人民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对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渴望。

除了建筑本身的意义外,这座高楼还承载了许多历史的记忆。

在民国时期,这座高楼成为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在这座高楼的大厅里,曾举办过各种盛大的庆典、宴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社会的凝聚和发展。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这座高楼也经历了许多起伏。

在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年代,这座高楼曾经遭受过一定的破坏,但是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座高楼得以重建,并延续了其重要的作用。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是西北地区一座著名的建筑,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无数人们的记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座建筑的档案记忆。

“西北第一高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位置,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建筑,它建成于1934年,是当时西北地区最高的建筑,因此被誉为“西北第一高楼”。

这座建筑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设计,采用了摩尔式风格和中西合璧的建筑手法,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充满了艺术气息。

“西北第一高楼”建成后,成为了当时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西北地区的地标之一。

它不仅在外观上给人以震撼,更是在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人们常常说,站在这栋楼的顶端,可以俯瞰整个西安城,同时也代表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第一高楼”见证了西安市的变迁和发展。

在抗战时期,这座建筑成为了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它的高度可以俯视整个城市,成为军队观察、指挥的重要场所。

在解放战争时期,这座建筑也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西安解放后,它成为了新中国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除了作为标志性建筑外,“西北第一高楼”还承载了许多人们的记忆。

那个年代,这座建筑成为了许多人生活的参照物,每当人们提起那段岁月,都会想起这座建筑,它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时光荏苒,“西北第一高楼”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但它所承载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

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承载了无数人们的情感和记忆。

让我们一起铭记这座建筑,传承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让后人也能够体会到它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是指位于西北地区首府西安的一座高层建筑,该建筑于民国时期引起了轰动,成为了一段历史记忆。

这座建筑物见证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变迁,也承载了一段段深刻的历史记忆。

“西北第一高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区,最初的设计于民国21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耗费了数年时间进行建设,终于于民国26年竣工。

这座高楼共有26层,高达90米,是当时西北地区最为矗立的建筑物。

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建筑高度上,都成为了西北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该建筑的设计充分融合了欧洲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外形独特,宛如一座欧式城堡。

整座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非常出色的抗震抗风能力,为当时西北地区最高的建筑。

“西北第一高楼”的竣工,给当时的西安市带来了一股强烈的现代化风潮。

这也意味着西安进入了现代化城市的行列,为当时的西安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自豪与骄傲。

“西北第一高楼”成为了西安的城市地标之一,也成为了一段集体记忆。

与此“西北第一高楼”所在的区域也逐渐成为了城市的商业中心。

大批的商家纷纷进驻该地区,银行、百货商店、饭店、影院等一应俱全。

这也使得“西北第一高楼”所在的地区成为了人们生活娱乐的中心,成为了西安城市最为繁华的区域之一。

“西北第一高楼”也承载了一段特殊历史记忆。

在那个时代,这座高楼成为了政治、商业、文化交融的地方,也成为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曾在这座高楼的上空被软禁,这也使得这座楼房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

“西北第一高楼”的兴衰也在大后方进行了数十年以来的变迁。

在改革开放之后,西安市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新的高楼林立,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也逐渐向外迁移,这也导致了“西北第一高楼”所在区域的商业衰退。

高楼所在的区域也逐渐失去了繁华,成为了城市中的一片“陈旧”。

“西北第一高楼”还是保留了下来。

虽然现在的高楼已经不再是西北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但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民国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蓬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在这个时期,西北地区最大城市西安出现了一座令人瞩目的高楼建筑,被誉为“西北第一高楼”,这座建筑不仅是当时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的象征,更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一大亮点。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西北第一高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处繁华的商业区,周围环境优美,是当时西安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该建筑始建于民国十年,历时六年,最终竣工并投入使用。

这座高楼的设计和建造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和材料,是当时西北地区建筑工程的典范之一。

其高度达到了当时西北地区建筑的最高水平,不仅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瞩目焦点。

这座高楼的外观设计独特,采用了当时的新艺术风格,外立面装饰精美,雕刻精细。

顶部的设计更是充满了现代感,成为了西安城市天际线的一大亮点。

在当时,这座高楼的建筑外观被誉为中国西北地区的建筑杰作,引领了当时建筑设计的潮流。

“西北第一高楼”的内部设计也是一流的,整体建筑风格豪华典雅,内部装饰豪华精致,各种设施齐全,是当时西北地区最高端的商业办公楼宇之一。

高楼内部结构合理,采光通风良好,楼层布局合理,建筑结构稳固耐用,凸显了当时西北地区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的领先地位。

这座高楼在建成后还引进了当时国际一流的电梯设备和空调系统,为当时西北地区的商业办公环境提供了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支持,提升了当时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

除了外观和内部设计的优秀之外,这座高楼在当时的商业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西北地区的商业中心,这座高楼汇聚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机构和企业,成为了当时西北地区商业发展的中心之一。

高楼内部配备了大型商场和高档酒店,为当时西北地区的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和支持,成为了西北地区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北第一高楼”在当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时光的推移和城市发展的变迁,这座高楼逐渐失去了当初的辉煌。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1. 引言1.1 引言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建造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象征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体现。

这座高楼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未来的希望,是那个时代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建筑特点方面,它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曾经的辉煌时期让人们对它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憧憬,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沧桑。

虽然历经风雨,但这座高楼的精神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

如今,虽然已不再是“西北第一高楼”,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档案记忆中记录着这座高楼的兴衰历程,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它的价值。

结论中,我们会对这座高楼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一番总结和回顾,展望未来,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档案记忆,让后人铭记和传承这段历史。

2. 正文2.1 建造背景民国时期的“西北第一高楼”是在20世纪初期由当地富商投资兴建的。

当时,西北地区正处于政治动荡和经济发展的时期,各地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和商业,需要更多的现代化建筑来支撑城市的发展。

富商们为了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纷纷投入到高楼建设的竞争中,希望能够在城市的天际线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建造“西北第一高楼”的初衷是为了成为当时西北地区的地标建筑,展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当地政府也看到了这个机会,积极支持并配合这一项目的建设。

通过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他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投资者进驻,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才流动。

这座高楼的建造背景,既是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响应,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建筑特点西北第一高楼位于民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市,是当时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高楼在当时的建筑界具有独特的建筑特点,让人们赞叹不已。

这座高楼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是当时城市中少见的高楼建筑。

其外观设计简洁大方,采用了欧式风格的建筑元素,显得非常现代和时尚。

高楼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坚固稳定,同时也提高了建筑高度的限制,使得这座高楼能够成为当时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

西安近代十大“城宝级”建筑和平剧院

西安近代十大“城宝级”建筑和平剧院

西安近代十大“城宝级”建筑和平剧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性老建筑,它是城市形象的表达符号和名片,既是一个城市经济繁荣程度的晴雨表,更是居民对于一个城市的精神寄托。

而西安作为中国最具盛名的古城之一,你知道西安的地标性老建筑都有哪些吗?NO.1永恒的建筑之光—人民大厦永恒的建筑之光—人民大厦建筑设计:洪青、方春霆建成日期:1953年风格介绍:原名西北人民大厦,位于西安东新街,我国著名的大型庭院式宾馆之一。

整体规划上,中国古典院落的中轴对称布局,与西方古典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和体现!人民大厦,有着欧洲古典主义的构图原则:环形路网、圆形喷池、回形连廊等,皆具有欧洲古典巴洛克的手法。

细部装饰上,雕刻着卷叶草、西番莲花枝草蔓、麦穗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图案。

曾经圆穹顶的现代仿欧式,在当年倡导“民族形式”中,改为古典的主檐八角攒尖琉璃瓦顶。

没有谁,可抵挡岁月的流逝;惟有经典建筑,有着永远不老的魅力!NO.2悠远的城市回响—报话大楼悠远的城市回响—报话大楼建筑设计:沈元恺建成日期:1963年风格介绍:西安报话大楼,原名电报电话大楼,位于西安北大街西华门十字东南角。

与1958年建成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姊妹建筑,总高62.5米,是当时西安城内最高的建筑。

西安报话大楼,向上挺拔感刺破天际,自高巍巍。

纵观古今内外,凡杰出建筑钟塔为多,传递着文化的光与声音。

报时钟大楼,塔楼四面镶嵌四个钟表,老城内,每到整点悠远洪亮的钟声响起,现代版的“晨钟暮鼓”,古今一脉相传!修旧如旧!数十年而过,历经数次整修,然大楼原貌和底色不变。

几十年过去了,大楼的报时钟,已成为西安的一个“声音符号”!NO.3惟时代与历史留存—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惟时代与历史留存—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梁思成建成日期:1950年代风格简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古朴、宏伟风格与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相承接,传统的特色里透出庄严之感,文化的敬仰之情写于建筑。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咸阳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咸阳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咸阳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1.15
•【字号】咸政发〔2021〕1号
•【施行日期】2021.01.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咸阳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
咸政发〔202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为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陕西省建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历史建筑普查、论证、公示等程序,确定陕西华星电子集团大学生公寓等21处建筑为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现予以公布。

历史建筑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保护责任,切实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管理和宣传利用,共同做好我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咸阳市人民政府
2021年1月15日
咸阳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

西北第一高楼.doc

西北第一高楼.doc

西北第一高楼西北第一高楼是什么建筑?西北第一高楼建筑基本概况如何?下面梳理西北第一高楼相关内容,基本概况如下:下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情况,梳理了西北第一高楼相关资料,基本内容如下:西北第一高楼是成都绿地中心,位于成都东村的成都绿地中心,高度是468m ,建成后就是西部第一,世界排名第七,中国第四,西部第一高度。

西北第一高楼成都绿地中心基本概况:成都绿地中心是绿地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集甲级写字楼、国际会议中心、品牌商业、星级酒店、文化娱乐街区、创意产业园区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综合项目。

成都绿地中心主塔的高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468米,这是目前开工建设中世界第七、中国第四,更是成都乃至西部的第一高度,预计2020年完工。

西北第一高楼成都绿地中心项目介绍:绿地中心主塔高468米,为世界第七高单体建筑,预计2020年完工。

项目位于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44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达120亿元。

其中,超高层建筑及裙楼等商业用地230亩,[1] 绿地中心的建成将不仅对成都东村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将对成都城市价值的提升和西南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更是对几千年川蜀文化沉淀的一次现代化聚焦,势必将博大精深的天府文明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配套住宅用地219亩,规划建设成为高品质居住社区。

绿地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经验优势,力争把项目打造成为成都市最具标志性和辐射力的大型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发挥积极的作用。

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开发的大型超高层综合体项目成都绿地中心,于2012年7月31日上午在项目现场举行盛大的奠基典礼,川沪两地省市领导悉数参加,绿地集团高层及社会各界嘉宾、主流媒体出席典礼,共同见证了成都城市发展史上崭新里程碑时刻的来临。

成都绿地中心是绿地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集甲级写字楼、国际会议中心、品牌商业、星级酒店、文化娱乐街区、创意产业园区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综合项目,成都绿地中心的高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468米,这是目前开工建设中世界第七、中国第四,更是成都乃至西部的第一高度。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是指西北地区的第一座高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带,是当时西北地区的地标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不仅是一座独特的现代建筑,更是一份记忆,见证了民国时期西安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着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和怀念。

回首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建设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

建筑师们面临着技术、资金、材料等方面的挑战,当时的条件和环境都十分艰苦。

但是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的普遍拥护下,这座高楼最终顺利完工。

民国时期的西安,正是在这座高楼的参与下,才逐渐展现出现代城市的面貌。

这座高楼的建成,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

它不仅提升了西安的城市形象,也为城市带来了先进的设施和科技。

在那个时代,这座高楼成为了人们欣赏城市风景的最佳地点,也成为了西北地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展示自己实力的象征。

人们在这座高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鼓舞。

民国时期的“西北第一高楼”也承载了许多人们的记忆和怀念。

那个时代的社会,正处于变革和更新的过程中,人们对这座高楼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在这座高楼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历史性的时刻,见证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和生活变迁。

不论是政治家、文化名人,还是普通市民,都对这座高楼充满了感情和眷恋。

在长时间的岁月中,“西北第一高楼”也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

曾经辉煌的岁月,也许已经远去,但是它的精神和影响,依然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今天的这座高楼,不仅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历史遗迹,也代表着一段时光的记忆和见证。

每一次回忆,每一次怀念,都是对这座高楼的一种致敬和纪念。

如今,“西北第一高楼”已经成为了西安城市的一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虽然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雨,但是这座高楼依然伫立在城市中心,为人们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它见证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也记录着无数人们的故事和情感。

对于当代人们来说,这座高楼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象征着城市的灵魂和精神。

上海国际饭店:辉煌与荣耀的远东第一高楼

上海国际饭店:辉煌与荣耀的远东第一高楼

上海国际饭店:辉煌与荣耀的远东第一高楼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行储蓄会(由大陆、盐业、中南、金城等四家银行组成)投资提议,在上海建立“远东第一高楼”的标志性建筑,设想借此树立储蓄会“实力雄厚、信誉可靠”的形象。

美商信通汽车公司经理卢寿联得知后,向发起人吴鼎昌提议“开一家豪华饭店要比建办公楼更赚钱”,储蓄会因此决定改为兴建国际性大饭店,并邀请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负责设计。

▲远东第一高楼“远东第一楼”——永不过时的百年建筑大楼选址在静安寺路派克路(今南京西路黄河路)。

故又名“ PARK HOTEL”,也称派克饭店。

这地段原是泥城浜与张家浜连通的小浜,1899年割地划入公共租界后境内河浜相继被填没筑路,陆续兴建起第三跑马场、新世界游乐场和大光明电影院,已成为当之无愧的黄金旺地。

▲正对国际饭店的跑马地1934年6月,“四行储蓄会大楼”正式落成,后数易其名,在1949年被正式定名为“国际饭店”,成为接待各国宾客的一流国际酒店,国际饭店的地基平面呈哑铃状,垂直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布置,哑铃的两个端部分别在建筑上部收成塔楼,沿静安寺路这部分塔楼形成制高点。

像当时所有高层楼宇设计一样,国际饭店整幢大楼一落到底,不设裙房,以显得更加高大。

这样的布局使建筑既可拥有尽可能多的使用面积,又能令临街面体型更加修长挺拔。

建成后的国际饭店呈帆船型,深褐色面砖和竖线条的轮廓处理和层层收进的顶部造型,突显出美国艺术装饰主义的建筑风格,几乎是上世纪20年代现代摩天大楼的直接翻版,也蕴含着“聚沙成塔”的寓意。

大楼地下室所建的原四行储蓄会国际保管箱库,曾为远东第一大库。

2004年12月1日起,国际饭店金库向公众再次开放。

建起初期就展现的与众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在二三十年代,在上海这种松软地基上盖摩天大楼,技术问题是最关键的。

在建“远东第一高楼”的设想提出以后,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甚至结构工程师也没有把握。

设计师邬达克以敏锐的判断和大胆的决定促成了大楼的最终建成。

见证西安城变迁的那些老建筑

见证西安城变迁的那些老建筑

见证西安城变迁的那些老建筑杨晓荃【期刊名称】《西部大开发》【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3页(P146-148)【作者】杨晓荃【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半个多世纪之前,苏式建筑几乎占据了西安城四分之一的城市格局,青砖厚墙、冬暖夏凉、古朴肃穆……这些苏联建筑特有的历史符号是一代甚至几代西安人不能磨灭的记忆。

这些老建筑既是一个城市经济繁荣程度的晴雨表,更是居民对于一个城市的精神寄托。

那么,西安的老建筑都有哪些?原名西北人民大厦,西安人民大厦几乎成为西安人尤其老西安的一个情结。

五十年代的时候,大厦就住着苏联专家,因而是西安最好的建筑。

那时的人民大厦,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近乎神圣的感觉。

当时的大厦冠以省政府招待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后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一批星级饭店涌现,人民大厦日渐式微。

到2003年进行改扩建,2006年1月正式投入全面运营,等级由三星级上升到白金五星级涉外宾馆,人民大厦重现繁华。

钟楼邮政大楼坐落于钟楼东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西安十大建筑之一,西安市邮政局机关曾在此办公,后来搬到了高新区。

现在是钟楼邮政分局,是目前西安最大的、也是经办邮政业务最全的邮政营业局。

1963年建成的西安报话大楼又称西安电报大楼,是当时西安的电信通讯枢纽,也是当时西安城内最高的建筑,它也是继1958年建成的北京报话大楼之后新建的三幢报话大楼中最成功的一例,被称为北京报话大楼的“姊妹楼”。

这所声音报时的时钟大楼,塔楼四面镶嵌四个钟表,老城内,每到整点悠远洪亮的钟声都会响起,伴随了西安人的生活几十年。

因为中国的授时中心,就在离这报话大楼三十多公里的西安临潼区,北京时间就是从这里发布的,所以几十年来它就是西安的“北京时间”。

和平电影院是西安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建成于1955年,具有明显的苏式建筑风格,有876个座位。

它曾创造西安电影业多个第一: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家放映宽银幕电影、60年代的第一家放映立体宽银幕电影、80年代的第一家放映立体声电影,90年代的第一家放映SRD数码立体声电影的影院。

利国利民的文化地标

利国利民的文化地标

利国利民的文化地标
在旅游兴起的时代中,有特色的高楼大厦成为一个城市的新名片。

就连旅游热城西安也在积极修建新地标建筑。

由此可见,当下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争有多么激烈,地标的修建不仅会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而且也会带动周边片区的经济,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西安修建的这个地标便是“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设计的整
体高度为498米,可以说建成落地后直接就是西北第一高楼。

当下西安已经成为西北的第一大城市,如果境内在坐拥第一大高楼,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不可估量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的档案记忆
民国时期,“西北第一高楼”是指陕西省西安市的钟楼。

钟楼建于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占地面积约2,495平方米,高36米,每层面积约800平方米。

钟楼得名于内置的传统大钟,被视为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始建于明代,历经朝代的更替和多次修复。

原始的钟楼是一座木结构建筑,后来
在清朝时重建为石制建筑。

民国时期,钟楼有了现代建筑的改造,新楼房采用了砖石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坚固性和美观度,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最高、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钟楼内部分为七层,每层都设有窗户,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楼梯位于东北角,宽敞而
坚固,方便人们上下楼。

钟楼上部设有雕刻精美的武士,他们拿着刀枪,站在楼顶,形象
逼真,给人带来庄严肃穆的感觉。

钟楼的主要用途是计时报时。

钟楼每层设有大钟,可以清晰地传达时间信号。

每天夜
晚8点,钟楼内的工作人员会敲打钟鼓,传达给整个城市准确的时间。

在民国时期,人们
常常利用钟楼的大钟来定时工作和生活,因此钟楼被称为“西北第一高楼”。

除了计时报时的功能,钟楼还有其他多种用途。

钟楼的一层被用作商店,出售各种物品,成为西安市中心的商业繁华地带。

在楼顶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钟楼,俯瞰西安
市的美景。

钟楼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音乐会等,成为民众娱乐休闲的场
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钟楼逐渐失去了其“西北第一高楼”的地位。

随着高
楼大厦的兴建,钟楼被邻近的建筑物遮挡,导致它的高度不再具备相对性。

尽管如此,钟
楼仍然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如今,钟楼已经成为西安市的重要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游客可以在钟楼内欣赏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美丽风景,感受到钟楼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
底蕴。

钟楼的档案记忆和历史意义将永远被记录下来,成为人们回忆民国时期的重要依
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