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内容、手法和影响。

2.在朗读和品读当中感受《关雎》的四种美。

3.关注本诗中淑女和君子这两个关键词,结合其它作品思考《诗经》的传承。

【教学重难点】

寻找《关雎》中的美,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诗经概说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赋比兴则是《诗经》的艺术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喻,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最初的应用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二、诗意解读

【注释】

1.关关:水鸟叫声。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

2.洲:水中的陆地。

3.窈窕:娴静美好的样子。

4.好逑(hǎo qiú):喜欢追求为对象。逑,配偶,此处用作动词,意为追求为对象,娶为妻子之意。

5.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菜:一种水草。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

7.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

8.思服:思念。

9.悠哉: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10.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11.芼(mào):挑选。

《关雎》共三章,第一章共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第二章共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第三章共八句,写小伙子想象中的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三、诗美探究

《关雎》写得非常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诗歌的美呢?

首先,第一章,听着关雎鸟的和鸣,男子心情欣喜,因为看上了一位好姑娘,语速不宜太快,语调应该上扬一些。

第二章,因为男子所爱的姑娘没有追到,语速应该慢一点,语调低一些,读出似有叹息的心事来。

第三章,男子想象中与心爱的姑娘弹着琴共同娱乐,心情更高兴了。语调应该上扬一些,读

出欢欣愉悦的心情来。

(一)人物美

《关雎》中的男主人公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中的女主人公则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位美丽的女主人公,在黄河边悠闲地走着,唱着优美的歌声,声音甜美。就像雎鸠鸟欢叫的声音一样动听。

诗歌通过侧面来交代女主人公的善良勤劳,通过她的劳动,写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诗歌还通过男主人公的行动来体现女主人公的美丽,男主人公见了女子后,就朝思暮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可见女主人公的魅力。但是女子又不是一般的女子,男子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追求,都没有成功。最后,男子发现女子不只美丽,而且追求高雅,于是就想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二)爱情美

《关雎》所展现的爱情崇高美,主要表达的爱情观侧重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男子在追求女子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了一定的精神煎熬,但是作为男子并没有给自己的行为带来大的改变,最多是夜不能寐而没有采取卑劣的手段进行下一步追求,而是进行了深刻反省,采用了正当的高雅的手段进行追求。作为诗歌本身,所描写的爱情叙述语气平淡,爱情描写也没有特意夸张,采取了娓娓道来的方式,在平淡中见真实,在真实中见深刻。因此,爱情本身是平淡的、伟大旳。要正视爱情,要追求爱情的高雅以及它的伦理道德教化,这样才称之为真正的爱情,也即是崇高的爱情。

(三)意境美

触景生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样是一种环境,人的心理状态直按影响着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如果人们是高兴的,就会“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心情不好就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关雎》一诗开头的意象有雎鸠的叫声、黄河、女子的身影,但是这几个意象却引发了男子的思慕之情,属于触景生情。首先风景是美丽的。美丽的黄河中,有一个美丽的沙洲,沙洲上树木青葱、草木茂盛,雎鸠悠扬地叫着,这样美好的景色,可谓是令人迷醉了,可这还远远不够,更令人迷醉的是这样秀丽旳景色中还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悠闲地漫步,她唱着悠扬的歌,声音象雎鸠的叫声一样好听,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迷醉呢。

移情于景——移情入景也是诗歌创作、诗歌欣赏时所运用的创作方法和审美方法。移情入景即是将自己的某种感情转移注入到外在的所描写旳景物上使所描写的景物带有自己的感情。比如杜甫的《春望》。

《关雎》在创作时,也将移情入景融入到诗歌的创作中。诗歌后三节用荇菜比兴,这荇菜也是诗歌的个意象。由于荇菜生长在水中,不容易采摘,作者一方面用荇菜比拟女子的活泼可爱与男主子追求的过程不易。另一方面也是将对女子追求的感情移入到采摘荇菜这样一个景物上,用以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和奋力去追求旳誓愿。由于这种移情入景的意境展现,使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较为灵动,意境较为深邃悠远,耐人回味。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清代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关雎》一诗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该诗中的景即是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包括:雎鸠、河水、沙洲、荇菜、琴瑟、钟鼓等;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即是男子对女子旳爱慕之情、追求之薏。全诗没有直接写男子对女子追求的过程如何而是用采摘荇菜作比表明了追求的不易和过程的漫长;全诗也没有告诉我们男子是否追求上女子,是否取得了女子的欢心,而是用“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告诉我们,女子的生活是高雅的,女子不只是长得漂亮、歌声优美,女子还有着高雅的生活追求,男子能想到用“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说明男子也有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