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引言:动物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生理功能和机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可以揭示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运作规律,深入理解生命的奥秘。

本文将从呼吸、循环和消化三个方面,设计一系列动物生理学实验,以探究动物的生理过程。

一、呼吸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呼吸变化,并探究呼吸与环境的关系。

2. 实验方法:选取鱼类、昆虫和哺乳动物为实验对象,将它们分别置于水中、低氧环境和正常环境下,测量它们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3. 实验结果与讨论: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呼吸变化存在差异,鱼类在水中呼吸更为频繁,昆虫在低氧环境下呼吸更加困难。

这些结果表明动物的呼吸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二、循环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过程,并探究身体活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方法:选取青蛙和大鼠为实验对象,使用心电图和血压测量仪观察它们的心脏运动和血液压力变化,在运动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运动会导致心率和血压的升高,心脏的收缩力增强。

这说明运动对循环系统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三、消化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消化过程和消化酶的活性,探究食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方法:选取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其不同种类和含量的食物,观察其摄食量和消化器官的反应,并在不同时间段采集样本进行消化酶活性测定。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食物对小鼠的摄食量和消化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

高蛋白饮食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高脂饮食会导致摄食量增加。

这些结果揭示了食物对消化系统的重要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设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等生理过程。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为人类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还有助于揭示动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机制。

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探究将为人类提供更多关于生命奥秘的启示,推动科学的进步。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方案及实验教学改革设想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方案及实验教学改革设想
导, 帮助学 生 解决 问题 , 时完成 教 学任 务 。 按
维普资讯
2 0 第 4期 06年
大 同 医学专 科 学校 学报
5 9
17 评价 : . 实验方案实施结束后 , 以实验 小组为单 位讨论方案的实施情况 , 总结经验教训和未完成 的 部分内容及出现的问题 , 可简单分析问题 的原因, 尽 可能地列 出解决办法及今后努力 的方 向。教师可在 综合各组实施情况的基础上 , 肯定成绩 , 出不足。 找 指出今后应注意的事项 。
学生 的积极 性 、 主动 性 、 创造性 。因此要 想培养 学 生
容包括 : ①题 目: 要求简明、 准确 , 基本符合有关实验 内容和要求 ; ②引言 : 即立项选题依 据, 要简单说 明
实验 目的、 内容 、 方法 、 范围及拟解决的问题等 ; ③材 料: 说明所需仪器设备 、 药品试剂 、 实验动物等物 品 的名称 、 数量、 规格等 ; ④方法与步骤 : 重点说 明操作 要点、 观察 与记 录方式, 包括指标 、 位、 部 强度 、 反应 等 。还要说 明每一步骤的时问要求 、 大致结果等 ; ⑤ 予计总体结果 : 要说明操作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解决
理学 、 生物化学等原理相通、 内容相融、 方法相似 、 步 骤相近。根据我 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 的需求 , 生理
学实验 教学 必须 注 重 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养 学 培
生的创新能力 , 以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生理学传统 的实验教学大多 内容单一 , 方法简 便, 操作容易, 很少注重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调动
18 方 法 : . 采用 教 师 讲 授 与 指 导 、 生 集 中讨 论 和 学
34 教 师 要 处 处 起 主 导 作 用 , 手 让 学 生 自主 实 . 放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一、实验题目:白鼠对训练后对无声刺激条件反射信号的反应实验
三、实验背景知识:白鼠属于哺乳类动物,头部有两只小眼睛,具有明显的情绪表现,嗅觉、听觉、触觉和视觉等感官反应较为敏感,可表现出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

五、实验仪器:无声环境室、PC机、鼠实验箱及训练键等。

六、实验原理:在安静环境下,鼠实验台会利用定时脉冲触发模块产生信号,要求鼠
在受到脉冲信号时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按下键、点击屏幕或者去采集食物),从而实现
对鼠反射训练的目的。

七、实验步骤:
1.放置实验动物:把一只白鼠放入无声环境室中,并反复观察它的行为,如吃、坐、站等;
2.对实验动物进行虚拟训练:用PC机控制实验箱中的定时脉冲触发模块产生训练
信号,给实验动物展示相应的训练任务,让实验动物在常规时间间隔内完成灯光按键等训
练动作;
3.检测实验动物的反射反应:检测实验动物在无声环境中是否存在条件反射,让
它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下,面对不同类型的刺激信号,对训练时的任务作出反应;
4.进行反应数据收集:对实验动物的反射反应做出回应,定期记录反应时间,并
计算出反应时间与实验条件的关系;
5.分析和评价: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八、预防措施:
1.检查实验仪器和实验动物: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正确连接,实验动物是否放置正常;
2.严格观察训练过程: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实验动物的反射反应,并及时给予调整
和修改;
3.定期更换实验动物:定期更换实验动物,以防止实验动物训练过程中出现过度
疲劳等问题。

九、实验结论:
经过上述实验,证明了白鼠在无声环境条件下,可以完成有关训练任务,可以对刺激
信号做出反应,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生理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生理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4.1 生理科学实验研究基本程序生理科学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即研究正常的、疾病下及用药后的机能活动变化及其规律。

实验生理科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生理科学从概念的建立到基本规律的概括必须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并接受实验及临床的检验。

实验生理科学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动手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三严作风(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素质、智能和探索、求实、协作的精神。

实验研究有一定的程序,这里的“程序”指过程、顺序、步骤之意,而非计算机指令组成的程序。

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大致包括立题、实验设计、实验及观察、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研究结论。

有人将研究设计(或实验设计)包括上述各程序,但本文中“实验设计”指其中一个步骤。

一. 立题立题即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是研究设计的前提,决定科研方向和总体内容。

立题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它包括选题和建立假说。

实际上,这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假定的解释。

(一)选题的原则一个好的选题应该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1. 目的性选题应明确、具体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它必须具有明确的理论或实践意义。

2. 创新性选题应有创新性,或提出新规律、新见解、新技术、新方法,或是对原有的规律、技术或方法的修改、补充。

没有新意的课题毫无价值。

3. 科学性选题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与已证实的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相符合,而非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

4. 可行性选题应切合实验者的主、客观条件,盲目地求大、求全、求新最终只能纸上谈兵,无法实施。

因此,选题过程中要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践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前人及别人对有关课题已作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只有在充分了解目前的进展和动向、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要探索的研究课题的关键所在,进而建立假说、确定研究课题。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报告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报告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报告一、实验题目探究某种药物对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治疗效果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某种药物对心肌梗死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通过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和病理变化,评估该药物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三、实验原理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

在小鼠心肌梗死模型中,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可模拟心肌梗死的发生。

给予实验药物后,观察其对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心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机制。

四、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选用 6-8 周龄的雄性 C57BL/6 小鼠,体重约 20-25g,购自_____动物实验中心。

实验动物在标准环境中饲养,自由饮食和饮水,适应环境 1 周后进行实验。

(二)主要试剂与仪器1、实验药物:_____(纯度>98%),用生理盐水配制。

2、戊巴比妥钠:用于麻醉小鼠。

3、心电图机:记录小鼠心电图。

4、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小鼠心功能。

5、组织切片染色试剂:如苏木精伊红(HE)染色剂、TUNEL 凋亡检测试剂盒等。

(三)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10 只:1、假手术组(Sham 组):只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2、心肌梗死模型组(MI 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3、药物治疗组(Drug 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给予实验药物治疗。

(四)实验步骤1、小鼠麻醉: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小鼠。

2、手术操作:在小鼠左侧胸部做切口,暴露心脏,用丝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

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

3、术后处理:缝合切口,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 24 小时开始,药物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实验药物,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 2 周。

4、指标检测心电图检测:在术前、术后 24 小时和 2 周分别记录小鼠心电图,观察 ST 段变化。

生理学自主设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理学自主设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col f i ce c ,E s C iaN r a U ie i , h n hi 0 0 2 C ia Sh o o Lf S i e at hn om l nvr t S a g a 2 0 6 , hn ) e n sy
Ab ta t h i be t o e c ig rfr i hsc nuy i t t i h td ns ce t c a d ce t e a i t s sr c :T emano jc rta hn eom n ti e tr s o r n te su e t ’s ini n rai bl i . f a i f v ie
历和成 功 的体 会 , 制 了学生 的个性 发展 , 抑 甚至泯 灭 了 独立思 考 的意识 和创 新精 神 , 面对这些 问题 , 开设 自主 设计实 验成 为实践 教学改 革方 面的 主要 内容 。
第 2 7卷 第 1 1期
20 0 8年 1 月 1
实 验
室 研

与 探

Vo . 7 NO 1 1 2 .1
NO .2 0 V 0 8
RES EARCH AND EXPL0RATI ON N ABORATORY I L



l 教学, 0 裟 验 ◆
On t e Id p n e t sg e x e i n e c ig o h so o y h n e e d n l De in d E p r y me t a hn fP y ilg T
G AO a g—a , YUAN ho g— a g Lin c i C n gn
e p re c x e in e
C u e :G6 2 0 LC n mb r 4 .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书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书

【实验目的】1、观察家兔高镁血症的症状。

2、了解钙镁拮抗的原理并学习用氯化钙缓解高镁血症的方法。

【立题依据】镁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因为镁在人体的含量较多,故被成为常量元素。

正常成人身体总镁含量约25克,其中60%-65%存在于骨,齿,27%分布于软组织。

镁主要分布于细胞内,细胞外液的镁不超过1%。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激活人体多种酶的活性;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

如果镁缺乏,对上述功能会发生影响,可导致血清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对血管功能可能有潜在的影响(有人报告低镁血症患者可有房室性早搏,房颤以及室速和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可能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危险因素;也有研究表明镁耗竭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有关)。

镁在粗粮,绿叶蔬菜,坚果中含量丰富,而肉类,淀粉食物和牛奶中镁的含量属中等。

-------资料来自《健康与生活》高镁血症病因高镁血症以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但一般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镁大多仍能维持正常或正常偏高水平,且无高镁血症导致的症状。

如果一时摄入过多(如使用抗酸剂)或经其他途径进入体内过多(例如肌注硫酸镁等),则有可能出现明显高镁血症并出现症状。

此外,甲状腺素可抑制肾小管镁重吸收、促进尿镁排出,故某些黏液性水肿的患者可发生高镁血症。

醛固酮也有抑制肾小管镁重吸收、促进尿镁排出的作用,故Addison病患者可有高镁血症。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镁的生理作用:高镁血症主要由机体内镁摄入过多或排出减少所致,血清镁浓度高于 1.25mmol/L (2.5mEq/L)时为高镁血症。

高镁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血清镁升高的幅度及速度均有关。

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者临床症状较重。

一般早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头痛、头晕等,因缺乏特异性,容易忽视。

当血清镁浓度迅速升高,可出现神经-肌肉及循环系统的明显改变。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故表现为呼吸肌无力和中枢抑制状态。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验一血型鉴定实验设计[设计要求]已知甲某的血型为A型(或B型),现在又无标准血清,要求设计一实验来判断乙某的血型?[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对象][实验药品][仪器与器材][实验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思考题](可以引伸思考的问题)实验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设计要求]心输出量是衡量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心输出量的多少取决于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和心率的快慢。

每搏输出量反映了心肌收缩力与做功的大小,可受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拟用离体蟾蜍(或豚鼠等)心脏,在消除了神经反射对心率的影响,可保持心率基本恒定。

因此,主要考虑每搏输出量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室收缩前负荷是心肌尚未收缩时所遇到的阻力,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充盈量)直接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心肌收缩开始前受到的前负荷增加,使心肌纤维初长度拉长,每搏输出量也增加,心肌开始收缩受到的总外周阻力(大动脉血压)即是后负荷。

后负荷如大动脉血压增加时,心室壁收缩期张力增大,做功增加。

心肌收缩力是指心肌内在收缩机制改变所引起的收缩力量的改变,与前、后负荷无关,而且可受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和体液因素的影响。

现要求根据上述原理,设计一实验来探讨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可是某一单个或多个因素),并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价。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要求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拟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的理论根据(即通过何仪器和技术实现引起心输出量改变的因素?如何评价心泵血功能)。

[实验药品][仪器器械][实验对象][实验步骤与方法]1.现介绍两种离体心脏灌流标本的制备方法供参考:(1)离体蛙心双管灌流标本的制备①取蟾蜍(或蛙)破坏脑和脊髓,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胸壁,暴露心脏,分离两侧主动脉,用线结扎右主动脉后再在左主动脉下穿一线备用。

自己设计生理学实验,培养创新性科研思路

自己设计生理学实验,培养创新性科研思路
严格 操作手 法及对 器械 的使用 等提供 有力 支持 。此 外, 同组 的两 位 同学其得 分也是 不尽 相 同的 , 监考 老 师要 根据他们 的具 体表 现 , 出合理 的评分 。 给
3 2 3 口试 . . 在实 验考试 中, 主要是考 察学 生 的实
间存 在一定 的相关 性 , 别建 立相关 方程 , 中 以 并分 其
左侧 足趾 ” , 师还会 问学 生 “ 否应 该 出现 屈 腿 时 老 是 反射, 为什 么 ” 等 。 口试 的情 况 会 直 接 影 响 学 生 等 操作 考试 的成绩 , 如果 口试 回答 不正确 , 考老师 会 监 酌情 予 以扣 分 。
3 2 4 实验 考试 对理 论 学 习 的影 响 实验 考 试 安 ..
9 、9年度 相关性 最为 明显 , 值 最接 近 1 89 r 。 知识是 形成 能力 的基 础 , 能力 是在 掌 握一 定 知 识 的基 础上 经过培 养训练 和实践 锻炼才 能形成 。有
际操 作能力 , 但是 学生 对 实 验 内容 的理解 情 况 也 不
效 的考试方 法应体 现在学 生能力 的培养 和素质 的提
“ 剥离 左侧趾 关 节以下皮 肤 , 0 5 硫酸 溶 液刺 激 用 .%
有促 进作用 。
参考文献 :
[] 姚泰. 1 生理 学 [ . M]6版 . 京 : 民 卫生 出版 社 ,0 3 1 . 北 人 20 :2 [ ] 樊 廷 俊 , 建 松 . 胞 生 物 学课 程 改 革 与 教 书 育 人 的初 步尝 试 2 初 细 [ ] 中 国大 学 教 学 ,0 3 1 3 :5,8 J. 20 ,( )2 4 . [] 张团笑 , 3 田雪 松 , 晓 民. 评 促 建 , 好 机 能 实 验 教 学 工 作 秦 以 做 [ ] 兰 州大 学 学 报 ,0 3 1 ( 9 :6 5 2 J. 20 ,2 3 )5 0— 6 . [ ] 陈 克 敏 . 验生 理 科 学 [ . 京 : 学 出版 社 ,0 11 4 实 M] 北 科 2 0 :.

生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生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青蛙呼吸的测量及温度对呼吸的影响两栖动物是比较低级的物种,幼体是用鳃呼吸,长成成体后,由于尚未形成胸廓,故不能进行胸腹式呼吸,其呼吸方式为特有的口咽式呼吸,肺呼吸时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并通过口咽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时,口通常是紧闭的,下巴升降来控制口咽腔的体积来呼气和吸气。

吸气时,外鼻孔的瓣膜张开,口裂和喉门紧闭,口底下降而将空气吸入,经内鼻孔到达口咽腔内。

呼气时,口底抬升,将空气循原路由外鼻孔呼出,此时因喉门紧闭二空气不能进入“肺囊”,只能由口咽腔粘膜执行气体交换功能。

蛙每呼吸一次,下巴都要升和降一次,因此通过用针钩住下巴的大颌舌骨肌和皮肤,通过记录大颌舌骨肌的收缩频率和幅度来间接测量青蛙的呼吸状况。

青蛙除了用肺呼吸,还以皮肤辅助呼吸。

为此,我们设计了间接的方法来测定蛙呼吸曲线。

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青蛙1.2实验仪器: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g),支架,棉,针灸针1.3实验试剂:氨基酸乙酯1.4方法1.4.1实验仪器用品的针刺穿下巴的正中央并弯曲钩住大颌舌骨肌,在另一端穿线,面线的另一端连准备选一根针灸用的接张力传感器。

将青蛙翻过来,以腹部向上,用胶布固定青蛙。

将张力传感器连接到输入端口。

随着蛙呼吸的进行,拉动棉线1.4.2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准备开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选择张力信号输入,然后启动波形显示图标。

随着蛙的呼吸拉动棉线,开始记录呼吸曲线。

记录蛙的正常呼吸曲线。

1.4.3记录正常呼吸曲线,然后加蒸馏水湿润青蛙皮肤,记录呼吸曲线。

1.4.4记录正常呼吸曲线,然后用台灯照射烘烤青蛙,使蛙的皮肤变干,体温升高,记录呼吸曲线。

1.4.5测量低温及低体温时蛙的呼吸曲线。

记录正常呼吸曲线,在皮肤上加大量冰块,观察蛙的呼吸变化,记录呼吸曲线。

1.4.6将青蛙放到冰箱里冰冻15分钟后拿出来解冻,然后测量低体温时蛙呼吸曲线。

测量记录在蛙体温逐渐上升过程中呼吸的变化状况。

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1. 引言
生理学实验课是医学生必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之一。

实验教学是医学
生获得实践经验和掌握相关技能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

2.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理解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2.掌握心电图的检测方法和技巧。

3.了解不同心电波形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3. 实验步骤和器材
实验步骤:
1.学生需事先准备知识,了解心脏结构和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2.实验前,每位学生需填写实验记录表格,标明个人信息和实验目的。

3.实验前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讲解,以及仪器及设备的使用说明。

4.学生通过实验检测心电图,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学生分析结果,讨论实验结果,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
1.心电图仪
2.心电电极
3.记录纸
4.电极导线
1。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吸收器官,其吸收功能与肠腔内物质的浓度有关。

通过改变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可以观察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效率,从而了解小肠吸收功能的调节机制。

实验材料:1. 小鼠若干只,体重约20-25克。

2. 葡萄糖溶液,分别制备5%,10%,15%,20%和25%的不同浓度。

3. 吸收瓶,用于收集小肠吸收的液体。

4. 手术器械一套,用于小鼠手术操作。

5. 显微镜,用于观察小肠黏膜细胞。

6. 实验室常规试剂和耗材。

实验方法:1. 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使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2. 对小鼠进行麻醉,并进行腹部手术,将吸收瓶植入小肠肠腔内。

3. 通过灌注的方式,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注入吸收瓶中。

4. 观察并记录小肠对葡萄糖溶液的吸收情况,包括吸收时间、吸收量等。

5. 取出小肠样本,制作黏膜细胞涂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变化。

6.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吸收曲线,比较不同浓度下小肠的吸收效率。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量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后,吸收量不再显著增加。

显微镜观察发现,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处理的小鼠小肠黏膜细胞出现轻微损伤。

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存在一定的调节范围。

在一定浓度下,增加葡萄糖浓度可以提高吸收效率,但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黏膜细胞损伤,影响吸收功能。

这可能与小肠黏膜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有关,高浓度下转运蛋白可能达到饱和状态,限制了进一步的吸收。

结论: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效率与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有关,但存在最适浓度范围。

过高的浓度不仅不能提高吸收效率,还可能对小肠黏膜细胞造成损伤。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小肠吸收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文章编号 ] 10 —712 1 ) —000 0 210 (02 0 08— 2 2
多方 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
6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 详 见 表 2 . 。
二、 结 果
设计性实验是生理学教学中模 拟科研过程 的实验教学 , 它不仅让学生 了解和掌握 生理 学实验 的基本 方法 和基本技 能, 更重要 的是为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提供重要基础 。学
的一种 开 放式 教 学 实验 。实施 的基 本程 序 与 科研 过程 一
致[ 引。通过对临床 医学专 业 29名 学生 的设 计性 实验 教学 3
尝试 ¨ , 4 将体会小结如下 。 J ( ) 一 激发 学习兴趣 。 开放设计性 实 验教 学是 学生 独立 、 系统 地 完成 实 验任 务, 教师只起指导和提示 作用 , 大大激发 了学 生 的学习兴 这
绍科研 的基本方法 , 包括选题立 项 、 实验方 法 、 实验 资料的整 理、 撰写论文等 , 使学 生对 医学科 学研究 有个初 步 的印象和
认识 。
( ) 二 问卷 调 查 。
设计性实验 自 20 年 9月开展至今 , 08 已向 0 、9 临床 8o 级
本 科 29 学 生 发 出 问 卷 29份 , 回 29份 。8 .8 的 学 3名 3 收 3 82%

8 ・ O
中国 高 等 医学 教 育
21年 02
第 2期
一 ◆教 群 霎啦 i
生 理 学设 计 性 实 验教 学研 究 与 实践
朱艳媚 , 建新 , 王 汪晓 筠 , 生( 青海 大学医学院, 青海 西宁 800 ) 10 1
[ 要] 生理学设计性 实验是让 医学生早期模 拟科研过程 , 摘 由学生 自主选题 , 计并且进 行答辩 的 实 设 验教 学研 究。设计性 实验的开设 , 不仅有利于 学生 自主学 习兴趣 、 实践操作能力 、 创新 思维能力及 团队合 作 精神的培养 , 也促进 了教 师专业知识和 实验技能的提 高, 有效推 动 了基础 医学实验教 学改革。本课题 结果

生理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生理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2. 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误操作。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3. 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实验动物 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VS
4.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保证数据的真 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以下数据:实验动 物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潮气量、分钟通 气量等。同时,还需要记录给予不同刺激或 药物后呼吸运动的变化情况。
01
注意事项
03
2.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性。
02
1. 确保实验动物处于合适的生理状态,避免 过度刺激或损伤。
04
3.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每次电刺激下的肌肉收缩反应,包括收缩幅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等。同时记录实验动物的生理状态和刺 激参数。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结 合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探讨可能的原 因和机制。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使数据更加直观 易懂。
05
实验项目三:消化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消化系统实验,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消化酶的作用机制和消化过程,培 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呼吸系统 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例如,通过分析呼 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变化,可以了解呼吸中 枢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调节;通过分析给予不 同刺激或药物后呼吸运动的变化情况,可以 了解不同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 制。

生理学实验室设计-喜格实验室

生理学实验室设计-喜格实验室

近年来,生理学实验室在科学研究的进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研究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到探索人类免疫系统的奥秘,这些实验室成为了创新的温床。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研究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设计一所既能满足科学研究需求,又能提供舒适工作环境的生理学实验室成为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带您探索未来生理学实验室的设计理念。

第一、空间布局上,我们追求实验室功能与舒适性的完美结合。

实验室应分为多个区域,包括样本准备区、实验操作区和数据分析与存储区。

这样的布局保证了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了研究效率。

同时,精心设计的空间划分将使人员可以轻松流动,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第二、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也是关键。

在生理学实验室中,全程监测和记录实验过程的仪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智慧筛选,我们为实验室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比如高精度的生理监测仪器、快速数据处理工具等。

同时,我们提倡将设备进行合理布置,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例如,在实验操作区配备多个高性能实验台,以满足多人同时操作的需求。

第三,实验室的环境要注重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在设计中,我们强调舒适的工作环境与人员的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通过通风良好的实验室结构、人性化设计的工作台和座椅,以及安全可靠的紧急处理设备,我们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

第四、最后设计还关注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引入了能源管理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能耗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实验室的能源消耗。

同时,我们提倡材料的可持续性选择,例如采用可回收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理学实验室的设计空前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优秀的科研场所,更是为了推动整个生理学领域的发展进步。

随着喜格的介入,我们相信未来的生理学研究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未来吧!。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在生理学的课堂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实
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理学的知识。

在实验中,每个学生
都需要完成实验报告,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科研素养、实验能力、思维逻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一、实验设计
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课本知识,认真设计
实验。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等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和实验材料,确
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注意实验步骤和装置的使用方法。

如果不确定,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根据实验目的分析数据和结果的意义。

此外,还需要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确保
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三、实验报告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文字简洁精炼,同时确保报告内容科学、合理和完整。

四、实验意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将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有效提高其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同时,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让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和逻辑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总之,生理学实验报告是生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报告,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理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生理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生理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生理学研究是对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科,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在该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一、实验设计方法1. 随机化随机化是实验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能够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误差。

在生理学研究中,可以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以消除潜在的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2. 控制组设置在生理学研究中,控制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与实验组对照,研究人员可以明确判断实验操作对结果的影响。

控制组应该与实验组在其他条件下保持一致,只有实验条件不同。

3. 双盲实验双盲实验是一种在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它通过对实验者和被试者进行掩盖处理,使得实验结果不受主观干扰的影响。

双盲实验可以有效减少个体差异和认知偏差对结果的干扰。

二、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标准差、频数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在生理学研究中,描述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实验结果的基本情况。

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差异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在生理学研究中,方差分析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生理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判断处理组之间的差异是否由于处理操作引起,从而得出结论。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在生理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常常使用相关分析来研究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并且可以进一步探究其数值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于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在生理学研究中,回归分析可以用来预测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探究其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

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建立数学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理现象。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

不同pH值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活动的影响2008231144 赖泽红生科一班摘要:本实验主要是采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灌流液高度恒定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pH值的溶液对牛蛙离体心脏进行灌流,经张力换能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处理系统记录心肌的活动过程,探讨不同pH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

关键词:pH值;离体心脏;收缩活动生理状态下,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这是保证细胞惊醒正常代谢和机能活动的基本条件。

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内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产物,机体通过多方面的调解活动,使血液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一旦机体酸碱调节失衡,会导致体内酸中毒或碱中毒,对机体造成影响。

心脏直接与血液接触,心肌细胞的收缩活动容易受血液pH值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用不同PH值的灌流液灌流牛蛙离体心脏,观察其对心脏某些功能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用离体牛蛙心脏,排除了在体时的神经体液干扰,故实验结果更为可靠。

一、实验材料:1、实验仪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pH酸度计。

2、常用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蛙心套管,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玻璃板、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污物缸,纱布,棉线,常用手术器械。

3、药品:任氏液, HCL溶液,NaOH溶液。

4、实验动物:牛蛙2-4只(雌雄不限)。

二、实验步骤与方法1、药品配制(1)任氏液配制母液及容量成分 NaCl、 KCl 、CaCl2 、NaH2PO4 、NaHCO3 、葡萄糖、蒸馏水,注: 表内各成分除葡萄糖以 g 为单位外,均以 ml 为单位. 任氏液的配制方法:一般先将各成分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而后按所要的容量混合。

需要注意的是:CaCl2 应在其他母液混合并加入蒸馏水后,再边搅拌边加入,以防钙盐生成。

另外,葡萄糖应在用前临时加入,否则不宜久置。

两栖类的为PH6.5-7.0 (2)不同PH浓度的任氏液配制。

生理实验设计: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1

生理实验设计: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1

生理学实验设计——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实验设计实验原理:神经-肌肉接头是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隙三部分组成。

运动神经纤维到达骨骼肌细胞时,其末梢失去髓鞘,嵌入肌细胞膜。

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电压门控Ca2+通道打开,可引起大量Ca2+由细胞外进入接头前膜,使接头前膜将ACh释放到接头间隙。

ACh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终板膜)是,立即与终板膜上ACh受体(胆碱受体)结合,使通道开放,允许Na+和K+等通过(以Na+为主),因而引起终板膜静息电位减小,使终板膜去极化。

一次终板电位一般都比相邻肌细胞膜阈电位大3~4倍,所以很容易引起邻近肌细胞膜爆发动作电位,引起骨骼肌细胞的兴奋。

含有神经递质ACh的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上锚定、融合,以及ACh向突触间隙释放均需要一组SNARE蛋白的介导。

而肉毒杆菌毒素能特异性切割SNARE蛋白,阻止转运小泡中ACh的释放,阻断神经传递,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实验目的:探究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

实验对象:牛蛙实验仪器和试剂:蛙手术器械一套(包括普通剪刀、直剪、眼科剪、眼科镊子、脊髓探针和玻璃分针等)、蛙板、滴管、细线、平皿、腓肠肌固定屏蔽盒、BL-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1%肉杆菌毒素溶液(取0.1g肉毒杆菌毒素加入9.9mL任氏液溶解,倒入细口瓶待用)、乙酰胆碱溶液(任氏液配制)、任氏液。

实验方法: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破坏脑和脊髓:用左手握蛙,食指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稍微下俯,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蛙身。

右手持探针从头部沿正中线向尾端触划,当触到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所在位置时,将探针垂直刺入,再将探针向前方插入颅腔,左右搅动,以彻底捣毁脑。

然后将探针退到枕骨大孔,但不拔出而是将其尖转向后插入脊髓管中,插进椎管时可感到一格一格前进的感觉,同时后肢失去紧张性,多数情况下蛙出现尿失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
在本实验中将探讨力度与心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心脏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量,它取决于两个因素:心脏的收缩力度和心脏的心率。

也就是说,当心脏的收缩力度增加时,心脏输出量也会相应增加。

为了准确地测量心脏输出量,可以利用同时测量心脏收缩力度(即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呼吸测量仪
2. 心电图仪
3. 自制的心脏收缩力度传感器
4. 衰减剂量控制器
5. 血压计
6. 静脉注射器
7. 生理盐水
8. 用于体表呼吸运动记录的电极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先从被试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血压和心率的初步测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被试者需要保证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放松状态。

2. 将被试者放置在实验床上,将心电图电极和体表呼吸运动记录电极固定在被试者身上。

3. 通过静脉注射器向被试者体内输入0.9%的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5毫升/分钟。

4. 利用自制的心脏收缩力度传感器,先进行力度的测量,然后开始测量心率。

5. 在输液时,使用衰减剂量控制器来控制生理盐水的剂量,使其每分钟增加5毫升。

6. 在实验过程中,让被试者尽可能保持放松,记录下最终的心脏输出量。

7. 实验完成后,测量血压和心率,并将所有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五、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最终测量的时刻,被试者的心脏输出量与输液速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2. 随着输液剂量的增加,被试者的心脏收缩力度逐渐增加。

3. 在心脏收缩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心率的变化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不大。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进行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案均符合要求,并且对被试者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2.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被试者的安全和舒适,应尽可能避免造成任何身体上的影响。

3. 实验室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实验流程和安全规定。

4. 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

5. 实验完成后,应对实验器材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保证下一次实验的顺利进行。

七、实验扩展
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进行以下扩展:
1. 探索心率与心脏输出量的关系:通过控制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度的变化,来研究心率与心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2. 探索呼吸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通过测量呼吸运动和心脏输出量的关系,来探索呼吸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3. 探索体位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不同的体位可以对心脏输出量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控制被试者的体位,来观察不同体位是否会影响心脏输出量和心率。

4. 探索药物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心脏的收缩力度和心率,通过给被试者使用不同的药物,来观察不同药物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

5. 探索心肌缺血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心肌缺血可以影响心脏的功能,通过模拟心
肌缺血情况或者直接测量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脏输出量,来探索心肌缺血是否对心脏输出量
产生影响。

通过这些进一步的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心脏输出量及其相关的生理现象,对于进一步应用和发展生理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八、实验意义
本实验通过测量心脏输出量与输液速率、心肌收缩力度和心率的关系,探索了不同因
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这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
和数据分析能力非常有意义。

这些数据对于临床医学中的实际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术前
评估时,医生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心脏输出量和输液速率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并决定
是否需要给予补液或者调整药物的剂量。

九、实验教学建议
为了使实验更具有实践性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实验中加入一些实际病例的分析和
讨论。

在对药物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取一些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并对
其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在探究心肌缺血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时,
可以借助一些心肌缺血病例来讲解。

实验的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实际情况,比如在进行体位实验时,可以模拟床位的不同角度,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体位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来验证实验的
正确性和合理性。

本实验的设计以加深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水平为目标,教
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十、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在生理学领域中的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缺乏实际的生理模型等。

在未来,可以在实验上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在实验设计上可以采用更为精细的生理模型,以更准确地展现生理学原理;在实验操作上,可以采用更为智能化的器械和仪器,使
实验操作更加方便和高效。

通过采用更先进的实验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来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
挖掘实验数据中的信息,更好地发现生理学的规律和关系。

生理学实验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需要在实验设计和技术上做出优化和改进,以更好
地服务于教学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