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本科网考复习重点[1][1].1doc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P 8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P 12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对人进行管理的思想是一直发展的。

但是从科学管理到 X、Y理论,都受着19世纪哲学上决定论思想的支配,其出发点都认为处理管理问题,可以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最佳方案。

在人力资源学派成长的过程中,权变理论逐渐进入管理领域,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和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组织行为学就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组织行为学认为,遵循权变理论,并不等于没有理论,而是告诉人怎样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然后找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针对一定的情景,使用一定的对策。

3、案例分析的方法 P19案例分析是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搜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如实记载,形成案例。

第二章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1、了解社会知觉的定义 P29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

特征:①、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

②、人们在社会知觉中遵循图形—背景原则。

③、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对信息进行归类。

④、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善于运用图式。

⑤、社会知觉具有选择性。

2、知觉错误的五种类型(PPT)找不到。

3、归因的定义 P 30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就叫做归因。

组织行为学本科网考复习重点(单选、多选、配对、是非题)

组织行为学本科网考复习重点(单选、多选、配对、是非题)

附录:概念(可用于配对)B1.部门化是对所分工的工作的合理组合,也就是将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管理的单位.C2.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但愿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行为上的矛盾。

G3.工作团队是由少数为到达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

4.工作设计就是为了有效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5.工作轮换就是将员工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要求相近的另一个岗位上去工作的工作设计方法。

6.工作扩大化是一种横向扩展工作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扩展工作的种类,把多种属于或低于同一水平的不同工作任务结合在一起交给一个人操作。

7.工作丰富化是一种纵向的工作扩展。

它主要让工人有自主权、有机会参加工作计划与设计,获得信息反馈,估计和修正自己的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对工作的兴趣。

8.工作生活质量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增进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

9.管理层次:就是组织的纵向等级数.10.管理幅度:就是一个上级管理者直接有效地管理的下级人数.J11.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2.激励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行为的驱动力L13.劳动分工是指按工作任务逐步进行分工和分解,最后把组织分成若干个不同的职位.14.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和效益的系统综合。

N15.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Q16.气质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

17.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18.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19.权力是个体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行为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的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的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一、选择填空类知识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2、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6、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择优选用。

这体现了领导决策应7、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个阶段?8、“事业生涯计划是一个持续发现的过程二提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9、组织中所存在的亚文化,通常是以何种群体为中心产生的?10、在人的个性特点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因素是11、正式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是在412、按照拜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具有“提供指导并坚持到底”这一特点的团队角色类型是_______________13、根据双因素理论,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属于14、归因理论将人们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易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15、企业与股东、银行、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属于二、名词解释1、群体凝聚力:2.决策智囊团:3、组织发展:4、组织文化:5、组织成员的认同感:6、非正式领导:三、简答题1 .简述组织科学的组成部分。

2 .简述控制方位论在管理中的作用。

3 .简述从众行为的概念及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

4、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有哪几种?5.简述正式组织的优缺点。

四、案例分析1.案例某家IT企业一直以发展迅速、竞争力强而著称,但这家企业的总经理近来却一直为企业内部的人事问题而忧虑,因为人员流失率很高,不少员工既抱怨没有得到公司的关怀,又不知道公司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也很厉害,人际关系紧张。

为了能在IT产业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这个企业采用了能者就上、快速晋升的用人机制,但因工作职责划分不明晰,员工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绩效,加上管理人员常常分配很多的任务并要求员工按时完成,因此虽然能及时圆满完成任务的员工晋升很快,得到的奖金也高,但不少人也因经常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受罚,选择了离职或被解雇。

组织行为学考试 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试 复习重点
29,【团队的类型】1问题解决型团队,2自我管理型团队,3多功能型团队,4虚拟型团队。【问题解决型团队】一个部门10个左右的员工做成,成员只讨论如何改进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交换意见或提出建议。【自我管理型团队】10—15人组成,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职责范围包括控制工作节奏的快慢,决定工作任务的分配,安排工间休息时间,检查工作程序。【多功能型团队】由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善于解决面临的俄重大问题,协调发杂项目,但是早期往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协调。【虚拟型团队】通过计算机技术把身处异地的人联系起来一实现共同的目标。
10,社会知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知觉分为(1)物体知觉(以物或事为知觉对象的知觉)(2)社会知觉(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对于有关人或团体特性的知觉成为社会知觉)
11,知觉的基本特征:(一)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吧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二)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能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同意的整体。知觉整体性的几条定律:接近律,相似率,连续律。)(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一句,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四)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五)知觉定势(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受到前面曾从事的活动的影响,倾向于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当这种影响发生在知觉过程中,就是知觉定势。)(六)错觉(人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征,从而出现种种歪曲。)研究错觉的实践意义:1它有助于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2人们还可以利用某些错觉为人类服务。
20,气质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1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2气质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塑性,3气质本身并不好坏,4气质与工作匹配。【性格结构特征】1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例子特征。【性格的类型】内倾型与外倾型,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A型性格B型性格,文化-社会类型说,特质分析说26,【避免极端性转移】1提高个体素质,转换领导模式,2改进群体结构和环境,3优化群体成员的构成,4打破群体和外界隔绝状况,5加强对群体决策的进程管理即使改编,6,积极利用现今的决策方法和技术

组织行为学考前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前重点

名词解释1、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2、群体促进效应:也称为群体助长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的一种现象。

3、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4、晕轮效应: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5、组织的亚文化:是指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

简答题1、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成员的性别结构(5)外部威胁(6)以前的成功经验2、在哪些条件下可以运用竞争策略来处理冲突?竞争策略也叫强制策略,是一种不合作的方式。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运用它:(1)当迅速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即紧急情况下)(2)当实施一项不受欢迎的重大措施时(3)当一个问题对组织福利极为重要,且该决策又正确时(4)为了对付那些从非竞争性行为中受益的人时。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1)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并由低到高形成阶梯。

(2)需要层次理论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普遍性原理,认为需要本身就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

(3)需要层次理论强调需要分层次,成阶梯式逐级上升,即需要层次性原理。

(4)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现实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即需要主导性原理。

4、领导的功能主要有哪些?领导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者通过实现以下功能来完成领导的基本任务:(1)创新功能,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方式的创新与组织成员的创新两个方面(2)激励功能(3)组织功能(4)沟通协调功能(5)服务功能5、组织决策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组织决策的合理性就是组织决策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其标志有:(1)组织决策体制的科学性(2)组织决策者的素质的现代化(3)组织决策民主化(4)组织决策手段科学化。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组织行为导论一、组织概念及类型1、概念: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而组成的社会集团,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意建立起来的人群。

任何组织都涉及如下基本要素:(1)目标:目标的作用是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大家协作一致,运用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完成组织的使命与任务;(2)主体:组织的根本特征是人,其主体是个人或群体行为;(3)资源:组织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拥有相应的资源;(4)结构:虽然每个组织人数的多寡各不相同,但都需要组织成员的分工协作,需要科学的划分部门,划分层次,需要明确各部门、各层次的责任、义务、权利与权益,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即形成一定的结构;(5)环境:任何组织都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其他组织,都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都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综上,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2、类型:(1)工商业组织、服务组织、公益组织、互利组织;(2)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巨型组织;(3)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公共组织;(4)公有组织、私有组织;西南交通大学属于:服务型组织,大型组织,非赢利性组织,公有组织。

二、组织行为含义及分类:1、概念: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作为组织成员时表现出的行为,是组织内部个体和群体所产生的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状态、组织自身的运行状态。

2、分类:(1)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将组织行为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

前者是指组织内的某一个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如个体行为——态度、能力、人格,人际行为——沟通、领导、谈判,群际行为——冲突、权利、政治活动,群体行为——群体动力、工作团队;后者是指所有组织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如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2)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可以把组织行为区分为正向组织行为和反向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考试题型:一、选择题10×2′二、名词解析5×5′三、简答题5×5′四、论述题2×15′复习重点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P8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组织行为学的作用 P10(1 有助于强化人性化管理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2 有助于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 有助于改善管理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4 有助于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5 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和发展(6 有助于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开发和有效管理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1、社会知觉 P28—32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他人以及团体特性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

P28社会知觉的存在的各种偏见:P29-32(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近因效应(4)定型效应(5)投射2、归因理论P32-35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P32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P32(1)因果关系归属,即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原因进行归属;(2)社会推论问题,即对行为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作出推论;(3)未来行为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预测在今后有关情境中比较有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

归因的类别:P33海德:内因和外因凯利:(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为者的对手;(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情境。

归因的参照点:(1)一致性;(2)一贯性;(3)特殊性 P33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P34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验一、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1、现代组织中必备的四大要素:财、物、信息和人(又称人力资源,最为主要)。

2、组织活动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组织中的个体;第二个层次是群体;第三个层次是组织;第四个层次是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3、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规律。

5、组织行为学的特点:一为边缘性、综合性;二为两重性(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学科性;二是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三是来自管理的两重性);三为实用性6、7、梅奥的霍桑实验的研究目的:研究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结论:生产率不仅受到物理与生理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包括环境)三个层次上的行为问题9、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数据采集法(意见调查表,采访,观察,非反应措施)10、企业伦理问题的管理理论:结果理论、规则理论和文化理论第二章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2、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情绪和情感意志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个性差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13、管理心理学的基石——人性假设1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包括:研究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15、勒温是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指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1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7、个性理论的三个方面:特质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动力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18、弗洛伊德的个性心理动力学理论,本我(原始无意识)自我(调节)超我(理性的)19、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作为有机体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自我实现——不断努力实现一个人的内在潜力20、希波克拉特提出体液的气质学说分类: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做事快不稳定胆汁质——兴奋型——热情豪爽,性急暴躁黏液质——安静型——沉默喜静,行为慢保守抑郁质——抑制型——心细敏感,内向悲观21、孔子的气质“三分说”:从类似气质的角度分为‘中行’‘狂’‘狷’22、个人决策风格:均衡型决策、冲动型决策、怠惰型决策、风险型决策、谨慎型决策23、影响团体心理的两个因素:环境因素、合群因素24、心理契约:非文字的、由个体与组织达成的相互承诺25、第三章26、行为特征:主动性、动机性、目的性、持久性、可塑性、差异性27、人的行为规律:28、知觉: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要点1、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包括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本身有目的的活动和表现。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工作组织中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调整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学科。

3、对组织行为学概念理解的要点:(1)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非常广泛,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而且各类知识对人的行为的关注视角各有千秋。

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来源很广泛,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不是泛泛地研究人的行为,而是以各类工作组织为研究环境,以人的工作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

工作组织主要是指工商企业,也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组织。

工作行为包括激励员工、改进领导方式、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组织绩效等方面。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人们在组织中有效工作的行为规律,并帮助管理者提高预测和引导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总之,组织行为学关心人在组织中做什么,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4、组织行为学的特点:(1)跨学科性(2)层次性(3)权变性(4)科学性5、组织行为学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1)描述性研究(2)因果性研究(3)预测性研究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意义:(1)有助于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2)有助于团队的建立,提高团队绩效。

(3)有助于改善组织行为,提高组织绩效。

7、霍桑实验的实验结果:无论工作条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实验组和非实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在研究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时,发现生产小组内有一种默契,大部分工人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产量,否则就会受到小组的冷遇和排斥,奖励性工资并未像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的那样使工人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而在历时两年的大规模的访谈实验中,只是因为工人可以不受拘束地谈自己的思想,发泄心中的闷气,从而态度有所改变,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本科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整理(汇总)

本科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整理(汇总)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本科《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16 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组织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是指有目的、有系统集合起来。

另—种是名词,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目标建立起来的集体。

2.需要:就是人对实物的欲望和要求3.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4.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如事件、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6.情绪情感:人有喜、怒、哀、乐等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称为情绪情感。

7.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相一致的行为,也称随大流行为8.人际关系: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和联系的状态,称为人际关系。

9.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10.群体: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11.领导: 是关于影响别人来完成某项目标所发生的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过程。

12.权力性影响力:也叫强制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等所构成的影响力13.群体规范:又叫群体常模,是影响和约束群体及其成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群体意识中的一种,是一种思想观念,具有强迫其成员接受的规定形式。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气质能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

由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不同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更新版)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更新版)

第一章:绪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近代管理理论理论1先驱们的贡献2科学管理的诞生3古典组织理论的创立▪二、人群关系学说1霍桑实验2人群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3行为科学的诞生▪三、行为科学的发展▪四、其他科学理论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除了正式群体意外职工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感情倾向,影响着成员行为。

善于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意见。

组织行为学产生的标志第二章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错觉:是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需要: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与欲望。

动机:引起并维护个人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某一目标。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气质:指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刺激——个体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行为——目标价值观与管理制定企业价值观时,要考虑与企业有关的各种群体的价值观。

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积极树立和培植新的价值观。

知觉与管理1.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问题: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常常发挥重要影响。

措施:面谈情景设计、题目合理编制、主持培训、评分者信度等。

2.知觉对人员绩效期望的影响问题:知觉歪曲、不公等。

措施:考核量表设计、工作情景评估、主持人培训、360o考评等。

个性与管理.根据个性类型合理使用人员,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

.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组织行为学一:组织行为学得定义1定义:研究组织中人得心理与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与控制人得行为得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得科学.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人得心理与行为得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得研究范围就是一定组织中得人得心理与行为规律.3)组织行为学得研究得目得就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得心理与行为规律性得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得行为得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得目标。

2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得人得系统性安排它得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就是人组成得集合(2)组织就是适应于目标得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与协调来实现目标3三大要素:观察,个体,群体二:霍桑试验《案例》1: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得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得引诱。

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得概念,认为在正式得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得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得特殊得行为规范,对人得行为起着调节与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得协作关系。

2:主要内容(1)职工就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满足工人得社会欲望,提高工人得士气,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得关键。

3:案例反思为什么会有富士康11跳?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得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得、生理得因素得影响梅奥得“社会人"假设得基本要点就是:(1)传统管理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这就是不完全得,人应该就是社会人。

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得因素对调动人得生产积极性有很大得影响。

(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与工作条件。

霍桑实验结果表明:生产效率得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得士气,而士气取决于职工在家庭、企业及社会生活中得人际关系就是否协调一致。

(3)传统管理只重视人得正式组织团体、注意团体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对人得行为得影响;而梅奥则注意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得作用,其有着特殊得规范,影响团体成员得行为。

组织行为学复习考试重点(简答题、论述题)

组织行为学复习考试重点(简答题、论述题)

1.组织行为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人得心理与行为得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得研究范围就是特定组织中人得心理与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得研究目得就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得行为得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2.组织行为学得学科性质(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权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

3.古典科学管理理论得局限性:一把员工瞧成就是“经济人”。

二强调独裁式管理。

三把组织瞧成就是封闭得系统,组织职能得改善仅仅依靠组织内部得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环境得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与社会问题。

4.组织行为学得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分析法(4)实验法(5)心理测验法(6)情景模拟法5.观察法得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得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与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

缺点:花费得时间多;观察得来得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之间得精确关系;有些被观察者难以接受,她们觉得自已受到了监视与威胁,在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造成操作动作变形。

注意事项:1)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得代表性2)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得注意,干扰被观察者得工作。

3)观察前要有详细得观察提纲与行为标准4)观察者要避免机械记录,应反映工作有关内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与提炼。

6.访谈法得优点:1)可以对员工得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得内容有比较具体得了解;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且迅速收集多方面资料;3)易了解到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得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4)有助于与员工得沟通。

缺点:1)访谈者要有专门得技巧,需要受过专门得训练;2)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成本较高;3)无法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得信息失真。

7.问卷法得优点:1)调查范围广;2)调查样本量大,适用于需要对很多人员进行调查得情况;3)调查得资料可以量化,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缺点:1)设计理想得调查问卷要花费较多时间,人力、物力、费用成本高,问卷设计若不科学,有可能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2)问卷在使用前需进行测试,以了解被调查者就是否了解问卷中得问题,为避免误解,还经常需要工作人员亲自解释与说明,会影响工作效率。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一、主要知识点1、了解主要概念:组织行为感知社会认知归因印象管理个性从众社会懒惰现象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团队2、能对三个函数进行简要解释:1)行为函数B=f(P·E),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个性,E表示环境。

行为是个性和环境的函数,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个性及其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绩效函数P=f(M×Ab×E),式中的因变量P为个人工作绩效,三个自变量M、Ab与E分别代表工作积极性(激励水平)、工作能力与工作条件(环境)。

这个公式抓住了决定个人绩效的几个关键:1)没有干劲,自然难有作为;2)仅有热情而无能力,也是枉然;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要的工作条件是取得绩效的基础3)激励函数M=f(Ef×Ap×Ps)。

式中的因变量M为激励水平,式中三个自变量Ef、Ap、Ps分别代表对行为方向、幅度与持续期的抉择。

激励代表了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期这三种因素的关系。

因此,在设计或分析一项激励机制时,需要从目标方向、投入强度和持续时间等三方面考察其激励水平。

3、掌握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的管理意义*社会认知是对人及其关系的认识。

社会认知偏差主要有:第一印象作用;光环效应;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定型作用(成见);行为者——观察者效应;自我粉饰性偏见等,管理者要认识社会认知偏差、善于处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其有效地加以运用。

*能力: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人的能力要互补;加强员工能力培训;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注意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

*态度包含:认知、情感、行为意三种成分,当个体的三种成分矛盾时,个体会运用各种办法重新调整三种成分的关系,使之趋向于协调。

凡是能够缓解态度三种成分矛盾的认知易于被个体所接受。

*价值观:对于理解人的行为是非常有用的;对管理者很重要的东西,对普通群众未必是需要的;了解一个人最关心什么,才能有效地激励一个人;选择企业目标时要兼顾各方利益,不能只顾一头;在组织管理中要致力于组织文化,树立明确的价值观;甑选时重视价值观的考察。

组织行为学本科复习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本科复习知识点

一、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一)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二)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三)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四)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五)组只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成为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节、适应发展变化功能的开放系统。

(六)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五、组织行为学的四个要点:(一)研究对象(心理指导行为,行为反映心理)(二)研究范围(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四)研究目的六、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有助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的使用人才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与发展。

七、管理者为什么要研究组织行为学?1、研究组织行为学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所有重点

组织行为学所有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

2、行为主体对客观环境做出的反映。

3、组织行为组织对其所处的环境做出的反映。

4、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5、需要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6、动机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7、优势动机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对人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8、目标导向行为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

9、目标行为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即实现目标、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过程。

10、激励指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11、激励机制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12、价值观人或事物对个人来说的有用性、有效性、重要性的看法、认识和评价。

13、价值观体系如果根据强度排列一个人的价值观,将各个事物的看法和评价根据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相对重要性排列次序,形成层级。

14、感觉指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5、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6、社会知觉指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17、人际知觉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18、自我知觉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19、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20、感受性指人的感觉灵敏度,人对外界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21、首因效应是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它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

22、近因效应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态度:足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2、上司承诺:是指承诺指向是直接上司的时候,表现出为情感、连续和规范的承诺。

3、枳极性: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

4、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代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规范: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6、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7、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冃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口常生活中所表现岀來的一切动作的统称。

8、需要:足指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9、优势动机:在人的行为的整个动机结构中,总只有某-•动机故为强烈,成为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成为优势动机。

10、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瑕人化的过程11、价值观:是捋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爭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爭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2、组织承诺:一般足指个体认同并参与一个组织的强度。

13、晕轮效应:这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

它以爭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略爭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亲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14、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现象。

15、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直作用的存机组合体。

16、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俎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冃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网考复习工商管理专业一、基本知识(可用于配对、判断、单选)第一章1.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层次P8-P102.权变理论观P423.组织行为学P74.帕森斯对组织的分类P45.艾桑尼对组织的分类P46.布劳对组织的分类P57.国内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对组织的分类P58.国内学术界按组织的形成方式对组织的分类P5-6 9.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P21-2310.模型P1411.组织类型P4-612.组织的基本要素P413.霍桑试验P24第二章1、感觉P452、知觉P443、社会知觉P464、自我知觉P475、错觉P496、气质P637、能力P678、性格P709、态度P7610、价值观P7311、个性的概念和形成P51/P55-5612、弗洛依德的个性理论P6013、个体的行为反应(P64?)14、人性假设P38/39/40/41第三章1、内容型激励理论P1002、需要层次论P1013、双因素理论P1034、奥德佛的ERG理论P105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P106-1076、过程型激励理论P1007、期望理论P108-1098、波特--劳勒的期望模式P109-1109、亚当斯的公平理论P110-11210、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P1001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P113-11412、惩罚P11413、综合激励模式P12314、豪斯—迪尔的公式P122第四章1、对群体行为的认识(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也即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P133,第一节)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P1353、群体规模与工作绩效P1384、群体结构:同质与异质的群体结构P138/1395、群体的凝聚力P1466、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P1487、社会抑制作用P1438、人际关系P1529、冲突的处理方式P151-152第五章1.领导者的权力P196-1972. 领导特质论P2003.民主的领导方式P2064.领导的连续流理论P2075.利克特的领导理论P2096.四分图理论P209-2107.管理方格图理论P2118.菲德勒理论P2139.弗鲁姆和耶顿领导模式P216第六章1、组织结构P2672、工作设计P2753、学习型组织P322、P3234、企业文化P287、288、2895、组织发展P3086、敏感性训练.是使我们更多地认识自己及自己对他人影响的一种技术。

它跟传统的训练方式十分不同,传统方式强调的是对一套预定概念的学习。

敏感性训练的特点是选定一个特征组(经常被称为训练组或t组),其中没有预定的议程和中心。

训练人的作用仅仅是在这种非结构化环境中起促进作用。

t组鼓励参加者认识他们自己和组中的其它人。

7、直线与参谋P2668、集权和分权P3109、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P26510、组织设计及其理论P26311、巴纳德的组织理论P25912、凯恩的组织理论P26213、系统组织理论P26214、权变组织理论P26315、组织生命周期理论P26316、组织环境的影响P292-29317、环境的特性与类型P29318、勒温的组织变革理论P304-30519、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P300-30120、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P307二、多选题涉及原理1.性格类型P71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P1033.个体与群体的关系P1354.沟通类型P1665.菲德勒的领导者理论P2136.组织发展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念P3157.模型中的变量和关系P15、P168.人的行为特征P349.强化类型及其特点P113-11410.人际关系的功能和发展趋势P157、P159(原则P160-161)11.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4P203-20512.工作的重新设计的方法P278-27913.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P63-6414.鲍莫尔对领导人提出的十大条件P20215.工作设计的概念P27516.领导规范模式P21617.矩阵组织P269-27018.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特点P26919.勒温的变革程序模式P304-305三、参考案例1、尊重、理解、信赖(综合指导书P121)2、研究所里的骨干为何留不住(综合指导书P152)3、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综合指导书P71)4、贾厂长的困惑(综合指导书P77)5、爱通公司(综合指导书P86)6、杨利平糯米美食厂(综合指导书P115)7、大连三洋制冷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综合指导书P73)8、反思失误(参见附录)9、怎样看待奖金与荣誉(综合指导书P117)10、利民公司的发展变化(综合指导书P96)案例分析涉及原理:公平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气质类型理论、组织文化理论、成就激励理论、群体冲突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领导理论、组织结构类型及优缺点、组织变革理论附录:反思失误(古井酒厂)新春伊始,是许多企业回顾成绩.展望未来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效益好的企业,更要在此时表彰一番以鼓舞士气。

然而在连续几年保持高速发展的古井酒厂,此时却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该厂《发展中的五大失误》等重要文件,并要求各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找出本单位和个人工作中的不足与失误,制定措施加以改进,掀起了一个以“反思失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主题的学习热潮。

古井酒厂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令人瞩目,已连续五年进入按利税排序的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

特别是1994年,该厂实现销售收入5.96亿元,利税3.29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可贵的是面对辉煌的成绩,该厂处优势而不忘看困难,谈成绩而不忘谈失误。

1994年底,在王效金厂长的亲自主持下,真务实古井人对近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反思,以现代规范的企业制度审视自己走过的路,总结出了发展中的五大失误,人才的增长和干部素质的提高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跨行业开发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营销体系和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市场竞争机制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没有及时得到扼制;职工在生产技术上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发挥不够等。

该厂还将这五大失误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单位学习讨论。

为配合并推动各单位的学习,该厂宣传部门还采取在《古井报》开设《我看五大失误》专栏等多种形式,在全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讨论活动。

全体古井人通过这次学习讨论,从失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以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工作运行质量,为古井“1995年进一步强化市场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发行B股,深化股份制规范改造,导入CIS战略,再创新辉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1.你对王效金厂长的管理风格有什么看法?他的管理风格是民主型的,如果按照管理方格图理论,也可以说是团队式的。

他善于及时总结,按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深刻而全面的反思,在工厂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他能够居安思危,总结出了发展中的“五大失误”;其次,他相信群众,通过全厂的学习讨论,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企业再创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这个案例对你有哪些的启示?这个案例对我们有以下的启发:①搞好企业的领导工作,领导者必须有战略的眼光;具有前瞻性;②搞好企业的领导工作,领导者必须善于总结、及时反思,要能够居安思危,使企业具有持久发展的动力;③搞好企业的领导工作,领导者必须善于发动全体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增强群体内聚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④搞好企业的领导工作,领导者还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能够应对形势的变化和工作难度与任务的要求。

附录:概念(可用于配对)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人本管理:指在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在手段上,着眼于最充分地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目地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效益的最大化。

气质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激励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行为的驱动力。

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

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这种想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但愿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行为上的矛盾。

工作团队是由少数为到达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体权力是个体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行为的能力。

组织政治行为是那些不是由组织正式角色所要求的,但又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中利益分配的活动。

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和效益的系统综合。

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劳动分工是指按工作任务逐步进行分工和分解,最后把组织分成若干个不同的职位。

部门化是对所分工的工作的合理组合,也就是将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管理的单位。

管理层次就是组织的纵向等级数。

管理幅度,是一个上级管理者直接有效地管理的下级人数。

组织结构就是一个组织内部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确立的相关形态。

工作设计就是为了有效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工作轮换就是将员工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要求相近的另一个岗位上去工作的工作设计方法。

工作扩大化是一种横向扩展工作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扩展工作的种类,把多种属于或低于同一水平的不同工作任务结合在一起交给一个人操作。

工作丰富化是一种纵向的工作扩展。

它主要让工人有自主权、有机会参加工作计划与设计,获得信息反馈,估计和修正自己的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对工作的兴趣。

组织文化就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组织变革就是对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与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策略。

组织发展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

工作生活质量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增进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