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冲刺模拟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
真题练习卷
一、单选题
1.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
B.道德情感教育
C.道德意志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答案:C
解析:小林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故选C。

2.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研究
B.行动研究
C.叙事研究
D.调查研究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3.小红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然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答案:B
解析:心境具有弥散性与长期性。

4.对“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属于()。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符号学习
D.命题学习
答案:C
解析:符号学习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即学习一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所表示的某一具体事实。

例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均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5.()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A.操行评定
B.成绩评定
C.道德评定
D.素质评定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操行评定的内涵。

@##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A
7.“月明星稀”现象属于()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继时对比
答案:B
解析:月亮、星星同时出现,由于月亮光线要强于星星,所以只会注意到月亮,这是二者的对比效应。

8.“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过程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功能。

A.保存
B.传播
C.选择
D.更新
答案:C
解析: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作用,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和舍弃。

9.认为儿童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和“读书”,提出“随人分限所及”的儿童教育思想是()。

A.张焕纶
C.王守仁
D.朱熹
答案:C
解析:王守仁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随人分限所及”是指在传授知识时要考虑到不同的儿童接受能力的不同,知识的难易深浅也应不一样,应传授给儿童所能接受的知识内容。

10.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A.学生
B.家长
C.教师
D.文学艺术活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

11.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

其课程类型属于()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答案:B
解析: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

其课程类型属于综合课程
12.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A 、及时复习
B 、使用记忆术
C 、分散集中结合
D 、适当过度学习
答案:D
解析:过度学习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

也就说对于必须牢记的基础知识,可以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法,就是指记忆一种材料的学习或复习次数超过那种恰能背诵的熟练程度的次数。

13.教育实验中,控制其它条件,考察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教学方式在这项实验中属于()。

A.因变量
B.自变量
D.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自变量是另一变量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的结果,它们是最重要的两种变量。

题干中“考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学方式是自变量,学习效果是因变量。

故本题选B。

14.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答案:C
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课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

15.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答案:B
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16.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是()。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答案:A
解析:技术小组是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注重使学生掌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及某些专业技术,如裁剪缝纫、电工、木工、美容美发、摄影技巧、航模制作、盆景制作、动物饲养等。

17.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答案:A
解析: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18.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答案:D
解析: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绅士教育”的观点,这是他针对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而提出来的。

19.狭义的德育专指( )。

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社区德育
答案:B
解析: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

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

在历年考试中,德育的狭义概念经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

20.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在说自己孩子没考好的原因,如“孩子只是碰巧没看清这道题而已”“这次的卷子比较难”。

我们不赞成这样分析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因为()。

A.归因于运气。

是内在不可控的
B.归因于工作难度,是外在不稳定的
C.归因于外部原因,不利于培养努力的学习品质
D.归因于外部环境,有利于孩子建立信心
答案:C
解析:运气是外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工作难度是外在、不可控、稳定的因素。

将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归于外部因素,不利于培养学生努力的学习品质。

我们最好归因为学生的努力,即内在、可控、不稳定的因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行为的坚持性。

二、解析题
2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解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1)双轨制。

以欧洲国家为代表,把学校分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由小学到大学的普通学校,另一轨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由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

该类型学制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2)单轨制。

以美国为代表,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由小学一直到大学,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

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

(3)分支制。

以前苏联为代表,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也被称为中间型学制或“Y”型学制。

(4)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参考答案】
西方现代学制可归结为三种基本学制类型:
双轨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英法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此类型
单轨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分支型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形式,这是一种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
2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阶段1: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阶段2: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阶段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2: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三、问答题
23.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1][简答题]
什么是模型思想?指出本节课的模型并列举小学数学中的模型。

(10分) [问题2][简答题]
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0分)解析:1、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

数学的模型思想是一般化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的主要模型形式是数学符号表达式和图表,因而它与符号化思想有很多相同之处,同样具有普遍的意义。

本课属于乘积模型。

小学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有两个基本的模型:一个是总体等于部分的和,即求和的模式,部分+部分=和;另一个模型是乘积的模型,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这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是乘积关系的模型。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
出示:60×50 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学生讨论)
师:(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
1.出示问题: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30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师:观察这道题,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你想怎么算?
提示学生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③如果末位对齐,个位上的0乘160得几?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算更加简便。

两个因数末位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位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上几个0。

"
(板书:末尾有0不漏算。


3.出示问题例题
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30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师:观察这道题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因数中间有0)应该注意什么?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各种算法,选择出最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完成课后练习
2.独立完成,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练习过程中既强化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设计意图】小结本课重点,加深印象,感受学习知识的过程。

24.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

解析:(1)精选教材内容。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

(2)合理组织材料。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

(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25.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解析: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1)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文献检索遵循的要求概括为“准、全、深、快”。

(2)确认文献的真实性。

文献鉴别的主要任务是辨别文献的真伪和质量的高低。

确认文献真伪一般包括外审和内审两种方法。

(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通过批判性阅读,对文献作综合分析,做到在批评中继承,在扬弃中创新。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轮唱特点”的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理由。

(20分)
解析:(1)《两只老虎》是一首法国童谣,也是一首深受二头喜爱的游戏歌曲。

采用4/4拍,一段体结构。

歌词生动有趣,符合儿童心理特点,适合儿童边唱边游戏。

1.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凸显趣味性。

2.旋律:级进的旋律线,重复的手法,生动而有趣。

3.乐句:两小节一重复,且采用轮唱的形式,具有游戏感。

4.结构:一段体结构,且为方整形,便于学生歌唱。

5.音域:这首歌的音域只有九度,级进的方式,适合儿童歌唱。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合作、轮唱活动中,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感知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轮唱的特点,并边唱边表演。

(3)1.初步感知①播放《两只老虎》的轮唱版,初步感只轮唱的特点。

②用轮唱的方式朗读歌词,初步体验轮唱。

③学生尝试跟着轮唱声部进行演唱。

轮唱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合唱的前提。

从轮唱朗读着手,能够为轮唱打好基础。

同时,跟着音频尝试轮唱,初步感知了轮唱的效果。

2.探索与体验①师生配合,进行轮唱练习教师唱高声部,学生唱轮唱声部,初步体验轮唱的魅力。

②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组内进行轮唱练习,教学进行巡回指导。

③教师引导分组展示轮唱教师指挥,帮助各声部准确进入,结束整齐。

思考:轮唱和齐唱有何不同。

此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先师生配合轮唱体验,可以更好的控制演唱的速度;分组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可以更好的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并进行及时指导;分组展示轮唱,不仅检验了练习效果,同时激励了学生的练习。

3.拓展游戏,巩固练习①将学生分成四组,做好轮唱的准备。

②教师随意请一组先唱,之后每两小节后随机点一组进入轮唱,直到四组全部进入。

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轮唱的特点,并掌握了轮唱的技巧后,进行趣味性的轮唱游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轮唱技巧,而且能够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合唱打下基础。

27.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问题:上述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在上述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原因是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

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分析题
28.某学校把某年级的差生全部分到了一个班级,学生都非常不满,但该班的班主任并没有因为学生的成绩差而对他们失去信心。

相反,该班主任经常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一段时间后,该班的成绩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试用所学理论,论述该学校和班主任的做法。

解析:(1)该班主任的做法值得肯定。

后进生往往自尊心强,好胜,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在班级管理中,该班主任能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以表扬、激励为主,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因而该班能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取得较快进步。

(2)针对该班级的特殊情况,班主任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集体才能健康地发展。

29.学习课文《小珊迪》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

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小个子男生,要他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小男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

”老师批评了他,小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气。

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老师的说法是:“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


试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解析:建构主义认为,“教材是例子”,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无论老师选出的文章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学生总要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理解。

建构主义的观点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观念变革,新观念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造就健康有序、宽松和谐、激励上进的新型教育。

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建构自己独立的意义。

材料中老师对小个子男生不喜欢课文进行了批评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总是以一个固定的模子去框住学生的思维,势必使学生丧失个性、丧失自我、丧失创造力。

30.小琪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

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数学课上,她反应很快,喜欢尝试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老师提问时,她总是抢先回答,但也常常答错。

(1)小琪属于何种认知风格
(2)基于小琪的认知风格,你认为应如何选择适合她的教育方法
解析:(1)根据小琪的课堂表现分析可知,她属于冲动型认知风格。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

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

(2)针对小琪的冲动型认知风格,老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通过专门训练以减少其冲动性;②对其进行自我指导训练,减少其冲动型认知风格所犯的错误;③给小琪呈现沉思型学习的榜样,让其进行练习并给予反馈。

五、教学设计题
31.简答题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解析:(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
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这是小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

(3)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5)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的特点表现在技能技巧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