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危机干预理论、模式及心理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和危机干预理论、模式和心理机制

一、危机和危机干预理论

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理论或学派能够包括每一个人类危机的观点、模式和危机干预系统,亚诺希克(Janosik EH)提出的危机理论概念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基本危机理论、扩展危机理论和应用危机理论。詹姆斯(James RK)对危机和危机干预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简短的概述,包括亚诺希克的三种危机理论和新兴生态系统理论。

(一)基本危机理论

基本危机理论由林德曼(Lindeman E)和卡普兰(Caplan G)等创立。本理论对理解因亲人死亡所导致的悲哀性危机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他们认为人在经历亲人死亡后出现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可以通过短期干预技术对正常的悲哀行为反应干预。正常的悲哀行为反应包括:总回忆死去的人;认同于死去的人;表现出内疚或敌意;日常生活出现某些程度的紊乱;某些躯体的诉述等。林德曼主要是针对悲哀反应的即时解决,卡普兰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这一理论,将其结构扩大到整个创伤事件。他认为,危机是一种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生活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且用常规的行为无法克服;阻碍的来源既可以是发展性的,又可以是境遇性的。所有的人都会在其一生的某个时候遭受心理创伤。应激和创伤的紧急状况二者本身都不构成危机。只有在主观上认为创伤性事件威胁到需要的满足、安全和有意义的存在时,个体才会进入应激状态。伴随着危机既有暂时的不平衡,也有成长的契机,危机的解决可能会导致积极的和建设性的结果,如自强的应付能力及减少消极的、自我否定性的和功能失调的行为。

(二)扩展危机理论

扩展危机理论继承了林德曼等的基本危机理论,同时,也吸取了一些其他较为先进的理论成分,如心理分析理论、系统理论、适应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等。

1.心理分析理论认为通过获得进入个体无意识思想和过去情绪经历的路径,可以理解伴随危机的不平衡状态。关于为什么一个事件发展成为危机,心理分析理论假设某些儿童早期的固着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在受到危机情况影响时,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求助者理解其行为的动力和原因。

2.系统理论认为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而不

只是单独强调处于危机中的个体的内部反应。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成分的改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改变。贝尔金(Belkin G S)进一步指出,该理论“涉及到一个情绪系统、一个沟通系统及一个需要满足系统”,所有属于系统的成员都对别人产生影响,也被别人所影响。系统理论采用人际关系系统构建思维方式。传统理论仅将焦点集中于个体将发生的变化。

3.适应理论认为适应不良行为、消极的思想和损害性防御机制对个体的危机起维持的作用。当适应不良行为改变为适应性行为时,危机就会消退。打开功能适应不良链,意味着变化到适应性行为,促进积极的思想以及构筑防御机制以帮助个体克服因危机导致的失能,并向积极的功能模式发展。在危机干预工作者的帮助下,个体能够学会将旧的、懦弱的行为变化为新的、自强的行为,这样的新行为可以直接在危机条件下起作用,最后将达到危机解决。

4.人际关系理论以科米尔(Cormier S)等所谓的增强自尊的诸多维度为基础,如开放、诚信、共享、安全,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和天真。人际关系理论要点是:如果人们相信自己,相信别人,并且具有自我实现和战胜危机的信心,那么个人的危机就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如果人们将自我评价的权力让给别人,他们就会要依赖于别人才能获得信心。因此,一个人控制权的丢失与他的危机会持续相等的时间,人际关系理论的最终目的即在于将自我评价的权力交回自己的手中,这样做会使人心中获得对自己命运的控制,重新获得能力以采取行动应付危机境遇。

(三)应用危机理论

危机理论的应用需要有一个灵活的态度,每一个人和每一次危机都是不同的。因此,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将每一个人和造成危机的每一个事件都看作是独特的。布拉默应用危机理论将危机分为正常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詹姆斯从生态理论的视角提出了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ecosystemic crises)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是生态失调的恶性发展结果。主要由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所引起。生态危机通常是由某个事件引起,该事件的后果几乎会影响到在环境中居住的每一个人。自然现象中的环境危机,如飓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暴风雪、泥石流、干旱、饥荒和草原/森林大火等;生物学的生态

危机,如流行性疾病、一个巨大的石油泄漏事故的影响等;政治方面的生态危机,如战争中,一个灾难性的难民危机,或种族清洗;经济方面的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如二十世纪早期的经济大萧条。生态危机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危机在潜伏时期往往不易被察觉,但危机一旦形成,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

(四)生态系统理论

随着危机干预作为一种专门治疗技术的出现,以及将研究扩展到危机的即时后果,危机干预工作者逐渐懂得,如果危机没有得到解决,不仅个体及其周边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会受到很大的破坏,而且个体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也在劫难逃。因此,在我国从学校到国家已经在发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危机干预的方法。

危机干预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危机是整体生态系统之中的一部分,灾难性事件能够影响和改变整个生态结构,仅仅处理危机幸存者的情绪创伤是不够的。因为灾难会造成整个生态组成系统的持久性损害,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各种人类服务与环境科学专家组成快速反应小队,以恢复稳定和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目前,危机干预的理论研究已逐渐从任务指向操作,将各种理论和方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选择适当的方式以切合危机个体的需求。从所有危机干预的方法中,有意识地、系统地选择和整合各种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来帮助危机个体。不局限于任何教条式的理论方法。

二、危机干预的基本模式

目前常用的危机干预模式是由贝尔金等提出的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

1.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认为危机是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危机干预的目的和策略是使个体恢复到原来的心理平衡状态。平衡指个人情绪是稳定的、受到控制的,心理活动是灵活的。不平衡则是指一种不稳定的、失去控制和心理活动受限制的情绪状态。当个体用以往的方式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时,会出现心理或情绪的失衡。危机干预应该使危机个体的负性情绪得到宣泄,从而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在危机刚刚出现时,个体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此时危机干预者的主要任务是使其情绪得到稳定,之后再进行干预使其获得应付危机的能力。只有当个体自己觉得情绪稳定时,并持续一周左右才能继续往下进行干预,在此之前不宜分析个体产生危机的深层原因。平衡模式适合于危机的早期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