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例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回顾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回顾分析作者:潘漩漩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032-01腹痛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造成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的病因之一,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
因缺少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易误诊为其他腹部疾患,从而延误诊治和带来不必要的外科处理。
现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8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本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0年急诊患儿。
男50例,女30例。
年龄8个月-14岁。
1.2临床表现80例中腹痛75例(93.8%)。
腹痛部位;脐周痛30例(37.5%),右下腹痛25例(31.2%),左下腹痛10例(12.5%)部位不固定者15例(18.7%)。
腹痛以阵(12.5%)发为主,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发作次数2次至10余次不等。
5例仅表现为夜间哭闹。
其他伴随症状:发热40例(50%),呕吐10例(12.5%),腹泻10例(12.5%),咳嗽20例(25%)。
1.3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升高50例(62.5%),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15例(18.7%),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0例(12.5%)。
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5例(6.25%),支气管炎10例(12.5%)。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见腹腔内多个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直径约2.5cm×1cm—1cm×0.5cm.同时除外腹部肿块,积液,肠梗阻,阑尾肿大,肠炎等征象。
1.4治疗及转归本组患儿给予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联合病毒唑静滴,病情较轻者给予头孢克肟及利巴韦林口服。
对1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给予静滴阿奇霉素。
大部分患儿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金双歧调节胃肠道菌群。
经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2-7天。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论文: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65例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论文: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65例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全年均可发病[1],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近年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应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也逐年增高,现在总结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在我院门诊治疗的6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初次就诊并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2-12岁。
1.2临床表现 50例腹痛前1个月存在咳嗽、发热或腹泻病史。
6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出现腹痛,其中脐周腹痛60例,剑突下腹痛5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61例(淋巴结>10mm),表面无红肿,无触痛、粘连。
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15例病例白细胞增高,63例病例单核细胞增高。
61例病例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其中60例病例单核细胞增高。
65例病例均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淋巴结大小为10mm×0.8mm~25mm×16mm,均为多发,肿大淋巴结呈椭圆形低回声,边界清楚,散在无融合。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65例病例mp-igm阳性率93.85%,单核细胞增高96.92%,颈部淋巴结肿大93.85%,腹痛前1个月内存在感染的病例76.92%;mp-igm阳性、单核细胞增高与颈部淋巴结肿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性96.83%(61/63),反映mp-igm、单核细胞与颈部淋巴结的联系性。
见表1。
腹痛前存在感染病史、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单核细胞增高与mp-igm阳性检测结果例(%)3讨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是就诊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病例有增多的趋势,由于该病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淋巴结发育旺盛,但发育不完善,各种细菌病毒易引起淋巴系统反应,淋巴结出现充血水肿,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增生、增大,淋巴结体积增大,包膜紧张,牵涉引起腹痛症状,在表浅部位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理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于1921年首先由Brennemann报告,故亦称为Brennemann综合征。
因本病的病因并未阐明,故亦有称为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由柯萨奇B病毒或其它病毒所致,由于远端回肠的肠系膜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回肠未端及升结肠部分区域淋巴结很多,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毒素可沿血循环到达该区域的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也有人认为,由于回盲瓣的关闭作用,使得肠内毒素或细菌分解代谢产物在回肠末端滞留的时间较长而易于吸收,是造成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回盲部的又一重要原因。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腔淋巴结肿大)原因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病变,一般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后,链球菌或病毒的血行感染(即伤风感冒后),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
多见于回肠末端(临床表现右下腹、脐周痛等)。
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
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
镜下可见淋巴窦扩张,中性粒细胞由小血管进入淋巴窦内,吞噬细菌。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联系。
小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免疫系统活跃,免疫功能旺盛,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明显;而另一方面,由于儿童机体发育尚不完善,各种肠道细菌、病毒、毒素等都可能透过肠粘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肿大临床诊断)由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回肠末端,故临床上诊断本病相对困难,易误诊。
目前诊断本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血常规检查。
超声的应用为本病的诊断开辟了新的检查途径。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即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增多,径线增大,呈椭圆形,结构类似靶样或内呈均匀低回声,无融合,可根据这些特征做出定性诊断。
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过程中,需与发生在回、结肠区域如下病变相鉴别。
1、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核鉴别: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核在超声上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大,包膜可不完整,可有融合,内部回声不均,晚期可出现散在的液化区以及伴声影的强光团或光点出现,可合并大量腹水,肠管粘连等改变,与本病不同。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分析作者:胡楠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6期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流行特点、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10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上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均可引发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腹部彩超可明确诊断。
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腹痛患儿需常规B超检查,明确诊断,正确处理,予后良好。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治疗。
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冬春季节,随着B超技术的提高,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够清晰显示诊断,使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率大大提高,降低漏、误诊率。
本院2010.1月-2013。
2月其收治的小儿淋巴结炎100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参考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
年龄1岁-9岁:其中7岁6例。
发病到就诊时间。
1.2临床表现:10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痛的特点: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并发或者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男多于女性,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各有不同,脐周下腹部疼痛71例,腹痛的性质多样,间隔痛56例,痉挛性疼痛29例,腹痛多为阵发性,持续时间约为2-3分钟间歇时间长短不定,每天发病3-5次,触诊:脐周压痛71例,下腹部压痛19例,无固定压痛10例,伴有发热症状23例,伴有恶心呕吐35例,腹泻或便秘25例,无合并症17例。
1.3辅助检查:100例患儿均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脐周肠系膜根部,脐右侧或右下方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团块,最大25mm×7mm。
最小为10mm×4mm。
边界清楚,6例合并肠间或盆腔积液,血常规增高29例,支原体抗体阳性3例,便常规检查4-20/HP8例,轮状病毒阳性4例,胸片提示合并肺炎7例。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8例误诊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8例误诊分析误诊原因一:护理不善在婴幼儿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腹腔感染,从而引发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一些家长在给婴幼儿洗澡、更换尿布等过程中没有注意消毒,或者使用不洁的护理用品,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解决方案: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家长的护理意识。
建议家长在平时护理过程中注意消毒,使用干净的护理用品,避免传播细菌感染。
误诊原因二:临床表现不典型解决方案:医生应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进行认真分析,结合儿童的年龄、性别、病史和体格检查等综合判断,尽量区别于其他疾病。
同时,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该细致入微、全面观察和分析患儿的症状。
误诊原因三: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准确解决方案:在临床实验室检查中,医生应注意及时规范采集标本,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检测。
同时,应综合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过度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
误诊原因四:医生知识水平不足解决方案:医生应该加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学习和了解,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能力。
误诊原因五:影像学检查结果不明确解决方案:医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同时,及时沟通与专家或多学科团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经验,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易被误诊,主要原因有护理不善、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准确、医生知识水平不足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不明确等。
为改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误诊情况,医生应加强学习,提高诊疗能力;家长应加强护理,避免感染的发生。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作者:杨芙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西药联合四磨汤加康复新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并确诊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0例,西药组采用西药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联合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四磨汤加康复新。
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淋巴结恢复情况。
结果西药组与联合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0%,西药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1.6%,p【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四磨汤加康复新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1-01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组大多继发于消化道感染或出现在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的腹腔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是小儿常见病[1]。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表现为腹部反复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以右下腹及脐周疼痛为主,伴有可随体位改变的部位不固定性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2]。
疼痛每日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不等,持续时间短者,可自行缓解,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者,并伴有呕吐、发热等不适症状,可以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及学习。
临床上常采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近年来,我院儿科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四磨汤加康复新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并确诊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120例。
由于目前尚无对于该病具体统一的诊断标准,据临床经验,纳入标准:①经腹部高频彩超检查示:腹腔淋巴结长径在1.0cm以上;②有腹痛表现;③近期有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史;④排外其他可能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其中白细胞总数增高、正常、减少分别为45例、39例、36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为15例。
淋巴细胞升高者为34例;男性55例、女性65例。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60例临床分析
合 1 , 拆 线 后 切 口渗 液 ; 丙 级 愈 合 ; 例 为 无 甲级 愈 合 率 为
9. 3 。对照组 甲级愈 合 1 1 ; 9 3 2 例 乙级 愈合 2 8例 , 中拆 其
线后皮下 硬结 2 例 , 口渗液 2例 ; 6 切 丙级 愈合 1 ; 例 甲级愈
合率 8 . 7 。两组 甲级愈合率 比较观察 组高于对 照组 , o 6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O 0 ) P .5。
3 讨 论
3 中国医科大学. 局部解 剖学 [ . 京: 民卫生出版社 , 9 9 M] 北 人 17.
1 3 0 .
4 李历红 , 杨红梅. 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 自然对合法 4 例分析 ( . o J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杂志 ,0 1 1 () 3 2 2 0 ,7 6 :2 .
无任何不 良反应 , 且克 服 了以往皮肤 外缝所 致的手术 化脓。丙级愈 合 : 口化脓 。统 计学分析 应用 C I -8 P 切 ASO 1 0 拆 线 , 统计程序 , 计量资料用均数 土标 准差 士s表 示 , ) 采用 t 检
验, 计数资料采用 检 验 , (O 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4 乙级愈
1 郑 艳洁 , 毕温哲. 壁横 切 口脂肪层 自然对 合法 1 0 腹 8 例临床观察
[]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0 8 2 ( ) 3 7 J. 2 0 ,2 5 :8. 2 陈国玉, 吴文 溪 , 编.外 科学 ( . 京 : 主 M3 北 科学 出 版社 , 0 2 20.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 1 0 0年第 2 3卷第 9期
JMe h o dT e r& Pa rcVo. 3 No 9S p2 1 12 , . , e 0 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68例临床分析
临床研究
小 儿肠 系膜淋 巴结 炎 6 8例 临床分析
吴 倩 , 有 义 , 王 吴才 标 , 吴朝 霞 1海南 省第 二 人 民 医院 儿科 , . 海南 五指 山 5 2 0 2海 口市 第 一 职业 中学 校 , 南 海 口 5 0 1 ; 7 2 0;. 海 7 2 6 3海 南省 第 二人 民医 院超声 科 , 南 五指 山 5 2 0 . 海 7 20
P o l s ia f Ha n n P o i c . u h s a 5 2 0 ,C i a e p e S Ho p t o i a r v n e W z i h n l 7 2 0 hn
【 sr c】 jcie T i us h ig oi a dt ame t f snei lmp ae isi hlrn Meh d : 8css Ab ta t Obe t : ods s edan ss n et n e tr y h d nt c i e . t o s 6 ae v c t r o me e in d
ds p e rd e e a i a o f a d m n lut s u d s o e o ue a rw s a o oo。da tr rt e g I S i p ae .R — x n t n o b o i a l a o n h w d n d ls n ro h d w c lr i a m i r mee ai ln t f /) o h J
长短 径 比值 (/ ) 2 LS < 。结 论 : 本病 有 自限性 , 病 程长 , 对 腹痛 反 复发 作 的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应 以调 整 肠 道微 生 态 环境 及 缓解 症 状为 主要 治 疗 , 不应 强 调 以淋 巴结 的缩 小 为 主要 治疗 目标 。有 极 少部 分 发展 为溃 疡 性结 肠炎 , 长期 规 律 而 应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65例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65例分析作者:吕斌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7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086-02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全年均可发病[1],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近年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应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也逐年增高,现在总结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在我院门诊治疗的6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初次就诊并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2-12岁。
1.2临床表现 50例腹痛前1个月存在咳嗽、发热或腹泻病史。
6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出现腹痛,其中脐周腹痛60例,剑突下腹痛5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61例(淋巴结>10mm),表面无红肿,无触痛、粘连。
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15例病例白细胞增高,63例病例单核细胞增高。
61例病例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其中60例病例单核细胞增高。
65例病例均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淋巴结大小为10mm×0.8mm~25mm×16mm,均为多发,肿大淋巴结呈椭圆形低回声,边界清楚,散在无融合。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65例病例MP-IgM阳性率93.85%,单核细胞增高96.92%,颈部淋巴结肿大93.85%,腹痛前1个月内存在感染的病例76.92%;MP-IgM阳性、单核细胞增高与颈部淋巴结肿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性96.83%(61/63),反映MP-IgM、单核细胞与颈部淋巴结的联系性。
见表1。
腹痛前存在感染病史、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单核细胞增高与MP-IgM阳性检测结果例(%)3讨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是就诊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病例有增多的趋势,由于该病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
儿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1252018.08临床经验儿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牛爱玲 高军荣凤翔县医院 陕西省凤翔县 721400【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其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3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全部患儿分成各自各6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以淋巴韦林静脉滴注的疗法给予治疗,观察中患儿以静脉滴注热毒宁的方式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治疗中患儿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8%;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5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53±0.48)d、腹痛腹泻消失时间为(3.11±0.97)d、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1.53±0.40)d、腹腔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为(6.22±1.13)d;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1.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见效快,疗效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热毒宁;疗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Acute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是一种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在7岁以下儿童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冬春季节,该病症发病率更高。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发,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不会患儿会有便秘或者腹泻症状;并且,该病症表现出十分典型的阵发性特征,治疗后容易复发[1]。
肠系膜淋巴结炎50例临床分析
[ 3 ] 刘培 晶 , 严 金川, 任 国庆 , 等. 3 6 7 例 永久 起 搏 器植 入 术 并发症 及 临
表1 2 l 例 患者并 发 症 分布 情 况统 计
导 致 电极脱位 现象发生 的主要原 因为 电极在 心腔 内的张力过大 ,
或者是 由于突然 活动牵拉上 肢等 因素引起 的。心 电图和x 线胸 片为最 简单 且有效 的检 查 手段 ,在 起搏器 程控 过程 中会 表现 出起 搏 阈值 增
志, 2 0 1 0 , 2 1 ( 3 ) : 1 2 2 - 1 2 4 .
影响 ,另 外2 属于 自发性短阵室速 ,并有 1 例 患者能够 自 行 缓解 ,另 外
l 例在 术 中合 理应 用胺碘 酮后症状 消失 。针对该 病症 的防治措施 为 :
术 中操作 熟练且轻柔 ;严密检测患 者心 电、血压 ;对 除颤仪 、利多 卡
随访 内容 包 括 症状 、体 征 ;并 发 症 发生 情 况 ;心 电图 或 动态
心 电图结 果 ;胸 部x线和超 声 心动 图检 查 结果 。 以纽约 心脏 病 协会
到彻 底止血 、高龄以及营养状 况差等 因素的影响 。在 本组2 1 例 并发症
患者 中 ,共有5 例 为囊袋血肿 ,占3 3 . 3 3 %,且 l 例 患者在术前 长期服用 华法林 ,1 例在 术前长期服 用阿司 匹林 ,另外的3 例属 高龄患者 ,且身 体消瘦 。对于囊袋 血肿的主要 防治措施为在 术 中对患者 进行彻底 的止 血 ,并且 术后应对 支持治疗予 以加强 ;针对 严重者应将 囊袋打开将 积
5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超诊断分析
d xad motly i a poet ee h r J .N E g J e n r i n rsci o o [ ] n l at v
M e 1 9 34 1 7. d, 9 9, 1: 09
r s nsbl f NI e p i e or DD M , o e iy, hy re son,dy lpi b st pe t n i si —
btsJ. AMA,0 6 2 5(4 :6 1 e []J e 20 ,9 1 )1 8 . [ ]C r l E p s oK, i n e 1Osiaigguoe H ei l A, s oi Pc i t . clt lcs eo t o L, a l n
g e 2 0 3 3 1 ):3 5 l M d,0 0, 4 ( 8 1 0 . J e Th nJ P tel M e 11 9 , o yma si— E 3 Cal EF, u M , er lJ ,ta. 9 9 B d - s n 4 l
d x oeve fm l ai s nhat n i aeJ. m e :vri o pi t n el adds s[] A w i c o i h e
重 庆 医学 2 1 0 0年 3月 第 3 9卷 第 5 期
c m e n ol r w o e t I wa o s i de m n: he o wo e S e lh St m n、 H at udy
5 83
[ 3 ekn J Woee l rTM T yo v e 1 y mi n . c
4 12 ) 0 4 0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彩 超 对 小 儿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 的诊 断 价值 。方 法 对 5 8例诊 断 为 肠 系膜淋 巴 结 炎 的 门诊 及 住 院患 儿 进 行 彩 超 检 查 , 对 其 二 维 图像 以及 多普 勒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并 肠 系膜 淋 巴 结 炎 患 儿 , 脐 周 及 右侧 腹 腔 内可探 及 椭 圆形 肿 大 的 其 结 节 回声 , 长径 大者 大 于或 等 于 20c 小 者 小 于 或 等 于 0 5e 长 径 与 宽 径之 比在 1 5 20: 。彩 色 多普 勒 显 示 , 内均 探 其 . m, . m, .~ . 1 其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感染源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感染源分析目的:分析与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感染源。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本次观察主体,借助高频彩超检查分析其发病原理与诊治方法。
结果:86例患儿中,脐周、右下腹、脐左侧淋巴结肿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0.37%、51.16%、10.47%。
36例可见淋巴结多个成群,但均无显著融合征象。
多数患儿超声表现为腹部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与最小患儿淋巴结大小分别为2.4cm×0.8cm与1.0cm×0.5cm,纵横比为2.0~2.6。
10例并发肠间隙少量积液,且主要集中在右下腹。
治疗1个疗程后,73例(84.88%)痊愈,17例(15.12%)好转,无1例无效病例。
结论:临床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予以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CRP)、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利于确定感染源和制定对症治疗方法,该法疗效确切,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肠系膜淋巴结炎;感染源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病变,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致病菌多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该病是儿童时期腹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1~2]。
患儿临床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病症表现,同时还可存在上呼吸感染,由于该病临床病症不具特异性,极易导致误诊。
我院本次将收治的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1~12月被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86例患儿作为本次观察主体,其中男、女性例数分别为49、37例,年龄范围在1~12岁,(2.1±1.6)岁为年龄平均数,病程范围在1~2周,平均病程为(1.1±0.6)周。
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3]。
临床均表现为右下腹、肚脐周围或右侧有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部分患儿还伴发发烧咳嗽、流涕、咽部肿痛、恶心呕吐等病征。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52例临床分析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52例临床分析董莉;段红霞;高娴【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
方法对5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多样,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可见脐周低回声结节,52例患儿经抗感染及(或)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全部起效。
结论腹部彩色超声可以明确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有效。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1页(P835-835)【关键词】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作者】董莉;段红霞;高娴【作者单位】海军秦皇岛医院,066001;海军秦皇岛医院,066001;海军秦皇岛医院,066001【正文语种】中文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和统一的诊断标准,易造成误诊与误治。
近年来随着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提高与广泛应用,为本病提供了诊断与治疗的依据,在以往诊断为腹痛待查的病例中,发现由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病例日益增多,漏诊率、误诊率明显降低。
现将我院小儿腹痛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儿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5~10岁,平均年龄(4.43±1.97)岁;其中≤3岁10例,4~7岁38例,8岁及以上4例。
病史最短者0.5 d,最长者7 d。
69%的患儿既往有腹痛病史。
1.2 临床表现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疼痛部位:脐周痛29例,右下腹痛10例,左下腹痛5例,上腹痛1例,疼痛部位不固定者7例;疼痛性质:隐痛27例,痉挛性疼痛8例,钝痛5例,叙述不清12例;疼痛多为阵发性,持续时间约2~5 min,间歇时间长短不定,每日发作约2~10次,腹痛间歇期患儿多正常活动、玩耍;腹部触诊:脐周压痛22例,右下腹压痛5例,左下腹压痛3例,无固定压痛点8例;合并呼吸道感染24例,合并消化道感染8例,无明显呼吸道、消化道病史20例;伴发热12例,腹泻8例,恶心呕吐4例,便秘3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2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外科急腹症等其他疾患。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
现病史: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无恶心及呕吐,无腹泻。
无咳嗽及咳痰,无头痛及发热。
在家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近日来我院门诊就治,门诊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治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儿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进行个人史:出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
无疫区疫水等密切接触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健康,营养良好。
姓 病区: 名:性男 出生地:另上年 2岁 住址: 龄: 民汉族 入院日期: 族:婚姻 :已婚 记录日期: 职 农民 病史陈述 业:者: 主诉: 腹痛1天。
内科病区 2014-03-1016:00 2014-03-1020:17 患者本人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36.C,次/次/mmH咻T1P90分,R20分,BP/重14Kg男性儿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一般,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
皮肤未见出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外形正常,无畸形、无肿块。
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 调节对光反射灵敏。
双耳粗测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鼻无畸形,通气差,有分泌物,各鼻副窦均无压痛。
口唇无发绢,齿龈无出血、无溢脓。
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伸舌居中,咽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
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
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
两侧呼吸动度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
胸骨及胸壁无明显压痛,两侧语音震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
两肺叩诊音清,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性啰音。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触无震颤,心率90次/分,心律整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0例临床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0例临床分析
赵蔓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1(032)023
【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5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上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均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且临床表现多样,腹部彩超可明确诊断。
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其临床特点,腹痛患儿常规B超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经过正确处理,预后较好。
【总页数】1页(P4874-4874)
【作者】赵蔓
【作者单位】天津市泰达医院儿科,天津3004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分析 [J], 刘红
2.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检查应用及临床分析 [J], 毛雪
3.中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J], 张晓莹;郑小红;马书鸽;陈凤媚
4.肺炎支原体致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6例临床分析 [J], 刘飞;陈俊松
5.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查结果临床分析 [J], 蔡小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图分 类 号】R 2 . 中 7 57
【 文献 标识 码】A
为 反 复 阵 发 性 腹 痛 . 病 常 呈 反 复 阵 发 性 发 作 , 续 时 间 较 短 该 持
的 患 者 可 不 予 治 疗 而 自然 缓 解 , 1发 作 次 数 不 等 ; 痛 部 位 每3 疼
以 脐 周 及 右 下 腹 多 见 . 见 左 下 腹 疼 痛 . 明 显 的 反 跳 痛 和 肌 偶 无 紧 张 , 痛 部 位 不 固 定 , 随 体 位 而 改 变 [ 急 性 肠 系 膜 淋 巴结 压 可 2 1 。
12 治 疗 方 法 .
表 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 改善情况 比较 )
3 讨 论
两 组 均 采 取 必 要 的 退 热 和 解 痉 等 常 规 处 理 后 ,对 照 组 在 常
规处 理 基础上 使用青 霉素 1 0万 U (s d ,i , 滴 , 巴 韦 林 / ・ )bd 静 k 利
一
肠 系 膜 淋 巴结 炎 是 导 致 小 儿 急 慢 性 腹 痛 的 最 常 见 原 因 之
,
该 病好发 于学龄前及 学龄儿 童 , 冬 春季发病 多于夏 季 ; 且 多
1 L( ・)bd 观 察 组 在 常 规 治 疗 基 础 上 使 用 阿 奇 霉 素 干 混 0 m / g d,i。 k
13 疗 效 判 定 .来自痊 愈 : 疗 1 ~ 5 d后 腹 痛 消 失 . 部 C F 超 声 复 查 未 见 治 0 l 腹 D I 异常 ; 转 : 好 治疗 1 — 5 d后 腹 痛 消 失 , 声 复查 仍 有 少 量 肿 大 的 0 1 超 淋 巴结 : 效 : 疗 1 ~ 5d后 腹 痛 仍 存 在 , 声 复 查 仍 有 肿 大 的 无 治 0 1 超 淋 巴结 。
【 章 编 号】1 7 — 7 2(0 2 0 ( )0 3 — 2 文 6 4 0 4 2 1 ) 8c _ 0 0 0
肠 系 膜 淋 巴 结 炎 好 发 于 小 儿 , 不 明 原 因 的 肚 脐 周 围 阵 以 发 性 腹 痛 及 发 烧 为 特 征 。 在 肿 大 的 淋 巴 结 的 压 迫 下 导 致 痛
的 诊 断 水 平 提 高 , 床 报 道 1 增 多 . 了 探 讨 儿 童 肠 系 膜 临 3益 为
淋 巴结 炎 的 临床 治 疗 方 案 和用 药 安 全 性 , 过 对该 院 5 通 9例 患 儿 进行 治 疗观 察 . 得 一 定疗 效 . 体 心 得报 道 如下 。 取 具
1 临 床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系膜 淋 巴结 炎 儿 童 患 者 随机 分 成 两 组 , 照 组 2 对 9例 , 察 组 3 观 O例 , 组 均 采 取 必 要 的 退 热 和 解 痉 等 常 规 处 理 后 , 照 组 在 两 对 常规处理基础上使用青霉素 1 O万 U (gd ,i, 滴 , 巴韦 林 1 g ( ・)bd 观 察 组 在 常 规 治 疗 基 础 上使 用 阿 奇 霉 素 /k ・)b 静 d 利 0m /k d,i。 g
N O 4 2
F OREl MEDl GN CAL TREA TMENT
临 床
医 学
5 儿童肠系膜 淋 巴结 炎的临床分析 9例
范 莉 莉
安 徽 省 芜 湖 市 第 一 人 民医 院 皖 南 医学 院临 床 学 院 , 徽 芜 湖 安
2 10 400
[ 要】目的 探 讨 儿 童 肠 系 膜 淋 巴结 炎 的 临 床 治 疗 方 案 和 用 药 安 全 性 。 法 通 过 对 该 院 2 0 年 1月一 2 l 年 3月 5 摘 方 08 01 9例 肠
干混 悬 剂 1 /gq , 服 3 5d 利 巴 韦 林 片 1 /k ・)t , l ; 0mg ,d 连 k — ; 0mg(g d,d E服 四磨 汤 口服 液 1 / ,d V服 , 服 7 , 察 i 0 mL 次 t , l 连 i d 观
两组 患 儿 的总 有效 率 。 结果 治 疗 后 观 察组 症 状 体 征 改善 时 间 明显 短 于 对 照 组 ( < .1 , P 00 ) 总有 效 率 明显 高 于 对 照组 (< .1 。 P0 ) 0
表 1 两 组 总 有 效 率 比 较【( ) n%
该 院 20 0 8年 1月 一 2 l 0 1年 3月 5 9例 肠 系 膜 淋 巴 结 炎 儿
童 患 者 , 中男 性 3 其 1例 , 性 2 女 8例 , 龄 2 1 年 ~ 0岁 , 均 年 龄 平 (± .) , 程 2d 2年 , 均 病 程 (8 + 4 d 所 有 人 组 患 儿 5 45岁 病 一 平 36 6 ) , 临 床 表现 和腹部 高频 彩色 多普勒 超声 均符 合 急性肠 系膜淋 巴
悬 剂 1 / g q , 服 3 5d 利 巴 韦 林 片 1 g(g d,d V 0m K ,d 连 - ; 0m /k ・)t , l i 服; 四磨 汤 口服 液 1 / ,d 1服 , 服 7 。l 为 1 疗 0 mL 次 t ,3 i : 连 d 周 个
程 。
在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病 程 中 并 发 或 继 发 于 肠 道 炎 症 之 后 . 型 症 状 典
感 。 随 着 超 声 技 术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儿 童 肠 系 膜 淋 巴 结 炎 对
2 结 果
治 疗 后 观察 组 症 状 体 征 改 善 时 间 明 显 短 于 对 照 组 ( < .1 , P0 ) 0
总 有 效 率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 .1 , 体 见 表 12 P 0 )具 0 、。
结 炎 诊 断 标 准…, 除 了 小 儿 胃 炎 、 型 癫 痫 、 蛔 虫 症 、 套 排 腹 肠 肠 叠 、 e k l 室 炎 及 阑 尾 炎 等 内外 科 疾 病 的 可 能 性 。 组 患 儿 M ce憩 两 随 机 分 成 2组 , 照 组 2 对 9例 , 察 组 3 观 O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