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瑞穗证券公司错误交易指令事件分析
日本瑞穗证券公司错误交易指令事件分析
日本瑞穗证券公司错误交易指令事件分析宋晓东 陈加赞一、事件回顾2005年12月8日是J-COM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首日。
上午9:27,瑞穗证券公司大宗交易部的一名交易员将“以610,000日元的价格出售1股J-COM股票”误输入为“以1日元价格出售610,000股J-COM公司股票”。
2分钟之后,该交易员的助理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该交易员与其助理马上向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计算机连续三次发出了撤单指令,但均被交易所主机拒绝。
上午9:29,负责交易监控的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心一位高管人员发现了这一异常卖单后,立即致电瑞穗证券公司证券部询问此卖单是否有问题,并要求其尽快回电。
但瑞穗证券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却记错了该高管的电话号码,没能够及时给交易所回电。
交易所市场中心虽然有暂停交易的权利,但是在没有得到瑞穗证券公司答复的情况下,不敢贸然采取行动。
上午9:31,瑞穗证券公司证券交易部确认该指令不是由该部门发出的,而是由大宗交易部发出的。
于是瑞穗证券公司证券交易部一位高管再次试图通过交易所交易终端撤销该指令,但又被交易所主机拒绝。
上午9:35,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心相关人员再次致电瑞穗公司证券部询问该笔委托情况,瑞穗证券公司证券部确认此单系误操作,而且撤单申请被拒绝,并请求东京证券交易所为其撤销此卖单。
但东京证券交易— 1 —所研究后认为,他们不能代瑞穗证券公司进行撤单,须由瑞穗证券公司自行解决这一问题。
与此同时,J-COM公司股票一路暴跌。
这一错误的卖单在跌停板(572,000日元)价位全部成交。
由于J-COM公司实际发行股票数量只有14,500股,瑞穗证券公司预约售出的股票数量是其发行量的42倍,属于卖空行为,因此瑞穗证券公司必须大量买入J-COM公司股票,以补足其卖空的数量。
上午9:37,瑞穗证券公司决定买入J-COM股票。
于是J-COM公司股票价格又一路被拉升至涨停板(772,000日元),但直至当天交易结束,仍有96,236股未能购回。
论“乌龙指”事件中的投资者保护——由“光大8·16事件”引发的思考
交 易法律规制、证券机构 内控机制 、多项基金 并存 的补偿机 制和 源自元化纠纷 解决机 制在 内的投 资
者保 护制度建设 ,为 “ 鸟龙指”事件 中的投 资者合 法权益提供保 障。 关键词:乌龙指 ;光大 8 ・ l 6 事件 ;投资者保护 ;内幕交易;高频 交易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1 — 1 2 作者简介: 史欣媛 ( 1 9 9 1 一 ) ,女,辽宁沈 阳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 新时期金融法变革 中的消费者保护研究》( 项 目编号 :1 2 AF X 0 1 2 )的资助。 ① “ 乌龙指”是股票市场中股 票交易员、操 盘手 、股 民等在进行交易 时,不小心敲错了价格 、数 目、买卖方向等 而弓 发 的事件的统称 。 ②参见 :中国财经新 闻原点 . 世纪网,h t t p:/ / www . 2 1 c b h . c o m/ 2 0 1 3 / 8 — 1 6 / x OO DE 4 Xz c 0 Mz g x O A. h t ml 2 1 。
惑
圄
20 1 5
南方金 融 ・ 总4 6 3期
原 因是多级 风控体 系都 未发 生作用 。前 台操 作 和 中台的风控不 能连续 有效地 结合在 一起 ,导 致 出现 “ 乌 龙指 ”时 ,风 险 控制 全 部失 效 ( 许 玉 国,2 0 1 3 ) ,令投 资 者遭受 重 创 。“ 光大 8 ・ 1 6 事 件 ”深 刻地揭露 出我 国投资者保 护存在严 重 的制 度危机 。投 资者在 “ 乌龙指 ”事件 中究 竟如何 有效地维 护合法权益 ?这 一问题 引发 了学 术界和理论界 的深人思考 和激烈 讨论 。 二 、从 “ 光大 8・ 1 6事件 ”看 我 国投 资者 保护 困境 纵观我 国的相关立法 、 科学技术 、 司法救济体 系 , 其均存 在种种漏洞 而导致 国家对 “ 乌龙 指” 事件 中的投资者保 护力度薄弱 。因此 , 加强对 “ 乌龙指 ” 事件 中的投资者保护 , 亟 须对 “ 乌龙 指” 事件 的诱导 因素 、 法律 制度 、 司法救济 等各个层面进行探 索分析 , 从而对症下 药 , 防患 于未然 , 找到一条对投 资者行之有效 的保 护路径 。 ( 一 )内幕 交 易法律 规 制 漏 洞 多。 1 . 内幕信 息界定种类范 围狭窄 。 2 0 l 4年 8 月 5日,“ 光大 8・ 1 6 事 件”终于进入开 庭审理 阶段 。在 庭审 中 ,光大证券公 司 的行 为是否构 成 内幕 交 易成为辩 论 的焦 点 。双方 当事 人关 于 “ 乌龙 指”事 件是否构 成 内幕 交 易 的争 论并 非偶然 ,实乃 我 国关 于 内幕 交易法 律规 制的不完 善在 现实交 易 中的反 映 。认定 内 幕交 易行为 的前提 是正 确界定 内幕信 息 。我 国 《 证券法 》第 7 5条 以及 《 期货交 易管理 条例 》 第 8 5 条对 内幕 信息进行 了定 义 , 并列举 了内幕信息种类 , 然 而其所列举 的种类 范围十分狭窄 。 “ 光大 8 ・ 1 6事件 ”涉及 的 内幕信 息不属 于两部法规 列举 的具体情 形 。而证 监会为 了把 光大证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一个错误的交易指令,引发A股“史上最大乌龙”,也将“肇事者”光大证券推至风口浪尖。
继8月16日策略投资部套利系统出错致A股异常暴涨之后,8月18日光大证券再摆“乌龙”,其证券固定收益部交易误操,导致以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
接连的乌龙事件,让光大证券的内部控制缺陷暴露无疑,也引起业界对券商内控有效性的审视。
有缺陷的“高速公路”当汽车全速行驶在一条路面窄、坡度大、视线不清的高速公路上,会酿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如果把信息系统视为一条支撑内控高效运转的高速公路,那么,光大证券的这条路显然存在先天不足。
光大证券称,“8.16事件”产生的原因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套利的高频交易系统的订单生成和执行系统存在错误,并被“连锁触发”,“滚单”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海证券交易所。
所谓高频交易,是指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在毫秒之内自动集中大额买卖谋取高额收益。
而高频交易信息系统一旦出现错误,将会在短时间内给股市带来毁灭性冲击。
当26082笔订单、234亿元巨额交易在2秒钟内从高频交易系统直接发至交易所,2分钟内成交72亿元,沪指瞬间暴涨6%,创年内最大日涨幅。
一时之间,股市内外的投资者们都惊呆了。
“8.16事件”的真实原因到底是高频交易系统缺陷引发的失控,还是其原本就完全在公司风险控制系统之外“裸跑”?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方红星指出,如果信息系统基本架构、程序设计和调用、权限分配等方面存在缺陷,那就需要券商进行深刻反思和切实改进。
在信息技术时代,任何一家券商的正常运营与内控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系统这把“双刃剑”——管控得当,信息系统令内控“如虎添翼”;管控不当,则“雪上加霜”。
“尤其是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的信息系统,处理的都是大规模、高精度的复杂数据,其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质量、内控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所在。
”方红星说。
方红星表示,这至少说明相关人员在专业胜任能力、尽职尽责方面存在重大问题,涉及到的券商在内控环境方面的缺陷也亟待完善。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习题
操作风险管理1、商业银行核心雇员掌握商业银行大量技术和关键信息,商业银行过度依赖他们可能带来( )。
A、市场风险B、声誉风险C、信用风险D、操作风险【答案】:D【解析】:P232.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题属于人员因素中的核心雇员流失引起的操作风险。
2、失职违规引发的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员工因过失没有按照雇佣合同、内部员工守则、相关业务及管理规定操作或者办理业务造成的风险。
下列( )活动属于这一因素。
A、交易不报告B、有组织的劳工运动C、短贷长用,借新还旧,追求片面的信贷业务余额增长D、意识到本身缺乏必要的知识,但在工作中利用这种缺陷【答案】:C 【解析】:P232. 失职违规:商业银行内部员工因过失没有按照雇佣合同、内部员工守则、相关业务及管理规定操作或者办理业务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过失、未经授权的业务以及超越授权(滥用职权、对客户进行误导、支配超出其权限的资金额度)的活动。
例如,各商行发展业务的冲动和对各分支机构考核的沉重压力,有可能造成基层分支机构以越权放款或者化整为零、短贷长用、借新还旧等方式规避上级行的监督,追求片面的信贷业务余额增长,忽略长期风险。
3、商业银行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财务/会计错误属于( )。
A、战略风险B、操作风险C、信用风险D、市场风险【答案】:B【解析】:P234. 财务/会计错误属于内部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
4、某银行为争取客户资源开发了一种新的理财产品,但该理财产品存在的设计缺陷可能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该情况对应的操作风险成因属于()类别。
A、系统缺陷B、人员因素C、内部流程D、外部事件【答案】:C【解析】:P235. 产品设计缺陷属于内部流程因素。
5、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未严格执行先落实抵押手续、后放款的规定,致使贷款处于无抵押担保的高风险状态,此类风险事件属于()类别。
A、法律风险B、流动性风险C、市场风险D、操作风险【答案】:D【解析】:P233,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外汇封神之路:从20万做到15亿,不到40岁的他是这样日赚千万美金
外汇封神之路:从20万做到15亿,不到40岁的他是这样⽇赚千万美⾦在外汇市场中除了像⾼盛这种横⾏⾦融圈的顶级⾦融机构之外,同样流传着⼀些神级外汇散户。
散户不同于机构投资者,他们在市场上单枪匹马独来独往,正因为这样,技巧⾼超盈利能⼒出众的散户就会特别被推崇,他们被其他散户们称为⼤神。
我们普通交易者⽆法做到像机构那样去交易,但我们却可以从⼤神的成功经历中去感悟他们的盈利秘诀。
交易圈出过很多⼤神,今天,我们要为⼤家介绍的是⼀个⽇本的神秘外汇交易散户⽆⼈知晓姓名,只知其代号为:CIS。
CIS接受彭博采访时也未曾露脸CIS他在⼤学期间投⼊了300万⽇元(约合⼈民币20万元)进⼊交易市场,不到40岁,⾝家已经到达230亿⽇元(约合⼈民币15亿元)。
他最辉煌的战绩是:在⼀次恐慌性抛盘后成功抄底,他的单⽇盈利累计3400万美⾦。
他真正做到了⽇赚千万美⾦!01、CIS的成名战便爆赚6亿⽇元CIS⼀战成名于2005年瑞穗证券的乌龙指事件,即J-Com之役。
2005年12⽉8⽇,瑞穗某个交易员本来要以61万⽇元的价格卖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指令下错,变成了以1⽇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J-com的股票。
这个卖单的数量甚⾄是J-com流通股数的42倍,单⼦⼀出,马上被市场上的⽇内交易⽜散和部分机构投资者发现。
CIS在跌停板上⽕速抢到了3300股,这是实际成交的量的25%。
这3300股爆赚6亿⽇元。
交易如此成功的CIS却不像我们⽹上常见的投资⾼⼿那样年少专研技术,经历挫折,最终⼤成,成为西装笔挺的华尔街精英。
CIS还交易习惯散漫,不看财经新闻,不关注基本⾯,热爱电竞游戏,喜欢打⿇将…⼀个游戏迷,是怎样在不到40岁的年纪就做到⽇赚千万美⾦,⽤20万积累出15亿的财富的呢?02、游戏对交易的帮助CIS是个游戏迷,时⾄今⽇,他仍然感谢那段沉迷⽹游的⽇⼦,说: “游戏教会我思维敏捷,保持冷静。
”中学时逃课去玩弹珠机他发现⾃⼰玩这种博彩游戏有天赋。
一个bug引发证券业400亿天价损失
一个bug引发证券业400亿天价损失今天事件的程序猿哥哥呢我们先叫他凌八哥好了凌八哥是一个苦逼的富士通程序员整天帮公司给甲方开发一些没什么新意的软件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封起诉书哎哟我天,长这么大连情书都没收过!竟然收到起诉书!这次诉讼是关于2000年给东京证券交易所开发系统时他写进去的一个bug说起来真的是满脸无辜这个bug非常不起眼而且在特定的组合条件下才会出现因此在多次测试、验收中都没有人发现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bug然而凌八哥就是这么倒霉偏偏就贪上了大事了用这个软件的人是日本瑞穗证券的一个交易员我们先叫他寿参君好了2005年12月8日,是J-COM公司上市的日子寿参君接到一位客户的委托:“请以61万日元的价格,卖出1股J-Com的股票”这种本来很基础的操作结果寿参君硬是在系统上输成了“以每股1日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呵呵哒。
你说你怪谁?发生这种事你还能怪谁?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跟微信发红包有点像有时候你想发61个1块钱的红包一不小心发成了1个61块钱的红包然后有一个不认识的人迅雷不及掩耳抢走了红包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个人已经退群了!这种情况还算好的证券系统上由于有限制不可以卖1日元这种价格所以系统还自动给他调整成了以57万日元出售61万股真的是...事情发展到这里都完全是手抖交易员的错跟程序员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后来,寿参君尝试弥补2分钟后,他终于发现了这个错误~ 握草,你咋不明天发现呢?然后他试图撤销这笔交易可是3次撤单指令都被交易系统拒绝了对,这个地方就是那个凌八哥的那个bug!当时的场面大家想象一下一方面是寿参君整个人已经懵逼了连带他的瑞穗证券的管理层也懵逼了但是另外一方面当天J-COM的股票开盘一度有91万元然后因为这个57万元的大单就开始一直狂跌散户们先是惊慌失措,各种抛售然后反应快的竞争对手和大户已经猜到啊,一定是哪个手抖的乌龙指了!然后就在那里疯狂抢购有便宜干嘛不占啊!又不是智障然后由于57万日元已经是相对低价了接着又引发日本大妈跑步进场各种抄底扫货一抢而空这个场面。
瑞穗证券公司事件
第三,在当天下午3点多之前, 第三,在当天下午3点多之前,许多投资者只是听到 证券公司出现操作失误将遭遇大规模亏损的传言, 证券公司出现操作失误将遭遇大规模亏损的传言,却并 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公司, 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公司,从而引发了对证券类股票的恐 慌性抛售。日本第三大证券商Nikko Cordial公司股价 慌性抛售。日本第三大证券商Nikko Cordial公司股价 一度大跌8%,后来虽然出现反弹,但仍以下跌3.3%收盘。 8%,后来虽然出现反弹 3.3%收盘 一度大跌8%,后来虽然出现反弹,但仍以下跌3.3%收盘。 ETrade证券公司收盘时跌了5.3%,野村控股跌了3.7%。 证券公司收盘时跌了5.3%,野村控股跌了3.7 ETrade证券公司收盘时跌了5.3%,野村控股跌了3.7%。 这种恐慌情绪还波及到其他金融类股票。 这种恐慌情绪还波及到其他金融类股票。 名词解释: 胖指头” 二、 名词解释:“胖指头” 因粗心、 因粗心、手笨不小心敲掉上亿元的例子在金融界数 不胜数, 不胜数,金融界将证券交易员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大盘失 控的事故称为“胖指头综合征” 控的事故称为“胖指头综合征”,即交易员或经纪人在输 入指令时敲错键盘。 入指令时敲错键盘。
“胖指头”事件 胖指头” 胖指头 2000年12月瑞银集团下属投资银行公司瑞银华宝的 ●2000年12月瑞银集团下属投资银行公司瑞银华宝的 交易员在几秒钟内使瑞银华宝公司损失7100万英镑。 7100万英镑 交易员在几秒钟内使瑞银华宝公司损失7100万英镑。他 本来要以每股60万日元的价格卖出日本广告公司股份, 60万日元的价格卖出日本广告公司股份 本来要以每股60万日元的价格卖出日本广告公司股份, 结果键盘上的一个小错误使他在最后以每股6 结果键盘上的一个小错误使他在最后以每股6日元的价 格卖出了61万份股票。 61万份股票 格卖出了61万份股票。 2002年 ●2002年9月欧洲期货交易市场的交易商打算把一份 期货交易合同卖给德国法兰克福交易市场。 期货交易合同卖给德国法兰克福交易市场。当时法兰 克福指数为5180 5180点 最后交易员卖出了5180 5180份期货交 克福指数为5180点。最后交易员卖出了5180份期货交 易合同。欧洲期货交易市场大幅下跌, 易合同。欧洲期货交易市场大幅下跌,5个小时后所 有交易被迫取消。 有交易被迫取消。
乌龙事件知多少:历史上的“乌龙指”盘点
乌龙事件知多少:历史上的“乌龙指”盘点综合股票中的“乌龙指”是指股票交易员、操盘手、股民等在交易的时候,不小心敲错了价格、数量、买卖方向等事件的统称。
历史上曾出现了多起“乌龙指”交易,这些“乌龙指”使得有人赚了大钱,也使得有人血本全无。
日本瑞穗证券“乌龙指”操盘手敲乱日本股市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一名经纪人在交易时出现重大操作失误,引发投资者恐慌并导致证券类股票遭遇重挫,东京证券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个错误发生在当天上午开盘后不久。
瑞穗证券公司一名经纪人接到一位客户的委托,要求以61万日元(约合4.19万人民币)的价格卖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
然而,这名交易员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把指令输成了以每股1日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
这条错误指令在9时30分发出后,J-Com公司的股票价格便快速下跌。
等到瑞穗证券公司意识到这一错误,55万股股票的交易手续已经完成。
为了挽回错误,瑞穗发出了大规模买入的指令,这又带动J-Com股票出现快速上升,到8日收盘时已经涨到了77。
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
3万元)。
回购股票的行动使瑞穗蒙受了至少270亿日元(约合18。
5亿人民币)的损失。
此次事件中最冤枉的瑞穗证券公司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而遭受损失的还有众多的散户,因为当天有不少散户只听到了有证券公司出现操作失误将遭遇大规模亏损的传言,却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公司,因此只好把证券公司的股票一股脑地抛售,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上市公司的股票被抛售一空。
股票持有者生怕自己买的公司就是那个倒霉蛋,也清仓出售。
美国交易员“乌龙指”按出每股9.112010年,彭博通讯社、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等财经媒体曾报道,根据多个消息来源,在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6日下午2时47分左右,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敲错了一个字母,将百万误打成十亿,导致道琼斯指数突然出现千点的暴跌。
2010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6日,当天从下午2点42分到2点47分之间,道琼斯指数从10458点瞬间跌至9869.62点,与前一交易日收盘相比,下跌了998.5点。
五问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五 问光大 证 券 “ 乌 龙指" 事 件
光大证券系统 的 “ 乌龙指 ” 事件 , 无论哪个原 因 , 都有人为过失的成分 , 需要相关部门引以为戒 , 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 。
口 魏守华
8 月 1 生 当 6 天 日 了 上 中 一 国 午 个 证 重 1 1 券 时 要 史 5 事 上 分 件 发 左 。
预 期 外 的市价 委 托订 单 , 直 接发 送 至上 来? 互 联 网上 的主 要 解 释是 : 一 是光 大
证券乌龙事件知多少
日本瑞穗操盘手敲乱 日本股市 人 民币) 的价格卖 出1 股J - Co m公 司的股 2 7 0 ' f Z , E ] 元( 约合1 8 . 5 , f Z , 人民币) 的损失。
中石 化 、 工商 银行 和 中 国联 通等 权 重股 会核 查 的 初步 结 果 , 事 件 中 尚未 发现 人 瞬 间均触 及 涨停 , 但 下午 沪 深股 市 逐级 为 操 作 差错 , 但背后是否有人为过失? 走低 , 沪 市最终 以2 0 6 8 . 4 5 点收盘 , 跌 首先 , 光大证券的内部管理受到普遍质 o . 6 4 %。异 常 的 大 幅 波 动 , 使 当天 在 股 疑 , 事 件 中发 送 至 上 交所 的 巨量 市 价委 3 4 亿元, 这 么 大 的 金 票市 场 追涨 买 入 、 期 货 市场 爆 仓或 止 损 托 订 单 涉 及 金 额 2
的 主要 原 因 。根据 光 大证 券 的 公告 , 公 公 司货 币资 金 为 2 5 0 . 4 亿元, 其 中 客 户 司 策 略投 资 部在 开 展 E T F套利 交 易时 , 资金 存款 1 8 9 . 2 9 亿元, 交 易性 金 融资 产
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王君超
4、根据企业营运所受外部影响的 不同,危机类别归纳为:政治危机, 法制危机,经济危机,自然危机, 社会危机
(1)政治危机。包括政治不稳定性和政策不 稳定性两大类。
(2)法制危机。法律是规范企业活动的圭臬, 当法律环境不断变化时,企业就必须做出修 正。否则,将有冒增加成本、人为的损失、 企业形象受损、甚至高额诉讼成本等经营风 险。尤其近年来,保护消费者权利及保护环 境日益盛行,各国对企业广告、产品价格的 限制或管理日益严格,如果这些社会期望经 过立法过程输入决策系统,成为新游戏规则, 而企业仍然以不变应万变,势必有被淘汰的 可能。
(7)人才危机。企业生产经营的骨干人才跳 槽、下海带走本企业业务关系和经营机密, 或不辞而别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难以为 继,而造成巨大损失。
2、将危机以内在及外在、人为及 非人为等为变数区分为:内在的非 人为危机,外在的非人为危机,内 在的人为危机,外在的人为危机
(1)内在的非人为危机,例如:工业 意外灾害。
2、复杂性。世界上没有两次相同 的危机。危机是由多种危机因子造 成的,必须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 全盘性、系统性分析。
3、高变异性。危机不是静止不变 的,而会随着企业处理的正确性与 及时性呈现不同的变化。
4、低预测性。由于人存在着有限理性,由于 某些变量处于未知状态,危机往往很难事先 进行预测。危机预测不准是常态,计算机模 拟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任何对未来的 预测都是危险的,80%的预测是失败的。
日益频繁的企业危机催生着 企业危机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加强对企业危机和企业危机 管理的专门研究,是十分具有 现实意义的前沿理论课题。
第一节企业危机 第二节企业危机管理概述 第三节企业危机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简介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2020年真题)下列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期损失的表述,错误的是()。
A.预期损失是信用风险损失分布的数学期望B.预期损失代表大量贷款组合在整个经济周期内的最高损失C.预期损失等于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与违约风险暴露三者的乘积D.预期损失是商业银行预期可能会发生的平均损失【答案】 B2、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款人乃至整个市场对商业银行的态度和信心至关重要,因此()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威胁最大。
A.声誉风险B.信用风险C.政治风险D.社会风险【答案】 A3、()是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A.缺口分析B.久期分析C.外汇敞口分析D.风险价值【答案】 C4、由于商业银行类型不同,客户基础不同,其核心负债比例的中值或平均值也不同,一般来说,大型银行的中值在()左右。
A.20%B.50%C.60%D.100%【答案】 C5、(2021年真题)某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平均每小时接到6个电话,度量该中心5小时内接到38个电话的概率应该采用的概率模型是()。
A.二项分布B.泊松分布C.正态分布D.均匀分布【答案】 B6、关于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计量新增风险资本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年持有期内风险水平恒定B.持有期为10个营业日C.至少每2个月更新一次数据D.置信水平采用97%的单尾置信区间【答案】 A7、(2018年真题)商业银行下列部门中属于风险管理第二道防线的是()。
A.公司业务部门B.个人金融业务部门C.风险管理部门D.内部审计部门【答案】 C8、以下关于久期的论述,正确的是()。
A.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银行利率风险越高B.久期缺口绝对值越小,银行利率风险越高C.久期缺口绝对值的大小与利率风险没有明显联系D.久期缺口大小对利率风险大小的影响不确定,需要做具体分析【答案】 A9、(2018年真题)新产品(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可能使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
操作风险
三、操作风险的特点(统计调查结果) 1、操作风险事件在不同银行之间的分布不均衡 2、高频率、低影响,低频率、高影响 3、零售银行业务是操作风险高发领域 4、发生最多的是外部欺诈、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5、零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操作风险给商业银行造成的 损失最为严重
第二节 操作风险的衡量
1、基本指标法 K=GI*a K为基本指标法要求的资本金,GI为总收入;a=15% 总收入的定义: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 仅适用于简单业务的小银行
内控应贯彻的原则 健全性 有效性 独立性 及时性 相互制约性 成本收益性
内控程序
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会计控制、行政控制 信息沟通 内部检测
二、完善我国操作风险管理
银行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梳理银行的业务流程,对产品线(业务线)与损失事件 进行定位 建立关键指标体系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
最终导致损失, 说明该公司的内部系统运行不稳定, 说明 该公司的内部系统运行不稳定,设计 不完善。 不完善。 4) 外部事件风险。证券交易所的系统缺陷 外部事件风险 交易未 能及时取消,不得不强制交割,形 成实际损失。 成实际损失。 操作风险的类型
二、操作风险的成因与种类
1、风险类型 流程风险:流程成本与预计水平的偏差 控制风险:控制失败导致的成本变化 项目风险:项目成本过高或失败 技术风险:技术运行成本与预计水平的偏差 人力资源风险:收入、利润的变化 客户服务风险:由失去客户引起的收入、利润的变化 供应商管理风险:输入成本的变化 监管风险:声誉毁损、监管部门征收罚金
损失分布法与内部度量法的区别
(l)内部衡量法是通过估计总体损失分布的预 期损失入手,假定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之间 的关系是固定的,而不考虑相同预期损失水平 下损失幅度和损失频率之间的可能存在的不同 组合方式,直接估计出非预期损失即操作风险 的大小。损失分布法则是直接估计出非预期损 失。
日本瑞穗证券公司错误交易指令事件分析
日本瑞穗证券公司错误交易指令事件分析日本瑞穗证券公司错误交易指令事件是发生在2024年12月份的一起金融事件,当时该公司因为一笔错误的交易指令导致了价值近2,000亿日元的交易,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该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对金融市场和公司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
2024年12月份,瑞穗证券公司的一名员工错误地输入了一笔股票交易的指令,导致了大量股票的错误买卖。
据报道,交易涉及的股票价值高达2,000亿日元,而该公司本身的净利润约为8,000亿日元,这意味着该错误交易几乎相当于该公司的四分之一的利润。
这次错误交易指令事件在金融市场和公司内部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该事件暴露了金融市场运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潜在的风险。
一个员工的错误输入就足以导致如此巨大的交易错误,这引发了公众对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和风险控制系统的质疑。
此外,该事件还引发了公众对金融机构如何处理类似错误交易的关注,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寻求赔偿和追究责任的问题。
另外,这次事件对瑞穗证券公司自身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公司不得不承担巨额的交易损失,这直接影响到了其财务状况和业绩。
这笔错误交易导致公司净利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无疑会对公司的投资者信心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公司还需要应对来自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方面的调查和诉讼,以及不可避免的财务和声誉损失。
针对这次事件,瑞穗证券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应对其引发的危机。
首先,公司对错误交易指令进行了彻底的调查,以确定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
其次,公司对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进行了审查和改进,以防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此外,公司还改变了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管,以提高其对金融交易指令的正确性和风险识别的认识。
最后,这次事件提醒了金融机构和公司管理层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不能存在任何疏忽。
金融市场的运作需要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交易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只有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和公司才能避免类似错误交易指令事件的发生,并保护自己和投资者的利益。
管理学院《公共科目+风险管理》考试试卷(320)
管理学院《公共科目+风险管理》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1分,每题1分)1. 不同的贵金属业务面临的风险类别基本相同。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由于贵金属的商品货币二重属性,贵金属业务的经营管理更加复杂,不同的贵金属业务面临不同的风险类别。
2. 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运用。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贷款是指经批准可以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运用。
3. 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有损债权人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合同的保全允许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以保护其债权。
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有损于债权人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4. 银行中如有闲置的手提电脑,从业人员可以带回家中供家人使用,银行需要随时返回。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厉行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爱护财产。
根据工作需要合理使用所在机构财物,禁止以任何方式损害、浪费、侵占、挪用、滥用所在机构财产。
5. 我国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低于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我国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为5%,高于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中4.5%的规定。
6. 银行业从业人员参加授课、课题研究、论文评审、答辩评审、合作出书等活动不必经过批准。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银行业从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参加授课、课题研究、论文评审、答辩评审、合作出书等活动;经批准到本单位直属或下辖单位参加上述活动的,按所在单位有关规定办理。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日本瑞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更换首席代表的批复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日本瑞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更换首席代表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7.10.30
•【文号】证监机构字[2007]276号
•【施行日期】2007.10.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证券
正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日本瑞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代表处更换首席代表的批复
(证监机构字[2007]276号)
日本瑞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关于更换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的申请及相关文件收悉。
经审核,决定核准三坂希一(护照号码:TZ0283412)接替佐佐木敏彦担任你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二○○七年十月三十日。
操作风险管理教材
•小资料:高管责任险
• 工行于2006年12月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批准由美亚保险公司牵 头为工行董事会、监事会全体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责任保险。
• 高管责任险是指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过错导致公司或第 三者遭受经济损失而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时,由保险公司按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的保险。通常由公司出资投保。
•按件数
•按金额
•阎庆民收集了2000--2009年公开报道的599起操作风险案件 ,并以此为样本,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特征进行统 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按件数
•按金额
三、操作风险的特征
➢普遍性 ➢模糊性 ➢内生性
操作风险可能潜伏在各个网点、各 类业务发各个操作环节中。
操作风险的范围和内容很难清楚地 界定,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存在 交叉。
第二节 操作风险的评估
一、度量操作风险的基本思路 二、基本指标法 三、标准法 四、高级计量法
一、度量操作风险的基本思路
确定操作 风险敞口
确定风险 因子及概率
估计风 险损失
可依据风险来源 ,并考虑:1、 变化因素;2、 复杂性因素;3 、管理失控;等 等
分别估计每一 来源的风险发 生概率。 可划分不同档 次对风险发生 概率赋值
包括预期损失和 非预期损失。 通常用绝对数值 来表示。可通过 专家估计,也可 通过经验统计或 其它
中行的操作风险严重度评级
二、基本指标法
• 采用一个指标来表示一个机构整体的操作风险 水平
• 是计量操作风险的最基本方法 • 公式:
二、基本指标法
➢ 关于参照指标的选择,巴塞尔委员会的建议是 :
➢ 理由➢是: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
机构组织
信息科技风险防范讲座课件
“国际上出现的信息科技事故表明,如果银行系 统中断1小时,将直接影响该行的基本支付业务; 中断1天,将对其声誉造成极大伤害;中断2-3天 以上不能恢复,将直接危及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金 融系统的稳定。”
-----刘明康主席
信息科技风险与其他领域的风险相比,具有其 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发生时影响较大、 风险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对风险的估计或防范 手段不足。
信息科技风险防范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规划、设 计、研发或采购、运行、维护、监控及报废过 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 的操作、法律、金融和声誉等风险。
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商业银行大 大提升了数据和业务处理的速度和能力,另一 方面也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和信息安全带来了一 系列的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
3、2007年10月18日,建设银行股民保证金第 三方存管系统出现故障,与券商的交易无法正常 进行,事故持续了两个小时,在证券交易收盘后 才恢复正常;
4、2007年12月21日,招商银行因运行中心核 心网络设备出现故障,造成业务无法正常进行, 虽然启动了应急预案,但仍然中断营业近一个小 时;
5、2008年1月7日,北京银行因主干专线的入户 接入设备发生故障,造成在京的117家支行所属 网点柜台交易缓慢,业务无法正常进行,故障持 续一个多小时之后才得以解决。
3、2006 年日本最大的美资银行花旗银行 (Citibank Japan)出现交易系统故障,5天内 约27.5万笔公用事业缴费遭重复扣划,或交易 后未作月结记录,造成该行在日本的重大声誉损 失。
银监会通报5起事件: 1、2007年3月21日,交通银行因主机监控软 件存在缺陷,导致业务交易阻塞,系统瘫痪近 四个小时,所有营业网点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2、2007年8月15日,工商银行对计算机系统 进行升级,但由于没有避开业务高峰期,导致 个人业务系统运行不畅,在持续五个半小时之 后,系统才逐步恢复正常;
操作风险的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1. 按操作风险损失的影响效果,可以分为()。
A. 由内部原因造成的损失、由外部原因造成的损失B. 直接损失、间接损失C. 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D. 偶然损失、必然损失描述:15页,操作风险分类的实际应用。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2. 以下不属于非预期操作风险的是()。
A. 小额的雇员失误B. 大额的内部舞弊C. 恐怖袭击D. 自然灾害描述:18页,预期与非预期操作损失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3. 以下不属于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的2级事件分类的是()。
A. 员工关系B. 环境安全C. 员工多样化/歧视D. 偷窃或舞弊描述:22页,解析:考查巴塞尔协议1级目录。
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4. 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可以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其中不包括()。
A. 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B. 营业中断和信息技术系统瘫痪C. 客户、产业和业务活动D. 自然灾害描述:22页,操作风险可以分为七种表现形式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5. 2005年月12月8日,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一名交易员接到一位客户的委托指令,要求以“61万日元的价格卖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
然而该交易员在操作时却误把指令输成了“以每股1日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
随后,东京证交所发现错误,立即电话通知瑞穗证券取消交易,然而由于证券交易所的系统存在缺陷,取消交易的操作未能成功。
13日,日本证券结算机构正式决定按照每股91.2万日元的价格实施强制性现金结算。
为此,瑞穗证券公司的损失达到了400多亿日元。
以上案例未涉及到的巴塞尔协议1级事件分类有()。
A. 内部欺诈B. 外部欺诈C. 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D. 实物资产损坏描述:22页,解析:考查巴塞尔协议1级目录。
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二、多项选择题6. 根据巴塞尔协议,下列2级事件分类中,()属于1级事件分类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瑞穗证券公司错误交易指令事件分析宋晓东陈加赞一、事件回顾2005年12月8日是J-COM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首日。
上午9:27,瑞穗证券公司大宗交易部的一名交易员将“以610,000日元的价格出售1股J-COM股票”误输入为“以1日元价格出售610,000股J-COM公司股票”。
2分钟之后,该交易员的助理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该交易员与其助理马上向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计算机连续三次发出了撤单指令,但均被交易所主机拒绝。
上午9:29,负责交易监控的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心一位高管人员发现了这一异常卖单后,立即致电瑞穗证券公司证券部询问此卖单是否有问题,并要求其尽快回电。
但瑞穗证券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却记错了该高管的电话号码,没能够及时给交易所回电。
交易所市场中心虽然有暂停交易的权利,但是在没有得到瑞穗证券公司答复的情况下,不敢贸然采取行动。
上午9:31,瑞穗证券公司证券交易部确认该指令不是由该部门发出的,而是由大宗交易部发出的。
于是瑞穗证券公司证券交易部一位高管再次试图通过交易所交易终端撤销该指令,但又被交易所主机拒绝。
上午9:35,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心相关人员再次致电瑞穗公司证券部询问该笔委托情况,瑞穗证券公司证券部确认此单系误操作,而且撤单申请被拒绝,并请求东京证券交易所为其撤销此卖单。
但东京证券交易—1 —所研究后认为,他们不能代瑞穗证券公司进行撤单,须由瑞穗证券公司自行解决这一问题。
与此同时,J-COM公司股票一路暴跌。
这一错误的卖单在跌停板(572,000日元)价位全部成交。
由于J-COM公司实际发行股票数量只有14,500股,瑞穗证券公司预约售出的股票数量是其发行量的42倍,属于卖空行为,因此瑞穗证券公司必须大量买入J-COM公司股票,以补足其卖空的数量。
上午9:37,瑞穗证券公司决定买入J-COM股票。
于是J-COM公司股票价格又一路被拉升至涨停板(772,000日元),但直至当天交易结束,仍有96,236股未能购回。
仅当天回购股票一项,瑞穗证券公司的损失便达到了270亿日元。
二、原因分析(一)瑞穗证券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疏忽。
一般证券经纪公司电脑系统在委托价格超过实际价格一定幅度或委托数量超过该证券发行在外的证券数量时,系统会自动阻止该委托或显示相关提示。
但大型证券公司在接受法人委托交易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额都比较大,电脑常常出现这种异常提示。
所以,当瑞穗证券公司大宗交易部相关证券交易人员在输入这一委托指令时,虽然电脑操作屏上的市场价格栏中出现了输入有误的警告,该操盘手便忽略警告,继续操作。
(二)东京证券交易所系统存在缺陷且未能及时采取措施。
1、交易所系统缺乏有效的前端检查机制。
—2 —这样一个数量和价格均异常的交易委托能够顺利进入交易所交易系统而未被拒绝,其原因是该系统对此没有做前端检查。
可是交易所事后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将这样的前端检查机制纳入交易系统,交易系统规模将大大增加。
2、交易系统的处理逻辑存在缺陷。
根据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则,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格不设涨跌幅,开盘价格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确定。
开盘价格确定后,根据该价格所对应的涨跌幅度限制,确定当日成交价格的最高和最低限价。
按照交易所系统的处理逻辑,如果某笔限价委托的价格超过当日最高或最低限价,系统便自动将其委托价格修正为最高或最低限价,这一处理过程叫“默认处理(deemed processing)”。
当限价委托指令一旦进入“默认处理”状态,且同时有符合条件的反向委托指令存在时,该委托指令便不能被撤销,这就是导致瑞穗证券公司四次撤单失败的关键原因。
当瑞穗证券公司以每股1日元的价格卖出610,000份股票时,市场立即以672,000日元成交。
该开盘价确定之后,该股当天的涨跌幅(±100,000日元)也随之确定了。
由于该笔卖单数量巨大,在成交后,未成交部分,被系统默认登记为限价572,000元的卖单,并依次与随后陆续输入的买单成交,成交价为572,000日元。
在此期间,瑞穗证券公司先后四次提交撤单申请,但均被系统拒绝。
由此可见,东京证券交易所系统处理逻辑显然存在问题,在委托没有—3 —成交之前,不应拒绝撤单申请。
(三)机构投资者“趁火打劫”。
事实上,很多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作为交易所会员的券商一开始便认识到了这笔巨额卖单存在错误。
有些券商自觉停止买入该股票,如德意志证券等。
但更多的券商却是趁机在跌停价附近以自营盘抢购该股票。
相关券商的自营性投机操作导致这一误操作迅速演变成一起事故。
约有22家券商从此次事件中获利,以UBS为最,该公司持续买入直至收盘,共买入38,198股,获利120亿日元。
其他买入该股票较多券商的有:摩根士坦利4,522股、日兴证券3,455股、雷曼兄弟3,150股、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2,889股、野村1,000股。
这6家券商从此次事件中获利共计168亿日元,占瑞穗证券公司的此次损失的42%。
三、善后工作(一)连续三个交易日暂停J-COM股票交易。
考虑到瑞穗证券公司仍有96,236股J-COM股票未能在事发当日购回,如果继续交易,针对该股票的投机可能危及整个市场及结算体系的稳定。
因此,东京证券交易所同相关机构研究后决定,在相关交易结算完成(12月13日)之前,暂停该股票交易。
(二)按特别结算价格进行清算和交收。
由于J-COM公司总共才发行了14,500股股票,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由战略投资者持有,他们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将其持有的这部分股票在市场—4 —上出售。
所以,真正上市流通的只有3,000股。
瑞穗证券公司即使将这些股票全部购进,也远远不够实施实物交割所需要的股票数量。
鉴于上述情况的特殊性,12月12日,日本证券清算公司会同东京证券交易所研究后,决定根据相关业务规则的规定,对J-COM股票交易结算实行强制性现金结算,即瑞穗证券公司不向相关买入方交付J—COM股票,而是以每股912,000日元的价格向相关买入方支付现金。
12月13日强制性现金结算完成后,瑞穗证券公司在此次事件中的损失扩大到了400亿日元。
(三)相关责任方进行整改。
1、日本金融服务厅12月14日向东京证券交易所发出业务整改令,要求东京证券交易所于1月31日之前提出整改方案,而且金融服务厅将密切关注其实施情况。
12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引咎辞职,暂由董事会主席代行总经理职责。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表示其将考虑制定对异常交易委托进行控制的相关规则,研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何暂停某些股票的交易。
在目前情况下,暂时采取人工判断的方式,确定是否属异常委托,并根据情况暂停交易。
同时,交易所会同交易系统的开发商富士通公司对技术系统的各个环节全面进行检查和评估。
2、瑞穗证券公司12月14日成立了一个主要由外部法官、律师、审计师及学者等担任核心成员的特别委员会,对此次事件产生的原因展开调—5 —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12月22日,日本金融服务厅向瑞穗证券公司发出了业务整改令。
此前,日本金融服务厅还要求各证券公司对自身技术系统及内控制度进行全面自查。
四、此次事件揭示出的几个深层次问题(一)监管机构应加强券商自营交易监管及投资者保护。
1、监管机构应完善相关法规,规范某些特殊情形下的券商自营交易行为。
在此次事件中,以UBS代表的一些券商在明知该卖单有误的情况下,仍然持续买进该股票,并且获得暴利,但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对他们这种行为进行约束。
事后,日本金融服务厅只能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这些券商趁人之危的行径予以谴责。
对于券商从此次事件中获取的巨额利润应如何处理,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可以参照。
日本金融厅及证券经纪商协会建议所有买入J-COM股票的券商将所得收入捐献给投资者保护基金。
但这一建议能否被相关券商接受,还是个未知数。
虽然某些获利的券商迫于舆论的压力,或因持有J-COM 公司股票达到其已发行股票5%时没有及时履行报告义务而可能遭受监管机构的处罚,表示愿意将这部分收入捐献给投资者保护基金,但仍有较多券商认为,他们在意识到这是一笔错误指令后就自觉停止了买入,有别于那些趁人之危的券商,如果放弃这笔收入仅是因为相关交易不够“体面”,他们可能会被股东起诉。
—6 —2、应完善对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规。
由于当日大盘全面下挫,许多投资者特别是持有证券公司股票的投资者,由于恐慌而被迫在较低的价位卖出股票而蒙受了损失。
这部分投资者是否应该获得补偿以及如何获得补偿,相关监管机构没有对此作出解释。
如果投资者以相关机构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导致其蒙受损失为由,通过集体诉讼方式寻求补偿,胜诉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日本《证券及交易法》中有关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适用范围较为狭窄,仅适用于财务报表及其他一些文件。
像出现错误交易指令这种情形,并不在其规定范围内。
(二)交易所应完善危机处理方案东京证券交易所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表明该交易所在危急处臵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1、未能及时暂停异常交易。
交易所在事件发生时并不认为是他们的交易系统存在缺陷,而是要求瑞穗证券公司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没有及时暂停这一异常交易,导致事态迅速扩大。
在市场的广泛质疑下,交易所与负责其系统开发的富士通公司共同对其系统进行分析检查,直到事发后第二天才确认交易所系统处理逻辑存在问题。
瑞穗证券公司表示,在其向交易所主机发出撤单申请时,该笔卖单只成交了不足2,000股。
如果其撤单指令能够及时执行或暂停,损失的金额约为6亿日元,而事实上这一损失却达到了400亿日元之巨。
—7 —2、未能及时就相关问题进行信息披露。
交易所历来把投资者保护作为其核心原则之一,而且也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及时披露任何可能对股票价格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信息。
而交易所本身在此次事件中却没有尽到及时披露信息的义务。
尽管交易所在上午9:35就知道瑞穗证券公司提交了错误的交易委托,却没有立即披露这一信息,也没有要求瑞穗证券公司立即披露这一信息,而是直到当天下午4:30才向市场公布这一信息。
在此之前,市场上传出有证券公司出现操作失误将遭遇大规模亏损的消息,由于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公司,投资者担心自己持有股票的公司就是那个出问题的公司,因此只好把自己所持有的证券公司股票全部抛售。
虽然多数券商都出面澄清自己没有问题,但主要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股票在收盘时还是下挫了3%,并导致当天日经股指下跌301.30点,跌幅2%,单日跌幅居年内第三。
3、缺乏事故责任分担的相关规定。
作为此次事件的两个主要责任方,东京证券交易所和瑞穗金融集团(瑞穗证券公司的母公司)究竟谁将承担主要损失以及如何承担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瑞穗金融集团要求东京证券交易所或其系统开发商承担主要损失。
但东京证券交易所认为,根据《东京证券交易所会员管理规则》规定,“除因重大过失或故意行为外,交易所不对会员的损失承担责任”,所以,除—8 —非计算机系统缺陷构成“重大过失”,否则东京证券交易所不应为此次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