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抗日先贤的历史不容抹煞

合集下载

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刘永福

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刘永福

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刘永福刘永福(1837-1917年),清末爱同将领,字渊亭,本名义,广东(今广西)钦州人。

刘永福于1866年(同治五年)创建黑旗军,助越抗法十多年,堪称“北圻之长城”。

1873年(同治十二年)和1883年(光绪九年)两度应越南政府约请率部抗法,前一次毙法军统领安邺,后一回斩法军统帅李威利,取得震动中外的罗池、纸桥大捷,被越王封为二宣提督。

中法战争中,又大败法军,取得左育、宣光、临洮大战胜利。

中法战争结束后,中法政府经多次交涉达成协议,以黑旗军回国换取法军从澎湖撤走。

刘永福应召回国,1886年任广东南澳镇总兵,1894年(光绪十二年)邦办台湾防务,渡台抗日,驻守台南,被尊称为“百年前的抗日爱国英雄”。

临危接圣旨1894年,清政府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

起义平息后,7月17日,日本大本营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明治天皇发布特旨,任命海军中将桦山资纪为海军军令部长。

这个对中因发动武装侵略的倡导者和积极鼓吹者一上任,立即奔赴佐世保军港,部署战争准备。

7月20日,他将原来的警备舰队改为西海舰队,并将常备舰队、西海舰队及其他一些舰只集中起来,组成一支适应战时体制的联合舰队,任命原常备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伊东枯亨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7月23日,伊东枯亨接到大本营的作战密令,率军舰、鱼雷艇22艘,由佐世保出发,向朝鲜西海岸进发,准备发动侵华战争。

舰队出发时,桦山资纪亲到港口送行,进行战争鼓动,要联合舰队“发扬帝国海军荣誉”,为国争光。

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以偷袭的手段击沉了中国运兵的英轮“高升”号,掳走“操江”号,发动了丰岛海战,悍然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丰岛海战后,联合舰队在桦山资纪指挥下,积极寻求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

不久,中日海军主力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遭遇,黄海大海战爆发,台湾军务告急。

为加强曾于1874年(同治十一年)遭日军侵犯的台湾的防卫,1894年6月24日,承准闽浙总督谭钟麟转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电奉上谕:“南澳镇总兵刘永福,著谭钟麟饬令酌带兵勇前往台湾,随同邵友濂办理防务,钦此。

七岁参加台湾义勇队少年团抗日——母亲刘惠敏的亲历与见证

七岁参加台湾义勇队少年团抗日——母亲刘惠敏的亲历与见证

今天的浙江金华市酒坊巷18号是一栋有着特殊记忆的民国老房子,这里曾是抗战时期成立的台湾义勇队队部旧址。

2006年4月,金华市人民政府将此处辟为“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对外开放。

台湾义勇队是全国唯一一支由台湾人民组成的,人数多、影响大、持续时间长的抗日队伍。

这栋老房子作为台湾义勇队诞生地和主要活动场所,见证了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份256人的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名单,名单中有两个名字是我的亲人——刘道荣、刘惠敏。

刘道荣是我已故去的外祖父,刘惠敏是我的母亲。

外祖父曾是台湾义勇队队员,母亲则曾是当年年纪最小的台湾少年团团员。

现在,我与已85岁高龄的母亲生活在武汉。

随着年事渐高,母亲几乎不能动笔写什么了,晚年的她经常向我讲述外祖父的故事和那段难忘的抗战岁月,并叮嘱我,最好将她的亲历和见证写成文字,为后世留下弥足珍贵的史料。

(一)我的外祖父刘道荣,另有一个名字叫刘新民,是台湾义勇队的首批队员和骨干。

外祖父1907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县的一个医生家庭。

青少年时期,他在台南县读书,1924年8月考进厦门鼓浪屿日本人办的博爱会医学专科学校。

1928年5月,外祖父毕业那年,厦门的大学与中等学校的学生联合组织抗日示威游行,外祖父被医专学校推荐为台湾籍学生代表,负责组织台籍学生参加游行,并带领学生队伍走上厦门市区街头游行。

日本领事馆得知消息后,密令查缉台籍学生的首要分子,要抓他回台湾改◇ 赵晓河七岁参加台湾义勇队少年团抗日——母亲刘惠敏的亲历与见证造。

幸好外祖父事先得到消息,逃离学校去广东汕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补充团卫生队,当了名军医,躲过了日本人的追捕。

三个月后,事态平息,经同学们的斡旋,校长才同意外祖父参加毕业考试。

外祖父毕业后回到福建晋江青阳镇,在家族开设的私人诊所“济生医院”当助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的台湾爱国将领李友邦先生组织散居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参加抗战。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如何纪念抗战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如何纪念抗战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如何纪念抗战?从台北西区的主干道中山北路一路北上,快到圆山大饭店时往东拐,进入基隆河边的北安路不久,就可看到巍峨的三拱门牌坊和外形颇像北京故宫太和殿的殿堂。

这组掩映在葱茏树木之中的中国古典式建筑,就是“国民革命忠烈祠”,因为位于圆山脚下,俗称圆山忠烈祠。

圆山忠烈祠是许多海内外游客到台北必看的景点,但对大陆游客来说,是少有人踏足的“禁地”,原因想必是因为对供奉其中的某些“忠烈”和他们的功过,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盖棺论定。

近年来,国共两党“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一敏感景区也在慢慢“脱敏”。

有大陆人士会低调前来参观,记者继几年前首度踏足后,于10月25日“台湾光复纪念日”当天再度探访。

褒扬“忠烈”其来有自所谓“忠烈祠”,是历代为褒扬忠义精神,建祠追祀为国殉难忠臣烈士之处,祠名“忠烈”。

目前已知的古代忠烈祠有位于山西忻州、奉祀春秋时期晋国义士的忻州忠烈祠等。

1914年民国政府设忠烈祠于太岁殿,祭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是民国时期最早的忠烈祠。

193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公布《历次阵亡残废受伤革命军人特别优恤办法全案》,正式提出“各县设置忠烈祠办法”。

1940年国民政府公布《抗敌殉难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纪念坊碑办法大纲》《忠烈祠设立及保管办法》,忠烈祠开始进入大规模设立阶段。

大陆地区现存忠烈祠中较有名的有这么几处:岳麓山忠烈祠,始建于1939年,位于岳麓山,为纪念在长沙会战中抗日阵亡的第4路军将士而修;腾冲忠烈祠,位于云南腾冲县国殇墓园内,建成于1945年7月7日,奉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商城忠烈祠,位于河南商城县东南郊,建成于1943年7月7日,奉祀抗日战争时期陆军第84军阵亡将士。

此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当属南岳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衡阳,为纪念抗战阵亡将士于1938年筹建,1940年动工,1943年竣工,当年7月7日举行落成大典,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38名将领首批入祀。

台湾抗日战争历史资料

台湾抗日战争历史资料

台湾抗日战争历史资料台湾人民50年的抗日斗争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牺牲者达65万之众。

正像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指出的那样,台湾同胞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而进行的斗争,构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极为光辉的一页。

1895年,割台凶耗传到台湾,全岛既悲且愤。

在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誓言中,台湾人民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日斗争。

之武装保台这一阶段主要是指1895年日军从澳底登陆到1902年义军首领林少猫慷慨就义这一时期。

1895年5月日军开始进攻台北,台湾官绅在丘逢甲等人的推动下,组成了永隶清朝的台湾民主国,抗击日本侵略者。

而在台北失陷后,台湾军民又推举黑旗军首领刘永福领导全台武装战斗。

在台北地区反占领斗争的新竹争夺战中,义军与日军进行了大小20多次战役,牵制日军一个多月。

台中保卫战中被誉为黑虎的杨泗洪壮烈殉国,仅彰化争夺战义军就死伤2xxx多人。

英勇的台湾人民为保卫祖国领土,用劣势装备抗击日本侵略军近5个月,打死打伤敌军3.2万人。

日本最精锐部队侵台主力军近卫师团被歼灭近半,师团长能久亲王、旅团长山根信成先后重伤毙命。

台湾军民的武装保台斗争,开启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河,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之文化抗日1902年,日本在全岛平定后,为巩固其殖民统治,转而采取怀柔政策。

在这一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形式多样,内容转向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统治,争取政治上的合法权益。

这期间,台湾人民继续发动反日起义,1907年至1915年间又相继爆发了十多起抗日起义,其中以余清芳起义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

1915年8月,余清芳抗日队伍在一战斗中与敌激战数日,遭敌集体屠杀,只有200多人生还。

1930年10月,台湾山胞又发动了雾社大暴动,共杀死侵台日军134人,杀伤215人。

与此同时,台湾民众的反日民主运动也蓬勃发展。

1920年前后,在东京的台籍留学生与中国大陆及朝鲜留学生等组织声应会、启发会、新民会,创办了《台湾青年》杂志月刊,积极倡导普及白话文,揭发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

血洒台湾的中共地下党英烈林英杰

血洒台湾的中共地下党英烈林英杰

应 立 即离校 隐蔽 ,留下 的 同志 应该提 高警惕 ,准 备好撤 走 方 案 ,要随 时、 随地独 自应付 突发 事变 。第 三 ,钟浩 东也 可 能在校 外 出事 了,派 陈少麟 或方瞍 ( 张奕 明的丈夫 )去 找 王致 远 ( 丘念 台的女婿 ),看能 不能转请 丘念 台和李 友
邦救助 。
校 已建立 了共产 主义 青年 团的秘密 小组 。林英杰 在校 期 间 通过 阅读 大量 的革命 书刊 ,思想觉 悟提 高很快 ,随 后便加 入 了中 国共青 团 ,不 久转入 中国共产党 。 14年 春 ,林英杰 携妻 子陈绿漪 到 中共地 下党 领导 的 90
14年林 英杰奉 设在 上海 的中共华 东局 的指 派 ,到 台 96 湾 从事地 下革命 活动 。赴 台时 ,林 英杰路 过香港 ,找到 他
林英杰在台湾的公开职业是台中县员林中学的教师。 14年初 ,林英杰因身份暴露被迫撤退到香港。同年秋, 98
他 奉 中共 中央华 东局 的指 示 ,并在 中共 中央华 南分局 书记 方 方 同志 的指导下 ,重 返 台湾 ,任 中共 台湾省 工委委 员 , 负责 领 导 省 工 委机 关 报 《 明报 》 的 工 作并 伺 机 策 反敌 光 人 ,建立 武装组 织,为配 合解放 台湾做准 备工作 。 《 明报 》于 14年 秋 开始秘 密发行 ,是一群 台湾热 光 98 血青 年 自发组织 的读 书会 ,在学 习研 究马列 主义著 作和研 讨 台湾 时势 中 自发 自印 的~份刊 物 。后 由中共 台湾 省工 委 接手 ,成 立 了一 个宣传 组 ( 编辑 部 ),林英杰 任主 编 ,同
刷 ,最后秘 密带到 台北某~地 下据点分 发 。
《 明报》事 件后 ,虽 然林英 杰竭 力想要 保存 台中乃 光 至全 台湾 地下党 的 实力 ,但 事与愿 违 , 《 明报》 被破获 光

泪奔!国军老兵晚年“蜗居”台湾 75年后孙辈将其接回大陆老家

泪奔!国军老兵晚年“蜗居”台湾 75年后孙辈将其接回大陆老家

1949年,60万国民党士兵撤退台湾,与亲人骨肉分离。

“死也要回大陆!”虽然两岸政策逐步放开,但直至今日,因各种原因仍有不少大陆的亲人家属不知道在台先辈的下落。

来自湖南石门县47岁的何世安是“幸运”的,在爷爷离家半个多世纪后,他终于可以来台湾接爷爷的骨灰回家。

台北忠烈祠主建筑仿北京故宫太和殿,这里供奉着为国捐躯的抗日烈士。

1987年,台湾地区开放“老兵返乡”,但仍有部分老兵因身体和经济原因,无法回归故土,长眠异乡。

2018年4月25日,来自大陆26个家庭的80余名家属,来到灵前献花致祭,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自己抗战先辈的牌位。

“我这次来是要接爷爷回家的。

”在与台湾亲人见面会上,何世安讲述了自己爷爷的故事。

他的爷爷何松云是湖南石门县人,1944年春,27岁的何松云被抓壮丁进了国民党200师,1948年辽沈战役后,何松云经上海坐了7天7夜的船到达台湾,之后便断了音讯。

何世安说,爷爷离家后,太奶奶整天哭,最后哭瞎了双眼,去世时还一直呼叫着儿子何松云的名字。

何世安准备乘坐高铁前往屏东县接回爷爷的骨灰,“有一点紧张,希望顺利。

”在火车上,何世安回忆起小时候,除夕夜给爷爷上香时,何世安疑惑地问父亲,爷爷去哪里了?因为当时的环境,爸爸不敢讲,只是说爷爷去了很远的地方。

何世安与堂弟何世新同行,他们望着窗外屏东县变换的景色。

屏东县街头景象,这里是何松云曾经生活的地方。

1988年,大陆与台湾恢复通信,何松云与大陆家里取得联系。

他几次准备回湖南老家,但因身体太差没能成行,直到1992年6月去世,再也没能返回大陆故土。

何世安的父亲盼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父亲的骨灰在老家下葬。

但2015年何世安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临终前嘱托儿子一定要把爷爷带回来。

屏东县的出租车司机吴伟平前来接何世安。

2015年,何世安第一次孤身来屏东寻找爷爷的墓地,就是吴伟平带着他,当时他们在公墓找了三四个小时。

墓地中长满带刺的植物,吴伟平的小腿多处被划伤,何世安因此很感谢这位老哥哥。

台湾抗日将领后代

台湾抗日将领后代

台湾抗日将领后代:连战出席阅兵有助两岸和平发展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将于九月三号参加阅兵大典,台湾内部对此有不同讨论,台籍抗日将领后代31号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对连战此行表达肯定,认为有助两岸和平发展。

退役将领齐聚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邀来国民党大选参选人洪秀柱与会,凝聚深蓝团结力量,但场内几乎都在讨论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赴大陆参加九三大阅兵。

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只要不违背历史的真相,哪里办,什么方式办,我们都赞成。


连战这回前往北京出席抗战纪念活动,在台湾内部引发讨论,看在抗日将领后代的眼里,再度唤起对先人的追忆。

台籍抗日将军李友邦的儿子李力群比着墙上父亲照片,出示父亲当年抗战历程相关书籍。

李力群一度愤愤不平,因为台湾当年对日抗战行动前仆后继,绝非李登辉所说台湾与抗日无关。

对于连战参加大陆阅兵,李力群高度肯定。

李力群:“连战这次去完全是正面的,因为不管国军或者八路军,当时都付出相当的代价,两岸现在共同庆祝七十周年的抗战纪念日,也会促成两岸的和平,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亲的。


李力群也透露,原本他也受邀参加九三阅兵,但因时间上的问题,可能改由弟弟代表到大陆观礼。

他则会于十月份,出席大陆在福建兑山举行的台湾光复纪念活动。

“抗日花木兰”严秀峰的传奇人生 台湾抗日英雄

“抗日花木兰”严秀峰的传奇人生 台湾抗日英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日花木兰”严秀峰的传奇人生台湾抗日英雄
导语:说起台湾的抗日英雄,人们会联想到蒋渭水、罗福星与李友邦等,其实李友邦的妻子严秀峰,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1日,严秀峰女士的公祭仪式在新
说起台湾的抗日英雄,人们会联想到蒋渭水、罗福星与李友邦等,其实李友邦的妻子严秀峰,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1日,严秀峰女士的公祭仪式在新北市板桥殡仪馆举行。

尽管经常以抗日将领李友邦遗孀的身份出现,严秀峰本身就是一位勇敢的抗日女战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出身于浙江杭州富庶家庭的严秀峰才17岁,就效仿花木兰勇上火线,投身抗日。

此后,她辗转浙江各地,当时李友邦正在金华成立“台湾义勇队”准备抗日,两人因而认识,并于1941年喜结连理,从此谱出一段战地情缘,成为远近知名的“烽火侠侣”。

李友邦1906年出生于现在的新北市芦洲,曾加入台湾抗日志士蒋渭水创办的“台湾文化协会”,在日据时期多次参与抗日运动,高中时曾夜袭日警派出所,后因遭通缉转往大陆,就读于黄埔军校,积极从事抗日运动。

抗战胜利后,李友邦以中将军衔携妻子回台,从事青年与妇女的组织发动工作,不料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李友邦被扣上“通匪”罪名解送南京监禁,当时身怀六甲的严秀峰赶赴南京向蒋经国陈情,才让丈夫获释。

然而1950年,严秀峰被以“知匪不报”的罪名判有期徒刑15年。

次年11月,李友邦也被逮捕,并于1952年4月被秘密执行死刑,年仅46岁,留下一女四子,长女仅10岁,最小的不足3岁。

1965年,严秀峰出狱后才知丈夫已成枪下亡魂。

她以做女红、养鸭、卖菜等方式,艰难抚养五名子女,并创办“世界翻译社”,协助全台中小
生活常识分享。

牺牲在台湾的中共党员-缅怀与思考

牺牲在台湾的中共党员-缅怀与思考
牺牲在台湾的中共党员
缅怀与思考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
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毛泽东为牺牲烈士所赋诗作
惊涛拍孤岛, 碧波映天晓。 虎穴藏忠魂, 曙光迎来早。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铭文
夫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测,刚不能制,猝 然临之而不惊,无朕加之而不怒,此其智甚远, 所怀甚大也。所怀者何?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 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别亲离子 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风萧水寒,旌霜 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殒 后无名。 铭曰:呜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兮精魄, 安兮英灵。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 即名! 人有所忘,史有所轻。一统可期,民族将兴, 肃之嘉石,沐手勒铭。噫我子孙,代代永旌。
聂 曦 同 志 慷 慨 赴 死 照
朱枫同志
朱枫同志和长女、长子与次子
吴石将军像
情报员陈宝仓

被押赴刑场杀害的中共党员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英雄群像
主席诗作
英魂归来
• 半个世纪后长女长子次子后辈迎回朱枫同志
梦想从未终止 生命永远铭记

台湾抗日志士李友邦

台湾抗日志士李友邦

不准 使用 中文 ,也 不准讲 中国话 。校 长和绝
此 时 ,广 州作为孙 中山领导 国 民革命 的 大本营 ,吸引了全 国各
地 的有 为青 年。6 月 1 6 日上午 ,设在广 州黄埔 长洲 岛上 的黄埔 军校举
行 了隆重 的开学典礼 。
正在迷茫 中的李 友邦辗
转赶到广 州 ,入 读广东
台 湾 义 勇 队 成 立 初
期 的 合 影
5 2 l 文史精华t 2 0 1 7 0 1 上
RENW UCHUNQ l U 人 物 春 秋
警 卫 军讲 武 堂并 加 入 国 民党 ,同年 1 1 月,
归并 到黄埔 军校第 二期 。
1 9 2 5 年9 月 ,李友邦从黄埔军 校第二期
不满 日本 “ 皇 民化”运 动 ,成 为台湾文化协
李友邦 , 祖籍福建厦 门市同安县五山君。
会骨干 。1 9 2 4年 4月 ,他与后 来成为 台湾共 产 党领导人 的林木顺 等人夜袭 台北 长沙 ( 今 新 起 街 )派 出所 ,这 就是 当时 颇 为 轰 动 的 “ 新起街派 所事件 ” , 事后他 被校方 开除。 为逃避殖 民当局 的逮 捕 ,他与林 木顺等人 连
毕业 ,被派 去主持 由国民党 两广省工作 委员
会领 导 的 “ 台湾地 区工作 委员会 ”。李 友邦 全力 推动 台湾抗 日民主运动 ,曾多次往 返于 东京 、台湾 与广州 、上海 、杭州 等地 。1 9 2 9 年1 0 月 ,他 在上 海 被 日本 侦 探 逮捕 ,关 押
在 日本驻上海领事馆 , 后因“ 证据 不足” 释放 。
夜逃 离台湾 ,渡海前往上 海。
祖辈 于乾隆年 问渡海赴 台开 垦耕种 。李友 邦 出生 的那年 ,已是0 余年 。1 9 1 2年 ,6 岁 的李 友邦上 了和尚洲

“不能忘记台湾人民反殖民的历史”—-“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

“不能忘记台湾人民反殖民的历史”—-“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

台声TAISHENG “不能忘记台湾人民反殖民的历史乃—一“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走进新北市■柴逸扉补立极近日,“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第32站在新北市芦洲区芦洲李宅举行。

台湾抗日志士及亲属、部分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一道出席开幕式。

有关专家表示,整个日据时期的台湾史就是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史,期待台湾民众通过图文展了解历史,继而理解现在、走向未来。

本次展览由辜金良基金会董事长、知名作家蓝博洲策展,展出珍贵图文史料150帧以上,具体呈现1895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的50年间,台湾人民在各个时期的反抗行动与牺牲。

蓝博洲说,这场展览办在台籍抗日将领李友邦先生的故居,意义很特别。

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他所准备的图文资料,也能实地感受李友邦将军活跃在抗日前线、号召台胞共同为抗日救国而奋斗的家国情怀。

他期盼两岸人民能够通过共同理解历史,进而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

李友邦先生遗孤李力群表示,芦洲李宅兴建于1895年,这一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台湾日据时期的家庭(资料)活动现场,策划者蓝博洲向观众介绍台湾日据时期的悲惨史实条约》,李氏先祖愤而辞官来到芦洲落户。

李友邦先生于1906年出生于芦洲李宅,1924年因不满日本殖民统治,潜渡大陆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在国共合作期间加入抗日行列。

“父亲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光复台湾’,台湾义勇队与少年团的军服上就刻着’复疆’二字。

”李力群说。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会长、屏东佳冬萧家抗日志士后代萧开平医师在发言中讲述了家族抗日的历史以及台湾青年潜渡祖国大陆参加抗日的历程。

他说,这些真实的历史与精神,在被政治人物的有意操弄中被台湾人忘记了。

人不能忘记历史。

这个巡回展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重拾记忆。

本次展览由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辜金良文化基金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芦洲李宅古迹维护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

展览持续至5月18日。

加(编辑:靳振国)71。

寻踪台湾隐蔽战线上的中共英雄[权威资料]

寻踪台湾隐蔽战线上的中共英雄[权威资料]

寻踪台湾隐蔽战线上的中共英雄“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这是一段封存了60余年的秘密……2013年10月,由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建设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正式落成,为了纪念牺牲于台湾的大批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这是官方第一次以纪念广场的形式公开纪念那段历史。

在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花岗岩烈士名录墙上,笔者看到,镶刻着经各方查找已经发现的846位当年牺牲于台湾的烈士英名,尚有200多名烈士的姓名没有下落。

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在隐蔽战线开展斗争1928年4月,当时以旅沪台湾革命青年为骨干的台湾共产党(后被俗称为“老台共”)在上海租界一家照相馆的2楼成立。

第一届领导人为林木顺、林日高、庄春火、洪朝宗、蔡孝乾,中央候补委员有翁泽生、谢雪红,台共书记为林木顺。

台共建立后即返岛发动群众,并于1929年在台湾中南部发起小规模暴动。

日本警方随之展开第1次“台共大检肃”,逮捕了许多骨干。

随着日共组织被破坏,1931年日本警方在台湾全岛发动第2次“台共大检肃”,抓捕了台共领导谢雪红等人并判重刑,导致组织瓦解,只剩下少数人隐蔽民间或潜回大陆。

蔡孝乾回福建后进入中央苏区,作为台湾代表参加了第2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后跟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抗战时还担任过八路军敌工部部长。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随后,国民党军由美军运送接收台湾,中共中央也决定在台湾建立党组织。

为此,中共中央任命蔡孝乾为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

1946年4月,首批干部由张志忠率领从上海搭船潜入基隆、台北开始活动。

蔡孝乾则于7月进入台湾,联络岛上的“老台共”谢雪红等人秘密建立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

1948年底,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面临崩溃,其党、政、军机构和特务机关陆续迁台,对岛内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但是地下党组织还是得到快速发展。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蒋介石败退台湾,此时台湾工委向中共中央报告称地下党员发展到1300人,同情党并参加地下活动的群众还有2000人,如果再加上可以动员的普通群众,可以掌握的群众将达5万人,但在岛内700多万人口中仍显薄弱。

我的美德故事演讲稿实用

我的美德故事演讲稿实用

我的美德故事演讲稿实用徐骧(xiāng)是台湾杰出的抗日义军领袖。

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日军在台北登陆。

台湾人民义愤填膺,奋起反抗,推举黑旗军头领刘永福为抗日领袖。

可是,黑旗军只有几千人,怎能扭转危急形势呢?这时,酷爱习武的乡村秀才徐骧挺身而出,召集乡民们说:“我们虽然把台湾的抗日重任托于刘公,但刘公孤立无援。

我们应该组织起来,人自为战,家自为守,誓与我台湾岛同生死,共存亡!”激昂慷慨的言词,激励了大家。

会一散,各乡就选派了壮丁,组成民团,推举徐骧为团长。

从此,徐骧同台湾人民转战抗日。

6 月,刘永福派徐骧去援助新竹守将杨紫云。

这时的竹林,枝繁叶茂。

徐骧令抗日义军身着竹叶装,头戴竹叶帽,潜于竹林中。

敌人走进竹林,徐骧一声令下,杀声四起,敌人毫无防备,乱成一团。

抗日义军以一当十,越战越勇,杀得敌人狼狈逃窜。

8 月,日军进犯大田溪,徐骧和黑旗军守将吴彭年布好埋伏。

日军刚渡过溪水,吴彭年的伏兵就发起攻击。

日军一见,连忙后撤渡河。

刚渡一半,徐骧的伏兵又喊杀着冲了过来。

日军大乱,纷纷溺水,死亡不计其数,抗日义军大胜。

不久,日军向台湾中部的彰化一带进犯。

吴彭年、徐骧据守八卦山。

敌人收买汉奸,从小路爬上山顶,抗日义军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击毙敌人1000 多人,日军少将山根信成当场毙命。

10 月,日军又向台湾南部的嘉义县进攻,徐骧和守将王德标挖掘了地道,直达敌人营下,填装上大量炸药。

半夜时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敌营升天,炸死敌人700 多人。

日军不断增援,而抗日义军粮饷弹药缺乏,处境越来越困难。

徐骧和王德标退守到台湾南部一条叫曾文溪的河流附近,动员了高山族壮士参战,日军猛攻,王德标战死。

徐骧身受重伤,仍指挥战斗。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振臂高喊:“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虽然台湾最终落入日军手中,但徐骧等爱国志士的英雄气概,始终鼓舞着台湾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

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出美德。

台湾望族抗日 佳冬萧家“好男好女”可歌可泣

台湾望族抗日 佳冬萧家“好男好女”可歌可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台湾望族抗日佳冬萧家“好男好女”可歌可泣
导语:当悲哀的昨日将要死去,欢笑的明天已向我们走来,而人们说,你们不应该哭泣”一群男女步履蹒跚地走在乡村田埂上,画面色调清冷低沉,歌
当悲哀的昨日将要死去,欢笑的明天已向我们走来,而人们说,你们不应该哭泣……”一群男女步履蹒跚地走在乡村田埂上,画面色调清冷低沉,歌声悲凉却透出刚毅。

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好男好女》中,这样一段画面重现了1940年几位台湾青年不满日本殖民统治,跨越海峡,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的真实历史,让人们看到残酷时代里一份纯净的理想主义情怀。

影片原型之一的萧道应出身台湾南部乡村,曾祖父萧光明是1895年组织乡勇抗击入侵日寇的客家领袖,那场以寡敌众的战斗中,萧道应的祖父壮烈牺牲。

萧家可谓一门抗日英豪,但那段传奇往事如今却少为人知。

在萧道应之子萧开平的带领下,新华社驻台记者走进了位于台湾屏东县佳冬乡的萧家古厝。

踏入穿越百年的历史现场,台湾同胞悲壮的抗日画卷徐徐展开。

1895年:古厝浴血“书房”成战场
屏东萧家祖籍广东梅县,来台历史要追溯到1786年。

到萧光明是第三代,他秉持客家人勤劳、刻苦的精神,经商有成,萧家逐渐成为佳冬地区的一大家族。

萧家古厝修造于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历经三代。

这座五堂大宅院是台湾相当具有规模且保留完整的客家建筑,整体布局采双“回”字型围拢式格局,严密的建筑配置显现客家民居强调的内聚性与防御性。

踏入古厝,质朴之风扑面而来,与一般深宅大院不同,没有多少雕
生活常识分享。

台湾教育家抗日护台 “练十万学生军”救国

台湾教育家抗日护台 “练十万学生军”救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台湾教育家抗日护台“练十万学生军”救国导语:丘逢甲(1864年1912年),台湾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

他原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仓海,也称仓海先丘逢甲(1864年—1912年),台湾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

他原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仓海,也称仓海先生,诗文中常自署“东海遗民”、“台湾遗民”。

《马关条约》签订后,为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占,丘逢甲亲率义军,与日军抗争。

护台失败后,他内渡大陆,广兴新学,以图强国。

逝世前,丘逢甲仍不忘光复台湾。

丘逢甲至今仍为台湾人民所深深敬仰。

树立教育救国信念1864年(清同治三年),丘逢甲出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一家教书先生家。

丘逢甲4岁入塾读书,由其父教读。

他生性聪颖,6岁能诗,7岁能文,14岁考取秀才,福建巡抚丁日昌很是赏识,赐他为“东宁才子”(东宁即台湾别名)。

25岁丘逢甲应福州乡试,中举人,26岁赴京会试,考中进士,成为我国历史上台湾籍有数的著名进士之一。

时值19世纪晚期,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斗争激烈,我国领土成了帝国主义瓜分的对象。

台湾孤悬海外,为我国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

在这种背景下,丘逢甲痛感民族、国家祸患重重,日益关心中外事变,接触了西方文化,“慨然有维新之志”,“毅然以天下为已任,恒为大吏陈国家大计”。

他虽然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但他深感清王朝腐败无能,无意做官。

他认为不如“专意养士讲学,或为民间仗义兴笔,反有意义”。

于是在光绪帝接见后,他即告假归台省亲。

回到台湾后,福建省台澎道唐景崧对他很赏识,请他出来做官,被他谢绝,他只允任《台湾通志》采访师。

1889生活常识分享。

简大狮——台湾抗日三猛之一

简大狮——台湾抗日三猛之一

简大狮——台湾抗日三猛之一简大狮介绍中文名:简大狮别名:简忠浩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台湾淡水出生日期:1870年逝世日期:1900年职业:抗日义军领袖主要成就:反抗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简大狮(1870—1900),出生于台湾淡水,原名简忠浩。

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给日本。

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的斗争。

简大狮多次谋划进京暗杀李鸿章,都被亲友劝阻。

1895年日本侵略者铁蹄踏进台湾,在台湾烧杀淫掠,简大狮在淡水揭竿起义,率领义军攻袭台北,首次攻打江头,断开引北电话线;转而攻泸屋街,与日军巷战于天后宫,致日军死伤三百多人,日军援兵至,退入山中。

抗日义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武装斗争整整三年。

日军进山围剿,简大狮在台湾无法立足,潜回漳州。

日寇获知,胁迫满清政府围剿。

简大狮未被日军所捕,却被清军抓获。

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把简大狮“引渡”给日人。

1900年3月22日简大狮在台湾受尽酷刑后,被日寇杀害。

人物生平简大狮(1870年—1900年3月29日),本名简忠浩,生于台湾省淡水县(现新北市淡水区)。

年轻时随族亲回南靖县梅林乡长教材祭祖省亲,时值长教简德润大宗祠开设武术馆,延请武林高手,教授族中子弟练武强身。

简大狮身高体壮,对武术素有兴趣,便留下来习武。

他力气根大,宗祠门口两只石狮子,一般人都挪不动,他能举起绕行宗祠一周。

众人称他力大过狮,于是易名“简大狮”。

出师后,简大狮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开始在漳州、石码、厦门一带,献艺于街头,名声大噪,不久渡台回到淡水。

在淡水,招徒授艺,广交朋友,声望很高。

寻访台湾义勇队在大陆的抗战遗迹

寻访台湾义勇队在大陆的抗战遗迹

友邦为少将队长。

著名民主人士郭沫若、李济深、邵力子均为台湾义勇队刊物《台湾先锋》题词,进一步扩大了台湾义勇队的影响与知名度。

“台湾义勇队当年在金华主要开展了四方面的工作。

”原金华市台办主任、台湾义勇队史料研究专家金振林向记者介绍说:“第一,对敌政治工作。

义勇队成员熟悉日语,他们利用语言上的便利,翻译日军文件,审讯并教育俘虏,深入敌伪组织获取情报等。

第二,医药救护工作。

1939年,台湾义勇队在金华成立抗战时期第一家医院,之后,又相继在衢州、兰溪、建阳成立了3家医院,军人、出征家属及贫苦民众一律免费。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生产报国和巡回宣传工作。

”一直到1942年金华沦陷,台湾义勇队回到福建,继续坚持抗日工作。

为了纪念台湾义勇队在金华的抗日功绩,金华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在原来“台湾医院”的旧址,建起了“台湾义勇队纪念馆”。

台湾义勇队纪念馆,是目前中国唯一的有关台湾人民有组织参加祖国大陆抗战的历史遗存,馆内有义勇队创始人李友邦将军的铜像。

该馆分2个展厅,展出老照片60余张,书画、文件、徽章及军用品、队员生活用品和墓碑及铜像等文物近百件,再现了当年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的战斗与生活。

这些历史遗物,大多是当年的义勇队老队员、少年团老团员捐赠的。

最近刚刚去世的李友邦将军的夫人严秀君女士曾经邀请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据了解,这是马英九在大陆的唯一题词。

此外,纪念馆还收藏有汪道涵、连战等人的题词。

该馆2014年成功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场馆、遗址名录,这也是名录中唯一涉台的抗日遗址。

台湾义勇队纪念馆目前每年要接待5千多名参观者,其中不乏来自台湾的客人。

采访这天下午,恰好有一个两岸学生参访团来参观。

来自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邱俊彦对记者说,这些年,大陆发展很快,机会无限。

他希望通过参观交流,让同学们多了解大陆,让自己的所学能够有更广大的发挥空间。

更重要的是,让两岸青年间的距离能够再拉近一点,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名人故事】抗日名将孙元良在台逝世

【名人故事】抗日名将孙元良在台逝世

【名人故事】抗日名将孙元良在台逝世
,
抗日名将孙元良(台湾“中广新闻”图片)
中国台湾网6月11日消息据台湾媒体10日报道,抗日战争期间在“八一三”淞沪
会战誓死抵抗,还留下“八百壮士”继续抗敌的抗日名将孙元良,已在5月25日过世,
享年103岁;遗体本月9日火化,骨灰目前暂厝林口。

家属10日在报纸刊登半版启事宣布,将依孙元良遗愿,未来选择适当时机迁葬南京。

孙元良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在他过世前,是硕果仅存仍然在世的黄埔一期校友,
孙元良之子就是台湾著名的电影明星秦汉。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时,孙元良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师二五九旅少将旅长,是国民党军队中少数在抗战爆发前即与日军作战的部队。

抗日战争爆发时,孙元良担任国
民党最精锐部队、接受过德式训练及全德式装备的八十八师师长,坚守上海闸北阵地长达
一个半月,粉碎了当时日军“三月亡华”的美梦。

在淞沪会战告一段落后,孙元良又下令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第一营的四百多名官兵,固
守“四行仓库”阵地,掩护部队撤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壮士”。

孙元良在回忆
录中透露,当时是他亲手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交给中校副团长谢晋元。

(云鹏)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台湾 民 主 国 ”要 自力 抗 战,
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 ,割 台湾偿 原有 的清兵或有留下来 的,但 多已奉 师 团 到 台协 助 。至 台 南陷 后 ,北 部 义 命内渡。前来支援的黑旗 军刘永福名 军继 起 ,乃 再调 混 成 第 七旅 团来 援 。 气虽大但人员有限 ,另有临时招募的 先后兵数总计有七万零四十九人 ,马 九干四百三十四匹 ( 据 日参谋本部 争
琰 的 部 队 ,在 “ 连 呼 报 仇 、报 仇 下 , 搜 杀 败 兵 ,彻 夜 不 止” 的情 况 下 恣 意 杀 戮 。在 大 料 琰 失 陷时 ,被 捕 的 数 十 名 义 民 军 和 江 国 辉 ,因 “ 受 到 拷 打 亦 三缄 其 口”而全 遭杀 害 。 吴 汤 兴 、徐 骧 、姜 绍 祖 奋 勇 抗 日 之 举均 列入 连横 《 台湾 通史 》 列 传外 , 洪弃生亦有 《 台 湾沦 陷 纪 哀 》一 诗 记 其 抗 日事 迹 同 : “ 谁 料 大厦 倾 ,乃逢
梁变 法 ”。“ 近 之辱 国丧 命 , 强藩 压境 ”
能超 过百 营 。连 氏 《 台湾通 史》载 ‘ 土
台湾巡抚唐景崧出走后,日军轻
易拿 下 台 北 。留 守 台 南 的刘 永 福 拒 绝 被推 为 “ 总统 ” ,而 继 续 号 召领 导 台 民抗 战 。 日军 南下 时 ,遭 到 吴 汤 兴 、
甲 午 战 败 ,1 8 9 4年 1 1 月2 4日,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 发表宣言称: “ 中 粤 勇 良莠 不 齐,此 外 则多 为 义 军。
国 积 弱 非 一 日矣 ,上 则 因 循苟 且 ,粉 其人数 ,据 台湾文献史学者陈汉光在 清战史 》附 录 ) 。海军有常备舰队及
饰虚张 ,下 则蒙昧无知 ,鲜 能远虑。 近之辱国丧命 , 强藩压境 , 堂堂华夏 ,
台湾
作者 I 王晓波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
今 年 是 马 关 割 台 和 乙未 之 役 1 2 0
1 7日,日军宣布 “ 始政 ”。
陆军 主 力为近 卫师 团。 混 成支 队辅 之 。 嗣 因死 伤 过 多 ,无法 南侵 ,始 调 第二
周年。梁启超 曾言: “ 吾 国四千年大
二 百兆 以后始 。 ”
抵 外 亦 不 上 四 十营 ( 日参 谋 本部 《 日 近 卫 师 团乃 日军精 锐 部 队 ,现 代 化 武 器 装 备 ,训 练 有素 ,而 台湾 义军 却 多
1 8 9 5 年 5月 ,康 有 为 率进 京 赶 考 清 战 史 》载仅 三 十 八 营 ,人 员计 共 为
的各省举人向满清皇帝上 “ 万言书” 同: “ 伏乞皇上近法列圣 , 远法禹汤,

万三干二百名 )。若以混成第一旅 乌合之 众,武器简陋 ,而 有 “ 竹竿绑
团台湾史料载,甲午战争之初,全台 菜刀”之说,对照两军实力.胜败早
巳了然 。
特 下 明 诏 ,责 躬 罪 己 ,深 痛 切 至 ,激 兵 勇有七 十 一营 ,如 是 计算 最 多 亦 不
厉天下 , 同雪国耻 。 ” 除“ 责躬罪己” 外,
在 “ 公车上 书”力争 “ 诛奸相 ,绝和 化 番 与 隘 勇 相 同 。除 此 外 ,台湾 兵 力
议 ” , 台民 力 争 “ 义 不 臣倭 ” 统 统 无 有 一 百 五 十 余 营 ,人 数 约 五 万 人 。” 望后 。2 5日 ,台民 只得 拥 台湾 巡抚 唐
至于武器 , 《 台湾警察沿革志》则载:
不齿 于邻 邦 ; 文物 冠裳 , 被 轻于 异族 。
有志 之 士能 无抚膺 。”
《 台湾抗 日史 》云: “ 抗 日政府成立 运送船四十余艘,汽艇短 艇数百 ,人
后 ,去杨岐珍及万国本十余营时加新 员总数约一万余人 。此外 尚有武装警 起义军 ( 以八营计 ) 及 团练渔 团等对 官 七 百 余 人 .兵 力可 谓 相 当雄 厚 。”
本学 者 向山 宽 夫说 : “ 以大 料蚨 为 中
为生番做警卫,还有的称作屯丁 以归 心 所 进 行 的 义 民 军抗 战 .之 所 以 如 此
激 烈 ,是 因该 地 乃 是 素 以 勇敢 闻 名 的 岛 内 少数 粤 人 的集 居 地 带 ,住 民 连 老 幼 妇 女 均 拿起 武器 作 战 。 此次 战 斗 ,
“ 非 正规 军 的兵器 往往 是猎枪 、 木枪 ,
景崧为 “ 总统”, 成立 “ 台湾民主国” 三 貂湾澳 底;6月 5目,唐景 崧搭德
轮 回厦 门 ;6 月 7日,日军 进台 北城 ;
日军有二十名阵亡者 、二十六名负伤
者 ,消 耗 步 枪 弹 六 万 干 六 百 发 。” 由于 受 到激 烈抵 抗 ,使 日军 对 义 民 军 与 住 民 心 怀强 烈 的 复 仇 心 。 占领 大
并提出 “ 变通新法”, 而有尔后的 “ 康 客新 旧为数三 百数 十营 ’ 谅不确 实 。 ”
或据 《 台湾警 察 沿革 志 》的记载 : “ 当 即 甲午 战 败 。兴 中 会 是近 代 中国 民族 时台湾除正规军 ( 专属练勇两军 ) 外,
自救 运 动 革 命路 线 的 开始 , “ 康 梁 变 还有十数营绿营军 ,他们被 委任 以驿 徐骧 、姜绍 祖等人 的奋力抵抗 。据 日 法 ”则是 宪政 改革路 线 的开 始 。 故 “ 割 递 、邮 夫 、盐 务 、保 甲等 职 ,在 番 界 台湾 , 偿 两百 兆 ”乃 “ 大梦 之唤 醒 ”。
准备 自力抗战。然而 2 9日,日军登陆 十有 八九 没有 火器 , 携带 剑戟 竹枪 。 ”
至 于 日军方面 ,陈汉 光 则云 : “ 侵
台 日军最 高 指 挥机 关 为 台湾 总 督 府 ,
赛 任 编 辑 赵 挥


_ l l . r ‘ . ,
0 _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