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以孙绍振、钱理群、韩军的解读为例
孙绍振文学文本细读研究--以“比较还原法”为例
应用 于解读所有 文学作 品 ,悉心地还原 事物 ,运用联 系的观点研 究矛盾 , 使 “ 比较还原 法”
成为 阅读与欣 赏的万能钥匙 。 关键词 :孙绍振 文本细读 还 原比较 法
文章 编号 :I S S N 2 0 9 5 — 6 7 l 1 / Z 0 卜2 0 1 4 一 O 5 — 0 0 1 6
一
、
引 言
料 ,而是 “ 依靠抽 象能力 把构成 艺术形 象的原 生状态 想象出来 ,找出差异 ,作为分析的起点。 “ 还原”往 往和 “ 比较 ” 相辅相成 。 在“ 比较”中 “ 还原 ”, 在“ 还 原” 中 “ 比较 ”, 故称为 “ 比较还原法 ”。 教师将 “ 比
长期 以来 ,在语文阅读教学 的课堂 中充满着无效 或低效 的文本分析 。孙绍振先生认为 :
4 . 情感逻辑 的比较 和还原 情感逻辑 的特点 不仅是绝对化 ,而且可 以违反矛
盾律 、排中律 、充 足理 由律 。艺术 家在 艺术形象 中表
现 出来 的情感 逻辑 不 同于科 学家 的感觉 。艺 术感觉
( 或心理学 的知觉 ) 之所以艺术 ,就是 因为它是 经过 个人主观情感或智力 “ 歪 曲”的 。正是因为 “ 歪 曲” 了,这种表面上看来 比较表层的感 觉才能成为深层情
形象天衣无缝 、水乳交融 ,一些在方法论上不 坚定 的
较还原法”落实到文本研 究中应 做到以下几个 方面 :
1 . 想象 出作 品省略和淡化的内容
“ 比较 还原法”需要 联想 和想象 ,它要求语文教
师要 善于利 用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 ,假想 出未 经加工 的生活原生态 ,这样才能形成共赏分析 的
这种方 法 适应 性 比较广 泛 ,尤 其是 一 些经 典作 品 ,从 莎士比亚 的剧本 到中国的 《 三国演 义 》;从 自
文本细读的要义——“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
文本细读的要义——“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中学语文论文文本细读的要义——“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钱理群先生的《名作重读》和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除了颇高的学术价值,还具有两位著名学者大概意想不到的驱动效应,那就是给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吹拂了一股“文本细读”的清风。
尽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细读”行为也并非始于两部论著出版之后,但作为一种自觉的阅读教学理念,应该是在中小学语文教改正式拉开帷幕之后。
如今似乎还不能说“细读”理念已经完全深入人心,而整体观之,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是积极而明显的。
惟其如此,继续探讨“文本细读”并非狗尾续貂,而是适逢其时,必不可少。
中学语文教改风风雨雨几十年,虽然不乏亮点,但并没有取得多少令人欣慰的实质性进展,孙绍振先生当年批评的“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
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
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
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①等现象并未明显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鉴此,笔者主持申报并立项运作省级教研课题“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参与并指导课题组同仁致力于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实践探索。
本着理论指路、实践验证、认真部署、积极尝试、通力合作、务求实效的科研理念和态度,力求妥善把握“文本细读”的有关“要义”,努力避免若干“失当”,以稳步推进本课题研究,并获得理想的预期课题研究成果。
1.细在“语言(义)”。
阅读教学必须遵循阅读规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应当以语言(义)的揣摩、品味为基本定位。
语言,既是构成文本的建筑材料,更是文章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
只有正确把握语言(义),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含意),即现代诠释学所谓的“作品的意图(也称‘本文意图’)”。
无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非文学类文本,正确理解语言(义)均系阅读教学的“头等大事”。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_龚帅
“可热闹是 他们 的,我 什 么也 没 出问题。”⑥如果说通过还原揭示 面,如《记承天寺夜 游》可以通过
有”,如果不能抓住这个关键句, 矛盾是“提出问题 ”,相对应的做 对“闲”的还原,从“摆脱世俗苦闷
就无从还原出“客观存在热闹”与 好微观分析就是“回答问题”,分 的豁达”到“闲适的人生境界 ”的
“而笔下那般静谧”之间的矛盾, 析出 深层矛 盾中所反映出的,成 价值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在历史
(二)孙绍振文本细读法中的 入 微 的 分 析 运 用 了 多 种 分 析 方 者以深刻的激发,并促成一门新
“分析”
法,并建构起了系统分析的七个 学科—— —“文本解读方法论”的诞
1.处于主体位置的“分析”
层次,从不同层面保证了分析的 生。
“分析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 可能性:第一,价值观念(真善美)
孙绍振的微观分析法具有原
文本读法
2015.04
学教育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
龚帅
内容摘要: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是在呼唤“回归文本”却又苦无良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这种解读方法可以 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脱离文本”、“盲目拓展”、“伪分析”等问题,孙教授结合具体案例的微观分析研究也为我 们展示了文本细读法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对孙绍振文本细读法的梳理,我们能够感觉到通过“学会微观分析” 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可行性,这对语文阅读教学乃至文学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批学者对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成 现出的特殊性内涵) 作比较并从 空洞的概念,把非常具体的、微妙
果,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就是典 其间寻找差异,二者不一样才有 的内涵揭示出来。去蔽的过程就
型代表。
分析的空间。这就对解读 《木兰 保证了还原的可操作性,从而保
孙绍振先生文本细读讲座为高中语文《导学精要》开发提供
孙绍振先生文本细读讲座为高中语文《导学精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姜恒权
2014年3月25——26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文本解读专家孙绍振莅临沙坪坝区,在我区青木关中学“铸秀讲堂”奉献了一道文化大餐——“文本解读专题讲座”。
沙坪坝区的300多
名中学语文教师到场聆听了讲座。
本次讲座分为三部分——经典散文解读、经
典小说解读、经典诗歌解读,分别于25日上午、
25日下午、26日上午在青木关中学“铸秀讲堂”
举行。
讲座中,孙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不论在中学还是在大学课堂上,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也是弱点。
多数语文教师
所做的就是按照教参的说法去教,视未知为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
国内众多的理论家和批评家也会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许多建议,但由于缺乏文本解读能力,因此往往不能深入到语文教学的内部。
孙绍振教授兼收并蓄当代各家解读理论,从真善美、观念、意脉、形式、还原法、对话等角度深入浅出地引领在场语文教师思考语文文本分析的观念和操作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78岁高龄的孙老,精神矍铄,每堂两个小时的报告一气呵成。
他的演讲个性鲜明,率性而言,却常能别出心裁,语惊四座,幽默风趣,睿智异常,让人拍案叫绝。
演讲现场,鼓掌、欢笑、对话、质疑,现场强烈的互动氛围感染了每一位受众,相信这次讲座对沙坪坝区高中语文《导学精要》的开发帮助是巨大的。
2014-3-27。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鲜出炉。
在原有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新增了学习任务群,与阅读有关的新内容包括整本书阅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
增添了不少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新的要求包括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媒介,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既要学会略读,梳理书本梗概;也要学会精读,在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并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等。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现实的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经典文本,适合而且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
本论文从孙绍振的文本分析理论中得到启示,意在强调文本细读之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总结文本细读的基本方法,以及具体阐释文本细读该如何应用于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期望能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本文总结了孙绍振文本细读的一些方法,并探讨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试图提出一些可供一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的具体方法。
以人教版的中学语文课文为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完成论文。
本论文一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
主要包括本论文研究提出的缘由、研究的价值、孙绍振阅读教学名作细读方法研究的情况,文献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一到三章,主要是对本文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的形成从个人经历、现实需求、理论积累三个方面进行基本介绍。
接着将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方法概括为还原法、比较法和错位法。
并进行了一些分析。
说明了文本细读的价值和优势,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围绕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展开,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提出了以矛盾为突破点进行设问,以关键词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巧用比较这几种具体方法。
文本细读的一把利刃——孙绍振还原分析法述评
《 还原 分析 和 微观 欣 赏 》
综上 所 述 , 所谓 还原 分 析法 , 靠 抽象 能力 , 据艺 术 形 即依 根
无效或低效的文本分析。 其原因之一 , 就在于有效的、 具有可操
作 性 的文本解 读方 法 的缺失 。要 进行 具体 分析 , 果没 有一 定 “ 如 的方 法论 的 自觉 , 则无 从下 手 。 面对 文学 经典 时 , 在 这种 困难 就 更 为突 出。 因为 文学 形 象天衣 无缝 、 乳交 融 , 些 在方 法论 上 水 一
语义, 然后将之 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 , 揭示出差异 / 矛盾来, 就
可 以分 析 了。”
— —
《 再谈“ 还原” 分析方法》
还原“ 也就 是 根 据 艺 术形 象提 供 的 线 索 , 未 经 加 工 的原 把 生 的形 态想 象 出来 , 出 艺术 和原 生 形 态之 间的 差异 , 了差 找 有 异 就 不 愁没 有利 刃
— —
孙绍振还原 分析法述评
。 肖元 凯 , 叶成 叶
( 宿迁市青华 中学, 江苏 宿迁 2 30 ) 2 8 0
【 摘 要 】近 些 年 来 , 绍 振 先 生 不 断 发 展 、 化 了文 本 细 读 的还 原 分 析 法 , 渐 成 一 定 的体 系 和 可 操 作 孙 深 并
深 刻 的分析 , 全 国产 生较 大 反 响 。20 年 , 在 02 主编 的 初 中实 验 语 文课 本在 教育 部 立项 。20 年 4 , 03 月 专著 《 谏 中学 语 文教 直 学》 出版 。
“ 还原 ”这与现 象的还原在精神上一致 , 更具有形而下 ( 但
的 操作 性 )也 就是 想 象 出未 经作者 处理 的原 生的 状 态 。 生的 , 原
文本解读的层次和方法(孙绍振)
⽂本解读的层次和⽅法(孙绍振)⽂本解读的层次和⽅法⼀直不敢整理孙绍振的讲话稿,因为⾃⼰听得不⼤认真,细究起来,可能是起得太早(凌晨5点),加上奔波,或者是本⼼对于讲座之类没有热⼼,所以尽管⼤名⿍⿍的孙绍振,⼀个来头不⼩的教育专家来做报告,我也克制不住地打瞌睡,所以只断断续续地记了⼀点东西,这样⼜从何整理呢?朋友和我探讨《再别康桥》的教学,⽅想起孙⽼师讲过这课的分析。
打开笔记,才发现,仅仅是我记录的这些,也反映了⽂本的解读也是很有⽅法的。
下⾯略作整理,答谢朋友的厚爱。
1、“教师主导”地位应备受重视教师主权受压抑,学⽣主体成霸权的时代应该改变了。
因为教师主导,即教师主体引导,教师主体是专业的⾃觉的主体,是系统的长期的积累的⽣命,⽽教师和学⽣的“平等”只是⼈格的平等,⽽不是学识。
这⼀点钱梦龙先⽣就是教师职业的华佗,他早就指出了教师职业的弊病,教育⾏业喊出“保卫钱梦龙”的⼝号是正确的。
“对话”,不是⼀个新名词,⽽是历史的产物,早从孔⼦开始,所以必然它也有历史的局限性,所以才有“主体”⼀词的诞⽣,这个教师主体指⾃觉主体引导⾃发主体(学⽣为⾃发主体)。
说什么学⽣的独特感悟,⼀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莱特,学⽣的⾃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主体⽔平是有限的,合作探讨也不⾏,因为他们⽔平相当,需要有更⾼⽔平的教师主体来引导。
⾃发是⽆⽤的,只是从⽆知到⽆知。
⽐如,《愚公移⼭》结尾写到夸娥⽒移⼭,表明作者并没有否定了智叟。
夸娥⽒是谁?夸指⼤蚂蚁,娥指⼩蚂蚁,实际上移⼭的是蚂蚁,⽽作者要歌颂的正是这样的蚂蚁移⼭的坚毅精神;作品将要歌颂的对象起名为“愚公”,也只是⽤了反讽的艺术⼿法表达观点。
所以有的⽼师还没有分析⽂章,就在学⽣的左右下先把⽂章否定掉了,这就把语⽂抛弃了。
重申的是多元解读,⾸先由把⽂本读懂。
我们⽼师当学⽣⼀望⽽知的时候,要叫他⼀⽆所知,要切记,⼏个⽔平不⾼的⼈,探究来探究去只是浪费⽣命。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千古传颂,其实当初滕⼦京⾃⼰也创作了好⼏篇,但是却没有⼀篇传世的,滕⼦京亲眼见,亲⼿摸却写不出好的⽂章来,⽽范仲淹当时远在军中任职,未曾和洞庭湖谋⾯,却能写得如此动⼈,说明什么?不是看了就能写,不是真的就是美。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的启示
乱 、 条 理 不清 晰 、 病 句 很 多 。 所 以 最 后 一 个 环 节 , 教 师 应 [2】刘少雪,张应强.高等教 育改革:理念 与实践 【M】.上海交通 大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求 每 个 学 生 根据 讨 论 情 况 和 老 师 的 评 点 当堂 写 出 一 篇 文 出版 社 ,2007.
章上交 ,锻炼 学生的书面表达 能力。这一环节要 求学生在 【3】杨德 广.高等教 育 学概 论 [M].上海 :华 东师范 大学 出版社 ,
体性 不是 由教 师 自己确 立的 ,而 是在激起学 生主体性 的过 程标准》中抽离 出来。
程 中发展起 来的,是 以自己的强势主体性来树立 的。
孙 教 授 的文 本 “细读 ”能 力无 与伦 比,在本 书 中 为
三、 重 视 文 本 的 审美 价 值
我们 展示 了他 的比较还原法 ,不仅形成 了系统 的理论 ,而
上 ,仅仅理解 为木兰 是个英雄 ,从而丧 失教师的 强势 主体 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等内容 。语 地 位 。 《课程 标 准 》指 出 ,教 师 的权威 不 是其 职 位给 予 文 的学 习不能 只关注 文本 的审 美价 值 、心灵 的塑造 ,它应 该 是
的,而是在师 生对话 的过程 中建立 起来 的。然而教师 的主 工具性 与人 文性 的统 一 ,语文 的工 具性从 来就 没有从 《语 文课
理
孙 绍振 《名作细读 微 观分析个案研 究》 的启示
◎柳 盼 盼
长 期 以来 , 文 论 界 对 文 本 微 观 分 析 既 缺 乏 理 论 研 究 , 行分析 ,往往 凭直觉去鉴 赏文学作 品。比如 抓住文本 的思 又缺乏实践 的可操 作性 。 《名作 细读——微观 分析个案研 想 内容作多方面 了解 ,抓住文本语 言做 深入细致地 品味, 究 》是孙绍振教授针对 此弊病而创作 的,他将 中学语文 教 抓 住 文本 的人物 形象 进 行深 入分 析等 。这 里 的抓住 “内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是一种独特的解读方法,它以文字论据为主,以言语意义为准绳,以文本为本体,使用精细细腻的思维方式,运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细腻深入地分析文本内容,从中汲取出深刻的哲理,从而揭示文本的内涵,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
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如《论语》、《孟子》、《中庸》等,它们在探究文本的内涵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例如,《论语》中提出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及“熟读《诗》、《书》”等思想,都可以说是孙绍振先生文本细读法的里程碑。
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在细致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从而得出深刻的读书体会。
这种深度思考方式,使人们能够从文本中汲取出超越文字本身的内涵,从而对历史、社会、文化等历史课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把文本的细微之处抓住,并以此来探究文本的内涵。
例如,孙绍振先生在分析《红楼梦》时,他把握住了曹雪芹先生在书中所表达的“家道”的思想,揭示了“家道”在当时的社会意义,从而使读者得出更加深刻的体会;另外,他还从《论语》中汲取出“尊师重道”的思想,把握住了传统文化中“孝”的核心价值,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孝”的真谛。
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引领我们走出文本,把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孙绍振先生在分析《孟子》时,把握住了“廉洁”的思想,从中汲取出了“廉洁”的核心价值,把这种价值观融入到实践当中,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不仅是深入思考文本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熏陶的方法。
他把握住了文本的核心价值,从而激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得出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达到文化熏陶的目的。
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是一种独特的解读方法,它以文字论据为主,以言语意义为准绳,以文本为本体,使用精细细腻的思维方式,运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细腻深入地分析文本内容,从中汲取出深刻的哲理,从而揭示文本的内涵,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并以此来探究文本的内涵,把文本的细微之处抓住,从而得出深刻的读书体会,让读者能够从文本中汲取出超越文字本身的内涵,从而对历史、社会、文化等历史课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引领我们走出文本,把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我们能够从古代文学中汲取出智慧,把握住文本的核心价值,从而实现文化熏陶。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作者:龚帅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7期龚帅内容摘要: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是在呼唤“回归文本”却又苦无良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这种解读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脱离文本”、“盲目拓展”、“伪分析”等问题,孙教授结合具体案例的微观分析研究也为我们展示了文本细读法很强的可操作性。
通过对孙绍振文本细读法的梳理,我们能够感觉到通过“学会微观分析”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可行性,这对语文阅读教学乃至文学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孙绍振文本细读还原分析一.孙绍振文本细读法构建的背景(一)课程改革形势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
从一线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寻、体验人文精神的最主要途径是作品分析,语文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被花费在“文本解读”上,“文本解读”也自然成了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
(二)文本解读现状文本解读现状仍停留在“名作赏析”层面,在理论支撑与操作方法两个层面上处于“集体模糊”状态。
在这样的境况下,伴随着“现代大学者关注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①的回归,我们看到了一批学者对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成果,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就是典型代表。
二.孙绍振文本细读概论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也称“还原分析法”,因为在这套文本解读方法系统中“还原”是进行文本分析的前提,而“分析”是文本细读法的主要环节,所以取这两个关键词来命名。
还原、比较、分析的过程就是走入文本的过程。
这套实践操作的可行性也意味着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可能性。
(一)孙绍振文本细读法中的“还原”1.作为前提关键的“还原”“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象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
②不难理解,还原就是将“作品中的、在具体情况下的”先放在一边,想象出“原本的、最普遍意义上的”,再将二者作以比较继而寻找差异性。
例如,还原就是把原来的观念(以“英雄”的观念为例)与经典文本中的观念(在《木兰辞》中的“英雄”表现出的特殊性内涵)作比较并从其间寻找差异,二者不一样才有分析的空间。
文本细读的要义——“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
文本细读的要义——“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中学语文论文文本细读的要义——“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钱理群先生的《名作重读》和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除了颇高的学术价值,还具有两位著名学者大概意想不到的驱动效应,那就是给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吹拂了一股“文本细读”的清风。
尽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细读”行为也并非始于两部论著出版之后,但作为一种自觉的阅读教学理念,应该是在中小学语文教改正式拉开帷幕之后。
如今似乎还不能说“细读”理念已经完全深入人心,而整体观之,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是积极而明显的。
惟其如此,继续探讨“文本细读”并非狗尾续貂,而是适逢其时,必不可少。
中学语文教改风风雨雨几十年,虽然不乏亮点,但并没有取得多少令人欣慰的实质性进展,孙绍振先生当年批评的“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
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
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
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①等现象并未明显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鉴此,笔者主持申报并立项运作省级教研课题“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参与并指导课题组同仁致力于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实践探索。
本着理论指路、实践验证、认真部署、积极尝试、通力合作、务求实效的科研理念和态度,力求妥善把握“文本细读”的有关“要义”,努力避免若干“失当”,以稳步推进本课题研究,并获得理想的预期课题研究成果。
1.细在“语言(义)”。
阅读教学必须遵循阅读规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应当以语言(义)的揣摩、品味为基本定位。
语言,既是构成文本的建筑材料,更是文章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
只有正确把握语言(义),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含意),即现代诠释学所谓的“作品的意图(也称‘本文意图’)”。
无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非文学类文本,正确理解语言(义)均系阅读教学的“头等大事”。
掀起文体解读的盖头来——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掀起文体解读的盖头来——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刚开始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时,会觉得挺新鲜,因为他的解读视野是高屋建瓴,给人带来观念、思想和精神上的冲击,能让人不自觉地将阅读行为向批判式的方向靠拢。
读了几篇后会觉得很单调,因为他总是以在序言中所阐述的一些分析方法来解读各个作品,手法大同小异。
这书看上去更像是工具类的书籍——为你解释每一个作品。
但把这548页的书给囫囵吞了下来,却忽然发现能意外地收获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且将这“规律性的东西”概括为不同的作者运用语言进行个体创作时的一些共性特征。
研究这种各类文体的共性特征对于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古代诗词。
这类文本解读的落脚点,一般教学时都放在了意境的体悟,因为课标上是这么要求的,书后习题是这么布置的,往往以为学生能把一首高度浓缩的古典文言文用规范的白话文进行诗意地表达——释句、续写、改写、扩写,只要学生能实现古今语言的对接,就算是教学到位了。
这样的教学仅是做好了表面功夫,语言文字此刻只能体现出工具性的特征,并不能让学生领悟语言人文性的魅力。
孙绍振在解读这类文体时,始终关注了两点:情感与形式。
这一点和朱光潜在《诗论》中所谈的诗的“实质与形式”是一致的。
孙绍振对情感的解读很侧重于科学的实用价值和艺术的审美价值的区分,在他看来用实用价值去解读诗这样的艺术是一种错误。
只有站在艺术审美价值的角度,才能从诗词的语言中深刻领悟——情感有浓淡,想象有高下,诗人的气质有差异,而这一切都左右着诗人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建构读者自己的想象,努力还原诗人的想象,才能抵达诗人情感的核心。
想象过程中的同类比较,异类比较,这是一般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深刻体会古人所谓的“立象以尽意”。
对诗词语义的理解仅是想象的序幕。
深入实质的想象才能深入理解诗人用语的“不合情理”和“情理之趣”。
解读这类文体的形式,应看重诗词的结构,如绝句的三、四句结构,如律诗的对仗结构等等。
文本分析从“还原”开始——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的摘要与体会
文本分析从“还原”开始——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的摘要与体会摘要与体会简述如下。
作品精髓:该书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脱离作品、只凭经验的顽症和无效分析甚至错误分析的现象,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指出要去除宏大概念带来的形而上学遮蔽。
孙教授阐述,分析之所以为分析,就是要打破多种规定性的统一,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分化出不同的成分。
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
这是该书的精髓之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应用到文本解读实践层面,孙教授提出了还原法,比较法,矛盾法,三种方法在具体运用中相辅穿插,还原法是其中的核心方法。
这是孙教授解读作品的核心思想。
作者阐述,所谓“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为了打破形象天衣无缝的统一,进入形象深层的、内在的矛盾中。
还原了,有了矛盾,就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分析,阅读才有效。
该书让我们一见倾心的是作者结合大量的文本案例,从操作的层面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路径和具体运用,让我们惊叹于还原法的透析力度,惊叹于作者对文本原生态的揭示深度。
这是该书的精髓之二。
原著导读:该书主要是针对初高中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进行逐篇解读,除《自序》外,分为八个部分,包含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共115篇文本的解读,其中“古代诗词”27首,“现代诗歌散文诗”11首,“小说”10篇,“古代散文”11篇,“现代散文”33篇,“童话寓言”5篇,“纪实作品”4篇,“议论文小品文”14篇;在相关章节后有“附”15篇。
其中涉及到我们初中人教版教材的有30余篇,这些解读或是纠正了我们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片面性的理解,或是对常规的经验解读有了更深入更透彻更独到的分析,而且看似各篇独立,却有一种理念贯穿始终,有一个方法指导其中,对我们日常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阅读该书必须先花时间研读序言,读懂了,内化了,再读下面的篇目解读。
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读书笔记
《文学文本解读学》是孙绍振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探讨文学文本解读的原理和方法。
在书中,孙先生结合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本解读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理论建构和方法论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我对这部著作的读书笔记: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孙先生在书中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他指出,理论是指导我们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则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因此,他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文本解读的原理和方法。
2.文本解读的历史渊源:孙先生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文本解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他指出,文本解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修辞学和诗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本解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批评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
这些理论包括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等。
3.文本解读的理论建构:在书中,孙先生详细阐述了文本解读的理论建构。
他指出,文本解读是一种以文本为中心,结合读者和作者背景,对文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理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孙先生强调了读者的重要性,认为读者是文本解读的核心,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同时,孙先生也指出了作者和背景对文本解读的影响,认为作者和背景是文本解读的两个重要因素。
4.文本解读的方法论应用:在书中,孙先生详细介绍了文本解读的方法论应用。
他指出,文本解读的方法论包括宏观结构分析、微观结构分析、语音分析、语义分析和审美分析等方面。
这些方法论的应用可以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5.对传统批评方法的反思:在书中,孙先生对传统的批评方法进行了反思。
他指出,传统的批评方法往往过于注重作者和背景的研究,而忽略了读者的作用。
同时,传统的批评方法往往过于注重对文本的孤立研究,而忽略了与其他文本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
因此,孙先生提出了以读者为核心的文本解读方法论,强调了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法的研究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法的研究分析作者:顾斌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2年第01期孙绍振在《名作细读》自序中讲到的文本解读现状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他说,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当前文本解读存在例如微观解读缺失严重等诸多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由于文本解读是我们语文教师能够真正成为有创造性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带有强烈的教学价值取向。
因此,要求我们对于文本的解读,不但要解决解读的微观层面,还要考虑文本解读的实际教学利用,也就是如何运用文本细读法进行初中阅读教学。
一、立足宏观文本进行微观细读我认为对一篇文章的成功解读,必须要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在文本演绎上采用立足宏观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方法,于大处着眼寻求细节突破。
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文本细读者,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
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迅速进入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例如,教学课文《那树》,我找到的第一个细节点就是题目中的“那”字。
并提出一个针对性的问题:既然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一棵树,能否把那树改为这树,以显示亲切感?从时间上来说,那树已经成为过去遥远的记忆。
就空间的角度而言,那树被砍伐了,从人们生活中隐退了,不再属于原来的地方了。
一个那字就构建了学生时空二维思考的框架。
在此基础上,将题目与文本信息联系,对学生进行追问:文章中是否有句话写明了对于那树的一切记忆都已过去?学生很快就在文章最后一段找到:这一切都过去了。
通过对《那树》中“那”字的品味,发现了“那”字贯穿全文指向形象、情感、主题等,无一游离。
学生在体验揣摩“那”字的妙趣中,找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钥匙,即通过对作为文本细部的词句的探幽发微,推求细部与细部之间的关联,从因果联系中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在细读中发现,在想象中创造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有除了具备上述所说的具有望远镜式的宏观把握的能力,化远为近,博观约取于文中之外,还应该具有显微镜式的文本剖析与发现和创造的能力,应该条分缕析,烛照内里于文本。
孙绍振、钱理群对话:回到文本
孙绍振、钱理群对话:回到文本时间:2004年11月24日地点:厦门主持:陈日亮(特级教师)背景:孙绍振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
钱:我觉得,具体到“闽派语文”的“求实、创新、去蔽、兼容”八个字,我非常同意,孙先生刚才说的,这八个字里的关键是“去弊”。
这个“去弊”,我想做两个层面的解说。
一个层面,是根本性的教育目的的“去弊”。
就是我们的教育怎么样能让学生直面学生自我的心灵,直面自我的生命。
而我们现在很多东西,是遮蔽了,使学生不能直面自己的心灵。
我很同意张文质先生他们提倡的“生命化教育”。
教育的本质它是提升人的生命的,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孩子(学生)内在的生命体验、美好的情思把它挖掘出来,提升起来。
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要“去弊”,就是把教育当作驯服工具式理念之蔽。
另外一个呢,具体到我们语文教育来说,具体到过去或者当下弊病来说,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直面文本。
而且,只有直面文本才能直面生命,直面自我。
而我们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文本被遮蔽了。
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实际上就是孙先生说的,“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
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所以我说是“形式主义”啊,花样百出的各种)说难听点啊,各种各样的“表演”。
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
我昨天晚上聊天,听说现在很多学生,你一篇文章讲完了,他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我吓了一大跳。
(笑)如果学生不阅读文本,不把文本读通,这个老师恐怕是基本失职。
怎么样直面文本?“去弊”!让学生直面文本。
而文本的核心在我看来是语言。
就是怎么样直面文本,直面语言。
我们当然可以具体讨论,是哪些东西具体妨碍到我们不能去直面这个文体,直面这个语言。
所以,我理解的所谓“去弊”,就是为了直面文本,直面语文,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
陈:钱老师刚才讲的这几个“直面”,非常深刻。
那么老师们听了这些呢,可能很快就会联系到我们自己。
于无疑处生疑——孙绍振文本分析理论研读体悟
于无疑处生疑——孙绍振文本分析理论研读体悟
刘玉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孙绍振先生对于曾经风行全国的"满堂问"发出质疑,正本清源,提出师生平等对话。
教师不能主动告知,不能系统讲授,几乎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教条甚至行
政规范,最极端的是竟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十分钟,提问必须达到四十二次以上。
满堂问如此风靡,表面上是教师长于提问,实际上恰恰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问只重形式而不计效果。
提出问题是思考理解、分析深化的前提。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一堂课上提出少说十个甚至多达几十个问题,就能推动学生主动思考,进入深层分析了吗?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刘玉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一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于无疑处生疑:对《鸿门宴》的批判性阅读 [J], 曹韧基
2.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 [J], 陈娟
3.无疑处生疑有疑处释疑——国优课“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片断赏析与思考 [J], 唐芬;朱德全
4.于无疑处生疑,于细微处追究——例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J], 杜红笑;
5.于无疑处生疑,于细微处追究——例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J], 倪晨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读文本,走向文本的深处
细读文本,走向文本的深处丁卫军读孙绍振先生的《名著细读》一书,封面和封底有这样两段话值得我们思考: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就十分厌恶。
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
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
最令人悲观的是,权威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
原因在于:第一,权威理论未及与中国阅读经验结合,善待完善;盲目迷信,生搬硬套,窒息了阅读灵性。
第二,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
目前任务的迫切性在于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的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是文本的深处,如何走进文本深处。
从教学的实际看,我以为,要实现走进文本的深处,必须理清这样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基于文本与超越文本,二是基于教与学的主体与超于主体,三是基于课堂与超于课堂,四是基于生活与超于生活。
以《台阶》一文的结尾意蕴探究为例,我说说我理解中的走向文本深处的路径,。
小说《台阶》的结尾很特别,就是看似简单的一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在教学中我设问,如果让你来点这两个标点,你怎么处理,为什么。
教学如此展开,在答问中,我穿插了作者给编者的信,穿插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在对话与追问中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父亲理解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和理想。
一、对话:追求文本解读的“视野融合”。
阅读即对话,阅读教学把对话的范围进一步拓展,由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延伸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单向的对话转为多向与立体的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视野融合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师生从各自的视野出发一起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是师生的视野与文本视野相互交融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㊁ 韩军的解读为例
摘㊀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 阅读教学具有举足轻重 的 地 位 . 阅 读 教 学 是 教 师 ㊁ 学 生㊁ 文 本 之 间 的 多 重 对 话, 在培养学生的 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文 本 解 读 既 是 语 文 教 师 进 行 教 学 设 计 和 教 学 实 施 的 前 提 , 也是学生 必须要掌握的学习要求 . 而文本细读则是解读文本的再细 化 原 则 及 方 法 , 同 时 也 是 一 种 分 析 的 能 力.当 然 并 不 是 所 有 的 文 本 都适合进行细读 , 以语文课程情景下的文本为例 , 也不 是 全 部 适 合 细 读 , 议 论㊁ 说 明㊁ 应 用 类 的 文 本 就 不 适 合 细 读.所 以 我 们 限 定这里所说的 文本 特指文学文本 . 把文本细读的方法引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 把它作为一种阅读方法, 可以使师生以多元 的姿态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语言 ,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关键词 : 语文 ; 教学 ; 课程 一 ㊁现阶段语文课程教学语境下文本解读所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进 程 中 , 依然存在解读 观念政治化 ㊁ 解读套路化以及解读思 维 一 元 化 等 问 题 . 大 部 分人仍旧停留在 欣赏 层面 , 无论是理 论 还 是 方 法 上 都 处 于 一个模糊的状态 , 不管 是 学 生 还 是 教 师, 常常是只能感受到 文本的美 , 却说不出其中的价值 . ( 一 )解读观念政治化 文本解读观念政 治 化 是 指 教 师 们 习 惯 于 用 政 治 的 眼 光 来对待文 本 , 以 当 前 主 流 价 值 观 来 解 读 作 品.以 中 学 课 文 « 我的叔叔于勒 » 为例, 以 阶 级 立 场 来 进 行 解 读, 把人性中势 利与金钱至上的成分全归结于资本主义 的 弊 端 , 便是限于观 念过于政治化的 观 念 上 . 针 对 这 类 课 文 , 除 了 从 社 会㊁ 政治 的角度进行解读外 , 应允许教师和学生根 据 自 己 的 生 活 经 验 和思想认识 , 进行个 性 化 的 解 读 , 不要让语文课成为政治宣 传课 , 正是这些问题让学生们厌烦本应有 人 情 味 文 化 味 的 语 文课 . ( 二 )文本解读套路化 对于传统 语 文 教 育 , 它使教育双方都用同一个模式思 维㊁ 同一套语言来生 搬 硬 套 , 这样长此以往使得在这种习惯 下教育而成的学生 只 会 说 空 话 套 话 . 对 文 本 的 解 读 往 往 都 是一模一样的答案 , 而缺少了本应具 备 的 多 样 性 . 以 朱 自 清 的« 荷塘月色 » 为例 , 不 论 是 学 生 还 是 老 师 都 解 读 为: 在特定 历史环境下 , 知识分 子 表 现 出 的 彷 惶 与 软 弱 , 这种解读过于 形式化 ,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人们忽 略 了 对 文 本 中 的 部 分内容的关注 , 造成对文本的解读出 现 误 差 . 以 文 章 的 第 一 句话为例 , 这几天颇不宁静 , 人们更 多 地 关 注 颇 不 宁 静 , 而忽略了 这几天 , 如 果 文 章 的 主 旨 真 是 指 向 政 治 苦 闷, 那 么就不应该写这几天 , 而是应该根据大屠 杀 与 写 作 时 间 之 间 的这段时间差 , 写成 这几个月里颇不 平 静 . 通 过 仔 细 研 读 文本内容 , 能够使人从情感 ㊁ 态度上有 所 收 获 , 而不再仅仅停 留在 作者忧国忧民 这种套路化的解 读 上 , 能够对文本形成 自己独特的见解 . ( 三 )文本解读一元化 文本 解 读 一 元 化, 主 要 指 教 师 形 成 思 维 定 式, 针对不同 形式的文本 , 按照 固 定 的 文 本 解 读 模 式 进 行 解 读 . 以 « 我的 叔叔于勒 » 为例 , 通常教师都解读为 批 判 资 产 阶 级 的 虚 荣 与 , 金钱至上 . 而讲到 朱 自 清 的 « 荷 塘 月 色» 也就只有一种政 治功利价值的思路 . 其实 , 不同教师和 学 生 都 有 自 己 各 自 不 同的人生阅历 , 知识 的 积 累 和 喜 好 有 所 不 同 , 对于同一事物 的看法可能存在差异 , 甚至是相反 , 从这个角度来说, 文本不 应只有一种解读模 式 , 也 不 应 只 有 一 种 正 确 的 解 读 内 容, 一 元化只会禁锢学生与教师的思想 , 无法真 正 意 义 上 理 解 教 学 中的文本内涵 . 二 ㊁名家微观文本解读概述 很多学者名家都致力于中学语文教 育 , 他们认为高校从 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不应脱离教学实践 , 而是应从空洞的理 论研究中投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 , 解决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实 际 问题 , 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 这些学者 名 家 看 到 了 当 前 语 文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积 极 将 研 究 成 果 应 用 到 语 文 教 学 中, 并 身体力行地为教师进行示范解读 , 为教师 解 读 教 材 提 供 了 新 角度 ㊁ 新方向 , 具有极高的借鉴作用 . 在 众 多 学 者 当 中 , 孙绍 振㊁ 钱理群两位学者 长 期 关 注 中 学 语 文 教 育 , 从自身专业出 发, 对中学语 文 教 材 的 文 本 解 读 提 供 了 诸 多 理 论 方 法 和 建 议 . 因此 , 通过对其 二 人 文 本 解 读 观 的 研 究 进 行 梳 理 , 概括 其文本解读的要点 , 从而形成文本解 读 的 方 法 与 策 略 . 有 了 学者的理论概述再结 合 一 线 教 师 韩 军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对 于 文 本细读方法的运用 , 为我们从事语文文本 的 解 读 提 供 优 秀 的 解读方法与借鉴 . ( 一 )孙绍振文本解读概述 , 从« 文学性讲演录 » 到« 名作细读 » 孙绍振先生将其理论 重心集中于文本的细读 . 细读则强调 方 法 , 而还原法就是孙 先生文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文本解读 方 法 , 它强调阅读与 欣赏要从研究矛盾入手 . 所谓分析就 是 要 把 原 本 统 一 的 对 象加以剖析 , 根本就 不 应 该 从 统 一 性 出 发 , 而是应该从差异 性, 或者矛盾性出 发 . 孙 绍 振 先 生 的 还 原 法 核 心 是 将 文 本 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它本来的样子 , 把它 的 原 生 状 态 还 原 出来 , 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 . 以« 文学性讲演录 » 中提到的武松 打 虎 为 例 , 打虎的过程 是假定的 , 而武松从喝醉到上山再到打虎 的 心 理 过 程 却 是 真 实的 , 他从开始的不 相 信 他 人 到 为 面 子 所 累 , 再到上山时的 麻痹大意 , 以及遇到 老 虎 时 的 惊 慌 失 措 , 这英雄的业绩是超 人的 , 但他的心理活动过程却完全是 凡 人 的 . 孙 绍 振 先 生 在 这里用还原法既还原了自然情况下打虎 的 真 实 场 景 , 真实体 现武松这一人物的个性 , 从而使我们深刻 理 解 了 武 松 打 虎 文 本中的真实成分 和 虚 构 成 分 . 因 此 孙 绍 振 先 生 强 调 : 艺 术 允许是假定 的 , 不 一 定 真 实.有 假 定, 有 想 象, 才 有 魅 力, 才 能动人 . 所 以 艺 术 不 一 定 是 真 实 的 , 真 中 有 假, 假 中 有 真. 如果我们不懂假定 性 , 硬 是 说 着 打 虎 的 过 程 不 真 实, 那我们 一定也就不懂艺术 . 除 了 对 故 事 场 景 以 及 人 物 性 格 的 还 原 外, 物象的形态功能 , 人物的情感状态同样也可以通过还原 法来进行文本的解读 . 这个方法既容 易 运 用 又 行 之 有 效 , 不 论是在文本学习 ㊁ 教学中 , 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 ( 二 )钱理群文本解读概述 钱理群先生是著 名 的 文 学 研 究 专 家 , 他曾经为« 语文学 习» 中的 名作重读 栏目撰写文章 , 并在专栏中发表文章, 研 究和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 , 为青年语文教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