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族民间音乐(1)印度音乐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亚洲民族民间音乐—印度音乐》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欣赏西塔尔琴的演奏视频,了解西塔尔琴的独特结构以及其极具金属质感音色的产生原因。

2. 通过实践练习,亲身感受印度拉格对于情绪的直观表达以及塔布拉鼓独特的节奏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了解印度古典舞的手势特点,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印度音乐,能够正确熟练打击基本的节奏,并且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印度舞的创编,从而更好的感受印度音乐的特点,加深对印度音乐的理解。

【教学难点】
针对印度音乐的特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并大胆、自信地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课
1.播放音乐《雨之拉格》设问:
(1)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
(2)这段音乐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学生回答问题。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印度最精髓也是最地道的音乐,去感受印度古典音乐之美。

意图:通过欣赏节奏较为欢快的拉格,吸引学生注意,并且让学生能够简单了解与感受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简单的认知。

二、西塔尔琴
1.导入:欣赏西塔尔琴演奏视频这段视频当中出现了一件极其特殊的乐器,请大家从音色和外形两方面仔细观察,看看它究竟“特殊”在哪里。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西塔尔琴音色特点:曲折萦回、有极强的共鸣性、极具金属质感西塔尔琴的外形特点:圆润的琴箱、极长的琴颈琴特殊音色的形成原因—“三金”,并且出示相应的结构图片。

这是印度最古老最复杂的乐器,叫西塔尔琴。

这种声音的产生与乐器结构有很大关系。

我将它称为“三金”。

首先,“第一金”指的是西塔尔琴的双层金属制琴弦,通过双层琴弦的相互共振,大大增强了音色的共鸣,“第二金”是与吉他相似的环形金属品,第三金则是指演奏者手上的金属拨片,正是这“三金”相互碰撞/震动才产生的这种特殊音色。

意图: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先让学生亲身感受西塔尔琴独特的音色,从而对新授乐器产生兴趣,再通过图片与讲解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西塔尔琴的特殊结构。

三、拉格
1. 导入:出示拉格的在印度语中的含义。

(色彩、旋律)加以引导,了解音乐中的色彩就是指各种各样的情绪表达。

思考音乐中的情绪一般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来体现呢?(节奏、强弱、音高....)
2. “音画”练习
(1)欣赏三段不同的拉格,尝试用手中画笔画出听到音乐时感受到的“画面”和“色彩”
(2)依次播放三段音频
①《早晨的拉格》安静、祥和
②《雨之拉格》神秘、热闹
③《晚上的拉格》后半部分欢乐、热情
(3)学生展示画作,并且阐述创作思路。

或许正是因为每种拉格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绪色彩,才能够让我们这样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意图: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用语言描述对音乐的感受有些过于抽象,通过绘画的方式将所听所感具象化,能够帮助学生对拉格的聆听与理解,也便于学生更为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思路。

3.复听《晚上的拉格》
(1)感受其情绪变化。

前半部分空灵静谧、宁静祥和,后半部分情绪发生变化,热烈热闹,旋律富有动感。

(2)思考除了西塔尔琴还有什么乐器在其中起到推进的作用。

鼓点推动了音乐情绪的发展。

意图:通过再次聆听,关注音乐中的其他乐器,从而引出后续对塔布拉鼓和塔拉的讲解,让知识点更连贯。

四、塔拉1.阐述塔拉的含义。

在印度音乐中,节奏叫做塔拉,自由的印度音乐没有具体的节拍,通常都以鼓点作为节奏的标准。

(1)导入:这件印度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的乐器叫塔布拉鼓,是节奏的化身。

(2)欣赏塔布拉鼓的演奏视频。

观察塔布拉鼓演奏方式与音色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3)学生回答。

塔布拉鼓的演奏有超过四种的音色出现,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什么有关?
意图:问题前置,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通过对音乐的思考关注塔布拉鼓的结构与演奏特点。

(4)仔细观察塔布拉鼓的结构。

左边的大鼓叫巴亚,用手掌演奏,右边的小鼓叫塔布拉,用手指演奏。

塔布拉鼓正是通过手部的精准控制,才造就了这样独特的音乐效果。

3.节奏练习。

(1)聆听一段简单的塔拉。

(由 16拍组成,4拍为一小组)
(2)双手节奏练习左手用手掌击打桌面力度弱,右手用手指敲击桌沿力度强。

通过击打不同的位置制造出音乐的变化。

(左手节奏的最后一小节容易出错,需单独练习。

最后双手合起来时,要做出强弱变化。


意图:通过简单的节奏进行实践练习,加深学生对印度音乐的感知。

五、印度古典舞
1. 导入:刚刚的节奏仿佛让人置身于热闹的印度市集之中,在集市中不仅有鼓还有曼妙的舞蹈。

意图:帮助上下知识点更好的衔接
2.欣赏婆罗门舞表演视频,从眼、手、腿这三个方面观察印度古典舞特点。

眼部动作:头部保持不动,眼神十分灵活手部动作:寓意深刻的、丰富的手势腿部动作:腿保持弯曲,有许多半蹲的姿势
3.学生回答。

这段舞蹈叫做婆罗门舞,婆罗门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等级最高的一个姓氏。

这一等级的人身份一般是僧侣,因此婆罗门舞是给神表演的舞蹈。

出示舞者动作与神像的对比图,引导学生发现神像与舞者动作之间的相似之处。

意图:对于高中生来说,种姓制度概念并不陌生,用学生熟悉的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和认同感,从而帮助对婆罗门舞概念的学习。

将动作与神像对比,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婆罗门舞独特的内涵。

4.印度舞手势(
1)学习了解印度舞的独特手势。

印度舞中有非常丰富的手部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独特含义。

(2)手势练习。

①左手蜜蜂、右手鹿
②左手鹿,右手山峰,鹿跨越山峰。

③在月光之下盛开了一朵莲花,有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起舞。

意图:通过难度不断升级的手势练习,帮助学生将所学手势融会贯通,自然衔接成流畅的动作,为后续创编做前置练习。

(3)印度手势舞创编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

要求:
①选取几个手势,加上自己的想法根据之前的塔拉编创一段小故事。

②左右手动作可以相同或不同。

③适当加入头部动作,手部动作范围可不局限于胸前。

(通过莲花、镜子、捧花做示范,让学生了解印度舞的手势根据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含义。


④35分钟准备。

学生分组展示,老师点评或建议或鼓励表扬。

意图:根据不同的手势和位置进行多人故事编创,多人合作考察学生的协作意识;关注节奏特点让学生感受节奏对音乐情绪的体现,不同手势的运用加强学生对印度舞手势的了解。

(4)小结:
将一套印度古典舞中的手部动作连接起来,就是在通过舞蹈向观众们讲述着一段段的故事,这就是印度直观且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六、思维拓展
1.导入:其实不少中国民族音乐都有着印度音乐的影子,让我欣赏一段新疆音乐,关注他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印度音乐有何共通之处。

2.欣赏新疆歌舞音乐。

(1)乐器的外形相似:西塔尔琴与都塔尔琴颈长、音箱圆润、弹拨乐器
(2)鼓点起到了节奏的作用:塔布拉鼓与新疆手鼓七、小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丝绸之路的漫漫驼铃将印度音乐带向了世界各地,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接触多元音乐文化,感受音乐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