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 0 1 3v a t l o n H e r a I d
师德 建 设

高水 平 示范 性 高职 院 校 艺术 类教 师 队伍 建 设研 究
陈 丽 媛
( 黑 龙江护 理高等 专科 学校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0 0 )
近些 年来 , 由 于 与 国 际 的 交 流 日渐 增 多, 各 类 传 媒 产 业 也 日渐 繁 荣 , 专 业 技 能 强、 执 教 能 力 高的 人 才 在 社 会 上 越 来 越 受 到欢 迎 。 因 而 专 门 培 养 这 类 人 才 的 高 职 院 校 也如雨后春笋 般出现 , 高 职 学 历 的 学 生 也 渐渐得到越来越 多的人的认可 。 我 国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与 国外 相 比 , 虽 然 我 们 现 在 发 展 势 头 良好 , 但 是 还 是 有很 大 的 差距 。 由 于 中西方历 史的差异 , 西 方 的 高 职 教 育 已 经 经 历 了很 长 时 间 的 发 展 , 大 多数 学 校 都 有 了比较长的建校 史 , 各 项 制 度 和 师 资 储 备 已经相对完备 , 社 会 对 其 的 评 价 也 普 遍 较 高。 虽 然 西 方 的观 念 与 我 们 不 同 , 教 育学 生 的方式也有差 异 , 但 是 毕 竟 有 我 们 可 以 学 习借鉴的地方 , 毕 竟 西 方 的 教 育 业 水 平 比 我们 先 进 。 对 于 我 国现 在 所 处 的 环境 , 经 济建 设 的 大 力 推进 , 物 质文 明 的快 速 发 展 , 国家的精神文化 建设越来越显得 重要 。 面 对 着社 会经 济 发 展 交 给 我 们 的各 项 重要 的 任务 , 我 们 必 须抓 紧 培 养 一批 综 合 素 质 过 硬 的 艺术 人 才 。 第 三 产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为 高 职 院校在数量 和质量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所 以 高职 院 校 需 要 更 精 良的 教 师 队 伍 来应 对 不 断 上涨 的 招 生 量 。 高职 院 校 应 该 以 科 学 的理 论 为 指 导 , 找 到 自身的 优 势 和 劣 势 , 不断提升师 资力量 , 为 经 济 建 设 培 养 合 格 的 艺 术 人才 。

关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9 3 ( 0 9 0 -0 5 0 1 7 - 1 1 Do l- o e Te c e s i m o t a e c to lCo l g i n n Bu l i ub e r l a h r n De ns r t d Vo a i na le e
何 以培养 教 师 的教 学 能 力 为 核 心 内 容 , 就一 支 符 造 合示 范性 高 职 院校 要 求 、 兼 结 合 的 高 水 平 “ 师 专 双 型” 师资 队伍 , 显得 尤 为重要 。 就
高职 院校 的建 设 方 案 , 对 于 全 国 119所 高 职 院 相 6 校而 言 , 肩负 着示 范 建设 任务 的 高职 院校 , 管师 资 尽 队伍 整体 质量 较 好 、 点较 高 , 如 果 安 于现 状 , 起 但 是 不可 能完 成 示范 建 设 任 务 的 。在这 样 的背 景 下 , 如
W A NG a g q n Xi n - i ( n l g Vo ain l ̄ Te h ia l g ,Ya gi g h a x 1 1 0 Chna Ya gi c t a n o c nc lC l e o e n l ,S a n i 2 0 , i ) n 7
Ab ta t To d v l p h g e o a i n lc l g e d q a i e o b e r l e c e s Th u l i g o o b e r l e c e s ta s r c : e e o i h rv c t a o l e we n e u l id d u l o e t a h r . e b i n fd u l -o e t a h r e m o e f - d i e o p o t g t ln u t a i n a d i r v n e c i g q a i th g e o a i n lc l g .On y b h swa ,c n we s t s k y t r mo i a e tc li t n mp o ig t a h n u l y a i h rv c t a o l e n v o t o e l y t i y a e

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

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

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
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方面,对于培养学生
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艺术课教师队伍的
基本状况。

一、师资数量
目前,艺术课教师队伍整体规模较为稳定。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国范围内有大量的专职艺术课教师,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逐
年提升。

然而,仍存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缺乏艺术课教师的情况,尤
其是一些农村地区。

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艺术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和
招聘工作仍然亟待加强。

二、教师素质
艺术课教师的素质是艺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
艺术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大部分艺术课教师具备专业知识
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也有一些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
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和资源,帮助艺术课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三、教师待遇
艺术课教师的待遇问题是制约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开始提高艺术课教师的待遇,增加他们
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然而,在一些地方,艺术课教师的薪资待遇仍
然较低,难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教师从事艺术课教育工作。

因此,
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艺术课教师的薪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
地位和收入水平。

总之,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学校、
教育部门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等方面的举措,可以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高职院校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发展和建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理念,旨在推动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及意义。

一、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定义和意义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是指以高职院校为主体,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群,进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旨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然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挑战。

因此,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应运而生,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群,可以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四、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的具体实践案例及成效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该校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高水平学校及专业群建设:1、优化资源配置:学校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点投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局面。

同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引入社会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实训场所。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成长,通过制定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教学研究。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育部门对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本文将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建设路径和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水平师资队伍具有以下重要作用:一是师资队伍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对学校和教育部门进行更好的指导和管理,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平衡,高水平师资队伍缺口较大;二是高水平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老师和职工队伍中缺少高水平、专业化及领军人才;三是一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效机制的支持和激励,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加强研究和探讨,提出有效的建设路径和策略。

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与策略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径和策略。

一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师资队伍体系,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和专家,提高教师和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专业发展;三是构建健全的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职业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和职工展现个人价值和专业素养,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四是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培训和交流,建立多元化的培训和交流机制,促进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整体素质和水平。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0 18 年原 国家教委批准建立 9 了我 国首批 l 所职 业大学 ,由此我国高职教育逐步发展起 3
教 学团队 “ 师”素质不 突出。目前 , 多国家示范 双 很
来 。19 年 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 策以后 , 99 高职教育进入 规模扩张的发展阶段 , 05 2 0 年全 国高职 ( 专科 ) 招生人数达 2 81 6 . 万人 ,是 19 年的 56 ,高职 ( 98 .倍 专科 )学生招生 占 全 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 数的比例 由1 9 年的3 . 98 98 %提高到
大范 围内的影响力 , 往往研究 内容脱离 了高职教育教学 的适 用范 围。同时高职院校 的 日常考核和职称评定 , 以科研成 仍 果为主 , 这种导 向也使得许多教师不愿 将更多的时 间和精 力


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通过 重点建设 1 0 0 所国家示 范性 高职 院校 , 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深化 改革 ,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 体水平 。这一建设计划的实施 ,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 教育进 入 了一个追求内涵发展的新 的历史阶段 , 而建设一支高水平 、 高素 质、结构优化 的师资队伍 , 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 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 高高职院校教 育水平 、促进 高职院校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 国家 示范性高职 院校建设背景及发展现状
2 0年 1月 , 06 1 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 “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 业院校建设计划”提 出高职院校要以 内涵建设为 中心深化改 , 革, 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引领我国高职教育 健康持续发展 。
20年 1月, 06 2 教育部和财政部在全国 10 余所 高职 院 20 校 中经过筛选 , 首批确定 2 所院校进入国家示范性 高等职 业 8 院校建设行列 , 这是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从规 模发展走 向内涵

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一、师资队伍结构现状
1. 师资数量不足:高校艺术教育师资总体数量上,存在力量和结构不足的情况,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高权属和研究生自学不趽以支撑高校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2. 缺乏高层次人才:高校艺术教育师资仍然缺乏艺术领域的专业高层次人才,全时职教师师资存在“老化”、“少数化”的情况,特别是中高级职称的师资对象不多。

3. 普遍缺乏专业性:现阶段艺术教育学科普遍贫乏专业性,专业师资的建设缺乏规划,教师专业水平不够高。

4. 社会聘用师资流动性弱:艺术教育师资招聘制度仍然落后,条件复杂,奖励机制不够,不利于人才招聘,社会聘用的师资流动性较弱。

二、发展对策
1. 加强师资教学改革:要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素质保障,鼓励教师正视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演进,促进教师的终身职业发展。

2. 加快师资培养步伐:加强艺术教育人才质量的提升,重视高校艺术学科端对师资发展,调整招聘方案,加速对中高级职称师资的培养,并根据师资培养情况,争取更多的学科招生资源。

3. 加大吸引力和留住力:提高聘用吸引力,改善师资福利待遇,实施
贴现学历绩效考核政策,建立一系列聘用、激励、奖励、保护及多种激励措施,增强人才的吸引力和留住力。

4. 加强联系和反馈:高校和社会要密切联系贯通,传播有关艺术教育的情况,建立师资流动的合作平台,促进师资资源的 sharing 及分享,为教育实践和教师发展提供信息反馈及建议。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至关重要。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力量。

本文将从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培养教师的途径以及优化教师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能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其次,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创新意识的教师能够为学校带来更多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成果。

最后,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优秀的教师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培养教师的途径为了优化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教师。

首先是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培训。

高职院校应该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提供多样化的学术培训机会,增加教师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

其次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项目,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优化教师培养体系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需要优化教师培养体系。

首先,可以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师培养计划和政策,设立教师培养专门机构,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培养和发展机会。

其次,要加强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设立激励机制,为优秀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奖励机会。

最后,要加强教师交流与合作。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推动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促进教师队伍的共同进步。

总结起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及建设途径的探究

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及建设途径的探究

训 , 完成 一个 项 目, 从“ 做一件 事” 手 , 人 以职业
活 动 为 导 向 , 出 能 力 目标 , 突 以带 任 务 培 训 、 校
内涵建设 、 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阶段 。 全 示 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中 “ 双师型”教师 队伍 的建 设, 不仅影响高职教 育职能的实施和体现 , 而且 关 系到高职院校发展 的规 模 、速度和人 才培养 的质量 ,对示 范性高 职院校 的建设 至关 重要 。 “ 双师 型” 教师队伍建设要 面向未来高技能人 才 培养模式 改革的需要 ,按照开放 性和职业性 的 内在要求 ,聘请 行业企业 的专业 人才和能工 巧 匠担任兼职教师 ,增加专业教师 中具 有企业工 作经历的教师 比例 , 重视对现有教 师的培养 , 多 途径加 强“ 师型 ” 师 队伍 建设 , 双 教 提升 示范性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
近几年 ,我 国高职院校 普遍重视 师资队伍 建设 , 别是 申报 国家示 范性高职 院校 的学校 , 特 “ 双师 型” 师资 队伍建设 已初见成效 。但 是多数 学校 目前 的师资水平还不 能完全满足示 范性职 业院校建设 的需要 ,特别是不 能满足基 于工作
过 程 的 课 程 开 发 需 要 。主 要 存 在 以 下 几 方 面 的
问题 :

“ 双师型” 教师概念的 内涵
我 国“ 师 型” 师队伍 的提 法是 19 双 教 9 8年 原国家教委在《 面向 2 世 纪深 化职业教 育改革 1
3加 大专业带 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进力度。 . 通 过合理 引进 高学历 、 高职称 的教师 , 聘请 行业 专家担任专业建 设顾问等途径 ,优化双 师队伍 结构, 建设优 秀的教学团 队, 推动教学和科 研工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探寻其发展路径和方法。

一、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内涵及特点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指具备较高学历、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一支教育队伍,他们不仅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具备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有力地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水平师资队伍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学历高: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成员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不乏博士学位的人才;2.专业素养强: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3.教学能力突出:他们具备全面的教学素养和教育能力,可以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全面发展;4.科研能力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在科学研究方面也表现突出,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目前,中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在一些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或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教学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

一些高校和中小学教师队伍也存在一些教学能力弱、学术水平不高、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

三、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路径。

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形式等。

可以通过改善教师待遇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水平教师。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随着 经 济 的发 展 和科 技 的进 步 , 求 职业 教 育 的专 业 课 教 要 师不能是纯学者型、 教学 型的教师 , 而是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 识和教学经验 , 又要有动手操作 和科技推广能力 , 还要有经营 能力和市场意识 的“ 双师型 ”+“ 管理 型” 的技师 。只有这样 , 才能适应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 才能培养 出技术应用型人才。 ( ) 设 艺术 设 计 类 “ 师 型 ” 师 资 队 伍 是 提 高 职 业 一 建 双 的 教 育教 学质 量 的 关键 教育部文件多次指出 :双 师型” “ 教师 队伍建设 是提高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关 键 。 职业 教 育 的教 学 质 量应 该 从 理 论 知 识 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衡量 。但 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 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 学 、 实训教 师基础理论 薄弱不 能讲授专业理论课 的现象 。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相分离 影 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的提高和合格人才 的培养。培养具有必 要 理论 知识 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和劳动者 迫切要求建设一支“ 师型” 双 的教 师 队 伍 。 ( ) 二 建设 艺术 设 计 类 “ 师型 ” 资 队 伍 是 科 技 迅 速 发 双 师 展 和 生 产 力 水平 提 高的 要 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 生产力水 平提高很快 , 科技 含量高的高新技术装备应用更加广泛 , 如艺术设计类专业 , 既 要求教 师具备较高 的理论水平 和实际设计 能力 , 又要具备熟 练操作 电脑设计软件及印刷 制作等先进设 备的能力 , 因此作
高职 高 专 艺 术 设计 类 “ 师 型 ” 师 队伍 建 双 教 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 教学 的现 象 , 而有 了改革 的意识还 然 设 研 究的意 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师资队伍结构与建设研究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师资队伍结构与建设研究

体学历层次偏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
( ) 一 专兼结构

院校 ) 都存在着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低的现象。 一方面浪费了国家
的资源, 更另人担忧的是高职教育无特色 , 培养不 出国家经济社
一些院校专兼教师的比例不实 、 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 了高职院校需要一支专兼结 会需要的人才。实际调查发现, “ 双师型” 的比 教师 例不实 , 难以满足真正意义上 的高职教育的 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示 范性职业院校建设 这既是制约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 又是 的重要内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 需要 。 “ 学质量的关键 ,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永恒 的主题 。教育 高职院校体现其社会价值必须突破的瓶颈。 部、 财政部 “ 关于做好 20 0 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 院校 建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师资队伍结构与建设研究
冯喜忠
( 商丘职业技术学 院, 河南 商丘 4 6 0 ) 7 0 0 摘 要: 师资队伍结构与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 等职业 院校建设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关系到国家示 范性高等 职业 院校建设 的
效果和成败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院校师资队伍的专兼结构 、 知识结构 、 职称结构 、 学历结构 、 梯队结构不合理 , 团队 教学 尚不具备集体攻关的能力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 而立 足长远 、 科学规划 ; 实施名师战略, 整体提高 ; 广开渠道 , 扩大兼 职教师 比例 ; 建立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质量 ,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 企业行业技术专家 , 制订具备“ 双师 ” 素质与“ 双师” 结构 的专
会发展的能力 , 我国从 2 0 0 6年开始实施 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 业 院校建设计划 。三年来 , 经过 申报院校 和地方政府的努力 , 教育部和财政部严格把关 , 认真评估 , 已遴选出了 10所立项 0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定 影 响 的 专 业 带 头 人 。 他 们 除 指 导 或 负 责 精 品 专 业 与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 验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外 , 院 鼓 励 和 支 持 他 实 学
们 担任 行业 、 业 顾 问或 其它 兼 职 , 行业 或 企 业专 家 共 企 与
加 强 校 企 合 作 、 学 结 合 . 立 一 支 专 兼 结 合 、 有 工 建 具

责 人 , 年 在 核 心 期 刊 发 表 l 以 上 专 业 技 术 论 文 . 与 每 篇 参
完 成 l 省 市级 以上 应用 研 究课 题 或为 行业 企 业 开发 1 项 项 经 济 效益 或相 当社会 效益 的 应用 技术 项 目。
三 、 强 校企 合作 , 设 专兼 结 合“ 师结 构 ” 业教 加 建 双 专 学 团 队
他 们在 建 设期 应 达到 副教 授 职称 或取 得 博士 研 究生 资格
的 要 求 , 行 业 、 业 有 技 术 兼 职 , 任 优 质 核 心 课 程 负 在 企 担
指 导 能力 。 了加强 专 业 带头 人培 养 , 快专 业 建设 发展 为 加
进 程 , 一 步推 动 教 学 、 践 实训 和科 研 水 平 的提 高 , 进 实 学 院采 取 了一 系列 措施 。 1 高省级 专业 带 头人 的 影 响 力 。在 师 资 队伍 建设 . 提 中 . 学 院 优 先 重 点 培 养 在 省 内高 职 高 专 院 校 或 同 行 中有
构 ” 优 秀教 学 团 队 的 关 键 词 :国 家示 范 院校
教 学 团队
高职院校
师 资 队伍 教 师 培 养 , 专 业 带 头 人 提 供 . 为
我 院 于2 0  ̄ 被 列 为 第 二 批 国 家 示 范 性 高 职 院 校 立 07 项 建设 单 位 , 于地 方性 高 职 院校 。近年 来 , 足 学 院实 属 立 际 , 循 培养 与 引进 并 举 、 职 与 兼 职 并 重 的 指 导 思想 , 遵 专 后 备人 才 。 年来 。 院通过 对 优 秀青年 教 师进 行在 职培 近 学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作者:赵晓雨刘雪巍王凯颖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6期摘要:根据对不同地区高职院校的调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课程建设路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阵地。

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存在的弊端(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随着教育和改革的推进,一些高职院校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

但是,就总体而言,大部分高职院校依旧存在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总体数量较多,但专门从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却相对较少,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需求,少数高职院校甚至出现了由其它专业教师兼职教授公共艺术课、专业课程挤占公共基础课课时的现象。

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表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片面强调专业和技能的倾向,间接导致了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选修率较低。

而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训也常常挤占公共艺术课程的课时。

部分高职院校则片面强调校园艺术活动,忽视了忽视了公共艺术的普及教育功能。

校园艺术活动过多地依赖大学生艺术团或艺术特长生,不能满足普通大学生的艺术需求。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一)转变思想加大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投入力度高职院校需要聘用专职的公共艺术教师,还加强对现有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还可派出部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和交流,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

示范性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示范性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示范性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摘要]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关系到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章阐述了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示范性视野下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标志性引擎之一——示范校建设的“先导策略”对高职教育的品牌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从“量的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时期,而提升内涵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国为兴,必贵师而重傅”,没有一流的师资,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教育,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

要推动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

如果没有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全面提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和“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高职院校是否拥有“四个一”,即一批骨干教师、一批专业带头人、一批双师型教师和一批能工巧匠,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至关重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将“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列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把“在示范性院校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试点,加强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持示范性院校改革试点工作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以达到在“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

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 来 ,党和 国家 高度 重 视高 等职 业教 育 事业 发展 ,为在 全 国高等职 业院校 ( 以下简称 高职院 校 )中树 立改革 示范 , 自2006 年始 我 国实施 了国家 示范 性高 职 院校建 设 计划 , 旨在 探 索 中国特 色 的高职 教 育发展 之 路 ,创 造 中国特 色 的高职 人 才培 养模 式 ,建 设 中国 的世 界一 流高 职 院校 ,并通过 示 范辐射 作 用 , 引导高 职 院 校 主动服 务社 会 ,鼓 励企 业积 极参 与 高职 院校 办学 ,促进 高 职 院 校 整体 水 平 的提 升 ,逐 步 形成 结 构合 理 、功 能完 善 、质 量 优 良 、 特 色鲜 明的 高职 教育 体 系 ,使我 国 由人 力资 源大 国转 化 为人 力资 源 强 国 。 通 过 两 年 的 示 范 性 高 职 院 校 建 设 , 加 快 了 高 素 质 、 高 水 平 、 “ 师 型” 教 师 队伍 建设 的步伐 ,而 “ 师型 ”教 师队伍 建 双 双 设 又推 动 了 示范 性 高职 院 校 建设 的进 程 ,有 喜 有忧 ,更有 思 考 。
职 教 论 坛
C E R HO Z AR E RI O9队伍建设自实践与思考 币 匀
余 菁
质、高 水平 、“ 师型”教 师队伍建设 步伐 ,基 本形成 一支 师德高 双 尚、人 员精 干 、素质优 良、结构 合理 、专兼结合 的 “ 师”结构教 双 师队伍 ,有 力地促 进了高职 院校打 造 “ 学做合一” 的人才培养特色 。


f 币型 ’教 I 伍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币队
7.“ 师型 ”教 师准 入标 准上 的差 距。 目前 ,即 使是 示范 性 双 高职 院 校也 不能 都做 到 非 “ 师型 ” 人 员不 准入 专 业教 师队伍 , 双 而 在 高职 教育 发 达 国家 ,如 新 加 坡 的 理 工 学 院 ,有 一 支 非 常过 硬 的教 师 团 队 ,特 别注 重 “ 师型” 教 师 队伍 建设 ,约 有 80% 双 的 教 师 来 自企 业 ,大 学 毕 业 生 如 果 未 经企 业 锻 炼 ,没 有 企 业 工 作 业 绩 ,很 难 进 理 工 学 院 当 教 师 。 2.“ 师型 ”教 师社 会服 务 意识 与能 力上 的差距 。尽 管高职 双 “ 师 型 ”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的 主 要 举 措 与 特 色 双 院 校 与社 会 及 行业 企 业有 联 系 ,但 与 国 际先 进 的高 职 院校 相 比 , 教 育事 业 的最 大 特 点是 依 靠人 、培 养人 、 服务 人 ,“ 力 资 还 存 在 着 一定 的 差距 。 主要 是 开 放 办 学 程 度还 不 够 ,校 企 合 作 人 源 是第 一 资源 ”。常言 道 :“ 师 出高 徒 ” 名 。教 师质 量 决定 教 学质 办 学 机 制 还 不 健全 ,缺 乏宽 广 与 深 层 次 的联 系 与合 作 ,教 师了 量 ,教 师水 平 决定 教育 水平 。 因而 ,高 素质 、高 水平 、 “ 师型 ” 解 与 服务 社 会 、 行业 企业 、产 学合 作 的意 识 不 够 ,能 力也 不 强 。 双 5.“ 师型 ”教 师培 训进 修 制度 上的 差距 。尽 管高职 院 校加 双 的教 师 队 伍 是 示 范 性高 职 院 校 建 设 中 最 为 宝贵 、最 重 要 的 战 略 资源 。如 何 合理 配置 和 有 效 利 用 这 一 资源 ,探 索 出一 条 卓 有 成 大 了 教 师 培 训 进修 力度 ,但 与国 际 先 进 的 高 职 院校 相 比 ,还 存 在 着 不 足 。 主 要 是 教 师 知 识 更 新 的 意 识 还 不 强 、 重 视 程 度 还 不 效 的建 设 道 路 ,是 示 范 性 高 职 院 校 面 临 的首 要 问题 。 1.制 订 规 划 ,保 证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目标 的 实 现 。 示 范 性 高 职 院 够 ,知 识 更 新 的 渠 道 和 方法 缺 乏 多样 性 ,如 教 师 参 与 企业 管 理 双 校 都 高度 重视 教 师队伍 建设 ,把教 师 队伍 建设 摆到 学院 事业 发 展 与项 目开 发 ,访 问工 程 师 的数 量甚 少 ,“ 师型 ” 教 师培 训进 修 的突 出位 置 ,坚持 科 学发展 观 ,坚 持 “ 引 内育 、提高 质 量 、营 制 度 、激 励 机 制 和 考核 办法 还 比较 滞 后 ,跟 不 上 形 势 要 求 ,不 外 造环境 、科学管理 ”的指导 方针 ,大 力实施 人才强校 战略 ,将 “ 双 能 给 教 师 予 压 力 和 动 力 , 还 没 有 成 为 教 师 的 自 觉 行 为 。 师 型 ”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规 划 纳 入 学 院 教 育 发 展 总 体 规 划 , 不 断 完 善 三 、 投I 币型 ’教 师 队伍 建 设 的 思 考 人 才引进 、培 养 和使 用 的激励 政策 ,努 力打造 一 支与 学院 发展 目 1 .建 立 科 学 完 善 的 教 师 准 入 制 度 , 严 把 “ 口 ” 关 。 高 职 入 标相适 应的 人才 队伍 ,保 证 “ 师型”教 师队伍建设 目标 的 实现 。 双 教 育 的 特 点 决 定 了高 职 院校 教 师 的特 质 ,即 高 素 质 、高 水 平 、 2.深化 改革 ,建立有利 于提 高教师质量 的机制 - 策。首先 , b政 “ 师型 ”。既 要 掌 握专 业理 论 ,又 有 熟 练 的专 业 技 能 ,还 要 熟 双 积极构 建院系两级 人才 引进 、培 养、流动机 制。一 是建立 灵活实用 悉 相 关职 业 领 域 企 业 运 作 过 程 、 具 备项 目研 发 和 企 业 管 理 的 能 的高层 次人 才 引进 制度 。 以高职称 、 高学历和 “ 师”结 构 为主 , 双 力 , 不经 过 长 期 系 统 训 练 是 很难 胜 任 的 。 目前 对 “ 师 型 ”教 双 高起 点 引进 教学 、科 研 、建设 急 需 的人 才 ,并实 行一 定 的政策 倾 斜 ,积 极营造 有利 于创造 型人才 生存和发展 、有利 于 “ 名师”孕育 师仍 无科 学 、统 一 的定 义 和 资格 标准 ,在 引进 师资 时 条 件 标准 参 差不齐 。据抽 样调 查 ,示 范 性高职 院 校在 引进 师资时按 照 “ 两 和 产生 的环 境 。二是 建 立教 师进 修培 训 制度 。坚 持 重点 培养 与 整 高一 双 ”要 求 ,注 重 引进 高 素 质 “ 师型 ”专 业 带 头 人 和 骨 干 双 体素质提 高相结合 的原则 ,以优 化教 师梯 队为 目标 ,以中青年骨 干 教 师 ,对 应届 毕 业 研 究 生 也 注 重 有 工 程 实践 背 景 。年 引 进 教 师 教 师 为 重 点 , 加 大 经 费投 入 , 改 进 和 完 善 培 训 形 式 ,鼓 励 教 师 参 加 双 国内、外进修 培训 ,提 高综合 素质和能 力。三是 建立合理 的人才流 中,高级 职称 、研 究生 、“ 师型 比例均 达到 50% 以上 。而 一 般 高职 院校 有近 7o% 的 教 师是从 学校 毕 业后 直接 上讲 台 ,大 多 动机 制。对现 有教师 实行按需设 岗 ,平 等竞争 、择优聘 用 ,在人 才 缺 乏专 业 实践 经 验 和必 需 的专 业 技 能 , 除地 域 、环 境 等 因素 外 , 流 动上 又实 现柔 性化 ,在建 立相 对 稳定 骨干 层的 同 时 ,形成 出入 有 序流 动层 的教 师队伍 管理 模式 。其次 ,建 立按 岗定薪 、以绩取 更 多 的 是 没 有 规范 统 一 的条 件 标 准 ,没 有 科 学 完善 的教 师准 入 制 度 ,没 有 严 把 “ 口” 关 。 因此 ,要 改 变这 种 状 况 ,就 要 建 入 酬 、优绩优酬 的分配 激励机制 。一是淡 化身份 、强化 岗位、责 酬一 立 科 学完 善的 、适 合 高职 院校 教 师队伍 建设 要 求 的 “ 师型 ”教 双 致 。强化 岗位 职责 ,打破职务 壁垒 ,按 岗定薪 ,以绩取 酬,通过 岗 师资格 认证 体 系和评 判标准 ,依据 这 ~标 准严 把 “ 1 关 ,促 入3 位 激励机制 ,实现 岗位聘用能 上能下 、待遇能 高能低 、人员能进 能 进 “ 师” 结 构 教 师队 伍 建 设 科 学 化 、规 范 化 。 双 出的人才资 源合理配 置 ,实行由身份 管理 向岗位 管理 的转变 。二是 2 .建 立 灵 活 多样 的 教 师培 - 进 修 制 度 , 严 把 质 量 关 。现 代 k l l 优 绩 优酬 、绩 效优 先 、兼 顾公 平 。业绩 津 贴分 配上 向教 学科 研 ~ 社 会 发 展 日新 月 异 ,知 识 更 新速 度 很 快 ,对 教 师 的 要 求越 来 越 线 、优秀拔尖 人才 、中青年 骨干教 师和管理 骨干倾斜 ,依据业 绩量 高 ,教 师面 临 的职 业压 力也 越 来 越 大 ,要 适 应 社 会 和高 职 教 育 化 考核结果 ,多劳 多得 ,优绩 优酬 ,上不封顶 ,下不保 底 ,并 正确 快 速 发 展 ,就 必 须 树 立 终 身学 习 的观 念 ,不 断 提 高 理论 水 平 和 处理 好 改革 与稳定 的 关系 。三 是 降低 管理 重心 ,强化 一线 调控 能 业务 技 能 。 高 职 院 校 也 应 建 立 灵 活 多样 的 教 师 培 训 进 修 制 度 , 力,推进院系两级管理 改革 。对 岗位聘 用、津贴分配 实施分 层管理 , 因势 利 导 ,帮 助 教 师变 “ 他律 ” 为 “ 自律 ” ,使 培训 进 修成 为教 通过 目标 考核 增拨 由 系部 自主调 控 的人 员经 费 ,形成 学 院整体 注 师个 人 发 展 的 内在 要 求 。 如 建立 访 问工 程 师 、学 生 顶 岗 实 习指 入 ,系部分 解调控 的聘用分配 格局 ,在增强 学院宏观调 控能 力的同 时 ,强 化 系 部 的办 学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教 学 的 角度 找 准 切 入 点 , 少 教 学 行 政 管 理 人 员不 熟 悉 教 学 管 不
乏, 业的 设 计 师 有精 湛 的 技能 但缺 乏教 学 能力 , 师 熟 悉 教学 理 规律 , 企 教 创意设计专业学生特有的特点等问题。 对于如何培养教 学 团队未 能 引起领 导层 足 够 的重 视 。 ( ) 职 艺 术 设 计 类 教 学 团 队 的 构 建 二 高 通 过 引进 和 培 养 专业 带头 人 、 引进 专 业骨 干教 师、 训 与进 培 修 等 途 径 , 出 教 育 国际 化 背 景 下 高 职 院校 创意 设 计 专业 教 学 提 团 队 建 设 的 新 途 径 。 建 一 支 具 有 较 高 教 学 水平 和 较 强 实 践 能 创
二 、 意 设 计 专 业 教 学 团 队 建 设 的 背 景 创
国外高校教学 团队建设 起步于上世纪7 年代 。 美国, 0 在 除
传 统 的学 科 组 织 之 外 , 校 中出现 了多种 研 究 和 教 学 团 队 , 同 高 如 事 互 助 小 组 、 务小 组 、 目计 划 、 术 沙 龙 、 后 茶 、 坛 、 任 项 学 午 论 研 究 协 作 组 、 题 组、工作 站 等 。 美 国高 等 教 育 中, 0 左右 实 课 在 有8 %
开展 高 职 创意 设 计 专 业教 学 团 队的 建 设 , 以 有 效 整 合 学 可
“ 知行” 并重。 现有的高职院校 师资结构仍以本科为主, 多数 大
教 师 学 历层 次不 高 。为了适 应 今后 高 校 的发 展 需求 , 人事 部 门 要 有 条 件 、 计 划 的让 老 师 进 入 相关 专 业 学 校 进 行 深造 、 养 , 有 培 进 入 校 门 进 行再 学 习 、 锻 炼 , 升 层 次 , 展 知 识 。另 外 , 外 再 提 拓 国 的 艺术 设 计 发 展 水平 , 管 是从 理论 上 , 是 从 实 践 上 , 比我 不 还 要

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当今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从师资队伍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培养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师资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培养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师资。

艺术教育领域需要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因此,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培养和引进艺术教育师资的工作。

1. 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艺术教育学科,建立健全相关师资培训机制,为艺术教育师资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艺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教育心理学以及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 学校可以与相关高水平的艺术院校合作,引进艺术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

通过与艺术院校的合作培养,既可以提供学校师资队伍的补充,又可以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激发艺术教育师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外,还需要激发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艺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艺术教育师资队伍需要具备丰富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1.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艺术教育研究课题。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理念,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学校可以建立艺术教育师资的评估机制。

通过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促进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交流和合作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促进师资队伍的交流和合作。

艺术教育师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创造更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1. 学校可以组织师资队伍的交流活动,如教学研讨会、学术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促进艺术教育师资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机构建立艺术教育师资的合作机制。

通过与其他学校、机构合作,可以共同开展艺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师资队伍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资源。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当前,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现状分析1.概念界定:高水平高职院校是指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强实践能力、较高就业率的高级职业教育机构。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分别与自身优势和地方特色相关。

2.建设成就:目前,中国有一些高水平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和社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些高职院校具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科研团队,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与企业和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存在问题: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不足,特别是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冗余和重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

二、未来展望1.提高师资力量: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要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优化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要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来确定专业方向。

应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更新专业设置,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3.创新教学方法:高水平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的环节。

与此还应加强教学资源和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4.加强社会合作:高水平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和行业加强合作,建立行业顶尖企业导师制度,引进优秀企业家和行业专家来进行教学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要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探索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87神州教育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杨森 王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通过实施“领军型”专业带头人引育、“教练型”骨干教师培养、教师“四强三化”能力提升、兼职教师队伍优化等四项工程,建成一支专兼一体、“四强三化”能力突出的一流师资队伍,实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这一模式对同类院校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师资队伍;艺术设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引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文件精神,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为重要导向,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核心,完善教师激励与约束制度,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开展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工作,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双师结构的专业技能创新师资队伍。

一、分层分类培养,打造专业技能创新师资队伍艺术设计类教学团队成员按照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分层,按照“教学研究型”“科研服务型”分类,以课题研究为培养主线,将课题研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以课题促学习、促反思、促提升,逐级递进、梯度培养,使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全面提升教师协同创新能力,助推新技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围绕文化创意专业群师资建设要求,以“五个结合”为主要特征,即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结合、“互联网+”与设计技术结合、国内背景和国际视野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结合,通过内培(校内培训、专家讲座、教学研讨会、校企合作交流会)、特训(国家级或省级专业培训、下企业锻炼、企业交流学习)、外聘(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能大师、企业一线技术能手)、交流(与标杆院校、国内同类院校、国外优质院校合作交流)等方式,打造教学、实践、科研和服务能力四强,具备国际化、信息化、人文化的“四强三化”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新时期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从多角度层面展开分析。

高职院校艺术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新时期国际化高水平示范性的角度去详细了解,提出适应的对策。

在本文中,作者针对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水平示范性艺术教师队伍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26-01
近些年来,由于与国际的交流日渐增多,各类传媒产业也日渐繁荣,专业技能强、执教能力高的人才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欢迎。

因而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高职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职学历的学生也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外相比,虽然我们现在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由于中西方历史的差异,西方的高职教育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大多数学校都有了比较长的建校史,各项制度和师资储备已经相对完备,社会对其的评价也普遍较高。

虽然西方的观念与我们不同,教育学生的方式也有差异,但是毕竟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毕竟西方的教育业水平比我们先进。

对于我国现在所处的环境,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

面对着社会经济发展交给我们的各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必须抓紧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艺术人才。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在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更精良的教师队伍来应对不断上涨的招生量。

高职院校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断提升师资力量,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

1 我国高职艺术类教师队伍的存在问题
1.1 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队伍学历偏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
只有数十年发展历史的高职院校要想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继续
保持快速发展,就要面对自身由于发展时间短暂而造成的师资力量薄弱问题。

作为现代高等学府的各类师范大学主要是培养处高级教师,现代高职教师的培养也只是在近几年在部分学校开始试点,所以从源头上说,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有很多初中高中的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学,他们的学历比较低,多数是大专学历,相对来说缺乏现代教育理念,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民众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也成为一个问题。

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还没有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那么有号召力和吸引力,而且国内一流的艺术家对于高职院校还是不够关注。

这一问题有很多深层次原因,最主要的是自身教学经费和对待老师的薪资水平,包括自身的管理水平都无法和高等院校相比。

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缺乏优秀的教师。

1.2 高职院校艺术类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发展程度低的原因,艺术类教师队伍在发展目标和规划上缺
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这样教师队伍结构和稳定性就很差,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很难得到保证。

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又怎么能起到为人师表的带头模范作用呢?又怎么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呢?
任何一个有能力的教师都希望自己在学校能得到提升,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高职院校却很难保证优秀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所以说高职院校面对着高层次艺术人才难以引进,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困难等诸多问题,从而很难留下优秀的教师。

总之,只有拥有一批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另外还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教育人性化,以人为本,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高职学校艺术类师资力量提升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要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发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

从现有的理论来看,能够支持高职教育的思想理论并不多。

而传统教育思想还不能完全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建设,只能是先借鉴西方的教育思想,然后慢慢发展充实我国的高职教育理念。

2 高职艺术教师队伍高水平示范性的发展对策
2.1 坚持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具有创新理念的艺术专业人才在传媒业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无
疑是稀缺资源。

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制度改革,提倡与时俱进。

那么高职院校也要跟着引进新思想,使自己的思想紧跟社会的潮流,从而使自己教育出的人才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服务。

高职院校首先要突破思想这道关口,改变传统的以我为主,以教为主的观念,而应该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总结教训,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
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念。

具体的说就是要认识到学生个性以及素质的不同,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性来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同时,要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另外,我们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够像朋友那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这样老师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威信,又能拉近师生的距离。

艺术无国界,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相互合作,共同提高,这样彼此在艺术的殿堂里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高职院校要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个人专业素质和各项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

2.2 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必须紧握时代发展潮流,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

同时,也要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开设的课程要分得清主次。

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也要照顾到学生个人的发展。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断的进行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学科间的交集,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

在理论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方法也很重要,恰当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

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

艺术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不是一本教科书就能把艺术的真谛诠释清楚,这其中的差别就需要教师
自己去把握。

怎样让艺术基础课程的传授充满乐趣,怎样用不同的方式将艺术的思维和理念传达给学生,怎样在艺术基础知识的培养之上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怎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艺术,这些都是一个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这一发展机遇期,实现我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薛茂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20-123.
[2] 夏莉娜.高职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人本主义”教育[j].教育学,2010(2):30-34.
[3] 黄亚妮.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06(11s):11-15.
[4] 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9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