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1.2昼夜长短的计算与日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递增 规律
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 越长。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哪个半球 白昼变长,黑夜变短
变幅 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 变化幅度越大
极昼、极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 -太阳直射点的 夜规律 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答案] B
解答昼夜长短题目要注意运用四个规律 规律 表现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 对称 规律 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 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 度的夜长相等, 例如 23.5° N的 昼长等于 23.5° S 的夜长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规律
表现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
(a 与 b 这两个日期关于秋分对称,c 与 d 这两个日期关于春 分对称)
[题型突破]
[审题流程] 第一步:审材料,获取信息 从材料和设问中获取信息 第二步:审图表,知识对接 见图 第三步:正确解答
[答案] (1)C (2)A
[探究追问] 依据上题中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分析下题: 40 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 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 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
第 二 部 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五
自然地理规律
第一讲
地球运动规律
核心考点二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真题体验]
[核心强化]
[知识整合]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
3.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 平分。 (4)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外): 北半球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 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当地气候变暖 C.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当地降水增加
[解析]
“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说明该时段正是播种
季节,如果提前播种农作物就有可能遭受冻害;现在的情况是提 前一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播种,农作物也不会受冻害影响,即“谷雨到立夏, 种啥都不怕”, 比较两条农业生产谚语可以得出, 当地气候变暖, 播种节气提前。
(6)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 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 为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同一天同一纬线上, 日出、 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其中,日出时间= 12-昼长/2=夜长/2;日 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
[方法归纳] 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 (1)在同一天中,θ°N 的昼长等于 θ°S 的夜长;θ°N 的夜长等 于 θ°S 的昼长。如图:
4.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方法 (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24- 2×日出时间= 2×(日落 时间-12)。 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
(2)根据昼(夜)弧跨越的经度计算昼(夜)长 昼(夜)长=昼(夜)弧跨越的经度数÷ 15° /时。 (3)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 小时。 (4)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 小时。 (5)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纬线上,昼夜长短情况相反。即 北纬 X 度的昼长等于南纬 X 度的夜长,北纬 X 度的夜长等于南 纬 X 度的昼长。
(2)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夜分布是一样的, 即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等都相等。因为关于夏至 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 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 如下图:
(a 与 b 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 与 d 这两个日期关于 冬至日对称) (3)关于春分、 秋分对称的 A、 B 两天, 其昼夜长短情况相反, 即 A 昼长等于 B 夜长,A 夜长等于 B 昼长。因为关于春分或秋 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如下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