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合集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

每 年 建 设 占用 耕 地 高 达 1 . 3 h 与 农 地 征 用 相 7 8 万 m。
伴 随 的是 大 量失 地 农 民 的 出现 ,1 8 9 7~2 0 年 ,全 05
国 失 地 农 民 已超 过 4 0 万 人 ,每 年 还 要 新 增 约 2 0 00 0 万 人 …。在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失 地 农 民失 去 了赖 以生
存 的 土 地 ,而 其 利 益 保 障 则 远 远 地 滞 后 于 城 市 化 ,
逐 渐 成 为 我 国社 会 阶 层 中的 弱 势 群 体 。 因此 ,如何
妥 善 地 解 决 失 地 农 民 的 利 益 保 障 问题 ,是 当前 我 国
面 临 的 一 项 重 要 而 紧 迫 的任 务 。
商 的 社 会 成 员 .但 在 城 市 失 业 人 员 大量 存 在 的前 提
下 ,务 农 仍 是 许 多 农 民尤 其 是 大龄 农 民 主 要 的 甚 至
的许 多 方 面 和 环节 都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与 土 地 相 关 ,是

种 比城 市低 得 多 的 生 活 方 式 。现 阶段 由于 自身 条
是 唯 一 的 工 作 ,土 地 还 是 他 们 最 基 本 的 就 业 岗位 和
赖 以生 存 的 基 础 。受 农 村 现 实 生 产力 制 约 ,农 民大 量 转 移 到 第 二 产 业 或第 三 产 业 还 比较 困难 ,政 府 又 无 力 承担 农 民生 活保 障 。 因 此 ,农 民只 能 在 土地 上
11 失 去 了 基 本 的 就 业 岗位 . 尽 管 目前 农 村 就 业 具 有 多 元 化 和 兼 业 化 的 特 点 ,一 部 分 农 民 完全 脱 离 农 业 领 域 ,成 为兼 工 、兼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探讨——以余杭区为例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探讨——以余杭区为例

变 化不 大 ;有 3 .%的 失地 农 民家 庭 因耕 种 收入 的 09 减少 降低 了家庭 收入 ;仅 有59 . %的家 庭失地 后 家庭
民 ,也 当不成市 民 ,只能游 离 于城 乡的夹 缝之 间 , 引发 了较 为严重 的社 会 问题 。
余杭 区原为浙江省余杭市 ,2 0 年 “ 市并 01 撤
区” 划 为 杭 州 市 ,地 处 杭 州 市 北 部 ,全 区 总 面 积
12 平方公 里 ,辖 1个镇 、1 乡 、4 街道 ,总人 20 4 个 个
( ) 一 余杭 区失地农 民补偿安 置情 况
1.对 失地 农 民土地 及 房屋 的补 偿 。我 国相 关 法 律规定 ,失地农 民补 偿安 置费用 主要 包括 土地 补 偿 费 、青苗 补偿 费 、地 上 附着物 补偿 费 、安 置补 助 费 四项 。在 四项安 置 费用 中 ,无 疑土 地补偿 费 和安 置 补助 费所 占比重 是很 大 的。但 是土 地补偿 费一 般 归 村集体 组 织所有 ,失 地农 民实 际拿 到 的可 支配 的 钱 仅为 青苗 费和地 上 附着物 的补偿 费 ,而这 部分 的 钱 在安 置费 用 中所 占的 比例 是很 小 的。调查 显示 , 6 .%的农 民获 取 的上 述两 项 费 用合 计 在 5 1万/ 44 — 0 亩 ,2 .%的农 民获 取 的上 述 两项 费 用合 计在 1一 55 O 2万/ ,两项补偿 费用在浙 江省 内位 居较高水 平 。 0 亩 2 .失地 农 民 的安置 方 式。余 杭 区提 供 给失 地 农 民的安置 方式 相对 比较全 面 ,逐渐 呈多元 化 的趋 势 。调 查显 示 ,余 杭 区失地 农 民最 常选择 的三 种安
口8 . 万 。2 0 年 ,全 区实现生产 总值 ( D 48 4 09 G P) 52 6 3 . 亿元 ,地方财政收人5 . 亿元 ,完成社会固 4 97 6 定资产投资26 9. 亿元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 . 亿 1 3 82 6 元 。列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发展百强县 ( 、区 ) 市 第

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治理策略研究

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治理策略研究

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治理策略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围绕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探讨相关的治理策略。

一、问题的严重性失地农民是指在农村土地被征用后,失去土地耕作权的农民。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生活来源中断,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不仅影响农民个人的生活,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二、治理策略1.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征地补偿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关键。

应该根据被征用土地的市场价值,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

还应该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2.加强就业培训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但是他们的劳动力仍然是有价值的。

政府应该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比如,可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

4.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根本。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来源。

5.加强社区建设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探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共同面临挑战。

失地农民的困境,折射出我国在土地征用、社会保障、就业指导等多方面尚需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意味着要确保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和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被迫进城或者转行,面临重新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

一、背景失地农民指由于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征用等原因,土地被夺走的农民。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农村地区约有2亿多人被列为失地农民。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抽取失地农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涵盖了四个不同地区的农村地区。

三、调查结果1.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就业问题。

大约有55%的被调查者表示能够找到工作,其中约3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服工企业,2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个体经营。

而剩余45%的被调查者则表示找不到工作。

2.社会保障待遇关于社会保障待遇,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面临着差异化。

仅有约20%的失地农民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接近70%的失地农民未能参加社会保险。

此外,仅有约10%的失地农民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政府政策和帮助大多数失地农民对政府的政策和帮助感到不满意。

近60%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其中,45%的被调查者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0%的被调查者希望能够享受到与城镇职工相似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面临着就业和社会保障差异化的问题,并对政府的政策和帮助不满意。

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1.完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失地农民的保护,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和政策,确保失地农民能够享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待遇。

2.提供职业培训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适应城市就业的技能。

政府可以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灵山卫窝洛子村任伟近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农民的土地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土地被征用后,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生活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其中一部分沦为城市贫民,成为城市中新的边缘群体,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已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应引起社会各界切实关注。

一、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意义在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政策安排下,农民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丧失。

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未来的生活前景必然令人担忧。

目前一个庞大的利益受损人群——失地农民群体已经形成,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失地”等于“失业”。

在我国现阶段,土地是农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来自土地的收入是农民最基本、最可靠的收入。

土地也是国家赋予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是农民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

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稳定、可靠的谋生渠道。

在国内耕地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分配给失地农民新的土地,除了一部分农民到异地承包耕地,大部分农民已经无田可种,必须自谋生路。

目前,由于生活观念、劳动技能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在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竞争一般又处于弱势,往往难以找到工作。

政府和土地开发商本来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和培训机会。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经常工作不到位,只有少数失地农民获得了就业安置。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文化程度不高、未经过专门的就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显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年老体弱的农民,他们打工没人要,经营无门路,办厂缺本钱,就业问题特别突出。

(二)目前农民失地现状。

据《部分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简析》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的115户失地农户共303个劳动力中,只有3.6%的劳动力被有关部门安置就业,其余的只能自谋职业。

自谋职业的劳动力中,有40.9%找不到工作,目前基本赋闲在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论文]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论文]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个失去土地却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从而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新的社会困难群体——失地农民,而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土地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庞大。

作为弱势群体,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正逐步受到社会关注,成为我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健全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对策,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产生了大批的失地农民。

当前中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的失地农民约200万,“十二五”期间失地农民的规模还将继续增加。

有学者测算,预计到2020年,失地农民将突破一亿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

但当前,对于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保障制度并不完善,作为农民,他们失去了基于土地产生的经济收入作为生活来源,又不能享受到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后续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使他们逐渐成为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由此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各种冲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被失地农民的利益考虑进来,切实使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得以妥善安置,成为一个艰巨而任重道远的使命。

1失地农民概念界定失地农民这一词汇是现阶段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快速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新词汇,目前,学术界对失地农民这一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明晰的认识。

一般意义上来讲,失地农民泛指失去土地的农民。

白呈明(2003)认为,农民在失地过程中,不仅失去了土地、就业、生活的保障,还失去了政府对他们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的机会,农民那些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利的实现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分析

活保障标准 ,可享受城镇居 民最 低生
活保障待遇 。 征地 时超龄人 员( 男性 6 0
周岁、 性 5 女 O周 岁 以 上 ) 未 达 劳 动 和
制的小城镇 户籍人员 ( 含失地农 民 ) 服 务 。镇保项 目包 括基本养老 、 医疗 、 失
业、 工伤 和生育等 基本 保险 , 是强制征 缴项 目, 还设立五 项补充保险 , 自愿 是
活保障办法并 在 2 0 0 8年进一 步完善 。 年龄 较 大 的 劳动 年 龄 内 人 员 ( 性 男 4 — 0周 岁, 66 女性 3 — 5周 岁 ) 65 参加 城 镇企业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并可领 取最
转 变现状 。但混合 模式 区别对待 土地 使 用同等享有权 的年龄主体 ,明显向 劳 动年龄 内群体倾 斜 。超龄人 员灵活 的保障措施有利 于发挥下级政府解 决 问题 的创造力 ,但 也导致 了超龄 人员
养 老保障收益 的地 区性差异和 随经济 周期波动 。
合作医疗 、 新型农 村养老保险制度 等。 20 0 3年建立的镇保 ,专 门为原村 队撤
年龄人员(6周 岁以下 ) 1 一次性获得征 地货币补偿 。
20 0 4年 苏 州 市 颁 布 失 地 农 民 的 生
缴纳项 目。劳动年龄 内人员参加镇保 , 镇保缴费基数 、比例和期 限 由各 区县
政府确定 ,资金来源主要 是征地补偿
专 属模 式是上海在 浦东等郊县 区
开 发 开放 过 程 中形 成 的 一种 保 障模 式, 发挥 过积极的历史作 用。如镇保缴
法 ,将 失 地 农 民 纳入 城 镇 企 业 职 工 养
办法。在与其他基本养 老保 险的衔接
上按 照 最 有 利 于 缴 纳 人 利益 的 方 式 进

《2024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分析其现状、成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土地征收、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

他们通常面临着就业难、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

由于失去了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往往难以适应城市生活,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三、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1. 土地政策:我国土地政策的变化是导致失地农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农民失去土地。

2.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土地价格不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失地农民问题。

3. 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不足,使得他们在失去土地后难以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

四、失地农民问题的影响失地农民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失地农民的就业难、收入减少等问题加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最后,失地农民问题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政治稳定。

五、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1. 完善土地政策:应制定更加合理的土地政策,确保土地征收、征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尽量减少农民失去土地的情况。

2. 促进就业:政府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扶持力度,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措施,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就业。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确保他们在失去土地后能够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

4. 发展农村经济:在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其对策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其对策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其对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其对策一、概述失地农民是指因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拆迁而失去耕地或居住地的农民。

由于失地农民的特殊身份和处境,他们面临着诸多社会保障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⑴医疗保障问题失地农民往往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他们面临着高医疗费用负担和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⑵养老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缺乏稳定可靠的制度安排,他们普遍面临着无法正常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困境,老年生活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⑶教育保障问题失地农民子女入学困难、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严重影响了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⑷就业保障问题失地农民面临着就业机会有限、收入较低的问题,缺乏稳定的职业安排和发展机会,就业保障形势严峻。

三、对策⑴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合理整合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保障失地农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待遇。

⑵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失地农民老年生活的基本保障。

⑶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对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资助力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平就读机会,确保失地农民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⑷发展失地农民就业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方式,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

四、附件本文档附有以下内容:附件1:相关法律法规文本附件2:重要数据统计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居民医疗保险:指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称。

⑵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指适用于城镇正式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⑶公平教育:指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服务。

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失地 农 民现 状 分 析
土地 对于 农 民兼 具生 产 资料及 社 会 保障双重功 能 , 是农 民生 活 、养 老 、就 医 的 全 部 保 障 。 农 民失 地 后 , 变 了他 们 改 生 存 的 环 境 和 条 件 , 带 来 了 生 产 工 作 并 方 式 、 生 活 习 惯 、 交 往 方 式 等 方 面 的 变 化 , 为 “ 田无 地 , 业 无 路 , 障 无 成 种 就 保
成本 、信 息 成 本等 一系列 生存 成 本 , 还 要 考 虑 日后 子 女 读 书 、 就 业 、 医 疗 、养 老 等 , 来 的 征 地 补 偿 并 不 能 弥 补 这 些 原 成 本 , 地 农 民 生 活 处 境 艰 难 。 据 2 0 失 03 年 “ 三 学 社 ”进 行 的 一 项 调 查 表 明 , 九 土 地 被 征 收 的 失地 农 民 生 活 水 平 提 高 了 的 只 占 1 %左 右 , 持 征 地 前 水 平 的 占 3 0 维 0 % 左 右 , 6 % 以上 的 失 地 农 民 生 活 水 而 0 平 下降或 者基本 上没 有收 入来源 。 2 失 地 农 民再 就 业 困 难 、 农 民的 文化 素 质 和 专业 技 能较 低 , 文化 程度 多为小学 或初 中 , 上这 几年 , 加 城市 改 革 , 资推 动型 的 城市 化 所创 造 投 的 岗 位 多 是 技 术 密 集 型 企 业 岗 位 , 低 对 素 质 的 劳 动 力 需 求 日渐 减 弱 , 市 工 人 城 大 批 下 岗 , 市 的结 构 性 失 业 压 力 很 大 , 城 许 多大 学生 都放 低 了就业 要 求 , 做普 通 工 人 或 服 务 人 员 , 大 缩 小 了 失 地 农 民 大 的 就 业 空 间 。 在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争 中他 们 是 弱 者 , 地 就 意 味 着 失 业 。 即 使 某 些 失 失 地 农 民 能 在 城 市 中 找 到 工 作 , 由 于 但 自 身 条 件 的 限 制 , 们 大 多 数 从 事 条 件 他 艰 苦 、收 入 水 平 低 、风 险 性 大 的 工 作 , 如 运 输 、建筑 、去矿上做 工等 , 同样 面临 着 巨人 的生存 风险 。 3、养老 、医疗 问题 突 出 失地 农 民因 为失 去 了土 地 , 失 去 也 了养 老和 治 病 的保 障 。就 目前情 况 看 , 农 民 还 主 要 是 依 靠 子 女 养 老 。 农 民 老 了 之 后 , 女 可 以通 过 耕 种 父 母 的 土 地 获 子 得 收 入 赡 养 父母 。 由 于 多 数 失 地 农 民 在 就 业 、收 入 等方 面 的不 稳 定性 , 子女 养 老 也 变 得 艰 难 了 。 失 地 前 , 业 经 济 和 农 自身的 自然经 济形式 的农村 生产 方式使 农村 老年人 活到老 、干 到老 ;失地 后 , 老 年人 的晚 年生 活堪忧 。 失 地 农 民患 病基 本上 是 “ 病 拖 、 小 大病扛 , 病人膏肓再看病 ” 由于疾病得 不 , 到及 时和 系统 的 治疗 , 御疾 病 的能 力 抵 减 弱 , 往 小 病 拖 成 大 病 、 重 病 , 上 一 往 住 次 院 , 要 支 付 高 额 医 药 费 , 时 耽 误 了 需 同 工 作 , 入 锐 减 , 民 就 会 面 临 到 底 是 治 收 农 病 吃药还 是 生 活 吃饭 的两 难选 择 , 成 形 “ 因病致 贫 ”的恶性 循环 。

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甘肃 农业
20 0 8年第 1 ( 29期) 2期 总 6
浅谈城 市 递程 中的失弛农 民问题
郝 涛
( 中共张家界市委党校 , 湖南 张家界 4 7 0 ) 2 00
摘 要: 由于我 国社会保障体 系还 不完善等方 面的原 因, 农
来 源 。也 就是 说 , 当前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仍 不 健 全 的 的 条 件 下 , 在 农 民 失 去 土地 就 等 于 失 去 了最 基 本 的生 活 保 障 ,也 失 去 了 抵御 市 场 风 险 的 能力 。 土地 是农 民的 命 根 子 , 去 :地 犹 如 失去 生 命 失 七 的重 心 , 土地 对 农 民 的 意义 不仅 仅 是 物 质 上 的 , 有 精 神 的 , 还 拥 有 土 地 他 们 就感 觉 到 心 里 塌 实 , 能 体 会 生命 价 值 的 所在 。 才
万 左 右 农 民 成 为 失地 农 民 ,现 在 累计 的全 国 失地 农 民可 能 已达
㈢就业面临很 多困难
随着经济 的发展 ,一部分农民脱离
了农 业 从 事 丁 商业 , 但在 未 来 的 若 下 年 内 , 当一 部 分 农 民 还 不 相 得 不 留存 农 村 从 事农 业 劳 动 , 其 是 农 村 的 大龄 农 民 。 当 前 我 尤 从
旦用 完 , 没 有 找 到 工 作 , 们 的 生 活 水 平 就 迅 速 下 降 , 步 陷 又 他 逐 入 了贫 困 , 随之 不 满 情 绪 也 开始 激 增 , 成社 会 稳 定 的 隐患 。此 构

农 民失去±地 后面 临诸多问题
时, 政府 不能因为 已经对失地农 民补偿 了而逃避责任 , 而应该想
民失去土地 就基本上意味 着失去 了生活的保障,生活很快 陷入

失地农民65岁问题的解决方案范文(3篇)

失地农民65岁问题的解决方案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对于失地农民中的65岁群体,他们面临着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生活来源等多重困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政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1. 养老保障问题失地农民65岁群体在失去土地后,原本依靠土地获得的收入来源消失,养老保障成为一大难题。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失地农民65岁群体的养老金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 医疗保障问题失地农民65岁群体在失去土地后,医疗保障面临困难。

一方面,他们可能因收入减少而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 生活来源问题失地农民65岁群体在失去土地后,生活来源受到严重影响。

一方面,他们可能因失去土地而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就业机会有限,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

三、解决方案1.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1)提高养老金水平:逐步提高失地农民65岁群体的养老金水平,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2)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失地农民65岁群体纳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民参保。

(3)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为失地农民65岁群体提供更多选择。

2. 加强农村医疗保障(1)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降低失地农民65岁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

(3)加强医疗资源整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效率。

3. 创造就业机会(1)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为失地农民65岁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失地农民65岁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鼓励创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失地农民65岁群体自主创业。

4. 加强社会救助(1)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失地农民65岁群体实施临时救助、生活救助等,确保其基本生活。

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

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

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话题导入】失地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而逐渐产生,因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而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失地农民问题的由来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血浓于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然而历史实践证明,中国这样一个不发达的乡土大国要解决好"农村差、农业弱、农民穷"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在城市化的起步期,由于征地规模比较小,失地农民数量比较少,通常只是农民家庭中的某一个成员,并且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安置方式包括了就业安置,失地农民能够很快在本地企业内转为工人.当时许多被征地农民家庭"钞票赚自工厂里,粮食来自承包田,蔬菜来源自留地",比较低廉的生存成本使他们感到生活衣食无忧,心态比较踏实,失地农民问题解决客观地看并不很棘手.在城市化的加速期,失地农民问题逐步显现并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因为征地规模比较大,失地农民数量比较多,甚至是农民家庭的全体成员;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已无法采取行政手段的办法把农民"安排"进企业.许多被征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保障无份"的境地,并且节节攀升的生存成本更让他们对生活远虑近忧,情绪极不稳定,失地农民逐渐演变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一步步向前发展,很多农村的集体土地被政府征收,在这个过程中广大的农民朋友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失地农民会越来越多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比如在广东省的某个县城里,当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划定了工业园,将工业园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统一安置,原来的村民委员会也改成了居民委员会,在工业园内的土体也全部被征收,由集体土地转型成为了工业用地。

工业园内原来有800多户村民,户籍人口2000多人,常住人口约为4000人,大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

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推进城市化进程所谓失地农民,主要是指我国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因建设征用、占用农用地而失去土地合法经营权的特殊农民群体。

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根本性的社会难题。

一些缺资金、无技能的农民群体失去土地后,很容易陷入投资无门、打工无路、种田无地的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多地方的农民失地就等于失业。

曲江新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很难免的会遇到以上的问题,如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得到保障,如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可以正常进行下去,使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要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就需要在养老,医疗和再就业上面下功夫。

一、养老统筹2009年8月4日,为解决曲江新区规划范围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实现区域内的失地农民老有所养,根据目前曲江新区规划范围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两区协商并制定曲江新区规划范围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理工作实施方案。

依据市政发…2005‟45号及市政发…2008‟84号文件规定,参保范围为:在曲江新区规划范围内,对农村集体土地实施统一征收时,享受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利的18周岁以上在册农业人员。

由此可见,曲江新区一直关注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现在有相关政府文件的支持,实施方面有了明确的依据,在以后的征地过程中和整村拆迁的过程中,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曲江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也会进一步的加快。

现在,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办理工作的实施力度,使更多的被征地农民在养老方面有所保障。

二、合作医疗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试点以来,从06年的覆盖县(市、区)40%左右,到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10年已基本实现覆盖农村的总体目标。

曲江新区范围内的合作医疗早已覆盖到户,每个农民的生活在医疗有所保障,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但是,现在应仍需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范运行机制。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理、简便、有效的农民缴费机制。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品 ,这就导致一部分 失地农 民生活更加 困难 ,而因征地 引发 的 社会矛盾急剧上 升。在全 国各 地土地上访 案件 中 ,7 %以上 因 0 征地引发 ,并且这种 上访 具有 明显 的群体 性 、组织性 、对抗 性
和持久性 。
政府没有积极履行其在社会保 障中的职责 。 第二 , 保力度弱 ,保障方式单一 , 社 水平 过低。从 目前各 地推行 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式来看 ,主要是 提供一定程度 的最低生 活保 障和养老保障 ,而 医疗保 障、技能培训 及法律援
另外 ,一些地方往往不顾农 民的真实意愿 和利益 ,强制性
地扣 留农民 的土 地征用补偿 费 ,实 行政府 主导型的保 障措施 。
最让农 民担心 和不满的是 ,征用补偿费 由村 级集体组 织提留用 于村集体经济投入 ,失地村民则从将来 的利 润中获取 红利 ,以 此达到 ‘ ‘ 由集体安 置”的 目的 。除 了可能 出现腐败之外 ,投入 本身就是一种带风 险的市场行为 。这些形式上为农 民 自愿参 与 的保障措施或投资行为 ,实际上隐含着一定程度的意志强制 。 三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 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 民的社会保

置业 ,从 事二、三产业经营 ,变得更 加富有 。 二、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 的问题
权利 ,同时又无 法享受与城市居 民同等的社会保 障权 利 ,使得 他们成 为既有别 于一般农 民 ,又 不 同于城 市居 民的边缘 群体 ,
失地农 民面 临着极大 的社会风 险。
一Hale Waihona Puke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仍采取单一 的货币安置 ,一次性地 了断
3失地农 民的基本 生活 、子女教育 、养 老和医疗等 困难 重 . 重 ,面临着社会保 障的缺失 ,贫 富差距进一 步扩大 。未安置 就 业 的失地农 民享受 不到 养老 、 医疗等 保 险 ,已安置 就业 的 农

《2024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分析其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

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面临着就业、生活、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数量庞大,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一)就业问题失地农民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很难适应城市化的就业需求。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就业培训和指导,他们往往无法顺利融入城市劳动力市场。

(二)生活问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他们失去了土地后,往往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同时,由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社会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往往无法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

这使得他们在面临生活困境时,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三、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既有政策性原因,也有社会性原因。

(一)政策性原因政策性原因是导致失地农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为了实现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大量征用农村土地。

然而,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

(二)社会性原因社会性原因是导致失地农民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大,许多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

然而,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很难适应城市化的就业需求。

同时,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得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无法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本来 源 和 生 存 的根 本保 障 。如 果 失 地 农 民 和经 济 建 设 速 度 的加 快 ,征 地 数 量 不 断 增 是 传统 意 义 上 的 农 业 。有 些 甚 至 是 集 休 闲
所 土地 开 发 和公 观光 于一 体 的现 代 都 市 型农 业 。 的 社 会 保 障 问 题 不 能 得 到 妥 善 有 效 地 解 加 . 征 土地 也 多 用 于 市 政 、 决 。 给整 个 社 会 带 来 严 重 的后 果 。 将
新增 人 数 2 0多 万 ,而 这 还 是 一 个保 守 的 来越 多 的 质疑 。 0
现 行 的 土 地补 偿 机 制 并 没 有把 失地 农 民的 社会 保 障 问题 充 分 考 虑 进 去 。针 对 这种 情 况 , 府 应 尽 快 为 目前 的 失 政
地 农 民 建 立一 套 包括 最低 生 活保 障、 养老 保 障 、 医疗 保 障 和 使 失 地 农 民接 受 就 业 培 训在 内的 社会 保 障 制 度 , 而 从
我 国失地农 民的产生 萌芽于 2 0世 纪 经 难 以执 行 。 地 开 始探 索 新 的安 置模 式 , 会导 致 地 价 的 急 剧 增 长 。而 在 制 定 征 地 补 各
5 0年 代 的 计 划经 济 时 期 。但 这个 问题 引 起 其 中最 为 典 型 的一 种 模 式 是 在 征 地 时 一 次 偿 标 准 时 却 没 有 考 虑 土 地 增 值 的 因 素 。 特
农 民失 去 了土 地 就 意 味 着 失 去 了 生活 的基 2 我 国现行征地 补偿 制度 的缺 陷
乏科 学依 据 的 , 为 在 征 地 的 过 程 中 , 本 因 基
都 是按 传 统 的粮 食 作 物 来 测 定 前 3年 的农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及对策分析

断增长的人 口之 间势 必发 生一定 矛盾 。伴随城 市化的加 快, 失地农 民 面临着 就业 、 社会 保 障等 一 系列现 实 f题 。因此 , " l 研
究 我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失地 农 民 1题 的表 现 及 其 解 决 途 径 , 于 我 国城 市化 和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建 设 都 有 重要 的现 实 意 义 。 " 3 对
1 背 景
应该让农 民真正获得 土地 增值 带来 的收益 。然而 , 在城 世 界 城 市 化 率 将 达 到 6 。我 国 自改 革 开 放 后 , 其 是 近 程 , O 尤
B 合 并 B 不 合 并
I IB企业 因 效率 上 升带 来 的货 币 收益 小 于控制 权收 △ ,
现代商 贸工 业
M 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 e n ut n I r 20 年第 6 09 期
我 国城 市化 进 程 中 失 地 农 民 问题 及 对 策 分 析
朱文琦 李 莉
( 都 师范大学马克 思主义教育 学院, 京 104 ) 首 北 0 0 8 摘 要 : 市化 是 人 类 社 会 进 程 中的 必 经 阶 段 , 此 进 程 中 , 地 作 为 一 种 不 可 再 生 资 源 , 日益 扩 张 的 经 济 规 模 和 不 城 在 土 与
关 键 词 : 市化 ; 城 失地 农 民 ; 业 ; 会 保 障 就 社
中图分类号 :211 F 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9 0 —0 00 1 7— 1 82 0 ) 60 2 —2
些 年 来 , 着 工 业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 市 化 也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随 城 发 展 阶段 。 城 市 化 是 一 个 国 家 现 代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人 类 社 是 由 于 历 史 、 度 等 诸 多 原 因 , 民 在 城 市 化 大 潮 中 往 往 制 农 会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西 方 大 规 模 的 城 市 化 , 于 1 始 8世 纪 的 英 国工 业 革 命 。 根 据 联 合 国 相 关 组 织 的 预 测 , 2 3 到 0 0年 , 处 于被 动 的 弱 势 地 位 。城 市 化 是 土 地 增 值 及 其 资 本 化 的 过

浅析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0-28
引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现状及问题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对策与建议结论:总结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CHAPTER
01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对于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WATCHING
提高保障水平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建议
拓展保障范围
创新保障方式
加强教育培训
CHAPTER
04
结论:总结与展望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就业难度大,再就业率低补偿标准低,生活保障能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长期保障机制心理问题突出,社会融入困难对策建议加强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补偿标准,增加生活保障能力加强心理疏导和关爱,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研究结论总结
研究展望与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推动政策落实和改进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THANKSFOR
感谢您的观看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但这些资金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
政策不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是,这种具有强制性、垄断性的行政占用 方式, 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 外, 使其无法享受市场化土地增值所带来 的收益。三是一次性补偿款终究有限,一旦 用完而又无法正常就业的情况下, 失地农 民就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2. “土地换就业”安置。 即由征地单位 以及原集体经济组织安排失地农民从事如 保安、保洁、保绿等工作。 这种安置办法在 短期的确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保障, 但因为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有 限,所安排的工作不仅收入水平较低,而且 不具稳定性, 一旦征地单位或原集体经济 组织经济效益欠佳, 这些失地农民同样面 临生活保障的丧失。
其次, 应该认识到城市化进程加快的 结果应该是改善农民的境况, 而不是导致 农民处境恶化;应该是缩小城乡差距,而不 是扩大社会不公。我国当前的现实是,尽管 农民在失地后能够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得到 相应的补偿, 但由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 不完善,失地农民处境令人担忧。有关调查 显 示 ,46%的 农 民 失 地 后 生 活 水 平 下 降 ,由 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时有发生。 中国社会 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表示, 农村土地纠纷 正在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 首要问题, 如果不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问 题,必定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 60 ·
●工作研究
《财政研究》2010 年第 5 期
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冬梅 钟永圣
实践证明,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经 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实现现代化 的唯一途径。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也进入快速扩张期。伴 随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加, 越来越多的农民 失去了土地,从而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和 保障的物质基础。 为失地农民构建合理的 社会保障制度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 择,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我国失地农民社会 保障现状分析
对于因农地征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 盾,笔者以为,现行土地征管制度存在的产 权模糊、 法律规定不明确以及征地补偿标 准不科学等缺陷固然难辞其咎, 然而缺失 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而 导致部分失地农民沦入“种田无地、就业无 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境地,才是问题产 生的直接原因。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 是 “以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的社会保 障制度”,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国家的一般社 会 保 障 之 外 。 1980 年 以 后 ,我 国 开 始 实 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福利均分” 的原则下,把土地分给农民,并以此作为保 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 为农民的土 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提供了制度安排。 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大量农民丧失了赖以 生存和保障的土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 府普遍采用了下面几种安置方式。
3. “土地换社会保障”安置。 这是目前 一些发达地区积极探索的新安置思路,也 是受到许多专家学者青睐的安置办法。 大 体做法是按照从集体的土地补偿费和个人 的安置费中扣除一部分资金, 国家从土地 的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 农民自己提 供一部分资金的原则,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 保障基金,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乍一 看,这种思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仔细 推究起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值得 商榷。 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基本社会保 障是具有公共品特征的, 是公共财政理念 下政府应承担的职责。 既然我国城市居民 能够无偿享用基本的社会保障, 那么失地 农民为什么需要通过“换”的形式来拥有这 一权利呢?其次,即使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 这种折衷的处理办 法在现实操作中还存在难题。 其一是用于 社会保障的征地补偿款是否能够实现自我 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会不会给地方政府带 来新的或有债务; 其二是由于征地用途不 同使得补偿水平不一, 如何合理确定失地 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以便实现相对公平; 其三是为确保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 源,势必会增加企业用地成本,如何消除因 成本增加对房地产等相关产业产生的负面
基地等。 实践证明,放开非基本生活保障 农地的抵押后, 不仅可以盘活土地资源, 而且可以满足农户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所 需要的信贷资金。 (3)可以首先在经济发 达地区逐步放开农地抵押。 经济发达地区 农地流转的步伐快,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 经营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较高;而且经济发 达地区的农村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农户市 场参与度高,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农户全部 收入的比重较小,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相 对弱化,放开农地抵押对农村社会稳定的 冲击力较小。 因此,建议在经济发达地区广 泛地进行农地抵押试点,积累宝贵的经验, 待条件具备后再向其他地区推广, 以有序 地推进我国农地抵押制度的发展。
一、我国城市化和失地农民 现状分析
(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沿革及现状分 析。
对于城市化, 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理 解。 一般认为,所谓“城市化”,就是指乡村 人口比重逐渐降低, 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 升, 居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 镇性转化和强化的过程。 我国“十五”发展 规划强调,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 化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战 略,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期。住房和城乡建 设 部 统 计 显 示 :截 至 2007 年 底 ,我 国 共 有 城 镇 人 口 约 5.94 亿 ,目 前 全 国 共 有 设 市 城 市 655 个,建制镇约 2 万个,已初步形 成 以 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 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我国城市化率 已 从 1978 年 的 15.82% 提 高 到 2007 年 末 的 44.9%,年均增长 0.97%。 而根据最新发 布 的 《2008 年 中 国 城 市 竞 争 力 蓝 皮 书 :中 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预测:到 2030 年,从 规 模 上 来 看 , 城 市 化 率 达 到 65% 以 上 , 城 市 人口达 10 亿左右, 城市数量达到 1000 个 左右;从等级上来看,世界顶级城市 1 个,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刘静武)
①本文讨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仅指以家 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不 包括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 地抵押。 ②2008 年,安 徽 省 宣 城 市 的 一 些 棉 花 收 购 加 工 大户以房产和宅基地为抵押, 向当地农村信用 社 申 请 短 期 贷 款 , 被 称 为 " 突 破 性 " 试 点 ; 2009 年 4 月在辽宁省法库县则进行了农地承包经 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 之后, 山东寿光、浙江宁 波、陕西高陵、湖南邵阳等地也相继进行农地 抵押贷款试点。
当前,土地是农民参与社会发展、分享 经济成果、 规避各种社会风险的唯一途径 和最后一道安全网, 土地对于农民社会保 障功能一般涉及 6 个方面:第一,提供基本 的生活保障;第二,提供就业机会;第三,提 供可供后代继承的权利;第四,提供资产增 值的保障;第五,提供可直接获得的经济收 益;第六,避免重新获取时支付大笔费用。 一份来自上海市的调研数据显示: 耕地面 积指数与上述各种保障功能指数之间呈线 性关系(见下表)。
1. 货币安置。 即按照《土地管理法》的 相关规定对被征地农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 偿,作为失地农民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然而这种安置存在三个弊端, 一是安置标 准不一。 由于各级政府制定土地补偿标准 时把征地用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导致 用途不同的土地获得的补偿款差异较大, 有悖公平原则,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二是 补偿标准过低。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土 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 不得超过 土地被征用前 3 年平均产值的 30 倍。这种 补偿办法不仅难以准确地反映被征用土地 的经济价值, 而且无法保证被征地农民的 生活水平不因征用土地而下降。 更为重要
可见,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政策环境下, 土地不仅是农民基本生活收入的来源,也 为农民就业、养老、医疗、意外等提供了物 质保障。在当前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传统 的“土地换就业”的安置方式逐渐失灵、失
地农民家庭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 一旦风险发生, 就会给失地农民个人和家 庭造成巨大危机, 这不仅不利于三农问题 的彻底解决, 也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桎 梏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
首先, 应该认识到农民失地不仅是我
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 更是农民自身发展 的需要。 正如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 解决 “三农” 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 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 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让 更多农民离开土地,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 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是实现这 一目标的前提。可见,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科学、 合理地离开土地,顺利融入城市生活,符合 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利益。
土地效用 均值 方差
基本生活 保障效用
0.3425 0.01040
就业机会 效用
0.1236 0.01737
直接经济收益 效用
0.214 0.01739
子女继承 效用
参考文献
[1]郑 兴 明. 农 地 金 融: 何 以 可 能 与 何 以 可 为— 基于农地流转的思考[J]. 理论探索, 2009, (6). [2]史 卫 民 . 土 地 承 包 经 营 权 抵 押 制 度 探 析 [J]. 经济体制改革, 2009, (5). [3] 林 乐 芬 赵 倩. 推 进 农 村 土 地 金 融 制 度 创 新—基 于 农 村 土 地 承 包 经 营 权 抵 押 贷 款[J]. 学 海, 2009, (5). [4]张 宏 东. 论 我 国 农 地 抵 押 制 度 的 创 新[J]. 金 融理论与实践, 2008, (7). [5]肖艳霞. 农村土地金 融 制 度 创 新 及 政 策 建 议 [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 (7). [6]蒋 满 霖 . 我 国 农 村 土 地 金 融 制 度 的 建 构 [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5).
世界城市 3—5 个,国际化城市 15 个左 右 , 国家级城市 30—50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