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区慢性鼻-鼻窦炎与变态反应相关性研究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的探究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的探究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结果及药敏情况。
方法63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普通细菌培养患者的中鼻道脓性分泌物,分析其细菌学检测结果及药敏情况。
结果63例患者中,普通细菌培养结果显示,43例(68.3%)患者为阳性,共培养出44株细菌,分析其实际分布情况得到:2株(4.5%)产气肠杆菌;2株(4.5%)肺炎克雷伯菌;1株(2.3%)木糖氧化无色杆菌;1株(2.3%)粪肠球菌;17株(38.6%)甲型链球菌/黄色奈瑟菌;6株(13.6%)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3.6%)表皮葡萄球菌;3株(6.8%)大肠埃希菌;2株(4.5%)腐生葡萄球菌;1株(2.3%)柯氏枸橼酸杆菌;1株(2.3%)奇异变形菌;1株(2.3%)棒状杆菌;1株(2.3%)鲍曼不动杆菌。
结论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药敏结果指向来完成抗菌药的选取。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细菌学检测;药敏试验Investigation of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patients ZHANG Tai,GONG Qi.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 2019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patients. Methods Middle nasal meatus purulent secretions from 63 chronic rhinosinusitis patients were taken into normal bacteria culture to analyze their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outcome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Outcome of normal bacteria culture among the 63 patients showed 43 positive cases (68.3%)with totally 44 bacteria strains. Analysis of their distribution showed 2 enterobacter aerogenes strains (4.5%),2 Klebsiella pneumonia strains (4.5%),1 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strain (2.3%), 1 enterococcus faecalis strain (2.3%),17 alpha streptococcus/ yellow neisseria bacteria strains (38.6%), 6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ains (13.6%), 6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trains (13.6%), 3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6.8%), 2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strains (4.5%),1 citrobacter strains (2.3%),1 proteus mirabilis strain (2.3%),1 corynebacterium strain (2.3%)and 1 baumanii strain (2.3%).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 in treating chronic rhinosinusitis ought to be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drug sensitivity test.【Key words】Chronic rhinosinusitis;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Drug sensitivity test本次研究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细菌进行有效的药敏试验,具体报告如下。
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生存质量评估
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生存质量评估余鹏【摘要】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model,the quality of life scale has become the major stand-aid to judge therapeutic effect, si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has been transforming from objective of the doctors to subjective of the patients. Chronic nasal sinusitis is the most common disease in otoihino-laryngology, the most noticeable manifestation is that it severely distresses patients' daily lif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quality of life scale to evaluate its efficacy.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conventional evaluation and foreign 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 of various rhinosinusitis.%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效果的评估体系也逐渐由以医师评判为主转向以患者自己的主观感受为主,这就需要对患者的主观感受有相应的量化标准,应运而生的是生存质量量表的评判标准.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突出表现常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困扰患者日常生活,生存质量量表非常适用于评测其疗效,现对常规评估病情方式和国外各种鼻-鼻窦炎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2【总页数】3页(P3792-3794)【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生活质量;疗效评估【作者】余鹏【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喉科,广东,深圳,518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41随着医学模式逐渐从20世纪以前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民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不断提高和科学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人们对评估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过敏性鼻炎儿童发病情况及其生活质量的调查
23 9
论 著
广 东佛 山市顺 德 区乐从 镇 过敏 性 鼻炎 儿 童 发 病 情况 及 其 生活 质量 的调 查
广 东佛 山市顺德 区乐从 医院儿科 (2 3 5 581)
刘应波 程冬 兰 赖 忠华
[ 摘
要]
目的 :分析 顺德 区乐从 镇 学龄 儿童过敏 性 鼻 炎的发 病 情 况及 其对 儿 童 生活 质量 的影
D n — n , hn —u .Dp r e tfP dar s h n eLcn o i l h n e5 8 ogl , a Z ogh a eat n o e i i ,S u d eogH s t ,S u d 2 3 m tc pa 1 5,C ia hn
[ b tat Obe t e T v sgt t pdmi oya dleq a t o hlrnwl a eg hnt e A s c] r jci : oi et ae h e ie o g n f u ly fci e i l ri ri i i L — v n i e l i i d l l c is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响 ,为社 区干预提 供依据 。 方法 :随机抽 取 顺德 区乐从 镇 4所 小学 48 5名 学龄 儿 童 ,进 行 儿 童 1
过敏 性 鼻 炎相 关 症 状 及 生 活 质 量 的 流 行 病 学 问卷 调 查 。结 果 :合 格 问 卷 46 1份 ,回 收 率 为 8
9 . % ,过敏 性 鼻 炎 的 总 发 病 率 为 1 . % ( 2 / 8 ) 72 12 5 4 4 6 1 ,其 中 男性 儿 童 的 发 病 率 为 1 . % 18 ( 8 / 0 ) 2 4 24 6 ,女 性 儿童 的发病 率为 1 . % ( 4 / 7 ) 05 2 0 22 5 ,男女之 间发病 率 比较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P> . 5 。在 5 4例 过敏 性 鼻 炎 患 儿 中,轻 度 6 . % ( 4 / 2 , 中重 度 3 . % ( 7 / 2 67 3 9 5 4) 34 15
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研究进展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8期89㊀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研究进展王靖宏(乐清市乐成寄宿中学,浙江乐清325600)摘㊀要:慢性鼻-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长期鼻塞㊁流脓涕㊁头痛等临床症状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主要是集中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也有部分医生应用传统医学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获得了一定的疗效.分别从药物研究㊁手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三个方面来分析近些年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研究,总结相关治疗手段的效果与利弊.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治疗;大环内酯类;手术中图分类号:F 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08.0450㊀前言慢性鼻-鼻窦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的鼻塞㊁流脓涕以及头部和鼻窦部的闷痛感,部分患者在患病后会伴发一定程度的嗅觉减退.作为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长期应用低剂量的抗生素予以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大环内酯类㊁头孢类,由于免疫反应在其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但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也不失作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传统医学的发展也为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思路.本文主要对慢性鼻-鼻窦炎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进行综述分析.1㊀药物治疗1.1㊀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慢性鼻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多认为其发病和细菌慢性感染㊁鼻内异常新生物以及异常的免疫机制有关.针对慢性细菌感染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使用长效抗生素或长疗程的应用敏感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是近年来普遍用于慢性鼻 鼻窦炎治疗的一类抗生素.有研究比较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疗效发现,二者虽然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但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明显的改善头孢类治疗无效患者的症状(p <0 01),而头孢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无效者的疗效则不佳(p >0.05).该研究不仅说明了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用于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同时其还可以用于头孢类药物治疗无效者.而对于以鼻内新生物如鼻息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则不明显.周浩等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发现,不伴鼻息肉的患者在长期用药后其临床症状和内镜粘膜状态评分都得到明显的改善(p <0.01),而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治疗前后其相关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p >0.05),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和伴有鼻息肉者其鼻 鼻窦黏膜的病理特征不同有关,通常认为伴有息肉者其病理改变多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的炎症有关,而不伴鼻息肉者黏膜病理多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2㊀单独用糖皮质激素异常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在慢性鼻 鼻窦炎的发病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作为临床上常用的能够有效发挥抗炎作用的药物也被广泛的用于缓解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的症状.王抗震对120例进行过激光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发现,术后配合使用局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提高(p <0.05),同时该组患者复发率也显著下降(p <0.05).这项研究说明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激光治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症状的改善以及减少复发,然而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缓解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的嗅觉功能减退没有作用.与此同时邓洁等在另外一项使用鼻用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患者虽然鼻塞㊁头痛等临床症状好转(p<0.05),但嗅觉功能的减退却没有改善(P >0.05),而局部炎症反应对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减退确有一定的影响,理论上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嗅觉功能减退情况.另外一篇涉及325例患者的m e t a 分析研究中发现只有口服的糖皮质激素才能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嗅觉功能(p <0.005),而单独的鼻腔内应用糖皮质激素则无效(p >0.05).该项研究解释了上述两项研究中患者嗅觉功能未得到改善的原因,然而为何是口服糖皮质激素而非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缓解嗅觉功能减退目前尚无明确研究指出,推测可能原因是前者患者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较高,抗炎作用发挥较充分.1.3㊀合用大环内酯类和糖皮质激素针对慢性鼻 鼻窦炎发病原因复杂的情况,目前劳动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8期90㊀㊀临床上也有一些医生选择合用大环内酯类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发挥抗菌机制的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而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直接抑制局部免疫相关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减少黏膜病变,改善患者症状.刘巨波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不仅显著改善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p <0.01),也对内镜下切除鼻息肉的患者有效(p <0.01),并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是否伴有鼻息肉对于该治疗方案的疗效没有影响(p >0.05).然而此方案对于多发鼻息肉和反复手术处理者疗效欠佳.该研究没有分析此方案对于伴有鼻息肉而未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疗效,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2㊀手术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可导致患者鼻腔内正常的解剖结构改变,异常新生物以及肥大的鼻甲可阻滞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同时也有利于致病菌的局部播散,因此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往往采用手术去除异常的解剖结构,重塑正常的解剖通路.王英等人在对80例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儿童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中发现,手术组相对于药物组(鼻用糖皮质激素㊁鼻腔冲洗㊁仙璐贝以及小儿清鼻汤)在1个月内v a s 得分均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治疗开始后3或6个月之后发现,手术组的有效率较药物治疗组有明显的改善,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这说明虽然在短期内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对患者症状的改善差别不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手术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复发率较低,且减少了长期服用药物的副作用.然而由于儿童鼻窦发育不完全,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儿童慢性鼻 鼻窦炎的治疗中依然应首选药物治疗,如果采用手术治疗需注意完善术后复查.同时手术后应注意指导患者规律的冲洗鼻腔和应用鼻用激素,有研究发现虽然伴或不伴有鼻息肉的患者鼻腔粘膜病理改变不同,但其对手术治疗无明显影响,患者术后是否规律冲洗鼻腔和规律应用鼻用激素治疗则明显影响其预后.并且相比于传统手术,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疗效佳,可有效缓解患者各种症状.其原因可能和鼻内镜手术相对创伤比较小,患者恢复较快,对鼻腔内正常组织结构影响较小有关.3㊀中药治疗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在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也有研究报道了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也有着很好的效果.中医认为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外感风寒引起,因此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张加华对200例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发现治愈148例,有效3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超过90%.说明中药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而另外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则得出了中医疗法相对于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P <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相比于手术组提高更为明显(P <0 05),但由于该研究所涉及样本较少,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证实.4㊀总结目前关于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㊁手术治疗以及传统中医药治疗等三种方式,不同的治疗手段有着不同的适应症.我们通过综述发现目前药物治疗多以大环内酯类药物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最佳,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口服糖皮质激素而非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改善患者嗅觉功能.手术治疗目前多选用鼻内镜手术,相比于传统用手术,其创伤小,患者预后较好.中药治疗在患者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改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机制尚不明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李宇,吴天杰.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2014,(17):1289G1291.[2]周浩,陈兵.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J ].华西医学,2013,(1):48G51.[3]程雷,李华斌,冯云海,等.慢性鼻-鼻窦炎的定义及其分类和治疗[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10):733G746.[4]王抗震.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探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验,2016,1(21):64G65.[5]邓洁,徐睿,左可军,等.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疗效研究[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12):1027G1030.[6]李泽文,郭俊宇,周洁,等.糖皮质激素治疗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有效性的M e t a 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1):1868G1872.[7]刘巨波,刘丽亚,鲁翔,等.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初步观察[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8):360G363.[8]王英,翟素娜,吴玉瑛.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J ].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7):85G87.[9]苏怡,谢景华,潘晓李,等.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4):86G89.[10]冉德军,孙德义,邢福勇,等.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对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7):94G95.[11]张加华.中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200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13G13.[12]王勇,贾乐.慢性鼻-鼻窦炎中医治疗与内窥镜手术的比较[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0):87G89.。
抗寄生虫免疫与慢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 关键词 】 抗寄生 虫免疫 ;鼻窦炎 ;酸性哺乳动物 壳多糖酶 ;监测 ,免疫 学 【 中图分类号 】R754 【 .1 6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97 (0 8 0 A一 15 0 07— 52 20 ) 7 19 — 3
Re e r h s a c Adv anc m e to An i—pa a ie I m uniy a e n n t r st m t nd Chr i  ̄n — sn ii GU on cRl o i usts Zhao— we , i CAO i— we , Zh i WANG
l r v e t I e e tye r y p e a n . n r c n as, t mp ra ec g ii n o t p r st m mu t e e l ha tma a tcpae t a h g n ss l hei o nc o nto fani— a a iei t ni r v ast ti y y p rii t hep t o e e i
慢性 鼻 一鼻窦 炎 ( hoi ri crnc hn o—s 1 抗 寄 生 虫 免 疫 i — n si,C S 的诊 断常基于持 续至少 1 uis R ) t 2 糖 。壳 多糖在 哺乳动物 系统 中没有表达 ,
寄生虫对人体来说是外源性物质 ,具 但广泛 存 在于 甲壳 类 动物 的外 壳 、线
sreya u c s u i t ai e ao t o t ns i R , C Sp t ns e ac rn t t d i a te p ei raig ug r r sc es l n r t gt jry f ai t w t C S R a e t r l i a t o r i o l h r ya ce s — e f e n h m i p e h i c t a tn a l n n
慢性鼻-鼻窦炎病因研究进展
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脱离现实,处于言行不一的困境。
医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要为学生拓宽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并能提供场合表达他们不同的看法,使医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医学生思想、认识创新。
3.2 将医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与医学专业课教学、见习、实习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 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具体化的内容,让学生熟悉的模范人物与学生们交流,通过交流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些老师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
也可以以本单位的典型事例为例,进行分析教育,让同学了解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事,就可以发生在我们周围,增强了实效性。
也可以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拿来与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做换位思考,并进行讨论,看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才能使自己无愧、使患者无忧。
另外在对学生评估时不仅要对他的专业成绩打分,还应对其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方面进行评价。
只有在学术上和思想品德上都合格的人才是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在进行医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时还可以采取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形式,甚至可以尝试写论文、社会调查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3.3 将医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有机的集合起来 所有的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是受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很多社会因素对医学生的影响,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如今社会的一些媒体可能是出于对医学的特殊性的不了解或受其他因素影响,对医疗事件报道时,有时存在片面性,甚至是与事实相悖。
在社会中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导致社会对医务工作者产生误解甚至怀有敌意,恶化了医疗环境以及医患关系。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单方面的强调医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脱离实际。
所以要完成医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极力弘扬、呼吁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过程,同样是我们应该履行的教育职责。
变态反应对慢性鼻一鼻窦炎发病的影响及初步调查
变态反应对慢性鼻一 鼻窦炎发病的影响及初步调查
洪海 裕 ,樊韵 平 ,杨 钦 泰 ,史 剑 波 ,林 志 斌 。
( 中山大学 1 附属第 五医院耳鼻 咽喉科 , . 广东 珠海 5 9 0 ; . 10 0 2 附属第 三医 院耳鼻 咽喉科 , 广东 广 州 5 0 3 ; 16 0 3 附属第一医 院 耳鼻咽喉 医院/ 耳鼻咽喉研究所 , . / 广东 广州 5 0 8 ) 10 0
否 与 C S的发生 有协 同作用 尚等进一步 的研究 。 R
关键 词 : 变态反应 ; 慢性鼻 一 鼻窦炎 ; 特异性免疫球蛋 E; 嗜酸 细胞 ; 嗜酸 细胞 阳离子蛋 白
中图分类号 : 7 R6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35 (0 )6 0 8 — 5 17 — 54 2 1 0 — 7 1 0 1
( .eat et f t hnlrno g , ihA l tdH si l S nY t e nvri , h h i 10 0 C ia 2D pr et f 1D pr n o ioa gl y Ff f i e opt , u a— nU i sy Z u a 5 9 0 , hn ; .ea m n o m o0 r y o t i a a s e t t
Pr l i r n e tg i n o to fAle g n Ch o i e i na y I v si ato n Ac i n o l r y i r n cRhi o i m n snusts ii
H N i u, A u —ig Y N i— i, H i -o , I h—i。 O G Ha— F N Y npn , A G Q nt S I a b L NZ i n y a Jn b
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变应原检测分析
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变应原检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调查佛山南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变应原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24种标准化变应原对3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变应原的分布情况。
结果:24种变应原中以屋尘螨、粉尘螨、德国小蠊阳性例数最多,其余依次为海虾、牛奶、艾蒿、海蟹、酵母菌、玉米花粉、花生、带鱼、羽毛等。
结论: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是佛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过敏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过敏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82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ige介导的一组疾病,其往往在特应性体质基础上,受诱发因素刺激而发病,主要的诱发因素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接触各类过敏原。
2009年7月~2010年6月对3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了解佛山南海地区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为本地变应性鼻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1997年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指南[1]。
均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患者在皮试前10天内未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其他抗过敏药物。
方法:①spt用具:采用德国默克公司提供的阿罗格过敏原点刺液和一次性点刺针,点刺液包括组胺(阳性对照液)、0.9%氯化钠溶液(阴性对照液)、12种吸入性过敏原及12种食物类过敏原。
吸入组过敏原有粉尘螨、德国小蠊、狗毛、户尘螨、法国梧桐、葎草、艾蒿、玉米花粉、酵母菌、香烟、棉絮、羽毛;食物组过敏原有牛奶、海虾、海蟹、鸡蛋清、扇贝、牛肉、带鱼、黄鳝、芒果、鸡蛋黄、大豆、花生。
②操作步骤:试验中无皮肤划痕症阳性者,无试验部位皮肤破损或感染者。
用生理盐水擦拭受试者双侧前臂掌侧皮肤,将阴性对照液、各种变应原点刺液、阳性对照液按顺序依次滴在前臂掌侧皮肤上,每两种试剂间相距2cm。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炎症因子的研究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炎症因子的研究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增多、打喷嚏和嗅觉减退等。
鼻窦炎的炎症因子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研究发现,慢性鼻窦炎的病理过程中存在多种炎症因子的参与。
这些炎症因子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介质等。
细胞因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的蛋白质,包括IL-1、IL-6、IL-8等。
趋化因子是一类能够引导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CP)等。
炎症介质是一类能够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包括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炎症细胞介素等。
研究表明,鼻窦炎的发生与上述炎症因子的异常分泌有关。
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会导致上皮细胞增生和破坏,进而引起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使得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加重疾病的病理发展。
趋化因子则会引导炎症细胞聚集于炎症部位,加剧炎症反应。
炎症介质的分泌会进一步激活炎症反应,诱发组织损伤和症状的加重。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炎症因子的研究逐渐增多。
一些研究表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一些炎症因子在鼻窦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IL-8的过度分泌与鼻窦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IL-8发挥了引导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的作用,进一步引导了炎症的发展。
鼻息肉是慢性鼻窦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炎症因子的异常分泌有关。
研究发现,鼻息肉组织中的IL-5、IL-13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
这些炎症因子的过度分泌会导致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黏膜水肿,从而导致鼻息肉的形成。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炎症因子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炎症因子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明确炎症因子的作用机制,并寻找到针对这些炎症因子的有效药物。
观察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
观察周期的设定
观察周期
观察周期为12周,包括4周的克 拉霉素治疗和8周的随访观察。
随访时间
随访时间为每2周一次,共4次。 在随访过程中,对症状改善情况 进行评估,并对鼻腔鼻窦结构变 化和炎症指标进行复查。
04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 的临床效果
症状改善情况
鼻塞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 窦炎后,鼻塞症状得到明 显改善,鼻腔通畅度增加 。
03
观察方法
观察对象的选择
诊断标准
选择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 的观察对象,包括鼻塞、流涕、 头痛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经
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年龄与性别
观察对象年龄范围为18-65岁,男 女不限。
排除标准
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免 疫缺陷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 不适合接受克拉霉素治疗的患者。
01
研究样本量较小
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需要进 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02 03
缺乏长期随访
本次研究未对患者的长期疗效进行随访,无法评估克拉霉 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 研究。
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作用 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同时,可以开展 更多临床试验,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之间的优劣,为患 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如皮疹、荨麻疹等,发生率相 对较低。
肝功能损害
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 相对较低。
其他不良反应
如头痛、头晕等,发生率相对 较低。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轻度胃肠道反应
可采取分次服用、饭后 服用等方法减轻胃肠道
不适。
慢性鼻-鼻窦炎鼻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慢性鼻-鼻窦炎鼻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何文霞;汪文银【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鼻窦、鼻道黏膜分泌物细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CRS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鼻内镜下采集100例CRS鼻窦、鼻道黏膜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另取5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道黏膜分泌物作为对照.结果 100例患者培养出细菌的84例,阳性率为84%,均为单一细菌生长.84例中表皮葡萄球菌22例,占培养细菌总数的26%,草绿色链球菌12例,鲍曼不动杆菌4例,大肠埃希菌10例,黏液奈瑟菌4例,施氏葡萄球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白色念球菌2例,弗氏柠檬酸杆菌6例,阴沟肠杆菌10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4例.药敏试验表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耐药的占50%,对青霉素G、红霉素耐药的占8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合成青霉素类敏感的占90%,对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钠、头孢吡肟等头孢类基本敏感.而5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鼻分泌物培养出细菌的仅为16例,阳性率为32%,也为单一细菌生长,为草绿色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球菌感染在CRS的致病中占有重要地位.CRS患者应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抗生素的使用应以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为基础.【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21)005【总页数】3页(P413-415)【关键词】慢性鼻窦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作者】何文霞;汪文银【作者单位】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宜昌443001;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宜昌 44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41慢性鼻-鼻窦炎(CRS)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抗生素在CRS 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不规范使用,耐药率逐年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为遏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减少盲目性,现将我科2010 年收治的100 例CRS 患者的上颌窦和鼻道黏膜分泌物行需氧菌培养及药敏观察,以期了解本地区CRS 致病菌的分布规律,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Eotaxin-3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Eotaxin-3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临床特征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头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人们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其精确机制仍不十分明确。
目前,研究表明,炎症和过敏反应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而Eotaxin-3作为一种趋化因子,在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Eotaxin-3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对深入了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探讨其表达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关系。
同时比较分析Eotaxin-3在两种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2. 研究方法收集患者的组织标本,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Eotaxin-3及其表达数量,同时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研究预期结果1. 通过对患者组织标本的检测和比较分析,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3的表达情况和差异性,深入研究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2. 为进一步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促进临床治疗的进一步改进。
四、研究的意义本研究有助于对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临床治疗难题。
同时,这一研究还有可能对其他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助力。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特异性IgE水平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
例人组 调查患者 电话 召 回, 实 际召 回并完成 内窥镜检 查和调查 问卷 的患 者共 8 6例 , 年龄 1 6~ 6 9岁 , 平 均
( 4 6 . 2 3± 8 . 6 1 ) 岁; 男 5 3例 , 平均 年龄 ( 4 6 . 0 2± 7 . 3 8 ) 岁; 女3 3例 , 平均年龄 ( 4 6 . 4 2± 9 . 7 6 ) 岁。
( 4 ) C R S 分 型分期 : 采取 2 0 0 7年 欧洲鼻 一鼻窦 炎和鼻
息 肉诊疗 意见 书分 成 C R S伴鼻 息 肉( C R S w N P ) , C R S 不伴有鼻息 肉( C R S s N P ) 。( 5 ) 生 活质量 问卷 : 选 用 医
学结局 简 表 3 6项 健 康 调 查 ( m e d i c a l o u t c o m e s s t u d y
王晓凤 ,周 学军 ,苏炳泽 ,冯勇 军 ,郑 少江 ,冼德 生 ,黄 家 军 ,刘世 喜 △
海南 医学院 附属 医 院 耳 鼻 咽喉 科 , 病理科( 海口5 7 0 1 0 2) ; 海 南 医 学院 附属 新 华 医 院耳 鼻 咽 喉 科 ( 海口
5 7 0 3 1 1 ) ; 四川 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科( 成都 6 1 0 0 0 0 )
1 . 2 研 究 方 法
或 持续存 在术前异常和 明显不适 , 因此 C R S的病 因被 认 为并非 单纯的解剖结 构异常 。随着研 究 的进一 步深
入, 变态 反应 对 C R S的病 理形 成 、 发展 及 预后 的影 响 也 日益 凸现 , 并 被认 为是 主要 的致病 因素之 一 。因此 在 治疗时 必须关注 和治疗 变态反应 , 同时避 免变应 原 刺激物 的接触 。本 临床研究通 过对变应 性 因素指标 的
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卢雪环,莫福琴,覃宇铭,吴艳华,李东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530021S t u d y o n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u n c e r t a i n t y o f i l l n e s sa n dc o g n i t i v e l e v e l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 s i n u s i t i sL UX u e h u a n,M OF u q i n,Q I NY u m i n g,W UY a n h u a,L ID o n g x i n g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G u a n g x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G u a n g x i530021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L UX u e h u a n,E-m a i l:849097227@q q.c o mK e y w o r d s c h r o n i c s i n u s i t i s;u n c e r t a i n t y o f i l l n e s s;d i s e a s e c o g n i t i o n l e v e l;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疾病认知水平的关系,为制定管理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决策提供依据㊂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于2021年1月 2021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选取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㊁疾病不确定感量表㊁慢性鼻窦炎疾病认知水平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并分析㊂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8份,有效问卷为156份,问卷有效率为92.86%㊂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总得分为(99.74ʃ21.37)分,疾病认知水平总得分为(9.94ʃ3.65)分㊂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不确定性㊁信息缺乏性㊁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得分与疾病认知水平总分均呈负相关(r值为-0.745,-0.679,-0.553,-0.639, -0.541,P均<0.001)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㊁文化水平㊁疾病认知水平均是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01)㊂结论: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处中等水平,提高疾病认知水平有利于降低疾病不确定感㊂关键词慢性鼻窦炎;疾病不确定感;疾病认知水平;影响因素d o i:10.12102/j.i s s n.2095-8668.2023.15.023疾病不确定感是指个体缺乏确定与疾病相关事物的能力,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伴随疾病的发生发展,需长期康复治疗㊂研究指出,对疾病症状认识不够㊁治疗和护理复杂性㊁缺乏疾病相关信息㊁疾病进展和预后无法预测等因素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1]㊂慢性鼻窦炎是一种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群体免疫机能较差,由于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在临床上常采用保守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病情反反复复,不能彻底康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更容易产生疾病不确定感㊂研究证实可通过相关干预方式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帮助其管理疾病不确定感[2-3]㊂为了提高慢性鼻窦炎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慢性鼻窦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与疾病认知水平的关系,为制定管理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决策提供依据㊂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210714作者简介卢雪环,主管护师,本科,E-m a i l:849097227@q q.c o m引用信息卢雪环,莫福琴,覃宇铭,等.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循证护理,2023,9 (15):2800-2803.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方法,于2021年1月 2021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选取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作为调查对象㊂纳入标准: 1)符合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诊疗意见书(2012版)诊断标准[4];2)年龄ȡ18岁,首次确诊;3)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意识正常㊂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并发症者;2)心㊁肺㊁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或存在认知障碍;3)拒绝参与本研究㊂本调查已取得各医院相关部门同意,并获得单位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㊂1.2研究方法1.2.1调查工具1.2.1.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本研究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病人的年龄㊁性别㊁文化水平㊁婚姻状况㊁职业㊁家庭人均月收入㊁治疗方法等信息㊂1.2.1.2疾病不确定感量表采用M i s h e 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 i s h e l's U n c e r t a i n t y i n I l l n e s sS c a l e,MU I S)[5],该量表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不确定性㊁信息缺乏性㊁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包括33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从 非常不同意 到 非常同意 分别计1~5分,其中条目15不计分,总分为32~160分,总分越高,说明疾病不确定感越强㊂1.2.1.3疾病认知水平问卷本研究自制的慢性鼻窦炎疾病认知水平问卷,包括了慢性鼻窦炎疾病基础知识(分类㊁病因㊁症状㊁并发症等)㊁诊疗方法㊁预后(一般预后㊁危险性㊁治愈性)㊁日常管理(生活管理㊁饮食)㊁获取疾病知识渠道等方面,共21个条目,其中最后一个条目获取疾病知识渠道为主观多选题,不计入总分,其他问题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计0分,总分为0~20分,分数越高说明病人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越高㊂1.2.2调查方法展开研究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向相关医院科室管理人员说明本研究内容㊁意义及调查方式,取得同意与配合㊂由调查人员到各医院的口鼻喉科门诊或病房,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向慢性鼻窦炎病人说明本次调查的内容㊁目的及意义,并保证问卷信息的保密性㊂征得其同意后,发放问卷,由病人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调查人员及时对病人提出的疑问做出统一解答㊂所有问卷均为当场发放㊁当场回收㊂1.2.3质量控制1)调查人员均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保障本次调查研究顺利开展;2)调查问卷经5名耳鼻喉科专家及护理专家审阅后修正,随机选取20例病人于2021年1月 2021年2月进行预调查,该量表经考核评价,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847,折半信度0.821,重测信度为0.813,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及效度;3)所有问卷当场发放及回收,保证问卷的完整性;4)所有数据均采用双人录入,并随机抽取10%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㊂1.3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3.0进行统计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㊁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㊂P e a r s o n 相关分析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得分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8份,有效问卷为156份,问卷有效率为92.86%㊂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总得分为(99.74ʃ21.37)分,其中各维度得分情况:不确定性得分为(34.51ʃ11.83)分,信息缺乏性得分为(24.71ʃ3.89)分,复杂性得分为(22.40ʃ5.78)分,不可预测性得分为(18.11ʃ3.80)分㊂2.2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表1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的单因素分析(xʃs)项目例数(%)MU I S得分统计值P 年龄18~40岁34(21.79)78.12ʃ8.3441~60岁44(28.21)91.95ʃ15.27F=68.457<0.001 >60岁78(50.00)113.55ʃ18.04性别男81(51.92)100.05ʃ22.40t=0.1890.850女75(48.08)99.40ʃ20.35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42(26.92)113.43ʃ19.99初中及高中70(44.87)100.44ʃ17.91F=23.738<0.001本科及以上44(28.21)85.55ʃ19.00婚姻状况已婚28(17.95)93.96ʃ23.08未婚105(67.31)100.00ʃ20.48F=1.9060.152离异/丧偶23(14.74)105.57ʃ22.43职业工人/农民79(50.64)101.37ʃ22.66事业单位31(19.87)99.45ʃ20.22F=0.5710.566个体经营46(29.49)97.13ʃ19.98家庭人均月收入 ɤ3000元81(51.92)97.86ʃ21.17t=-1.4330.154 >3000元75(48.08)102.91ʃ21.53治疗方式药物治疗64(41.03)101.91ʃ22.86手术治疗38(24.36)103.03ʃ20.73F=1.9390.147联合治疗54(34.61)95.00ʃ19.482.3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认知水平总得分为(9.94ʃ3.65)分㊂慢性鼻窦炎病人主要依靠医护人员获取疾病知识,其次是通过网络㊁宣传画/宣传册及家庭成员等㊂见图1㊂图1慢性鼻窦炎病人获取疾病认知的渠道分析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显示,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疾病认知水平总分均呈负相关(P均<0.001)㊂见表2㊂表2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相关性分析项目疾病认知水平总分r值P疾病不确定感总分-0.745<0.001不确定性-0.679<0.001信息缺乏性-0.553<0.001复杂性-0.639<0.001不可预测性-0.541<0.001 2.4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的影响因素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年龄㊁文化水平)㊁疾病认知水平总分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㊁文化水平㊁疾病认知水平均是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01),可解释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变异的70.90%,见表4㊂表3自变量赋值情况自变量赋值方式年龄18~40岁=0,41~60岁=1,>60岁=2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0,初中及高中=1,本科及以上=2疾病认知水平原值录入表4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 常量119.7936.04519.817<0.001年龄9.4651.3950.3556.784<0.001文化水平-6.9151.320-0.241-5.237<0.001疾病认知水平-2.7900.310-0.476-9.005<0.001注:R2=0.714,调整R2=0.709,F=126.610,P<0.001㊂3讨论我国鼻窦炎病人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了群体健康,慢性鼻窦炎病情的反反复复发作,不能彻底康复,导致病人每年需要多次就医看病,增加医疗机构负担的同时病人也容易产生疾病不确定感㊂本研究调查发现15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总得分为(99.74ʃ21.3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孙晓岚等[6]报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总分[(78.35ʃ16.58)分]和洪震等[7]报道的乳腺癌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总分[(73.72ʃ13.90)分]㊂可能是由于鼻部慢性炎症的长期存在,病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易引起脑神经衰弱和不同程度的性机能减退,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焦虑㊁抑郁等)[8-9],导致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伴随病情发展各类并发症出现或病人对鼻窦炎治疗方法㊁康复周期等信息缺乏而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疾病恐惧感增加和医疗经济压力也较大,所以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㊂既往关于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中更多的是集中在焦虑[10]㊁社会支持[11]㊁生活质量[12]㊁应对方式[13]等的相关性研究,鲜少有文献报道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呈负相关㊂既往研究指出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更易出现焦虑㊁抑郁等不良情绪,配合治疗态度越差,治疗依从性越低[14]㊂另外,受不良情绪影响,病人获取疾病信息不足,信息不足干扰病人对治疗方式做出恰当选择㊂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对康复周期不了解㊂病人对鼻窦炎的康复周期不了解,急于求成,希望快速治好,当症状得到控制就停止治疗,导致病情反复㊂病情反复变化易增加病人的恐慌感,同时也增强病人对疾病症状的不确定性㊂反复入院㊁长期治疗增加病人心理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负担,增强病人对疾病过程和预后的不可预测性[6]㊂其次是对治疗方法认识不足㊂鼻窦炎的治疗需根据一系列检查结果评定治疗方案,而部分治病心切的慢性鼻窦炎病人容易误用激素类快速见效的药物,然而快速见效的药物也有很强的副作用,更易加重病情㊂另外部分慢性鼻窦炎病人草率选择手术治疗,期盼与鼻窦炎 一刀两断 ㊂实际上,手术治疗并不能根治鼻窦炎,还存在复发情况[15]㊂目前,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复发率控制在10%以内[16-17],若手术技术掌握不好或对于手术的适应证未严格把握或术后护理不当,复发率更高㊂此外鼻窦黏膜㊁鼻甲等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结构一旦被切除,就不会再生,造成不可逆性伤害㊂可见,提高慢性鼻窦炎病人对鼻窦炎治疗㊁预后㊁康复期护理等认知意义重大㊂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鼻窦炎病人主要依靠医护人员获取疾病知识,其次是通过网络㊁宣传画/宣传册及家庭成员等,提示医务人员可采取有效措施,如建立病人微信群,适时发送疾病相关知识㊁直播开课等方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疾病认知水平,有效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18]㊂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㊁文化水平是影响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㊂可能是老年人获取疾病知识的渠道有限,加上空闲时间较多,时常对不确定的内容进行想象,比如治疗时间多久㊁医疗费用多少等一系列想象的可怕情境使病人产生回避心理,治疗依从性低,延缓疾病恢复㊂另外,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慢性鼻窦炎并发症之多(气管炎㊁哮喘病等),诱发性疾病之重,对老年病人身心健康㊁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㊂文化水平越高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低,可能是因为文化水平高的病人主动学习能力较强,能够清楚地了解疾病和相关的医疗信息,包括治疗㊁护理和预后等,病人可以在自己建立的日常生活秩序中,体验到确定感,所以疾病不确定感较低[19-20]㊂4小结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处中等水平,影响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有年龄㊁文化水平㊁疾病认知水平㊂医务人员需加强鼻窦炎疾病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病人对疾病症状和治疗方法的科学认知,减轻疾病负担㊂参考文献:[1]孙红.护理研究的新课题:疾病不确定感[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4-45.[2]J I A N G X J,H E G P.E f f e c t s o f a n u n c e r t a i n t y m a n a g e m e n ti n t e r v e n t i o no nu n c e r t a i n t y,a n x i e t y,d e p r e s s i o n,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o f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d i se a s e o u t p a t i e n t s[J].R e s e a r c hi nN u r s i n g&H e a l t h,2012,35(4):409-418.[3]B A I L E Y D E,M I S H E L M H,B E L Y E A M,e ta l.U n c e r t a i n t y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w a t c h f u l w a i t i n g i n p r o s t a t e c a n c e r[J].C a n c e rN u r s i n g,2004,27(5):339-346.[4]陈仁物,王德云.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诊疗意见书2012版:鼻窦炎诊治更新与精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2):87-93. [5] M I S H E L M H.U n c e r t a i n t y i n i l l n e s s[J].I m a g e--t h e J o u r n a l o f N u r s i n gS c h o l a r s h i p,1988,20(4):225-232.[6]孙晓岚,赵慧敏,刘杨禾,等.C O P D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17):2433-2436. [7]洪震,许勤.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知识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1-4.[8]池长德.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分析及治疗性沟通干预效果[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7.[9]吴婷婷.慢性鼻窦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2):2202-2203.[10]成慧,彭司淼,李乐之.疑似恶性病患者诊断期间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1252-1257.[11]叶春丽,谢小玲,罗美莲,等.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疾病不确定感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11): 23-26.[12]吴海珍.某三级医院食管癌患者术后对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0,28(8):296-300.[13]李育芳.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与信息需求及应对方式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992-995. [14]陈胜男,邓婷,孙玫.冠心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4):3183-3184.[15]孟兆伦,朱姝,王晓芹.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50-51.[16]车昌文,车德安,石宝玉.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分析及远期复发率观察[J].四川医学,2017,38(11):1285-1288. [17]黄静.经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术后的护理干预与康复指导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20-221. [18]侯春英.健康教育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认知㊁焦虑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4):679-680. [19]周海婷,隋东明,丰小星.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1):166-169.[20]赫丽杰.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4):2923-2926.(收稿日期:2022-11-04;修回日期:2023-07-12)(本文编辑薛佳)。
成人慢性鼻窦炎153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成人慢性鼻窦炎153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卢永明【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慢性鼻窦炎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抗生素使用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53例标本进行了普通需氧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总结出各种致病菌的构成比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53例送检的标本分离出致病菌91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溶血葡萄球菌12株,大肠埃希菌9株,共占61.6%之多;药敏试验以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最高,敏感率为87.9%;其次为米诺环素(敏感率83.5%),万古霉素(敏感率82.4%)、阿米卡星(敏感率82.4%)和哌拉西林(敏感率81.3%).青霉素的敏感性为最低,敏感株数仅为7株,敏感率为7%.结论引起成人慢性鼻窦炎的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米诺环素、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2(007)030【总页数】2页(P172-173)【关键词】成人;鼻窦炎;致病菌;构成比;药敏试验【作者】卢永明【作者单位】538021,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多为各种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国内关于慢性鼻窦炎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的报导相对其他感染性疾病来说相对较少,为了解本地区慢性鼻窦炎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我们对临床送检的153例标本进行了普通需氧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共153例,其中男98例,女55例;年龄18~82岁,平均37.5岁。
病程0.5~7年。
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1],且采样前7 d内未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1.2 方法把临床采自上颌窦的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出致病菌后使用微量生化管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
药敏判断标准按2000年CLSI推荐的标准进行判断。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积分与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积分与病情的相关性研究章锦秀;李嘉宁【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症状积分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36例患者进行症状中总炎症细胞数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Spearman相关系数r=0.463,p=0.004.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主观症状积分与组织中总炎症细胞数相关.【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1(011)008【总页数】2页(P25-26)【关键词】鼻-鼻窦炎,慢性;症状积分;病情;相关分析【作者】章锦秀;李嘉宁【作者单位】东莞市石排医院,523330;东莞市石排医院,523330【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症状是诊断、判断疾病程度及疗效的重要主观评价,但是CRS本质是以粘膜炎症为中心的疾病,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及其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组织破坏是疾病的核心组分[1]。
疾病的临床症状与本质病情有怎样联系?为此我们前瞻性地对CRS患者症状积分与客观病情进行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前瞻性收集我科2010年6月~12月36例 CRS(按1997年海口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范围14~65岁,平均31.58岁。
分型都在Ⅱ型2期以上,其中Ⅱ型 2期 11例(30.56%),Ⅱ型 3期 11例(30.56%),Ⅲ型14例(38.88%)。
病史2~30年,16例有变应性鼻炎史;11例(30.56%)有鼻息肉手术史。
患者术前1个月内全身或局部未使用抗生素、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1.2 方法1.2.1 症状积分所有入选病例入院时进行症状积分(中华医学会慢性鼻-鼻窦炎症状、体征和检查记分表节选)及病史追踪。
1.2.2 病变组织总炎症细胞计数所有CRS患者均采用全麻下Stammberger术式,在术中取筛窦粘膜和/或息肉样变的筛窦组织,在4%甲醛加PBS缓冲液中固定,制成石蜡固定包埋标本,连续切成5 μm厚的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行常规组织学分析,所有标本进行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400×),随机挑选5个不重复视野,计数5个视野内平均炎症细胞总数(包括浆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佛山地区过敏性鼻炎主要变应原调查及延续护理效果分析
佛山地区过敏性鼻炎主要变应原调查及延续护理效果分析梁淑贞;邱晓云;贺汤菁;郭建玲【摘要】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状况,并比较延续性护理措施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疗效的作用。
方法选取AR患者270例进行特异性IgE 检测,测定变应原,并对不同年龄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进行比较;将A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35例。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结果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用性变异阳性率( P <0.05),而不同年龄段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干预组较对照组疗效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导致佛山地区过敏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以尘螨、粉螨及花粉占主要地位,应注意防治;食用性特异性IgE水平较吸入性低。
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疗效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6(038)007【总页数】3页(P1113-1115)【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变应原;IgE检测;延续性护理【作者】梁淑贞;邱晓云;贺汤菁;郭建玲【作者单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6随着我国居住环境的改变,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相关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及生活习惯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2]。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c,AR)属过敏疾病的常见种类,蛀牙临床特点为比黏膜反应性增高[3],该病若长期持续可引起加重哮喘、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发生[4]。
目前关于该病并未有明确的疗效,且该病由于易复发、病情缠绵等特点,因此明确过敏原的种类及来源,对该病的诊断及预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相关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对该病的治疗疗效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内毒素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内毒素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内毒素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背景和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长期存在的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是造成慢性鼻、鼻窦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慢性鼻、鼻窦炎而有些人则不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内毒素是细胞壁分解产物的一种,在细菌和真菌感染作用下可以被释放,对多种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都有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内毒素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毒素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与发展机制。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选择一定数量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采用鼻腔黏膜标本和血清标本,对内毒素及其在感染和炎症反应中的相关分子和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其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内毒素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对于加深对内毒素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8 3卜山地区慢性鼻 一鼻窦炎与变态反应相关性研究
李湘 1 ,宋卫军 ,颜文杰 ,胡胜祥 。 ,李郁明 ,曹焕光 ’ ,韦明壮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 佛山 580 ; 22 0 z 广东省 中西医结合 医院沙头分院,广东 佛 山 5 80 ) 2 28
【 摘要】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慢性鼻一 鼻窦炎与变态反应相关性。方法 分析 22 0 例佛山地区慢性鼻一 鼻窦炎患者术前血清变
应原检测 ( I 、Sg T I E)及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P S T)结果 ,并与非鼻 窦炎病例对照组 18例进行 比较 。结 果 ① 主要 变应原 9
分布 :屋尘螨 (P S T阳性 率 2 . 2 %,Sg 3 IE阳性 率 2 . ,粉尘螨 (P 【 1 %) 3 S T阳性 率 2 . 38 %,s班 阳性 率 2 . ;( 慢性鼻一 I 2 %) 3 鼻窦炎 实 验组与佛 山地 区非鼻 窦炎对照组屋 尘螨 、粉 尘螨 s 、S T 阳性 率比较 有统计 学意 义。结论 佛 山地 区慢性鼻一 窦炎的病 因与 I P 鼻
s u rey adcm ae t ersl f 9 o —n sip t nsnF sa . eut ) h i l gndsiuin p sv t i s ugr, p rdwi t uto 8n ns uis ai t i oh R s l n s n o hh e s 1 i t e n s ̄ T e na e e ir t : oi e ae ma l r tb o t r
(P ) dseicsli IE(IESg ) f 0 a et w t c o i rioiuis r p r r di u eat n eoeed so i S T a c Mn g Tg /IE o 2p t ns i h nc hn s si we ef me o r pr n p f e i 2 i h r n t e o n d met fr n ocpc b
a d s e i c s r r I E i o s u t t sa d d s t sh d s t t a in f a c . n l so e e i c o e r lt n h p b t e n t e n p cf e u n S g h u e d s mi n u t i n e mi a t i i ls i c n e Co cu in Th r l s e ai s i e e a sc g i s o w e h c u eo c o i i o iu i s d t ea lr co o h n a s f h n cr n sn st l g f t ri F s a . r h ia h n ey a n
L i g|S N lY N WefelHUS eg i g2L u i , AOHun tn 7 I nzun l l a , O GWe u , A n X n i , hnx n IY mn C a g ag1WE gha g a gl t Mi ( u nd n r i i opt a ioa hns n s r dc e Fsa 2 2  ̄ C i ; 1 ag ogPo n a H si lfT dt nl i eadWet nMe in , oh 5 8 0 hn G v cl ao r i C e e i n a 。 u g ogPoi i opt a ioa hns dWet nMe in h o rnh Fs a 2 2 & C i ) G a d n r n a H sil Td t nl i ea s r dc eo  ̄ u ac , oh 5 8 0 hn n vcl ao r i C e n f e i fS B n a
o P o s u t t s s2 -% , o i er t fs e i cs l I I E s 1 3 ; o i e r t fS T i u t t swa 3 8 , o i e f T i h u e d s e 2 3 p st ae o c f e un S g wa .% p st ae o P d s e s2 .% p st S n mi wa v p i ' 2 v n mi v
rt o eic eu IEw s 23 ( C mprdwi o irioi sia d o —n s s ai t i oh n te oi e ae f P ae fp cf rm Sg a -  ̄ o ae t c nc h s uis ns ui t ns F sa , sv t o T s is 2 %; ) h h r n n t n i t p e n i n h p t r S
【 b tat Oj cv oepoeterl o si b tencrncrioiuisa daeg ohn Meh d knp c s A src] bet e T x l e t nhp ew e ho i hn s si n lryi F sa . tos S i r kt t i r h a i n t l n i e
变应性 因素有密切 关 系。
【 关键词】 鼻一 鼻窦炎;慢性;变态反应 ; 皮肤点刺实验
中图分类号 :R 6 .1 75 2 文献标识码 :A d i03 6  ̄i n17 — 6 92 1 . . 3 o: .9 9 .s. 4 4 5 . 20 0 1 1 s 6 0 58
Re e r h o r ea i n b t e r n cRh n sn stsa d Al r y i s a s a c n Co r l to ewe n Ch o i i o i u i n l g Fo h n i 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