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2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学科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阐释一些变异原理。
2、社会责任:运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解释一些遗传学现象,为农业生产设计一些简单的育种方案。
二、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三、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四、教学过程2.指导学生阅读学案上材料总结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并提出问题:(1)易位发生在几条染色体间?它们有何关系?(2)易位与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有何关系?老师简单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及相关变异例子后,让学生对比得出“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3、与学生一块得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________的变异。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__________,有的甚至导致生物体。
对比一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对比。
思考、总结。
学生先通过阅读、小组讨论得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然后通过讨论得出“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得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针对训练1]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改变D.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提问学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有哪些?与学生一块总结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 _______ 的增加或减少;例如。
一类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例如。
[合作探究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体细胞有对常染色体,对性染色体。
其中Ⅱ和Ⅱ互称为,而Ⅲ和Ⅳ互称为。
(2)果蝇精子中的染色体是,在精子中能否找到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
高中生物_高二生物(人教版)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⑴课程标准要求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⑵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是“简述”,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具体要求是“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结构的变异是学生了解的内容,数目的变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能够归纳染色体组的概念,总结判断染色体组数的方法,能够准确区分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并说出获得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染色体变异的内容,学生可能不太了解,但对于无子西瓜,多倍体草莓等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与本节课有关的图片、实例、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成为学习本节内容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概念的学习。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多举一些实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高二学生已经学过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为染色体组等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
我校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热情,但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往往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教学中应设置好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适时引导、适时启发和适时鼓励,由浅入深,建构染色体组等基本概念。
《染色体变异》测评练习1.(2015·全国卷Ⅱ,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2.如图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易位和易位B.易位和重组C.重组和重组 D.重组和易位3.(2014·上海单科,16)如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4.如下图所示,已知染色体上发生了①~④四种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发生的变异均未产生新基因B.①~④发生的变异依次是染色体倒位、缺失、重复与基因突变C.①~④所发生的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①②③依次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倒位,④为基因突变5.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移接到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蚕都有斑纹。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物_《染⾊体变异—染⾊体数⽬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染⾊体变异——染⾊体数⽬变异》教学设计⼀、教学⽬标的确定《普通⾼中⽣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版)》中有关本节的内容规定如下:举例说明染⾊体数量的变异可能导致⽣物性状的改变。
《普通⾼中⽣物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对这部分内容的说明如下:“举例说明染⾊体数量的改变可导致⽣物性状的变异,形成染⾊体变异的概念。
以果蝇或⼈类染⾊体组型等为例,解释染⾊体组的概念,简述多倍体和单倍体的特征和来源,举例说明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在实践中的应⽤。
”有关核⼼素养⽅⾯的要求如下:1.树⽴⽣命观念,能运⽤遗传和变异的观点,解释常规遗传学技术在育种等⽣产⽣活中的应⽤。
2.发展科学探究,探究简单的遗传、变异、⽣物适应性形成等问题。
3.增强社会责任,关注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关注其研究成果在⽣活和⽣产实践中的应⽤。
从教材编写的特点来看,本节内容从染⾊体数⽬变异的类型⼊⼿,以果蝇染⾊体为例,展开对染⾊体组概念的探讨。
将⼆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进⾏对⽐,给出三者的概念,多倍体、单倍体⽣物的特点,获得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法及在⽣产⽣活中的应⽤。
教材通过⽂字介绍、图⽰等让学⽣通过主动学习和交流探讨树⽴核⼼素养。
本节内容学习⽬标如下:1.通过分析单倍体、⼆倍体和多倍体的异同,培养归纳、概括能⼒和批判性思维能⼒。
(科学探究)2.通过分析讨论染⾊体变异对⽣物性状产⽣的影响,建⽴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命观念)3.通过分析讨论染⾊体变异在育种⽅⾯应⽤的事例,培养学⽣将来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社会责任)⼆、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染⾊体变异—染⾊体数⽬变异》学情分析学⽣已经学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体、⾮同源染⾊体和基因在染⾊体上等概念,为染⾊体组等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
通过初中⽣物的学习和学农实践活动,学⽣对植物杂交、植物激素在农业⽣产上的应⽤有了初步了解。
高中生物_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观察法、提问法、谈话法为主。
教具准备用来构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物理模型道具,不同形式的染色体组模式图,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实例视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回忆上节课所讲的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
提问:生物的变异包括哪几种类型?可遗传变异有哪些?讲述:生物的变异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又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然后播放近年江苏女孩身上发现的世界首例“人类11号染色体半臂增添”案例的视频。
(一)染色体变异的概念:从视频的例子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对生物的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染色体变异的一种。
然后指导学生看书。
老师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学生回答: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可以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就叫染色体变异。
老师问: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如何?学生回答:(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阅读教材P85图5-5,引导学生总结出结构变异的4种类型:1.缺失2.增添3.倒位4.易位学生5分钟小组合作,尝试构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并上台展示小组合作的结果。
老师简单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及相关变异例子后,接着提问:在易位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染色体的片段是从一条染色体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如果移接到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是属于哪种生物变异呢?请举例说明。
(基因重组,如交叉互换,发生在减I前期)除了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外,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对生物新类型的产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巩固训练】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了180°。
2、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组让学生观察果蝇的染色体图(图5-8、图5-9),并阅读染色体组的部分内容。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染色体变异1.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个人理解:帮助学生认知染色体的变异类型,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的结果。
2.任务设计染色体变异在自然界中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一样伴随着遗传,因此染色体变异导致的人类遗传病一直困扰着许多人,当然染色体变异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人类依据染色体变异原理研究出的无子西瓜、无子香蕉、四倍体葡萄、四倍体番茄等等。
无子西瓜到底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课堂任务:小组合作,尝试依据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设计无籽西瓜的育种方案。
整节课以学生设计无籽西瓜培育的方案为主线,通过此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完善方案的过程中,去掌握相关的基础内容,特别是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尤其是其中单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组等难以理解的内容。
3.学习目标设计:(1)研读教材,自主选取合适材料模拟染色体数目变异。
认知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数目变异,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来内化染色体变异的类型(2)运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尝试设计无籽西瓜的育种方案。
通过运用所掌握的染色体变异原理来设计方案,突出实践与生成。
4.课程资源的利用:西瓜、扑克牌、磁力棒、白纸与彩笔西瓜:让学生品尝西瓜,在品尝的过程中引发孩子兴趣,如何才能培育出无籽的西瓜呢?扑克牌:利用扑克牌的不同花色以及不同的数目来让学生体会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等难以理解的内容。
特别是在无籽西瓜培育的过程中对一些不好理解的现象可以进行模拟,比如四倍体的西瓜形成的配子到底是怎样的。
磁力棒:磁力棒是课堂上演示染色体变异的最好的工具,非常直观形象的可以模拟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数目变异。
白纸与彩笔:对于动手能力较差同学可以尝试在白纸上画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特别有利于组内针对无籽西瓜的培育进行过程分析及问题共同探讨5.课堂整体设计思路染色体变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学习目标】1.研读教材,自主选取合适材料模拟染色体数目变异。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和思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按照《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并依据探究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的原理,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侧重学生的观察、对比、交流、合作、探究、归纳等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原有的知识系统,构建新的概念。
二、教学资源1. 文字资源——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第二册)2. 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课件3. 自备材料——磁性铁板三、教学方法自学质疑、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师生总结四、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流程影音资料导入新课小组讨论学习染色体结构变异多媒体课件引导学习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染色体组概念学生应用染色体组概念学习二倍体、多倍体教师引导学习单倍体概念,并区别单倍体和多倍体师生共同总结总结,并做课堂巩固2 教学过程五、教学评价设计探究性学习,其评价就不仅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的过程中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体验。
因此,在评价方式上,我以老师主导的形成性评价为主,根据教学进程设置各种类型的形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求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
同时,还设置了一些测评题,旨在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从而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学情分析学生基础知识分析:1) 学生已经学过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为染色体组等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
2) 学生应经知道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并且在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础上,学生会较容易接受染色体变异的知识。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多倍体的生活实例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学生思维特征分析: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以及更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但是我校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往往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高中生物_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最后达到“会学”为目的。
本节内容涉及到“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教学,同时又和前面学习的减数分裂相联系。
通过必修二课本38页的课后拓展题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分析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红眼,雌果蝇中出现白眼果蝇的原因,引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中的第一种情况,同时让学生构建雌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模型加深理解,并根据模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结合模型检测学生对该概念的掌握情况,再通过雌性配子结合产生的受精卵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引出二倍体、三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扬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描述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等概念并能准确应用。
2、认识染色体变异的类型,通过分析图片、观看视频以及构建模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掌握染色体变异原理在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的应用,体会染色体变异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三、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四、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图片:人类是如何在亲子代之间保持染色体数目稳定的?这种稳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图片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指本节课的主题教学活动一: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和减少展示课本38页课后拓展题。
提出问题:1、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2、布里吉斯的发现该如何解释?3、展示布里吉斯的发现,并分析原因?独立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主动探究获得知识,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P87文字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课本概念的比较,准确的记忆理解染色体数目变异。
2.阅读教材P87页多倍体育种和89页无籽西瓜的培育图解,通过问题分析,小组讨论,归纳多倍体育种的过程。
3.阅读教材P87页单倍体育种的相关内容,概述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评价设计】评价要素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1)能够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2)能够合作展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不同3)能够与基因突变进行正确的比较评价要素2.染色体组图解的识别评价方法:相互评价评价指标:1)图解识别过程是否迅速,准确2)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能否找到范例,进行对照,找出不足并加以修改评价要素3.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1)能够说出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判断依据2)能够说出单倍体、多倍体的特点评价要素4.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过程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1)根据教师的问题,说出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步骤2)能够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图片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归纳总结、教师点拨、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反思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问题。
同时通过分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难点:①染色体组的概念。
②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③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教学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异过渡:染色体的变异不都是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还有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展示:舟舟的图片师:大家都认识他吧?从他的外貌上大家也能看出他的智商不高,有一定的生理缺陷,但他在父母的照料下成为一个出色的指挥家,舟舟的染色体异于健康人,那他的染色体有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进行探秘。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6页,完成学案的学习目标二。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物_染⾊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五章第⼆节染⾊体变异⼀、课标分析识记染⾊体结构和数⽬变异的类型和结果;能根据实例或者新信息判断染⾊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注重对学⽣综合能⼒的考查。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版⾼中⽣物必修⼆第五章第⼆节第⼀讲的内容。
染⾊体变异是⽣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既巩固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为本章第三节《⼈类遗传病》中有关染⾊体异常遗传病和第六章育种相关问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知识点清晰,⼀是染⾊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和数⽬变异,⼆是染⾊体组、⼆倍体、多倍体以及单倍体的概念。
三、学情分析学⽣通过对前⾯章节中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学习,对于⽣物的遗传与变异有了⼀定认识,但染⾊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单倍体、⼆倍体、多倍体之间的关系较难辨析,如果直接讲述,学⽣是很难理解其实质的。
所以,我以辩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式让学⽣理解染⾊体组的概念,通过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实例并设置⼀些问题情境让学⽣对单倍体、⼆倍体、多倍体的概念进⾏辨析和对⽐,从⽽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标:四、教学⽬标【知识⽬标】1.举例说出并理解染⾊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及染⾊体数⽬的变异。
2.知道染⾊体组、单倍体、⼆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能⼒⽬标】通过学习染⾊体结构、数⽬变异以及染⾊体组、⼆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提⾼观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
【情感⽬标】通过对染⾊体结构和数⽬变异的理解以及对单倍体、多倍体的特点和应⽤,理解⽣物界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感受⽣命的奥妙。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染⾊体数⽬变异【难点】1、染⾊体组的概念。
2.单倍体、⼆倍体以及多倍体概念及其联系。
六、教学⽅法将信息技术应⽤于⽣物学科教学,利⽤多媒体展⽰图⽚、演⽰动画,化抽象为形象,运⽤模型建构的⽅法让学⽣真正理解染⾊体组的概念。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染色体变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特点以及数目的判定方法,辨别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具体实例,举例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基本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引导,问题串引导,小组讨论,模型构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识图、析图以及信息获取能力;辨别、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知道研究染色体变异可以为人类健康服务,学生具有关注生活、关爱生活的社会责任感;体会生命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重点: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区分方式。
难点: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区分;缺失与基因突变,易位与交叉互换而引起的基因重组的区别。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课PPT呈现各种图片:白化患儿、太空椒、回顾已有知识,回答问题1,猜测问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学以致用樱桃好吃,核有点儿大。
利用所学知识培育无核樱桃。
尝试加以区别。
课下各小组根据已经的生物学知识设计可行的方案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引起的缺失;交叉互换而引起的基因重组与易位。
生活与实际相联系,不少学生家里种樱桃,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非常感兴趣。
知识小结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形成体系。
染色体变异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初步了解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基因在染色体上及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等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组及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等概念。
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无籽西瓜、四倍体大草莓、三倍体香蕉等,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模型构建,问题引领推动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染色体变异在讲授新知识前,提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问题产生深厚兴趣。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20字5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相关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课堂上活动形式多样,如分组合作探究、讨论问题、构建模型等,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目标引领】【学习目标】1.以西瓜的染色体为例,归纳总结出染色体组概念,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类型。
2. 通过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的比较分析,准确记忆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3.通过模拟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换过程,掌握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过程中及评价单倍体育种各多倍体育种的优缺点。
【学习重点】染色体组【学习难点】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学习方法】讲授引导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学思静悟】一、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与等位基因1、果蝇的体细胞有条染色体。
对同源染色体。
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染色体;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染色体。
A和a是基因,A和b是基因。
3、果蝇的配子中有条染色体,有对同源染色体。
4、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A和a)位于的相同位置上。
二、纺锤体的作用在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其一决定着染色体的排列;其二决定着细胞质的分裂,但不影响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的加倍。
如果不能产生纺锤体,细胞将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思考: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如果抑制纺锤体的产生,有丝分裂末期得到的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三、植物组织培养(花药离体培养)1、原理:2、过程:四、杂交育种棉花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
现有一基因型为DDTT的高秆抗病棉花和ddtt的矮秆感病棉花,通过杂交育种怎样获得纯种的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或器官(花药)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矮秆抗病(ddTT)棉花?【情景设置】为什么22条染色体的西瓜有种子,33条染色体的西瓜无种子?【交流互动】自主探究活动1 构建染色体组模型【活动目的】探究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呼吸暂停综合症和音乐天才指挥家舟舟两幅图片导入引出染色体变异学生观看大屏幕显示的内容,提高兴趣。
引发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1、对于预习情况,针对基础知识,同桌之间互相提问2分钟,我进行抽查。
2、表扬课前预习案的优秀个人,展示优秀预习案,指出课前案中出错较多的地方及学生试卷,学生主动纠错。
3、播放微课,解决基础知识4、大约3分钟时间进行合作探究一、二。
探究一: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与基因重组中“交叉互换”有何不同?探究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与基因突变中“缺失”有何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染色体角度、变异类型、显微镜下是否可见三个方面考虑。
让学生总结,填好表格,主动展示,其他同学纠错,进行补充说明,明确答案后,补充笔记。
做针对训练1、2;学生自己讲解,解决问题5、大约2分钟时间讨论探究三:染色体组的判定方法请判断①②③④四个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此环节为抢答环节,学生抢答并总结①如何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②如何根据基因型判断?6、探究四:如何区分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思考】某生物体细胞如图所示,判断该生物是倍体。
总结判断方法: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主动纠错探究部分以小组为单位,主动探究,主动质疑,主动展示,得以解决。
同学之间相互提问,互相督促,互相检测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能解决课前案中出现的问题,深刻理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到熟练应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础上,对生物变异的类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抽象的一些概念如染色体结构变异及细胞中染色体的分组情况还存在质疑。
因此,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遵循“教必须以学为主要立足点”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课标分析识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和结果;能根据实例或者新信息判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讲的内容。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巩固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六章育种相关问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二是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以及单倍体的概念。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前面章节中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学习,对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有了一定认识,但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之间的关系较难辨析,如果直接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实质的。
所以,我以辩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通过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实例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进行辨析和对比,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并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知道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以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提高观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理解以及对单倍体、多倍体的特点和应用,理解生物界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感受生命的奥妙。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染色体数目变异【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单倍体、二倍体以及多倍体概念及其联系。
六、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科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演示动画,化抽象为形象,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设计目标引领学生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设计问题驱动学生思维,优质作业训练学生思维,打造思维课堂。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展示无籽西瓜的图片,激情激趣,创设情境,请学生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一个无籽变异呢?2、如果你是育种工作者你怎么培育无籽西瓜呢?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染色体变异并总结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二)讨论交流,学习新知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请学生阅读课本85页和86页内容,由学生自己找关键词总结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①缺少: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如果蝇缺刻翅的形成。
②重复: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断;如果蝇的棒状眼③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180°,如夜来香④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此时让学生观察易位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并区分二者的区别,突破本节的难点之一。
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生物性状变异的原因,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等方面来加以思考。
2.染色体数目变异由“21-三体综合征”和“先天性腺发育不全”遗传病的资料,引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是“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出示由二倍体加倍变成四倍体西瓜的实例引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并强调后者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较普遍,也为后面重点介绍多倍体育种奠定了基础。
3.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出示果蝇的染色体图,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1、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几对性染色体?2、Ⅱ号与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与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3、雌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4、果蝇卵细胞中有哪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5、如果果蝇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看成一组,那么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归纳:我们最终还是把焦点集中在了雄果蝇的配子之中,像雄果蝇的精子中只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来理解染色体组这一概念,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构建染色体组成、及染色体组的模型,1、每组用所给材料分别构建一个雌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和一个雄性体细胞2、每组用所给材料构建两个不一样的染色体组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合作到位。
怎样来判断染色体组?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染色体的数目进行判断,并用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
如人、果蝇、玉米是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对于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区别及辨析,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P87,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2、你觉得它们的差别在哪里?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多倍体。
如香蕉就是三倍体,马铃薯就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继续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划分依据是否相同,总结出:二倍体、多倍体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根据染色体组的数目来划分;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来的,只要含有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是,与含染色体组的数目多少没有关系,通过激烈的辩论,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划分依据。
由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举例,引出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与导入相呼应。
(四)小结作业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胞水平上遗传物质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缺失、增加、倒位、易位四种类型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以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以及单倍体和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体会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变异的常见类型,并且与人类的生活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无籽西瓜的培育。
(五)巩固练习课本89页练习题八、板书设计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缺失2、重复3、倒位4、易位二、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减染色体以染色体组成倍增减三、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九、《染色体变异》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从整体上讲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
讲解过程中,采用设疑和谈话式教学,从分组活动中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语言精练、准确。
与课标相结合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领和辅助作用。
另外,本节的难点在于染色体的数目变异,涉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等多个概念,学生常难以理解。
染色体组概念比较抽象,如果开始就向学生灌输必然会使得学生一头雾水。
我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以果蝇为例先有感性认识,再通过模型建构让学生真正体会的方法,大大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足之处:本节课运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来突破“染色体组”这一难点,但是课件经反复修改后,竟出现了一个低级错误,实属不该。
另外由于时间关系,后面讲解有些仓促。
总之这节课处理的还可以,方法比较新颖,重难点比较突出处,语言准确,但学生的课堂活动形式相对比较单调,主要是课堂时间有限所致,下一步想再探究一下怎么既可以让学生活动形式多样起来,也可以将重难点都能很好的展现。
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对前面章节中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学习,对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有了一定认识,但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之间的关系较难辨析,如果直接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实质的。
所以,我以辩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通过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实例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进行辨析和对比,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2、学生基础较好,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但对一些概念、过程会想当然的认为理解了,但是其实不然。
所以还需要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其深入思考。
【效果分析】本节课以猫叫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等遗传病的发病原因引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激情激趣,贴近生活。
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这部分知识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易位和交叉互换,并及时练习,克服难点。
围绕染色体组的概念设置问题串,层层深入,并让学生自己总结染色体组的概念;用橡皮泥进行模型构建的形式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对本概念的理解。
接下来也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教师总结归纳,并及时进行课堂针对性练习,效果很好。
小结后,以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结束本节课,首尾呼应。
通过课中穿插的练习来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知识的掌握较好。
教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讲的内容。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巩固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六章育种相关问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二是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以及单倍体的概念及区别。
染色体变异测试题1.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所示:根据上述图解,结合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由三倍体种子发育成无子西瓜,与中心体有密切的关系C.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植株的D.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2.对于下图所示育种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③、⑦过程都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⑤过程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3.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状)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在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状小麦的过程中()A.单倍体育种方法最快,原理是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4.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植株,自花授粉后所获得的后代个体数量最多的基因型是( )A.AAaaB.aaaaC.AAAaD.Aaaa 5.现有三个水稻品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和aaBBDD。
如果从插秧(移栽幼苗)到获得种子(或花粉)为一次栽培,运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次栽培( )A.1B.2C.3D.46.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②一个染色体组应是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③一个染色体组应是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⑤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⑥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A.三项B.四项C.五项D.全部7.某三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