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生物册教材分析
课程总目标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 态度, 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 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 律, 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 育。
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体现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型、基础性和发展性。
2.什么是科学素养?
关于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 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理解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理解科学的本质 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摘自《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学生物科学教育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 教育界普遍认同, 科学素养不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 科学方法与能力的掌握、科学行为与习惯的养成, 更 重要的是相关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它们的耳朵大小主 要与生活环境的哪种 因素有关?
生态系统
生态 系统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组成∶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①生产者---绿色植物; ②消费者---大多数动物;
③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为生物部分提供 物质和能量〉
影 响
影 响 适
应
动物
单细胞 生物
生物
植 结构 物 种 类
生态系统 根
生物圈 水 二氧化碳
茎
呼吸
作用
叶
氧气
种子的萌发
藻类 苔癣 蕨类 种子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株的生长 开花和结果
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
六特色与导向性维度:
特色是教材的生命,什么样的特色体现着什么样 的教学导向.有否好的特色,是教材评价的重要着眼 点,也是教材评价的重要维度,叫特色与导向性维度.
特色与导向性维度衡量的问题:
1教材体现出理念的先进性及对课程标准落实程度 2教材在选材、组织、编写、呈现等方面的特色
是否有利于学习方式转变、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反 思和自我评价、是否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
2教材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体现---必须符合 课程计划和标准;
3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 ;
4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工具---要遵从教学的规律和 原则;
5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 律和认知特点;
四、教材的评价
教材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教育的社会性和教育性
教材评价的维度:
1.起始时间及指导思想: 2001年6月,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思想.
2.对教材改革的要求: 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
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 材科学性和适应性—放开教材编写制度.
议一议:
有人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 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教材还有什么 可分析的呢
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从师技能
1开展生物学教材分析,能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 学目标、把握知识结构、挖掘教材的教育功 能、选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教 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 的基础,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教 学目标的前提和关键.
教材的重要功能是教学功能.这不仅与教材本身 有关,还与教学环境、师资水平、学生情况有关. 一本教材在难度定位上、对教学设备要求上、与当 前环境适应上恰当与否,是反映教材质量的又一重 要维度,叫可行性维度.
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生物学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和推进中学生物课程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中学生物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人类身体的生理和生态结构等知识,让学生们全面、准确地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框架。
因此,教材的定位非常重要,分析和设计教材应当清楚明确,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教材的分析主要是指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学习方式、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以进一步确定教材在结构上的完整性和完备性。
为此,老师应当正确判断课程性质,深刻理解课程目标,精心梳理教学内容,科学选择学习方式,系统做好教学环节设计,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设计具有学习活动方式的独特性,它是指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环节中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专业化学习过程。
为此,老师应当把握教学课时,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更加深入参与活动,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更要以礼貌而严谨的态度授课,重视师生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切,都需要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为基础,建立起良好的教学体系,以实现中学生物课程的教育效果。
因此,综上所述,能够充分发挥中学生物课程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索:首先,教师要正确分析教学目标,正确确定教学内容,设置完善的教学环节,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其次,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互动式教学、视听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最后,教师也要加强教学研究,不断完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控和改进。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三章 中学生物学教材整体分析
爱思考的习惯。
教材增加了计算机网页页面和网址,力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培 养学生上网获取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另外,与各册教材同时配套资源的还有《教师教学用书》(附光盘 )、《探究活动报告册》、《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以及教学投影 片和教学挂图等,教学辅助资源非常丰富。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5.1.4
主要栏目介绍
“资料分析”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进行分 析,得出结论。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说结论,后举 实例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以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的能力。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5.1.4
主要栏目介绍
“进一步探究”和“课外实践”,旨在鼓励学生进行
教材结合有关活动介绍了观察、实践、调查和资料分析等科学探
究的一般方法。教材中明确写出这些方法性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在活 动中注意领悟、总结和应用这些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当做教条来记忆
。Hale Waihona Puke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1.5.4 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美观,教材辅助资源丰富
每册教科书约有200幅精美的彩图,其中有学生生活情境的插图,
生物学课程与教材分析
主讲教师:钟玉林 2012年11月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章 中学生物学教材整体分析
本章学习目标:
1. 了解人教版初中、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的编写时代背景,熟悉其编 写体例、主要栏目;了解人教版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 熟悉其编写特点。 2. 依据教材整A体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人教版初中、高中生物学 课标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分析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的教育功能。 3. 从知识体系和主要特点两个方面分析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 课标教材;分析苏教版和浙科版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 4. 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特点;了解美国BSCS 教材、HRW教材和英国《生物学引论》(Introduction to Biology)教材 的特点。
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高中生物课程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越来越多的高中生物课程教材适合不同学生的特点,能够成功地接受新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这里以《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为标题,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进行分析与教学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新课程教材主要包括: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内容,使学生全面掌握生物的基本原理,掌握最新的生物科学发展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材结构新课程教材具有规范的教材结构,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内涵、结构和运行原理,并且结合实际教学使用,将较为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式,更好地吸引和细致地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完善对生物内容的掌握。
3、教材学习目标教材主要贯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挑战创新为主要方式,以实验为主要内容,以实践和知识素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掌握与实际相关的、现代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进入本科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1、学习环境的构建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健康的学习环境,建立以实验为主的学习模式,从而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实验室实习、研究研讨、模拟实习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实际内涵,并在实践中快速掌握生物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3、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实践,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实际内涵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是重要的课程研究对象。
初中生物教案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教案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主要包括人体组织结构、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等内容。
教材以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为起点,讲解了细胞聚集形成组织,不同组织又组合成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教材,学生可以了解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构成,认识器官的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协调的关系,进而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如何进行的。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掌握人体不同器官的功能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器官结构和功能的能力,能够描述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体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人体的组织构成及其功能。
2. 不同器官的功能特点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引入真实的生活案例或问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 示范演示法: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或器官结构,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人体的器官及其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人体的组织构成及其功能,介绍不同器官的功能特点。
3. 演示(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或示范,让学生观察组织切片或器官结构,帮助他们理解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 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器官功能的理解。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人体器官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板书设计:主题:人体组织与器官内容:组织--器官--功能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互动回答、实验操作等,评价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价:让学生分组进行关于器官功能的讨论,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对于人体组织与器官的理解深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培养了他们对人体生理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分析1. 课程理念与目标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秉承科学、系统、实践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等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对生物世界有基本了解,形成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初步具备生物学应用能力的目标。
2. 遗传与进化原理教材对遗传与进化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涵盖了孟德尔遗传规律、DNA分子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物种形成与进化等内容。
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体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以及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3. 生物组成与结构教材详细阐述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通过介绍细胞器、细胞膜、细胞核等细胞结构,以及动植物体的组织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框架。
4.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教材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及保护,同时详细阐述了生物分类的原则、方法和系统。
通过对不同生物类群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5. 生物与环境关系教材详细阐释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6. 人体健康与功能教材通过介绍人体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机能的运行原理,同时关注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7. 科学探究方法教材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通过介绍观察、实验、推理、假设等基本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教材中还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8. 教材特色与亮点本教材的特色在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结合生动的图文和案例,使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和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中学生物教材分析
中学生物教材分析名解:教材:(广义)指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应用的各种资料,包括诸如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实验册以及配套的音像资料等等;(狭义)通常指教科书,是依照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组织编写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主要来源。
教材使用后,它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起着知识载体和教学指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情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与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教材结构:指全书或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之间的主要内在联系方式,主要指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
知识体系:所谓教材知识体系是指教材的“章节安排次序所体现出来的知识体系的主干或整体”。
具体分析的方法步骤包括:阅读各章节标题,概括地了解所讲述的基本内容;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所述知识的内容范畴聚类,从而找出知识聚类的特点;分析知识聚类后的安排顺序,从而确定该教材体系的特点。
教材整体分析:是从中学生物教材的整体出发,分析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教材整体结构及教材外部联系的过程,目的在于使教师了解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目的、特点和功能。
初中生物教学教案(优秀4篇)
初中生物教学教案(优秀4篇)初中生物教案篇一《细菌》这一课题是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所以必须以前面学过的动植物细胞的知识为基础,细菌的营养方式需要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来引导,细菌的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又必须有显微镜的知识,而学习了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才能为理解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续前辅后的作用。
本课安排在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来进行,通过与动物植物细胞的比较来进一步学习细菌的结构。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菌类是分解者,菌类虽然多数个体较小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菌类和动物植物一起构成了整个生物界。
(二)、本节的学习目标及依据: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学生实际。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现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做基础;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德育目标:1、通过点出日本侵略者惨无人寰的行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二、教材处理:(一)学情分析:由于班内学生成绩相差悬殊,且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优势,注意力容易转移,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较为陌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直观性原则,用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不失时机的作出鼓励的肯定,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本节课安排一课时;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阅读细菌的发现史,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介绍巴斯德的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八年级生物教材分析与案例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分析与案例分析青铜峡市第六中学胡晓晨一、教材内容:1、八年级上生物内容提要:2、八年级下内容提要:二、整体教学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与其有关的应用科学的基础。
生物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习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在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训练。
在初中阶段,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等,使之将来参加社会活动、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生物学的观点、理解打下结实的基础。
八年级生物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点内容多,相互联系不紧密、相对独立。
全册生物课程中,涉及与人类关系的六个大的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和生物与环境。
2、知识内容抽象、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
主要有以下的内容突出了这个特点:第14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5节);第15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前3节);第18章疾病与免疫(传染病与免疫);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4节)和第25章生态系统(2节)。
3、生物知识紧密联系生活,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五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植物的有性生殖和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第六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9章珍爱生命(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和关注健康);第8单元生物技术。
4、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
八年级生物教材安排了学生实验:八年级上册10个,其中探究实验是3个,包括: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蚂蚁的觅食行为;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八年级下册13个,其中探究实验是7个,包括: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水生种子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三教材分析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三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先前的教育模式已经暴露出了很多弊端,不能适应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于是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较大的课程改革。
据我们比较近的是:(1)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2003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试验》颁布,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按照《纲要》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国中学生物教材采用“一标多本”的方式编制。
目前,经国家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共5个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河北版、山东版。
每个版本具有自己的编排体系和特色,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版本,“一标多本”让使用者有选挥的权利。
二、地位与作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将内容划分为6个学习模块,由3个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和3个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组成。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内容的内在联系。
因为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所以说是相对独立的。
但我们可以看到从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内容安排上是从细胞研究到生态系统研究,有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编排趋势,而且必修三的学习必须以必修一和必修二内容为基础。
选修模块的学习必须以必修模块为基础。
所以说模块之间同样存在相互联系。
必修三是必修一和二知识的延伸,是选修内容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知识框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024年七年级生物学教案
2024年七年级生物学教案2024年七年级生物学教案1(约2910字)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教学上会有一定困难。
这是因为细胞结构微小,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
因此,应当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机会,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尽管内容比较抽象,但是学生有了前面的植物细胞的观察作为基础,学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2、三维目标知识目标①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②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能力目标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设计实验(应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是较高层次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好动的年龄,在学生已经观察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有一定的了解下,这节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
而且在学生实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下,还不是很强,所以只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才能吸引学生兴趣,把握课堂的重点。
三、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就是要把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强调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从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运用实验法、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法、比较法、观察法等方法学习。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5篇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学教学设计5篇,以供大家参考!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其中蛋白质部分是个重点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
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
蛋白质这一节内容分为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三部分。
我们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这一节,其中第一课时完成氨基酸的结构及其种类以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剩下内容的教学同时通过练习加强巩固。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来进行的。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子目标来完成。
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2、能力目标:(1)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2)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氨基酸结构比拼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以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四、学情分析及教法设计生物必修1面向的是高一学生。
他们学习化学才一年多的时间,有机化学的知识比较肤浅,没有看过比较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化学键,也没有学过有机物反应的过程,因此对本节课重点内容难以把握,给课堂教学带来比较大的障碍。
本节内容如果按教材的编排,直接让学生观察氨基酸的结构,然后归纳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会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陌生的化学结构式让学生很难领悟,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教材分析
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教材分析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材是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教材之一。
作为一个手册,它的内容需要丰富、准确,并且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本文将对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材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其内容的准确性、信息的丰富性以及教材的表达方式。
首先,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材在内容的准确性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教材内容包含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如细胞、遗传、进化等。
每个概念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生物科学的相关概念。
此外,教材也采用了大量的实例和实验,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都大有裨益。
其次,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材在信息的丰富性方面也表现出色。
教材不仅依据学生的年级特点,突出了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还涉及了一些热门和前沿的话题。
它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基因编辑等当代生物科学话题。
这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触到一些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最后,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材在表达方式上也值得称赞。
教材采用了简洁而通俗的语言,使得学生可以轻松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材还使用了多样的插图、图片和表格,以及生动有趣的例子和案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教材还结合了生物实验,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生物科学的理解。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材在内容的准确性、信息的丰富性以及表达方式上都展现出了不俗的水平。
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并能引导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同时,教材还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插图等元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可以说,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材是一本优秀的教学工具,它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生物学知识储备。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5篇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5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顺利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活动方案制定工作,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的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研究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篇1一、教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_⽣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标:1、知识⽬标:说出⽣态系统的概念,概述⽣态系统的组成,并能够解释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
2、能⼒⽬标:在讨论交流中培养交流能⼒、分析能⼒和语⾔表达能⼒。
3、情感⽬标:认同⽣物与环境是⼀个统⼀的整体,加深⽣物与环境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态系统的组成难点:对⽣态系统概念的理解以及⽣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准备1、课前⾃主预习。
2、借助外出游玩的时间体验环境和⽣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四、教学设计(⼀)、导⼊。
师:同学们,在第⼀章我们已经了解到⽣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那么本节课上课之前,⽼师先带领⼤家⾛进⼤⾃然的和谐之美。
学⽣:观看视频通过让学⽣体验⼤⾃然的和谐之美,引⼊到⽣物与环境的统⼀整体——⽣态系统的概念。
(⼆)、新授⾃主探究⼀、1.引导学⽣⾃⾏阅读课本53页内容,找出⽣态系统的概念。
教师问:什么是⽣态系统?学⽣回答:⽣态系统是在⼀定的地域内,⽣物与环境构成的统⼀整体。
2.教师展⽰⽣态系统的实例:⼀个池塘,⼀条河流,⼀个湖泊,⼀⽚森林都可以看作是⼀个⽣态系统。
教师引导学⽣注重理解,这些都是在⼀定的地域内,⽣物与环境形成的统⼀整体,因此可以看作是⼀个⽣态系统。
教师展⽰典型的⽣态系统类型:森林⽣态系统,海洋⽣态系统,城市⽣态系统,农⽥⽣态系统等。
教师重点指出:最⼤的⽣态系统是⽣物圈。
教师出⽰反例,让学⽣了解⽣物或者环境单独不能构成⼀个完整的⽣态系统。
3.练⼀练:在反馈中学习学⽣的误区:部分学⽣认为在九龙湖中取出的⼀滴⽔不能够成⼀个⽣态系统,教师及时引导纠正。
⾃主探究⼆、1、出⽰池塘图⽚,引导学⽣思考:池塘⾥都有些什么呢?学⽣讨论回答:浮游植物、鱼、虾、⽔草、细菌真菌等。
教师:只有⽣物能构成⼀个完整的⽣态系统吗?学⽣:不能!还需要阳光、⽔、空⽓、⼟壤等。
教师:引导学⽣以池塘⽣态系统为例,结合课本54-55页内容尝试总结出⽣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教材分析第一、二章
4、按信息材料形式不同分
⑴以文字材料为主要信息形式的教材:如生物 学课本、生物教学参考书。 ⑵以形象化材料为主要信息形式的教材:如图 像教材、实物教材、音像教材。
三、教材的功能
教材是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的规定编写,是课程 标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 依据和工具。因此,教材具有下列功能: 1.传递功能(知识技能传递) 2.引导作用(新课程教材注意用问题解决的思路组织知识,
2.课程标准的特点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
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
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着组织管理教学的作用,国家 通过课程标准可以组织管理全国各地中 小学教学,确保各地教师有效地,连贯 的,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
一、课程标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1.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教育部根据我国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的基本要求和中学课程计划,结合学科的特点, 以纲要的形式具体规定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 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知识内容体系的统 一的基本质量要求及实施建议的全国统一使用 的纲领性的教育教学指导文件。
传统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主要强调 教材的知识目标功能,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 从的教材观。在现今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 即应将教材看作是教学的一种主要参考资料, 全面分析教材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情 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及 内容,真正完成课标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2.转变角色,增强学习的迫切性。
五、教材的转型
传统教材
过去,我国使用的教材是根据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 写的。全国就只有一本教学大纲,并且也只编出一套供 全国中学使用的教科书。及典型的“一纲一本”化。教 科书在设计上,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注重学科的 事实性知识的呈现,用教材反应学科知识系统。故而出 现了多年沿用的以植物学、动物学和人体解剖学三大学 科为主线的中学生物学的内容体系。在编写上,注重考 虑如何适应教师教,很少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自学,形成 典型的为教服务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按规定只能教教材。 传统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因此,新课 程改革要求改革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结构:指全书或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之间的主要内在联系方式,主要指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
教材局部分析:是指对生物学教材中的某一知识单元如某一单元、某一章、某一节乃至一节课的某一知识点内容进行知识、功能、外部联系及教学分析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是将教与学的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
知识体系:所谓教材知识体系是指教材的“章节安排次序所体现出来的知识体系的主干或整体”。具体分析的方法步骤包括:阅读各章节标题,概括地了解所讲述的基本内容;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所述知识的内容范畴聚类,从而找出知识聚类的特点;分析知识聚类后的安排顺序,从而确定该教材体系的特点。
教材整体分析:是从中学生物教材的整体出发,分析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教材整体结构及教材外部联系的过程,目的在于使教师了解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目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难点?教材重点的确定主要是概念,基本生物学规律和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特别要强调
名解:
教材:(广义)指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应用的各种资料,包括诸如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实验册以及配套的音像资料等等;
(狭义)通常指教科书,是依照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组织编写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使用后,它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起着知识载体和教学指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情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与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