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生物鸡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
鸡的生活史
成体
约5月
卵
囊胚层
输卵管内发育
卵裂
鸡
特点: 1) 胚胎发育与哺乳动物更为接近; 2) 胚胎体外发育,易于实验;研究体节、肢体发育机制的模型 3) 鸡的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哺乳动物:小鼠 (Mus musculus; mouse)
脊椎动物模式生物
小鼠生活史
发育生物学常用的模式生物
线虫( C. elegans ) 果蝇( Drosophila ) 斑马鱼(zebrafish) --- 可用于大规模遗传突变的研究 非洲爪蟾(Xenopus ) --- 转基因技术 小鼠(Mouse) --- 基因敲除技术 拟南芥(Arabidopsis) --- 植物的基因修饰
模式生物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原核
模式生物
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脊椎动物模式生物
两栖类--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
非洲爪蟾生活史
动物极
植物极
囊胚
原肠胚
神经胚
尾牙
蝌蚪
成体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Xenopus laevis
模式植物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拟南芥特点
植株小, 生活周期短(6周), 生长易于控制(温室中大批量培养), 遗传变异技术成熟(化学物理诱变、转基因得到几千种突变株); 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定的植物 (2000年)。25,000个编码基因, 水稻的四分之一。
思考题 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选哪一种模式动物? eloping C. elegans showing apoptosis at arrowheads.
(高考生物)模式生物
(生物科技行业)模式生物生命研究中的明星——模式生物李璐冰2009044020123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0901班,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模式生物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随着功能基因组计划的开展,数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获得,模式生物在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发育遗传学以及对人类疾病机理模型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以微生物大肠杆菌、植物拟南芥和动物斑马鱼这几种经典的模式生物为例,介绍了模式生物的概况。
关键词:模式生物,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发育遗传学正文:模式生物(Modelorganism)是人们研究生命现象过程中长期和反复作为实验模型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对这些物种的科学研究来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遗传现象,模式生物的种类有很多,如果蝇、小鼠、拟南芥、大肠杆菌等,主要应用于遗传学和发育遗传学早在二十世纪初期,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现象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
因为简单生物的细胞数量少,分布相对单一,更容易进行实验操作,变化也较好观察。
由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许多生命活动的方式在不同物种的生物见具有同一性,这是通过模式生物来研究更复杂生物的方法可以有效并成功的基础。
尤其是当在有不同发育特点的生物中发现共同形态形成和变化特征时,发育的普遍原理也就得以建立。
因此对模式生物的研究可以帮助探索和理解生命的一般规律,在生命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7年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和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ofEnergy)联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除了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还包括有黑猩猩、小鼠、大鼠和河豚鱼等,以及猪、牛、狗、兔、、鸡、斑马鱼、文昌鱼、海胆、蜜蜂、十几种果蝇、数种线虫、30余种真菌等。
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
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育生物学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之一。
在发育生物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划时代的研究成果往往与一些模式生物相关。
利用模式生物开展发育机制的研究,具有便捷、高效、深入、系统和有利于成果的延展与应用等优势,常用模式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1]。
1 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概念对某些生物的研究,有利于帮助人们理解生命世界发育现象的共同规律和普遍原理,这些生物被称为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简称发育模式生物。
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人们往往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的共同规律,以构建发育的普遍原理[2]。
例如人们通过对线虫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这种普遍生命现象的机理,使线虫这个身长不过 1mm,全身细胞屈指可数的小生命,成为经典的发育模式生物为科学工作者所追捧。
2 发育模式生物的共同特征处于进化阶梯不同位置的模式生物,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各有其优缺点,但都具备一些共同特征:①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②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研究维持费用低。
③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3]。
3 主要发育模式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价值在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最理想的模式生物。
在不同历史阶段,棘皮动物海胆、尾索动物海鞘、头索动物文昌鱼、两栖动物蝾螈、爬行动物蜥蜴、鸟类动物鸡和哺乳类动物小鼠,都曾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其研究成果奠定了发育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现代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虫、果蝇、斑马鱼、非洲爪蟾、鸡、小鼠和拟南芥等模式生物,其中线虫、果蝇、斑马鱼、小鼠、拟南芥的系列研究成果尤为显著,是目前人们竞相研究的热点。
3. 1 华美广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华美广杆线虫(以下简称线虫),是一种长为1mm,直径70m 的线形动物,自由生活在土壤中,以细菌为食,它与寄生于人类肠道内的蛔虫、钩虫和蛲虫同属于线虫类。
发育生物学 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2.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定型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时相。
3.特化: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了。
4.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了。
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
相比之下,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5.胞质隔离: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6.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
7.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细胞发育方向取决于细胞内特定的细胞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8.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细胞的发育方向取决于它与邻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9.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10.形态发生决定子性质:1.激活某些基因转录的物质 2.mRNA11.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12.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需要在雌性生殖道中停留一个特定的时期,以获得对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过程称为精子获能。
13.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14.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经典模式生物(最终版)
Fayoumi 鸡(Fayoumi strain of chickens, Fepi)携带一个常染色 体隐性基因突变,进而使纯合体出现光反射性癫痫和声反射性癫痫。 正常鸡胚的特定胚胎脑囊泡用 Fepi 鸡的替换后获得活体神经嵌合体, 这些嵌合体会表现出全部或部分癫痫表型。前脑和间脑的替换会得 到完全的光反射性癫痫和声反射性癫痫,但仅替换前脑会产生间歇 阵发性表型,而仅替换中脑则主要会出现猝发性运动症状。利用电 生理和脑嵌合方法证明 Fepi 鸡的光反射性癫痫和声反射性癫痫症状 的脑定位不同。Fepi 鸡是研究脑干反射性癫痫一个很好的模型,同 时也暗示脑干是一些动物和人类遗传反射“癫痫综合征”的一个发 生器。
介导的免疫反应;
(3)基因转换首次在鸡中描述,并且需要独特的法氏囊环境,鸡就 是利用这种机制产生它的抗体库。随后也发现一些哺乳动物也存在基 因转换;
(4)第一个被测序的非哺乳动物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就是鸡的 M H C ;鸡的 M H C 很
利用不同的模式生物来进行实验,对于结果会有不同的差异是众所 周知的事,因此,要如何选择适当的生物,来进行生物体内研究,也是 生物学和生物医学一个重要方向。利用模式生物来发现、确认,可以对 于疾病的治疗、防治达到更佳的效果,进而发展更新的药物。 模式生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到生物的多胎性、生命周期长短、生物 体型或胚胎大小是否利于观察、品种特异性、能供大部分研究者使用、 能运输至国外、能精确控制疾病或病变的再现性。
猴子
(Zoology )
2.无脊椎动物
海胆 (Strongylocentrotus purpuratus)
短柄草 (Brachypodium distachyon)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畜牧业养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第一种:猪-沼-菜模式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
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
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
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
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
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
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
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
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专题4 遗传规律与人类遗传病 微课微练(四) 通过“模式生物”分析“基因定位”类试题
专题4 遗传规律与人类遗传病微课微练(四)通过“模式生物”分析“基因定位”类试题一、选择题1.(2022·全国乙卷)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
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
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
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解析:选C根据题意可知,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说明控制鸡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为显性。
设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为A和a。
正交为Z a Z a(非芦花雄鸡)×Z A W(芦花雌鸡),子代为Z A Z a、Z a W,且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为Z A Z A×Z a W,子代为Z A Z a、Z A W,且全为芦花鸡,A正确;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芦花雄鸡均为Z A Z a(杂合子),B正确;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即Z A Z a×Z A W,所产雌鸡为Z A W、Z a W(非芦花),C错误;正交子代为Z A Z a(芦花雄鸡)、Z a W(非芦花雌鸡),D正确。
2.(2022·济南模拟)某动物的毛黑色(N)对白色(n)为显性,有尾(R)对无尾(r)为显性。
下图为甲、乙两品系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
已知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
取自甲品系的某雌性个体与取自乙品系的某雄性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一个基因型为RRr 的子代(丙)。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品系的动物相互交配,后代有2种表型和8种基因型B.甲品系雄性个体与乙品系雌性个体杂交,F1有4种基因型且F1的雄配子均不致死C.丙与其父本杂交,产生Rr后代的概率是1/3D.丙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甲个体在减数分裂Ⅰ时异常所致解析:选C甲品系动物相互交配,雌性可以产生NR、Nr、nR、nr4种配子,雄性由于n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只能产生NR、Nr这2种配子,雌雄配子间随机结合,所以子代一共有6种基因型,2种表型,A错误;由于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甲品系动物雄性只能产生NR、Nr这2种配子,乙品系只能产生nr的配子,所以子代一共只有2种基因型(NnRr、Nnrr),且F1个体染色体都没有缺失,所以雄配子都不致死,B错误;由丙RRr的基因型可以看出,其中的RR来自其母本甲,r来自其父本乙,丙可以产生的配子R∶Rr∶RR∶r=2∶2∶1∶1,父本(乙)只产生1种配子r,所以后代产生Rr的比例为1/3,C正确;丙个体基因型为RRr,父本的基因型为rr,母本的基因型为Rr,产生了RRr的子代只能是母本在减数分裂Ⅱ时含R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D错误。
模式动物
大鼠—优点
3.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 应激反应灵敏。行为表现多样, 情绪敏感。 4.视觉、嗅觉较灵敏,做条件 反射等实验反应良好,但对许 多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大鼠—用途
1.神经-内分泌实验研究: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 应激反应灵敏,如可复制应激性胃溃疡模型。 2.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大鼠是营养学研究的 重要动物,曾用它作了大量维生素A、B、C和蛋 白质缺乏等营养代谢研究。 3.药物学研究: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 敏感,最适合于筛选新药和研究心血管药理。
大鼠—用途
4.遗传学研究:大鼠的毛色变型很多,具有很多 的毛色基因类,例如野生色(A)突变种[野生色 等位基因(a)和白化等位基因(C)]、淡黄色 (d)、粉红眼(p)、红眼(r)、银色(S)、沙 色(sd)、黄色(e)、白灰色(wb)等,在遗传学研究 中常可运用。
无脊椎动物 —果蝇
生物学分类 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 昆虫。约1,000种。广泛用作遗传和演化的室内外 研究材料,尤其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易于培育。其生活史短,在室温 下不到两周。黑腹果蝇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 (model organism), 已经大量使用在遗传学 (genetics)和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上的研究。
的安全性试验
应用—基因研究
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十分注重模式生物的研究,这 是由于要认识人体基因的功能,无法直接用人体作 为实验对象。但是,生物是从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 所以对生命活动有重要功能的基因在进化上是保守 的,也就是说,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在低等生 物和高等生物中是相似的。因此,可以用比较容易 研究的生物作为模型来研究其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 功能,由此获得的信息可以使用于其他比较难以研 究的生物,特别是推测相似的人体基因的功能。
生态养殖鸡
生态养殖鸡引言生态养殖鸡是一种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养殖的鸡类。
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生态养殖鸡注重保护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并且提供更加健康的家禽产品。
本文将介绍生态养殖鸡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解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和优势。
生态养殖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养殖鸡采用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模式,注重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其主要特点如下:1.自然饲养:生态养殖鸡以自然饲料为主要食物来源,如天然植物、昆虫等,不使用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饲料。
这有助于生态养殖鸡的健康成长,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生态环境:生态养殖鸡的养殖场通常建立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拥有丰富的植被和水源。
这种独特的环境条件有助于提供充足的光线、空气和自然饲料,促进鸡类的健康生长。
3.生态循环:生态养殖鸡的养殖过程中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例如,鸡粪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养殖场的废弃物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养殖鸡的环境影响生态养殖鸡相对传统养殖方式具有更低的环境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环境影响方面:1.土壤和水源保护:生态养殖鸡采用自然饲养,不使用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饲料,因此减少了饲料中的化学残留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养殖场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有助于保护土壤和水源的质量。
2.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养殖鸡的养殖场通常建立在自然环境中,有利于保护和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养殖场提供了适合多种其他生物生存的条件,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相对于传统养殖方式,生态养殖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
生态养殖鸡采用自然饲养,不使用化学添加剂,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生态养殖鸡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与优势生态养殖鸡在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一些明显的优势。
应用范围生态养殖鸡主要应用于家禽肉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它们可以生产高质量、健康和无污染的家禽肉类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模式动物复习汇总
模式动物目录Chapter 1 模式动物的介绍以及六大模式动物 (2)Chapter 2 发育生物学的实验技术 (3)Chapter 3 早期胚胎发育的介绍 (3)Chapter 4 果蝇 (20)Chapter 5 两栖动物的发育 (29)Chapter 6 斑马鱼 (40)Chapter 7 鸡胚发育 (42)Chapter 8鼠 (47)Chapter 9 秀丽隐杆线虫 (56)Chapter 1 模式动物的介绍以及六大模式动物常用模式动物有蛙、鸡、斑马鱼、小鼠、果蝇和线虫。
其中线虫和果蝇属于非脊椎动物,其余的为脊椎动物。
果蝇的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特征明确,有很多突变型。
线虫可用于追踪不同细胞之间的世代关系。
蛙、鸡和斑马鱼的受精卵在体外发育。
基因修饰的小鼠可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是活的有机体中引起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过程,解释结构和功能随着时间如何变化。
发育基因组学主要是研究基因表达如何控制生物发育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特点:生物学主要研究成体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而发育生物学研究向成体发育过程中的瞬时的阶段,生物体的起始和构造而不是如何维持。
发育生物学家常问的问题是变成什么而不是什么。
发育生物学由实验胚胎学、发育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而来。
发育生物学组合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形态学等学科。
在思考发育学问题时,同时考虑这三个领域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们是勾勒完整的图片所必须的。
细胞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生物体的每一个单独的组成元件如何发挥作用,例如生物因子,受体,信号转到通路,转录因子等。
基因组学告诉我们一个单独的基因的功能以及与其它基因活性的关系。
形态学或解剖结构是一个分子事件的结果与原因。
发育生物学的基本问题:①受精卵如何发育成一个成熟的个体?②成熟的个如何产生子代个体?什么是模式动物在生命科学、人类医药和健康研究领域, 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与人类或异种动物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并可互为参照, 一种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可以成为另一种动物或者人类的参照物。
第六章-发育生物学中的-模式生物
一、作为模式生物的优点
生活在水中,体长约7cm,易于在实验 室养殖。
易与繁殖,特别在注射促性腺激素后可 以诱导其在任何时候产卵。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比较方便操作。
二、主要研究内容
1、两栖动物的器官发生 2、在两栖类上所做的著名实验
1、两栖动物的器官发生
神经胚形成。神经胚是形成脑和脊髓的过程。 原肠顶部细胞形成神经板,其边缘为神经褶, 神经褶沿胚胎中线会聚,愈合形成神经管此时 胚胎为神经胚。以后神经管沉于胚胎内部并于 表面分离。神经管的前半段将形成脑,而后半 段形成脊髓。沿神经管两侧分布的细胞群叫神 经嵴细胞,将来形成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
得嵌合体。
位置信息
通过外科手术,从供体胚胎中取下
数块组织插入到宿主胚胎不同部位,实
验目的观察组织块是否按照新位置行动
还是按照原来的遗传性行动。
胚胎诱导
胚胎初级诱导: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 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 变化的过程。 1、精子入卵打破卵子辐射对称 性。2、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成神 经组织;3、诱导的神经组织分化为前脑、后 脑、脊髓等。
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细胞凋亡 2、染色体的消减 3、基因组
1、细胞凋亡
线虫细胞数恒定。出生时,体细
胞556个,原始生殖细胞2个。雌雄同体
的成虫,959个体细胞,2000个生殖细
胞。雄性成虫1031个体细胞,1000个
生殖细胞。神经系统有302个神经细胞。
发现凋亡家族基因ced。
2、染色体消减
机交配所获得的繁育群体。 近交系: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兄弟、姐妹交配所
获得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近交群体。 同源基因导入系:把一个突变基因导入到近交系
鸡的作用教案初中生生物
鸡的作用教案初中生生物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鸡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重点: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人类对鸡的利用。
教学难点:探讨鸡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角色。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讨论鸡对人类的作用。
二、学习
1. 讲解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位置,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等。
2. 给学生展示实验,让学生观察鸡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并讨论鸡对环境的影响。
三、拓展
1. 讨论人类对鸡的利用和保护,探讨如何合理利用鸡资源,避免过度捕杀和破坏鸡的生态
系统。
2. 探讨鸡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用途,比如鸡蛋和肉制品。
四、总结
1. 总结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人类对鸡的利用,强调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五、作业
1. 小组讨论并撰写关于鸡的作用和人类对鸡的利用的文章。
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和探讨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鸡的
利用和保护。
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
生态鸡无抗养殖关键技术
[5] 林德贵. 兽医外科手术学 ( 第五版 ) [M].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6] 玉山, 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及诊治方 法探讨 [J]. 湖北畜牧, 2015, 36(04), 22-23.
需求。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及所需要 的营养物质存在差异性,要结合钙特点 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物质,让生态鸡达到营养水平的平衡, 促进鸡群的健康生长。 2.5 把 握 各 个 阶 段 的 饲 养 管 理 技 术 在生态鸡养殖的过程中,不同年龄 段的鸡会对营养需求存在差异性,要严 格按照不同的营养标准和饲养标准进 行饲喂。此外,控制好育雏阶段的温度 和湿度,调控光照时间,做好该时期的 免疫工作。待生态鸡生长到育成鸡阶段, 要进行转群处理,此时要控制好喂养量, 并且合理的控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要 控制好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保证育成 鸡的生长发育。针对产蛋时期的生态鸡, 应该满足对产蛋的需求,控制好产蛋期 内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等, 提高生态鸡的产蛋量。
2 无抗养殖关键技术
2.1 育雏期管理 雏鸡对外界环境的抵 抗能力较差,尤其是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很 差,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此外,因为 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雏鸡的抵抗力 和免疫力很难提高,导致患病的概率增 加。为此,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 强饲养管理工作,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应 该注意的是,该时期的防治重点在第 1 周, 应该科学的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证 通风和采光条件适合雏鸡的生长。 2.1.1 育雏前期的准备工作 消毒工 作对保证雏鸡的健康很关键,对鸡舍的 地面和墙角进行彻底的消毒,合理的选 择消毒剂,避免病毒产生耐药性。消毒 之后还可以使用甲醛或者高锰酸钾溶 液进行熏蒸处理,一天左右即可,效果 显著。然后再使用消毒药抽血,之后再 使用清水冲洗。 2.1.2 育雏条件 首先,保证温度适合, 保证育雏的光照条件,同时还应该保证育 雏的通风条件良好。其次,控制好育雏室 内的湿度,前期湿度不能过低,后期避免 湿度过高。再次,为育雏鸡提供充足的 饮水,避免体内消耗过多而影响育雏效 果,为了提高雏鸡的抵抗力,可以饮用一 定量的葡萄糖水。最后,饲养密度,只有 控制好像密度才能保证育雏的质量。 2.1.3 中兽药防治技术 采取中药治 疗方式能够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 提高机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中药治 疗方式和化学药剂治疗方式相比副作 用比较小,同时药物的浓度和残留都比 较低。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在鸡只的日 粮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配方的话,能够 影响鸡只的采食量,提高肉鸡的体重, 同时能够增强肉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减少患病的概率。其次,在育雏阶段, 鸡只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方面和消化系
鸡早期胚胎装片的制作实验报告
鸡早期胚胎装片的制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热悉模式生物——鸡胚的正君发育过程,从而了解相关生物物种的发有过程:2养成勤观赋。
多记录,书对照,多分析的良好实验习候:二、实验材料和器材;1种医品种:海兰灰2孵化箱,照蛋器3酒精棍球,大培养旺等三、实验准备:1。
孵化器的预运行。
将孵化圈清千净,温度调至378℃,保证渠度53-57%和正常通气,设置翻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
一昼夜12次。
孵化满18天移盘后停止颓蛋)2_种蛋的订周D品种,海兰灰②选抨条件:品质新鲜,形状和大小合适,蛋壳动构正紫。
壳面清洁。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_鸡胚孵化:D每组挑选8个种蛋,胾手鬓后用酒精格球拯拭消毒,用铅笔做好标记《在个用于鸡胚孵化,4个用于打蛋观察);②在照蛋器照射下,用铅笔在钝端沿气室边缘画一个圆环;入箱孵化2.鸡胚孵化观察内容:①记录孵化温度,蛋壳形态,气孔,气室,重量等变化:每日照蛋、打蛋(分组轮流进行),拍照;③照蛋记录:第一次:第5、6天抽检:第10、11天第二次:第18、19天打蛋观察、拍照后,将鸡胚材料交给助教老师,不要擅自丢弃:鸡的孵化期为21天,出壳。
3.照蛋观察方法:第一次:第5、6天受精蛋:可以看到眼点,血管分布占整个蛋面的五分之四,色泽鲜红。
弱精蛋:看不到眼点,血管分布占不到整个蛋面的五分之四。
死精蛋:蛋内浑浊、有血圈、血块儿。
第二次:第18、19天受精蛋:照蛋器对着蛋的小头,已经看不到发亮的部分,看见大头紧贴气室有一条1厘米宽左右的红带。
死精蛋:上述带不是红色的。
《2024年磁珠法提取鸡血液基因组DNA效果研究》范文
《磁珠法提取鸡血液基因组DNA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组DNA的提取成为许多生物学研究的重要一环。
在动物学研究中,鸡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DNA的提取尤为重要。
磁珠法作为一种新型的DNA提取技术,以其高效、快速、简便的特点,在基因组DNA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磁珠法提取鸡血液基因组DNA的效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血液样本:新鲜鸡血液。
(2)试剂与器材:磁珠、裂解液、洗涤液、离心管、磁力架、移液器等。
2. 方法(1)血液处理:取新鲜鸡血液,进行抗凝处理。
(2)磁珠法DNA提取:将处理后的血液与磁珠、裂解液混合,通过磁力架吸附磁珠,洗涤后得到基因组DNA。
(3)DNA纯度与浓度检测: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纯度与浓度。
(4)PCR扩增及测序: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DNA质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DNA纯度与浓度检测结果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我们发现利用磁珠法提取的鸡血液基因组DNA纯度较高,A260/A280值接近于理想值,表明提取的DNA没有明显的蛋白质和其他杂质污染。
同时,DNA浓度也达到了实验要求。
2. PCR扩增及测序结果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后,我们得到了清晰的扩增产物。
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序列正确,无突变现象,进一步证明了DNA的高质量。
3. 磁珠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与传统的酶法、盐析法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相比,磁珠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操作简便,无需繁琐的步骤和精确的称量;二是提取效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高质量的DNA;三是纯度高,能够有效去除杂质。
因此,磁珠法在鸡血液基因组DNA提取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磁珠法在提取鸡血液基因组DNA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纯度高,为鸡基因组DNA 的提取提供了新的选择。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确保血液样本的新鲜度;二是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三是要合理保存和储存提取得到的DNA。
林下生态鸡养殖前景分析
X u m u s h o u y i林下生态养殖模式是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符合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落实,乡村的优质果园林地面积增加,林下资源利用与林下养殖发展开展受到重视,相关实践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文章主要从林下养鸡的前景、关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几方面进行了综述。
一、林下生态鸡背景与概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禽类食品安全越发重视,要求逐渐严格。
对具备质优、放心、零污染等优点的畜禽产品,近年来人们的需求量不断提升。
目前,林下生态鸡产品具有无公害、绿色、质好、味佳等优势,符合现代社会对健康饮食的要求。
林下生态放养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林地、动物、草地得均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齐同发展,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养鸡作为农村的一项传统产业,具有短频快等特点,生态林下鸡更是节省饲养成本,而且肉质鲜美细嫩。
对于土地和森林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农村地区来说,优秀的鸡品种资源和适宜养鸡的环境必须得到重视,这会成为脱贫攻坚路上农民脱贫增收的一个重要途经。
二、林下生态鸡的特点及优势1、改善动物健康林下生态养殖让家禽得到天性释放的机会,通过直接接触优质自然资源,特殊营养元素缺乏和活动受限催收的问题能够有效规避。
围绕广泛推广的畜牧业集约化养殖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单一的环境、受到严格限制的动物活动均使得动物无法正常表达自身的自然行为。
林下生态养殖让家禽直接接触自然环境,充分运动,助其自然行为释放,动物福利得到保障,减少怪癖行为产生,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有效控制养殖成本传统养殖业对饲料依赖较大,圈舍养殖,饲料是唯一的能量来源,而且圈舍内空气、环境等都会影响家禽的身体健康。
在饲料使用量控制方面,林下养鸡的优势明显。
林下养鸡,林地面积较大,养殖密度得到有效控制,鸡群有足够的采食空间,能够找到更多的自然环境中的食物。
青草、虫子都是鸡的采食目标。
新民生态链 生物链 养鸡介绍 图文
新民生态链生物链养鸡介绍图文新民家禽养殖基地占地50多亩,集鸡、黄粉虫、甲鱼、牛蛙、观赏鱼、葡萄等的研究、开发、推广培训于一体。
八年来,新民养殖基地一直致力家庭生态链种养业的研究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民生态链养鸡介绍如下:新民家禽事业部是以黄粉虫、蝇蛆、土鸡(鸭)为主的立体生态链种养。
黄粉虫、鸡(鸭)、葡萄均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它们之间废物循环利用,立体种养,节约饲料成本,节约用地。
同时,鸡的抗病能力大大提高,整个养殖过程中不用抗生素,生态,安全,肉质好,价格高。
效益比单纯的养鸡种或葡萄提高了好几倍。
准备喂土鸡的黄粉虫冬天葡萄园的土鸡以养殖20平方米的黄粉虫为例,需引种50斤,投资约5000元左右,饲养一年最低可生产商品虫6000斤左右,饲料成本1.50元/斤,按目前市场批发价8.00元/斤,年可创利4万左右。
若自用养鸡年可养3000只鸡。
新民生态链养鸡是以虫子、蝇蛆、虫粪、谷物为主,不需另买动物性饲料。
饲料成本每只鸡在15元左右,小鸡苗在3-4元(自己繁育成本在1-2元),饲养时间约4个月,鸡重可达2.5-3斤,按目前市场批发价15元/斤,每只鸡可赚20元以上,年养1000只鸡,可纯赚2万元以上。
年养3000只鸡,纯利可达6-8万元左右。
新民生态链(生物链)养鸡的核心在于"循环利用,变废为宝,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保护环境,提高品质。
"其模式为:1、鸡粪养蝇蛆--蝇蛆粪养蚯蚓--蚯蚓、蝇蛆喂鸡-蚯蚓粪种庄稼果树或卖给周围农户(蚯蚓粪目前是世界上最好的且没有臭味的高档有机肥,比化肥磷肥等无机肥要好的)-稻米、玉米等庄稼喂鸡。
2、米糠、麦麸、菜叶养黄粉虫--黄粉虫、黄粉虫粪养鸡。
注:养了黄粉虫不一定养蝇蛆蚯蚓,养了蝇蛆蚯蚓也可以不养黄粉虫,但整个效益多少会有一些差异。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利用自己培育的益生菌喂鸡、除臭,以增强鸡的抗病力和改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5
目录
• Fate map of the chick embryo
Endoderm: Nervous system、Skin、 Eye、feather
Mesoderm: Muscle、Heart、Blood vessel、Skeleto Epiblast: Stomach、Swallow
Inductive interaction is “Organizer Effect”: The regionalization of the ectoderm and mesoder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ensen’s node. A node grafted into the area pellucida not too far from the host streak can induce a secondary axis in which the notochord is derived from the graft but the neural tube and somites are derived from the host
鸡胚胎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角度: 近年来鸡的基因组学发展迅速,已完成的鸡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 鸡与哺乳动物在3.1 亿年前具有共同的祖先,与人的进化距离比较近, 使禽类科学与整个生命科学的研究联系起来,并可广泛应用于来,鸡胚已经成为洞悉发育过程和胚胎细胞命运的一个 经典实验模型。如体内电穿孔技术、胚胎干细胞、新的转基因技术和 基因组测序完成等,这些已经使鸡胚模型系统已变得更加强大。
•肿瘤治疗: 鸡胚的绒毛尿囊膜,,由于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在体内肿瘤血管生 成和转移、血管生成底物和抗血管生成底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能 够有效的支持接种的异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进而使研究人类肿瘤细胞转移 变得更加容易。
优点: 1.鸡的胚胎发育与哺乳动物更接近 2.鸡胚在体外发育相比,哺乳动物更容易进行 3.实验研究手段成熟 4.鸡的基因测序已完成
卵黄囊 (Yolk sac):与外界交换气体 尿囊(Allantois):是胚胎的呼吸和排泄器官,帮 助吸收大部分蛋白以及从卵壳吸收并运送钙至胚体, 参与骨的形成 羊膜((Amnion)与绒毛膜(Chorion):羊膜在孵化后 33小时左右开始出现,第二天即覆盖于胚胎的头部并逐 渐包围胚胎,至第四天合拢将胚胎整个包围起来形成两 层膜,靠近胚胎内层称羊膜,包围整个蛋内容物的称为 绒毛膜。绒毛膜与尿囊共同形成尿囊绒毛膜。羊膜腔中 充满羊水而起保持鸡还不受机械损伤、防止胎膜粘连及 促进鸡胚运动的作用。
注意:在所有这些研究方法中,首先都必须得打开蛋壳, 并且要在不干扰胚胎发育的条件下再重新封闭蛋壳。目前, 较好的封孔方法是让蛋的内容物置于一侧,在蛋壳上开一 小孔,进行完实验后利用小块无菌蛋壳加盖蛋孔,再用塑 料胶带或石蜡密封蛋壳,以保护和防止胚胎在后期孵化中 脱水和污染
鸡的端粒生物学研究
鸡的端粒是目前发现的脊椎动物中最大的。 其大小是人的端粒的10倍。从目前的研究成 果来看,鸡和人的端粒的生物学特征十分 相像。他们的大多数体细胞会随着细胞分 裂而出现端粒酶活性下降和端粒缩短。鸡 的端粒还有许多特殊之处。
•Development of the chick blastoderm up until the time of egg laying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ck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ck
21 Days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ck
模式生物鸡
体内发育阶段
体外发育阶段
科研应用
• The chick is an amniote with a generally similar morphology to mammalian embryos. • KeyWord:
1、Primitive streak
2、Extraembryonic membranes 3、The fate map of the primitive streak
Induction of a primitive streak by the posterior marginal zone
Transverse sections during formation of main axial structures
Formation of the extraembryonic membranes in the ch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