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第一篇: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5金融一班范致远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同样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改革。

在这个开放与变革共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每一个不甘落后的国家与民族,都在审时度势,努力把握发展机遇,为自身的未来与命运奋斗。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同样应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做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在我看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做一个爱国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爱国者
我们作为成长在共产主义旗帜下的一代,从小便被教育做一个爱国者。

英勇如董存瑞,坚毅如黄继光,坚定如刘胡兰,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随着爱国主义教育早已深深刻入了我的脑海。

于彼幼时我并不能理解其精神,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三观的建立,我深深体会到了其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情怀。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坚信世界是物质的,万物必有其因果。

故而,我也认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这句话。

那么做一个爱国者的基础是什么,又是什么使得无数人前赴后继的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终身呢?毫无疑问,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生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早已与祖国紧紧绑在了一起,我们的一切切身利益都与祖国息息相关,做一个爱国者便是对自身利益的最佳捍卫方式。

为了更具体的说明这一问题,我引入了以下几段材料:
黄继光,原名黄积广,农历1931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黄继光祖宗三代受尽地主阶级的压迫,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 4
苦人闹翻身出力。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

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

邱少云,1926年出生于铜梁县少云镇(原关溅乡)一个贫苦贫农家庭。

幼年失去双亲,孤苦无依。

靠帮人推船为生的父亲就被船老板砍死在船上,不久母亲因贫病交加死在床头。

14岁时他就开始了雇工生活,跟兄弟靠帮地主推磨,甚至讨饭度日,受尽了欺凌和白眼。

在他幼小的心灵,深深埋下仇恨的种子。

解放前夕,刚长成人的邱少云,被伪乡长抓壮丁,卖进国民党军队,饱受了挨打骂的辛酸。

后被川军刘义的18团抓去当了兵。

1948年,刘邓大军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应,四川获得了解放,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太阳出来了,来了救星共产党,邱少云作为解放兵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从上面两段材料可以看出,不论是黄继光抑或邱少云,其经历模式是相似的,奋斗目标也是相同,我们或许可以得出其爱国的缘由。

他们都是出身贫下中农,从小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受尽了欺凌和白眼,使其深刻领悟了自身的地位和其所追求的目标。

毛主席曾经说过:“越是艰苦地区的人民,革命越是坚决。

”在我看来,便是这种苦难的经历使他们坚定了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而“越是艰苦地区的人民,革命越是坚决。

”对应的便是生理需求,是任何一个生物发自本能的、最强烈的需求。

《亮剑》中有一段我记忆非常深刻,军政治部主任赵刚给国民党军俘虏作讲话:“这里有不少人的家都在解放区,你们可
以写信回家问一下,看家里有没有分到地。

这个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也就有了指望、有了盼头。

但有些人他不答应,要把我们的劳动果实抢走,我们应该怎么办?”毫无疑问,自然血战到底。

无数先烈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原动力,正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唱的那样:“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作为一民大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爱国并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也并不只是一句空话,这个国家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4
中国强大我们便是既得利益者。

因此,爱国便是爱自己,爱国便是对自己利益的最大维护,所以,做一个爱国者!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翻开史书,每一个社会人都在被要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譬如当下,亦是如此。

然而就我来看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在懵懂的使用这个词,其描述道德的方式大概就是看到垃圾随手捡,捡到财物要归还之类的。

他们或许也可以这样这样懵懂的度过一生,然而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实践者,做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就必须彻底理解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道学家们鼓吹着对他们极为有利的,人生而有灵、道德天生的那一套,认为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生来便是有道德的。

这便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

而道德并不是这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必是与并非天生的人类社会伴生的,也自然有其起源与发展,其起源与发展也必然与当今的道德息息相关。

为了更形象的阐述这一问题,我打了一的比方。

在人类还是原始人的阶段,一个人饥肠辘辘,正在寻找食物,而另一个人拖着猎物回来了。

这时候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当然是干掉那个人,把他的猎物抢走吃掉。

然而人们慢慢发现多人聚在一起可以更好的狩猎,更容易获得更多的食物,于是部落时代便来临了。

部落时代的人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人人都像之前那么干,部落就散了,大家的日子又变差了。

于是部落便有了规定,不许抢别人的东西。

最早的道德便这么形成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强大的战士终有老去的一天,他们并不想饿死机头或为野兽果腹,年轻的战士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便有了尊老。

孩童没有自立的能力,却是族群的未来也是养老的保证,于是便有了爱幼。

/ 4
道德的形成都有其原动力,而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生活的更好。

因此,这里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遵守道德是为了自己与他人更好的生活。

那么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我认为《论语》中有一段描述的非常精确:“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里的礼可以理解为规矩、法律、合适的事,有道德便是不做不合适的事。

而因为合适这个词本身便带有了极大的主观性,所以道德与否其实全然取决于所处的环境。

譬如有些国家可以娶四个老婆,而在中国属于重婚罪,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就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来说,遵纪守法,行为符合诸如孝敬老人之类的文华习俗,做合适清理的事,便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综上所述,发自内心的理解并实践这两点:做一个爱国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便是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而我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也以此要求自己并努力着。

/ 4
第二篇:积极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积极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基本准则。

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凝聚力和战斗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了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一、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

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三个倡导”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做到认知认同、知行统一,不断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道德情操,做一名有责任感、有民族精神的中国人。

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主题活动,在实践中锻炼磨砺,形成坚韧品格,争做时代先锋和社会楷模。

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思想共识。

四、营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中。

用正面声音占领舆论阵地,用先进文化引领文明风尚,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氛围。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一时一事、一言一行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铸魂”工程,是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能量。

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改革发展中当先锋、做表率,也要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带好头,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能否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是关键。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身体力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净化风气、培育风尚,带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凝聚起社会正能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党员干部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进工作,也是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能自觉用理论指导实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

要把工作岗位变为最好的学习场所,把工作岗位变成最好的学习的平台。

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从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探寻为民服务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第三篇: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敬爱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这是我们党站在建设人民群众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及具体内容。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图,自觉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干好本职工作,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宣传者。

党校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是贯穿于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一条主线,是党校工作的根本任务。

新形势下,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就要做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广大干部的思想共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透、准、实”三原则,认真做好理论宣讲和课堂教学工作。

“透”就是研究透,要求全面而充实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对理论的核心观点、重要内容、思想体系和发展脉络不清楚、不熟悉,浅尝辄止、挂一漏万,就不能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而系统地传播到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当中。

“准”就是把握准,要求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找好理论宣讲的着力点和侧重点,避免全而泛,大而空,做到能让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理论实质、路线走向、政策重心和方针关键。

“实”就是宣传实,要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只谈理论、不重实际,既要两眼向上,也要两眼放平和向下,上知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下识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谈理论、讲路线、贯方针、宣政策,结合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落实,让广大干部听得进去、听的有味、听的实在、听的有用。

只有坚持这三项原则,党校理论教育才能真正发挥武装党员干部的重要作用,一名党校教师才能真正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格的宣传者。

服务社会发展,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推动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体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十八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可以说,物质文明建设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并致力于满足和提高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精神文明需要的,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制高点。

如果缺乏精神文明的支撑与制约,物质文明必将陷入无目的无节制的混乱境地,可以想象,在一个缺乏诚信、善良、良知、公平、公正、互助、法治、安全、对生命的尊重等精神诉求的社会,物质文明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境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
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非凡成绩,积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

面对这样的成绩,更加觉得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就个人来言,物质条件的富足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我们对待物质和生活的精神状态,观照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城市到农村,无论是豪富还是平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风行,好逸恶劳、攀比浪费严重,贪污、腐败、吸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更是屡禁不止,勤劳节约不再,见义勇为息声。

面对这样的困境和难题,更加觉得要从自身做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
第四篇: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脚踏实地敢于担当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一个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总是要有些信仰,一个国家更需要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特别是在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和价值观多元化往往使我们在衡量是与非、判断对与错无所适从。

为什么会出现不遵守交通规则、生产劣质食品、贪污腐败等道德缺失、诚信缺失的行为?我想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不懂何为道德,而是没有坚守的决心,还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没有付诸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层面的意识形态,只有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中,化作每个人的行动指南,才能凝聚成国家的强大力量。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地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每个方面,努力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弘扬者、践行者。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方面是个有机整体,在和平时代,爱国的最主要方法就是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诚信、友善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
时刻遵守的行为准则,一个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人,我想必然是一个原则性强的人,也会有足够的毅力来坚守诚信和友善。

因此,从做好本职工作的角度,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也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要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在写作总结材料和新闻信息时,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紧紧围绕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领会上级会议精神。

第二,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做好本职工作。

办公室是一个综合性部门,承担着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能,也是财政局对外工作的窗口,是单位形象的直接展示。

在公文拟稿时确保内容准确、格式规范,在向上级部门报送信息时确保信息及时、保质保量,在写作财政新闻报道时确保文字精彩、数字准确,等等。

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体现。

第三,认真学习,勇于创新,树立全局意识。

办公室文秘工作,接触的信息广泛,需要树立大局意识,找准位置,及时反映财政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对收集到的重点问题认真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主动对局里的重要工作进行深入研究,积极献言献策,多出主意,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这既是对本职工作的延伸,也是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思想共识就会凝聚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第五篇:做核心价值观忠实践行者
做核心价值观忠实践行者
——学习吕清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目前,系统上下都在掀起学习吕清森同志的热潮。

我认为,向吕清森同志学习,要结合当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

“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在吕清森同志身上无疑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学习吕清森精神,重点之一就是要学习他忠诚
践行核心价值观。

学习他恪守诚信、秉持操守的宝贵品德。

吕清森同志31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岗位承诺,从1979年,不满20岁的吕清森从父亲手中接过望远镜和腰上的“三大件”起,用普通人的双脚,走完了一个人的长征,行程7万公里,环绕地球两周。

如果心中没有一份诚信的职业操守,这样艰辛的工作无法支撑。

学习他勇挑重担、尽职尽责的责任意识。

“干了巡线这个工作,就要保证不出事故。

”平凡的话语却能折射出深刻的责任意识。

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吕清森总能在故障发生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找到故障点。

巡线31年来,吕清森共发现大小缺陷5000多处,有效地避免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试想,我们每名员工如果都能像他那样,把工作当责任、视工作如使命。

那么,小到我们个人的工作岗位,大到公司的工作目标,又怎能不如期实现呢?
学习他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作为只有初中文化的一名巡线工,在别人看来最普通、最简单的的巡线工作吕清森同志却在“线况最坏、导线最旧、线径最细、离地最高、环境最差、巡护难度最大”的“六最”线路上,凭着孜孜以求、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首创了“采光巡线法”“风力风向观测法”等工作方法,在系统内得以推广应用。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才是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

学习他爱企如家、爱岗奉献的无私品质。

父亲去世,他在巡线路上;儿子结婚,他去工作,自己生日宴会上,中途又去巡线。

吕清森同志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

用吕清森通知自己的话说:“干活累不死人,但没有精神却容易死人,干啥都得有一股子精神头,这股精神头到啥时候都不能丢。

”正是由于这种无私品质,才反映出: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奉献中赢得尊重。

当今社会不乏榜样,缺少的是如何身体力行去学习榜样,将一个榜样变成一个群体。

学习吕清森同志重要意义也正在于此。

追寻--学习吕清森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当学习了用心守护着输电线路的普通线路工人吕清森的先进事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