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景点日语指示语的翻译策略

合集下载

旅游景点公示语日译的策略初探——以《大连百年纪念城雕简介》日译为例

旅游景点公示语日译的策略初探——以《大连百年纪念城雕简介》日译为例
现状 , 从 而 提 升 大连 的 国 际形 象 。
【 关键 词】旅 游景点 ; 公示语 日译 ; 翻译策略 ; 规 范性
【 中图分类号 】H 3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6 7 4 — 0 4 1 6 ( 2 0 1 3 ) 0 3 — 0 1 3 2 — 0 3
笔 者选 定大 连 的旅游 景点 的公示 语 日译 为研究 对 象 ,着 眼于公示 语 日译 的错译 现象 ,进 行实 地调 查考 证 ,通 过对 公示语 日译 的改正 ,使大 连市 的公 示 语得 以更 规范 地 向 日本 游客提 供指 引服 务 ,从专 业 的角 度提供 必 要 的技 术 支持 ,为 大连 的城 市发展
( 2 0 1 2 :1 7 5 )针 对 翻译 真 实性 的两 大 条 件 进 行 了 阐述 。 阳兰梅 ( 2 0 1 1 :1 5 9 ) 从 隐 喻 的喻 体 意 象 出 发 ,阐述 了广告 翻译 策 略 。

公 示 语的 内涵 及研 究现状
1 .公 示语 的 内涵 。 “ 公 示语 ” 是 应 用 文 体 中
V0 1 . 1 1 No . 3
Au g ., 2 01 3
旅 游 景 点 公 示 语 日译 的 策 略 初 探
以 《 大连 百年 纪 念城 雕 简 介》 日译 为 例
吕汝泉
( 辽 宁对外 经贸 学 院 ,辽 宁 大连 1 1 6 0 5 2 )
【 摘 要】 星海广场是旅 游名城 大连的招牌 景点之 一 , 乃所有来连游客的 必游之地 , 尤其是建 市百年纪念城 雕落成之后 , 星 海 广 场 周 围 的 中外 游客 更是 络 绎 不 绝 。但 是 《 大 连 百 年 纪 念 城 雕 简介 》 的 日语 翻 译 却 出现 了 多 处 错 误 , 稍 显 遗 憾 。通 过 实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在旅游景区中,常会看到各类公示语或告示牌,用来提示游客需要遵守的规定和禁止事项。

由于翻译的错误或不准确,有时这些公示语的日文翻译可能会产生误解或困惑。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翻译错误,并提供修正的建议。

第一种误译是直译和字面翻译。

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和表达方式不同,直译或字面翻译有时会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误解。

中文中的“严禁摄影”直译成日文的“撮影厳禁”,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引起误解,因为在日本,撮影一词通常用于指摄影师专业的工作。

正确的翻译应为“写真撮影禁止”,“写真”一词用于指游客自行拍摄的照片。

第二种误译是语法错误。

由于中文和日文的语法结构不同,没有转换好语法结构的翻译会导致句子不通顺或不自然。

中文中的“请勿踩踏草坪”直译成日文的“足を踏まないでください”。

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在日语中,用“足”来表示“脚”是不常见的。

正确的翻译应为“芝生を踏まないでください”,“芝生”一词用于表示草坪。

第三种误译是缺乏文化背景的理解。

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有些翻译只有正确理解了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旅游景区的规定和禁止事项。

中文中的“请勿打破公物”直译成日文的“公物の破壊禁止”。

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严厉或生硬,因为在日本,使用敬语来表达类似的规定更为常见。

正确的翻译应为“公用物の破壊はおやめください”,“おやめください”用于表示“请不要”。

旅游景区的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翻译时,需要避免直译和字面翻译,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并了解并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准备,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

与日本当地的翻译/校对人员合作,也可以提高翻译的质量。

论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策略

论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策略

论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策略本文根据黑龙江省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现状,分析了标识语翻译的意义以及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和交际规约而导致的语言表达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从标识语的功能出发,尝试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规范了标识语翻译,优化了语言环境,实现了成功的语言交际。

旅游景区标识语是指出现在旅游景区,包括印或刻在石板、木板或塑料上的介绍性、指示性、警告性的文字内容以及诱导游客前往参观或使用旅游服务宣传广告的口号,具有指示功能、信息功能、劝诱功能和呼吁功能。

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是传达标识语的功能,在目的语中找到与原语标识语相对应的表达法对宣传旅游景点、彰显文化素质、为外国游客提供无障碍旅游,促进旅游景点标识语翻译的规范化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黑龙江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吸引力极强。

但在省内各景区标识语的翻译中却出现了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言失误等现象。

不规范的标识语造成信息传递错误,给外国游客的吃穿住用行带来不便,甚至可能影响他们对于黑龙江省旅游景区的印象。

鉴于此,本文拟从标示语的功能和语言特点为切入点,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角度探讨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中英两种不同的语言代表着各自不同的文化。

译者若不了解文化差异就很容易使所翻译的标识语产生异意和不规范,导致语用失误。

因此在翻译旅游景区标识语时,译者要透彻的理解文字里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把握英汉文化差异,使译文符合西方的审美观点和思维方式,方便外国游客的理解。

英译时可采用音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外国游客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传递中国的地名信息,无形中增进了游客和中国文化的沟通。

对于一些语气生硬、居高临下的中文标识语,翻译成英语时为了不使外国游客感到语气过于咄咄逼人,甚至产生反感,需要译者对原文的语用信息做出调整,可采用反向翻译和改译的翻译方法。

例如:请勿触摸展品,若将其译为don’t touch the exhibits!,则会让外国游客感觉语气强烈,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和认同。

青岛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研究

青岛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研究
21 顺 译 的使用 .
展中国家 , 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 , 在旅游指南 A级景区等。所 以对这一文体的翻译如果单纯采用 直译 的方法 , 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 7 1 翻译不当,
S i n e& tc noo y v e ce c e h l g iw
2 1 年 0 月第 O 期 02 1 3
科 技 视 界
科学论坛
青岛旅游景点 日语翻译研究
宋 馨华 ’ 王文贤
(. 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山东 青岛 26 7 ;. 60 12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 60 ) 6 10
习俗和心理习惯。本文将在简要介绍青岛旅游景点 外语使用现状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旅游景点 日语 翻译的基本规则及其文化蕴含 .以期能够对旅游景 点日 语的规范使用做出一点贡献 。
青岛作为一座海滨城市 , 风景秀丽 , 景色迷人 ,
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成为国际旅游的重 要 目的地 之一 。据统计 ,09年青 岛共 接 待人 境游 20
7 6
科技视界 S INC C E E& T CH E NOL Y V E OG IW
S in e& tc n lg iw ce c eh oo yve
科学论坛
科 技 视 界
21年 0 月第 0 期 02 1 3
青岛自身的美 , 本也是青岛入境游的两大客源国总计 40 吨左右的 00 / 、相当” 比口语化的“00卜、 岛 ” 要 40 / 、更妥 当些 。
客 100 0. 7万人 次 。 日本 与韩 国成 为青 岛入 境游 的两
1 青 岛旅游景点外语使用现状
进 入 2 世纪 以来 。 l 世界 旅游 业 的发展 格局 发生

最新-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对策 精品

最新-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对策 精品

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对策一、引言公示语———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和图形信息。

〔1〕38具体而言,路标、广告、商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社会宣传、告示等都是公示语。

旅游公示语就是在旅游景点或场所向公众传达信息的语言,旅游公示语的翻译是对外宣传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公示语向来被称作城市的脸孔,不仅展示该地的语言环境,更能反映这个城市的人文素养和国际化程度。

随着中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旅游,旅游公示语的译写问题,不仅为政府有关部门所重视,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

杭州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2011年杭州西湖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其中日韩游客占了近半。

漫步西湖湖畔,就会发现许多同时印有中、英、日、韩四国文字的公示语标牌。

这些标志牌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但是这些公示语的翻译是否准确得当,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对西湖景区的日语公示语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西湖景区相关管理部门虽然加强了日语标识的规范工作,但景区内的汉日翻译不规范现象仍十分常见。

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必将影响杭州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风貌。

本文通过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现状的分析,探究杭州西湖景区公示语汉日翻译不规范的原因,最后借助相关翻译理论对旅游公示语的规范翻译提出几点翻译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净化景区的语言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二、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研究之现状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就翻译学术研究而言,公示语翻译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本世纪初这种情况才渐渐好转,2005年9月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的召开表明公示语翻译研究得到了明显的重视,有关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但是,这些成果基本上是以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为主。

笔者以公示语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发现1979年-2004年仅8篇,2004-2011年达到了600余篇。

风景名胜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原则.doc

风景名胜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原则.doc

风景名胜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原则摘要:基于对杭州西湖景区的调查,举例指出目前日语标识语翻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标识语日语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标识语;日语;翻译原则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近年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将“国际化”列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标识语翻译作为城市国际化的“脸面” ,其规范性和准确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杭州西湖景区标志语为例,试探讨日语标识语的翻译原则。

一、原则概述一是普通名词直接翻译成日文,日文中的汉字属于常用汉字时,用日文汉字表示,但是要注意中日文中同字不同义的汉字。

如:“山” “湖”可以直接翻译成日文的“山”“湖”。

但是“厅”则不能直接翻译成“ ?亍保 ?因为日文的“ ?亍笔切姓?机关的名称,与景点名称中的“厅” 含义不同,应该翻译为“ホ ?`ル”。

二是专有名词,如景点、道路、饭店名称等,用日文汉字表示。

日文中的常用汉字有 2000 字左右,且大部分与中文含义相同或者类似。

景点、道路、饭店名称等专有名词直接用日语汉字表示,可以简明准确地将原名词含义传达给日本游客。

如:“孤山”,中文的“孤”字,日文汉字同样有“孤”这个字,且与中文含义相同,可直接翻译为“孤山”。

三是区域内设施名称的翻译要统一。

同一区域内车站名、景点名、自行车租借点等公共设施名称存在多种翻译方法时,要注意统一。

如自行车租借点,可以翻译为“レンタル自 ??”“レンタサイクル”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

四是从景点名称无法明确判断景点性质时需要添加适当的说明。

当景点名称有“山”“寺”“湖”等表明景点属性名称时,不必添加其他说明。

外国游客即可明确判断景点属性。

但有一些景点名称,如“柳浪闻莺”,外国游客可能不清楚其属性,这时需要在景点名称后面添加“公园”等说明,翻译为“柳浪 ???公 ?@”更好。

二、杭州西湖风景区翻译法(一)西湖自然山水的翻译法西湖的山可以采用日文汉字(专有名词) +一般名词的译法。

如:孤山(孤山)、西湖(西湖)。

景区标识语的中英文翻译策略

景区标识语的中英文翻译策略

景区标识语的中英文翻译策略1.目标受众分析:首先需要确定景区标识语的目标受众是哪些人群。

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例如,对于外国游客,需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易读性;对于国内游客,可以更多地考虑使用一些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词语。

2.语言风格选择:根据景区的特点和定位,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来翻译标识语。

比如,对于一些严肃的历史文化景区,可以选用正式、庄重的语言风格;对于一些主题乐园或娱乐场所,可以选择轻松、活泼的语言风格。

3.文化背景考虑:在翻译景区标识语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对于语言表达的理解差异。

需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引起误解或冲突的词语和句子。

同时,要注重保留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色和意义。

4.翻译的简洁性:景区标识语通常是用来吸引游客注意和传递信息的,因此在翻译时应力求简洁、明了。

要注意控制词语的数量和翻译的长度,避免繁琐和冗长。

5.语言优化和美感:在进行翻译时,需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使翻译的句子更符合读者的理解和阅读习惯。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翻译的语言美感,使句子在音韵和意境上和谐统一6.翻译的适应性:对于景区标识语来说,它们通常需要在不同的媒体和场合中使用,比如横幅、海报、宣传册等。

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这种多样性,并确保翻译结果适用于不同媒体和场合。

7.标识语的定位和功能:景区标识语的定位和功能决定了翻译时要突出的内容。

有的标识语旨在强调景区的特色和特点,有的则更注重传递游客的入园信息。

需要根据不同的定位和功能来确定翻译的重点和方式。

8.参考其他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国内外其他景区标识语的翻译,尤其是那些在市场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认可度的标识语。

借鉴他们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9.审校和改进:在完成翻译工作后,需要进行审校和改进。

这包括对照原文进行核对、检查语法和文字错误,并对翻译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估。

如有需要,可以请母语人士或专业人士进行审校和修改,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旅游景区指示指令用语的日文译写与“中国印象”

旅游景区指示指令用语的日文译写与“中国印象”

智库时代 ·263·智者论道旅游景区指示指令用语的日文译写与“中国印象”赵雪驿 曾宏斌(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44)摘要:如今,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然而在大方向迅速发展的同时,细节方面仍存在一些小“瑕疵”——景区日文译写方面不够精确。

虽然只是小问题,但是旅游景区作为我国向外国友人展示文化实力的窗口,仍需要对此方面问题进行整改。

本文主要围绕景区指示指令用语的错译、误译等现象,探讨指示指令用语译写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便为完善细节问题,打造“中国印象”聊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旅游景区;指示指令用语;日文译写;中国印象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02-0263-002一、引言近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极大地激发了世界各国人民来华旅游的兴趣,使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旅游行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形象产物的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积极参与者、展示者、推动者,各旅游景点也已然成为了“中国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中国印象”的,不仅是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公共卫生、景区指示牌等细节也包含在内。

指示指令用语作为景区不可或缺的存在,能够帮助游客规划路线、节省时间,更舒适地享受旅游时光。

但如今,景区指示指令用语日文译写的准确性、合理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错译、误译等情况屡有发生。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在转换的过程中必然牵涉到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从这一角度上来讲,翻译实际上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景区指示指令用语的日文译写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主要就景区指示指令用语的日文译写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并对其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二、景区指示指令用语日文译写错误的现状与分析根据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理论,翻译策略可分为“归化”与“异化”两种。

风景名胜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原则

风景名胜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原则

风景名胜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原则作者:朱琳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02期摘要:基于对杭州西湖景区的调查,举例指出目前日语标识语翻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标识语日语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标识语;日语;翻译原则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近年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将“国际化”列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标识语翻译作为城市国际化的“脸面”,其规范性和准确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杭州西湖景区标志语为例,试探讨日语标识语的翻译原则。

一、原则概述一是普通名词直接翻译成日文,日文中的汉字属于常用汉字时,用日文汉字表示,但是要注意中日文中同字不同义的汉字。

如:“山” “湖”可以直接翻译成日文的“山”“湖”。

但是“厅”则不能直接翻译成“庁”,因为日文的“庁”是行政机关的名称,与景点名称中的“厅”含义不同,应该翻译为“ホール”。

二是专有名词,如景点、道路、饭店名称等,用日文汉字表示。

日文中的常用汉字有2000字左右,且大部分与中文含义相同或者类似。

景点、道路、饭店名称等专有名词直接用日语汉字表示,可以简明准确地将原名词含义传达给日本游客。

如:“孤山”,中文的“孤”字,日文汉字同样有“孤”这个字,且与中文含义相同,可直接翻译为“孤山”。

三是区域内设施名称的翻译要统一。

同一区域内车站名、景点名、自行车租借点等公共设施名称存在多种翻译方法时,要注意统一。

如自行车租借点,可以翻译为“レンタル自転車”“レンタサイクル”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

四是从景点名称无法明确判断景点性质时需要添加适当的说明。

当景点名称有“山”“寺”“湖”等表明景点属性名称时,不必添加其他说明。

外国游客即可明确判断景点属性。

但有一些景点名称,如“柳浪闻莺”,外国游客可能不清楚其属性,这时需要在景点名称后面添加“公园”等说明,翻译为“柳浪聞鴬公園”更好。

二、杭州西湖风景区翻译法(一)西湖自然山水的翻译法西湖的山可以采用日文汉字(专有名词)+一般名词的译法。

如:孤山(孤山)、西湖(西湖)。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作者:林娟芳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以湄洲岛景区日文公示语误译为例,分析其误译的原因并根据公示语类型提出翻译策略。

其中,湄洲岛妈祖庙中指示性、警告性的公示语,可以采用直接借用的方式,借鉴参考我国新颁布的《公共服务领域日文译写规范》和日本东京都修订的《国内外游客简明观光指示语标准化指南》中的译文。

妈祖文化相关的景点介绍指示语的翻译应遵循目的论的原则及翻译策略,摆脱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束缚,应该针对其目的灵活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将其中所蕴含的妈祖文化的深厚底蕴准确恰当地传递给目标受众,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起到宣传妈祖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湄洲岛;日文公示语;对等原则;目的论d01:10.16083/ki.1671-1580.2019.06.034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 2019) 06-0163-04引言随着妈祖文化的作用被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妈祖文化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湄洲岛是妈祖信俗和妈祖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赴湄洲岛观光朝圣旅游人数实现连年增长。

为了满足各国游客的观光需求,湄洲岛景区各旅游景点分别设置了中英日韩四语种公示语,以期为游客提供一个无语言障碍的环境。

然而,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景区内的日文公示语标记不规范、译文出错的现象十分多见,日文译文亟待规范。

目前,以妈祖庙以及妈祖文化翻译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只有对妈祖文化宣传资料的英文公示语翻译进行研究的文献,如徐颖(2016)从功能目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妈祖文化宣传资料的翻译策略。

关于湄洲岛妈祖庙日文公示语翻译现状和对策的研究依然是空白。

本研究以湄洲岛妈祖庙的日文公示语翻译为切人点,分析其误译的原因并根据公示语类型提出翻译策略。

一、湄洲岛妈祖庙日文公示语概况为了摸清湄洲岛妈祖庙日文公示语的翻译现状,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妈祖庙内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日文公示语:第一类是指示性的公示语,如餐厅、医务室、售票处等各场所位置的指引牌;第二类是警告性的公示语,如指示游客止步区域、危险区域等;第三类是介绍景点的指示语,如介绍湄洲岛概况、妈祖庙的由来、圣旨门、山门等。

关于旅游景点日语指示语的翻译策略

关于旅游景点日语指示语的翻译策略

关于旅游景点日语指示语的翻译策略关于旅游景点日语指示语的翻译策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

为了能够接待来自世界的不同国家的游客,在景物当中都会选择性地将中文翻译成外国语言,现阶段主要以英语为主,个别的景点会将日语等语种纳入到翻译的范围之中。

但是在对日语等语种进行翻译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基本的语法错误,误导了游客的游览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对我国旅游景点中日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标签:景点;日语指示;问题;策略;探究旅游指示语指的是在旅游景区供游客观看的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实用语言之一。

通过旅游指示语,可以帮助游客对景区进行有效的了解,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旅游路线。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旅游指示语也是景区的一张名片,反映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对旅游指示语进行科学、准确的翻译,可以最大程度宣传景点的旅游文化,彰显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和社会文明。

如果对旅游指示语进行错误翻译,就会影响景区乃至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给外国游客的旅游带来诸多不便。

一、我国旅游景点日语指示语的现状21世纪以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美洲和亚洲形成了三方对立的局面。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世界旅游市场。

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完成,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的旅游业也正蓬勃发展,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的游客越来越多。

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中国的旅行社、景区和其他企业也开始重视对小语种的使用,如日本、韩国、西班牙、俄羅斯等。

这时候出现了一些旅游景点除了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且还为主要旅游客源国使用第三语言。

例如,湖南的张家界最主要的客源国是韩国,主要景区是简要介绍了中英韩三种语言,附近的酒店设施也是使用这三语标识的。

根据国家旅游总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入境游客当中,亚洲地区仍然是最大的来源地,占到了入境游客总数的60%。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在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是游客了解景区信息、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出发,研究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的翻译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传达景区信息,提升游客体验。

一、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功能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而非简单的语言转换。

在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的翻译需要考虑到游客的接收需求,即确保游客能够准确理解景区信息和文化内涵,同时给予游客良好的体验。

日文公示语翻译需满足信息传递的功能。

景区的公示语通常包括对景点、历史、文化、规定等内容的介绍,翻译应准确、清晰地传达这些信息,避免造成误解和困惑。

翻译还需满足引导和提醒的功能。

公示语中常包括对游客行为的规范和指导,翻译应当清晰、准确地传达这些内容,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并遵守规定。

翻译还应体现景区的特色和魅力,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1. 文化差异引发的理解障碍在日文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往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些文化内涵在日本文化中非常常见,但在其他国家可能并不为人熟知,因此译者需要通过一些适当的注释或者比喻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解决策略:在翻译中加入适当的解释或比喻,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帮助读者理解日本特有的文化内涵。

2. 语言表达的优化日文和中文之间存在着词汇、句式、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如果直译可能会造成表达不准确、生涩难懂的问题。

解决策略:译者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提升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3. 体现景区特色和魅力景区的公示语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还需要体现景区的特色和魅力,让游客在阅读公示语时能够产生共鸣和兴趣。

解决策略:通过诗意化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景区的历史、文化、风景等特色体现出来,增加译文的文学和艺术感染力。

三、翻译实例分析1. 原文:“こちらは日本で最も美しい庭園の一つとされる。

”直译:“这里被誉为日本最美丽的庭园之一。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其中包括前往日本旅游的游客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在游客中,不少人对日本文化和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人尝试学习和使用日语。

由于语言差异和文化习惯的不同,日文翻译常常出现问题。

本文将以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译文为例,探析其中的误译问题。

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

在旅游景区,为了保护环境和确保游客的安全,常常会禁止一些行为,例如“禁止吸烟”、“禁止拍照”、“禁止摄像”、“禁止喧哗”等。

这些公示语在日本的旅游景区中也非常常见。

这些公示语的日文译文却经常存在误译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的。

“禁止拍照”的日文译文常常是“撮影禁止”,直译过来的确是“禁止拍照”的意思。

在日本的文化习惯中,拍照指的是用相机拍摄,而事实上,这个公示的意图是禁止使用手机进行拍照。

更准确的译文应该是“携帯電話での撮影禁止”(禁止使用手机拍照)。

类似地,对于“禁止摄像”的译文也应该是“携帯電話での撮影禁止”(禁止使用手机摄像)。

另一个常见的误译问题是对于“禁止吸烟”的译文。

在日本,这个公示通常是写成“禁煙”。

在一些情况下,这个表达方式会引发歧义,因为“禁煙”既可以指禁止吸烟,也可以指禁止点燃烟草。

为了明确表达禁止吸烟的意思,更准确的译文应该是“喫煙禁止”(禁止吸烟)。

还有一些公示语存在语言差异导致的误译问题。

“严禁触摸文物”的日文译文通常是“貴重品には触れないでください”。

在这个译文中,“触摸”一词使用的是日本常用的动词形式“触れる”,而不是中国常用的动词形式“摸”,两者的意思略有差异。

更准确的译文应该是“文化財には触れないでください”(请勿碰触文物)。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译文常常存在误译问题。

这些误译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的。

为了更准确地传达公示的意思,翻译人员需要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充分考虑公示的文化背景和目的。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摘要】旅游景区的限令禁止类公示语在日文译写上常常存在误译的现象,这种误译可能会给游客带来困惑和不便。

本文从公示语的特点、误译原因分析、误译对游客造成的影响、误译现象的普遍性以及纠正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误译现象的成因和影响,为今后在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游客的权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旅游景区、限令、禁止、公示语、日文、误译、分析、影响、普遍性、纠正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介绍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是旅游景区常见的标识之一,通常用于提醒游客注意景区内的规定和禁止行为。

这些公示语在旅游景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维护景区的秩序和安全,保障游客的权益。

由于语言翻译的不准确性,有时会出现日文译写误译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游客对景区规定的理解,还可能导致游客误解或产生不良影响。

对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译写误译进行探析,对于提高景区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特点、日文译写误译原因、误译对游客造成的影响、误译现象的普遍性以及针对误译提出的纠正建议。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可以为景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提升景区公示语言翻译的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的现象及影响,并提出纠正建议,以期为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研究此类误译的原因分析及影响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沟通障碍,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旅游体验提供启示。

通过探讨误译现象的普遍性,可以更好地认识其严重性和危害,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和从业者的重视。

提出纠正建议不仅有助于规范公示语的翻译质量,还能提升旅游景区的国际形象和吸引力。

对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的问题。

在常见误译情况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翻译错误,如语法不对称、用词不当等。

误译原因主要来源于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解决。

应对策略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些应对方法,如加强专业翻译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了解。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展示了一些实际的误译案例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我们总结了一些日文翻译原则,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强调了正确翻译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专业化和深入化的探讨。

【关键词】旅游景区、限令、禁止、公示语、日文、误译、探析、常见情况、原因、应对策略、案例分析、翻译原则、重要性、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在日本旅游行业中非常常见,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误译情况。

这些误译不仅会影响游客的理解和体验,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于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翻译误译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日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日本旅游,因此对于旅游景区的规则和限令也变得尤为重要。

由于日语和中文之间存在着词汇、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很多限令公示语在翻译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

这不仅影响游客对景区规则的理解,还可能导致一些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

通过深入研究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翻译误译情况,探讨误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可以帮助提高翻译质量,减少误解和不必要的风险。

本文将从常见误译情况分析、误译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探讨、案例分析和日文翻译原则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翻译错误在旅游行业中并不罕见。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游客产生误解,甚至对景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对这些误译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景区已经成为了吸引游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景区中,公示语的翻译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的理解,更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个友好、开放的形象。

本文将以功能目的论作为研究视角,探讨在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在旅游景区中,公示语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为了向外国游客传递信息,更是为了展示景区的形象和文化。

公示语的翻译需要满足游客的信息需求。

游客在游览景区时,需要了解各个景点的名称、介绍、注意事项等信息,而这些信息需要以他们的母语进行表达,才能更好地被理解和接受。

公示语的翻译也是景区形象的展示。

一个良好的翻译能够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并增强游客对景区的好感。

公示语的翻译也是对景区文化的传承。

在翻译公示语的过程中,需要对景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出景区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1、简洁明了在公示语的翻译中,需要尽可能地采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理解,需要尽量减少长句和复杂的结构,在表达上力求简单精炼。

需要遵循日本人的表达习惯,尽量使用他们习惯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这样能够更好地被接受和理解。

还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隐晦的表达方式,避免引起歧义和误解。

2、贴近文化在公示语的翻译中,需要贴近景区所处的文化背景。

需要对日本的历史、艺术、民俗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景区的文化特色传递给游客。

在翻译时需要结合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形象,选择符合景区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向游客展示出一个真实且鲜活的景区形象。

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避免使用与日本文化无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免引起误解和不适。

3、考虑实际应用在公示语的翻译中,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

需要考虑游客的实际需求,选择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使得公示语更贴近实际情况。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旅游景区中的日文公示语对于游客来说具有重要的信息传达功能,以功能目的论视角
研究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问题,能够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景区信息,促进旅游交流。


研究从翻译的角度出发,以功能目的论的理论为基础,分析旅游景区公示语的功能,并探
讨翻译策略。

这对于提高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根据100份旅
游景区公示语进行研究,将旅游景区公示语的功能分为信息传达功能和导游服务功能两个
方面。

在信息传达功能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景区公示语主要具有交通信息、景点介绍、安全提示等功能,这些功能对游客的旅行至关重要。

在导游服务功能方面,景区公示
语主要具有导游推介、文化解析、服务指引等功能,这对游客的游览体验起到关键作用。

在翻译策略方面,本文提出了准确翻译、简明翻译和文化转达三种翻译策略,并通过实例
进行了说明。

本文的研究发现,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
翻译不准确、翻译过于冗长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对景区信息的理解。


了更好地传达景区信息,提高旅游交流效果,我们需要优化公示语的翻译策略,确保准确、简明、易于理解。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旅游景区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旅游景区之中,公示语是游客们了解景区规定和禁止事项的重要途径。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出现公示语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误译现象。

本文将从日文的角度,探析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的误译现象,以及产生误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重要性旅游景区的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是为了维护景区秩序和保障游客安全而设置的。

这些公示语在景区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内容一般包括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禁止乱扔垃圾、禁止攀爬栏杆等。

通过这些公示语,游客可以清晰了解到景区的规定和禁止事项,从而更好地遵守规则,保持景区的整洁和安全。

公示语的正确翻译对于日本游客在中国旅游期间的行为规范非常重要。

在将中文的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翻译成日文时,常常会出现误译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句不通顺:由于中日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翻译过程中可能导致语句不通顺。

比如中文的“严禁吸烟”翻译成日文时,可能会直接翻译为“厳禁喫煙”,这种直译的方式在日本可能并不常用,容易造成歧义。

2、表达不准确:由于中文和日文之间存在词汇和用法的差异,翻译时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的情况。

比如中文的“禁止攀爬栏杆”翻译成日文时,可能会被误译为“手すりを登らないでください”,而日本人在实际生活中更倾向于使用更为正式和严肃的表达方式。

3、文化误译: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译。

比如中文的“禁止制服”翻译成日文时,可能会被误译为“制服禁止”,这种翻译在日本可能会导致误解,因为在日本的学校和组织中制服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中国很少出现。

四、产生误译的原因上述的误译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的:1、语言差异:中文和日文的语法结构、词汇用法以及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导致在翻译过程中难以完全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
在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区的日文公示语翻译研究着重于传达信息和满足游客的
需要。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需要充分考虑语言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以确保游客能够理解
并遵守相关规定和指导。

传达信息是旅游景区公示语的重要目的。

翻译时需要将原文中的信息准确传达给目标
语言的读者。

针对禁止吸烟的公示语,翻译时应注意传达禁止吸烟的信息,并提供相关规
定和处罚。

对于关于购票和入场规定的公示语,翻译应明确传达门票价格、购票流程和入
场时间等细节信息,以便游客了解相关信息并做出决策。

满足游客的需要也是旅游景区公示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游客需要通过公示语获得方便、实用的信息,以提高旅游体验。

对于厕所位置的公示语,翻译时应准确传达厕所的位置和
指示。

对于旅游景区设备和设施的公示语,翻译应提供细致的信息,例如关于可用设备的
规格、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

在翻译旅游景区公示语时,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和传达方式的适应性。

不同国家和地
区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习惯,翻译应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习惯进行调整。

翻译时应注意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直接明确的句子结构,以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公示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旅游景点日语指示语的翻译策略作者:齐雅萌吕汝泉来源:《各界·下半月》2017年第02期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

为了能够接待来自世界的不同国家的游客,在景物当中都会选择性地将中文翻译成外国语言,现阶段主要以英语为主,个别的景点会将日语等语种纳入到翻译的范围之中。

但是在对日语等语种进行翻译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基本的语法错误,误导了游客的游览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对我国旅游景点中日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景点;日语指示;问题;策略;探究旅游指示语指的是在旅游景区供游客观看的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实用语言之一。

通过旅游指示语,可以帮助游客对景区进行有效的了解,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旅游路线。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旅游指示语也是景区的一张名片,反映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对旅游指示语进行科学、准确的翻译,可以最大程度宣传景点的旅游文化,彰显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和社会文明。

如果对旅游指示语进行错误翻译,就会影响景区乃至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给外国游客的旅游带来诸多不便。

一、我国旅游景点日语指示语的现状21世纪以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美洲和亚洲形成了三方对立的局面。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世界旅游市场。

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完成,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的旅游业也正蓬勃发展,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的游客越来越多。

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中国的旅行社、景区和其他企业也开始重视对小语种的使用,如日本、韩国、西班牙、俄羅斯等。

这时候出现了一些旅游景点除了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且还为主要旅游客源国使用第三语言。

例如,湖南的张家界最主要的客源国是韩国,主要景区是简要介绍了中英韩三种语言,附近的酒店设施也是使用这三语标识的。

根据国家旅游总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入境游客当中,亚洲地区仍然是最大的来源地,占到了入境游客总数的60%。

其中,日本是我国入境旅游的第二大国。

所以,准确地向日本游客介绍我国相关旅游景点的特点十分重要。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景点当中,英汉互译的指示语有很多,但是日语指示语的普及率很低,相关指示牌的数量还很少,在对日语翻译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语法上的错误,对游客的游览活动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一)指示牌数量少通常情况下,在我国的各大旅游景点中,都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旅游指示牌,这些旅游指示牌在游客游览景区的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向游客介绍该景点的主要特点、景点的游览地图、景点的游览信息,在最大的程度上展示了景区独特的魅力。

在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指示牌中,主要以英语、韩语以及日语为主,但是英汉互译的比例占到了90%左右,韩语和日语的翻译只有10%左右,在景区指示语当中的普及率还达不到实际的旅游需求,其他的小语种翻译很少,甚至是没有。

就拿日语旅游指示牌来说,用日语对景区的景点进行介绍、道路和安全提醒的指示牌就更少了。

随着来我国旅游的日本游客越来越多,对景区日语指示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部分景区的日语指示牌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旅游发展的需要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是不利于我国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的。

(二)指示牌没有突出重点现阶段我国旅游景点的相关基础设施还处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对于相关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需要时间,不能对景区日语的指示牌进行全覆盖。

但是在指示牌的设置中,应该对景区的重点景点进行介绍,这样才能使旅客对景区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部分旅游景区在设置日语指示牌的时候,没有对特殊的景点或者是景观用日语进行重点介绍,不能突出该景区的独特魅力,不能将景观背后的历史以及文化真实、准确地传播给日本的游客,对游客的游览活动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和困扰。

同时,部分景区对于安全警示指示牌也未能进行有效设置,国外的游客不熟悉景区的地理环境,如果不能运用相关的安全警示指示牌对游客的游览活动进行引导,就有可能造成游览安全事故,引起负面的社会影响。

(三)翻译语法存在着错误根据指示牌的功能以及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四各种类:限制性的、提示性的、指示性的以及强制性的。

在各大景点的旅游指示牌的设置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服务性质的指示牌,第二个是景区介绍的指示牌。

服务性质的指示牌就是属于指示性的,景区介绍的指示牌则是属于提示性的。

在景区中设置指示性的指示牌,可以让游客很快地找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比如游客休息中心、卫生间、售票处以及停车场等。

所以在对指示性的指示牌进行设置的时候,应该做到简单、明了,使游客能够清楚地根据指示牌的内容很快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景区介绍的指示牌,具有提示的功能,通过提示性标语的介绍,游客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了解。

现阶段我国景点在外语的翻译当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法错误,具体的表现为:一是对文字进行逐词逐句翻译,没有彰显文字深层次的内涵。

用汉语的思维将日文翻译出来,只能得到相反的效果,因为国外语言的语法与我们汉语的语法是不一样的。

二是在对日文进行录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为性的失误,比如词语拼写错误,前后翻译的内容不一致等。

三是语言使用不恰当。

对日语翻译语言使用不恰当不仅仅表现在语法的错误,同时还表现在对语境的使用错误。

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和我们说话的思维以及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按照我们说话的思维方式进行日语的翻译,而是要站在日本游客的角度,对他们说话的思维、方式以及语境进行揣摩,以此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通过对我国景区当中日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关的日语翻译工作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和了解到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用中国式的思维对言语进行翻译,没有站在日本游客的角度,翻译出适合他们说话方式和思考方式的语境。

二是部分景区指示牌的翻译是没有在专业的翻译人才翻译下完成的,而是根据相关的翻译软件来进行日文的翻译。

翻译软件并不是万能的,过分依靠翻译软件,就会带来常识性的语法错失,给游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是对日文语法、语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因此,需要从以下几点予以改进。

(一)对日语指示牌进行完善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本游客到我国进行旅游,所以各大旅游景区应该在没有日语指示牌的地方设置相应的指示语,对于部分景观处日语指示牌不完善的,应当作适当地添加或者是优化。

对于重点的景观,还应该设置解说牌,以便日本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景观的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以此来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

同时在对旅游指示牌进行设置的时候,要做到统一、规范。

对于不规范的或者是有破损情况的指示牌,景区管理处应该及时进行更换。

部分景区的指示牌颜色比较灰暗,同时又放在不显眼的角落里,不能对游客进行很好的提示和指示。

所以,景区管理处应该将这些颜色灰暗的指示牌的颜色进行更换,颜色的选择要艳丽,同时将指示牌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发挥出指示牌应有的作用。

同时也让游客感受到了景区优质、贴心、人性化的服务。

(二)制定日语翻译标准在景區日语翻译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翻译语法错误。

部分景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日语指示牌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出于成本以及其他因素的考虑,对日语指示牌的翻译工作,不愿意聘请专业的翻译人员进行相关的翻译工作,而是依靠相关的翻译软件来进行翻译。

虽然指示牌的做工很精美,但是指示语的语法却出现了很多的错误,误导了日本游客的游览活动。

针对这样的问题,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提高指示牌的重要性。

相关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外语翻译机构,统一相关国家语言语法的在我国的使用标准和细则,使日语指示语做到形式简单而内容完整。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同日本的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拘泥于文字表面,对日语进行合理、科学的翻译。

(三)专业化人才参与翻译工作相关的旅游管理部门应该聘请专业的日语翻译人才参与到日语指示语的编制、翻译以及制作当中。

在进行日语翻译的时候,翻译人员不仅仅要对日本的文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还应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对日本国内的指示语进行充分研究。

同时还应该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对他们说话的方式、思维和语境进行揣摩。

最后,相关的旅游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关于日文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有关日语的特点,使我国景区的日语指示语能够与国际接轨。

三、今后展望加强景区日语指示语的规范工作,可以为日本游客提供便利,使他们能够在准确指示牌的引导下进行景区的游览,让日本游客感受到景区优质、贴心、人性化的服务。

同时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形象,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示语日译的规范性研究(编号W2014279)”以及辽宁省2016年度省级大创项目“目的论视角下大连景区公示语翻译策略研究(编号2016108410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1]肖霞.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探究——以无锡景区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01-104.[2]宋馨华,王文贤.青岛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研究[J].科技视界,2012(03):76-80+98.[3]赵嫣璐,李聿淼.试论旅游公示语日译规范问题——以西安碑林博物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3(12):203+228.[4]秦石美.绍兴市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的现状调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04):59-62.[5]吕汝泉.旅游景点公示语日译的策略初探——以大连百年纪念城雕简介日译为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32-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