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料
复合肥讲义
复混肥料第一节复混肥料概述一、复混肥料的定义复合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制成的产品。
混合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物理混合方法制成的产品。
复混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和(或)物理加工制成的产品。
复混肥料按其施用功能可分二类:通用型(或称广谱型)和专用型复混肥料。
通用型复混肥料,适用的地域及作物的范围比较广阔,但其中某一种或两种有效养分可能富裕过剩,造成浪费;而另外的有效养分又可能不足,成为作物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
专用型复混肥料仅适用于某一地域的某种作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某特定的土壤、作物上施用该作物专用复混肥,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如麦类、稻类、黍类、豆类、瓜类、菜类、果类、烟叶类等。
在类与类之间有一定的专一性,在同类之间又有一定的通用性。
将除草、抗病虫害之农药及激素,或将稀土元素、腐殖酸、生物菌,科学地添加到复混肥中,或将磁性载体于复混肥中使其磁化,让复混肥料成为具有“肥”与“除草”、“杀虫”,或“生化”,或“磁性”等功能的结合。
这类产品很受用户欢迎,社会效益提高。
复混肥料按其物理状态(剂型)可分为固体复混肥料和流体(液体)复混肥料两大类。
根据加工方法和物性的不同,固体复混肥料又可分为粒状复混肥料和粉状复混肥料,而流体复混肥料则可分为清液复混肥料和悬浮液复混肥料。
世界上使用粒状复混肥料、流体复混肥料的国家很多。
因此,对这类肥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得到重视和较大发展。
固体粒状复混肥料,在中国按其氮、磷、钾总养分含量浓度分为三类: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复混肥料宜于长途运输。
它主要由高浓度基础肥料(尿素、磷铵、硝酸磷肥、重钙、氯化铵、氯化钾)配制而成,缺少Ca、Mg、S等(处重钙外)中、微量元素。
长期单一使用,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会遭到破坏;补施或配施Ca、Mg、S等其他肥料,又繁化施肥手续。
复混肥料常识(实时更新)
5
虽然我国开始生产真正意义的复混肥的历史非常短暂,但发展速度却很快, 从起初的两种养分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养分,生产工艺从简单的滚筒造粒到现在 的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熔融造粒,产品类型从普通的氮磷钾复混肥到各 类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微生物肥料等,产能规模从几万吨发展到现在的7000 万吨。 近几年,我国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复合(混)肥产业具 备了一定的基础,产业化程度和技术研发基本能与发达国家同步进行,公共技 术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加之国家对复合(混)肥产业实行了政 策倾向与相关的支持,使复合肥产业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逐步进入快 速发展时期。几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国内复合肥 企业剧增,复合肥生产能力年均递增超过20%,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 产业之一。在未来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生产 对复合肥的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快速的递增势头。
14
复混肥料的主要种类
第六类是液体复混肥料。此类产品在欧美国家较多,主要用液体施肥 器或灌溉系统进行根部施肥。 第七类是含微生物的复混肥料,主要是指在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中加 人各种菌种。 第八类是含农药的复混肥料。指含一定量农药的复混肥料,主要含除 草剂或病虫害类农药。 第九类是含腐殖酸复混肥料。腐殖酸对植物根系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 用,但因其价格较贵,在复混肥料中加入腐殖酸的厂家并不多。 第十类是其他复混肥料。如磁化肥,主要是指复混肥料经过特殊磁化 装置进行磁化,而总养分含量大为降低,其肥效目前难以定论。
6
复混肥料的定义
1、复混肥料:是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
肥料,由化学方法和(或)物理混合制成的肥料。(中国国家标准《肥
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
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复混肥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肥料。
复混肥料具有多种养分,可以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复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国家对复混肥料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原料配比和成分要求。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国家标准对复混肥料中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含量进行了规定,确保复混肥料中的养分含量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此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复混肥料中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要求,以提高肥料的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对肥料的外观和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复混肥料应具有均匀的颗粒大小和颜色,不能出现结块和异物,以确保肥料在施用过程中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土壤中,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此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水分含量、PH值、重金属含量等质量指标,以确保肥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此外,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还对肥料的包装、标识和运输进行了规定。
复混肥料应采用防潮、防晒、防漏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包装上应标明肥料的成分、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确保肥料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对复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从原料配比到质量要求,从包装标识到运输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仅可以保证复混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生产企业和农民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不得随意更改配比或掺假掺杂,以免影响肥料的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复混肥料的生产和销售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利益。
综上所述,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是保障复混肥料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复混肥料?
什么是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含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含氮、磷、钾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二元复混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3种元素的复混肥称为三元复混肥,并用N-P2O5-K20的配合式表示相应氮、磷、钾的百分含量。
复混
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含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含氮、磷、钾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二元复混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3种元素的复混肥称为三元复混肥,并用N-P2O5-K20的配合式表示相应氮、磷、钾的百分含量。
复混肥料根据其中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不同,可分为低浓度(总养分≥25%,<30%)、中浓度(总养分≥30%,<40%)和高浓度(总养分≥40%0复混肥。
根据其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复合肥料、复混肥料和掺混肥料。
(1)复合肥料。
单独由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
有固定的分子式的化合物,具有固定的养分含量和比例。
如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
(2)复混肥料。
是以现成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化工原料(如尿素、磷酸铵、氯化钾、硫酸钾、普钙、硫酸铵、氯化铵等)为原料,辅之以添加物,混合、加工、造粒而制成的肥料。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混肥料绝大部分都是这类肥料。
(3)掺混肥料。
又称BB肥,它是以两种以上粒径相近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通过简单的机械掺混而成,是各种原料的混合物。
这种肥料一般是农户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要随混随用。
《土壤学》第12章 复混肥料
含量30%-40% 中
含量﹤30%
低
20-20-15-2(B)?
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GB15063-2001 复混肥料标准
项目
总养分(N+P2O5+K2O) ≥ 水溶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
H2O
≤
粒度
≤
(1.00-4.75mm或3.35-5.60mm)
3.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工效;
二. 混合的三种情况
1. 可以混合
尿素与过磷酸钙可以混合
Ca(H2PO4)2·H2O+CO(NH2) H3PO4.CO(NH2)+CaHPO4+H2O
硝酸铵可以与氯化钾混合
NH4NO3+KCl NH4Cl+KNO3
2.可以混合,不能久放,随混随施 2NaNO3+Ca(H2PO4)2·H2O
化肥消费量中,40%50%的氮;80-85%的磷; 85%-90%的钾是以复 (合)混肥的方式提供的。
为什么氮的比例较低呢?
四. 复合肥的发展动向
高效化 复合化 液体化
多功能化 多元化 专业化
第二节
复混肥料的主要种类、 性质和施用
一、二元复合肥
1. 磷酸铵(一铵、二铵)
NH3 + H3PO4
按制造方法分为:
1.化成复合肥:
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 而制成的复合肥料。
一般为二元型,无副成分。
磷酸一铵、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
2.混合复混肥
通过几种单元肥料或化成复肥简单地机械 混合,有时经二次加工造粒而制成的复肥 肥料。
需加热、添加酸、含氮溶液或水蒸气提供液相,
复混肥料及计算
复混肥料及计算复混肥料是由多种不同的肥料原料进行混合而成的肥料。
复混肥料的主要优势是能够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帮助植物全面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复混肥料的使用非常普遍,下面将介绍复混肥料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
一、复混肥料的计算方法复混肥料的成分一般由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组成。
其成分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和生长期进行调整。
计算复混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量取、称重和混合。
1.量取各组分肥料:根据所需营养元素的含量计算,量取不同比例的氮、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2.称重:将所取的各组分肥料分别称重,并记录下来。
3.混合:将称好的各组分肥料进行充分混合,使各组分均匀分布。
4.包装:将混合好的复混肥料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二、复混肥料的优缺点复混肥料相对于单一肥料具有以下优点:1.提供全面的养分:复混肥料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提供各种不同的营养元素,有助于植物全面生长和发育。
2.减少施肥次数:复混肥料中含有不同比例的多种营养元素,可以减少施肥的次数,方便管理和节省劳动成本。
3.调节土壤pH值:复混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质量,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4.提高肥料利用率:复混肥料中的各种营养元素经过合理配比,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5.适应不同作物:复混肥料的成分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
然而,复混肥料也存在一些缺点:1.配比难度较大:由于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差异,复混肥料的配比相对复杂,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种肥料的比例。
2.成本较高:相比于单一肥料,复混肥料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所需肥料原料的种类和配比的复杂性所致。
3.生产工艺复杂:复混肥料的生产过程需要对各种肥料原料进行配比、混合和包装,工艺相对复杂。
综上所述,复混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减少施肥次数,调节土壤pH值,提高肥料利用率,并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求。
然而,由于配比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和生产工艺复杂等因素,使用复混肥料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计算和应用,以确保其高效和经济的使用效果。
复混肥料及计算知识讲解
复混肥料及计算知识讲解复混肥料是指将多种营养元素比例合理、相互适应的化肥粉碎混合而成的一种肥料。
复混肥料具有养分均衡、效果明显、施用方便等特点,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
复混肥料的制备过程分为原料选择、粉碎、混合和包装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的选择。
复混肥料的原料包括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通常选择含有丰富养分的化肥作为原料。
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选择不同含量和比例的化肥原料。
然后是粉碎。
选取的化肥原料需要经过粉碎处理,将其粉碎成细粉末状态。
粉碎后的肥料颗粒更加均匀细小,有利于养分的充分释放和吸收。
接下来是混合。
粉碎后的化肥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的过程需要注意保持肥料的密封状态,防止养分的损失和污染。
最后是包装。
混合均匀后的复混肥料需要进行包装,以方便存储和运输。
包装要求使用耐候、耐湿、防潮的材料,确保肥料的质量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在使用复混肥料时,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来合理计算使用量。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的养分测定,以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可以通过土壤样品的化验来进行测定,得到各种养分的含量数据。
然后根据作物的需求,计算出施肥的适宜量。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根据其生长期、产量目标、品质要求等综合确定的。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可以利用各种计算公式或者专业软件进行计算,得到适宜的施肥量。
在施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肥料的施用方式和时机。
复混肥料可以以基肥和追肥的方式施用。
基肥是在作物生长前施用,以提供作物萌芽期和苗期所需的养分。
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补充养分的施肥方式。
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施肥效果。
总之,复混肥料是一种养分均衡、效果明显的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在使用复混肥料时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合理计算使用量,并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和时机。
复混肥料名词解释
复混肥料名词解释复混肥料是由植物营养元素和有机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它以矿物肥料和有机物为主,能提供植物多种需要的营养物质,既有利于枝条的发育,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强壮,从而提高植物的生产力和品质。
复混肥料是一种含有多种元素的调节性复合肥料。
它以配比及处理技术使多种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有机结合,均匀地复混在一起,具有物理性能优异、自身表观面积大,肥料活性高,施肥效果强力密度好等优点,是更加绿色、环保和持久性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ertilizers (EFF)。
一、成分:1. 有机肥料:指的是通过培养微生物产生的调节性有机肥料。
2. 无机肥料:指的是由氨基酸、磷酸盐、氯化物等无机元素合成的肥料。
3. 配比:指的是把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比例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土壤环境的需要。
二、优点:1. 物理性能优异:因为复混肥料都是精心配比,所以拥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可以兼顾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结晶特性,从而实现由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结合的完美效果。
2. 自身表观面积大:复混肥料有多种物质的组成,由于具有较大的表观面积,其中含有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更容易被土壤中养分和微生物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和根系错线生长,具有持久性肥力,长期施肥增产益处多多。
3. 肥料活性高:复混肥料具有较高的作用活性,营养元素更为均衡,根据不同种植物的需求可以进行更高级的调节,有效避免外源养分流失,更有利于土壤和植物的健康。
三、应用:1. 在农作物栽培中,复混肥料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满足不同土壤条件下,植物栽培过程中的营养调节的需求。
2. 用于在园艺植物栽培中复混肥料,很好的替代硝酸盐,能够低密度及小量施用,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3. 复混肥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水果林、植物培养场等,提高植物生长及养分利用率,获取较佳的收获。
复混肥料介绍
计算:
1) 75/18%=417kg 2) 417*9%=37.5kg;417*12%=50kg
需要补充的磷素:60-37.5=22.5kg; 钾素:75-50=25kg
3) 普钙:22.5/12%=188kg; 氯化钾:25/60%=42kg
六、复混肥的合理施用
1、因土壤养分状况施用 2、因植物营养需求施用 3、因肥料养分形态施用 4、以基肥为主的施用 5、掌握合理的用量
因此,应大力发展复混复合肥料 (100%?)
缺点:
(1)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的特点, 各地区土壤肥沃度以及养分释放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异, 因此养分比例相对固定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 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
(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移动的规律各不相同,因此复混肥 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 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需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 肥技术的要求)。
磷酸铵 硝酸钾 磷酸钾
性质稳定,但其中 的氮磷钾等养分比 例固定
混 由几种单元肥料或 成 单元肥与复合肥经 混 肥 加湿造粒而成 合料 肥 料 掺 由几种颗粒大小较 合 一致的单元肥料或 肥 复合肥料经简单混 料 合而成
尿磷铵钾
硝磷铵钾 氯磷铵钾 养分的含量和比例
可按作物的需要和 土壤的供肥情况配 BB肥(Bulk 制 Blending)
70.0 2.0 90 3.0
30.0
25.0
(二元) 20.0
50.0
40.0
2.5
5.0
90
80
3.0
3.0
注:如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测氯含量
6、优缺点——优点
(1)养分全面,含量高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比较均衡地、
复混(合)肥料及计算知识讲解
• (1)优点:养分种类多,含量高, 副成分少;物理性状好; 节省包装,贮运和使用费用;技术固化;
• (2)缺点:养分比例比较固定;
三、复合肥的类别
• 按养分浓度分:
高、中、低浓度复混(合)肥
• 按养分个数分:
二、三元复混(合)肥
• 按制造方法分类:
化成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掺 合肥料, BB肥,控释(缓释)肥料
四、肥料混合的原则
• (1)物理性法不变差 • (2)混合时肥料养分不受损失 • 注意肥料组分间发生反应,使养分损失或无效化。如:
氨挥发,硝酸盐还原,水溶性磷的转化等。
• 氨态氮肥和含氨复合肥不能与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 混合;普钙、重钙等水溶性磷肥不能与石灰、草木灰等 碱性物质混合;硝态氮肥与过磷酸钙混合时,硝态氮能 逐步分解释放出氧化氮。
• 玉米 籽粒 2.57 0.86 2.14
• 甘薯 鲜块根 0.35 0.18 0.55
• 马铃薯 鲜块根 0.50 0.20 1.06
• 大豆 豆粒 3.09 0.86 2.86
• 3、作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 • 作物计划产量(Kg)/100×百公斤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量(Kg)
• 2、土壤供肥量=土壤养分测定值(mg/kg) ×0.15×校正系数
复混(合)肥料及计算
一、概念: 指在肥料养分标明量中至少含有N、P、K三种 养分的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有关复混 肥料的几个概念: 复合肥料: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肥料,有明确 的分子式。 混合肥料:指掺混的方法制成,存在化学反应 过程。 掺混肥料(BB肥料),无任何化学反应过程。
二、复混肥料养分含量标志
7.5×2/3=5kg。 按优质猪圈肥含氮0.5%,当季肥料中氮素利用 率为25%计算, 则每亩需施优质猪圈肥的数量为: 5 -----------= 4000kg
14第十四章 复混肥料(土壤肥料科学通论 沈其荣)
P2O5 = 1000 × 10% =100(公斤) K2O = 1000 × 12% = 120(公斤) 相当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数量分别为: 尿素 = 80 ÷ 45% = 177(公斤)
过磷酸钙 = 100 ÷ 18% = 555(公斤)
氯化钾 = 120 ÷ 60% = 200(公斤) 三者总重为:177+555+200=932(公斤) 填料为: 泥炭补足 1000-932=68(公斤),可用石灰石或
磷酸二铵
NH3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氮肥 (尿素、硝酸铵等)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
2NH3 NH3 H2SO4
磷 矿 石
热法
(能源) 湿法
磷 酸
硫磷酸铵
硝磷酸铵 尿磷酸铵
NH3 HNO2
NH3 CO(NH2)3 NH3 NH4Cl 聚合磷酸 XNH3
复混肥料
(H2SO4)
氯磷酸铵
聚磷酸铵
微肥 (Zn、B等)
3. 肥料在运输和机施过程中不发生分离 如粒径大小不一样的不能相混 4. 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功效
△ △△ △△ △ OO O △ O O△ O △ O O△ O O OO O O O OO O O O OO O O O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O OO
不相配 △ 有限相配 (暂时混合,但必 需随混随施) O 相配 (可以混合)
追肥有16-4-16型和23-0-23型等。
(4) 一些特殊类型的三元复合肥料:如配有缓释氮肥(长效氮 肥)的三元复肥,添加有农药、微量元素的三元复肥等。
三、多元混合肥料和多功能混合肥料
1. 多元混合肥料:在二元或三元复混肥料的基础
复合肥的特性及种类
复合肥的特性及种类第一节复混肥的特性一、复混肥料概述复混肥料指由化学方法或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
我国复混肥料与复合肥料概念以前用得比较混乱,有时候两个含义相同,有时又不同,2002年的国家标准将复混肥料定义为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统称,而复合肥料指的是化成复合肥。
但在生产应用中,依然习惯上将复混肥统称为复合肥料,本书依国标除化成复合肥称为复合肥,而一般用统称为复混肥。
生产复混肥料可以简化施肥技术,提高肥效,减少施肥次数,节省施肥成本,生产和施用复混肥料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复混肥料是世界化肥工业发展的方向,2005年,复混肥产量约占国内化肥总消费量的33%,我国作物多样化,土壤也由过去克服单一营养元素缺乏的所谓“校正施肥”转入多种营养成分配合的“平衡施肥”。
为此,加速发展复混肥工业已是势在必行。
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化学肥料的发展向高效化、复合化、液体化、缓效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减少运输费用,减少肥料的副成分,提高肥效。
复混肥料按制造方法可细分为化成复合肥、混成复混肥、掺合复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
(一)化成复合肥化成复合肥是由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是由几种化学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获得的肥料一般是某种化合物,养分含量和比例决定于生产工艺流程和化合物的种类。
一般是二元复混肥,如磷酸铵类肥料、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
(二)混成复混肥混成复混肥料是将两种或三种单质化肥,或用一种复混肥料与一两种单质化肥,通过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取不同规格即不同养分配比的肥料,以适应农业要求,尤其适合生产专用肥料。
混成复混肥往往要经过加湿、造粒等过程,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但其养分的基本形态和有效性不变。
一般制成颗粒肥,由于受工艺的限制,一般含有副成分。
产品大多是三元复混肥,如:硫磷铵钾、氯磷铵钾、硝酸铵钾、尿素磷铵钾及各种硫基、氯基氮磷钾三元复混肥等。
复混肥料配方
复混肥料配方
适合作物类型:蔬菜、果树、观赏植物等
原料:
1. 有机肥料:
- 堆肥(如厩肥、秸秆堆肥等)
- 骨粉
- 鱼粉或肉骨粉
- 其他动植物有机质
2. 无机肥料:
- 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磷源)
- 硝酸钾或硫酸铵(氮源)
- 氯化钾(钾源)
3. 微量元素:
- 硫酸亚铁或硫酸锌
- 硫酸锰
- 硼酸
- 硫酸铜等
配方示例(按重量比):
有机肥料60% (堆肥40%、骨粉10%、其他10%)磷酸二铵15%
硫酸铵10%
氯化钾10%
微量元素5%
配制方法:
1. 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
2. 确保含水量适当(10%-15%)
3. 对发酵3-4周,定期翻耙
4. 最后风干或烘干,袋装即可
使用说明:
1. 可根据作物需求调整配比
2. 每次施肥前先浇水
3. 作物不同生长期施用量不同
4. 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保持平衡。
复合肥料
(Compound and Blending Fertilizers)
主要内容
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 复混肥料的品种、性质和施用 复混肥料的配制
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 掌握主要品种
了解
复混肥料的效果和施用
了解
第一节 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
一、复混肥料概述
1. 定义: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 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 2. 类型:复合肥料 (compound fertilizer) 混合肥料 (blending fertilizer)
生长素为一体
缓效化:长效复肥、长效-速效复肥 专用化:针对性强,主要在经济作物、高档蔬
菜、林木果树及庭园草地施用
第二节
复合肥料的主要品种和性质
——经化学方法制成的复合肥料一般为二元 型复肥
一、氮磷复合肥
1. 磷酸铵 (ammonium phosphate)
成分: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
含N14%~18%,P2O546%~52%
复混肥料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制造方法 品 种
磷酸铵 硝酸钾 磷酸钾
特 点
性质稳定,但其 中的氮磷钾等养 分比例固定
复合 由化学方法制成 的肥料 (通常为 肥料 二元复肥) 混 成 混 肥 合 料 肥 料 掺 合 肥 料 由几种单元肥料 或单元肥与复合 肥经加湿造粒而 成
尿磷铵钾 硝磷铵钾 氯磷铵钾 养分的含量和比 例可按作物的需 要和土壤的供肥 由几种颗粒大小 BB肥 情况配制 较一致的单元肥 (Bulk 料或复合肥料经 Blending) 简单混合而成
二、复混肥料的发展简况 世界:始于20世纪20年代;
复混肥料是当今化肥发展的方向。在全 世界化肥消费总量中,各种复肥约占50%, 发达国家则占70%以上。美、英、法、日等 各国以复肥形态施用的分别占: N 28%~82% P2O5 77%~92% K 2O 64%~86%
复混肥料
二、 三元复混肥料
尿磷钾肥组成? 铵磷钾肥? 硫磷酸铵?
三、掺合肥料
优点:
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耗能低、直观、 农民易于接受;
配方灵活、针对性强,真正体现了平衡施 肥的原则;
减少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缺 点:
要求基础肥料颗粒大小、比重均匀一致; 掺合和使用的各个过程中易分层离析,易
2. 土壤特点
水田和旱田、土壤酸碱性、养分供应水平。
3. 养分形态
含铵态氮、酰胺态氮的复肥旱地水田均可;水溶和枸溶磷肥。
4. 施用方法
基本原则:深施覆土,集中施用。 种肥:隔5cm; 基肥:深施覆土,根系密集层。
第三节 肥料的混合
一. 混合原则
1. 混合后肥料的临界相对湿度要高;
NH4NO3(59.4%)+尿素(72.5%)—18% NH4NO3(59.4%)+过磷酸钙---潮解
受氮磷钾化肥和各种有机肥颗粒大小、光 滑及粉粒的影响,分布不均匀; 如不加入黏着剂,少量的微量元素在混合 物中难以混合均匀。
四、专用肥
玉米专用肥: 11-8-6 麦子专用肥: 10-10-5 烟草专用肥: 7-9-9
五、复混肥料的有效施用
1. 作物类型:
粮食作物、豆科植物、经济作物、果品、油菜等需求不同。
第十二章 复混(合)肥料 (1学时)
(Compound and blending fertilizers)
第一节
复混(合)肥料
一. 概念
凡含有N、P、K等元素中的两种或两 以上主要成分的叫复混土(硝 合)肥。
二元复合肥; 三元复合肥; 多元复合肥(+中量或微量)。 多功能复混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
了解复混肥料的优缺点.doc
了解复混肥料的优缺点
我们一般使用的肥料最常见的就是复混肥料,现在随着农资市场的不断更新,复混肥料的品牌会让你看的眼花缭乱。
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下复混肥料的优缺点:
复混肥料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复混肥料具有多种营养元素实现氮、磷、钾养分配合施用肥效和利用率都比较高复混肥料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的需肥特性,配制成系列专用肥,针对性强,肥效显着,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都比较高。
(2)复混肥料具有一定得抗压强度和粒度、物理性能好、施用方便。
(3)复混肥料含有多种养分,合理施用能促进土壤养分平衡。
农民习惯上多施用单质肥,特别是大量偏施氮肥,而少施用钾肥,有机肥施用也越来越少,极易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
复混肥料的存在的缺点:
一是所含养分同时施用,有的养分可能与作物最大需肥时期不相吻合,易流失,难以满足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要求。
二是养分比例固定的复混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
的要求。
看过以上小编的分享后,现在您了解复混肥料的优缺点了吧!在购买复混肥的时候一定要着重的选择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
复混肥料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 物的营养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二次加工制成。 因此,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增 产效果。
• 在氮肥中加入生物抑制剂(如脲酶抑制剂 和硝化抑制剂)已被认为是提供了某种意 义上的氮素缓慢释放,特别是在阳离子 交换量(CEC)较高的土壤中。但它们在 施入土壤后只是延缓了尿素水解转化成 铵或抑制硝化细菌将铵离子氧化而转变 成NO-2和NO-3的过程,不能称作缓释 或控释肥,而被称为稳定性肥料。
• 所谓缓控释肥,是指通过各种调控机制 使其养分最初缓慢释放,延长作物对其 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 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 释放的肥料。 • 这种肥料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使 用量与施肥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 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等优点, 突出特点是其释放率和释放期与作物生 长规律有机结合,从而使肥料养分有效 利用率提高30%以上。
控释和缓释肥的主要种类
一、有机氮化合物 • (1)脲甲醛缩合物尿素与醛类的缩合(尤其是与甲醛) 是缓释肥常用的制备方法。脲甲醛是最常见的作 为缓释氮肥的有机氮化合物,目前仍是最主要的 控释和缓释肥之一,并有着很长的研究应用和生 产历史。脲甲醛是在控制pH值、温度、尿素与 甲醛的比例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通过甲醛与过量 尿素反应而制得。产品是由分子量不等的单羟甲 基脲、二羟甲基脲、甲叉尿素等的二聚物和低聚 体组成的混合物。碱催化缩合形成的主要是水溶 性产品(如羟甲基尿素、单甲叉尿素等)。在这些混 合物中加酸则产生缩合链较长、水溶性较低的低 聚体,链越长氮的释放就越慢。典型的脲甲醛产 品含N37%~40%。
(5)降低成本,节约开支: 如生产1吨20-20-0的硝
酸磷肥比生产同样成分的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可降低 成本10%左右;1公斤磷酸铵相当于0.9公斤硫酸铵 和2.5公斤过磷酸钙中所含的养分,而体积上却缩 小了3/4。这样可节省贮存、运输、施用费用。
因此,应大力发展复混复合肥料 (100%?)
缺点:
(1) 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 的特点,各地区土壤肥沃度以及养分释放的 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养分比例相对固定 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 种作物的要求。 (2) 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移动的规律各不相同,因 此复混肥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 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 需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
二、复混肥料的优点和不足
(一) 优点(1) 一次施用能供应作物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养 分,施用合理一般不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 (2) 养分浓度高,副成分少,同等养分的肥料体积小, 包装贮运成本较低,施用方便。 • (3) 一般都经过造粒,物理性状好,吸湿性小,不易结 块,颗粒均匀,抗压强度较高,能施用均匀,尤其适合 机械化作业。 • (二) 不足 • (1) 复合肥料养分比例固定,不能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 物对养分的需求,一般要配合单质肥料施用,是生产混 合肥料的基础肥料。 • (2) 难以同时满足施肥技术的需求,不能充分发挥所含 各养分的最佳施肥效果。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肥料颗粒
P N K K P N
混成肥料示意图
混成肥料实物
特点:颗粒均一;每个颗粒中含有各种养分元素
P P P P P P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P P P P P P
此,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如 脲甲醛UFs)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SRFs), 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通常 被称为控释肥(CRFs)。Trenkel综合了 有关缓释和控释肥养份缓慢或控制释放的释放率和 释放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作为缓释和控释肥应具备 的几个具体标准。
• 缓释肥料具备以下五大优点:① 在水中 溶解度小,营养元素在土壤中释放缓慢, 减少了营养元素的损失,平衡施肥;② 肥效长期、稳定,能源源不断的供给植 物在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③ 具有 低盐指数,一次大量施用不会“烧苗” ; ④ 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约成本; ⑤ 适合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植物,有效防 止土壤板结。
分类
• 在我国复混肥料为复合肥料和掺混复肥(或配 合肥料)的统称,复合肥料是指通过化合(化 学)作用或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有明显的化 学反应,也称为化成复合肥料。原材料主要 是矿石或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中有明显 的化学反应过程,产品成分和养分浓度一般 比较固定。掺混肥料的原材料主要是单质化 肥或复合肥料等基础肥料,生产工艺以简单 的物理方法为主的二次加工,配方可根据需 要在一定幅度内加以调整,产品的成分和养 分比例随配方而相应变化。
养元素,能比较均衡地、长时间地同时供给作物 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 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施肥的效果。
(2) 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肥料颗粒一般比较坚
实、无尘, 粒度大小均匀, 吸湿性小, 便于贮存和 施用, 既适合于机械化施肥, 同时也便于人工撒施。
(3) 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复混肥料所
控释肥、缓释肥的概念及定义
• 一般认为,所谓“释放”是指养份由化学物质转变成植物可 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降解等); • “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份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 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份的释放速率; • “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份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 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物吸收养份的规律相一致。因
• 掺混复肥按工艺又可分:配混(混合复肥)和 掺合复肥。配混是以相对固定的配方在化肥生 产厂进行,我国目前多属于这一种。掺混是以 表现相对密度相似的粒状基础肥料进行掺合, 配方可灵活变换,就近散装掺混。在国外这种 混合方式很流行,尤其在美国,早在1991年, 掺混肥料就占到肥料总消耗量的46%。 • 按用途,复混肥料分通用型(或称广谱型)和专 用型,通用型使用的地区,土壤、作物的适宜 范围比较广;专用型是针对某一地区、某种或 某专型作物或某种土壤所需,以求最大经济, 环境效益。因此,专用型掺混肥料的生产和施 用是复混肥料发展的趋势。
控释和缓释肥的类型
• 控释和缓释肥按照其溶解性释放方式通常分为3种 类型: • (1)物理障碍性因素控制的水溶性肥料,如包膜颗 粒肥料和基质复合肥料,包膜颗料肥料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塑性和树脂类)和无 机包膜肥料(如硫磺、矿物质包膜); • (2)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可进一步划分为生物可降 解的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如脲甲醛和其它脲醛缩合 物)和主要以化学降解的化合物(如异丁烯环二脲); • (3)微溶性的无机化合物,如金属磷铵盐、部分酸 化磷酸盐等。
• 脲醛肥料的分解主要是由于生物的作用,氮的释放强烈依赖 于土壤性质的变化(如生物活性、粘粒含量、pH)和外界条 件(如水份含量、干湿状况和温度等)。在很多情况下,低分 子量脲醛部分提供的氮素比例在作物生长前期超过了作物所 需要的量,然而高分子量部分提供氮素又太慢。这可能是在 缓释和控释肥中,有机氮化合物缓释肥的需求量不断降低而 包膜肥料的需求量却稳步增加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
一、复混肥料概述
1. 定义: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 以上养分的肥料 2. 类型:复合肥料 (compound fertilizer) 混合肥料 (blending fertilizer)
复混肥料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制造方法 品 种
磷酸铵 硝酸钾 磷酸钾
特 点
性质稳定,但其 中的氮磷钾等养 分比例固定
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15063-2001
项目 高浓度 中浓度 低浓度 30 50 2.5 25 40 5.0 总养分(N+P2O5+K2O)40 水溶性P占有效磷 水分 70 2.0
粒度1-4.75mm或3.355.6mm
氯离子含量
90
90
3.0
80
复混肥料
• 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占全球土地7%的土地却 消耗了占世界总量30%的化肥,单位面积计算 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这似乎也创造了一 个世界“奇迹”,而这种“奇迹”带来的是土 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品质降低、环境污染严重 等等后果。要想遏止这种局面,就必须在保证 农业产量不降低或者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减少 传统化肥的使用量,大力推广土壤配方肥料与 缓控释肥料。因此,缓控释肥产业发展不仅是 解决我国人口吃饭问题的“大事”,也与人们 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P2O5百分率(%) ≥
水分 (游离子),% 粒度% (1-4.75mm
70.0
2.0 90 3.0
50.0
2.5 90 3.0
40.0
5.0 80 3.0
或3.35-5.60mm)
氯离子含量 (Cl-) ≤
注:如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测氯含量
6. 优缺点Leabharlann —优点:(1) 养分全面,含量高: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
肥料颗粒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K K K K K K
掺合肥料示意图
掺合肥料实物
特点:各个颗粒的组成与肥料的整个组成不一致 要求:单元肥料的颗粒要均一
3. 种类:按养分数量和功能可分为
(1) 二元复合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中 的两种养分,如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2) 三元复混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 (3) 多元复混肥料:除氮磷钾三种养分外,同 时还含中量元素或微量营养元素等; (4) 多功能复混肥料:除养分外,还掺有农药 或生长素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