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人教版)
小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3.1【教学设计】《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制作:陈斌战争是一个离儿童生活较远的话题。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两个方面来认识战争。
教学本课时,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上仍然在不断发生的战争与冲突,激发学生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通过对比体会战争中的儿童生活有多么困苦与艰辛,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进而从战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战争后遗症等角度,让学生看到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深远影响,懂得和平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人类历史上的几次世界大战,初步感知战争的残酷及巨大的破坏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
2、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感知战争及其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战争所带给人类的灾难。
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战争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一、引入话题,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在相对和平、安静的环境,战争离我们好像很远,但,只要我们打开电视,关注一下国际动态,今天的世界似乎不是非常太平,冲突与战争的阴云依然存在,战争与我们生活究竟有多远呢?师:看到刚才这些画面,你们觉得战争离我们遥远吗?战争爆发的时候会造成哪些后果呢?2、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二、教学活动:(一)从儿童眼中看战争:1、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学生自由回答自己了解的战争。
2、教师展示有关战争影响的图片,初步感知战争的灾难。
(1)土耳其海滩上发现一具3岁男童的遗体,他是叙利亚的小难民艾兰。
当艾兰脸部朝下、埋在沙中的照片公开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案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案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目标:1,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2,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习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难点-----母标2.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非常关注"新闻发布会1,收集相关材料.课前组织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或查找其他资料,收集近期世界各地爆发的战争,发生的冲突的图片和文字材料.2,召开"非常关注"新闻发布会.围绕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和冲突,让学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再现当前国际上的战争和冲突.3,读图谈感想.教师可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在图上标出发生战争的国家或地区,让学生看图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从战争和冲突的分布地区,卷入人口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大致了解当前世界上的战争和冲突不断.4,本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说战争本省,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战争,激发他们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并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活动二从儿童眼中看战争1,讲述战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观察,阅读教材上的图文资料,以及他们收集的反映战争中人们生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述战片和日记背后的故事.(1)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图片,阅读相关的文字说明,想象和思考这些孩子感受.(2)参考"资料库"中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问题.防护沟里为什么只有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战争使他们的生活没有着落,尽管空袭频繁,这些农民不得不坚持在田间工作,直到炸弹扔下的最后一刻,才躲进防护沟里.)通过深入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再看看照片,猜猜孩子们在仰望天空的时候时会想些什么(3)让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伊拉克少女的日记以及他们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如《安妮日记》片段,感受我们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在战争时期却成为奢求.2,召开"我眼中的战争"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感受战争的主题词.然后,围绕自己概括的主题词,如家破人亡,伤痛伤残,恐惧担忧,流离失所等,讨论交流他们眼中的战争.活动三战争小调研1,让学生围绕"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分小组展开深入调查.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自己调查的问题,收集相关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初步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可将"资料库"中的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资料进行研讨.2,各小组分别介绍自己所研究的专题.如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文物的损坏,对环境的破坏,给人们心理带来的阴影,等等.3,指导学生以教材第49页范例中的三个步骤展开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工与合作,如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结果的分析等工作的安排应先后有序,并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4,汇报交流研究成果.让各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使全班学生不仅对本小组的研究专题有深入的认识,还要了解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5,教师小结.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到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从范围来讲是全方位的,从时间上讲不分战时和战后的.活动四高科技与战争1,贫困地区和信息闭塞地区,可以让学生读读"了望台"中的事例,了解原子弹破坏的力度和持久性.2,有条件的地区,可展开专题学习.(1)阅读教材中的事例,分析高科技武器与常规武器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破坏上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参考"资料库",补充有关细菌武器或化学武器对人类造成巨大伤害和无穷恶果的事例.(2)让学生收集近年来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应用的实例,认识高科技武器用于战争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们具有一般常规武器无法达到的巨大杀伤力.甚至毁灭性的破坏;另一方面,人们也在利用高科技,提高武器的精确度,尽量减少对无辜者的伤害.板书设计: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恐惧,不安和担忧.战争的危害.战争不仅会在战时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且还会留下许多后遗症.高科技武器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教学反思参考资料从儿童眼中看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儿童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但是身处战火中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回忆却正在被无情的炮火和呼啸的炸弹所击碎.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有战争,也不明白死亡究竟是什么.在炮火和轰炸的摧炸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其他孩子所拥有的幸福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奢求,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天的太阳能否照常升起.伊拉克的孩子们,只能无奈地在战争中哭泣.有报道说,巴格达遭到轮番轰炸后,留下了数百名孤儿,被抛弃的和有严重残疾的儿童."你可以从他们的脸上看见害怕."巴格达一名儿童援助工作人员说.除了战争带来的死亡阴影.各种疾病正在威胁着那些身处困境的伊拉克儿童.战壕中的儿童1940年,德国开始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几个月来,这些农村的孩子早已习惯轰炸机飞来的声音,他们一起躲在田野的防护沟里,仰望天空,恐惧地等待即将来的轰炸.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的一方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欧洲战场的争夺最为激烈.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70万人的死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细菌武器细菌武器作为一种生物武器,是由生物(细菌)战剂及施放装置组成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人类战争史上,细菌武器的使用由来已久.最早使用细菌武器的实例,可追溯到1394年.鞑靼人围攻克里米亚岛上的卡法城时,由于城坚难摧,攻城部队又受到由中国向西蔓延的鼠疫的袭击,他们便把鼠疫死者的尸体从城外抛到城内,结果使保卫卡法城的许多士兵和居民染上鼠疫,不得不弃城西逃.1935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哈尔滨附近的平房镇建立了一支3000人的细菌部队,这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专门从事细菌武器的研制.每月能生产鼠疫菌300千克,霍乱菌1000千克,炭疽菌500~600千克,并用中国人做活体试验,仅1940~1943年就使3000多人惨遭杀害.1940~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曾在我国浙江,湖南,河南,河北,山东和陕西等省的11个县市多次使用细菌武器.细菌武器之所以受到一些国家,特别是侵略者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面积效应大.10吨生物战剂的杀伤面壁100万吨级核武器的杀伤面还要打10倍以上.第二,传染性强.有些生物战剂所引起的疾病传染性很强,如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的天花病毒等,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与家畜之间互相传染,造成大流行.第三,危害时间长.有些生物战剂对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有的可存活数周甚至数年.第四,侦察发现难.细菌武器与原子武器不同,施放时不存在闪光和冲击波,再加上气溶胶无色无味,并且可在上风向使用,借风力飘向目的地,所以不易被侦察发现.第五,种类多样化.生物战剂的潜伏期有长有短,传播媒介复杂多样,途经千差万别,因此可适应不同的情况和军事目的.第六,选择性强.细菌武器只能伤害人,牲畜和农作物,而对于无生命的物质(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武器装备,建筑物等)则没有破坏作用,这符合侵略者利用它达到掠夺财富的目的.。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课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第一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人教新标)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前预习,结合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2调查经历过困长春的老人,请他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和感受。
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同学们,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记忆。
可今天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
请看,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2.(出示图片2)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朝夕相处的乐土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3.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
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板书题:《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活动一了解战争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初步感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
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填写完整的表格,让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优质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优质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资料交流《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重庆市万州区教科所李达平“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五、六年级已有的历史知识之上的学习内容,与“放飞和平鸽”、“咱们手拉手”同属于“同在一片蓝天下”那个教学单元。
上海小学姜熙教师的“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凸显了引导学生深度感悟,唤醒学生灵魂的特点。
一、教学设计目标方面教学设计者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尽的痛楚和庞大的损失,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酷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进程,培育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大体技术。
凝视那个教学目标,关注了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思维、学习方式及其课程标准的层面,教学设计表现了激发学生酷爱和平的情感高度。
二、教学环节设计方面1.以美国轰炸伊拉克视频情景引入主题。
引发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关注,直观便利,符合学生学习心理。
2.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体会战争中伊拉克小男孩的表情,和与他同命运的人们的神情与面对的场景。
通过伊拉克少女所记录的自身经历与感受,深刻感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庞大痛楚。
如此让学生取得了有层次感悟的学习方式。
3.指导学生自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庞大灾难与财产损失。
引导学生理性熟悉战争的恐怖与可恨。
同时培育了学生阅读探讨问题的能力4.指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战争对个人成长、躯体健康、心灵阻碍、生存环境等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庞大苦难。
让学生明白得战争对生命的摧残,从而产生对战争的憎恨。
同时培育了学生的综合探讨能力。
5.以视频南京大屠戮、加沙重建与咱们的和生平活进行多层面比较,并呈现各地示威反对战争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爱好和平的情感。
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整个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思维的逻辑,层次分明,凸显了道德学习的学习重点。
三、教学进程设计方面1.情景激活学生生活视界。
生活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绩,国泰民安时期生活着的学生来讲,关于战争是没有直接的体会和体验的。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本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二点:1、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
2、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确定重点是: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
难点:1、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说教法学法(过程与方法)我的教学教法是:1、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冲破难点,我选用的教学方法是以直观教学、讨论和提问式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本课设计的影片,只有通过观看影片和相关的战争图片,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苦难,体会到和平的美好。
通过观看影片后,我还设有提问,提问选用有个别提问、和团体提问等。
让学生在听听、看看、说说的过程中融入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
2、选用的教具: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同学们平时拍摄的表现快乐生活的照片与战争中不幸儿童的对比,引入课题(板书: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二、新课本课的内容从三个方面去教学:(一)、儿童眼中的战争(板书)1、先观察书中几幅图的内容和少女日记谈感受通过录相,使学生知道战争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今天的利比亚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从而感受到战争是残酷的。
2、播放“儿童眼中的战争”视频4、教师通过战争的相关图片进行小结并引入下一个知识点:从数字看战争(二)、从数字看战争(板书)主要介绍两次世界大战。
1、先让学生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整理后完成教材49页的表。
2、出示“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集体订正。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同在一片蓝天下——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同在一片蓝天下——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教学目标:1、主要通过真实的战争历史资料,让学生初步在认识战争和冲突带给人类苦难的基础上,感受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懂得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争做和平使者。
教学重点、难点:从战争给人类,特别是给儿童带来的巨大苦难的视角,使学生知道战争的残酷、战争的危害,从而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教师引导谈话:在生活中,同学们有哪些事情是让自己感觉幸福的呢?请同学们说说,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指名学生畅谈,教师相机引导)2、教师导入课题:是的,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着亲情、友情和大自然、高科技等给我们的恩泽了。
可是同学们知道这么幸福的生活只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可以实现的吗?是和平,与和平相对立的是什么呢?是战争,战争会是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只要我们去关注国际动态就会发现,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在世界上又发生了多起局部战争,你能举出例子吗?(比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等)同学们想了解战争吗?你有想过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灾难吗?你关注过在战火中的同龄人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2003年的美伊战争,去了解和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吧。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同在一片蓝天下之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二、实践体验、探究学习(一)、学习“从儿童眼中看战争”。
1、通过史料图片了解美伊战争中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无尽的痛苦”。
(1)播放伊拉克战前和战争中的图片作为对比,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从儿童眼中看战争”。
①.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②.教师出示学习任务:从这一双双眼睛、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日记中,你看到了什么?设想一下战争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战争中儿童的故事?③.学生根据资料互相交流。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5 %BD%D5%F9%BB%D9%BB%B5&in=8265&cl=2&lm=-1&st=&pn=13&rn=1 &di=65333678250&ln=1977&fr=&fm=hao123&fmq=1330349362375_R&ic=&s= &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4&-1&di657232 91700&objURLhttp%3A%2F%%2F29fblhs.jpg&fromURLht tp%3A%2F%%2Farticle%2Fpicview1807718c32p1.html&W9 50&H633&T6572&S166&TPjpg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海小学姓名:仇立红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xljkweb/book/web/lookworld.htm师: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师:他那流泪的双眼和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
(2)、请看大屏幕【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2%C1%C0%AD%BF%C B%D5%BD%D5%F9%D6%D0%B1%B3%BE%AE%C0%EB%CF%E7%BA%A2%D7%D3%B5%C4 %CD%BC%C6%AC&in=18471&cl=2&lm=-1&st=&pn=10&rn=1&di=103813640955&ln=1447&fr=& fm=hao123&fmq=1330256663859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 pe=#pn10&-1&di103813640955&objURLhttp%3A%2F%%2Fgb%2Fnode2%2Fne wspaper%2Fnbwb%2F2003%2F3%2Fnode6727%2Fnode6738%2Fimages%2F00153378.jpg&fromUR Lhttp%3A%2F%%2Fgb%2Fnode2%2Fnewspaper%2Fnbwb%2F2003%2F3%2Fno de6727%2Fnode6738%2Fuserobject7ai496799.html&W400&H325&T13824&S16&TPjpg师: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回答。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3.1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
担。伊拉克战争已经让美国耗费了 5000 亿美元的军费开支 , 相当于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十多年的
全部工农业生产总值。孩子们 , 假如没有战争 , 你最希望把这些费用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
(教师随机点评)
( 三) 活动二:深入探讨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1. 战争对财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损失让我们深感痛心, 可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却更让人恐惧和
被轰炸为废墟的一组图片,教师简短介绍)
看了这一组历史照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 : 一次战争就意味着城市的毁灭以及众多的百姓无家可归。刚才的统计
数据和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足以证明战争对财产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 (板书:财产的损失)
4. 战争的双方本身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和军费 , 因而世界大战也是全人类最沉重的经济负
2.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课前预习 , 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上与同学交
流和探究。 2. 调查经历过困长春的老人 , 请他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和感受。
3. 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教学过程:
( 一 ) 引入话题
(出示表格的前 3 项内容) 从表格里的这几组 ( 红色 ) 数据中, 你发现世界大战的影响范围有多
大?你有什么感想 ?
3. 这两次世界大战战争费用分别是多少?造成了多大的财产损失?(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也许这些抽象的数字 , 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财产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 , 可下面的这些
图片资料 , 就是历史的最有力的证据——(出示二战期间上海、伦敦、斯大林格勒、华沙等地
3.看了刚才的电影片段,最让你震撼的镜头是什么?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战争风云下的苦难_人教新课标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战争是一个离儿童生活较远的话题。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两个方面来认识战争。
在本课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上仍然在不断发生的战争与冲突,激发学生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通过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的痛苦、巨大的损失、以及深重的灾难等角度,让学生看到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深远影响,懂得和平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给人类带来的无尽的痛苦和巨大的损失,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重点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五、教学难点1.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六、教学准备1.课前预习,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七、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录像,请看(出示课件美国轰炸伊拉克视频)当你听到这一声声巨响,看着这蓝色天际间的炮弹爆炸造成的亮点,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你了解战争吗?说说你眼里的战争吧!同学们,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是同样的残酷而惨烈,那战争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苦难?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
(板书课题:《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二)活动一: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的痛苦1.2019年3月,美国为了争夺石油,借口伊拉克藏有杀伤性武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出示课件1)照片中的这个伊拉克小男孩就在这场战争中侥幸活了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的表情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为什么哭的如此伤心?2.(出示课本48页图片2和3)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望着渐渐远去的已成废墟的家园,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过去?未来?这对母女正在等待参加战争或者在战乱中的家人消息,从他们的神情中你读懂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3.请同学们一起用自己的方式来阅读这位伊拉克少女记录的了她在战争中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吧!看了这日记,你了解到伊拉克的儿童与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师小结:从这一双双泪眼,一幅幅凄凉的画面,一段段血泪的日记中,你认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板书:无尽的痛苦)(三)活动二: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1.20世纪,人类经历了数千次的战乱和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2次世界大战,其惨烈与创痛前所未有,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说课稿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说课稿(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说课稿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是第六年级思品下册第四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第一课。
这课研究的主题有“从儿童眼中看战争”“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点:⑴、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
⑵、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战争带给儿童的恐惧、不安和我们现在和平生活可贵。
四、说方法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人在设计本课教学方法时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课内与课外,自学与引导相结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自读自悟。
让学生自主阅读文字,观察文中图片,了解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感受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恐惧,不安和担忧,认识战争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巨大伤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是收集整理。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有关战争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初步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并为课堂交流讨论做准备。
三是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收集和到老师分发的资料,归纳总结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感受和平的美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初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是拓展升华。
通过给学生补充有关战争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新课结束时,通过学生说体会,表述学生对战争的憎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战争的苦难》说课稿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战争的苦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战争的苦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通过讲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能力,他们对战争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从而更加珍视和平,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认识和平的珍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珍爱和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战争场景的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战争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4.情感教育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战争场景,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引出本课主题。
2.新课导入:介绍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了解和平的珍贵。
3.案例分析:分析战争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
5.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和平的珍贵,呼吁学生珍爱和平。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战争带来的苦难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程度。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5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48页至51页《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教学目标:1、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
2、通过收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掌握收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初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1、从儿童眼中这一侧面看战争,体会战争给儿童带来的苦难。
2、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教学难点:从儿童眼中这一侧面看战争,体会战争给儿童带来的苦难。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两次世界大战讨论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向学生了解从电视、网络、书刊等资料中看到的当今世界的局部战争,从中引出伊拉克战争。
然后提问:在你眼中战争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二、教学“从儿童眼中看战争”。
1、出示搜集的伊拉克战争中的儿童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
激发学生思考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害。
2、出示“一位伊拉克少女的日记”,分析日记。
3、提问:从这一双双眼睛、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日记中,你看到了什么?三、教学“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1、讨论:一战和二战对世界造成的伤害对比,填写讨论卡片。
2、学生汇报。
3、教师出示地图粗略讲述一战交战情况。
4、教师讲述二战中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
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
5、看日本无条件投降图片。
四、教学“高科技与战争”1、出示“蘑菇云”,讲述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带来的灾难。
2、出示日本和平公园图片,简述佐佐木贞子事例。
五、总结:⑴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地物力和财力,还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⑵战争造成的物质损失,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创伤,将长久难愈。
⑶战争只能给人类带来死亡、痛苦、贫穷、落后等一系列的恶果。
不管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它们所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课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课前预习,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教学过程:看电影<地道战>(出示课件1)(板书: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一)引入话题(出示课件2)1.同学们,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好像离我们很远。
但是只要我们关注一下国际动态就会发现,今天的世界并不十分太平。
如现在的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
(板书:灾难)请看下面的一组图片(出示课件3——7)2.阅读《一个伊拉克少女的日记》(请学生读)(出示课件8——11)3.活动一:说一说:从以上一幅幅图片、一双双眼睛、一段段日记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二) 深入探究(出示课件13)1.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
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2.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
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出示课件14)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出示课件15)让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1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2新人教版
作业反馈:
1. 阅读理解:教师将及时批改学生的阅读理解作业,并对每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详细的批注。对于正确回答的问题,教师将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回答的问题,教师将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的答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三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 1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2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第一课时“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围绕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展开,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道德情感。教材中通过插图和文字介绍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以及我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屈的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1. 知识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战争和历史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已经掌握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一些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战争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2. 学习兴趣与能力:六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历史和社会问题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来深入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他们具有一定的同情心和道德判断力,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这一课时,我通过课前自主探索、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三个环节,力求让学生深刻理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道德情感。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思品六年级下人教版2-4《战争风云下的苦难》第一课时同步教案
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同样的残酷而惨烈,每场战争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双方士兵的生命,这是人类的灾难和悲哀。(板书:生命的摧残)
4.第二次世界大战曾波及到我们的家乡重庆。令重庆人永志不忘的是日军对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的野蛮轰炸——(播放重庆大轰炸剪辑)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思品六年级下人教版2.4《战争风云下的苦难》第一课时同步教案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
1. 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从刚才的镜头中,你看到了战争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5.今天的伊拉克,久经战乱却仍然硝烟弥漫,给当地的每个家庭和无辜的孩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刻骨铭心的伤害。(出示伊拉克少女的日记)看了照片中的女孩写的这些日记,不知道同学们心里是什么感受?谁来说说战争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哪些悲剧和影响?
6.战争就这样夺走众多无辜百姓的幸福和欢乐。无论是战争的发动国,还是受害国,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无辜的人民群众。即使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也同样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和伤害。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播放信件内容录音片段)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课例
案例分析新课程NEW CURRICULUM【教学内容】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P48-5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索、整理资料,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
【教学难点】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2.教师:《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激发学趣:PPT播放孩子们在学校幸福生活的画面。
抽问:孩子们有什么话想说?(生1: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多么幸福啊!生2:看见他们非常有活力,非常阳光。
)2.转折话题:是呀,只有在和平年代才有如此灿烂的笑容,如此幸福的场面,可这样安定幸福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爆发了380多次战争,在这100年里,有近32000天,世界局部地区弥漫着战争的硝烟,那里的人们被无尽的苦难折磨着。
3.板书课题: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二、感官互动,初始战争1.播放海湾战争、巴以冲突战争视频: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看着令人揪心的画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1:战争中的人太可怜了;生2:与刚才的幸福图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教师归纳:战争一直是残酷的代名词,多少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三、交流信息,深入战争(过渡)在20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片,了解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1.收集资料:视频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
2.整理资料:完成书上49页表格。
3.信息交流:(1)订正表格: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在他们回答的同时,依次填写到PPT上。
(2)引导学生对比两次战争,交流发现的问题:生A: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的时间长、参战国家和参战费用多;师:是的,很细心。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是人民教育版《道德与社会》六年级第二卷《同一片蓝天下》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程的研究主题为“儿童眼中的战争”、“数字战争”和“战争的后遗症”。
通过收集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深刻灾难,我们可以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和和平之美。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灾难,我们可以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和和平之美。
2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关注当今世界的局部战争,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了解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和平之美。
困难1、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2/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3.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整理资料,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教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结合“利比亚”新闻对话的介绍,介绍话题(黑板书写:战争形势下的苦难)。
2、新课(一)。
儿童眼中的战争(黑板书写)1。
播放“即将到来的战争”视频通过录相,你们说一说战争离我们远吗?都带来哪些后果?2.播放“照片背后的故事”幻灯片。
通过播放照片背后的故事,结合教学村第48页的三张照片,让学生观察照片中同龄人的眼睛,阅读他们的日记,感受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恐惧、不安和担忧。
3、播放“战争下的人们”录相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战争来临时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受到惊吓、失去亲人、被连根拔起、房屋和桥梁被毁、痛苦和死亡)。
4.教师总结并介绍下一个知识点:从数字看战争(2)、从数字看战争(板书)同学们,你们知道上个世纪发生了哪两次世界大战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让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资料,整理后完成教材49页的表。
2.播放《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的集体修订。
你能从数字的比较中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总结: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战争是一个离儿童生活较远的话题。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两个方面来认识战争。
教学本课时,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上仍然在不断发生的战争与冲突,激发学生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通过对比体会战争中的儿童生活有多么困
苦与艰辛,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进而从战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战争后遗症等角度,让学生看到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深远影响,懂得和
平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
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人类历史上的几次世界大战,初步感知战争的残酷及巨大的破坏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
2、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感知战争及其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战争所带给人类的灾难。
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战争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一、引入话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在相对和平、安静的环境,战争离我们好像很远,但,只要我们打开电视,关注一下国际动态,今天的世界似乎不是非常太平,冲突与战争的阴云依然存在,战争与我们生活究竟有多远呢?
师:看到刚才这些画面,你们觉得战争离我们遥远吗?战争爆发的时候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2、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二、教学活动:
(一)从儿童眼中看战争:
1、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学生自由回答自己了解的战争。
2、教师展示有关战争影响的图片,初步感知战争的灾难。
(1)土耳其海滩上发现一具3岁男童的遗体,他是叙利亚的小难民艾兰。
当艾兰脸部朝下、埋在沙中的照片公开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8页资料,思考:从这一双双眼睛、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日记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结过渡: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二)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1、阅读课本49页两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完成表格:
2、小组合作,阅读后讨论完成表格后,思考:
看到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我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结过渡: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战争带来的苦难不是短时间就能消失的。
4、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0页材料“战争后遗症”,感受战争带来的长时间的痛苦与灾难。
5、活动,我的感受,通过对战争影响的了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因为战争,儿童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将来……
因为战争,家园饱受战火的摧残,会……
经历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人们可能……
三、本课小结:我的希望
学习了本节课,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