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急不得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f6553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b.png)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摘要】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以及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等机遇下,我们面临西方文化冲击与传统文化变迁等挑战。
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和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我们应对困难和问题的对策。
通过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我们可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也迎接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机遇、挑战、对策、中国文化传统、创新、国际话语权、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变迁、困难、问题、文化自信教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强、推动、走向世界、历史性。
1. 引言1.1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文化自信被认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自信是国家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程度,反映了国家在全球文化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只有具备强烈的文化自信,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赢得尊重和合作的机会。
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传播。
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更是一种内在力量。
通过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一个具有强大文化自信的国家,必然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够从自身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国家对外交往的一种软实力,更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本质要求。
只有不断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才能推动中国文化迈向世界,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
1.2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的意义更显重要。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自信成为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相关报道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相关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a1e947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d.png)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相关报道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厚的文化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不仅仅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包括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推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国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传统文化,中国现代文化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中国电影、音乐、时尚等方面的成就,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中国音乐家在国际音乐比赛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时尚设计师的作品也在国际时装周上备受瞩目。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输出,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互动。
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需要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也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启发,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和探索。
只有通过文化交流和互动,才能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怎么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怎么走向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919bf1206137ee06eef9187f.png)
【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怎么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材料从今年10月开始,比利时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
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典雅的牌楼竖立在市中心广场,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话剧、戏曲、音乐、舞蹈、歌曲、木偶、皮影、武术,中国电影在这里上演,莫言、余华、叶延滨等中国著名作家也来到这里访问,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举行! 比利时皇家大法院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雄踞布鲁塞尔的最高处,除教堂之外,129米的总高度使它成为欧洲现存最高大的古典建筑。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欧洲古典建筑上空悬着巨幅中国山水画,不能不令人震惊。
巨作的作者就是徐龙森,他近年来创作的10幅山水巨作这次都展现在欧洲观众眼前,尺度高达十米以上,让人感觉恍若置身群山之间。
比利时视觉艺术家科恩感慨道:“这些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置身这里的群山之中,我觉得自己似乎无法呼吸。
它们让我产生了一种时空的错位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
”比利时社会科学院院士、汉学家魏查理说:“看到这些画,我的第一感觉是自己仿佛到了四川或者福建。
这些画既传统又现代,把它们与这座古老的建筑放在一起显得很和谐。
” 徐龙森的画作显示出艺术在中国正在成为一种生活的体验。
展示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主旨。
在这里,已经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概念,从过去文学艺术的小范畴,扩展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舞蹈、戏曲、话剧、木偶、杂技、皮影、交响乐、民乐、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之外,还增添了园林、中医、建筑、文物、茶艺、日常生活等,色彩缤纷、无所不包,让欧洲观众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人。
欧洲观众的文化素养很高,对文化展览和演出都讲究来龙去脉,追究文化背后的历史和生活。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18af65c79ec3d5bbfd0a74a9.png)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遭遇的现代困境在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文治教化、礼乐典章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强调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
到了近现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使对中华文明的守护更多地体现在对家国的捍卫上,文化的发展也因社会的动荡一度停滞不前。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平台,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文化承前启后地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相较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的古国文明,现代中国文化的渗透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显得比较薄弱和有限了。
除了文化的发展与推广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不可一蹴而就外,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片面认知与刻板印象。
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取,不但反映了编纂国对于异国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该国人民的历史视野与文化胸襟。
西方国家业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者,其传媒“霸权”地位导致一旦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进行非公正、不客观的宣传,就会使受众形成带有偏见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推广。
就拿法国来说。
很多法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神秘”是他们谈起这个文明古国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
而谈到中国历史,不少人对于儒家思想与汉唐文化印象模糊,但提起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文化大革命”却都能说上几句。
究其原因,大多数法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仅仅源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而法国初高中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涉及中国的内容非常的少。
用该国一位教师的话说就是,在初中部分的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完全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国度”。
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尽管单独有一章用来介绍中国,但其所论内容十分有限,介绍与评点非常片面,尤其是对我国“民主”与“人权”状况的横加批评,更是导致法国民众至今对中国存在偏见与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法国之外,西方其他很多国家的历史教科书中,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
![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1910f1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3.png)
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相关推荐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精选21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篇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
如今已经不是那个闭关锁国的时代,我们的文化也走出了国内。
面向世界。
文化传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传播的同时,要向人们展示的是其中优秀的思想和精神。
近年来,许多文化节目热播。
《上新了,故宫》红遍了大街小巷。
文化传播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吸引着一代青年人的眼球。
故宫文创类商品大量涌入,网络销售高达10亿。
每件商品都融入许多中华文化的元素,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一件衣服,都是各种各样的文创商品,让人们随时观察文化,贴近文化。
文化传播要推陈出新,不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被动传播,要是单一只停在了“舞个狮子,包个饺子,耍套功夫”上面。
而对于许多接受外国文化的年轻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质疑。
认为中华文化太古板,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们将中国文化带到网络上。
著名网络博主李子柒将各种各样的文化传播得更加色彩纷呈,她运用独特的传播艺术和精湛的技巧,夺得了许多人的好评。
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的价值理念尤为重要,比如中国的诗词,蕴含无数中国人的价值理念。
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
或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恩情。
或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慕名利。
这些被许多国人带到了国外,国外许多的大学都开设了孔子学堂,课外诗词等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
所以如此,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华文化代表人类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的文化,我们要让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3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及答案
![2013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4f9fe50975f46527d3e1e1.png)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金山)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终日不成章,。
(《迢迢牵牛星》)2.,雪尽马蹄轻。
(《观猎》)3.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5.骨已尽矣,。
(《狼》)6.殚其地之出,。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诗题中“乐天”指的是(2分)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颔联写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人事全非,心里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C.颈联用“沉舟、病树”为反衬,表现了诗人感慨年华已逝的悲伤。
D.尾联中点明了酬赠题意,表现出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天时不如地利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本文作者孟子是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在初中阶段教材里还学过他的作品有《》。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作者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779f9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c.png)
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也就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独特且多元的文化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和感受。
然而,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碰撞和冲击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思考,以更好地推动其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体现。
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倡“仁爱”、“诚信”、“尊孝”、“宽容”和“和平”,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当今社会,这些价值观念同样适用,对于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例如,“诚信”是现代商业和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品德,它的重要性愈加显著,不仅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个人的素质、人格和品德的塑造也非常具有意义。
二、中国现代文化的多元性随着全球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化也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开放化。
从影视、音乐、文学、美术等多个领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年轻一代正在积极地探寻各种新的文化形式,其中一些受到了国际范围内的认可和赞誉。
例如,在音乐领域,中国的流行音乐正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
像王菲、邓紫棋、李宇春等歌手,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在影视方面,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也从最初的注重“民族主义”风格,转而向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风格发展,这为中国的文化输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冲击和文化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因此,中国也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中,倡导文化自信和文化交流。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中国文化的崛起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然而,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反思和批判自身文化的缺陷和不足点,这将有利于中国文化更加深度地参与到全球文化的发展中,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全球文化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范文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4ec1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7.png)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范文《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的文化可厉害啦,正在走向全世界呢!
就说那大熊猫吧,圆滚滚、胖乎乎的,超级可爱。
好多外国的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它们。
咱们把大熊猫送去了一些国家,让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都能看到咱们中国的宝贝。
这就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呀。
还有武术,像成龙叔叔演的电影,里面的功夫可精彩啦!好多外国人看了之后,都想来中国学武术。
他们觉得中国武术又帅气又厉害,这也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出了名。
中国的美食也是一绝。
饺子、烤鸭,在国外都特别受欢迎。
很多外国人吃了一次就忘不了,到处跟别人说中国美食有多棒。
小朋友们,咱们要为中国文化感到骄傲,也要一起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的好东西!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儿。
你们看春节的时候,到处张灯结彩,可热闹啦!现在不只是咱们中国人过春节,好多外国人也跟着一起呢。
他们贴春联、挂灯笼,可开心啦。
还有咱们的汉字,那些方方正正的字多有意思。
有个外国的姐姐特别喜欢汉字,她努力学习,还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呢。
中国的丝绸也很有名哟!那些漂亮的丝绸做的衣服,穿在身上滑滑的、凉凉的。
外国人看到了都特别喜欢,争着买回家。
中国文化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全世界。
咱们要好好学习,把中国文化传得更远!。
直面“全球化”的中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
![直面“全球化”的中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d3651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6.png)
直面“全球化”的中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变革之一,它对各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也必然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变革。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文化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必须面对新的挑战。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更加广泛和便捷。
但与此同时,也会面临来自全球化文化的竞争和融合。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西方文化同化的风险。
许多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来自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很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淡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文化需要进行自我反思,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魅力,保持经典之美和传统之美。
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全球化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个机会,它提供了与其他文化交流、借鉴和合作的平台。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也应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的“角逐”和“较量”。
要对外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也应积极吸纳和融合来自其他文化的精华和优势,促进文化的多元共存和相互促进。
全球化的世界需要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也应积极奉献自己的独特之处,与全球文化交流互鉴。
然而,全球化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一方面,全球化使得传统的边界逐渐模糊,文化的传播和接受越来越快速和广泛,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文化标准的相对混乱和丧失。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纯正和独立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会导致文化的商业化和模式化。
在商业化的驱动下,文化有可能变得肤浅和商业化,失去了其本质的内涵和精神。
中国文化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不被商业化的浪潮所冲击。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必须正视自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中国文化应注重创新,培养有独特视角和创造力的人才,推出贴近现实的优秀作品和科技成果。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5ca1b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7.png)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在逐渐走向世界,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和推崇。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音乐、中国舞蹈等,这些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中国现代文化也在走向世界。
随着中国科技、电影、音乐、时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现代文化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中国科技公司如华为、小米等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电影《流浪地球》、《战狼2》等也在国际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国音乐、时尚等也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世界,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体现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国文化产业包括影视、动漫、游戏、音乐、出版等领域,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例如,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一张名片。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中国现代文化的国际化、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这些都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相信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走向世界,中国文化的魅力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阅读知识梳理:议论文阅读论点》教学PPT模板
![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阅读知识梳理:议论文阅读论点》教学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3368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6.png)
⑧冯友兰说:“经过几次这样的场面,我发现一条规律:善于做官的人,如果蒋介石问他 所管辖的那个地方的情况,总是说很好。这是一个最简单、最容易、最保险的回答。说一个 ‘好’字就过去了。假使回答说有问题,甚至还要说有什么问题,要对那些问题作一种分析或 请示,那就麻烦了。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可能还要受到斥责……大小官员都不得不用官僚主义 的一个妙诀,就是前面说过的‘瞒上不瞒下’。瞒来瞒去,就只瞒着掌握最高权力的那一个人。 等到那一个人也觉得他是被瞒了的时候,事情已经糟到极点,无可挽回了。”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 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 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 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 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1)文章标题是一个表意明确的判断句——文章标题即为中心论点 例如:《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 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 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 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 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练习时间到——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 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6bd37127284b73f242504a.png)
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Y:CW整理)一、注意事项(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请在《申论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5、严谨折叠答题卡。
材料1随着网络和电视制造业的发展,全球电视剧市场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随意按动鼠标就能看到世界另一端同样在看的剧集,观众可以坐在家中尽享顶级剧集的极致体验,“追剧”俨然成为都市白领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作为2014最为火爆的美剧代表,《纸牌屋》一经推出便极度受宠,引起全民热议,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纸牌屋》的忠实粉丝。
有观众看完《纸牌屋》后表示对于美国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对权利与爱情更有了新的认识,甚至翻出以往讲述美国历史的书籍、影片观看,参与这部剧的讨论。
2011年,美国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总出口额是143亿美元,畅销100多个国家。
2012年在法国播出美剧多达数十部,其中30多部单集观众超过百万,《超感神探》还一举成为当年的电视剧收视冠军。
在德国,美剧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占据约90%以上的播出份额。
2011年韩国也从美国引进了122部电视剧。
“美剧《纸牌屋》这类全球剧的热播趋势有目共睹,他们真正开创了‘24小时全球联播’的奇迹。
”英国某传媒的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梁先生如此评价。
专家认为,电视文化产品的价值日益凸显,中国应该从中借鉴经验,提升电视剧制作水平,同时加强文化产品对外输出能力。
《纸牌屋》的热播并不影响《来自星星的你》赚取过亿眼球。
由于两部电视剧对受众有明显的划分,出现了同期上映却“平分天下”的局面。
《来自星星的你》在韩国播出时,网络最高收视率达68.9%。
美剧、韩剧在全球热播并非偶然。
“以受众为导向,创新电视剧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对接市场,接受评判。
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
![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f1368eb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2.png)
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古老文化,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中国文化更有力地走向世界。
一、加强文化交流要想把中国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首先要加强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既包括外交上的交流,也包括人民之间的交流。
为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具体建议:首先,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制度建设。
要鼓励各类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学术机构等参与到中外文化交流的组织中来,搭建起更多的文化交流平台。
同时,对外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推动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举办中外文化交流展览、组织中外文化论坛等。
其次,要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
中国的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如何让他们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中国文化交流基金,资助中国留学生在境外举办文化活动。
同时,也可以为境外学生提供机会来华学习,了解中国文化。
促进中外文化学人之间的交流,培养更多的中外专家学者,让他们携手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打造中国文化品牌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还需要有更为精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表现形式。
这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文化潮流,打造属于中国的文化品牌。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首先,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深度发展。
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市场潜力,开发更多的文化产品,如文创产品、文化衍生品等,使得中国的文化符号能够更好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其次,加强文艺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提升,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要提高文艺团体和艺术家的创作水平,突出文化的独特性和个性特征。
推出更多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戏曲等,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70df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4.png)
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文化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此过程中,中国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重点探讨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文化,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输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全球化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
中国文化的全球化早在汉唐时期就已经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中国文化开始向东亚、南亚、中亚、东欧等地传播。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海盗交易和移民等形式传播到了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北美等地。
而在当代,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成熟,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中国文化的输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项目和政策,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大范围内的传播。
同时,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也创下了不少佳绩。
以电影为例,中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不断创下新的纪录。
2015年,《战狼2》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6.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这也使得中国电影成为战绩最出色的亚洲电影之一。
此外,电视剧、音乐、文学等方面的中国文化产品也逐步走向世界。
四、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国文化保持活力和魅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同时也面临着传承失传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中国文化也在创新中不断展现着新的魅力。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发展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a1388f6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b.png)
十八大提出了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是“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体现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国家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对外活动的急切需要;是繁荣文化大发展的急切需要;是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生命力的重要举措。
一、中华文化古到今的简要状况中华文化侠义是指中国地区的所有文化,是中国文化不断演化、继承和发展的文化。
虽然统治阶级有所更替,但是中华文化始终延续,并逐渐沉淀下来形成深厚的精神财富。
由于中华文化的高度文明,中华文化对亚洲及世界各国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从儒家文化深得各亚洲统治者的喜爱,到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到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
到19世纪后期,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中华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减弱。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开始逐步上升,中华文化又开始慢慢走向世界,走进世人的身边。
从继承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从第一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到第一所孔子学院建立,从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奖到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中华文化正以多种多样的方式重新走向世界,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主要类型还是以传统文化为主,但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不能被忽视。
中华文化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走向世界,才能向世界展示新世纪的中国,一个继承了五千年传统文化而又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因中华文化是发展的文化,不仅包含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还有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传播突途径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传播突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1cbb2a0f0740be1e650e9ac2.png)
体育文化也由此传播
世博会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 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 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 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 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 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
“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等国际性文化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
• 中国艺术作品通过画廊,拍卖会,博览会,博物馆等一些形式展 现给全世界,实现了中国文化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中国移民也为中国文化走出世界,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非物质化旅游资源:古代建筑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礼节礼仪, 书画艺术,歌舞戏曲,文学艺术,饮食文化等(舌尖上的中国,岳麓书院)
物质化旅游资源:山水名胜,地质地貌,气候生物,主题公园,城市建 设,现代建筑等
名胜古迹
• 建筑之所以被称作“石头的史书”、“凝固的音乐”,主要说它有 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传播途径
---涉及文化传播交流
参与人员及分工:
传播途径
• 政治(大背景) • 经济 • 教育 • 媒体 • 国际盛会
[高二作文]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800字
![[高二作文]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ac23d8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73.png)
[高二作文]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800字近些年韩国电视剧占据了亚洲地区大部分电视连续剧销售市场。
从中央电视台引入的几部百集大片看来,我发现了许多难题。
不管古装剧还是现代剧,我国儒家文化观念都深深渗透到在这其中。
这造成了我的一段段思索,心里的涟漪很长时间不可以恢复。
中国传承的文化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从秦朝开始,儒家思想占据了整个思想产业。
浩瀚的时间和历史的时间被一节一节地铺开和翻转,儒家思想始终处于他的主导地位。
当时,中国文化是全球森林的一个独特分支。
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挺身而出,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进行了多次友好交流。
这四大发明已经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它们将在未来带来成千上万的血腥耻辱想一想,中华文化仍然是杰出的。
她的文化覆盖面是多么的普遍啊!如同许多韩片中,隔三差五地便会出现一句几句孔子曰这类的语句。
讲话者那样一句颇有深度得话,便无形中将其引到了一个阶梯,光彩照人。
事实上,环顾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我真的感觉一团糟。
社会公德不高,质量不能从源头上提高。
似乎另一方告诉我们,中国即将放弃传统的文明行为!因为周围有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每个人都被过去所吸引。
谁知道这个外星入侵者是否怀有恶意?当我明白韩国政府抢鲜为端午申请了一项全球文化财产是,内心满是心急。
我担忧在好久好久之后的未来,大家的子孙后代认为这一传统节日是以那边来的。
直到2022年11月21日,中国在汉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孔子学院,韩国,我终于感到非常欣慰。
中国文化最终会以这些人的名义伤害整个世界!或许,中央电视台引入的那几部大片,也是别有用意的吧!它想根据新闻媒体的能量告之最众多的人民大众,我们要好好地维护这种老祖先让我们留有的財富,不必让别的中华民族悄悄地学过去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这种风格和流行性,这使得孔子学院在国外、瑞典、荷兰等资本主义国家屹立不倒。
正因为如此,我明确表示文化没有国界。
它使独立的人能够打开深锁的门,走向世界,寻找相似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确立,丝路文化成为这几年中国文化热中最热的一个东西,丝路文化不管陆路或海路,当初从历史上发根起苗,并逐步走向成熟,它的中心和灵魂一直在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因为这个城市在当时的时代,是世界的中心和制高点。
有的文化时过境迁以后它就腐朽了,起码是老气横秋,唯陕西的文化因了这特殊的历史角色和曾经的国家担当而珠光宝气,历久弥新。
我个人觉得“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全球一体化时代中国在经济、外交、文化领域面向世界的一个主动作为姿态。
可以说,唐朝以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再无主动过,那么这个姿态当然就是国家强盛的一个标志。
今天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我们的丝路文化,面对这样的文化遗产,它有没有符合全球化时代的自身的那种结构和款式,如何站在现代高度建构这样一个文化融入全球、全人类的现代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时代课题。
另一方面,单从我们国内的情况来看,我从前年开始先后参加了包括海上丝路、陆上丝路在内的将近20场的论坛,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各地都有大规模的、系列的以丝路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但是应急性的东西多了一些,篡改历史真实、历史背景,搞急不可待的丝路文化工程项目活动,这方面的倾向性是非常突出,文化造假风气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东西停留在宣传品和贩卖标签的水准,很多东西连商品都算不上,更算不上文化品和艺术品。
纵观丝路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在历史上,丝路国际化格局的扩展最先不是以文化为目的的其它国家行为,它最后在历史反复地演变转型之后成为文化之路,带有某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其中蕴含着文化世界化的必然的历史逻辑。
但今天我们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国家战略的高度要实现一种现代化的走出去,我们是主动出击,主动要求融汇,那么它的主调和主题必然是文化的,文化必须先行,要文化引领。
文化如何先行,如何建立自己能够整个融入世界进程中的有效性,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成为我们展开自己的思考和付诸行动的思想与原则:
第一,从历史经验看,“丝绸之路”是质量之路,当时为什么“丝绸之路”能建立起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丝绸之路”为什么能够建立起来,为什么能够维持下去并产生积极的、真实的历史影响力,源于国力的强大,国家的强盛,我们的文化与文明的高端和产品的无与伦比,我觉得这是根本。
文化的空间和开拓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必须有强大的国家背景和基础,只有创造力和独创性处于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高端,你的这个东西带给人类和世界的是福气,这样它才是有可能的,你走不出去人家会主动来学你、请你。
第二,我们今天的丝路新战略在提倡一种文化自信的同时,还要不停地进行更高级别的文化自省,不断审问、审判自己,我们距离文化自信到底还有多远?我觉得文化自信最忌盲目自大,文化自信不能是文化妄想,文化自信一定要有文化创新和相应的文化成果去引领、去支撑。
“一带一路”这个战略的要害并不是要我们向人类推销业已落伍的、固化的思想意识、文化理念包括价值观,而是要从和世界勇敢的碰撞对流中,解放和催生民族和国家最高创造力的世界机遇和人类机遇,让我们为世界提供创造性的思想价值、文化意识及文化理念,为中国融入世界敞开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发挥空间。
第三,陕西的文化,丝路新文化,包括我们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问题,近现代以来的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创新驱动和创新传统,被动依赖于资源,缺乏原创,缺乏时代感,缺乏现代性。
文化的一个常识问题是,文化资源大省并不等于文化大省,文化资源大国也并不等于文化大国。
任何一种文化资源,如果它的寿命超过了300年以后,就不再属于一民族、一国了,它从传承意义上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有的资源。
所以我们今天整合丝路文化,面向世
界、融入世界的时候,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背景和原则。
今天是我们对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所有的国家有了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的时代,我们知道,美国有美国精神,欧洲有欧洲精神,俄罗斯有俄罗斯精神,他们这种精神的核心和共性都是由于他们能面向全世界,居于创新引领的最高端,那么这种东西也正是近现代以来他们成为引领世界超级强国的根本,也是他们总是将一己一国之价值观不断向人类推销的底气。
文化要走出去是最难的,如果你做不到最好拱手相送都没人要,一厢情愿的事情是成不了中心的。
没有创新能力、没有统领整个这个时代最高的创造能力,你永远是一个瘸子,以跪姿行走,没有和世界对话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