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潮流计算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X
R
QX U U
1
PX U U
U1
U1
2
U
O

U1
U
U2
U 2
U2
在纯电抗元件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是因传送无功功率而产生, 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则因传送有功功率产生。 元件两端存在电压幅值差是传送无功功率的条件,存在电压相角 差则是传送有功功率的条件。 感性无功功率总是从电压幅值较高的一端流向电压幅值较低的一 端,有功功率则从电压相位超前的一端流向电压相位滞后的一端。 注意: ② 高压输电线路,

A
U2
jIX
D
U
I
IR
2. 线路的电压降落
O
U1
B
j2

I
(a)
U1 U 2 U j U
电压的有效值和相位角:
U2 A
j XI
D
RI
U1 U 2 U 2 U 2 PR QX PX QR U2 j U2 U2 U1
U1 (U 2 U 2 )2 ( U 2 ) 2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定义 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结构、参数、负荷等)求取给 定运行条件下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 意义 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行方式安排、规划 和扩建等。
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3.1
单一元件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
最基本的网络元件:输电线路、变压器
U1 U2
U1 U 2
1
U1
U1
2
U
O

U1
U
U2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LANZHOU RESOURCES&ENVIRONMENT VOC-TECH COLLEGE
电力系统应用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S T
—— 三相变压器总损耗,MVA;
RT+jXT—— 变压器一相的阻抗,Ω; P、Q —— 变压器阻抗上的首端或末端三相有功及三相无功 功率,MW、Mvar; U —— 对应于功率的变压器等值电路首端或末端的线 电压,kV; I——流过变压器阻抗上的电流,A; ΔP0+jΔQ0——变压器励磁导纳中的总有功损耗和总无功损耗, MVA。
电力系统应用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二、潮流计算的意义 1.对规划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验所提出的 电力系统规划方案能否满足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 2.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预知各种负荷 变化和网络结构的改变会不会危及系统的安全,系统中所有 母线的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系统中各种元件(线路、 变压器等)是否会出现过负荷,以及可能出现过负荷时应事先 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
提供必要的数据。
LANZHOU RESOURCES&ENVIRONMENT VOC-TECH COLLEGE
电力系统应用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 线路的功率损耗
1
Q j C 2
U1

R+jX
P+jQ
I U2
2
j QC 2


图3-2 线路的Π型等值电路
2 2 P Q 3I 2 R jX 106 jQ R jX jQC S C 2 U2
电力系统应用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

电力系统教学 3 简单电力网络潮流的分析与计算

电力系统教学 3 简单电力网络潮流的分析与计算

L1
1 S~ 1
L2
T
2
~ S2
整P理2 课件jQ2
RL1 j BL1
2
jX L1 j BL1 2
1 j QyL2 2 ~ S1
j QyL1 2
等值负荷
RL2 j BL2
2
jX L2 j BL2 2
RL1
j BL1 2
由于母线电压在额定电 压附近,因此,线路对 地电容所消耗的功率近
似固定
RL1
S~1 U1
1
则:首端电压为
Y 2
U1 U2
3IZZ U 2
3(
S
' 2
)* Z
3U 2
电压降落 纵分量
U 2
( P2'
j
Q
' 2
)* ( R
U2
jX )
(U 2
P2' R
Q
' 2
X
U2
)
j ( P2' X
Q
' 2
R
)
U2
(U 2 U ) j ( U )
即: U1 (U2U)2(U)2
Sy1
Y2)*U12
1 2
(G
jB)U12
1 2
GU12
j
1 2
BU12
Py1 jQy1
整理课件
无功功率损耗为负 值,意味着发出无
功功率
III.电力线路中的功率损耗计算
流出线路阻抗支路功率
S2' S2 Sy2 流入线路阻抗支路功率
S1' S2' SZ
流入线路的功率
110/10.5
整理课件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新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新

是已知的,每个节点
•3.2 功率方程
•变量的分类: ① 不可控变量(扰动变量):PLi,QLi――由用户决定,无
法由电力系统控制; • ② 控制变量:PGi,QGi――由电力系统控制; ③ 状态变量:Ui,δi――受控制变量控制;其中Ui 主要受 ④ QGi 控制,δi 主要受PGi 控制。 • ☆ 若电力系统有n个节点,则对应共有6n个变量,其中不可 • 控变量、控制变量、状态变量各2n个; • ☆ 每个节点必须已知或给定其中的4个变量,才能求解功率 • 方程。

待求的是等值电源无功功率 QGi和节点电压相位角 δi 。
•3.2 功率方程
•选择:通常可以将有一定无功储备的发电厂母线和有一定无

功电源的变电所母线看作PV节点。
•3、平衡节点:
• 特点:进行潮流计算时通常只设一个平衡节点。给定平衡节

点的是等值负荷功率PLs 、QLs和节点电压的幅值Us 和

•⑦ 计算平衡节点功率和线路功率。
•3.3 潮流分布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潮流计算流程 图(极坐标)
•3.3 潮流分布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三、PQ分解法潮流计算:

也称牛顿-拉夫逊法快速解耦法潮流计算
•1、问题的提出:牛顿-拉夫逊法分析
•(1) 雅可比矩阵 J 不对称;
•(2) J 是变化的,每一步都要重新计算,重新分析;

• ⑤ 利用x (1) 重新计算∆f (1)和雅可比矩阵J (1),进而得到∆x (1)

• 如此反复迭代:
;直至解出精确解或
• 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解。
•3.3 潮流分布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二、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迭代求解非线性功率方程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简单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简单潮流计算

C、变压器始端功率
S~1 S~2 S~ZT S~YT
2)、电压降落 (为变压器阻抗中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
UT

P2'RT Q2' XT U2
,UT

P2' XT Q2' RT U2
注意:变压器励磁支路的无功功率与线路导纳支路的 无功功率符号相反
2、节点注入功率、运算负荷和运算功率
a.阻抗损耗
S~Z

PZ

jQZ

S2 U2
R
jX
P2 Q2 U2
R
jX
b.导纳损耗
输电线 S~Y PY jQY U 2 G jB
2
第三章 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及简单电力系 统潮流估算
潮流计算的目的及内容
稳态计算——不考虑发电机的参数—电力网计算(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
给定 求
负荷(P,Q) 发电机(P,V) 各母线电压 各条线路中的功率及损耗
计算目的
用于电网规划—选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导线截面 用于运行指导—确定运行方式、供电方案、调压措施 用于继电保护—整定、设计
解:由题意,首先求线路参数并作等效图如图所示。
R1 jX1 (0.108 j0.42) 200 U1 P jQ P1 jQ1
(21.6 j84)
Y1 j 2.66106 200 ( j2.66104 )S
2
2
S~y1
R1 jX1
Y1
Y1
2
2
U 2
U
2 2

RT

jXT
Y U 1 S~yT
T

电力系统分析第3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power flow)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第3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power flow)计算

S3 Sd , SL 3
" S3 2 ' " ( ) ( R3 jX 3 ), S3 S3 SL 3 VN " S2 2 ' " ( ) ( R2 jX 2 ), S2 S2 SL 2 VN " S1 2 ' " ( ) ( R1 jX 1 ), S1 S1 SL1 VN
S LDd
S LDb
S LDc
1 2 QBi BiVN 2
Sb S LDb jQB1 jQB 2 Sc S LDc jQB 2 jQB 3 S d S LDd jQB 3
电力系统分析
3.2开式网络的潮流分布
任何一个负荷只能从一个方向得到电能的电力网称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在运行时,电流或功率在电源的作用下,
通过系统各元件流入负荷,分布于电力网各处,称为 潮流分布。
潮流计算内容主要包括:
•电流和功率分布计算; •功率损耗计算; •电压损耗和节点电压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
潮流计算的主要目的是:
(1)为电力系统规划提供接线方式、电气设备选择和导 线截面选择的依据; (2)提供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制定检修计划和确定电压 调整措施的依据;
电力系统分析
简单闭式网络功率分布的计算步骤: 首先忽略网络阻抗和导纳中的功率损耗,计算 功率分布,称为初步功率分布。目的是确定潮流 方向,找出功率分点; 然后在功率分点将闭式网络拆开,变换成两个开 式网络,根据初步功率分布计算出网络各段阻抗 和导纳中的功率损耗,最后将功率损耗叠加到初 步功率分布上,得到最终功率分布。
实际计算时,变压器的 励磁损耗可直接根据空 载试验数据确定
I0 % ~ S0 P0 j SN 100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所需知识
(1)根据系统状况得到已知元件:网络、负荷、发电机 (2)电路理论:节点电流平衡方程 (3)非线性方程组的列写和求解
I YU
*
、U , 线性方程 待求量 I
2/104
,U S ,待求量S , 非线性方程 YU * U
潮流计算目的
确定运行方式、检查是否过压或过载、继电保护 整定依据、稳定计算初值、规划和经济运行分析基础
5/104
如图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
将电势源和阻抗的串联变换成电流源和 导纳的并联,得到的等值网络:
略去变压器的励磁功率和 线路电容,负荷用阻抗
y E I 1 10 1
y E I 4 40 4
以零电位为参考点,根据基尔霍夫电流 定律,得到 4个独立节点的电流平衡方 程:
y12 (V2 V1 ) y20 V2 y23 (V2 V3 ) y24 (V2 V4 ) 0 y23 (V3 V2 ) y24 (V3 V4 ) 0 y24 (V4 V2 ) y34 (V4 V3 ) y40 V4 I 4 y10 V1 y12 (V1 V2 ) I 1
第三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重点: 1、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 2、节点的分类和功率方程; 3、修正方程的形成及雅克比矩阵的计算; 4、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分布的步骤。 5、P-Q分解法求解潮流
1/104
潮流计算 定义
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求取给定运行条件下的节点 电压和功率分布
意义
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规划、Y22 y20 y23 y24 y12 ; Y33 y23 y34 ;Y44 y40 y24 y34 ; Y44 y40 y24 y34 ;Y12 Y21 y12 ; Y23 Y32 y23 ;Y24 Y42 y24 ; Y34 Y43 y34

第3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第3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 =
P′2 + Q′2 V12
P′2 + Q′2 V12
R X
(2) 并联支路功率损耗 ΔSB
ΔS B1
=

jΔQB1
=

j
1 2
BV12
ΔS B2
=
− jΔQB2
=
−j
1 2
BV22
2
(3) 功率关系 S ′′ = S2 + ΔS B2 S ′ = S ′′ + ΔSL S1 = S ′ + ΔS B1 = S2 + ΔS B1 + ΔS B2 + ΔS L


110kV


3地区变电所
10kV


4终端变电所
110kV ● ● ● 220kV
2中间变电所


35kV

水电厂
电气接线图
火电厂
3.1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3.1.1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 1. 电压降落的概念:
元件首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
由图可知电压降落: dV = V1 − V2 = (R + jX )I
开就得到两个实数方程,n个节点共2 n个方程每个方
程包含4个变量: Pi、 Qi、Vi、δi,全系统共4 n个变
量。
4
所以,每个节点必须给定2个变量,留下两个待求 变量,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条件,按给定变量的 不同,一般将节点分为以下三类:
PQ节点、PV节点、平衡节点 (1)PQ节点
这类节点的P和Q给定,节点电压(Vδ)是待求 量一般包括:负荷节点、联络节点、固定出力的发 电机(厂)节点,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最终完整版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最终完整版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最终完整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它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并阐述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它主要用于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相应的功率,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潮流计算的结果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调度和运行等各个环节。

潮流计算的主要步骤主要包括:建立电力系统潮流模型、制定潮流计算方程、选择潮流计算方法和求解潮流计算方程。

建立电力系统潮流模型是潮流计算的第一步,它主要包括确定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电气参数和发电机和负荷模型等。

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电气参数,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传输条件。

发电机和负荷模型则用于描述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和负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制定潮流计算方程是潮流计算的第二步,它主要是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电气参数,建立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潮流计算方程主要包括功率方程、节点电压方程和变压器方程等。

功率方程用于描述发电机和负荷之间的功率平衡关系,节点电压方程用于描述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平衡关系,变压器方程用于描述变压器的运行状况。

选择潮流计算方法是潮流计算的第三步,它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求解潮流计算方程。

常见的方法包括直接迭代法、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和快速迭代法等。

不同的方法在精度和收敛速度上有所差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求解潮流计算方程是潮流计算的最后一步,它主要是通过迭代计算,求解潮流计算方程得到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值。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迭代的初始值和收敛条件,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电力系统规划,通过计算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评估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为电力系统的扩容和优化提供指导。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电力系统分析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中,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计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功率和电流等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原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基于潮流方程的求解,潮流方程是描述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和相角之间的关系的一组非线性方程。

潮流方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的等效导纳矩阵和节点电压相位差的关系,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得到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begin{align*}P_i &= \sum_{j=1}^{n}(V_iV_j(G_{ij}\cos(\theta_i-\theta_j)+B_{ij}\sin(\theta_i-\theta_j))) \\Q_i &= \sum_{j=1}^{n}(V_iV_j(G_{ij}\sin(\theta_i-\theta_j)-B_{ij}\cos(\theta_i-\theta_j)))\end{align*}其中,$n$为节点数,$P_i$和$Q_i$表示第i个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V_i$和$\theta_i$表示第i个节点的电压和相角。

$G_{ij}$和$B_{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等效导纳。

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迭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等。

1.直接法:直接法是一种适用于小规模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它通过直接求解潮流方程来计算电力系统的潮流。

直接法的计算速度快,但对系统规模有一定的限制。

2.迭代法:迭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潮流计算方法,通常使用高尔顿法或牛顿法。

迭代法通过迭代求解潮流方程来计算电力系统的潮流。

迭代法相对于直接法来说,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但计算时间较长。

3.牛顿-拉夫逊法:牛顿-拉夫逊法是一种高效的潮流计算方法,它通过求解潮流方程的雅可比矩阵来进行迭代计算,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速度。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基础工作,主要用于计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流动情况。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得到电力系统的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关键参数,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规划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

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基于电力系统的能量守恒原理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平衡方程组来描述系统中各节点间的电压和功率流动关系。

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可简述为以下三个步骤:1.建立节点电压方程: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将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流状况表达为节点电压和导纳矩阵之间的乘积关系。

2.建立功率平衡方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将电力系统中各支路的功率流动表达为节点电压和导纳矩阵之间的乘积关系。

3.解算节点电压:通过求解节点电压方程组,得到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值。

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常用方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常用的方法有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和快速潮流法等。

其中,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是一种基于节点电压的迭代算法,通过在每一次迭代中更新节点电压值来逐步逼近系统潮流平衡状态。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是一种基于节点电压和节点功率的迭代算法,通过在每一次迭代中同时更新节点电压和节点功率值来逼近系统潮流平衡状态。

快速潮流法则是一种通过行列式运算直接求解节点电压的方法,对于大规模复杂的电力系统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三、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应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中有广泛应用。

具体应用包括:1.电力系统规划:通过潮流计算可以预测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流动情况,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扩建提供参考依据。

2.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潮流计算可以帮助分析系统中节点电压偏差、功率瓶颈等问题,为系统的稳态和暂态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3.运行状态分析:潮流计算可以实时监测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流动情况,为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提供参考。

08.第三章电力系统潮流分析与计算(第六讲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08.第三章电力系统潮流分析与计算(第六讲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η
& 的方向! 1、S C
2、 U、Z等是同一电压等级的数值
21
环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 的弊与利: S C
Q Q
不送入负荷, 产生功率损耗(经济性) 可调整潮流分布—强制分布(可控性)
功率分点一样选!
22
四、闭式网的分解与潮流分布 (工程师的思路?)
Q
在功率分点 (一般为无功分点)将闭式网解开, 分成两个开式网,分别计算。 按开式网计算时,有用的功率是分点处的两个 功率,其余功率要在考虑功率损耗后重新计算。
& =S & −S & S 12 A1 1
19
环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 = U N ( U A1 − U A2 ) = U N d U 环网有无循环功率?S C ∗ ∗ ZΣ ZΣ
∗ ∗ ∗
& = S A1 & S A2 =
& Z S ∑ m m
m =1 n
n


& U 2 △U2
电压偏移
U1 − U N = × 100% UN
& =U & −U & 电压降落 dU 1 2
Q2X U2 PX δU 2 ≈ 2 U2 ∆U 2 ≈
高压输电系统中 X >> R (作业?)
Q2X U2 P X/U 2 δ1 ≈ tg −1 2 U 2 + ∆U 2 U1 ≈ U 2 +
& = U ∠0 0 U 令: 1 1
P1 R + Q1 X P1 X − Q1 R & dU 1 = +j U1 U1 & U 2 δU1 −1 & = (U − ∆U ) − jδU δ 2 = − tg U 2 1 1 1 U1 − ∆U1 & dU 1

第3章作业答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已修订)

第3章作业答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已修订)

第三章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3-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就是对给定的系统运行条件确定系统的运行状态。

系统运行条件是指发电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或极端电压),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

运行状态是指系统中所有母线(或称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所有线路的功率分布和功率损耗等。

3-2 电压降落是指元件首末端两点电压的相量差。

电压损耗是两点间电压绝对值之差。

当两点电压之间的相角差不大时,可以近似地认为电压损耗等于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电压偏移是指网络中某点的实际电压同网络该处的额定电压之差。

电压偏移可以用kV表示,也可以用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电压偏移=一V N 100%V N功率损耗包括电流通过元件的电阻和等值电抗时产生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施加于元件的对地等值导纳时产生的损耗。

输电效率是是线路末端输出的有功功率P2与线路首端输入的有功功率R之比。

输电效率100%P13-3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可以表示为• • • • •V1 -V2 jX I 、V式中,-V2和V2分别称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

从电压降落的公式可见,不论从元件的哪一端计算,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计算公式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元件两端的电压幅值差主要有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决定,电压的相角差则由横分量决定。

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电抗要远远大于电阻,即X R,作为极端的情况,令R = 0,便得V 二QX/V,V = PX /V上式说明,在纯电抗元件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是因传送无功功率而产生的,而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则是因为传送有功功率产生的。

换句话说,元件两端存在电压幅值差是传送无功功率的条件,存在电压相角差则是传送有功功率的条件。

3-4 求解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潮流计算问题的思路是,将该问题转化成已知同侧电压和功率的潮流计算问题。

首先假设所有未知点的节点电压均为额定电压, 从线路末端开始,按照已知 末端电压和末端潮流计算的方法,逐段向前计算功率损耗和功率分布,直至线路 首端。

第3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3.1 概述§3.2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3.3 潮流计算的

第3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3.1    概述§3.2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3.3    潮流计算的

A j I&ij X V & j I&i j R
D
图3-2 向量图
2020/5/19
§3.2.1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当输电线路不长,首末两端的相角差不大时,近似
地有:
V &i B
Vi Vj V
I&i j
A j I&ij X V & j I&i j R
D
图3-2 向量图
2020/5/19
§3.2.1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2020/5/19
1 近似功率重叠原理
如果忽略功率损耗,认为各点电压都等于V 则在以上两式中两边各乘以 V N ,则得到
N
,
*
S1
Z2 Z1 Z2
*
S
V&1 Z1
V&2 Z2
VN
V
&
1
1
ZI
V &3
Z II
SI
3
S II
V &2
2
*
S2
Z2 Z1 Z2
*
S
V&1 Z1
V&2 Z2
VN
I
1
jX
V&2 P2 jQ2
I&1 2 2
2020/5/19
§3.2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最基本的网络元件:输电线路、变压器
• §3.2.1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 §3.2.2变压器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2020/5/19
§3.2.2变压器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如图3.4的模型,串联支路计算方法与线路完全 相同,并联支路的损耗: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S%Y1
S%Y 2
S%ZT S%YT
基于末端功率和首端电压的功率分布计算举例
S%ZL
S%Y1
S%Y 2
S%ZT S%YT
基于末端功率和首端电压的功率分布计算举例
g
UA
g
g
dUL
UB
S%Y1
S%Y 2
g
dUT
g
g
U C U C
S%YT
基于末端功率和首端电压的功率分布计算举例
电力线路的电压计算
——参考首端电压的电压降落横分量与纵分量
电力线路的电压计算
——电压质量指标
线路的潮流计算例题
S1 P1 jQ1
+
Y
U1
2

Z=R + jX
S2 P2 jQ2
+
Y
2
U2

已知: U&2 11o, S%2 1 j1,Y / 2 j1, Z 1 j1
S%z dU& S%Y 2
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计算
——理论计算公式
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计算 ——常用的基本概念*
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计算
——基于年负荷损耗率的工程计算法
年负荷率低时k取小值
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计算
——输电效率与线损率
或网损率
电力线路运行状况的分析 ——空载线路的首末端电压
U&1 R jX U&2
基于末端功率和首端电压的功率分布计算举例
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
——简单环形网络的定义
• 环形网络(闭式网络):任何负荷都能从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方向得到功率,包括环网和双端(电源)供电 网络。

第三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手算)

第三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手算)
• 损耗对电力系统运行实不利的: – 迫使投入运行的发电设备容量大于用户的实际负荷
• 多装设发电机组 • 多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
– 损耗产生的热量会加速电气绝缘的老化
• 损耗过大时,可能因过热而烧毁绝缘和融化导体,致使 设备损坏,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输电效率
• 定义: 线路末端输出有功功率P1与线路始端输入有功功率P2 的比值,常以百分值表示。
• 提出疑问: – 如果已知的是节点1的电压和负荷,如何求解? – 如果是容性负荷怎么办?
假设:已知首端功率和电压,负荷为感性,求末端电压
• 线路的末端电压为:



U2 U1ZI
• 将电流用功率表示:

I

S1

U
1
*
P1
jQ1
*
U1
只是换了下标,公 式形式与前一样



U U1U 2
(2)当负荷为容性时,电流相量超前电压相量,如图(b)。
S ~U •IUejIej UIej
UIcosjU IsinPjQ
式中
2.三相负荷
(1)感性三相负荷 S ~ 3 S ~ 3 U I c j 3 U o I s s i 3 U c n j o 3 U I s s P i j I n
BⅠ
BⅠ
22
• c简化等值电路图
d BⅢ
RⅢ jX Ⅲ SLc
SLb
RⅡ jXⅡ
RⅠ jXⅠ a
c Bc
b Bb
BⅠ
SLa
2
2
2
2
Bc BⅢ BⅡ 222
Bb BⅡ BⅠ 2 22
3、计算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潮流计算基础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潮流计算基础

知量而预先给定。也即对每个节点,要给定两个变量为已
知条件,而另两个变量作为待求量。
第三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8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一、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

潮流计算用节点

PV节点 PQ节点 平衡节点
平衡节点的电压相角一般作为系统电压相角的基准。
第三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9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二、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H ij H
ji
, N ij N ji , M
ij
M
ji
, L ij L ji

☺雅克比矩阵J的元素 雅可比矩阵的元素都是节点电压的函数,每次迭代,雅
可比矩阵都需要重新形成。
第三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17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修正方程式的特点
☺分块雅克比矩阵 将修正方程式按节点号的次序排列,并将雅可比矩阵分块,
(l)节点间相位角差很大的重负荷系统; (2)包含有负电抗支路(如某些三绕组变压器或线路串联电容等)的系统; (3)具有较长的辐射形线路的系统; (4)长线路与短线路接在同一节点上,且长短线路的长度比值很大的系统。
第三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5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目标函数
n j j 1

* Pi jQ i U i Y ij U
U
i
U ie
j
极坐标形式潮流方程
Pi U i U j ( G ij cos ij B ij sin ij )
j i
i
1, 2 , , n
PQ、PV节点
☺ 直角坐标形式
Pis

j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j B1
j B1
2
2
A
S~1
S~LDb
b
j B2 j B2 22

~ S2
S~LDc
c
Z1
Z2

j
B1 2
U
2 A
~

j
B1 2
U
2 b
SLDb

j
B2 2
U
2 b

j
B2 2
U
2 c
S~LDc
~
A SA
~ S1
S~1
S~1 b S~2
S~2
S~ 2
c
Z1
Z2
U C

j
B1 2
U
2 A
且有, U2 (U1U1)2U12
注意:此时 U 2U2()
tg1 U1
U1 U1
U1
U 1

jU1
dU1
d
U
2
U 2
说明: 前述式中的U 和S~PjQ均为同一侧的值;
若已知量为三相(单相、标么)复功率和线 (相、标么)电压,则结果为线(相、标么) 电压之差。
~ Sb
S~ c
其中 S~c S~2 S~LDc jB22Uc2 (1) 已知S ~b S~L S ~LD,DbS ~bLjB D 21 ,U cU b c2 ,jB 求22U S~b2A,UA
利用电力线路和变压器功率损耗及压降公式直接计算。
功率:S~2P22UC 2Q22(R2jX2), S ~2S ~2 S ~2, S~1S~2S~b
两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代数差):U2 U1 用百分数表示:U2 U1 100%
UN
2. 电压偏移
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U UN
用百分数表示:U%UUN 10% 0
UN
§3-1 基本概念
三. 功率损耗
1. 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
U 1 S~1 ① S~1 S~2
I 1
I1 Z
§3-1 基本概念
一. 电压降落
U 1
Z I U 2
ZR jX----一相阻抗
① S~1
S~2 ②
U ----相电压
~ SLD
S~ ----单相功率
电压降落:网络元件首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
U 1U 2(RjX )I
又:S~2
U2


I
P2 jQ2
I

P2
jQ2
B1 2
U
2 N
S~ b
S~ c
S~2

PC2 QC2 UN2
Z2,
~ ~~ S2S2SC,
S ~1S ~2S ~b,
b.S~正1 推P1电2U压N2Q1:2 Z1,
S ~1S ~1 S ~1,S~A
~ S1 j
B1 2
UN2
Ub Uc
((U U 以A b上 两U U 步A b))2 骤2 只U U 是A 2 b2完成 U U 第b A一 P P 轮2 1R R 2 的1U U b A Q 计Q 2 1X X 算1 2,,,U U 为b A 提P P 2 1 高X X 2 1 U U 精 b A Q Q 度1 2R R ,1 2
运算负荷:S ~bj Q B 1 S0,
~ Sc
jQB2,
S ~dS ~LD jQ B2
则问题转化为 U A,S ~b,S ~c,S ~d作为已知的潮流问题。
A S~A S~1 Z 1 S~1 b S~2 Z T c
c Z2
d
U A
S~1
~ SZT
K :1
S~ 2
§3-2 开式网络的潮流分布
§3-2 开式网络的潮流分布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开式、环形、两端供电网
一. 同一电压等级开式网的计算 ---本节计算的核心基础
1. 计算网络元件的参数 用有名值或标幺值表示元件参数; 作出等值电路。
2. 潮流计算
A Z1
A
U A
b
b
~ SLDb
Z2
c
U C S~LDc
电压: U2

P2R2 Q2X2 UC
,
U2

P2X2 Q2R2 UC
Ub (UCU2)2U2 2
b
tg1
U2
UC U2
~
A SA
~ S1
S~1
S~1 b S~2
S~2
S~ 2
c
Z1
Z2
功率:
j
B1 2
U
2 A
S~1P12Ub2Q12(R1jX1),
S ~ 2 S ~ 2 S ~ Y 2 3 0 j1.4 0 M 7 VA
又 S ~ZP 2 2U 2 2Q 2 2(RjX )1.8 2j2.8M 5 VA
U 1 S~1 ① S~1 S~Z
S~ 2

~ S2
U2 10k6V
I 1
I1
Z
I2
第3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3-1 基本概念
潮流计算(Power flow) 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电压、(各支路)有 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稳态分布。
计算目的 服务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与规划设计; 分析和评价电网运行的安全经济和可靠性。
计算方法 人工手算:适用于简单系统; 计算机:适用于所有简单和复杂系统。
线路较短时两端电压相角差一般不大,可近 似认为:
U2U2U2 U1U1U1
即可忽略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对于高压输电网,X>>R,
UPRQXQX UU
UPXQRPX
UU
交流线路功率传输与线路端电压的关系
§3-1 基本概念
二. 电压损耗、电压偏移(衡量电压质量的指标) 1. 电压损耗
~ S 3 S~2
~
jQB1
Sb
~
~
Sc
Sd
反推功率:S~2

Pd2 Qd2 UL22N

Z2,
S~ZT
P22 Q22 UL21N

ZT ,
S~1

P12 Q12 U2
L1N

Z1,
正推电压:Ub (UAUb)2Ub2, Uc (UbUc)2Uc2, Ud (UcUd)2Ud2,
jB
S~Y 1
2
S~ 2 ②
I2
jB 2
~ S2
U 2
S~Y 2
已知末端S~ 2 ,U 2
求阻抗中的功率 损耗 S~2 ;
S~2
(I2)2Z(U S22)2Z
P22 Q22 U22
(R
jX)
同理,若已知首 端S~1 和U 1 ,则有
S ~2 (I1 )2ZP12U 12Q1 2(RjX )
可重复以上步骤,且在计算功率损耗时需利用前一轮b 步骤求得的节点电压值。
总结:
说明: 对于地方性开式网(≤35kV,≤20km)
忽略网络元件的并联导纳支路; 忽略电压降落的横分量δU; 忽略网络的功率损耗;
公式中用额定电压代替实际电压。
§3-2 开式网络的潮流分布
二. 多电压等级开式网的潮流计算

代 入
U2
得:U1U2
(RjX)
P2jQ2 P2RQ2Xj
P2XQ2R

U2
U2
U2
1. 若已知末端电压 U 2U 2ej0U 2 0及末端功率
P2、Q 2 ,求首端电压 U 1

U2

U 2
U1U2
(RjX)
P2jQ2 P2RQ2Xj
知首端参数求末端,同理可求解。
~
A SA
~ S1
S~1
S~1 b S~2
S~2
S~ 2
c
U A
Z1
Z2
(2)

j B1
~2
U
2 A
已知末端 SLDc、首端
S~
U
b
A

S~ c
S~LDb,求 S~A,U c
由末端向首端逐段计算功率。
注意:计算功率损耗时,公式中的电压均由额
定电压U N 代替,即
b Z T c K :1 c Z 2
d
j B1 j B1 22
jQ
j
B1 2
UB1A2
S~0
jQ
j
B1 2
UBb12
jQ
j
B2 2
BU2c2
j B2 j B2 22
S~LD
jQ
j
B2 2
BU2d2
若已知首端电压、末端功率,求潮流分布,则可
化简:令 j Q B 1jB 2 1U L 21N ,j Q B 2jB 2 2U L 22N
§3-1 基本概念
四. 运算负荷功率和运算电源功率(相对于某节点) 1. 运算负荷(功率)
由该节点流出网络(负荷取用或损耗掉)的 等值功率;流出为正。 2. 运算(电源)功率 由该节点注入网络(电源提供)的等值功 率;流入为正。 某节点的运算负荷实际上等于负的该节点 的运算功率。
第3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jB
jB
S ~LD 3 0j1M 5 VA
2
2
S~Y 1
S~Y 2
S ~ 1 S ~ 2 S ~ Z 3.8 1 2 j1.3 3 M 2 VA
要求S~Y1 j B2U12, 需先从已知端求电压U 1 :
U 2P 2 R U 2 Q 2 X,UP 2 X U 2Q 2 R U1 (U2U2)U22
S~Y1 即可求得,S ~ 1S ~ 1 S ~ Y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