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海岳名言》原文与译文(节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芾《海岳名言》原文与译文(节录)
米芾简介和解题:
米芾(一零五一年—一一零七年),北宋书画家。

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

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河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曾任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

又因狂放,并有洁癖,也叫他“米颠”。

能诗文,擅书画,精于鉴别,好收藏名迹。

行草书能取前人所长,尤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存世法书有《苕溪诗》、《蜀素帖》、《虹县诗》、《向太后挽词》等,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海岳名言》一卷,皆其平日论书之语,常有独到处。

于古人多所讥贬,其中有过刻处,后人已有批评。

其心得既深,所言运笔布格之法,实能脱落蹊径,为书家之圭皋,信临池者所宜探索者。

米芾《海岳名言》原文与译文(节录)(2)
原文: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

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

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

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

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

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江南吴皖、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有古意,吾儿友仁大隶题榜与之等。

又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辨。

门下许侍郎尤爱其小楷,云:“每小简可使令嗣书。

”谓友知也。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

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葛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

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

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

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

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

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

自柳世始有俗书。

唐官诰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

开元已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

开元已前古气,无复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

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

僧虔、萧子云传锺法,与子敬无異,大小各有分,不一伦。

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

唯吉州庐山题名,题讫而去,后人刻之,故皆得其真,无做作凡俗之差,乃知颜出於褚也。

又真迹皆无蚕头燕尾之笔,与郭知运《争坐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

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其弟公绰乃不俗於兄。

筋骨之说出於柳,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后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

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

要须如小字,锋
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

自古及今,余不敏,实得之。

榜字固已满世,自有识者知之。

译文:
逐一观看前贤论书,引证迂阔不切合实际,比拟奇诡狡诈,如“龙跳天门,虎卧凤胭”,是什么样的语言!有人运用词语求工,离开法度很远,无益学书的人。

所以我所论,要在符合对象的实际,不作过分的言词。

我写小字行书,有如大字。

只有我家收藏的真迹跋文,有时有这种字,不必与求书者。

心里既然注意这一点,随意下笔,皆得自然,皆当古朴雅致。

壮年未能成一家之功业,人说我的书迹是汇集古字,因为取法众多长处,总括而成。

到老,才自成一家,人见了我的字,不知以何为师了。

江南吴皖、登州工子韶大隶所题写的匾额,充溢古人的思想情趣,我儿子尹仁用大隶所题写的题额与他们同样。

又小儿子尹知我的名字写碑与我亲手写的大字更没有区别。

门下许侍郎尤爱他的小楷字,说:“当小简可使才德美好的儿子写。

”说尹知哩。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

老杜作《薛樱慧普寺》诗道:“美好三个大字,蛟龙危急相缠。

”今有石刻拓本能观看,乃是横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个拳头,伸臂而立,丑怪难形容。

由此论之,古人无真书大字明白了。

葛洪的“天台之观”飞白书,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欧阳询的“道林之寺”,寒酸俭音没有风采神韵。

柳公权的“国清寺”,大小不相称,用尽字的骨架和格局。

裴休直率真诚写牌额,乃有真正的意趣,不陷入丑怪。

写真字很容易,只有字的形体结构和气势难成,说不如画i十数的筹码,字的各部分搭配得都很合适,书势就活了。

字的八面,一只有当真楷见到,字的大小各自有分别。

智永作书有八面,已少钟法。

丁一道护、欧阳询、虞世南的书迹始匀称,古法没有了。

柳公权学欧,不如远甚,而成为丑怪恶札的祖师。

从柳时开始有平庸的品格不高的书。

唐代官诰流传于世间的,是褚遂良、陆柬之、徐峤之的字,无有不俗的。

开元以来,因为明皇字体肥俗,才有徐浩因合当时君王所好,经生的字也从此肥粗。

开元以前古朴雅致的书风,不再有了。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妥当。

徐浩的字大小一律,犹如官府文书中的楷字。

僧虔、萧子云传授钟法,与子敬没有不同,大小各有分别,不一律。

徐浩为颜真卿招纳的门客,书的气韵从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使小,小字扩展使大,不是古人书风了。

石刻不可学,只是自己的书使人刻,已不是自己的书了,所以必须真迹观阅,才有趣。

如颜真卿,常使家童刻字,因领会主人意思,修改波撇,致使大失真。

只古州、庐山题名,题署完毕而去,后人刻之,因此都得他的真迹,没有做作凡俗的差别,才知颜出于褚。

又真迹都没有蚕头燕尾的笔迹,与郭知运的《争座位帖》,有篆摘笔法的气韵,颜的出色构思了。

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的祖师,柳的兄弟公绰乃不俗于兄。

筋骨之说出于柳,世人只以为笔力雄健为筋骨,不知笔力不雄健自有筋骨。

大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褚遂良的小字如大字:其后抄缮经书的效法,间或有达到妙境的;大字如小字,未见过。

世人大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没有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

重要必须如小字,笔锋与气势齐全.全无做作乃佳。

从古到今,我不才,实有之。

题写在匾额上的字久已满世界,自然有见识的人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