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

合集下载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

闻⼀多《死⽔》的鉴赏闻⼀多《死⽔》的鉴赏 《死⽔》是现代诗⼈闻⼀多创作的⼀⾸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度、多层⾯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以下是闻⼀多《死⽔》的鉴赏,欢迎阅读。

死⽔ 闻⼀多 【原诗】 这是⼀沟绝望的死⽔,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酵成⼀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沫; ⼩珠笑⼀声变成⼤珠, ⼜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沟绝望的死⽔, 也就夸得上⼏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算死⽔叫出了歌声。

这是⼀沟绝望的死⽔, 这⾥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最能代表闻⼀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死⽔》赏析 【鉴赏】 《死⽔》是最能代表闻⼀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

闻⼀多是我国现代⽂学史上集诗⼈、学者和⾰命⽃⼠于⼀⾝的重要诗⼈。

1922年,诗⼈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

在异国的⼟地上,诗⼈尝到了华⼈被**、歧视的⾟酸。

1925年,诗⼈怀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

然⽽,回国后呈现在他⾯前的祖国却是⼀幅令⼈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以⾄于诗⼈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极度的愤怒。

《死⽔》⼀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创作于1925年的《死⽔》,是⼀⾸充满着对⿊暗社会的诅咒与彻底不妥协的战歌。

诗⼈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由衷的希冀从美国归来,但⿊暗的社会现实令他痛⼼与失望。

炽烈的情感被冷酷的社会现实凝固,⽽构起诗⼈脑海中的“死⽔”形象。

“死⽔”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沤得发绿,没有活⼒,绝望呆滞。

通过这⼀沟“死⽔”倾泻了诗⼈迸发出的愤怒与痛苦。

诗歌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对旧社会的诅咒不仅仅是主观情感的宣泄,⽽是狠狠的揭露与批判。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与“死⽔酵成⼀沟绿酒”等诗句正是诗⼈⽤以再现令⼈恶⼼的`社会本质,所谓是⼊⽊三分! 《死⽔》的笔触是⾟辣⽽细腻的。

闻一多《死水》原文

闻一多《死水》原文

闻一多《死水》原文导语:《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死水原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作品原文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1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2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3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作品注释?一沟绝望的死水:比喻在军阀统治下黑暗腐败的旧中国。

?清风: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

漪沦:细波。

?破铜烂铁:指破旧锈烂的铜铁器。

4?翡翠:玉器。

?罗绮:丝绸衣裳。

?霉菌:真菌。

?酵:有机物由于某些菌或酶而分解。

?鲜明:指色彩明亮。

?丑恶:丑秽邪恶。

开垦:指开创某种事物。

作品赏析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

5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

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正如一沟绝望的死水。

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

诗的第二句,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是与死水相对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

然而,这些新鲜的东西却引不起死水的半点反应。

清风吹处波不生,可见死水已沉寂到了极点。

这一句是对死水的更进一步的描绘。

诗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

现实既然如此黑暗,让人绝望,倒不如让它彻底腐烂发臭,也许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烂得更快、更透,旧的彻底死亡了,新的才会成长得更茁壮。

这两句诗,又表现了诗人激愤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闻一多的《死水》赏析

闻一多的《死水》赏析

闻一多的《死水》赏析闻一多的《死水》赏析闻一多在我国新诗创作理论建设上很有,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

下面请欣赏闻一多的《死水》赏析!闻一多的《死水》赏析《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

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

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国主义红线。

诗集《红烛》是闻一多第一本诗集,这个诗集中不少作品反映了诗人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异国他乡的孤寂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其中,《太阳吟》写得很有特色。

诗人借助的翅膀,寄情于太阳,向它倾诉了思乡恋国的衷肠。

诗集《死水》所收辑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都要比《红烛》集中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

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读者无论何时读到这些作品,都会为之动情、颤栗。

闻一多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他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过于散漫自由,因此提倡一种新格律诗。

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这使得他的诗大多有富于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

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辱、歧视的辛酸。

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

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死水》闻一多 全文及赏析

《死水》闻一多 全文及赏析

《死水》闻一多全文及赏析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写于 1925 年 4 月。

这首诗通过对“死水”这一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诗的第一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开篇就给“死水”定下了基调——绝望、毫无生机。

清风都无法吹起它的波澜,足见其死寂的程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诗人以一种近乎戏谑的口吻,说不如让这死水更加污浊不堪,这种反讽更加凸显了对现实的绝望和无奈。

第二节,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死水中的“丑态”。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在这看似“美丽”的描绘背后,实则是对丑恶的深刻揭露。

铜绿成翡翠、铁锈似桃花、油腻如罗绮、霉菌像云霞,这些反常的、扭曲的“美”,恰恰反映了现实的腐朽和堕落。

第三节,“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诗人继续发挥奇特的想象,将死水比作绿酒,白沫比作珍珠,看似美好的表象下,却隐藏着被破坏和吞噬的命运。

花蚊的出现,更是给这一画面增添了一份丑恶和混乱。

第四节,“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里的“鲜明”并非真正的美好和光明,而是一种虚假的、表面的繁华。

青蛙的叫声在死水中响起,非但没有带来生机,反而更显这环境的死寂和压抑。

第五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这黑暗现实的决绝态度。

闻一多《死水》原文

闻一多《死水》原文

闻一多《死水》原文导语:《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死水原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作品原文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1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2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3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作品注释?一沟绝望的死水:比喻在军阀统治下黑暗腐败的旧中国。

?清风: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

漪沦:细波。

?破铜烂铁:指破旧锈烂的铜铁器。

4?翡翠:玉器。

?罗绮:丝绸衣裳。

?霉菌:真菌。

?酵:有机物由于某些菌或酶而分解。

?鲜明:指色彩明亮。

?丑恶:丑秽邪恶。

开垦:指开创某种事物。

作品赏析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

5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

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正如一沟绝望的死水。

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

诗的第二句,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是与死水相对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

然而,这些新鲜的东西却引不起死水的半点反应。

清风吹处波不生,可见死水已沉寂到了极点。

这一句是对死水的更进一步的描绘。

诗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

现实既然如此黑暗,让人绝望,倒不如让它彻底腐烂发臭,也许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烂得更快、更透,旧的彻底死亡了,新的才会成长得更茁壮。

这两句诗,又表现了诗人激愤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闻一多的死水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的死水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的死水原文及赏析闻一多的死水原文及赏析《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闻一多的死水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闻一多的死水原文及赏析1《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

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赏析】《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闻一多《死水》的鉴赏《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以下是闻一多《死水》的鉴赏,欢迎阅读。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1死水闻一多【原诗】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死水》赏析【鉴赏】《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革命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

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歧视的辛酸。

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

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创作于1925年的《死水》,是一首充满着对黑暗社会的诅咒与彻底不妥协的战歌。

诗人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由衷的希冀从美国归来,但黑暗的社会现实令他痛心与失望。

炽烈的情感被冷酷的社会现实凝固,而构起诗人脑海中的“死水”形象。

“死水”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沤得发绿,没有活力,绝望呆滞。

通过这一沟“死水”倾泻了诗人迸发出的愤怒与痛苦。

诗歌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对旧社会的诅咒不仅仅是主观情感的宣泄,而是狠狠的揭露与批判。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与“死水酵成一沟绿酒”等诗句正是诗人用以再现令人恶心的社会本质,所谓是入木三分!《死水》的笔触是辛辣而细腻的。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

闻一多《死水》的鉴赏《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以下是闻一多《死水》的鉴赏,欢迎阅读。

死水闻一多【原诗】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死水》赏析【鉴赏】《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革命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

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歧视的辛酸。

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

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创作于1925年的《死水》,是一首充满着对黑暗社会的诅咒与彻底不妥协的战歌。

诗人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由衷的希冀从美国归来,但黑暗的社会现实令他痛心与失望。

炽烈的情感被冷酷的社会现实凝固,而构起诗人脑海中的“死水”形象。

“死水”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沤得发绿,没有活力,绝望呆滞。

通过这一沟“死水”倾泻了诗人迸发出的愤怒与痛苦。

诗歌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对旧社会的诅咒不仅仅是主观情感的宣泄,而是狠狠的揭露与批判。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与“死水酵成一沟绿酒”等诗句正是诗人用以再现令人恶心的`社会本质,所谓是入木三分!《死水》的笔触是辛辣而细腻的。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死水赏析闻一多大师在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你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它吗?下面是有店铺为你整理的闻一多《死水》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你!闻一多《死水》原文欣赏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闻一多《死水》赏析一《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

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

《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闻一多《死水》赏析二创作于1925年的《死水》,是一首充满着对黑暗社会的诅咒与彻底不妥协的战歌。

死水 闻一多创作诗歌

死水 闻一多创作诗歌

死水闻一多创作诗歌
《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死水》每节押韵,读起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外形方正整齐,形成均衡美、对称美;注意挖掘语作品原文。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死水》诗歌原文获取更多信息。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死水》赏析闻一多《死水》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闻一多《死水》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闻一多《死水》赏析篇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

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选自《闻一多诗文选集》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死水》赏析一:《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闻一多《死水》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死水》原文及赏析

闻⼀多《死⽔》原⽂及赏析 栏⽬为⼤家整理的闻⼀多《死⽔》原⽂及赏析,欢迎阅读。

死⽔ 这是⼀沟绝望的死⽔,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层,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酵成⼀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沫; ⼩珠们笑声变成⼤珠, ⼜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沟绝望的死⽔, 也就跨得上⼏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算死⽔叫出了歌声。

这是⼀沟绝望的死⽔, 这⾥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九⼆五年四⽉ 选⾃《闻⼀多诗⽂选集》第⼀辑,⼈民出版社,1955年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闻⼀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中国现代著名诗⼈、学者和民主战⼠。

幼年爱好古典和美术。

1913年考⼊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研习绘画、⽂学。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部诗集《红烛》。

1946年7⽉15⽇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鲜⾎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闻⼀多的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艺术上,闻⼀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节和谐,具有较⾼的艺术成就。

《死⽔》赏析⼀: 《死⽔》赏析⼀: 《死⽔》是闻⼀多的重要代表作之⼀。

1925年诗⼈回国后,⽬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的惨状,产⽣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这⼀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度、多层⾯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中的“⼀沟绝望的死⽔”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诗⼈抓住死⽔之“死”,先写死寂、次写⾊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死水闻一多诗原文解析

死水闻一多诗原文解析

《死水》赏析一:《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

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

《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死水》赏析二:《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的最重要作品,闻一多是新月派诗词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

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首诗确实有绝望的情绪,如果深入体会,就有可能发现在讽刺、诅咒的后面,是希望“死水”早日死亡,“春水”早日诞生。

诗人那些冷嘲热讽的文字充满了疾恶如仇的破坏欲,有一股摧枯拉朽,扫荡旧世界的如火激情;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后面实际上是一种热切的呼唤,呼唤一种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呼唤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正义的新世界!《死水》赏析三:《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其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

闻一多《死水》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死水》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死水》原文及赏析现代诗栏目为大家整理的闻一多《死水》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选自《闻一多诗文选集》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死水》赏析一:《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死水》赏析《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首诗每节押韵,读起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外形方正整齐,形成均衡美、对称美;注意挖掘语言的色彩感,构成美丑迥异、富有暗示性的画面。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闻一多《死水》赏析,欢迎阅读!闻一多《死水》赏析《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

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

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

诗集《红烛》是闻一多第一本诗集,这个诗集中不少作品反映了诗人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异国他乡的孤寂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其中,《太阳吟》写得很有特色。

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寄情于太阳,向它倾诉了思乡恋国的衷肠。

诗集《死水》所收辑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都要比《红烛》集中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

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读者无论何时读到这些作品,都会为之动情、颤栗。

闻一多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他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过于散漫自由,因此提倡一种新格律诗。

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这使得他的诗大多有富于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

闻一多在我国新诗创作理论建设上也很有成绩,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

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欺辱、歧视的辛酸。

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

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闻一多 全文及解析

《死水》闻一多 全文及解析

《死水》闻一多全文及解析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 1925 年 4 月。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时期。

诗人以“死水”为喻,对腐朽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讽刺。

诗的第一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诗人直接点明主题,将社会现实比作一沟毫无生机的死水,连清风都无法吹起一丝波澜,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极度沉闷和死寂。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进一步强调了这沟水的污浊不堪,人们随意地向其中倾倒垃圾,毫无珍惜和爱护之心。

第二节,诗人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死水中的“铜绿”“桃花”“罗绮”“云霞”等看似美好的景象。

然而,这些都是腐朽和丑陋的产物。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铜绿和铁锈被说成是翡翠和桃花,油腻和霉菌被形容为罗绮和云霞,这种反讽的手法,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表面的虚假繁荣和内在的腐朽堕落。

第三节,“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诗人将死水想象成发酵的绿酒,白沫如同珍珠,然而这看似美好的表象却被花蚊的破坏所打破。

这里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势力和不良现象会破坏那些短暂的、表面的美好。

第四节,“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诗人再次强调了死水的绝望本质,即使有几分表面的鲜明,也无法改变其腐朽的实质。

闻一多代表作《死水》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代表作《死水》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代表作《死水》原文及赏析《死水》原文: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赏析:《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

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正如”一沟绝望的死水”。

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

诗的第二句,“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是与“死水”相对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

然而,这些新鲜的东西却引不起“死水”的半点反应。

清风吹处波不生,可见死水已沉寂到了极点。

这一句是对“死水”的更进一步的描绘。

诗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

现实既然如此黑暗,让人绝望,倒不如让它彻底腐烂发臭,也许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烂得更快、更透,旧的`彻底死亡了,新的才会成长得更茁壮。

这两句诗,又表现了诗人激愤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细致描绘,具体形象地揭露出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

在这几节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鲜明的色彩描写以及讥讽的笔触,逐步深入地写出了扔进破铜烂铁、泼入剩菜残羹后死水的进一步变化。

论闻一多的《死水》优秀7篇

论闻一多的《死水》优秀7篇

论闻一多的《死水》优秀7篇论闻一多的《死水》篇一nbspnbspnbspnbsp一、教学目标nbspnbspnbspnbspnbsp(-)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nbspnbspnbspnbspnbsp(二)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nbspnbspnbspnbspnbsp(三)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nbspnbspnbspnbspnbsp(四)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nbspnbspnbspnbspnbsp二、难点、重点分析nbspnbspnbspnbspnbsp(一)《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nbspnbspnbspnbspnbsp分析: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nbspnbspnbspnbspnbsp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升月。

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提前回国的前夕。

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

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记菊)等。

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nbspnbspnbspnbspnbsp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结”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

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结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

闻一多《死水》赏析(通用5篇)

闻一多《死水》赏析(通用5篇)

•••••••••••••••••闻一多《死水》赏析(通用5篇)闻一多《死水》赏析(通用5篇)散文,汉语词汇。

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闻一多《死水》赏析篇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① 选自《闻一多诗文选集》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死水》闻一多

《死水》闻一多







(二)层次分析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思考: 死水具有什么特点? 凝滞、肮脏、毫无生气
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失望、激愤、厌恶
第一层:诗人对 “死水”一般旧 中国腐败现实的 激愤之情。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一)写作背景

1930年,内战期间人民家园被毁,幸存的人们在废墟中寻找东西。
1926年内战,北京地区,难民和乞丐聚集在救世军门口。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在异 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 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回 国。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 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 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在死水中破铜烂铁、 剩菜残羹之后,死水 发生的变化,属于静 态描写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在死水中破铜烂铁、 剩菜残羹之后,死水 发生的变化,属于动 态描写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在死水中破铜烂铁、剩菜残羹之 后,死水发生的变化,以声衬静, 反衬出死水的死寂。
第二层(第二三四 节):诗人对“死 水”进行细致描绘, 揭露腐朽颓败的社 会现状,表达对旧 中国憎恶、愤怒、 嘲讽。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水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
死 水
闻一多
学习目标:
一、了解反讽手法的运用
二、通过诵读感受《死水》的 “三美”
三、揣摩诗中的复杂感情
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伟大 的爱国主义者。 1922年7月赴美国学习美术和文学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5月归国 1926年4月发表诗歌《死水》
1928年出版诗集《死水》
1946年7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再读二、三节,感受诗歌的“绘 画美”
翡翠—绿—铜锈
桃花—红—铁锈
色彩
罗绮、云霞—色彩斑斓—油腻和 霉菌 绿酒—绿—绿藻 珍珠—白—白沫
思考三:死水象征什么?
创作背景:
自1916年袁世凯死 后,他生前所统领的 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 直系和奉系三大派系,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 派系。他们都在帝国 主义的支持下各据一 方。为了争夺势力范 围,军阀之间混战难 免,而百姓则成为最 大受害者。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翡翠
桃花
罗绮 云霞
反语讽刺,是为了揭 露、批判、讽刺、嘲弄
铜锈
反讽手法
铁锈
油腻 霉菌
绿酒
珍珠 歌声


绿藻
白沫 蛙叫
化丑为美
揭露丑恶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反讽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爱之深,恨之切。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思想感情:
一、对时代的痛恨、激愤与 诅咒
二、对祖国深挚的热爱
学习目标:
一、了解反讽手法的运用
二、通过诵读感受《死水》的 “三美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死 水
——黑暗的中国现实
思考四:面对这样的中国社 会,作者心中激荡着怎样的 感情?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痛恨 激愤 诅咒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留美期间所作诗歌:
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 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太阳吟》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忆菊》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思考一: 作者笔下这一沟死水是什 么样子?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死气沉沉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毫无生机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肮脏丑陋
思考二: 读二、三、四节,感受 作者如何来描写“死水”的 。
建筑美 (外形匀称均齐)
音乐美 (节奏、押韵、停顿 等和谐流畅)
听录音,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漪(yī)沦 翡(fěi)翠 霉菌(jūn) 残羹(gēng) 罗绮(qǐ) 酵(jiào)
诵读诗歌,感受“音乐美” 和“建筑美”。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 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唯心存大希望者,才有大绝望。 ——鲁迅
闻一多是前期新月派代表诗人, 提倡诗歌“三美”——绘画美、 建筑美、音乐美,是新格律诗运 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诗歌表现了对祖国和人民 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艺术上想象奇特, 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 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 美 主 张
绘画美 (色彩感的词藻,表 现出色彩浓郁的画面)
比喻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比喻、拟人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拟人、以动衬静
以动衬静
内忧外患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2日,冯玉
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 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 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 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 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 设施的无理要求 。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 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 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 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三· 一八惨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