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慢病简述
老年人常见疾病 百科知识
老年人常见疾病百科知识
老年人常见疾病是指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普遍的一些健康问题,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
了解老年人常见
疾病的百科知识对于老年人自身和他们的家人都非常重要。
1. 高血压,老年人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控制,
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
运动和药物治疗来控制。
2. 糖尿病,老年人中糖尿病患者较多,尤其是2型糖尿病。
控
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适量的运动是控制
糖尿病的关键。
3. 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密度逐渐减少,容易出
现骨质疏松症。
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补
充维生素D等都有助于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4. 心脏病,老年人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包括冠心病、心律失
常等。
保持心理健康,规律锻炼,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等都
是预防心脏病的重要措施。
5. 老年痴呆症,老年人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较为常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等。
保持社交活动、进行脑力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等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以上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的一些百科知识,希望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能够重视老年人健康,及时预防和治疗这些常见疾病,帮助老年人过上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人慢性病
慢性病是指使个体身体结构及功能出现病理改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的疾病。
1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种类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病、帕金森综合征、认知症等。
2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见慢性病护理相关知识。
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应及时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护理操作前应向老年人解释说明护理目的及措施并取得合作。
应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
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有身体不适或病情变化时应及时通知医师。
相关护理服务应及时、准确、客观、完整、规范记录,护理记录归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应加强宣教,提高老年人对所患慢性疾病的认识并指导老年人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应给予心理疏导,缓解老年人对所患疾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3高血压护理每日监测血压至少一次,掌握老年人血压变化规律,并做好相关记录。
老年人如有血压升高、头痛、呕吐、眩晕、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
指导老年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脑缺氧、跌倒、骨折等。
提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督促老年人戒烟酒,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鼓励老年人多吃水果、蔬菜,预防便秘。
提醒老年人生活规律、定时作息。
指导老年人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适宜的运动方式锻炼身体,避免劳累。
督促肥胖老年人减轻体重。
4糖尿病护理为老年人提供糖尿病饮食,指导老年人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食。
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指导其适量、规律运动,避免空腹运动。
定时为老年人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掌握其身体情况。
观察老年人有头晕、心慌、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师。
指导并帮助老年人注射胰岛素。
指导老年人预防低血糖发生,外出及运动时携带饼干、糖果等。
应指导老年人每天观察足部皮肤,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并通知医师。
指导老年人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口腔、会阴、足部卫生,防止感染。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老年慢性病是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较长,一般没有病因治疗的慢性疾病。
老年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中风、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
老年慢性病管理的重点是预防与控制。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评价老年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管理效果。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1. 血压指标: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通过监测血压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 血糖指标:糖尿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老年人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3.9-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为<10.0mmol/L。
通过监测血糖指标,可以评价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 血脂指标:高血脂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脂类代谢异常防治指南,老年人的血脂控制目标为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通过监测血脂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
4. 心血管事件预防指标: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预防心血管事件是老年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监测心电图、心脏彩超、脑血管超声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5. 运动和饮食指标:老年患者的运动和饮食习惯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身体质量指数、运动情况、饮食结构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6. 心理状态指标:老年慢病患者常常伴随有情绪障碍和精神问题,对心理状态的评估也是老年慢病管理的一部分。
通过心理问卷、心理评估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老年慢病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的。
全国老年人十大慢性疾病排行榜
适当运动等
心力衰竭
病因:高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 等
症状:呼吸困难、 水肿、乏力等
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预防:控制血压 、血糖、血脂等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
04
内分泌代谢疾病
糖尿病
病因: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因素
危害: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眼 病等
播
乙型肝炎: 一种由乙型 肝炎病毒引 起的慢性传 染病,主要 通过血液、 母婴和性接
触传播
丙型肝炎: 一种由丙型 肝炎病毒引 起的慢性传 染病,主要 通过血液、 母婴和性接
触传播
艾滋病:一 种由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 引起的慢性 传染病,主 要通过血液、 母婴和性接
触传播
梅毒:一种 由梅毒螺旋 体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
治疗:戒烟、药物治疗、氧 疗等
预防:戒烟、避免空气污染、 加强锻炼等
支气管哮喘
症状:咳嗽、喘息、胸闷、 气短等
病因:遗传、环境、感染等 多种因素
治疗:药物治疗、吸入治疗、 免疫治疗等
预防:避免过敏原、戒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慢性支气管炎
病因:吸烟、空气污染、感染等 症状:咳嗽、咳痰、气喘等 治疗:药物治疗、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等 预防: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加强锻炼等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定义:睡眠质量差、 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中断等
睡眠障碍的原因:心理压力、 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
睡眠障碍的症状:失眠、多梦、 早醒、睡眠质量差等
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治疗:保持 良好的作息习惯、减轻心理压 力、改善睡眠环境等
011
其他慢性疾病
老年人五大病
老年人五大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于感冒、吸烟、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原因,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反复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
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咳嗽、喘鸣几乎终年不停,并呼吸困难,继续发展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在气候变化大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感冒后要及时就医;平时应少吃或忌食生冷、过咸、辛辣、油腻及烟、酒等刺激性的东西,减少或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多吃止咳、平喘、祛痰、温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栗子、百合、海带、紫菜等增强免疫力;居住的室内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床单、被褥、衣物要勤于更换和清洗,减少过敏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利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二、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其发病原因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致。
高血压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会导致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病变,从而产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害极大。
老防治措施:年人应特别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热能和体重,减少脂肪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宜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摄入足量的钾、镁、钙;戒烟酒或严格限制烟酒;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不同运动方式,控制好血压,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绪的调整,减少精神压力。
三、冠心病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而引起,病变的根源在于患者平常饮食不合理,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使得血脂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老年人常见慢病简述
老年人常见慢病简述摘要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由此可知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人群中慢性疾病的发病数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我国特有的文化习惯及生活环境,老年人群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对社会的负担在加重,尤其是在我国卫生资源缺乏且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尤其明显。
本文主要以向社会各界介绍我国常见慢性疾病的病种、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以此来使广大人群能对老年慢性疾病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我保护,减轻自身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主要介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肿瘤三个方面的疾病,具体病种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和癌症,介绍其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
关键字:老龄化慢性病卫生负担高血压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工作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
其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简称慢病)问题尤为突出,“慢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心脏病、肺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简称慢病)造成病人死亡的比例占总数的 44%,是所有急性传染病的 2 倍,而吸烟、酗酒、工作长期静坐、 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心理压力大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导致了慢性疾病的产生。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ppt课件
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合理膳食
详细描述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注意适量饮水和休息。
总结词
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慢性病的风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 量。
详细描述
老年人应保持适当的体重范围,避免过重或过轻。可通过 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同时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和过度节食。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头晕、 头痛、心悸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心、 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如胸闷、气短、心绞痛 、肾功能不全等。
高血压的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需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 治疗两方面入手,如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 适量运动等,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 并治疗高血压。
研究不足与展望
数据来源限制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本研 究未能全面反映老年慢性病 的现状和趋势,未来需要加 强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
研究方法局限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难 以揭示慢性病的发展规律和 预测未来趋势,未来需要加 强纵向研究和队列研究。
干预措施缺乏
目前针对老年慢性病的干预 措施尚不够完善,未来需要 加强综合性和个体化的干预 措施研究。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 制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从饮食 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方 面入手,如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运动 等,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及 时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冠心病
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 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的分类
老人九种常见慢性病的康复理疗及保养
老人九种常见慢性病的康复理疗及保养老人九种常见慢性病的康复理疗及保养导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情况越来越差,好多老年人还伴有一种甚至几种慢性病,对于患者来说,非常痛苦,如何促进他们的康复就变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老人九种常见慢性病的康复理疗及保养一、高血压:18岁以上成年人在没有服用降压片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称为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高血压病:是指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明确。
发病时伴有头疼头晕,头重面红耳赤;高血压分原发性(遗传)约占80%和继发性两类。
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
继发性高血压引发因素:环境(长期噪杂)因素;躯体因素;生理治疗:一般药物治疗有用丹参,黄芪这类扩张血管的,只能控制血压,不是治疗;要治疗就要软化血管、疏通血管、使血液循环通畅。
理疗:是一种较好的绿色疗法,降血压的同时还可以软化血管,静化血液,清理血管中的垃圾疏通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畅通,从而达到降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如对您有帮助,可采办打赏,感谢血压稳血压的作用。
保养:平素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的饮食为主,(动物内脏、带鱼等高胆固醇食品不宜吃)二、颈椎病:保持心情舒畅,坚持慢跑,太极拳等适量的体育锻炼。
又称颈椎综合症,中老年人常见,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发生变化而引发系列症状的疾病。
其症状分以下五种类型:手臂或手指尖发麻。
1、神经根型:肩膀沉重、颈、肩及前臂呈放射性酸痛,有的伴有2、交感神经型:头疼头痛、头昏沉、颈脖酸痛、眼花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心慌等症。
3、椎动脉型:颈椎动脉受压迫致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头疼、头昏、头晕、记忆力减退,伴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甚至耳聋耳鸣、走路晃荡、脚如同踩在棉花上易摔倒。
4、脊髓型:较严重容易瘫痪。
病因:1、颈椎退行性病变;2、感受风寒、风寒湿邪留驻筋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3、不良的惯(看书,电视等姿势不当);4、职业:长期低头工作;5、外伤。
慢性病在老年人中的特殊病种及治疗进展
慢性病在老年人中的特殊病种及治疗进展慢性病是指持续存在的、进展缓慢的疾病,长期持续的慢性健康问题。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群体中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老年人由于年龄、生理功能等多种原因,更容易患上特殊病种的慢性疾病。
因此,了解老年人中的特殊慢性病种及其治疗进展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老年人中,常见的特殊病种慢性疾病有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帕金森病以及骨质疏松等。
这些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脑变性疾病,常伴有认知和记忆能力的衰退。
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也逐渐增加。
治疗方面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
其次是老年人中的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主要有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缺陷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缺乏,而2型糖尿病是机体对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等。
另外,老年人中的帕金森病也具有特殊性。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
该病主要由于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和多巴胺水平的下降所引起。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治疗主要以多巴胺类药物为主。
此外,老年人中的骨质疏松也是一种重要的慢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骼的密度逐渐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骨质疏松主要由于骨骼中钙离子的减少和骨质吸收速度的加快所致。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饮食补钙、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骨密度检测等。
针对老年人中这些特殊慢性病种的治疗进展,不断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脑功能康复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等。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
(3)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可取莴笋浆液一汤匙,溶于一杯水 中。由于这种乳白汁液具有镇静安神功能,所以有一定的 催眠疗效。
(4)临睡前吃苹果一个。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 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 帮助入睡。
及时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标准
类别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
2级高血压(“中度” )
3级高血压(“重度”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mmHg)
<120 120~129 130~139
≥140 140 ~159
160 ~179
≥180
≥160
舒张压
(mmHg)
• 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 命。
13.甲亢病人饮食的注意事项
1.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忌辛辣、烟酒。 2.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ml左右,忌
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3.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尤其腹泻时。 4.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5.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 6.进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7.病情减轻后适当控制饮食。
5.如何预防冠心病
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 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 。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 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 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 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
4、多喝茶 5、不吸烟、酗酒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
老人慢病现状分析报告
老人慢病现状分析报告背景介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老人慢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医疗资源的压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本报告分析了老人慢病的现状,旨在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的管理和疾病防控的意识。
老人慢病的定义及常见病种老人慢病,也称为老年慢性病,是指老年人患有的长期、进行性、不易痊愈的疾病。
常见的老人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
老人慢病的现状1. 高发率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等原因,容易患上慢性疾病。
据统计,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中,70%以上的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
2. 生活质量下降老人慢病不仅对老年人身体造成损害,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由于病痛困扰,常常无法参与社交活动、缺乏精力、易产生情绪问题,甚至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给其生活带来巨大压力。
3. 医疗资源压力增大老年人慢病是对医疗资源的重大考验。
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导致医疗资源集中在少数病患身上。
这加大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导致医疗服务不足、等候时间长甚至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
处理老人慢病的挑战1. 多因素干预策略老人慢病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调理、生活方式管理等。
但老年人身体状况复杂,对药物和治疗方案的耐受性不同,需要医生进行个体化管理。
2. 健康教育与宣传加强老年人慢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老年人对慢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疾病管理,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发展。
3. 发展远程医疗利用现代技术,发展远程医疗,为老年人提供线上医疗服务,减轻其看病难的问题,降低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压力。
4. 社会支持和关怀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怀,建立老年人的健康网络,包括志愿者服务、社区扶持、定期体检等,增加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
结语老人慢病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课题,在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尤为重要。
老年慢性病有哪些
老年慢性病有哪些每个人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体质就会变得越来越差,身体有很多器官的功能也开始逐渐的减退,往往这样特别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加之年轻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有一些慢性病在老年时有所体现,想要使这些疾病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治疗,我们就要了解这些疾病有哪些,之后对症下药,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老年慢性病有哪些?老年慢性病有哪些一.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有那些?近年來由於生活水準提高,醫學科技進步,壽命普遍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罹患慢性病的人口也相對增多。
根據統計,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70%以上均患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常患疾病有:1.高血壓症2.心臟病3.動脈硬化症4.腦中風5.老年性癡呆症6.退化性關節炎7.糖尿病8.癌症二。
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有那些特徵?疾病的潛伏期長,可能年輕時即有致病的因素存在,而經過3、5年,甚至10幾年後,才有症狀出現,是慢慢惡化,病人沒什麼感覺。
引起疾病的原因多而且複雜,有時常有幾種疾病同時存在。
不易根治,只能控制,需長期的治療,所需的醫藥費用很可觀。
部分疾病會造成殘障,需要不同的復健訓練。
三。
如何預防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常見中老年人的疾病有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症、腦中風及糖尿病,它們有共同的危險因素,預防方法如下: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40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檢查一次。
要有適度的運動,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像散步、騎自行車、體操、慢跑、太極拳……等,避免太劇烈或競賽性的運動。
要有充分的休息,切勿過勞、憂慮,避免情緒過度激動、心情緊張或熬夜。
不要抽菸,菸中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容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對於酒、茶及咖啡應有節制,不可食用過量。
體重過重者應減輕體重,肥胖的人有高血壓時併發心臟病或腦中風的機會比較大。
有時體重一減輕,血壓也跟著降下來。
盡量減少夜間上廁所的次數。
半夜常常起來,除了影響睡眠外,也易使血壓突然升高。
因此,晚餐後就要注意少喝水,必要時,可在床邊放置尿壺或便器備用。
老年慢病讲座PPT课件
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习惯是预防老年慢病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老年人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低脂肪乳制品,减少 饱和脂肪和糖的摄入。同时,保持适度的运动,避免久坐,有助于控制体重、降 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预防慢病的重要生活习惯。
定期检查与监测
总结词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监测是及早发现和治疗老年慢病的关键。
各种慢病都涉及到炎症反 应的激活和调节。
03 氧化应激
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失衡,
导致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
02 细胞凋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慢病
的发展和恶化有关。
04 信号转导异常
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紊
乱,影响细胞功能和疾病
进程。
慢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
如吸烟、酗酒、不健康饮 食等。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 下降,慢病发病率增加。
老年慢病讲座ppt课 件
目录
• 老年慢病概述 • 老年慢病的发病机制 • 老年慢病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慢病的康复与护理 • 老年慢病的管理与预防
01
老年慢病概述
老年慢病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老年慢病是指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难以治愈等 特点。
详细描述
老年慢病通常是指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冠心病、中风等。这些疾病病程较长,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且病因复杂,多种因 素相互作用导致发病。老年慢病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急性疾病明显,且容易反复发作,
康复训练的方法与原则
个体化
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方案。
长期性
老年人慢病的知识讲座
老年人慢病的知识讲座咱今儿个就来说说老年人慢病这档子事儿。
咱都知道,这人一上了岁数啊,身体就像一台用久了的机器,这儿那儿的就容易出点小毛病。
慢病就是这么个让人有点头疼的存在呀!你想想,就好像家里的水管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漏水一样,咱老年人的身体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高血压,这可是个常见的慢病呢!它就像个调皮的小捣蛋鬼,稍不注意就来捣乱。
血压高起来了,脑袋可能就晕乎乎的,就像被一团云雾笼罩着似的。
那咱可得注意啦,饮食得清淡些,别老是吃那些咸得要命的东西,盐吃多了可不好哟!还要注意情绪别太激动,别为了一点小事就气得不行,那血压不就“蹭蹭”往上涨啦!糖尿病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呀!这就好比身体里的糖太多了,就像仓库里堆了太多货物,放不下啦!那咱就得控制饮食啦,那些甜滋滋的东西可不能随便乱吃啦。
水果也得挑着吃,不能啥甜的都往嘴里塞。
而且还得适当运动运动,把多余的糖给消耗掉。
还有那心血管疾病,就像身体里的道路出了问题似的。
血管要是堵了,那可不得了!咱可得注意血脂别太高啦,少吃那些油腻腻的东西。
平时也得活动活动筋骨,散散步呀,打打太极呀,让身体的血液流动得顺畅些。
咱老年人面对这些慢病,可不能怕呀!这就像是打一场持久战,咱得有信心,有耐心。
按时吃药那是必须的,可别嫌麻烦。
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把吃药也当成一件重要的事儿来做。
咱也得经常去检查检查身体,就好比给身体这台机器做做保养。
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呀,可别等小毛病变成大问题了才着急。
平时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呢!别老是坐着不动,多出去走走,和老朋友们聊聊天,心情好了,身体也会跟着好起来。
别老是操心这操心那的,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咱老年人虽然身体不如年轻时了,但咱也得活出自己的精彩呀!别让慢病把咱的生活给搅乱了。
咱要和这些慢病斗智斗勇,把身体养得棒棒的,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难道不是吗?咱可不能轻易被这些慢病给打败了呀!。
老年人慢病健康教育讲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慢病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老年人对慢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开展老年人慢病健康教育讲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慢病概述慢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长期存在、不能自愈、也难以根治的疾病。
常见的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
慢病具有病程长、病情迁延、并发症多、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老年人慢病的特点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免疫力下降、代谢减缓等原因,更容易患上慢病。
老年人慢病具有以下特点:1. 多病共存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慢病,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这种多病共存的情况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疾病的特点进行治疗和管理。
2. 症状不典型老年人由于感觉器官功能减退、反应迟钝等原因,慢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
老年人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的头晕、头痛等症状,而表现为乏力、心悸等;老年人糖尿病可能早期无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度的多饮、多食、多尿等。
老年人慢病的诊断需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3. 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原因,药物治疗依从性往往较差。
他们可能忘记服药、自行增减药量或者不按时服药,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治疗效果。
在为老年人进行慢病治疗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4. 心理问题突出慢病的长期困扰和治疗的压力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在慢病健康教育中,也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三、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展老年人慢病健康教育讲座,对于提高老年人对慢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高健康意识通过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可以了解慢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对慢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老年慢病分类标准
老年慢病分类标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容易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
以下是老年慢病的分类标准: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的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血管硬化、心脏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2.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指脑部血管的慢性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血栓等。
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血管硬化、血压波动等因素有关。
3.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指与代谢有关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等。
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代谢功能下降、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4.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与呼吸有关的慢性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支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呼吸道功能下降、吸烟等因素有关。
5.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指与消化有关的慢性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肠梗阻等。
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下降、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6.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是指与泌尿有关的慢性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衰竭等。
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泌尿系统功能下降、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7. 骨骼肌肉疾病:骨骼肌肉疾病是指骨骼和肌肉的慢性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关节炎、肌肉萎缩等。
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骨骼肌肉功能下降、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8. 精神心理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是指与精神心理有关的慢性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
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情感问题、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以上是老年慢病的分类标准,这些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老年人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这些慢性疾病。
同时,医生也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的慢病综合管理
老年人的慢病综合管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慢性病问题也日益突出。
老年人的慢病综合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慢性病的定义、老年人患病原因、慢病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慢性病的定义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一类疾病,常见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这类疾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二、老年人患病原因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原因较为复杂,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减弱,容易患上慢性病。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老年人患病的重要原因,如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抽烟喝酒等。
三、慢病综合管理的重要性老年人的慢病综合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慢性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而老年人常常由于身体状况或记忆力下降等原因无法按时服药,容易出现药物不规律使用的情况。
其次,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如果不进行综合管理,不同病症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
再次,慢病综合管理可以帮助老年人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四、慢病综合管理的具体方法1.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2.合理饮食:老年人应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3.适度运动:老年人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4.规律用药:老年人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5.心理疏导:老年人常常存在心理问题,如抑郁、失眠等,应及时寻求心理疏导的帮助。
6.家庭关爱:家庭成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关心他们的生活和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
慢病综合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协作,包括医生、家庭成员、社区护士等。
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等方式来进行管理。
同时,老年人自身也要有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慢病管理中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常见慢病简述摘要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由此可知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人群中慢性疾病的发病数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我国特有的文化习惯及生活环境,老年人群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对社会的负担在加重,尤其是在我国卫生资源缺乏且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尤其明显。
本文主要以向社会各界介绍我国常见慢性疾病的病种、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以此来使广大人群能对老年慢性疾病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我保护,减轻自身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主要介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肿瘤三个方面的疾病,具体病种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和癌症,介绍其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
关键字:老龄化慢性病卫生负担高血压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工作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
其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简称慢病)问题尤为突出,“慢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心脏病、肺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简称慢病)造成病人死亡的比例占总数的 44%,是所有急性传染病的 2 倍,而吸烟、酗酒、工作长期静坐、 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心理压力大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导致了慢性疾病的产生。
慢性疾病日益上升的发病率及其带来的经济负担,形成对我国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影响劳动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1994年我国用 于慢性病治疗费用高达419亿 元,且每年以17.7%的速度递 增,2000年已达1261亿元。
如 不实行干预措施,我国人群慢性患病率将从1993年的153‰, 增加到2030年的656‰,用于 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将从1994年 的419亿猛增到148947亿元。
但 是研究显示,只要采取综合防治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941997200220032004水平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措施,约80% 的心脏病、脑卒中、2 型糖尿病以及 40% 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慢性疾病发病缓慢的特点也为开展和实施干预提供了机会。
健康不能寄托于做手术、放支架或是吃药片,健康的根本是要做到管好嘴,迈开腿,戒烟限酒,健康生活,再加上良好的心态,才能“节省医疗费,造福全社会”,才能健健康康一辈子!面对我国慢性疾病的现状,而且老年人群是慢病的好发人群,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
2004年安徽医科大学内分泌科曾对合肥市参加健康体检的离退休干部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表1不同性别10种主要疾病患病率分布情况男女间比较P<0.05同样有人曾对某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做了关于慢性疾病分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 ,代谢性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
1999年WHO对其涵给予定义:即以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为核心,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症、中心型肥胖和微量蛋白尿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就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 ,而糖尿病则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些代谢性疾病所造成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其高的致死、致残率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下面让我们具体看几个常见的慢病。
最主要的慢病莫过于高血压了,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多数高血压患者未找到明确病因,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
目前我国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像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为止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尚不透彻。
与以下几种因素密切相关。
1.遗传因素,高血压病30%~60%有家族遗传史,普遍认为是遗传因素与一系列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
2.年龄因素,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3.精神因素,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至不能正常行使调节和控制皮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以缩血管的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
职业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如表4所示。
表4 职业与高血压4.饮食,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有关,摄盐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越高(如表5),但是同一地区人群中个体间血压水平与摄盐量并不相关,摄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中。
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饮食中钙摄入对血压的影响尚有争议,多数认为饮食低钙与高血压发生有关。
高蛋白摄入属于升压因素,动物和植物蛋白质均能升压。
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每天饮酒超量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
表5 食盐量与高血压关系食盐摄入量<2克/日3~4克/日5~15克/日>20克/日高血压病不发生3% 15% 30% 5.其他因素,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体重常是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一般采用肥胖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m2),正常范围为20—24。
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了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35岁以上妇女容易出现血压升高。
高血压大多数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
约1/5患者无症状,仅在测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
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慌等。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方面,首选的并不是药物(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不主张用药)而是改善生活方式。
(1) 减轻体重,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以下。
(2)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
(3)补充钙盐和钾盐,每人每日吃新鲜蔬菜400—500g,喝牛奶500ml。
(4)减少脂肪摄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
(5)戒烟、限制饮酒,饮酒量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g乙醇的量。
(6)增加运动,一般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运动,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具体更具个字情况而定如慢跑、散步等。
(7)对于已经服用降压药的朋友一定要坚持定量服用。
即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有是老年人常见慢病的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该病出现症状或致残、致死后果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发病早于女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将之分为5型:隐蔽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型和猝死型。
总的来讲其病因尚未完全确定,普遍认为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主要包括:(1)年龄、性别,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
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2)血脂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是本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主要与日常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有关。
(3)高血压,60%—70%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
(4)吸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不仅本病患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出数倍,且病情发展迅速,本病患者中有尿糖异常者也十分常见。
部分本病患者在发病数日前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慌、气急、烦躁、心痛等先兆。
胸痛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发作时患者常乏力、头晕、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反应。
对于冠心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改善生活方式,1. 合理膳食:(1)控制膳食总热量,一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
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一般在20到24以内,或以腰围为标准,一般以女性≥80cm,男性≥85cm为超标。
(2)超过正常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并限制酒和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
提倡饮食清谈,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
尽量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为食用油。
(3)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肾、肺等内脏,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
以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性食物,如鱼、禽肉、各种瘦肉、豆制品为宜。
(4)已确诊有冠心病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
2.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对预防肥胖,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节血脂代谢均有裨益。
体育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运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等。
3.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提倡不吸烟不饮烈酒等。
4.积极控制与本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说道糖尿病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
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 000多万,另有近 2 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
受糖尿病威胁的总数达到4000万人,并且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
国际糖尿病联盟日前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导致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减短5-10年;全球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