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56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56课时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和任务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是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制⾼职专业设置的⼀门专业必修课,是学⽣具备了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设的课程。

该课程是学⽣掌握各种国际运输⽅式与运输保险的重要理论教学环节,开设⼀学期,教学学时56,3.5学分。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作流程,使学⽣掌握海上运输流程、航空运输流程、陆上运输流程、国际多式联运流程,掌握进出⼝货物运输保险实务,并且能够运⽤所学到的理论熟练开展国际货运及保险活动。

三、课程教学⽬标
通过学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使学⽣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途径、⽅式、路线,熟悉国际货运及其保险的基本规则和公约、协定及惯例;掌握国际贸易及进出⼝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现代物流理论开展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及运输保险等业务活动。

(⼀)知识⽬标
1)使学⽣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和货运代理的相关知识;
2)使学⽣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国际海运、陆运、空运等主要运输⽅式的实务运作与法规,掌握国际多式联运实务流程;3)使学⽣能够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作流程及实务等相关知识。

(⼆)能⼒⽬标
1)能够熟练地运⽤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知识,开展国际货物运输及国际货运代理活动;
2)能够熟练运⽤国际贸易、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相关知识,掌握国际货物运输报关、报检及投保流程;
3)能够恰当选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险别、正确计算保险费,并将运输与保险实务与其他贸易环节紧密的结合。

(三)素质⽬标
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的实际业务操作技能。

同时加深学⽣对于专业技术知识的理解;使得学⽣能够做到“从理论中来,回到实践中去”;
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Ⅱ.物流管理专业(⽅向)
五、教学基本条件
1、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个专⽤实训室供学⽣实习。

需要每位学⽣提供⼀台电脑,供其进⾏⽹上业务模拟训练;实训室提供⼀台供教学检测与考核学⽣的教师专⽤机
2、实训课每班由主讲教师上课,以便于对学⽣的操作进⾏个别指导;同时可以配备附带教师,辅助其开展⼯作。

六、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要求在学习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前提下,开设此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报关报检的基本知识和⼯作流程,有利于学⽣以后的报关实务课程的学习。

七、课程实施建议
1、本课程以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海陆空货物运输与保险为重点,阐明有关国际货运与保险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办理货运与保险的基本技能。

2、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讲解中,通过⽐较我国与英美国家保险险别的区别加深学⽣的理解和掌握。

3、保险费的计算中要注意不同贸易术语的价格转换。

4、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多样化,除教师讲解之外,要求适当增加学⽣的参与环节,可以要求学⽣对于有关业务分组讨论,以便调动学⽣积极性。

5、涉及的概念讲解深⼊浅出,并以实例帮助学⽣对概念的理解。

6、结合国际货物运输的案例和最新动态,提⾼学⽣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闭卷考试⽅法,考试时间2⼩时。

课程总成绩由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作业和实验)合成。

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考查成绩占10%。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新编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应世昌,⾸都经济贸易⼤学出版社;
参考书:《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李育良、池娟,北⽅交通⼤学出版社;
⼗、有关说明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理论的更新,结合案例教学,对有关内容增删,做到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