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位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前室间隔支(septal S):前降支在 前室间沟内沿途向室间隔发出5~10支 室间隔支,其中第一支较粗大。
可编辑课件
7
可编辑课件
8
• 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LCX):从左 主干发出后沿左房室沟向后走行至后室间 沟附近,若为左优势型,则回旋支延伸至 后室间沟成后降支终止在心尖部。回旋支 在左室侧壁分出钝缘支。
• 房室结支(A-V node,AVN):从后房室沟 “U”形弯曲处发出至房室结和房室束。若 为左优势型,则此分支由回旋支发出。
可编辑课件
13
可编辑课件
14
可编辑课件
15
左、右冠状动脉供应左心室血流的 比例不同,取决于左回旋支或右冠状 动脉远端分支的数量和大小,即所谓 冠状动脉优势。
若后降支和左室后侧支来源于右冠 状动脉则称为右优势型,此时,左心 室后、下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回旋 支细小,房支可缺如。
• 由于每个人的心脏位置、体型以及冠状动 脉分布不同,冠状动脉造影应因人而异, 以看清楚为原则。
可编辑课件
2
二、投照角度的定义
• 以X射线行经路线命名,即按X射线发生至 接受位置命名。常以接收器相对于人体位 置命名。 如:后-前位(正位)、左侧位、 左前斜位等
• 造影机的X球管位于导管床下方,影像增强 器位于患者上方。因此造影体位的命名以 影像增强器的位置来定。
• 圆锥支(conus branch CB):右冠第一 个分支,可单独开口于右窦,发出后向上 前走行至肺动脉圆锥和右室流出道。
可编辑课件
10
• 窦房结动脉(sinus node SN):为 右冠第二个分支,向上向后走行至右心 房表面,然后分为上下两支向窦房结供 血。60%由右冠状动脉发出,40%从左 冠状动脉发出。
如:右前斜头位、左前斜足位(蜘蛛位)、 正位头等
可编辑课件
3
三、冠脉解剖复习
可编辑课件
4
冠状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
可编辑课件
5
1、左冠状动脉
• 左冠状动脉由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及其 分支组成。
• 左主干(left main LM):发自左冠状窦, 长度几毫米至4cm,直径4~7mm,个别人 左主干极短或无左主干。
状动脉则称为右优势型此时左心室后下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回旋若后降支和左室后侧支来源于左回旋支则称为左优势型此时左室后下壁由左回旋支供血右冠状动脉很小仅发出分支供应右室
冠状动脉造影的 体位选择
放射介入中心 王士军
可编辑课件
1
一、基本原则
•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像,同一 病变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投照体位上才能充 分显示清楚。
右冠状动脉呈“L”形状,清楚 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可以很好地 把右冠状动脉和右室支分离,可以 显示后降支中段和远端。
可编辑课件
29
六、小结
• 左主干病变:左前斜位左冠窦内“冒烟”, 左前斜头位,左前斜加足位(蜘蛛位), 正位加头、足位,右前斜加头、足位。
• 前降支病变:左前斜位,左前斜头、足位, 正位头位(左耳位),右前斜头位,左侧 位。
可编辑课件
16
• 若后降支和左室后侧支来源于左回旋支则 称为左优势型,此时,左室后、下壁由左 回旋支供血,右冠状动脉很小,仅发出分 支供应右室。
• 在此两型之间可以不同程度变异,如左回 旋支与右冠状动脉供应左室后、下壁大致 相等即为均衡型。
可编辑课件
17
四、左冠状动脉造影常用体位
1、常规造影各体位均可从不同角度观 察左主干,当怀疑左主干病变时,应 选择于左窦内 “冒烟”观察,不宜直 接将导管插入冠脉。
• 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为左主干的延续,向前下沿前室间 沟走行,远端抵心尖部,较长者可折向心膈 面与后降支吻合。沿途发出对角支和前室间 隔支。
可编辑课件
6
• 对角支(diagonal D):从前降支发出至 左室壁,有时对角支发自前降支和回 旋支之间称中间支。
可编辑课件
22
6、正位(AP)加足位 可、右前斜(RAO)加头位
可以显示左主干体部和远端; 可以较好地观察前降支开口、中段 和远段,可将前降支与对角支较好 分开。
可编辑课件
24
8、右前斜(RAO)加足位
可以显示左主干体部和远端;此体 位前降支和对角支有较多重叠,并且 前降支近段也有缩短,可观察前降支 中段和间隔支。观察回旋支最常用体 位,可很好观察回旋支全程,但足向 成角过浅会导致回旋支近段缩短,足 向越大,回旋支近段显示越好。
可编辑课件
18
2、左前斜位(LAO):显示前降支中 远段及对角支。
可编辑课件
19
3、左前斜位(LAO)加头位 对于垂位心者,左主干向下走
行明显,LAO加头位可以更好的 显示左主体部和前三叉部分;可 以清楚显示前降支行程及间隔支、 对角支的关系,在此体位前降支 近段发生了前向缩短现象;最适 合观察回旋支起始部及近段血管。
• 右室支(right ventricular RV):至 右室前壁,通常一支,偶有2~3支。
可编辑课件
11
• 锐缘支(acute marginal):走行于 右心室后侧面。
•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PD):右冠状动脉沿右房室沟向后行
至后十字交叉处前分叉为后降支,沿
后室间沟行至心尖与前降支末端相吻
• 钝缘支(obtus maiginal OM):从回 旋支发出后与对角支几乎平行走行至左室 侧壁和心尖。
• 左房支(left auricular):由回旋支近侧 发出至左房。可有上、下两分支。
可编辑课件
9
2、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 右冠状动脉通常开口于右窦中部,有时开 口位置变异,主干走行于右房室沟内,在 心后十字交叉前分为后降支和左室后支。
可编辑课件
25
9、左侧位 可清楚显示前降支和对角支分叉。
可编辑课件
26
五、右冠状动脉造影常用体位
1、左前斜位(LAO)
右冠状动脉呈“C”形状,可 清楚地显示右冠状动脉及各分 支。
可编辑课件
27
2、正位(AP)加头位 可清楚显示右冠状动脉远端分叉
及诸分支情况。
可编辑课件
28
3、右前斜位(RAO)
合。后降支沿途发出数支后室间隔支
与与左前降支发出的前室间隔支在室
间隔内吻合。
可编辑课件
12
• 左室后(侧)支(posterolateral,PL): 右冠状动脉越过后十字交叉到左室后侧称 左室后侧支,沿途发出数支分支与后降支 平行走行,分布左室下壁和后壁,其末端 与回旋支末端相吻合。若为左优势,则无 此分支。
• 回旋支病变:左前斜头、足位,右前斜足 位,右前斜位。
• 右冠状动脉病变: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
正位头位,右前斜位。
可编辑课件
3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可编辑课件
20
4、左前斜位(LAO)加足位(蜘 蛛位)
此体位可以清楚的显示左主干, 最适合观察左主干、前降支及回旋 支分叉处及前降支、回旋支近段。
可编辑课件
21
5、正位(AP)加头位 左耳位:左前斜5~10度加头位
可以清楚显示左主干开口及 体部;可以清晰显示前降支中 段和其分叉部分,也能对前降 支全程做一个较好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