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课以小见大说明讲解研究报告共16页文档
中考作文指导:以小见大优秀课件
![中考作文指导:以小见大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367e8db0717fd5360cdcf0.png)
考考你
?
我们学过哪些课文是以小见大的?
每天一练
话题(大):
材料(小): 主旨(大): 题目:
话题1: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的考验,在这 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 限,不少于700
妈妈生病以后 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接受考验的一 件事。 妈妈生病了,爸爸在医院照顾她。我在床上无聊 地玩着布娃娃,发现三个娃娃手牵手围成一团的时
(小事情)
我突然明白了是我们家中彼此之 间的爱,使我们的家经受了一次次考 验,而我也在此过程中慢慢懂事和成 熟。
大主题:(爱是互相扶持,彼此关爱 才能永恒)
话题2:拥有
人活在世界上拥有很多的东西,但有时也 容易忽视自己所拥有的。 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不少于700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专题15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赏析(解析版)
![专题15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赏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92278ab9f3f90f76c61bf4.png)
专题15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赏析(解析版)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芬芳在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漫长的两个月暑假,要是总在家里呆着就无聊透了。
于是我去表姐开的花店帮忙,主要任务是送花。
表姐的生意不错,我去帮忙第一天便有7 份订单。
我接过地址和包装精美7 束花,便开始了长途跋涉。
炙热的太阳自顾自地像要把它全部的热情倾泻给大地,路边的小香樟树被这热情烤得抬不起头来,而我却兴高采烈地蹬着车子穿街绕巷,一路飞奔。
“建设街28 号,没错,就是这家。
”我有点紧张,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叮冬⋯”我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
“阿姨您好!我是温馨花店的,这是您女儿送给您的康乃馨,她希望您工作顺利,天天开心!“这孩子,就会乱花钱!”虽然她的语气是在责备孩子,但我分明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喜悦,一种被幸福包围的喜悦。
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好幸福!父母为孩子付出,从没想过要什么回报,而孩子的一束花或许就能使她幸福得彻夜难眠。
第二家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妇女,她丈夫送给她一束玫瑰。
第三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小伙子,那花是他曾经的同学送给他的。
一束束鲜花,一句句祝福,接受祝福的人幸福无比。
而我,作为传送祝福的使者,也感受列了幸福。
时光飞逝,暑假结束,我送花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了。
最后,我向表姐提出一个要求,要三束花儿。
表姐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按我的要求包装好。
我从中抽出一束百合花,郑重地递给她说:“姐,这束花送给你,祝你的花店越办越红火,希望你青春永驻,笑口常开!”表姐非常吃惊,也很感动,分明看到她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
“开了几年花店,我倒是从没收到过花。
”表姐笑着说。
看到表姐幸福地笑了,我也好高兴,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
剩下两束,我给了爸妈一束,爷爷奶奶一束。
印着心形的粉红包装纸,包着鲜艳的花儿,它们代表了我的爱,奶奶激动地搂着我落泪,爸妈则幸福得一个星期都合不拢嘴。
淡淡的花香浸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写作练《“以小见大”》材料作文题解析及例文解析
![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写作练《“以小见大”》材料作文题解析及例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b3f05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b.png)
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写作练《“以小见大”》材料作文题解析及例文解析【作文题】写作课上,老师经常说,写文章要学会“以小见大”。
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里常常包含着让人折服的道理,使人佩服的智慧,令人感动的情怀……请你联系生活,选准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题解】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库。
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这是2022 年徐州市中考作文的题中之义。
首先,作文命题开放而有度,可选题材十分广泛。
导语所创设的情境指向写作题材,“以小见大”指向作文的立意,即凸显小事情中的大道理、大智慧、大情怀。
无论是素材的选择,还是题目的拟定,都给了同学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表达需要进行写作。
其次,作文命题立足生活实际,观照精神成长。
题目引导同学们从“我”出发,对生活进行观察、发现、思考,从而收获心灵的感悟和精神的成长。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以小见大”的范文。
比如,莫怀戚的《散步》,通过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情”,书写尊老爱幼的“大情怀”;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寻常的景物引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活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哲理;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对一件童年往事的回忆,说明把大困难分解成许多小困难,从而一步步克服的智慧;等等。
同学们要善于从课本中汲取灵感,并联系自身生活,由“小事情”书写“大主题”。
再次,作文命题指向对语言运用、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同学们要能平中见奇,摒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选材心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敏锐的心灵,精心挑选真实典型、能触发内心感悟、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进行写作,写出深意的同时,写出新意。
【例文】一磨盘中的情在某一个瞬间,那些过往的生活碎片会在脑海中渐渐清晰,其中饱含着温暖的情谊、令人动容的情怀。
不久前的一个傍晚,我和老爸坐上了回老家的汽车。
浅议夏静老师“以小见大 知微见著”作文教学
![浅议夏静老师“以小见大 知微见著”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23397bc69dc5022aaea00d0.png)
浅议夏静老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作文教学——长大国培荆门市文峰中学影子学员高启华首先,我认为这堂课选点很好,文学创作本来就是一个以小见大,让人见微知著的细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细腻而又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也是婀娜多姿的。
如果学生不能掌握这些技巧;写作时就会瞎编乱造,无病呻吟,高呼他自己都不认同的口号。
长时间学不会写作,还会把写作文当成负担。
因此导引学生领悟其中奥妙,可进行专题训练和平常导引相结合。
如果学生领略了其中奥妙,他就会从自发到自觉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极主动地去表达生活。
写作文将成为他们最喜欢的一件事。
当他的灵感来时,他会自发地去写作。
初中作文教学,所渴求的就是夏静老师所探究的这类导引。
因此,觉得选点很好。
其次,我认为这节课的选材也很不错,只是在导引学生感悟上有些不同的看法。
假如夏老师多花点时间导引点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辨析、争论、归纳,使课堂高潮迭起的就好了。
可能是因课改的课堂结构模式要求影响了夏老师对课堂的把握。
在学生还没有领悟其奥妙时就草草收场,让学生去习作。
既没有突出探究重点;也没有突破难点;自然也没能有效安排好课堂时间。
尤其是材料的利用率不高。
其三,略抒课堂掌控愚见。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引,能否做到主次分明、审时度势、时间的高效利用。
换言之,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一方面要有充分地预测、有多种考虑安排;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情果敢调整。
我的课堂我做主,管他三七二十一。
教师心中只有学情的判断与推波助澜,重在学生的感悟。
什么竞赛啊、什么听课啊、什么课堂结构的完美啊,都是魔鬼。
对每一堂课的把握都要把总体目标和课堂目标相结合。
如这一节课,大目标是一贯到底的“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小目标就是“以小见大,让人知微见著”写作技法的熏陶。
无论你的课堂怎么乱,师生混战也好,学生争论辩驳吵闹混杂也罢,都无所谓。
只要这节课学生真正感悟到了这种技法的运用,你的课堂目标就实现了,有否时间训练也不重要;因为当学生真正感悟后,那就是自己所得,谁也抢不去,且会在今后的写作中自发运用。
初中语文作文技巧指导之以小见大
![初中语文作文技巧指导之以小见大](https://img.taocdn.com/s3/m/0e2dac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5.png)
初中语文作文技巧指导之以小见大【技法指导】什么叫以小见大呢?当我们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先不要急于动笔,要先在题目范围内选择比较具体的小事、小场景、小角度,然后使用这些“小”的东西做文章的素材或者做文章的入题角度,以此来反映出较大的主题。
这种通过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的写作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小见大法”。
具体来说,使用以小见大法写作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参照写作主题,收集小的材料。
生活中的小事很多,看似平凡,只要深入挖掘,就能看到其蕴含的深刻意义。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却有不平凡的精神和品质。
从断臂刘伟的身上能看到坚韧的意志,从公交车上让座青年的身上能看到社会公德,从中学生不让爸爸购买日系车上能看到爱国,从辛苦的环卫工人身上能看到责任,从男生不小心骑车擦划了别人的车而留下纸条、姓名而不是溜,我们能看到诚信,从年轻女孩弯腰捡拾易拉罐随手扔进垃圾箱,我们看到了文明……第二步,筛选出较为新颖、典型的材料。
虽然是小事,选用时也不可随便,一定要看看哪一个事件更能打动读者,哪一件事更能服务于主题,哪个事件便于分析并可在思想性方面挖掘出较大的深度。
如:有一位学生写一篇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一大主题的文章,却选取了妈妈对远在云南亲人的思念——通过“写信的慢,等待的煎熬”“手机电话的方便”“微信视频聊天,如在身边”三个小片段来写,可谓是“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处处留心皆学问。
只有养成一个处处留心、不断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才能积累、筛选出时新、典型的材料。
如:2020年8月1日,有一位好心市民将装有一箱硬币的箱子放在中州路百货楼一公交站,靠树放置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如果您需要零钱,可以取走1-3元。
路过的人纷纷围观,之后有需要零钱的人陆续取走了1元、2元,最多不超过3元的硬币。
这其中,有一位姑娘走来,拿出随身的5元纸币放进箱子,并换了等值的硬币。
最让人称赞的是:一位的哥从出租车上下来把随身的几枚硬币投放进了箱子;之后又有一位退伍军人把身上的硬币投进了箱子……从这件身边小事中,我们能读出“文明处处存在”“爱心不分大小”等主题。
中学语文中的“以小见大”手法在写作中的实践应用
![中学语文中的“以小见大”手法在写作中的实践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e0100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4.png)
中学语文中的“以小见大”手法在写作中的实践应用【编者按】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写作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素材。
可是,我对生活就是没有感觉,而且生活总是那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所以我每次到了写作文时总是搜索枯肠,很难找到值得一写的东西。
该怎么办呢?你的苦恼也是很多同学都有的,但我想说,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有惊心动魄的生活经历,况且写作并不一定非有动人的经历,简·奥斯汀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史蒂文顿小镇度过的,但并没有影响她成为伟大的作家。
曹文轩说:“一个艺术家的本领并不在于他对生活的强信号的接受,而在于他能接受到生活的微弱信号。
”尼采也说过类似的话:“伟大的风景往往是为渺小的艺术家准备的,平凡的风景才是为伟大的艺术家准备的。
”平凡的风景里藏着动人的美丽,而这需要用心感悟和发现。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给大家支一个招儿,那就是——以小见大。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一件小小事情,也会蕴含深刻的道理。
一、怎么做到“以小见大”?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处处都蕴藏着哲理和奥妙,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小”的瞬间、画面、事情和“大”的道理、感悟、情怀之间,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契合点。
具体怎么样去找到“小”与“大”之间的契合点,怎么样“以小见大”呢?席慕蓉在《贝壳》中通过描写贝壳的精致和美丽,进而揭示出要珍惜时间的人生道理,要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有意义的痕迹;茅盾在《白杨礼赞》中,也由西北高原上平凡的白杨树联想到抗战军民及其精神。
我们呢?我们能怎么样?我们可以在拾到一片落叶时,就去探寻它背后深藏着的春去秋来的永恒规律;我们可以在看到农民伯伯的手时,就去领悟“世界真是这千千万万双手创造出来”的道理。
名家有名家的“以小见大”,我们有我们的“以小见大”。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小见大”,你可以试试这样的联想:1.由物联想到人;2.由“个体的人”联想到“群体的人”;3.由“自己的经历”联想到整个社会的进程;4.由现在的事联想到历史与未来;5.对于有特定爱好的同学来说,还可以进行哲学方面的联想。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附习作剖析及模拟演练及佳作赏析与精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附习作剖析及模拟演练及佳作赏析与精评)](https://img.taocdn.com/s3/m/d17622849b89680202d82557.png)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学习目标01.感受“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魅力。
02.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规律和方法。
激趣导入成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指通过管子的小孔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
本意是只看见事物的部分。
后来,它用于比喻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事物的全貌。
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落而知秋,说的都是从一个小的角度或部位,只要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照样可以得出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作文也可以以小见大,只要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就能揭示蕴含的深刻意义,阐述各个较“大”的主题。
习作剖析下面是作文《一件小事》的开篇。
看看有什么问题。
一件小事,可以使你的人生一夜之间变得辉煌,可以使你的生活一瞬间崩塌,它可以是你生命的转折点,更可以是你生命的折腰点……就比如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事故一一雅典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2年6月5日与希腊建交。
1973年5月7日,首任驻希腊大使周伯萍在去科威特使馆国庆招待会的路上,由于不熟悉当地环境,加上翻译疏忽,误入当时与阿拉伯国家为敌的以色列外交代表官邸,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尚未承认以色列,因此闹出了国际笑话一雅典事件。
【把脉推敲】题目是一件小事,可作者选的却是一件外交事故,是大事,不符合“小”的要求。
选材上失误是最主要的问题。
第二,作文开篇就空发议论,不是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议论抒情,也是我们要避免的。
课文回眸阅读下面这篇课文,感知优秀作品中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
散步の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写作指导(六)以小见大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写作指导(六)以小见大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dd246410661ed9ac51f343.png)
K12课件
16
满分作文二
江南的小镇,总是烟雨蒙蒙,脉脉含情。 青幽的石板映出了幽幽黄晕的月光。江南 的一切,都笼罩在这皎洁的月光下,一片无
我却来不及放缓脚步,急匆匆地跑着。遑 急的脚步在寂静的巷中响着。来不及了,怎 么办!我回头看了看远处的父亲。父亲仍是 不紧不慢的样子,悠闲的脚步丝毫没有因为 时间流逝而加快。我不禁一阵恼火,都什么
间顿时形成了硕大无比的雨帘。世事就是那 么的不尽如人意,放学铃声偏偏在这个时候响 了起来,没带雨伞的我望着窗外的大雨,苦恼着, 心想:只好等雨势减弱再回家吧!不知过了多 久,雨还是没有减弱的意思,望了望手表,时间 不早,
K12课件
13
来到校门,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 身影,我惊讶得大呼:“是父亲!”我飞快地跑 了过去,只见父亲穿着蓝色的雨衣,在雨中高大 地伫立着,他那双破旧的水鞋沾满了污泥。他 看见了我,脸上露出久违的灿烂的笑容,那饱经 风霜的脸显得那么的慈祥,那深邃的目光折射 出盼望的光芒,我看着父亲,我心里百感交织,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因为父亲生病了,而他 却……
K12课件
7
说是饲养家禽,生存、包装、运输和烹饪肉 类会比植物性食物消耗多得多的能量;坚决不 用一次性用品,说是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三个生活中的小癖好,让一个“固执得可爱” 的环保大使形象赫然出现在读者眼前。借助 “以小见德”,让读者从日常生活小细节中
K12课件
8
3. “事虽小,理却大。”的确,有些事看似不
手法,即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
K12课件
3
1. 亲情、友情,无疑是我们人生中最最重要的 情感。因为有情,我们的生活才会有这么多 的感动、温馨和幸福,才会有这么多的牵挂、 思念与不舍。或许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或 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语,或许只是一个简 单的动作、一个真挚的眼神……然而就是这 样的点点滴滴,却往往更能体现爱情、亲情、 友情的伟大,而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闪 闪发光的金子。
中考作文特色三:以小见大
![中考作文特色三:以小见大](https://img.taocdn.com/s3/m/d39976462b160b4e767fcfd7.png)
中考作文特色三——以小见大一、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是指用小材料来体现大主题。
这些小材料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甚至是琐碎的,很多同学都熟视无睹或不屑一顾,但作者却"点石成金",用它们来体现"大道理",起到"四两搏千斤"的作用。
手中握有大材料当然好,但由于年纪小、阅历浅,大材料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都是小材料,我们必须像齐石白那样,从一只平常无奇的小虾中发现生命的真谛。
或把自己变成一头奶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这祥,我们就能在作文中左右逢源,"花腐朽为神奇"。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
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再比方写爱国,你可以写一个小学生对红旗的爱护,看到别人对红旗不尊重就要加以指正等等.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呢?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二是要注意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许多深刻的立意都体现在一件小事中。
中考作文专家指导技法解说4:以小见大
![中考作文专家指导技法解说4:以小见大](https://img.taocdn.com/s3/m/b931f04be518964bcf847cdf.png)
中考作文专家指导技法解说4:以小见大[技法解说]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比较大的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
作者选定这个“点”后,要从这个典型的侧面挖掘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从而引伸出含义深刻的主旨,从小处入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这种方法在作文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祖国、生命之类的较抽象的作文题,这类题目范围很大,看起来有很多话可写。
但一动笔就发现脑子里掌握的东西全是些大道理,写出来较空洞,跟政治书上的观点一样,一点作文的味道都没有。
怎么办?这时你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比方说,写一篇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写生命的意义之类的内容,就很难写好。
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空泛的东西,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后再就业的工人等等。
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写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
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一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材料和你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要注意在运用小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动不动就空发议论。
三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下面我们以“尝试”为题目来看一下如何以小见大。
「立意探讨」每个同学都会有尝试的经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总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次的尝试。
比如做试验,如果自己第一次做实验失败了,就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
每每看到别人做实验时,自己心里直羡慕,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老师和同学的多次鼓励下,终于第二次拿起了化学试管……文章结尾就一句话:“第二次尝试成功了!”即使文章语言流畅,情节波澜曲折,但因只画龙不点睛,文章依然没有值得品位咀嚼的地方,立意也缺乏深度。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0c0f70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8.png)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含范文)一、主题解说:从小事物中感受到大道理。
小:普通的、平凡的、具体的事和物。
1,动态叙述,某件小事。
2,静态刻画,物件,景象,动植物,小人物。
大:普遍的、抽象的、深刻的意义或者主题。
1,体会道德情感。
2,悟出的道理。
举例:你能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把一碗米饭和农民伯伯耕种的景象联系起来吗?饿了半天的我狼吞虎咽地吃着香甜的米饭,忽然想起了小时候背过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仿佛佛看到了烈日炎炎下农民伯伯挥汗如雨,辛勤耕种的情景。
是他们无数次弯腰,无数次挥锄头,才收获了一粒粒珍贵的粮食,我难道不应该倍加珍惜吗?二、如何“见大”即从哪些“小”素材中见“大”,这些素材又如何与情感或者道理相匹配。
(一)社会问题反思类(二)人类哲理类(三)温情类(一)公共场合发生的一件小事、小现象反映的社会大问题,反思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举例:公共场合有人乱扔垃圾的小事。
——小事情。
整个人类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地球的未来;呼吁人们来保护地球。
——大道理(二)人生哲理类从身边的一件小事、小物中感悟到某种人生哲理。
举例:《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前两句:小景物后两句:大哲理。
你能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把半亩方塘和朱熹所要表达的哲理联系起来吗?一天,朱熹在水池边看书,疲倦的他正准备远眺放松,却发现明亮的池塘里倒映着洁白的云朵,此时,池塘已经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呢?他踱来踱去,发现池水的源头在汩汩流淌。
他恍然大悟,池水要保持清澈就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人如果想要获得新的见解,达到更高智慧境界,也需要不断学习知识。
(三)温情类由一件小事,一个小物,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1)可以是朋友之间的(2)也可以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之间的(3)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4)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感动了自己的。
三、具体作文题目解析1,“幸福在身边”2,“从——中看到的”(一)“幸福在身边”从小事、物中感受到幸福。
作文指导“以小见大”
![作文指导“以小见大”](https://img.taocdn.com/s3/m/f1d0e85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7.png)
作文指导“以小见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主题为“以小见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大道理,以及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难点: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大道理,以及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微小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带给他们的感悟。
2. 讲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教材中的例文,讲解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大道理。
3. 例题讲解:给学生发放例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来完成这篇作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尝试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5. 点评与指导: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6. 板书设计:板书上写明“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六、作业设计1. 完成一篇以“以小见大”为主题的作文。
答案:例如,《一次借书的经历》这篇作文,通过描述一次借书过程中的小插曲,反映出诚信的重要性。
2. 思考生活中发生的微小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带给他们的感悟。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收集更多运用“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文章,进行欣赏和分析,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八、教学内容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中考语文写作讲义 以小见大
![中考语文写作讲义 以小见大](https://img.taocdn.com/s3/m/550a50c64b73f242326c5f60.png)
以小见大“落一叶而悲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说的都是从一个小的角度或部位,只要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照样可以得出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文章也是这样,以小见大是记叙文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它往往在选材上或取一个或定格一幅画面,或捕捉一个瞬间,或选择一件小事通过多种表现技法、记提炼,写出它的内涵,以一目传精神,反映深刻的文章主题。
以小见大方式(一)聚焦凡人小事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表现在——“大”表现在——(二)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小”表现在——“大”表现在——(二)观察身边景象(一)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杏林子《生命生命》“小“表现在——“大"表现在——(二)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林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穂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初中语文培优讲义《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课件
![初中语文培优讲义《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59311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3.png)
“我”的邻居是个善解人意、待人宽容大度、善良诚信的人。 在“我”因粗心煮坏了针头对其造成伤害时,她原谅并安慰 “我”
6:第⒀段可以删去吗?结合文意,简述你的理由。
不能删去。结尾一段拓展和升华了主题,更深刻地反映了 “一件小事”对我懂得“认真去做一切事”而获得成功的 实际意义和深远影响。示例2:可以删去,因为到⑿段,故 事已经叙述完整,主题也可以清晰明白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件小事”。
我因粗心给邻居注射时对她她造成了伤害,但得到邻居 的原谅。
2:从记叙顺序看,第④段划线部分属哪种顺序?这些介绍与下文内容有什么 关系?
插叙。 这些介绍补充说明“我”之所以“心花怒放”的原因,也指 出下文“我”犯过失却要装作没事人似的的主观原因。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⑤段的“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忘乎所以乃 至贻误眼前的事业”一句起什么作用? 内容上暗示我过失的原因和结果,结构上为下文的故事的展开埋下 伏笔。
⑧我的邻居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 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⑨邻居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 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⑩但是第二天下午,她却准时来到我家,手里还举着两支崭新的针头, 她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这种号对不对? 六号半。”
• ⑥有句很诙谐的俗语形容人在受了惊吓时的状态,叫做“吓出了一脑 袋头发”,这形容正好用于我当时的状态。我已意识到我受了很大的 惊吓,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 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 管、针头还算完好。
七年级作文指导——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七年级作文指导——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dc543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a.png)
七年级作文指导——学习“以小见大”写法何为“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即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简而言之,“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从小事、细节、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往往能写出“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好作文来。
借小事情,表现大主题。
就像郁达夫先生说的“一粒沙旦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写作要求1、特定的时间,一般是瞬间发生的,跨度以5分钟左右为宜。
2、特定的地点,即地点比较固定、具体,家中,教室里,大街上都可以。
3、事件上不管有没有其他小事,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事件,这件事往往是日常、平常的易被人忽视的小事。
4、小事必然离不开人物,人物必须偏向于主人公,刻画主人公往往又离不开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和神态描写的。
5、因为是小事,所以细节描写必须信手拈来、不可缺少。
6、特定的道具可以使小事更为集中、更为感人,如《七根火柴》中的“火柴”,《变色龙》中的“大衣”写作指导1、围绕主题,着眼小材料。
以小见大先要着眼于小材料,在审准题的前提下选取小材料。
哪些是小材料呢?小材料是指符合写作主题的,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情景下发生的,没有大范围的影响力,但又能进行具体描述的小事件、小场景、小角度、小动作等写作素材。
2、立意从小角度切入写作时立意过于宏大宽泛,只能泛泛而谈,内容空洞。
以小见大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立意的角度越小,内容挖掘越深,文章就越容易写得明确深刻,内容充实。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所选材料中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从而让其闪烁异彩。
3、强化细节,传神描写,小中见情。
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细节便能活化人物形象,揭示或深化主题。
我们不妨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语言、表情、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职业、性格、心理等。
平时留意身边的生活变化,考场上才能采用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方法,如实地多角度展现人们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
中考写作+作文以小见大
![中考写作+作文以小见大](https://img.taocdn.com/s3/m/dbda95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0.png)
2.深入体验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
体验生活,能够增加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同 时,你还可以尝试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身边的世界,分析问题。 这样,才能挖掘出蕴涵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平中见 奇,从而深化文章的中心。
3.展开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看到“流泪”的蜡烛,我们就联想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 神;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就想象到来年的大丰收;看 到天上的圆月,我们就生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感慨。这样,文章就能以小见大,妙笔生花。
“以小见大”作文讲评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小处着笔, 大处着眼, 反映了重大的社会主题
在写作中,不少同学认为只有大材料,才能表现大的主题,写 出来的文章才能更有深意。其实不然,小的材料如果运用得当,同 样能够揭示出深刻的道理。这就是通常说的以小见大。我们可以聚 焦生活中的凡人琐事,提炼出写作素材,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线的“战场”上,那些“白衣天使” 们看到在前线的“战场”上,那些
脱下盔甲的样子,满身斑驳,那隔 “白衣天使”脱下盔甲的样子:脸
离服和口罩留下的痕迹,他们那双 上,那隔离服和口罩留下的深深印
救死扶伤的手不复从前,留下的许 痕;手上,原本细嫩的肌肤不复从
多坑坑洼洼。那就是你们坚持的痕 前,留下的道道褶皱;身上,因长
迹,那是你们坚持的证明。
时间憋闷导致过敏留下了万千红
点……那就是你们坚持的痕迹,那
是你们坚持的证明。
原文 你们知道在前线战场上的风
修改后
险有多大,看见随便的战友感染上病 战“疫”前线的风险有多大,你们比
毒,可你们仍然坚持。纵观全球,又 谁都了解,即使有战友感染上病毒,
有多少个国家像我国的战士们一样在 可你们仍然一再坚持。看到或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