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立意第3讲:以小见大立意
高中中学精选作文写作指导:以小见大立意
高中中学精选作文写作指导:以小见大立意可分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两法,但都是以小见大。
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小现象,但是所表现的是重大主题,所阐发的是深刻道理,这种技法叫做以小见大法。
运用此法便于选取材料,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耳闻目睹,琐屑小事,俯拾即是,皆可作为写作的素材,运用此法便于把握材料,较之大题材容易驾驭,不至于顾此失彼,力不从心;运用此法感染力强,题材和主题之间的反差很大,足以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用以小见大法立意,要努力挖掘典型材料的典型意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一定的思想高度来审视材料,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实际情况为“大”而“大”,随意拔高主题。
1.大题小做。
大题小做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最终与“小题大做”一样,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
大题小做,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
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
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
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
联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
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
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大”。
大题小做的要领(1)宽题窄作。
一般限制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前后都加。
如“父辈”可写成艰难的父辈、父辈的辉煌、父辈的遗憾、父辈——执著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
(2)见微知著。
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八百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
作文训练3-以小见大(2014.7.20)
作文如何“以小见大”理论探究什么是“以小见大”呢?“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
“小题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以是整体中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只小动物、一棵小植物,还可以是一个小人物……“大主题”,它可以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也可以是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道德和一份情感……巴尔扎克曾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从小事、细节、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往往能写出“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好文章来。
“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理。
其实,小题材与大主题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小”是现象,“大”是本质。
小题材是为表现大主题服务的,而大主题也需要通过小题材来表现。
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因此,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初中基本篇目有很多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如《七根火柴》、《变色龙》、《一件小事》、《社戏》、《背影》《最后一课》、等等,可见,许多作家都是善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的。
我们的生活是由无数的小事组成的,大事也产生于小事,写文章正如吃饼,不可能一口就全吞下一块大饼,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一个合适的切入口、一个具体的题目,从咬第一口开始。
写小事,还有利于走出空泛肤浅和文题不一的误区,有利于写深写透,写出个性。
例文欣赏1【2005年黑龙江省中考作文题】哲学家说,和谐是生命与自然的相亲相爱;作家说,和谐是笔端生发的完美境界;舵手说,和谐是力挽狂澜的默契配合;学生说,和谐是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个温馨故事……读完《流逝的古典》一文,你或许对“和谐”有了一定的认识。
生活中我们也时时需要和谐,事事需要和谐,请以“和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和谐”画展◆黑龙江一考生昨日读报,见到一则画展启事:周日上午将于希望省和谐市举办“和谐”画展,有意参加者,于周六午后3点前来报名,迟者概不录取。
高考作文中的“以小见大”——大题小做
高考作文中的“以小见大”——大题小做高考作文反对“假”“大”“空”,而以小见大之法则是打击“假”“大”“空”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之法,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小见大——大题小做大题小做就是将有关文章立意较“大”、较“宽”、较“虚”的话题具体为一个小事件、集中在一个小视野,进而为这些话题找一个“小”突破口来揭示其“大”内涵。
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1.角度上以小见大。
即从一个大话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角度来作为切入点,进而来表现“大”话题的内涵。
如下例:大千世界,人们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他们也答出了自己的心灵。
苹果为什么落地?有人捧着苹果乐滋滋地啃上一口,回答——等我来吃,而牛顿却回答出了万有引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回答出了太阳中心说;盲人可以看见什么?有人疑惑地摇了摇头,而海伦·凯勒却回答出了流传于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们无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品味、探讨,使我们人类的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优秀习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可谓一大话题,但这段文字,作者却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盲人可以看见什么”三个生活“小”角度揭示了生命意义之“大”话题的内涵。
2.题材上以小见大。
即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所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材料作为写作对象,通过对这些“小”对象的描述,进而来展示整个写作对象之“大”境界。
如下例:夏日的阳光耀眼却又灼人皮肤,我坐在凉席上,看着一旁玩耍的弟弟,心中很不是滋味:别人家的小孩在这么大时,早就会走了,可他……我越想心中越觉得苦闷,不停地用扇子扇风,耳畔的发丝轻轻扬起,右脚不停地抖动。
没一会儿,我把扇子一扔,抬腿向弟弟走去。
“宝宝,来,走起。
”我扶起弟弟,心里只想着让他尽快学会走路,室内的空气很沉闷,压得我似有些许透不过气。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立意之我见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立意之我见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立意之我见阜阳城郊李卫全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立意之我见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李卫全(必须署名,商业媒体使用,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在众人的期盼中,安徽卷高考作文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了,而且,相信不少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人事也一定关注了各大门户网站的2014年高考作文难度调查情况。
这是笔者刚刚截取的调查排名情况:(见腾讯网edu./zt2014/gkzwts/?pgv_refaio2012&ptlang2052)从表上可以看到,安徽卷今年难度排名,相对于去年和前年,还是下降了,最起码已经不是难度排名第一了,而且已经被曾经深深影响安徽命题的课标卷反超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安徽卷作文:(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从作文命题的意图和命题手法上看,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和2013年安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式完全一样,没有本质的变化——(2013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对比两年高考作文,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虽然形式上有点区别,但是材料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之所以这样表现命题材料,其目的是为命题意图服务:即有助于作文立意体现思辨性的特点。
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立意三维解读
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立意三维解读2014年高考18套作文试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从命题形式上看,这18套作文试题不约而同地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考生在立意与选材方面,都有极高的自由度,便于尽情发挥。
在文体要求上,江西卷与湖南卷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其他省份一般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从题材内容方面看,2014年全国各地作文题的主题体现了一个中心――“紧跟时代脚步,密切联系生活”,并且在材料、话题中更多地引导考生用辩证、创新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主题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文化传统的传承。
如北京卷的“老规矩”、天津卷的“假如有一款芯片”、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辽宁卷的“科技改变生活”等,都需要考生对科技或人文在现今社会的发展以及造成的影响作出科学、准确的评述。
第二类:人生哲理与辩证的处事方法。
如新课标卷I的“两人过独木桥”、上海卷的“从穿越沙漠看自由”、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山东卷的“不一样的眼光”、湖北卷的“登山观景”等,这一类型的题材,都隐含着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处理态度或方法,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支持的观点作文,也可以用思辨的方式综合加以论述。
第三类:人物事迹评述。
如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重庆卷的“租房”、全国大纲卷的“老王生病”等,这类题目首先需要考生从材料中的人物、事迹中,准确提炼出相关的人生态度或处世观点,再加以自己的理解作文。
在此,谨对2014年高考部分作文试题的命题及审题立意作一简要评述。
1.课标卷II――喂食动物丧失觅食能力(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价值取向:倡导自立自强的生存意识。
命题及立意指向:这道试题关注成长体验,关注生活哲理。
可以由动物保护问题,进一步谈及人事,讨论教育的问题。
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是当下的热点问题,有利于考查辩证分析的能力。
审题立意主要有四个角度:①从学生成长的角度:野生动物依赖喂养会因惰性而失去生存能力,同样,在青少年成长中,如果长辈过度呵护,甚至溺爱,也会让他们失去自立、自强的生存能力。
第3讲审题立意之以小见大【跟着课文学写作】初中作文高分技巧点拨
示范②《走一步再走一步》
小
本文讲述了一件小事:
体弱怯懦的小亨特有一次跟随伙伴 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 杰里引着父亲找到了他,通过父亲的鼓 励他终于得以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升华
大 人难免会因前路漫长、目标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把可能但
不必然发生的风险扩大化,以致畏缩不前甚至逃避。这时,把事 情化整为零,不去想最远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 只关注近期目标,一步步做来,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 远大的目标。
作者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 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 特别是母 亲,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
从深层理解来说,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 庭有一种使命感。
大
“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 作者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 次散步的小事来写,所表现的意蕴却发人 深思:
一件小事
“我”跟五个男孩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 并最终在爸爸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
以小见大
一个大的人生道理
面对困境,学会化整为零,积小步成大步, 步步积累,最终克服困难,实现大目标。
第贰 章
技法总结
①概念定义 ②技法要点
以小 见大
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 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正如郁达夫所言: “一粒沙旦看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题记 简明扼要
“沙沙沙……”墨红色的枫叶在空中飘飘荡荡,最终落在地 情境渲染 上。也许是这片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吸引了我,也许是它在我眼
前翩翩起舞的样子触动了我,我将它拾起,带回家。
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枫叶来细细观赏。这片枫叶,形状 尤其端正,掌形五裂,从边上到中间,一裂比一裂大,边上还 有密密麻麻的锯齿。它的颜色犹如朱笔绘就,一派国色天香之 美,这是哪位大画家的杰作,还是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是 细节描绘 枫叶偷喝了天酒而被染红的?细闻,还有一股若有似无的清香, 虚实结合 又是谁拿了茶香和木香调和成的呢?
2014年各地高考材料作文立意分析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分析一、2014年北京卷高考微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分析:立意可以有:①礼仪是成人之本;②坚守做人准则;③老规矩,新青年;④老规矩要走进新时代,新时代要吸纳老规矩;⑤老规矩朽矣。
二、201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分析:围绕“自由与约束”的关系,我们可以谈“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受约束的”“过度自由是一种祸害”“过适度自由的人生”等;此外,还可以谈“道路可以选择,目的必须明确”“没有方向的选择是没有选择”等。
若只单纯地谈论“原则”“压力”“自由”“选择”等,而不能将它们内在的关系结合起来谈,则有失妥当。
三、2014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2014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 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 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 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 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 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 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 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根据材料内容,可以从预赛中两个学生的做法切入,围绕“变通 “合作双赢”等立意。可以从裁判的角度切入,围绕”规则 ““循规蹈矩”等立意。还可以把二者接合起来,围绕“变通与 规则”立意。今年的作文材料,接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很容易把 握材料主旨。学生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201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一、用心观察与记录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 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 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 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 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 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 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 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 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 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 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 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 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立定义;②自拟题目;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面对人生的困境,人们总是在矛盾 中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走出人生的 低谷,坐看风起云涌。在生活中,有 善良如刘丽者。一个瘦弱的姑娘,一 副疲惫的肩膀,带着如山般坚定的信 仰,一步一叩地行进在播撒大爱的路 上。于她而言,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就像一次旅行,完成了这次旅行就是 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或许物 质的贫乏也让生活倍感艰辛,但内心 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
③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 也会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这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角度 不同,人生也大不相同。 ④境由心生。你心中有什么,便能够看到什么。人 生境界也是由心所决定。 ⑤窗外的风景。作文材料前面的关键是窗子,后面 的关键则是雅、俗、闹、静。写窗外的风景正是看 中了窗子的作用,算是比较好的立意。
刘丽的人生价值如不灭 的火炬,感召着人们克 服物质的艰难险阻,体 会精神高贵的真正幸福, 实现人生的价值。树立 正确的人生价值,人们 正是因为人生境界的提 升,而不断实现作为 “人”的个体的核心意 义。
当人们在困境中作出人生价值的选择,殊不知 精神富足,坐看云卷云舒,其实不仅仅是一种 行动,更是一种境界。“非理”“除教”是你 毕生的追求。乱世彰显了你的“权力意 志”“超人意识”,一生身体力行。风尘仆仆 的奔波,言传身教的讲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渐 渐佝偻;但是,即使“不为人知”你仍未停下 坚定的脚步。迂回漫长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 上海德格尔、叔本华都是你一路走来的见证者!
标线: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三大类型审题立意解说(整理)
标线: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三大类型审题立意解说(整理)议论文2014-09-13 11:28: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三大类型审题立意解说对于2014年高考作文来说,总体有三大类型(分别是有人有事的故事型、论述性材料的思辨性题、社会现象型题),而这三大类型就是全国作文今后的发展方向,不管是分值不同,对每个问题的要求不同,或者是对文体的限制不同,但总体来说,对于2014年高考作文我们应该是总结性的认为他们考得就是这三大类型,就是想考考你对于某些你困惑的、社会发生的、人们关心的、大学需要你有的、弘扬真善美的等等问题的一些你真实的想法(当然了,你可能得说由于某些原因你不能说实话,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对于一个问题,你就只有那一句实话,只有那些抱怨,然后发完牢骚,拍拍屁股走人,同学们,我们心里要阳光一点,打败我们的不是天真,是无邪,同样的,打动阅卷老师的,不是貌似天真的、刻意的、不经意的套模板,套类型,说大话,还把自己装扮成圣人,好像国家在我手,少我你就愁的样子。
同学们,悲天悯人不是刻意渲染,人文关怀,不等于老奶奶过马路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你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作文不是不允许批评黑暗,而是说,你从黑暗中要有启示,要坚强,不是发牢骚,你可以说这里环境不好,但是最起码你要有自己的思考吧,什么都是国家没做好,那请问你,要人是干吗的?所以,同学们,你要注意,说自己的话就是说自己的话,不是发牢骚,等你冷静下来,你就会把适量的牢骚转化为作文,并加以深化这就是思辨性。
这些我们都要在后面几讲谈到。
好了,说一下我们六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用鹰的眼睛去审题立意第二节:天才般的想象第三节:我的作文我做主,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又叫说人话,丢鬼话)第四节:三千弱水只取一瓢,我的风格(结构)我说了算第五节:用魔法装点语言第六节:看看作文的眼睛,突出点题同学们的问题:害怕自己立意偏题,跑题,甚至根本就是偏题跑题,另外不会立意,把立意当做作文题目,更有甚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偏离了立意。
立意高远以小见大的作文
立意高远以小见大的作文咱今儿就来唠唠“立意高远以小见大”这个事儿。
您瞧瞧,生活里那些个小事儿,就像一颗颗小珍珠,乍一看不咋起眼,可要是您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从里头看出大文章来,那可就了不起啦!
比如说,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个小朋友,正努力地把地上的垃圾捡到垃圾桶里。
这事儿小吧?可您要是往深了想,这小小的举动背后,那是对环境的爱护,对文明的追求。
这反映的可不就是咱们整个社会对环保意识的重视,对下一代良好品德培养的期望嘛!这就是以小见大,从一个小朋友捡垃圾,能看到社会文明的大方向。
再比如说,咱家里头妈妈做的一顿饭。
普普通通的家常菜,没啥特别的。
但您仔细琢磨琢磨,那每一道菜里都饱含着妈妈的爱,是家人之间的温暖和关怀。
这小小的一顿饭,体现的可是亲情的力量,家庭的重要性。
往大了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个温暖的家庭,才能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呀!
所以说,立意高远并不是要咱们非得去谈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学会从身边的小事情中,发现那些隐藏着的大道理、大情感、大价值。
就像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件小事儿也能展现出生活的真谛。
咱们得有那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在小小的事情里挖掘出大大的意义。
您要是写作文,也别总盯着那些宏大的题材,多观察观察身边的小事儿。
比如一次小小的争吵,能让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比如一只流浪猫
得到了帮助,能让您感受到爱心的传递和力量。
立意高远以小见大,就是要让咱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好,
从细微之处,触摸到广阔世界的心跳。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既有真情实感,又有深度和高度,让人读了拍手叫好!。
作文选材立意之_以小见大
作文选材立意之_以小见大作文选材立意之——以小见大在写作的世界里,选材立意是构建一篇佳作的基石。
而“以小见大”这一手法,就如同一位神奇的工匠,能将平凡的素材雕琢成璀璨的艺术珍品。
“以小见大”,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细微、平凡的事物来反映重大、深刻的主题。
它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在小小的角落里发现大大的世界;又似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广阔思想天地的大门。
小事物,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比如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它看似普通,却能引发对工业制造的严谨性以及无数工人默默付出的思考;再比如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那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蕴含着无尽的母爱和家庭的温暖。
这些小小的场景、物件,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捡拾。
以小见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因为小事物贴近生活,是大家都熟悉和经历过的。
当我们把这些小事物写进作文里,读者很容易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被深深地打动。
比如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我们不必去描述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讲述朋友在自己生病时递来的一杯热水,或者在自己失落时一句鼓励的话语。
这样的小事,更能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真挚和珍贵。
在文学作品中,以小见大的运用屡见不鲜。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通过人力车夫在寒风中扶起老妇人这一平凡的举动,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和正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无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从一家人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这一小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这些经典之作都告诉我们,小事情也能蕴含大道理,小场景也能展现大社会。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做到以小见大呢?首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关键是要用心去留意。
比如,观察身边人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者留意自然界中一朵花的绽放、一片叶子的飘落。
其次,要学会思考。
在观察到小事物后,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作文选材立意之_以小见大
观察身边景象
“小”(选材)
聚焦凡人小事 观察自然景象 捕捉细小情节
“大”(主题)
关注社会 感悟人生 诉说真情
概念:选一个片断或画面,或捕捉一个瞬 间,或写一件小事, 通过描写、议论,或联想、 想象等,挖掘它们的内涵, 反映深刻的主题, 以此达到歌颂人性美、人间爱,或人生哲理的 一种写作手法。
作文指导之
以小见大
一滴水中蕴藏着 大海的汹涌澎湃, 博大深沉;一滴水 中昭示着大海的欢 乐与苦难,过程与 结果。 平凡蕴藏伟大;
细节缔造永恒。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 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 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 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 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 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 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
“大”: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
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 改善他们的处境。
聚焦凡人小事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 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 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 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 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 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 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杏林子《生命 生命》
例文一:
幸福的颜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母亲生日那天,一向不解风情的父亲跑了几条街,给母亲买了件 新衣服。……在我和妹妹都在嘲笑父亲“品位高”时,母亲却欢天喜 地地接了过去,脸上泛起少女般的红晕,眼底掩饰不住的是满满的笑 意。她兴奋得像个小孩子,偷偷跑进房间把衣服换上。用得着吗?为 了一件土里土气的衣服。 ③母亲出来了,脸上还泛着红晕。她在父亲面前转了几圈,窗外 的阳光溜了进来,如同精灵,在空气中跳着动人的舞蹈,母亲身上那 件米黄色的外套也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金色光彩。“好看吗?”母亲 问。父亲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尺码大了。”是的,那件宽大的外 套“裹”在母亲身上,使矮小的母亲看起来更加矮小,母亲的肤色略显 黝黑,米黄色如此明亮并不适合她。 ④“哪里大了?”母亲连忙低头扯了扯衣角,“我就喜欢宽松的, 无拘无束,多好啊!真喜欢!”见父亲还不放心,母亲做了个展翅高 飞的动作,给父亲打了一剂定心剂,以表明这衣服虽宽松,但她很喜 欢。“真的不大!这正合适呢!呵呵,都舍不得脱了……”
2014年高考作文点评、立意分析
• 写作范例C 教师下水文 • 茫茫大雪中北美的野狼跋涉千里紧紧跟在驯鹿后面 • 茂密深林里亚洲的老虎躲在草丛里耽耽虎视这前方的梅 花鹿 • 炎炎烈日下非洲的狮子悄悄接近丝毫没有察觉的危险的 斑马 • 动物园里 “开饭了”,野狼懒洋洋的走过来 • 活的母鸡被扔入虎园,老虎吓得抱头虎串 • 一个山羊把狮子追的到处乱跑 • 这就是野生世界的动物和人类饲养下的动物的区别 当 狼不在月夜草原下嚎叫,当虎不在深山老林里虎啸生风, 当狮子不在非洲大陆狮霸一方,当他们被人们关进笼子,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时,他们失去了觅食的能 力,假如有一天他们有幸重回大自然,等待他们的只有 死亡?
• 福建卷:空谷 •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 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 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 • • • •
分析 观点寓意型 同样的空谷,不同人看法却不一致 悬崖是危境, 栈道吊桥是生机和美好 同样的处境,我们该用什么眼光看世界 乐 观还是悲观 危险还是机遇 • 立意:你该用什么眼光看世界
• 中国的父母你们要为孩子操心到什么时候? • 中国的孩子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 我们的父母啊,不要在圈养孩子了,把他们放生到社 会中去,放他自己搏击风浪,让他们游泳时呛几口水, 爬坡时跌几个跟头,他们会成熟起来,他们会坚强起 来。 • 我们的孩子们啊,你高中下晚自习是爸妈来接吗?大 胆对他们说,不用!我已长大! • 我们的孩子们啊,你大一新生是是父母陪伴去吗?大 胆地对他们说,不用!我已长大! • 我们的家长们啊,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让他们成为 动物园里的动物,用你的爱做成的牢笼钳制了他们, 放手吧。 • 海阔让他们越,天高任他们飞
• 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 •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 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 你又是不自由的。
作文范文之2014北京卷作文立意
2014北京卷作文立意【篇一:2014高考作文北京卷:老规矩】2014高考作文北京卷:老规矩题目: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郭德纲《老规矩》原文:人活一世要有规矩。
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
不许用筷子敲盘碗,这有乞丐之嫌作文立意: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传统要继承.........更多2014年高考作文点评请查看:2014年高考作文专题以上这篇是2014高考作文北京卷:老规矩。
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更多高考作文尽在:模板范例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篇二:2014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老规矩”作文公式全解】2014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老规矩”作文公式全解北京市2014年高考作文题作文(5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以小见大立意
以小见大立意(一)可分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两法,但都是以小见大。
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小现象,但是所表现的是重大主题,所阐发的是深刻道理,这种技法叫做以小见大法。
用以小见大法立意,要努力挖掘典型材料的典型意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一定的思想高度来审视材料,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实际情况为“大”而“大”,随意拔高主题。
1.大题小做。
大题小做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最终与“小题大做”一样,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
大题小做,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
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
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
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
联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
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
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大”。
大题小做的要领如下:(1)宽题窄作。
一般限制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前后都加。
如“父辈”可写成艰难的父辈、父辈的辉煌、父辈的遗憾、父辈——执著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
(2)见微知著。
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八百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
如椽大笔,不一定篇篇都是庞文华章,倒是一些日常凡人小事,能让人领略生活的况味。
(3)不嫌琐细。
所谓因小见大,不是夸夸其谈,无限上纲,故作惊人之笔,而是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立意,从而发掘出最本质的一点,触类旁通,引申扩展,收到立片言以居要,以一目能传神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作文立意第3讲:以小见大立意可分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两法,但都是以小见大。
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小现象,但是所表现的是重大主题,所阐发的是深刻道理,这种技法叫做以小见大法。
运用此法便于选取材料,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耳闻目睹,琐屑小事,俯拾即是,皆可作为写作的素材,运用此法便于把握材料,较之大题材容易驾驭,不至于顾此失彼,力不从心;运用此法感染力强,题材和主题之间的反差很大,足以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用以小见大法立意,要努力挖掘典型材料的典型意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一定的思想高度来审视材料,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实际情况为“大”而“大”,随意拔高主题。
1.大题小做。
大题小做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最终与“小题大做”一样,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
大题小做,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
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
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
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
联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
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
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大”。
大题小做的要领如下:1)宽题窄作一般限制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前后都加。
如“父辈”可写成艰难的父辈、父辈的辉煌、父辈的遗憾、父辈—执著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
见微知著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八百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
如椽大笔,不一定篇篇都是庞文华章,倒是一些日常凡人小事,能让人领略生活的况味。
不嫌琐细所谓因小见大,不是夸夸其谈,无限上纲,故作惊人之笔,而是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立意,从而发掘出最本质的一点,触类旁通,引申扩展,收到立片言以居要,以一目能传神的效果。
选取最尖锐、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一点,“见人之所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例文借鉴】品味人生这世界什么最美?有人说是花,因为娇嫩;有人说是树,因为挺拔;有人说是藤,因为坚韧。
答案当然是丰富多彩的。
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答案是不同的。
让我们品味出不同的人生。
一束鲜花,娇艳欲滴。
悲伤的人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说“花儿对我笑”;忧郁的人说“林花谢了春红”;欣喜的人说“人面桃花相映红”。
有人说花有情:“落红不是无情物”;有人说花无情:“浪荡桃花逐水游”。
花没有变,变的是人的心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看一束花可以看一个人。
看他的脾气、品位、性格,看他的心情与气质。
大千世界,人们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他们也答出了自己的心灵。
苹果为什么落地?有人捧着苹果乐滋滋地啃上一口,回答—等我来吃,而牛顿却回答出了万有引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回答太阳中心说;盲人可以看见什么?有人疑惑地摇了摇头,而海伦·凯勒却答出了流传于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们无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品味、探讨,使我们人类的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然而,面对人生的问卷,我们的回答也许艰难得多。
我们挣扎于利益的驱使与良心的鞭策,困扰于对自己心灵的审判。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有人随浪花沉浮,他们必将消逝,而老人桑地亚哥却为了心中不死的信念与巨鲸搏斗,如天地间的巨人精神常留。
面对车上歹徒持枪抢劫,有人畏惧不前,或悄悄躲开,但更有人大吼一声挺身向前。
面对西藏高原上微薄的空气,有人心安理得地享受都市里凉爽的空调,而孔繁森却选择将生命深植于阿里深处……从这些回答,这些用实际行动作出的无声的回答之中,我们深深地品味出了不同的人生,我们深深地品味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不同的答卷诠释不同的人生,更启迪着我们深深的思考。
作为要选择的是守护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向着光明的彼岸前行。
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正如我们有权利对众多的问题作出见仁见智的回答,但是我们要记住,这样的人生,有我们自己的品味,有道德的品味,有祖国人民的品味,有历史在久久的品味。
本文成功之处在于能“大题小作”。
文章题目很大,“人生”的视角很宽,但作者用许多具体事物和现象来表现其不同人生的丰富内容。
开篇对美的不同回答,点题立论,内容具体,接着写因不同的心绪,而对同一束鲜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内容真实具体。
这样写不仅内容充实,而且令人信服。
2.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
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作文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知秋,一芽绿而示春”的艺术效果。
小题大做,要领如下:有独到眼光。
这类小题在竞赛题目中常见,如第八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看一个民工喝水》《苦瓜研究》。
如《“七·一”记事》、《劝君莫酗酒》也是。
单记“七·一”这天的活动和事件,容易停在一个平面上,有嫌单薄;单议酗酒对人体的危害,似乎囿于个人的圈子,缺少些社会性。
小题的取材,依题撰文,难以写出份量和厚度。
因此要求学会细腻观察,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能小中见大。
也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
这里还有一个深入开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即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这就要求在构思中要审度小处,着眼大处。
虽然笔下处处是“小”,眼中时时是“大”。
比如《压岁钱》这个作文题目,可以展开这样的联想:身为大款的表叔给压岁钱时的神态,人们对他恭敬的态度,自己的感受;贫困的外婆给压岁钱时真诚而窘迫的神态,人们对她鄙薄的态度,自己的感受。
最后结论是:真情是金钱不能替代的。
这样联想构筑全篇,便由围绕“压岁钱”叙写一些小事而见出了一个大的“本质”。
善引申开拓。
要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联想。
一滴露珠,能想象出黎明的清新;一颗寒星,能想象出夜空的宁静;一朵浪花,能想象出大海的浩渺。
能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能够一粒沙里见世界,一句话中见真情。
要尽可能开发“材源”,串起那些相关内容,丰富文章的容量。
例如,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文题是够小的,但却可以切入“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的大问题;再如还可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的普遍感情和抽象道理。
同时,还可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
当然,小题大做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
【例文借鉴】举手投足之间生命的车轮缓缓向前推进,人类也已从年幼懵懂的种群成长为拥有高度文明与智慧的生物。
知识与责任让我们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我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善待自然。
而我想说,善待自然,就请从举手投足之间做起。
这个世界有很多环保主义者。
他们可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来抗议日本人对鲸的残酷杀戮,他们也可以建造奇特而坚固的木屋过树上生活来反对商人们对森林的砍伐。
有时候,我们不由觉得那样的勇气与壮举离我们太遥远。
没有错。
但爱与善待并不总是要用惊天动地的牺牲来表达。
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就可以表现出对自然的善待。
弯身绕过低垂的树枝,轻轻扶起被吹偏的花朵,爱怜地送走不慎落到你书本上的年幼的蜘蛛,殷情地款待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流浪狗……生物之间平等的爱与尊重遂自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来。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因为自然辉映在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里,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对自然的珍惜与保护。
我们需要规模组织都很庞大的环保运动,但更需要涓滴成海的微小和细致。
动画片《西游记》里有一幕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唐僧正在打坐念经,忽然一只蚂蚁掉落在他的手上。
唐僧并没有粗鲁地甩动手掌或是直接将这只小虫碾死,他只是轻轻地将蚂蚁所在的那只手放在地上,让惊慌失措的蚂蚁安全离开。
记得小时候我每看到这一段,总会嘲笑唐僧的迂腐和虚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明白,正是举手投足间的善,才成就了一个慈悲为怀的圣僧,才显现出佛的博爱与睿智。
同样,当我们于举手投足间,积累对自然的善待,谁又能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呢?是谁说过,人类要用博爱的宇宙观来看待自己,看待地球。
宇宙观,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平等地对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地球上普通的一员。
而涉及到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我则认为,要用最微观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看待自己的行为。
因为正是举手投足间的小小善举,才折射出一个灵魂的光芒,才体现出一颗满盛爱与美好的真心。
点评:文章立意很成功。
该文以识见为高,“小中见大”的立意集中深刻,强调了要在举手投足之间善待自然,这切合了命题要求,敏锐切中社会热点,把举手投足这样的微观小事,和保护自然的宏观命题有效结合。
当然,把动画片中的细节写进来,让文章有了具体可感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