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31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31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31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6337e2700abb68a982fb85.png)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61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哲学家认为,按思想见解讲,近代是从17世纪开始的。
这位哲学家这样说的理由是( )A.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B.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C.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D.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C [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与材料“从17世纪开始的”不符,故A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与材料“从17世纪开始的”不符,故B项错误;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与材料“从17世纪开始的”相符,故C项正确;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与材料“从17世纪开始的”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咸阳模拟)有人说:“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
”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 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C [根据材料“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可知,牛顿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故C项正确。
] 3.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的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
该科学家( )A.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发现热辐射中的能量分布规律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D.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D [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 第十四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 第十四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d698a5955022aaea998f0f74.png)
想启蒙的作用
主观大题演练
(2017·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 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 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 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 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 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 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 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专题二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比较
标志会 核心或
议
精髓
解决的问题
意义
三民 主义
同盟会 成立大
会
民权主 民族独立,民 义 主共和
指导辛亥革命, 使中国人民醒 过来
实事求
毛泽东 思想
中共七 大
是、群 民主革命道路、 指导革命和建
众路线、 社会主义改造 设,使中国人
独立自 和建设
民站起来
主
解放思 什么是社会主 指导改革开放, 邓小平 中共十
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民主追求。
3.联系教材所学: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
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
想。 试
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答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
_《__人__权__宣__言__》__宣__布__了__天__赋__人__权__和__公__民__平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或影响或意义)的答案来源:材料中的背景问题反过来就是答 案;材料中的措施实施的结果即为答案;材料中有关意义的文字叙 述,直接概括;所学知识,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命 题者的出题意图。 3.对于相同点的回答,直接叙述其共同的内容就行;对于不同点的 回答,不仅要指出不同的方面,更要指出各自不同的具体表现。原 因要紧紧围绕法国民族主义和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 义的不同来分析,是分析两者为什么不同,不能简单套用政治经济 思想。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333657aeaad1f347933f9c.png)
课后限时集训((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39 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分)1.“窃以为此其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男工。
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
而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
”材料反映了()A .对妇女的关心与尊重B •传统封建观念影响妇女就业c.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妇女不能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B [A 项与材料“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 不符,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可知,男女不平等的封建观念影响妇女就业,故B项正确;C项完全解体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c 项错误;D 项表述过于绝对,故D 项错误。
]2. (2017汉中高三质检)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任何人把1912-1949 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
”下列史实能为费教授提供论证的是()A .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B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C.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D •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D [根据材料中“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可知,这里强调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影响。
A、B、C 三项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排除;D 项中留声机属于西方事物,故D项正确。
]3. 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A .注重维护国家主权B .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C.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 .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C [材料中“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不属于侵略行为,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故B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对近代事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故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3讲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3讲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https://img.taocdn.com/s3/m/9ed5c15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5.png)
课后限时集训(三)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A.必然性B.偶然性C.可能性D.必要性A [从材料“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有其发生的必然性,A项符合题意。
]2.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某某。
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某某水师提督。
……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
……战前,多次操练演习。
材料表明( )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故A项正确;清政府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个别地方的准备,知己知彼的说法夸大了清朝的准备工作,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西方军队的工业化,故D项错误。
]3.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
并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
这件事表明当时( )A.林则徐外交手段过于偏激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C.清政府腐败无能愚昧无知D.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B [根据材料文字“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当时中国人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故B项正确。
]4.《某某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7b87396edb6f1aff001f71.png)
课后限时集训(六)(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07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A、违背革命最初设想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A[材料中天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诸王向洪秀全建议,军队人数增加,为了筹集军粮,安徽、江西应该“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得到洪秀全赞同,说明他们主张维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设想是背道而驰,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这一举措是由于当时军事斗争需要(筹集军粮),并不是为了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依然保留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故D项错误。
]2、(2017·榆林高三模拟)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
这说明了()A、主张学习西方新思潮萌发B、鸦片战争战败对外交冲击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实际需要D、傲岸自大观念发生新变化D[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中洪仁玕观点代表是太平天国外交,没有涉及“鸦片战争战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并未体现重振太平天国威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得出太平天国外交观念转变,故D项正确。
] 3、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集训训练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集训训练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b35b745fbfc77da369b114.png)
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是建制之“王”。
其主要用意在于( )A.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C.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D.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2.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
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
”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B.“中体西用”思潮兴起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3.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与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决裂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力主实行维新变法5.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
该著述是( )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天演论》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称:“不知铁路之旁,其左右歧路,人马皆能行……铁路遇山巅水曲均须绕越,架空凿洞亦可驶行,庐舍坟墓亦犹是也,何害之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的中国( )A.“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国近代化B.“天朝上国”观念抑制中国的发展C.思想僵化制约工业文明的传播D.洋务运动推动西方文明的传入7.“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有用。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习练(1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习练(1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b9a8fbb783e0912a3162a97.png)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14)李仕才一、选择题1、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时,北方州代表想让国会有管理贸易的权力;但是,南方各州反对,他们害怕国会运用这个权力来结束奴隶买卖。
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即国会在1808年Z前不会讨论禁止奴隶买卖。
这个方案()A.体现了美国宪法民主的精神B.以妥协折中的方式维持了美国统一C.彰显了美国结束奴隶制的意愿D.充分暴露了美国奴隶社会的本质【答案】B【解析】奴隶制的保留有违美国的民主,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美国17灯年宪法在制定过程中协调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利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B项正确;结束奴隶制杲北方州的利益需求,并非杲美国,故C项错误;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项错误。
2、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关系的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力的革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C.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D.科技发明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速度加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屮“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可知B项正确。
社会关系与生产力密切相关,正确的关系应为生产力决定社会关系,A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3、“过去农村是土豪劣绅的天下,'如今是委员的世界呀,你看,屈尿都碰了委员','城里、乡里、工会、农会、国民党、共产党无一不有执行委员,确实是委员世界'。
”毛泽东这里描写的是哪一时期的农村现状()A.国民大革命时期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C.抗H战争敌后根据地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答案】A【解析】据材料“过去农村是土豪劣绅的天下”“城里、乡里、工会、农会、国民党、共产党无一不有执行委员,确实是委员世界”可知,这一时期,在国共合作之下,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
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0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岳麓版
![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0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fd000a1a37f111f0855b41.png)
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0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岳麓版课后限时集训(三十)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定律;这一定律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可适用于最微小的物体……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
”这说明( )A.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普适性B.科学思维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C.科学思维方式逐渐普及D.人类社会可以移植物理学理论B[材料表明,牛顿经典力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其科学分析方法被应用到思想领域,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故选B项。
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逐渐普及”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可以移植”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2.(2019·金丽衢十二校一模)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建立了“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但仍存在“乌云”,后来出现了“驱走乌云的太阳”。
其“太阳”指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B.马克思主义学说C.达尔文进化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D[牛顿经典力学产生于17世纪,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物理学成就,故B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成就,故C项错误;材料“存在‘乌云’”是指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材料“驱走乌云的太阳”是指相对论发展了经典力学,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D项正确。
]3.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这是因为( ) A.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B.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D.进化论奠定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C[材料强调达尔文进化论与牛顿力学的共同之处。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工业革命 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工业革命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75d3e505087632311212e8.png)
课后限时集训(十六)(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31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
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万吨,是当时“欧洲粮仓”。
英国成为“欧洲粮仓”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对农业有力推动B、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提高C、新生产关系对农业促进D、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刺激C[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提高是英国粮食产量提高原因,但不是材料体现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可知,材料反映出英国成为“欧洲粮仓”根本原因是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经营方式,是对生产关系调整,故C项正确;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刺激是英国成为“欧洲粮仓”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2、(2017·临沂高三模拟)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
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B、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C、工业发展基于扩大市场D、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C[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而不是中世纪晚期,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个生产过程,没有涉及劳动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可以得出工业发展基于扩大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乡村制造业活动,没有关于农村经济转型信息,故D项错误。
]3、(2017·岳阳高三质检)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管理。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模块三_第14单元_第32讲_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模块三_第14单元_第32讲_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3d62a392e3f5727a4e96250.png)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63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A[根据材料中“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是浪漫主义的体现,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故B项错误;自由主义并未成为独立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体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有悖于传统,故D项错误。
]2.《唐璜》从出版之日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风暴一般的影响。
鲁迅说,“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
余波流衍”。
一时以拜伦为自己模仿的最大对象,写出自己心中“唐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典型的如()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B.海明威的《老人与海》C.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D.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A[《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美术作品,与材料中“文学作品”不符,故C项错误;《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D 项错误。
]3.(2017·银川模拟)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
这反映出当时()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D[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影响的信息,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者反对过分的强调理性,他们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可以得出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故D项正确。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限时集训(六)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限时集训(六)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612bc54ebd64783e09122bf5.png)
课后限时集训(六)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
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 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2.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
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
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会、开国会3.《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报纸,梁启超曾说,他在主笔该报时“记事则西多而中少,译报则政详而艺略”。
这说明梁启超( )A.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 B.热衷于报道西方的政闻C.注重营造维新舆论环境 D.借报刊批驳洋务派主张4.19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他还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
1909年,他欣然接受了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严复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B.资产阶级的民权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清末新政符合历史潮流 D.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有新旧杂陈的特点5.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6.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众处于受治的地位。
近代某一时期平民主义思潮大起,“劳工神圣”、“平民神圣”的口号十分普遍。
这一思潮兴起于( )A.维新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新文化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7.“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14课学案.doc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14课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ebb8e9987c24028915fc3e7.png)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必修三第14课学案一高考大纲维新思想二复习指导1、抓住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把握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层次: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分清四个阶段的主题内容,即: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二是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三是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四是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2、把握五个重点:五个重点就是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潮、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形势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联系当时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政治、经济的变化对思想的影响;联系各阶段的学习层次,注意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3、这两课易混概念较多,需要多角度分析比较。
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比较;康梁维新思想与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比较;新文化运动前期与后期(以五四运动为界)的比较;分类归纳近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比较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及差异。
三重难点解析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理解①核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
②实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③“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2019版 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28讲 课后限时集训
![2019版 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28讲 课后限时集训](https://img.taocdn.com/s3/m/39bd840f6c175f0e7cd1374b.png)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第35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A[由关键信息“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可知选A项。
] 2.(2017·郑州质检)1912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曰:“(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
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
……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
”该文本质体现出革命派()A.已然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B.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C.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D.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三民主义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只是封建君主专制,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我高皇帝”“清室”即突出满汉民族矛盾,而非民主与封建的矛盾,故C项正确;D项属于表面现象,题干要求从“本质”来看,故D项错误。
] 3.《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D[由材料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观,而A项是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材料未提到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排除B项;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和材料“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相符。
配套K12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3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
![配套K12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3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https://img.taocdn.com/s3/m/3636912b866fb84ae45c8d7a.png)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65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000种。
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
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
这反映了当时()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C[材料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科学技术发展大力支持,且西方国家并未解除对中国的封锁,故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落后于世界,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国迫切发展科技的愿望,这反映出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中国科技院在当时科研机构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2.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 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
这反映出()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C.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C[根据题意,从1958年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到1959年的1万次,强调的是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的成就,并非科技人才的涌现,故A项错误;B项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根据前面分析,故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新中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并非中西方的对比,故D项错误。
]3.宋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
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C[由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故C项正确。
2019历史高考三轮练习限时练习(2)
![2019历史高考三轮练习限时练习(2)](https://img.taocdn.com/s3/m/c9bd6d0c31126edb6f1a10f6.png)
2019历史高考三轮练习限时练习(2)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第13课辛亥革命5、〔2017年江苏历史,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那么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6、〔2017年海南卷,17〕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2.〔2017年山东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3、〔2017年上海历史,24〕①90年前的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
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1、〔2017年上海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61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哲学家认为,按思想见解讲,近代是从17世纪开始的。
这位哲学家这样说的理由是( )A.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B.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C.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D.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C[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与材料“从17世纪开始的”不符,故A 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与材料“从17世纪开始的”不符,故B项错误;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与材料“从17世纪开始的”相符,故C项正确;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与材料“从17世纪开始的”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咸阳模拟)有人说:“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
”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 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C[根据材料“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可知,牛顿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故C项正确。
]3.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的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
该科学家( )A.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发现热辐射中的能量分布规律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D.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D[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故D项正确。
]4.1864年9月23日,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伽勒发现了太阳系中第八颗行星海王星,它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
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哥白尼的“日心说”C.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故A项正确;哥白尼的“日心说”阐述的仅仅是“太阳为宇宙中心”这个观点,与数学预测并没有直接关系且观点本身也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自由落体定律与天体运行显然没有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于20世纪初,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5.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
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
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D[根据材料时间“光荣革命”到来之前可以确定为17世纪,联系史实可知“一个伟大的人”是指牛顿。
题干中的“理性”指的是具体的自然科学成果或理论,而不是指精神理念,故A项错误;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的是伽利略,故B项错误;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的是达尔文,故C项错误;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符合“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故D项正确。
] 6.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
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 )A.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D.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马克思是德国人,故排除A项;达尔文生活在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时代,故B项正确;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故C项错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是在1687年,故D项错误。
]7.1883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所写《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一书中对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加以批判以及对惯性的理解,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
这说明( )A.马赫思想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B.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C.马赫思想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D.牛顿的力学体系缺乏科学性A[根据材料“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可知,马赫的著作对物理学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题无关,C项表述过于绝对,均可排除;马赫否定的仅是牛顿经典力学中绝对的时空观,故D项错误。
]8.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
“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
”上述评论的科学理论( )A.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B.冲击了封建神学统治C.拓宽了研究世界的视角D.从微观视角研究世界C[材料中“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这里评论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相对论否定的是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彻底否定经典力学,故A项错误;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基本清除了封建神学统治的影响,故B项错误;相对论拓宽了研究世界的视角,故C项正确;相对论研究的范畴是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从微观视角研究世界的是量子论,故D项错误。
]9.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
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
这说明( )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D.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C[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说明的是蒸汽机产生的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可以看出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故C 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蒸汽机产生是因为社会的需要,并没有体现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故D项错误。
]10.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B[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化”,是指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取代,不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故B项正确;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个性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C项错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分别采用了煤、石油作为新的能源,第三次工业革命以高科技为特征,没有使用新的能源,故D项错误。
]11.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反映了人类对全球问题的关注,从下表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关注的主题主要是( )C.人与自然的关系D.科技作用的两重性C[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982-2015年人类关注的主题涉及科技的发展,但对工业的发展则无反映,故A项错误;B项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关注的主题,而是80年代以前的主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82-2015年的主题归纳可知,人类关注的主题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12.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
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
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
下列对材料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因特网对每个国家利弊参半B.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C.因特网的发展会突破法律限制D.因特网的发展不应受制于政府B[材料中“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不等于对每个国家利弊参半,故A项错误;材料中“……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
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表明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故B项正确;因特网的发展会突破法律限制与材料中“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但并非不受制于政府,故D项错误。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长郡中学实验班选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皇家学会是由培根的实验哲学的追随者们成立的一个非正式社团发展而成的。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被视为英国科学体制化的标志。
166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由法国政府批准成立,以皇家名义招聘全国优秀科学家到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并给以薪俸。
这一模式对后来其他国家的科学体制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英国皇家学会虽然冠以“皇家”之名,实为自主的民间组织。
起初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会员仅分布在少数几个专业上。
从17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30年代,医师会员的比重一直居于半数以上。
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化学家、工程专家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地质学家可谓异军突起,到19世纪60年代已成为仅次于医师的第二大群体。
材料二中国在洋务时期有了科学体制化的最早萌芽。
从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伴随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改良,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壮大,许多的科学社团成立,从而促进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科学家团体也同时产生,并成立了相关的科技学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社。
19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许多有识青年提出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
中国科学社在体制上效仿英国,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
1928年,中央研究院宣告正式成立。
中央研究院从模式上属于法式。
它是中央政府主办的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
科研机构的建立,科研人才的增多,科学家的职业化和科学共同体的出现等,表明中央研究院时期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科学体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