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限时训练答案

合集下载

2015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5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5届高考仿真模拟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韩非子》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说郑国有个人要买双鞋,在家用根绳子量好了脚的尺寸,然后急匆匆奔向市场,找到卖鞋的又想起量脚的绳子忘带了,返回家取,再到市,市已关闭了。

这个故事可用于说明()A.法家重视国家治理的规范B.战国时期没有统一度量衡C.商品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D.郑国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解析材料信息是郑人一个来回间,市已关闭,这表明市场活动有时间限制。

答案 C2.据大臣汲黯揭露,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他重用酷吏和财利之臣,以致不久后有人评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但汉王朝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因是()A.汉初法律制定趋向成熟B.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外衣C.“文景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D.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解析本题共有三个重要信息: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武帝重用酷吏,统治也很残暴;汉没有重蹈秦的覆辙。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汉武帝时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特点(即外儒内法且剂之以道)。

答案 B3.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材料表明()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解析戏曲是市民文化发展的表现,但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广为流传的戏剧不自觉地起到道德规范、内化的功能。

统治者神化关羽,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了戏剧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A、C两项都不全面,B 与史实不符。

答案 D4.18世纪后期起,不少士人建议朝廷将内地过剩人口组织起来,迁往西部从事开发。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A.西部开发引起士大夫关注B.人口膨胀已成为社会问题C.有识之士警觉英国的扩张D.清朝的行省制进一步完善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过剩人口”。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近代中国文明 第1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A卷)(含解析)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近代中国文明 第1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A卷)(含解析)

专题4 近代中国文明第1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A卷)(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四川省成都市三诊·5)1839年林则俆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

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

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2. (2015·山东省德州市4月二模·16)“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3.(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7)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他们”应是指()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4.(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学情调研二·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5.(2015·北京市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二·16)以下史实中,反映自然经济瓦解的是()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 4%,1924年增加到77. 6%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A. 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8)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7.(2015·山东省临沂市模拟二·16)京师同文馆开办之际,前门大街却贴出了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2015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精编(12-10)含解析

2015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精编(12-10)含解析

2015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精编—(12-10)【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C.“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封建主”指新兴的地主阶级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通判制D.行省制3.“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将人的精神寄予神。

”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古希腊()A.民主政治发达B.人文思想盛行C.受东方文化影响D.商品经济发达4.经过“光荣革命”的洗礼,英国终于找到一个“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一办法主要是指()A.颁布《权利法案》B.确立君主立宪制C.加强国王的权力D.建立责任内阁制5.“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拜谒了当地的孔庙,这让高呼‘打倒孔妖’的宗教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

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上帝教路线之争。

”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杨秀清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B.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C.这是世俗权力之争的延伸D.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6.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至今已在全世界用110多种文字出版了1 000多次。

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A.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合作的结晶,政治智慧超众B.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指明了工人运动的正确方向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D.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7.目前,中国有2 000多名维和人员参加多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是出兵人数最多的国家。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文 科 综 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3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右图《仪制令》是北宋政府制定“交通规则”。

今天看来,最不可取的规定是哪一项A .贱避贵B .少避长C .轻避重D .去避来14. 明代中后期,“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

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C.宋明理学的思想束缚D.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15.清朝以前,长期有川、鲁、粤、苏四大菜系的说法,到清末民初又加上闽菜、浙菜、湘菜、徽菜,构成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

后四大菜系能够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内快速形成,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反映出这一时期A .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B .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C .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D .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16.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实行广州一口通商,英国人率先建立了驻广州的商馆,进行双边贸易。

1774年,伦敦专门经营中国瓷器的贸易商就达52家。

中英贸易出现盛况,说明A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 .清朝海禁政策破产C .全球商路畅通无阻D .英国重视对华贸易17.20世纪20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如下图)。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近代工业的发展B.绘画艺术的变迁C.妇女地位的提高D.社会观念的进步18.当年钱学森远行欧洲留学前,其父在一张纸条上告诫他:“人,生当有品,如仁,如智,如忠,如孝,如悌!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

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写在答题卡上,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2.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4.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

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5.“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

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

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33

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33

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1. 《诗经》保存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篇。

后来,儒生把《诗经》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诗经》()A.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编订的B.能够提高儒生的文学修养C.蕴含了儒家的核心理念D.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解析:《诗经》全面展示出周人的社会生活和道德风貌,其中流露出的精神符合儒家道德规范,因此答案为C。

答案:C2. [2013·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二]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

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 A.中原B.齐鲁C.楚地D.巴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提出屈原的诗“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属于抒情诗。

而题干中明确“南方倾向于抒情”。

在四个选项中,最大程度体现南方的是C项,因为战国时楚国是南方的大国,楚地几乎是南方的代名词。

也可根据教材知识屈原是楚国人而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C3. [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A. 孟浩然B. 杜甫C. 李白D. 王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引文“最强音”“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分析,体现了该诗人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因此应选C项。

答案:C4. [2013·汕尾高三第一次摸底]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

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A. 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 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C. 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D. 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解析: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但经过了文学加工不是原始资料;盛泽镇在南方;材料的描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是否瓦解,排除A、B、C三项,故答案选D。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青岛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青岛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

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5月自主诊断文科综合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纸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礼记·坊记》中说:“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

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与。

”材料反映了()A.家庭伦理关系中鲜明的尊卑等级观念B.政治隶属关系对家庭伦理关系的影响C.家庭收支情况的公开化和透明化D.俸禄和田宅收入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答案】A【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家庭伦理中的等级观念【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主旨,根据材料“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和“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

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与。

”可以看出家庭中的尊卑等级观念,A项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政治隶属关系, 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家庭收支的管理权和使用情况,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D项结论, D 项错误。

故选:A。

14.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智者学派、文艺复兴【解析】本题要注意观点和史实的统一性。

根据所学知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主张,此主张突出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C项正确;甲的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A项错误;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主要是说公民直接参政,用陶片放逐,以点带面,论据不充分,B项错误;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无法得出古希腊是人文主义的滥觞的结论,D项错误。

2015年最新浙江高考历史考前训练及答案

2015年最新浙江高考历史考前训练及答案

2015年最新浙江高考历史考前训练及答案12.如果回到2500年前,在右图所示的场景中你可能听到①“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②“君权神授”、“大一统”、“天人感应”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④“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13. 胡适之先生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地方只是一个村落。

徽州人来了,就开始成立店铺,逐步扩大,把小村落变成小市镇了。

”所以当时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

这表明A.徽州商人是市镇兴起的根本原因B.江南市镇的兴起都与徽商密切相关C.商业活跃促使村落发展成为市镇D.中国江南地区市镇兴起于明清之际14.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A.学习西方文化B. 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C.摆脱民族危机D.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5.1989年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要“有所作为”。

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的主要体现有①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②与台北、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C)③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④稳定人民币汇率制止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恶化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中国的改革突破了过去将某些做法、提法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这样的突破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②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提出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7.2010年1月11日,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的孙家栋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国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是在20世纪的A.5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18.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第一时间知道这些事件主要是通过A19.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

2015高考历史模拟答案

2015高考历史模拟答案

1.【知识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图片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两幅图片分别代表1950年的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仍然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1950年的土地改革后,仍然实行农民分散经营,没有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故B项错误;两者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故C项正确;两者都是传统的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故D项错误。

【答案】C2. 广东省佛山市2015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知识点】罗斯福新政;排列组合型选择题(精选);新经济政策【解析】“自由过少会带来停滞,自由过多则造成混乱”体现了对自由的态度:既要自由,同时也要对自由进行限制,“自由主义”反对任何干预,故①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用军事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没有任何自由,故②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③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国家干预,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3. 【知识点】罗马法;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国家不断扩大、多个民族融合的缘故,故A项正确;罗马法的基本原则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C项和B项只是说法不同,内容一样,故C项错误;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只是罗马法发展的原因之一,材料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4. 安徽省淮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图表数据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根据图表,1985、1989这两年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故①错误;图表对外出口和进口额的增长,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说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程度加深,反映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故②正确;“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经济战略是二战后日本提出来的,中国并未提出过这一战略,故③错误;进出口额的增长,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北京市2015届高三高考押题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北京市2015届高三高考押题

北京市2015届高三高考押题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下列四幅图反映了北京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名称的变化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图1 ②图2 ③图3 ④图4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13.北宋时,曾流传“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它折射了A.重文修武消弭边患的决心B.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C.民间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D.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变迁14.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 ②④C.①③D. ③④15.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

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

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

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

该笑话讽刺了A.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B. 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D. 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16. 1913年宋教仁被刺,宋案由上海地方检察厅全权负责,上海地方检察厅向京师检察厅发送传票,要求将涉案人国务总理赵秉钧按期解送来沪。

洛阳市2015届高三一练word答案历史

洛阳市2015届高三一练word答案历史

洛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B2.D3.C4.A5.B6.C7.A8.C9.D10.C11.D12.C13.B14.C15.C16.B17.C18.D19.B20.A21.A22.B23.B24.C二、非选择题(第25题2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0分,共52分)25.(20分)(1)历史背景:①明治维新后,对外殖民扩张是日本既定方针;②岛国日本发展遭遇瓶颈,国内矛盾日益激化;③日本逐渐占领中国东北,借助该地区优越的资源条件以战养战;④镇压中国抗日力量,同化当地居民,实现永久占领和独霸中国东北。

(每点2分,共8分)(2)特点:①蓄谋已久;②计划、组织周密;③伴随侵华战争日益推进;④殖民统治、军事占领与经济掠夺相结合。

(8分)原因:①中国人民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坚决抗击和抵制;②在华日本移民生活的日益不适与管理失控;③日本侵华战争逐渐走向失败,使日本移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

(4分)26.(12分)观点一:认为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保守”与“激进”两种思想势力始终相互矛盾对立。

(3分)评析:①洋务运动中,存在顽固派与洋务派之争。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而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主张原封不动地巩固清王朝封建统治。

②戊戌变法中,存在封建顽固势力与资产阶级维新派之间的论争。

前者固守“中体”思想,反对政治制度变革;后者倡导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辛亥革命中,存在保皇派与革命派之间的斗争。

前者固守改良思想,反对实行民族革命;后者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主张民主共和。

④新文化运动中,存在袁世凯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之间的斗争。

前者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后者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将斗争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或答新文化运动后期自由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9分)观点二:认为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保守”与“激进”两种思想势力在文化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2015届高考历史限时训练

2015届高考历史限时训练

2015届高考历史限时训练(2)时间:50分钟总分:65分命卷:刘国建一、单项选择题(2﹡20=40分)4、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

“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

“都尉”汉朝官名。

“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

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①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②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④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6、隋朝宰相杨尚希上表建议合郡为州,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或地无百里,数县立置。

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

”由此可知他建议合郡为州的目的主要是A.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B.加强地方,抵御外侮C.精简机构,节约开支 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7、《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

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

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

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8、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

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14、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篇一: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3年真题、模拟)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3年真题、模拟)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3·汕头检测)《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 )A.宗法等级制B.皇权专制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2.(2013·惠州调研)“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

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

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

”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3.(2013·广州模拟)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4.(2013·深圳期末)《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5.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

综合上图秦印封泥及所学知识,正确的有( )①秦朝设立丞相制度②秦印封泥中的文字是小篆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④秦朝廷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7.古人有云:“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对此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封建”制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郡邑”制不利于中央集权C.汉朝没有采用“郡(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邑”制D.没有正确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8.(2013·广东六校联考)“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

答案-2015年高考历史(江苏卷)

答案-2015年高考历史(江苏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礼记》是由我国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而成,记述的政治制度在秦汉之前已经出现,材料还表明我国古代“贵族朝会”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据此推断此政治制度应为分封制,故选A。

2. C解析:本题重在对史料理论的考查。

从史料的可信度看“秦琅邪石刻”有关秦朝疆域的记录较后人对先秦时期疆域的记载的《淮南子》更可信,其差异说明运用历史材料首先要辨别真伪,故选C。

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因石刻和《淮南子》有关史实的记载上出现差异不能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D项不正确。

3. 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汉赋。

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汉赋宣扬道家无为思想显然不正确,C项符合题意,故选C。

选项中A、B、D 三项分别指出了汉赋出现的时代背景、统治者的需求和读者体悟。

4. 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反映了淮北地区农业生产因受自然生态的不断破坏而每况愈下,表明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的保护。

保护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合理作为,B项正确。

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与材料反映的情形正好相反;D项中“全凭”过于绝对、单一。

5.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尚利民风薄”和“多金商贾尊”,故选D。

A、B两项侧重于条件;封建社会我国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项错误。

6. D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故选D。

A、B、C三项都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但都未能从根本上加以分析。

7. C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从材料中时间“1876年”来看,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李鸿章是洋务派的杰出代表,A项错误。

山东省2015届高三冲刺模拟(二)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2015届高三冲刺模拟(二)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2015年高考模拟冲刺卷(二)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继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14.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1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材料“在此以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化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16.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C.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17.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

”这种“新制度”的意义是()A.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C.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8.《新华字典》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部工具书,自诞生以来经过多次修订。

2015届第一轮复习总结历史限时训练(四)

2015届第一轮复习总结历史限时训练(四)

试卷(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A.征税问题B.宗教问题C.民族问题D.战争问题3.“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4.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5.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6.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答案】 A【解析】解答此题注意理解“封建”的概念,所谓“封建”实质是指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的分封制,结合所学,分封制与实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

3.据史书记载,秦朝皇帝玉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本质上反映了()。

A.上供玉玺,臣子谄媚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丞相左右【答案】 C【解析】“受命于天”说明皇权是上天赋予的,“既寿永昌”反映的是皇位世袭,故选C项。

A项不符合“本质反映”限定,排除;B项错在“专有”,不符合史实。

4.(济南三模)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A.王位世袭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选官制度D.监察制度【答案】 B【解析】根据史实,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武帝建立中外朝制、解决王国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力,分割地方权力,结束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康熙设南书房,加强君主权力。

因此材料中的“国家政体”是指中央集权制度。

B项正确。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

”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B.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分封同姓诸侯国解析:材料表明汉代的兴盛是由于采取了地方行政权归郡,牵制郡的长官,反映了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为此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结合汉武帝推恩令的内涵,可知是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以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答案为B。

答案:B6.(2013·长沙三校联考)“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

”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刚刚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逐渐失去其作用[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刺史“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可以看出刺史已经与地方郡县官吏相互勾结,干预政事,故C项正确。

刺史本来是中央派遣来监察地方的机构,但已经超出了这个职权,作用越来越大,排除B、D两项;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7.(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1届高三综练二文综)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指应届生求职季宝典开启你的职场征途简历撰写笔试真题面试攻略专业技能指导公务员专区A.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B.相权分立制衡C.削弱了相权D.行政权实现了真正的三权分立8.《剑桥中国史》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

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

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9.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0.周振鹤在《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中说:“……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材料反映元代行省划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主要以加强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B.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D.使行省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造成南北制衡的局面11.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12.《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解析】A 明朝内阁首辅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但内阁始终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张居正生前大权在握,死后被削夺官,正说明其权力在否关键看皇帝旨意。

13.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10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10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

(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

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6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

(8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8分)13.【解析】第(1)问,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周天子与诸侯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君臣名分逐渐确定;“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

第(2)问,注意观察地图的特点,根据地方行政区划来判断;其弊端可结合汉初“七国之乱”的史实来回答。

第(3)问,实际考查行省制度,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第(4)问,需要综合三则材料,从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来总结特点。

答案:(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

(4分)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

(6分)(2)郡国并行制。

(2分)弊端:导致地方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

(4分)(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4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6分)(4)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4分)14.【解析】第(1)题结合三则材料,回忆我国古代主要选官的规定,归纳出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第(2)题结合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方式的不同,说明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从内在一致性上说明二者关系;第(3)题主要从材料结合隋朝社会历史状况说明科举制创立的原因,综合材料概括其特点。

答案:(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6分) (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

(2分)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6分)(3)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6分)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