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促进教学民主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一、探求民主、平等的课堂模式,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环境,这样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沟通理解。

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表现出来。

如何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呢?
1.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使教师把自己赤诚的爱献给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热情,积极、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另外,学生对教师的爱会迁移到教学活动中,他们会勤奋、努力并积极配合教师,师生在课堂上实现情感合作。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什么?
第一,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社会成员,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当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地给予,而是“蹲下来”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鼓励、信任学生。

我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不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教室中间,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对话。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并对他们充满关心和期待,才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对学生要充满爱。

众所周知,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与自尊心。

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等方式去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要通过这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去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2.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只是实现课堂上情感合作的基础。

要真正达到情感的共鸣,教师还必须掌握激发学生情感的技巧。

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每时每刻都能悄悄地进入教学环节,对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迸发出思考的活力。

教师的情感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和精神状态等方面表现出来。

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直接手段。

教师的语言应当生动、风趣、真切感人,做到既有科学性、启发性,又具有感染力、号召力,从而达到感染学生、启迪心智的目的。

教师上课时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他们会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师生的情感交流畅通无阻。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神态自若、富有青春活力,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感染力量。

总之,教师须从“人——人”关系上理解师生关系,要视学生为平等的社会成员,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既做他们的老师,更要做他们的朋友,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所。

二、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提供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在个人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主体参与反映着学生个体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态度和方式。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通常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主动参与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被动参与是一种非自由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

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充分表现自己。

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兴趣才能持久,知识才能牢固掌握。

在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的同时,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

其次,要认识到多给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不会影响教学质量。

最后,要认识到提供学生时间和空间不是课堂上的放任,
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三、“授之以渔”的能力培养,为学生的主体体现添加催化剂
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必须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探索“教”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符合英语学科的认识规律。

教学的意义首先应该是“教学习”,即教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进而善于学习。

“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的说法就充分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探索规律,学习并掌握简捷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策略。

学生也只有在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之后,才能更有效地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自觉主动和科学有效地学习,从而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创设一种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和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获得和提高的能力。

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