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旗袍文化介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民国旗袍
民国时期,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 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 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 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 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 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
背,加在短袄上。
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 旗袍流行的始俑者。当时的女学 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 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 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
清代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 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 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 常用题材。
现代常见的旗袍图案为中国水墨画手法 描绘的花卉图案设计。
03
旗袍的保存 与洗涤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 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于色彩、面料、 款式、做工、配饰等方面更见中西文化合璧的身影, 不仅中国人自己喜欢,外国人也青睐。旗袍于艺术中透着一丝宁静,于和谐中 增添一笔写意,于端庄中裹挟着一种韵味,在时光的流转中呈现着永恒的魅力。
杏林独步的婉约美
旗袍生动了大漠孤烟,魅力 了烟雨江南。旗袍的美有目 共睹,它是中国服饰文化的 一面镜子,伴随着中国女性 走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真 切地记录着文化发展的时代 印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社 会生活及审美标准。
旗袍恰好承担起装点中国乃至世界女性曲线美的任务,冷香端凝、花团锦簇的 旗袍,更让女人有了几分矜持忧郁、雍容大度。张曼玉在王家卫导演的《花样 年华》中换的是旗袍,换不掉的是她的心情及柔美,更换不掉的是旗袍背后的 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和底蕴。
江南斜雨的含蓄美
诗人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的姑 娘穿的一定是旗袍。江南古巷雨 阶滑,秀伞半遮俏影斜。高衩的 旗袍,蜻蜒形的盘扣,性感而又 楚楚动人。那手执香扇的女子, 在绸缎的包裹下,步履轻盈,有 如点点蜻蜓,飘飘渺渺,古典而 又东方,独特的韵致中, 无时不 透露出旗袍的典雅高贵含蓄的美
旗袍的分类与样式
公主领
传统立领
企鹅领
凤仙领
领型
水滴领
牛舌领
无领
旗袍的分类与样式
斜襟 双襟 方襟
开襟
大圆襟 直襟 琵琶襟
旗袍的分类与样式
扣型
四方扣 花蕾扣 树叶扣 蝴蝶扣
双耳扣 花篮扣 三耳扣 菊花扣
凤凰扣 树枝扣 青蛙扣 琵琶扣
燕子扣 蜜蜂扣 一字扣 大型铜丝手工扣
旗袍的分类与样式
旗袍的图案
旗袍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翻过半个世纪的日历,着装还需俏旗袍。旗袍是一种服饰, 更是 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正式的 场合,旗袍流畅的线条,时尚的中国元素;收肩、饰花、 珠片、 刺绣,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领、低领、无领,流淌的韵味; 一番怀旧的情结。
今天,旗袍已从生活常服上升为礼服,变得越来越繁花似锦,变得 越来越贴近时代,变得越来越贴近生活。
创始于清代的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但其实它也是满族男女老少 一年四季的服饰。旗袍历经多个民族服饰与文化的融合,几经变迁,在变化与 取舍之间成为一种内外和谐统一的传统时装,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
一件旗袍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文化的精华,浓郁的诗情,流动的 旋律、写意的画风,透露出中国女性的大方、贤淑、温婉、含蓄、性感、秀美, 诠释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城市女性特有的气质。沧桑变幻的往昔背后,旗袍更 拥有了焕然一新的现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和精神面貌,而且 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当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 中,服饰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中国也曾出现过旗袍马甲,旗袍 接受着美的思潮的碰撞。
旗袍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莫非旗袍注定要在岁月的诗行中上升为一种高贵,不为 多数人所有,宁守孤寂,淡然从容,不放身价,那是怎 样的一道风景……
于不言不语中,呈现着不同 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 信仰和审美情趣。积淀了妩 媚的岁月,起伏着历史的绵 延。旗袍它既可以穿着,更 可以欣赏。
多种图案背后呈现的是小桥 流水人家,百鸟朝凤,亦或 是百花盛开,婉约之中透露 着不同韵味的美,再看身着 旗袍的女子,婀娜多姿,碎 步前行,如水蛇舞动,如柳 枝飘曳,瞬间清丽、内敛溢 于言表,小鸟依人,柔情似 水,亭亭玉立,令人叫绝, 浓得化不开。
01
旗袍的起源 和发展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 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旗
旗袍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 其称之为“旗袍”。
01
用布、纸、绸子或其 他材料做成的标识, 多是长方形或方 形:~子。~帜。~ 号。~舰。~手。
存放旗袍的橱柜中还 应放入防蛀药品。如 有条件,可用软纸把 旗袍包起来,以防止 泛黄,保持色彩艳丽。 一般白色旗袍用蓝色 纸包,花色艳丽的旗 袍用深色纸包。
04
历史与文化 的传承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 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旗袍
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 动尺度有所反复。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 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这一改变遭非议。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
袍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传统旗袍(满族)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 (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 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 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 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 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 不归为“旗袍”的范畴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 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 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 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 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 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 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 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 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 袍,衣身较为宽博,造型 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 踝,采用直线,胸、肩、 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 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清
清末民初 北伐前 1935年 抗战时期 40年代
现代 改革开放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旗袍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不断与时代 接轨的过程,由于西方文化的融入, 旗袍吸收了西方服饰的一些特点,产 生了改良式旗袍。
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 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 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02
旗袍的分类 与样式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 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其他产品手洗即可。
旗袍的保存与洗涤
① 洗前应标记污染部位
② 采用湿毛巾沾不同的洗涤液轻轻擦拭以去除 ③ 浸泡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
手洗小提醒
④ 使用丝绸专用洗涤剂或其他偏酸性的洗衣液
⑤ 洗涤液应均匀溶解在水中后再放入衣物
⑥ 水温控制在30℃以下
⑦ 采用轻柔手法,小心抓洗
⑧ 洗涤10分钟以内
⑨ 洗涤时加入少许食盐,做固色用。最后一次漂洗可加入少许食醋,以保持旗袍的丝 光。
正如张爱玲所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旗袍。”
LOGO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旗袍文化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 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讲述人:xxx
日期:20××.××.××
LOGO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旗袍文化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 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讲述人:xxx
日期:20××.××.××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Qipao origin and development
02
03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 编制和户口编制(共 分八旗,后又建立蒙 古八旗,汉军八旗), 特指属于满族的:~ 人(满族人)。~ 籍。~袍。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 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旗袍属于袍服的一种,所以有人认为旗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中式长衣:~子。长~。旗~。棉~。皮~。同~(旧 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 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 旧”)
旗袍的保存与洗涤
01
旗袍不能长时间连续穿着,尤其 不能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
03
避免汗渍、油渍、口红等污染
02
要留意尖锐的物件,以避免旗袍 钩洞与抽丝
04
不要为了贪方便将袖子高高卷起
旗袍的保存与洗涤
洗涤旗袍
桑蚕丝面料 一般选择干洗或者小心手洗。 织锦缎类面料 最好采用干洗。送洗时要提醒洗衣店
小心处理。 化纤面料和棉布面料 既可选择干洗,也可水洗。 一般来说污染严重或采用了提花工艺的面料最好干洗,
⑩ 挤压脱水,避光平摊干燥或悬挂晾干,忌烘干
⑪ 熨烫温度 165℃〜185℃ 之间,采用反面干熨或者垫布熨烫,忌直接向衣物喷雾
⑫ 熨后衣物应在通风处放置,直到湿热散尽,否则易引起霉变
旗袍的保存与洗涤
真丝旗袍,还应注意不 要与裘皮、毛料服装距 离太近。
非真丝类旗袍用衣架悬 挂在干燥通风橱柜中即 可,注意衣架的长度要 与旗袍肩宽相搭配。
林下清风的曲线美
仪态轻盈吹细柳,身着旗袍心放晴。旗袍在历史的演变过程日的宽大渐趋于瘦长合 身,凹凸有致,尽显女性身材, 增加形体修长感,配以流行的丝袜、高跟鞋, 在不经意间衬托着中国女性的曲线美。
其实古代汉人就喜欢女性细腰曲折,《诗经》中有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直到唐代以杨贵妃为代表的丰腴美为世人所仰慕、崇拜,直至明清时代,女性 纤细柔美之风又得以流行,东方女人体态的曲线美再次映入眼帘。
旗袍的分类与样式
Classification and style of cheongsam
旗袍的保存与洗涤
The preser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cheongsam
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The cheongsam is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旗袍的出现,让中国人经历了 “惊鸿一瞥秀旗衫”的时代,旗 袍的内涵决定了它的文化品位, 增添了女性健康自然的气质,不 妖、不媚、不俗、不病态,符合 当时时代“美观大方”的标准, 而且更为实用。有人评价张爱玲 “穿着旗袍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 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
仙
巩利在电影《2046》里,汤唯在电影《色·戒》中,都淋漓尽致地穿出了旗袍沉寂已久的风韵,不经意地展 现了所有能展示的女性美,正所谓锦袍绚丽仪态娇,吴侬软语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