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在日活动再考

合集下载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余姚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部,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

在这座城市的境内,有一处与朱舜水相关的重要遗迹,这就是朱舜水故居遗址。

下面将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对这一遗迹进行详细介绍。

朱舜水是明代末年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在抗倭战争中表现出色,被封为“安东将军”,并被派驻余姚担任抚宁守将。

朱舜水在余姚任职期间,积极组织抗倭力量,有效地保卫了当地的安全。

他身经百战,不仅在军事上有众多的战功,还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

朱舜水为了感谢余姚百姓对他的支持和厚爱,他在余姚修建了精美的府邸,这就是朱舜水故居。

朱舜水故居遗址位于余姚市龙泉山脚下,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故居主要由朱舜水的住宅、厢房和后院等部分组成,整体布局紧凑,结构严谨。

故居建筑仿照明代官宦府邸的风格,宫殿式的建筑气势磅礴,彰显出朱舜水的威严与尊贵。

在故居的正门处,有一座由青石砌成的城楼,楼上悬挂着“朱舜水故居”楷书匾额,表达了对朱舜水的尊敬和纪念之意。

朱舜水故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汇了明、清两代的建筑技艺,展现了明代官宦府邸的典型特点。

故居的主体建筑为三进四合院,布局严谨有序。

庭院中种植着各类珍贵的花草树木,随处可见石狮、花岗石人物雕塑等装饰,为整个故居增添了一丝生机和古朴的气息。

故居的内部结构精巧,数十间房屋各有特色。

主屋为三开间,正厅两侧配有东西厢房,供客人休息和办公。

厢房中设有书房、厨房、卧室等功能区域,分布合理。

整个故居的建筑风格典雅,装饰考究,较好地保留了明代官宦府邸的原样。

朱舜水故居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故居体现了明代社会的阶级差别和封建礼教,是了解明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故居中,可以看到明代家具、陶瓷器物等精美的工艺品,这些都是明代工艺美术的珍贵遗存,对研究明代生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朱舜水故居还常年举办着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书画展览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广泛的文化体验。

朱舜水在日活动新考

朱舜水在日活动新考

朱舜水在日活动新考【原文出处】历史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83【原刊页号】94~108【分类号】K24【分类名】明清史【复印期号】200809【标题注释】本文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05—0323)的结项成果。

【作者】韩东育【作者简介】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长春 130024)【内容提要】朱舜水在中日文化的交流进程中,曾扮演过一个众口交誉的积极角色。

然而,当人们去逆向考察近世日本的民族主义之所以发生的文化根源时,就会发现朱舜水还是一位值得关注的复杂人物。

这种复杂性,常常表现在其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似乎没有关联然而实际上关联甚深、诸多作为看似白云出岫却仿佛深藏安排等行事特征上。

深入探讨朱舜水的特殊历史作用,对于准确把握近世日本国家的发展谱系,或有裨益。

【关键词】朱舜水/德川光国/乞师/实务主义/民族主义【正文】朱舜水(1600-1682),名之瑜,字鲁屿,号舜水,谥文恭,浙江余姚人。

明亡后,以明室复兴为职志,海外经营多年。

曾多次赴日‚乞师‛,并最终于1659年‚归化‛日本。

根据《舜水先生行实》、《安南供役纪事》、《南疆逸史》、《明遗民所知传》、《海东逸史》、《致张定西侯书》等著述可知,明清鼎革时,朱舜水主要以舟山为中心,出入于日本与安南之间,共计十五载。

其往来穿梭的目的,大体出于:(1)躲开朝廷征辟;(2)经营外邦,而资恢复之势;(3)赴日为王翊借恢复之兵;(4)以遂蹈海全节之志。

对此,石原道博还专门勾勒出一幅朱舜水‚澥外经营‛路线图。

①《海东逸史》称:‚按《余姚县志》,京第乞师与朱之瑜偕,京第先归,之瑜遂留。

《南疆绎史》、《鲒埼亭集》诸书并不著之瑜名。

日本人冈千仞来微乞师事,则祗知之瑜、不知京第,盖之瑜留故也。

‛②冈千仞的反应表明,在日本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朱舜水,在中国却鲜为人知;中国有关朱舜水的记载,也不如日本具体和翔实。

引人瞩目的是,有关朱舜水的认识和评价,中日之间竟向无龃龉,极少存在差别。

宁波的历史名人有谁

宁波的历史名人有谁

宁波的历史名人有谁【严光】生卒年待考。

东汉初隐士。

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姓,一名遵,字子陵。

余姚人。

少有文名,与刘秀同游学,曾拒为王莽官。

建武元年(25),刘秀即位,严光隐名换姓,避居他乡。

后三聘而始至洛阳,授以谏议大夫之职,不就,归隐富春山(今浙江桐庐县境内)。

80岁卒,安葬在客星山。

现余姚与慈溪等地有严子陵祠、客星山"高风千古"坊、故里碑亭等史迹。

【阚泽】(170~243)三国时吴国官吏。

字德润。

宁波市慈城镇人。

世代为农,好学,后举孝廉。

曾任钱塘长,三国吴尚书令、中书令,拜太子太傅,精通经学、历书。

极力向孙权推荐贾谊的《过秦论》,主张废除酷刑,以礼义治国。

晚年笃信佛教,舍宅为普济寺。

今慈湖(又名德润湖)边有其故址,宅后山为"阚峰"。

【虞喜】(281~356)东晋天文学家。

字仲宁。

余姚人。

出身豪族,屡征博士、举贤良,皆不就。

东晋咸和五年(330),计算出冬至太阳位置每50年向西移动一度(现代测定为71年8个月),即为"岁差"。

这一发现对以后的天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他主张天高无穷,日月星辰按各自的规律运行,以驳浑天说、盖天说。

著有《安天论》、《志林》等。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

字伯施。

慈溪市人。

南北朝时仕陈,入隋任秘书郎、起居舍人。

隋亡,曾为窦建德黄门侍郎,唐武德四年(621)为秦王府参军,授弘文馆学士,改太子中舍人。

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即位,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太子右庶子、秘书监等,封爵永兴县公。

辞官,授银青光禄大夫。

卒后陪葬昭陵,画像凌烟阁,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书法继承王羲之、王献之笔致,外柔内刚,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

有石刻《孔子唐堂碑》等传世,著有《帝王略论》、《书旨述》、《笔髓论》、《观学篇》等,编有《北堂书钞》160卷,为国内现存第一部类书。

【陈藏器】(681~757)唐代药物学家和方剂学家。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余姚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

在余姚市的境内,有关于朱舜水的众多遗迹,这些遗迹不仅代表着余姚市的文化遗产,也显示了朱舜水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力。

本文将对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进行综合考察。

一、竺山观竺山观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乡竺山山脚下,是明代朱舜水参加科举时所建,被誉为“竺清上殿”。

竺山观风景秀美,气氛神秘,是中国南方的古老宗教文化和艺术的典范。

竺山观有两个门,分别是前门和后门。

前门呈牛角形,后门则为方形,两门之间是一条高约20米的石板铺就的山路。

山路上种有百年古树、进香客房等。

进入竺山观,便可看到雀仙殿、大雄宝殿、罗汉堂等建筑,有悬空而起、高耸挺拔的木雕百尺楼;石眉卦亭、竹肚根林、金砂古洞也不可错过。

在竺山观一角还藏有一个奇特的岩洞——鸿胜洞,里面有三个石龛,古人称之为“三鸟石室”;岩壁上有许多汉唐时期的壁画,其中大部分是壁龛上的佛像和石雕。

竺山观的建筑现已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朱舜水墓朱舜水墓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庙前街道两浦村,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

朱舜水是明代文化名人,为了寻找他的陵墓,历代文化名流曾先后到余姚寻访他的踪迹。

墓前立有石碑,刻着“朱公之墓”的几个大字。

墓旁还有一座小亭子,名为“归心亭”。

从朱舜水墓向南走去,便可到达竺山观。

三、竹设堂竹设堂位于余姚市玉皇山镇柳市村,是朱舜水的故居和起义组织总部。

竹设堂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体现出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故居共有四进院落,现存有文与武夫人的墓穴和碑记,同时在墓前还建立了一块三角形立碑,碑上记录了朱舜水的家族历史和生平事迹。

竹设堂的建筑物具有浓郁的水乡建筑特色,其上下两层的台阶,加之古朴的雕花窗棂和雕刻精致的楹联,将整个故居打造成一座别致精美的传统建筑。

朱舜水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庙前街道回天村,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祠内之一颂歌:“祭扫英魂望客来,碑记铸成文史彩。

朱舜水生平考异三则

朱舜水生平考异三则

朱舜水生平考异三则
南炳文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8(48)5
【摘要】明末遗民朱舜水的生平,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

朱舜水的出生月日,有明万历二十八年十月十二日和十一月十二日两说,十一月十二日之说可信性更大。

朱舜水丧父时的年龄,有八岁和九岁两说,其中八岁丧父之说更可信。

朱舜水拒绝冒认朱熹为祖一事,发生在朱舜水三十七八岁之时,而非年少时期。

【总页数】3页(P39-41)
【关键词】朱舜水;生平;考证
【作者】南炳文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35;I206.2
【相关文献】
1.日本所存朱舜水遗迹遗物综考 [J], 钱明
2.朱舜水在日活动再考 [J], 韩东育
3.朱舜水与日本水户学关系之考辨 [J], 覃启勋
4.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J], 黄令卿;崔颖
5.明末流亡日本二遗民朱舜水、戴笠生平考二则 [J], 南炳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余姚朱舜水,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级城市,位于宁波市北部,东临东海,是宁波市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开放城市之一。

余姚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余姚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朱舜水相关的遗迹是余姚的重要文化瑰宝。

本文将对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进行综合考察。

余姚朱舜水(1763年-1833年),字舜水,号东陽,是中国清代官员,江宁(今南京)人。

朱舜水曾任河南郑州知府,宁波知府,以及浙江总督等重要职位。

他在任职期间,致力于改善民生、兴修水利、发展产业,对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朱舜水在余姚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对于余姚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

朱舜水相关的遗迹主要集中在余姚市区和附近乡镇。

朱舜水纪念馆是了解朱舜水生平和作为官员的贡献的重要场所。

纪念馆建筑庄重大气,展馆陈列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图片、文字、文物等展示了朱舜水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余姚的工作成就。

馆内还设有艺术品展示区,展示了朱舜水及其家族的字画、书法和其他艺术作品,展示了朱氏家族的文化底蕴。

余姚市区还有朱舜水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坐落在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上,是对朱舜水的敬意和崇敬之情的体现。

纪念碑碑身高大、雕刻细腻,立于广场中央,成为市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每年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在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以表达对朱舜水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在余姚的郊区还有一座以朱舜水命名的公园,名为朱舜水祠。

这座祠堂式建筑是对朱舜水的瞻仰和纪念的场所,馆内展示了朱舜水的生平和他在余姚的工作成就。

祠堂外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被赋予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每年,在朱舜水诞辰纪念日,会有许多游客和当地民众前来参观和祭奠。

朱舜水所办学堂也是余姚的重要遗迹之一。

他在余姚创办的学堂被当地人称为“朱氏学宫”,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学堂教导的学生很多都成为了有影响力的人物,对余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堂建筑规模宏大,保留了古代教育的痕迹,是了解朱舜水教育主张和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的重要场所。

朱舜水与日本水户学关系之考辨

朱舜水与日本水户学关系之考辨
多。] [
譬 如 , 水关 于书柬 规 制 的演 示 就 是从 信 封 谈起 的 。 封 , 似 寻 常之 事 , 实 不 然 , 制 作 、 舜 信 看 其 其 书式 、 章 法 等均有 讲 究 。 因此 , 水详 细 讲授 了信 封 制作 的技 巧 和 方法 。 舜 在这 方 面 , 对官 封 式 和名 帖式 的书 写 就
舜 水对 服装 制作 技 术相 当精 通 , 而服 装 的裁 量 与 制作 是舜 水 所 授实 理 实 学 中 的一项 重 要 内容 。 故 他 对 衣 、 的分析 就 分外 透彻 。 对衣 的讲 解 主要 为 : 裳 其 衣 用黄 、 青 皆可。 白、 ……我 尝见 朱 子 画像 , 服 而 立 。 野 其祛 广 大 , 与膝 齐 , 按 道服 制 度 。 袖 长 且 其
客卿 的身份 在水 户 藩度 过 的 , 因此 , 对 水户 藩 的影 响 自然 也 最 大 ”l 不 仅 如此 , 他 【抛。 l 也有 时贤 认 为 “ 朱舜 水 是 德川 末 期发 动 倒幕 维 新 运动 的 日本 水 户学 派 的 开 山鼻 祖 ”]。 么 , [∞ 那 2 朱舜 水 究竟 与水 户 学有 哪 些关
[ 关键词 ] 朱舜水 ; 户学;《 日本 史》 水 大 ;日本近世 多元文化
【 中图分类 号 ] 12 [ J2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0 )6 09 — 6 0 1 4 9 ( 09 0 — 0 0 0
学界有论 : 朱舜水 “ 日 在 本度过的 2 年中 , 2 除了初到长崎 的前 5 以外 , 年 其余 的 1 7年都是以水户藩
[ 收稿 日期 ] 0 9 0 — 4 20— 52 [ 作者简 介] 覃启勋 (9 0 , , 15 一)男 湖北长 阳人 , 武汉大学历史学 院教授 , 历史学 博士 , 主要从 事中 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余姚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发达的地区。

朱舜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遗迹,其中与余姚相关的遗迹有很多,这些遗迹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余姚的宝贵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进行综合考证,以探究余姚在朱舜水时代的历史面貌。

1.朱舜水宅朱舜水宅是位于余姚城区的一处古建筑遗迹,据说这座宅院就是朱舜水的故居。

朱舜水宅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宅院占地广阔,气势雄伟,构造精巧,是一座典型的古代江南建筑。

宅内保存了许多文物和史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朱舜水宅是余姚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之一,也是朱舜水的重要遗迹,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朱舜水的生活境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2.朱舜水祠在余姚市郊有一座朱舜水祠,是为了纪念朱舜水而建立的。

朱舜水祠建于明代,后多次修葺,现在的朱舜水祠依然保存完好。

祠内供奉着朱舜水的神像和牌位,祠外的环境幽静,宁静古朴,是一处文化胜地。

在朱舜水祠中,有很多古代的碑刻和石刻,记录了朱舜水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我们了解朱舜水的思想和政治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3.朱舜水文化馆余姚市设有朱舜水文化馆,馆内收藏了大量与朱舜水有关的文物和资料。

文化馆陈列了朱舜水的丰功伟绩和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还介绍了朱舜水的生平和思想,展示了他的诗文和书画作品等。

朱舜水文化馆是一个集体朱舜水相关文化遗产的场所,也是研究朱舜水的重要资源之一。

4.朱舜水墓在余姚市郊有一座朱舜水墓,是朱舜水的陵墓。

墓园占地辽阔,环境幽雅,周围绿树成荫,十分宁静肃穆。

朱舜水墓建筑体现了古代的建筑风格,墓碑上刻有朱舜水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是了解朱舜水的重要资料之一。

朱舜水墓以其丰碑、巍峨、精美而著称,是余姚市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

余姚朱舜水相关的遗迹丰富多彩,这些遗迹见证了朱舜水的丰功伟绩和余姚的悠久历史,对于研究朱舜水的生平、思想和政治成就具有重要的价值。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摘要:余姚是明末教育家朱舜水的故乡,其作为朱舜水故里,留存了相对较丰富的朱舜水遗迹,多年来吸引许多国内外舜水学者前往拜访研究。

但囿于朱舜水本人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地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余姚舜水遗迹的保护开发情况并不乐观,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余姚舜水遗迹的现状,透过这些遗迹探寻余姚之于舜水思想的深层价值,以便更立体地把握其精神内核,为推动舜水文化流传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朱舜水;余姚;遗迹;综考中图分类号:I2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067-02收稿日期:2018-09-20作者简介:黄令卿(199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日本语。

朱之瑜,1600—1682,字楚屿(也作鲁屿),号舜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明清之际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驱,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并称“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

明清嬗代之际他奔走国难,本想到日本借兵抗清复明,却迫于国内外形势留日二十三年并终老于江户。

在日讲学期间,他摒弃传统儒学的空洞形式,推崇实学,讲求实际,为日本儒学体系注入了新血液。

成为当时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光国的老师后其身份地位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大批日本学者师从舜水,出现了日本全民儒学热潮。

此外,他还为日本人民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农业、医药、建筑、工艺等技术,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朱舜水成年前一直生活在余姚,在余姚度过的最初,也是极为重要的二十年里,他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成为今后一生思想行为的指引。

探寻朱舜水与余姚相关的种种联系,对于保护开发舜水遗迹、研究余姚之于舜水思想的深层价值从而立体把握其精神内核,推动舜水文化流传与发展或有裨益。

一、原初遗迹国内所存朱舜水原初遗迹十分稀有,目前余姚仅朱舜水出生地和姚江两处。

(一)朱舜水出生地。

朱舜水生于官僚士大夫家庭。

“余姚一本堂朱氏始祖朱正秦生有三子,次子端二传至第六世有仲远、仲达、仲文三子,其中朱仲文之孙朱宗鼐支,世称‘老三房’,朱舜水就出于该支。

高考散文化小说专题训练

高考散文化小说专题训练

高考散文化小说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枣废名我当然不能谈年纪,但过着这么一个放荡的生活。

东西南北,颇有点儿行脚僧的风流,而时怀一个求安息之念,因此,很不觉得自己还应算是一个少年了。

我的哀愁大概是少年的罢,也还真是一个少年的欢喜,落日西山,总无改于野花芳草的我的道上。

近数年来,北京这地方我彷徨得较久,来去无常,平常多半住客栈。

今年,夏末到中秋,逍遥于所谓会馆的寒窗之下了。

我不知怎的,实在的不要听故乡人说话。

我的故乡人似乎又都是一些笨脚色,舌头改变不过来,胡同口里,有时无意间碰到他们,我却不是相识,那个声音是那样的容易入耳……唉,人何必丢丑呢?没有法,道旁的我是那么感觉着。

至于会馆,向来是不辨方向的了。

今年那时为什么下这一着棋,我也不大说得清。

总之两个院子只住着我一人。

我住的是后院,窗外两株枣树,一株颇大。

一架葡萄,不在我的门口,荫着谁之门,锁上了,里面还存放有东西。

平常也自负能谈诗的,只有这时,才甚以古人青锁对芳菲之句为妙了,多半是黄昏时,孑然一身,枣树、葡萄架下贪凉。

我的先生走来看我,他老人家算是上岁数的人了,从琉璃厂来,拿了刻的印章给我看。

我表示我的意见,说,“我喜欢这个。

”这是刻着“苦雨翁玺”四个字的。

先生含笑。

先生卜居于一个低洼所在,经不得北京的大雨,一下就非脱脚不可,水都装到屋子里去了,——倘若深更半夜倾盆而注怎么办呢,梨枣倒真有了无妄之灾,还要首先起来捞那些捞什子,所以苦雨哩。

先生常说聊斋这两句话不错: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所以我写给先生的信里有云:“豆棚瓜架雨如丝,一心贪看雨,一旦又记起了是一个过路人,走到这儿躲雨,到底天气不好也。

钓鱼的他自不一样,雨里头有生意做,自然是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以为惟有这个躲雨的人最没有放过雨的美。

……这算是我的“苦雨翁”吟,虽然有点咬文嚼字之嫌,但当面告诉先生说,“我的意境实好。

”先生回答道:“你完全是江南生长的,总是江南景物作用。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余姚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朱舜水(1371-1449年)相关的遗迹尤为重要。

朱舜水是明代抗倭名将之一,其事迹与余姚市密不可分。

本文将对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进行综合考察。

余姚朱舜水故居是研究朱舜水的重要地点。

朱舜水在他的故乡余姚生活了大部分时间。

朱舜水故居保存良好,由朱舜水的后人继承并修缮,成为一处融合了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的宅院。

故居内设有陈列馆,展示了朱舜水的生平事迹和与余姚相关的历史文物。

游客可以了解到朱舜水的家族背景、他的功绩和与当地人民的渊源。

这个遗迹是人们了解朱舜水的重要窗口。

余姚朱舜水墓是研究朱舜水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朱舜水墓位于余姚市学士山,占地面积较大。

墓地的设计结构严谨,包括护墓墙、碑刻和墓门等,显示出朱舜水的社会地位与崇高。

墓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已经进行多次,使其保持完好。

人们可以在墓地中感受到朱舜水的伟大和他为抗倭事业作出的贡献。

余姚朱舜水祠堂也是研究朱舜水的重要地点。

祠堂位于余姚市正定镇,建于明代。

祠堂内主要供奉朱舜水的神像,供人们祭拜。

祠堂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当地还举行一系列纪念朱舜水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朝拜者。

余姚市还有一些与朱舜水相关的景点,如寿云山和大禹顶等。

这些景点位于余姚市境内,与朱舜水的生平事迹有关。

寿云山是朱舜水的旧居所在地,现只剩下一座破旧的庙宇。

大禹顶则是朱舜水曾经驻守的地方,现已成为游客观光的景点。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在研究历史和了解朱舜水事迹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遗迹的保护和传承意义深远,可以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余姚历史文化和朱舜水这位伟大的抗倭将领。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这些遗迹的保护和管理,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前往参观和学习。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余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朱舜水相关遗迹是余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朱舜水相关遗迹进行综合考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历史遗产。

朱舜水(1269年-1342年)是元代著名将领,曾在元军征服南宋时立下赫赫战功。

他是余姚人,出生于余姚朱氏世家,因此在余姚留下了许多与他相关的历史遗迹。

朱舜水故居是研究他的生平和事迹的重要地点。

朱舜水故居位于余姚市城北镇,占地面积较大,保存比较完整。

故居建筑风格典雅,具有明代建筑特色,是研究元代建筑和官方住宅的珍贵材料。

故居内有一座朱舜水塑像,展示了他的形象和事迹,也是前往参观的游客必看的景点。

朱舜水墓是朱舜水相关遗迹中最重要的一处。

朱舜水被封为“忠勇刚毅”之称,他的墓地也是余姚人民对他的最高敬意的表达。

朱舜水墓位于余姚市城北镇,墓地内有一座巍峨宏伟的墓葬建筑,是明代的仿元宫殿式建筑。

墓地周围种植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古树,为墓地增添了庄严肃穆之气。

墓地内还有朱舜水雕像,供人们瞻仰并敬拜。

朱舜水纪念馆也是了解他的生平和事迹的重要场所。

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与朱舜水相关的文物和资料,包括朱舜水的家谱、书信、兵书等。

馆内还开设了专门的展览,展示了朱舜水的历史地位和元代军事文化。

朱舜水纪念馆是了解元代历史和朱舜水事迹的重要窗口。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包括故居、墓地和纪念馆等,通过这些遗迹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朱舜水的生平和事迹。

这些遗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余姚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应加强对朱舜水相关遗迹的保护和维护,以保留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高考满分作文:继往开来浙江人

高考满分作文:继往开来浙江人

高考满分作文:继往开来浙江人滔滔长江,浩浩汤汤,民族母亲河经浙江,滋养了浙江的水土,孕育了浙江文化,培养了浙江的人才。

浙江文化历史悠久。

早在七千年前余姚的河姆渡已出现了人类文明。

从遗迹来看,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便已开始居,有了祭祀,甚至有了阶级,有了开罚。

虽然当时的文化难免失之粗暴,失。

野蛮,但正是自那时起,浙江人开启了摆脱蒙昧的征程,浙江文化开始了自我白成长。

浙江人才辈出,浙江文化底蕴深厚。

从古至今,浙江代有才人出。

一代宗师王阳明,跳出程朱理学的框架,独创“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伟大思想。

而王阳明本人则身体力行,以文人之躯带兵平叛,救万民于战火之中,后创建书院,传道授业,给浙江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者黄宗羲,年轻时进京,持锥连刺魏忠贤残党十余人,震惊众人:这竟是看似文弱的浙江文人!明灭亡后,黄宗羲起义抗清,失败后投身于学术,以泰斗之姿再度亮相,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浙江后人树立了强健人格的榜样。

浙江人才自有风度,自有浙江风骨。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是范仲淹评价浙江名士严子陵的话,诚哉斯言。

朱舜水抗清无果后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儒学,而正是他倾囊相授的风度,开启了德川家康时代中日数百年的友谊;风雨不倒的天一阁,其藏书播惠九州,书写了浙江尚德求知的风度;宁波帮商海打拼,表现了浙江人诚信为本的风……浙江人在浙江文化的熏陶下,从古至今,代代各领风骚,书写了浙江的传奇!今天的浙江,又形成了“千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浙江精神。

在互联网时代,浙江最早流行移动支付,拉动消费升级;大力普及“互联网+”创业,带动经济发展……消多言,浙江精神支撑着浙江人不断带动浙江飞速发展,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浙江文化也随浙江人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给新时代的浙江人才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为浙江学子,我为自己的故乡有如此文化,为先辈有如此风骨而深深感到自豪。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余姚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历史上曾是江南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文化人物莫过于南宋朱熹和他的父亲朱权。

朱权为时任宁波守臣,曾与南宋建康留守刘光世一起起义,后跟随刘光世讨伐金国,多次作战,尤其是在葛店战役中功勋卓著。

所以,朱权被南宋朝廷封为“忠武侯”。

此外,朱权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主要著述有《易传》、《易韵》、《周易直解》、《义福千文》等书,在文学、书法、音律、易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余姚市中心城区附近发现的朱熹父子相关遗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 朱权故居:位于余姚市城东的朱权街上。

这栋四合院建筑坐西朝东,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规模庞大,共有27间房间。

朱权故居现已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朱权园:顾名思义,这是朱权在余姚所建的一座园林。

该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小而精致,是朱权在远离江南的地方重建家园后精心营造的一处游赏式庭园。

这座园林中有一座石桥叫“朱子桥”,另有一座亭子叫“忠武亭”。

该园林现已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3. 朱熹祠:位于余姚市城西的静海山上,是朱熹的父亲朱权和母亲杨氏的合祀庙宇,是朱权和朱熹的家族祠堂。

该祠现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 朱熹纪念园:位于静海山下,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要以挺拔的台风柏树和朱熹象的雕塑为主体。

园内同时配有雕塑艺术品展厅、朱熹生平事迹陈列室、书画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该园现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此之外,余姚还有许多其他与朱熹有关的遗迹,如勾庄古戏台、孟渣古镇、洪家祠堂等。

这些遗迹不仅是朱熹及其父亲朱权用生命书写的一段历史,也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所存朱舜水遗迹遗物综考

日本所存朱舜水遗迹遗物综考
长崎生活 了近 6年, 在江 户 ( 东京) 今 生活 了 l 7年, 曾 还
到 水 户 小 住 , 后 葬 在 常 陆太 田 ( 属 茨 城 县 ) 因 此 , 死 皆 。
福寺 创建 时的主要代表 。接替默 子如定的是 14 6 5年渡
来 长 崎 的浙 江 人 逸 然 性 融 。逸 然 被 誉 为 长 崎 “ 绘 ” 唐 之
济 实力和政治背景 ,乃是其扩建福 济寺 的重 要资本 。
15 年 , 隐元之命渡来长崎的木庵性稻担任第二代住 65 奉
持 , 称 为 “ 法 开 山” 被 开 。颖 川 、 庵 等 人 与 朱舜 水 的 关 木 系 皆相 当 密 切 。
寄司的欧 阳云台) 别庄住地 结成草庵 。 真元之后 的住持 是 13 6 2年渡来长 崎的江 苏人 默子如定 。 崎唐 通事 的 长 几 大始祖欧 阳云 台、 高材 、 何 陈九 官、 王心 渠等 , 都是兴
2 : 4 5年 从 5岁至 5 9岁又在海外漂 泊 了 l 年①, 5 不仅七 渡 扶桑, 还六至安南 、 二至暹罗罾, 最后定居 日本 ; 此后在
五次来到长崎 , 并下榻陈氏医邸, 省庵遂从陈明德或戴
笠 那 里 第 一 次 听 说 了舜 水 的 大 名 。
二 、 川遗迹 柳
( ) 忠苑。 一 三 宽文五年 (6 5 六 月, 16 ) 朱舜水接受德 川光国邀请 , 离开长崎赴 江户 , 途径柳川时 , 尝下榻安东 省庵宅第 ,故柳 川亦存有 不少与舜 水有 间接关系 的遗

现在 的伊势 町, 并改称长 崎圣堂 。 因坐落于 中岛河 马场 乡, 故又称 中岛圣堂 。落成 典礼时举行的释菜仪式 , 由 当时渡来长崎 的杭州儒 者沈燮庵主持 朱舜水在长崎 。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1932年-2005年)是中国现代画家、陶艺家,也是江南陶瓷艺术研究院的创办人之一。

他对于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余姚市,仍然
可以找到一些与朱舜水相关的遗迹。

朱舜水的家宅是一个重要的遗迹。

位于余姚市城北关山的朱舜水故居,建于上世纪50年代。

这座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保存着朱舜水的画室、生活用品等物品,让人可以更好
地了解他的生活和艺术创作环境。

江南陶艺研究院也是一个重要的遗迹。

该研究院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朱舜水等人倡导下的一个陶瓷艺术研究机构。

位于余姚市南部的研究院内,建筑风格独特,园内种植
了各种草木花卉,环境宜人。

研究院开辟了一个朱舜水纪念馆,展示了他的作品和艺术成就,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朱舜水的艺术理念和技艺。

由于朱舜水在余姚对传统陶瓷的研究和发展,使得余姚这个地方也成为了中国现代陶
瓷之乡,陶瓷艺术一直是余姚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在余姚市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陶瓷作
品和艺术品,无论是朱舜水的作品,还是其他陶艺家的作品,都展示了余姚传统陶瓷艺术
的魅力。

在这些朱舜水相关的遗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深刻理解和
热爱,以及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精神。

这些遗迹不仅是朱舜水个人的艺术成就的见证,更是余姚这个地方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通过对这些遗迹的综合考察,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余姚市是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镇海湾畔。

该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吴越国的一部分,因此有许多历史遗迹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朱舜水相关的遗迹是最为著名和重要的。

朱舜水,字华甫,是明朝初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他在统治期间,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被誉为“臣工之表、忠贞之范”。

余姚市是朱舜水的故乡,他的事迹和遗迹贯穿着整个地区的历史。

朱舜水相关的遗迹之一是朱舜水祠堂。

朱舜水祠堂位于余姚市区中心,是为了纪念朱舜水而建立的。

祠堂中有一座朱舜水的雕像,展示他的形象和事迹。

祠堂还有一些历史文物和图片,向游客展示了朱舜水的生平和贡献。

这座祠堂不仅是朱舜水的纪念地,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育基地。

朱舜水墓是另一个重要的遗迹。

朱舜水墓位于余姚市郊区,是一座古老的墓地。

墓地呈现出传统的明代建筑风格,周围环境幽静而庄重。

墓地内有一座巨大的墓碑,上面刻有朱舜水的姓名和生平事迹。

墓地是朱舜水的安息之地,也是人们缅怀他的重要场所。

朱舜水纪念园是一个纪念朱舜水的公园。

这座公园位于余姚市中心的一个小山上,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木和花草。

公园内有一座朱舜水的雕像,高大而庄重。

公园还有一条弯曲的小路,沿着山脊而建,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

这个公园是一个供人们游览和散步的好地方,也是人们缅怀朱舜水的场所。

朱舜水寿康堂是朱舜水相关遗迹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寿康堂位于余姚市中心的一个繁忙商业区,是一座古老的建筑。

寿康堂是朱舜水曾经的住所,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用来展示他的生平事迹和收藏一些历史文物的博物馆。

在寿康堂中,可以看到朱舜水的用品、书籍和照片,感受他当年的生活和思想。

余姚朱舜水相关的遗迹是这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缅怀朱舜水和学习历史的场所。

通过参观这些遗迹,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朱舜水的功绩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相信这些遗迹将继续吸引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并且为余姚市注入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中国有两人:一个帮日本打败中国,一个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

中国有两人:一个帮日本打败中国,一个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

中国有两人:一个帮日本打败中国,一个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自古以来,日本跟中国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关系中,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日本一直想中国发动战争,向中国施暴,致使中国民不聊生。

但是日本能够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变成可以随意打压中国的,战斗力超强的国家,却跟中国有着跟大的关系。

特别是明朝的朱舜水跟王阳明,他们的思想彻底改造了日本,为日本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朱舜水——维新致强最有力的导师明朝末年的朱舜水对于日本有很深的影响,他出生于一个功勋家庭,贵族子弟,在明朝灭忙的时候,她流亡在日本,并且像在那里光复明朝,结果没想到,事业没成功,却让日本崛起了,甚至于比当时的清朝要更好。

他在日本形成了一个日本学派,对日本介绍了有关中国的建筑医学农业知识,等等,也就是因此,日本开始变得有模有样,他的思想以及学说成为了日本的主流学说。

日本赫赫有名的德川家族就把朱舜水当作神一般存在,对他的教导是言听计从。

日本尊朱舜水为“泰山北斗”,许多年老的日本学者也扶着拐杖前去听他讲学,有如“七十子服孔子”,朱舜水的学生遍布整个日本和朝官。

后来形成以“舜水学”为宗旨的日本“江户学派”,一直影响到“明治维新”,推动日本社会的进步,成为日本“维新致强最有力的导师”。

而朱舜水依靠自己的才学,一直被日本天皇开拓疆土,日本能成为一个国家,朱舜水起着非常大的功劳。

王阳明的思想有多重要呢?看看日本军神级元帅东乡平八郎就知道了!当他打败不可一世的沙俄舰队后,日本人把他奉为神,他却亮出了腰间的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一生俯首阳明”。

东乡平八郎在1905年,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

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在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高居榜首的,却是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名字,甚至可以说是不温不火的名字——王阳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9年 7月 第3 卷 第 3 期
古代文 明
T eJ u n lo n i n i i i a s
Jl,09 u y 2 0
V13 N3 o. o
【 帝制 中 国】
朱舜水在 日活动再考
韩 东育
王加礼远人哉?……古者君灭国亡, 其卿大夫以及公子 、 卿大夫之子 义可无死者 , 皆出奔他国。 所至之 国,待之者有五:太上则郊迎,而宾之师之 。其次则廪饩而 臣 ;畏彼 国之见讨,则因而 之
提 要: 朱舜水在 日期间, 了一些翔实可考 的典型事迹外, 除 也留下 了许多难 以破解的疑点。
由于这些疑点多散落在复杂隐微的生活背景中,也浮现于当事人矛盾苦恼的精神世界里,因此, 钩沉和破解这些疑点, 或许能为人们 了解朱氏本身的复杂性和 中日关系的复杂性, 提供经典历史 叙事之外的观察可能。这种可能,对于立体把握特定时期历史人物的本然状态,当有补益。
9 4
“ 化 ”后 ,据 说也 面临过 这 样 的窘 境 。为此 , 日本 门生安 东省 庵似 乎发 动 了众 多华 商和 学人 联名 向 归 官方 请愿 ,朱 舜水 本人 也 亲笔 撰 写 了 《 长崎 镇巡 揭 》 上 ,后 经 长崎 镇巡 黑 川正直 和 萨摩 藩主 锅 岛直 能 的转达 ,16 年 ( 61 宽文 元年 )l ,方 获幕 府许 可 。这对 “ 留唐人 已四十年 ” O月 禁 的幕 府来 说 , 的确 是 一个 鲜 明的例 外 。 问题 是 ,朱 舜水 “ 留不 归 ” 止 ,究 竟是 自己 “ 留 ”的结 果还 是 门人 “ 留 ”所 乞 恳 致 ?这 在朱 舜水 自己的叙 事 中有着 不尽 一致 的表 述 。《 上长 崎镇 巡揭 》中这样 写 道 :
由于锁 国期 间 日本 不 留外人 定 居 ,“ 明清 鼎革 ”后 亡命 日本 的中 国人 鲜有 被收 留者 。朱 舜水 决计
本文为教育部 “ 人文 社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编号 0 J D 7 0 3 结项成果之一 。 7J709] 诸如朱舜水对宋 明理学 的见解 、实践哲学思想及史学、儒学思想 ,以及对 中日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等课题,参见徐 兴庆 《 日学界朱舜水研 究的回顾 与展 望》 中 ,载黄俊杰编 《 东亚儒学研 究的回顾 与展望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 2 0 ,第 2 1 。另请参阅徐兴庆 编著:《 0 8年 7页 新订朱舜水集补遗》 自序 ,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 0 0 4年;韩东育 : 《 朱舜水在 日活动新考 》 历 史研 究》2 0 ,《 08年 3 期等 。 前者 为稻 藁君 山编 :《 朱舜水全 集》 ,束京 :文会堂害店 ,1 1 9 2年;后者为朱谦之编 :《 朱舜水集 》上 、下册 ,北京: 中华 书 局 , 1 8 年 。 91 。参见徐兴庆辑 :《 朱舜水集补遗 》 ,台北:学生书局,19 9 2年。 朱舜水曾言:“ 上公让国一事,为之而泯然无迹,真大手段 。旧称泰伯、夷 、齐为至德 ,然 为之而有其迹 ,尚未是敌 手。 ”朱舜水 :《 与陈尊之 书》 ,见 《 朱舜水集 》上册 ,第 4 3页。
辛卯岁十月 日,朱之瑜谨揭:鄙 邑 当季世 ,奸贪无道 ,以致小民怨叛 ,天下丧于逆虏 。使 运 瑜 蒙面丧心,取尊官如拾芥耳。然而不为者 ,以瑜祖、父、兄世叨科 甲, 世膺诰赠 ,何忍辫发髡
首,狐形豕状 ,以臣仇虏 ……是以不谋 家人,逃遁至此。不意来此七年 ,忧辱百端 ,无因一见阁
下之玉颜 ……瑜意阁下巡方之任耳 ……乃犹难见如此, 尚安望见贵 国之执政大 臣?尚安望贵国之
和 《 朱舜 水集 》 ,又 更多着 眼 于朱舜 水和 德川 光 国的正面 性乃 至神圣 性 。。 因此 许 多不利 于这一 指 向 的言行 记录 ,便 容 易被 忽略 不计 甚至 有 意抹 去 。这恐 怕 也是 徐兴 庆 的 《 舜 水集 补遗 》。 朱 以及 《 新订
朱舜 水集 补遗 》得 以辑 成 的原 因之一 。不 过可 以断言 的是 ,即便那 些沉 睡 的资料全 部 问世 ,事件 之 间
的逻 辑关 联和 隐微 真相 ,也 不可 能单凭 资料 来提供 全 部现成 的答 案 。以往 人们 所熟 知 的 “ 化人 ”朱 归
舜水 形 象 ,一直 是节 烈超 绝 、不弛 一容 的 “ 明征君 ” ;而德 川光 国,则是 功逼 三代 、古今罕 有 的盛 德
仁者 。然而 ,朱舜水 的抑 郁苦 闷和 谨慎过 度 ,也 实在 是世 罕其 匹;而德 川光 国每每 了无 痕迹 的 “ 大手 段” ,亦无 法不 令人 敬惧 交加 。 问题是 ,这 些行 事风格 的背后 ,是否掩 藏着 今人 无法 知晓 的 隐衷 和不 得 已?当我们在 研 究 中发 现 了许 多疑 点, 已有材 料包 括新 近 问世 的资料 又无法 帮助 人们解 开这 些疑 而
关键词:朱舜水 忠孝节义 伊藤仁斋 亲情 乡谊 历史疑点
朱舜 水 ( 6 0 6 2 1 o —1 8 )在 中 日两 国的文化 交流 史上 ,曾 留下 过浓 重 的一笔 。然 而 ,由于 其生 活背
景 具有超 乎寻 常 的复杂性 ,以往 中 日一 律 的主流 问题研 究 ,逐渐 被委 曲细 密 的多侧面 观察 所接替 。 事 实上 ,由于异 域 “ 道 ”本 身不 啻漫长 而艰 辛 的文 化苦 旅 ,而 经过 日中人 士先 后筛选 的 《 舜水全 集 》 布 朱
点 的反 常现象 屡现迭 出时 ,某些 散见 于史 实缝 隙间 的蛛丝 马迹 ,或许 能成 为此类 追踪 的有意 义 的切 入
点和 逻辑 依据 。本 文拟通 过朱 舜水 事迹 中 的反常然 记录提 出有关疑 问,并尝试 性地 解答 个别 问题 。


是本人 “ 留 还 是他 人 “ 留’ 乞 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